5.2 少年當自強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_第1頁
5.2 少年當自強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_第2頁
5.2 少年當自強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_第3頁
5.2 少年當自強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_第4頁
5.2 少年當自強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走向未來的少年第五課少年的擔當5.2少年當自強大單元教學設計單元教學規劃(一)主題名稱:走向未來的少年(二)主題概述:1.本單元以“走向未來的少年”為主題,全面、系統地梳理了當代青少年在走向更加廣闊的世界、走向未來的過程中必須承擔的歷史使命與社會責任,以及為此應做好的相關準備。從社會發展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來看,面對多元文化、多種價值觀的沖擊,特別需要引導當代青少年全面、深入地思考人生發展的理想、目標,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與行為選擇,將個人的發展與國家、社會的發展及人類的和平與發展事業緊密聯系起來,樹立家國情懷、世界眼光。從教材的邏輯結構看,本單元引導學生在思考個人成長與中國發展、世界發展關系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明確自己肩負的使命是時代賦予的,個人命運與國家的命運、民族的未來緊密相連,激勵他們樹立遠大志向,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強的中國人,成為中華民族的棟梁。從學生所處的特殊階段來看,學生初中階段的學習即將結束,新的學習生活即將開始,在面臨人生選擇的關鍵時期,需要對過去的學習生活特別是初中階段的學習生活經歷進行回顧、反思和總結,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學習與就業問題,樹立終身學習、愛崗敬業的觀念,為未來的學習生活、勞動就業做準備。在回望與暢想中,學生能夠全面認識自我。正確選擇人生道路,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2.通過分析課標及教材內容,梳理本單元知識結構,體現結構化(如下圖)(三)主題學情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人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當代青少年學生的成長、工作期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時期。當代中學生要樹立以國家發展為己任的信念,認識到個人發展、個人價值實現與國家發展的關系,充分理解實現個人夢想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間的關系。要引導學生通過對不同歷史時期立志為國人物的事跡和品質的分析,對青少年一代所應承擔的歷史責任進行思考,從而明確青少年學生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并為承擔責任做好準備,認同少年當自強的觀點。一般來說,學生知道要關心世界的變化與發展,但是,對于要積極參與的意義理解不足。學生具有一定的辯證思維和批判思維能力,但是邏輯思維能力還有待提高,容易出現看問題片面化和表面化的情況。因此,必須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分析來理解少年當自強,幫助學生初步形成運用唯物辯證法。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多樣的職業選擇,有些學生還沒做好準備,有些學生認為職業有高低貴賤之分,有些學生認為離開了學校也就不需要再學習了。引導學生要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樹立學無止境的思想,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初中畢業意味著義務教育階段的結束。在此階段,教師要指導學生作出科學選擇,不僅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還要指導學生學會分析問題、作出選擇的方法。指引學生作好人生規劃。幫助學生反思自我,梳理初中學習生活的收獲與不足。并通過分析得失的原因,從中尋求繼續進步的路徑與方法。幫助初中學生面向未來、面向世界,梳理初中畢業之后不同的發展可能,引導他們科學規劃自己的人生,并積極行動,發展自我。(四)開放性學習環境:學生實地走訪、圖書館、互聯網、多媒體設備、圖片和視頻等數字資源。單元學習目標:1.增強社會責任感,學會觀察、思考各種社會現象,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實踐創新能力。2.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敢做時代的弄潮兒,努力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建功立業,創造自己精彩的人生。3.積極主動迎接升學、就業的挑戰,坦然面對學習壓力。在實踐中學習、錘煉自己,豐富人生經歷,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質。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增強問題意識,培養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4.在未來的工作中要處理好職業與興趣的關系,在工作中培養興趣,履行好工作職責,愛崗敬業。珍惜大青春年華,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提高各方面素養,為精彩的明天做好準備。單元評價建議:學習態度1.能提出高質量的問題或創意,引發同學積極思考或行動。2.能代表小組在課堂上發言,分享小組合作成果。3.在小組合作中善于傾聽、尊重他人的觀點。4.自己在小組合作中完成了具體的思考與分享任務,效果良好。學習程度知識獲取1.能夠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關心時事,熱愛和平,初步具有國際視野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2.樹立勞動不分貴賤的觀念,理解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熱情服務、奉獻社會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做未來的好建設者。學習能力1.提高團隊合作的能力,學會把握機遇,促進自我發展。2.能夠理解當前的發展現狀。3.學會用實際行動承擔己任。價值觀念1.能夠把個人發展和國家命運聯系起來,維護國家利益和安全。2.樹立以國家發展為己任的信念,認識到個人發展、個人價值實現與國家發展的關系,充分理解實現個人夢想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間的關系。3.明確青少年學生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并為承擔責任做好準備,認同少年當自強的觀點。素養達成政治認同能夠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關心時事,熱愛和平,初步具有國際視野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道德修養樹立勞動不分貴賤的觀念,理解以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熱情服務、奉獻社會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做未來的好建設者。健全人格(1)自尊自信。正確認識自己,具備樂觀開朗、堅韌弘毅、自立自強的健康心理素質。(2)積極向上。有效學習,能夠主動適應社會環境,確立符合國家需要和自身實際的健康生活目標,熱愛生活,積極進取,具有適應變化、不怕挫折、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責任意識(1)主人翁意識。對自己負責,關心集體,關心社會,關心國家。(2)擔當精神。具有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二、具體課時設計:5.2少年當自強1.課程標準依據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課程目標”中的“第四學段”的“政治認同”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關心時事,熱愛和平,初步具有國際視野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健全人格”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理解個人與社會、國家和世界的關系,積極適應社會發展變化。2.課時教材分析《少年當自強》為九年級下冊第五課第二框內容,本框題是第五課的落腳點,共安排兩目內容:第一目“少年強中國強”。本目主要以不同時期青少年為國盡責的線索來闡述為什么少年當自強,明確少年強與中國強的關系,同時闡明青少年的責任是時代賦予的,要做好承擔時代責任的準備。本目主要表達了兩層意思。其一,個人的命運和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其二,對承擔時代重任的青年人提出具體要求。第二目“青少年的情懷與抱負”。本目進一步指出青少年從中國走向世界應該具備的情懷和抱負,對青少年提出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的要求。本目主要表達了兩層意思。其一,青少年要培養愛國情懷、以愛國、強國為己任。不同時期愛國行為有不同表現,要立足國內,從優秀文化、愛國情感、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培養自己的情懷。其二,立足國際,對走向世界的青少年提出要求。包括提高個人素養和行為方面對走向世界的青少年提出具體要求。3.學情分析九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知識儲備、生活閱歷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他們對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已有一定的了解,能夠認識到中國與外部世界的互動關系。本學期是學生九年義務教育的轉折點,無論是升學還是就業,都面臨一次意義重大的選擇。而不論怎樣選擇,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青年學生都應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有所作為。然而,學生在確立個人目標時,可能會將個人夢想與國家夢想割裂開來,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培養應有的情懷和抱負,積極承擔推動人類共同發展的責任。4.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青少年的責任。教學難點:青少年的情懷與抱負。5.核心素養目標(1)政治認同∶通過了解王浩澤的故事,認同少年強則中國強,具有愛國情懷,堅定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決心。(2)健全人格:通過分析案例,樹立少年當自強的觀念,做一個不負時代重托的當代中國青少年。(3)責任意識:通過思考“少年如何當自強”,認清自己肩負的責任,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主動承擔時代賦予的責任。6.設計意圖女航天員王浩澤,1990年3月出生,滿族,河北灤平人。她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四級航天員,擁有碩士學位。王浩澤曾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的高級工程師,參與火箭發動機的設計工作。2024年10月,她執行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行任務,成為中國第三位執行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女性。王浩澤的故事激勵了無數人,展現了女性在航天領域的杰出成就。本節課以“王浩澤的故事”為主線,設置三個議學環節“從借讀生到宇航員析個人與國家—從幕后者到太空人探情懷與抱負—從小學霸到女英雄悟青春與力量”層層遞進,通過了解王浩澤,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開展議學活動進行探究,引導學生認識“少年當自強”。7.教學過程:(1)課堂導入10月29日,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的名單一公布,王浩澤就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王浩澤,90后,中國首位女航天飛行工程師。很多人好奇她究竟是如何拿到神舟十九號“船票”的?今天,我們一起通過王浩澤的故事學習“少年當自強”。設計意圖:通過播放首位90后女航天員王浩澤的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面的知識講授做了鋪墊。(2)自主學習:3分鐘(3)新課講授環節一:從借讀生到宇航員析個人與國家議學情境:2024年10月29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舉行的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與記者見面會上,中國首位女航天飛行工程師、90后航天員王浩澤說:“人生中最大的幸運,莫過于在年富力強時肩負起自己的使命——成為航天員,我是幸運的。能夠將個人價值和祖國的需要相結合——為國出征,我更是幸福的。”議一議:結合議學情境,請你思考:從她身上,你看到了什么品質?談談你對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之間關系的認識。學生: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相連。教師總結:1.為什么說“少年強則國強”?(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的關系)P60-61(1)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息息相關,個人的未來與民族的未來緊密相連。(2)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議學情境:視頻議一議:習近平總書記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你的時代重任(歷史使命)是什么?學生: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教師總結:2.青少年應肩負的時代重任是什么?P61-62(1)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成為國家的棟梁;(2)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議學活動:設想你的人生軌跡,請補充完整新時代下你的”人生線”!教師總結:3.青少年應如何承擔時代重任?P62要為建設祖國做好準備。我們要堅定理想信念,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時代的弄潮兒,努力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建功立業,創造精彩的人生。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新情境,引導學生在分析材料的過程中學習“少年強則國家強”的含義;了解青少年應肩負的時代重任是什么?病通過議學活動學習青少年應如何承擔時代重任。過渡句:通過學習少年強則國家強,讓我們一起繼續探究少年的情懷與抱負。環節二:從幕后者到太空人探情懷與抱負議學情境:王浩澤出生在河北灤平縣,初中各方面都很出類拔萃,高考那年,王浩澤被東南大學熱能與動力工程專業錄取,研究生時主攻等離子體爆震,畢業后從事火箭發動機預研工作,現在又成為航天飛行工程師……回憶起自己一路走來的經歷,王浩澤說,此刻感覺到身上是沉甸甸的責任、使命,想精心完成好每項任務,守護好中國人自己的“太空家園”,還想在深邃的太空里遨游,向星星揮一揮手,更要看看生養自己的祖國母親。議一議:思考:你從王浩澤的經歷中,讀出了怎樣的情懷?情懷重要嗎?學生:愛國的情懷,情懷重要,影響著我們的言行。教師總結:4.青少年為什么要有情懷與抱負?P63(1)青少年承載著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命運。(2)青少年的品格影響著國家未來發展。議學活動:請分享同樣具有愛國情懷的當代人物,并簡要介紹該人物事跡。學生:俞鴻儒作為地面上的“天空”,飛行器的“搖籃”,風洞見證著我國東風系列導彈、神舟系列飛船等國之重器的誕生與成長。JF12高超聲速復現風洞通過驗收并投入使用,這是用于航空航天等試驗的大型科學裝置,技術水平在國際上遙遙領先。這一裝置所運用的“爆轟驅動高焓激波風洞技術”的理論奠基人,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力學家俞鴻儒。俞老今年96歲,潛心研究風洞技術已經50年。如今,俞老依然提攜后輩,他的智慧與謙遜,也點亮了無數新星。致敬俞鴻儒院士,他的付出與奉獻,將永遠照耀在科學的高峰上。楊華德在布隆迪的田間地頭,有一位專家就像農民一樣勞作,他就是來自中國的水稻專家楊華德。通過潛心帶領專家組推廣雜交水稻種植技術,八年時間成功將該國水稻產量由平均每公頃3噸提升至10噸,讓中國的雜交水稻成為擺脫貧困與糧食困境的“金鑰匙”。2024年,60歲的楊華德開始了第三期援非工作,11年的辛勤耕耘,通過“一帶一路”將中國的友誼和智慧,播撒在這片非洲大地上。他不只帶來了優質稻種,更是傳遞中非友好情誼的使者。張連鋼世界上最先進的自動化碼頭是怎樣煉成的?找到這個答案,港口專家張連鋼走了10年。2013年,青島港決定籌建全自動化碼頭,處在肺癌術后康復期的張連鋼毅然挑起重擔。那時候,國外壟斷自動化碼頭技術,不信邪的張連鋼帶領團隊迅速展開科研攻關,用三四年時間就完成了國外常規八到十年建設任務。張連鋼也從智慧碼頭的“門外人”,成為智慧碼頭的“推門人”。2017年5月,青島港自動化碼頭一期投產,創下世界自動化碼頭開港作業效率最高紀錄。后來,張連鋼團隊多次打破自己創造的世界紀錄,并榮獲“時代楷模”稱號。議一議:聽完他們的故事,請你思考:青少年應擁有怎樣的情懷與抱負?教師總結:5.青少年應擁有怎樣的情懷與抱負?P63(1)要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愛國情感,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將其轉化為自己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增強志氣、骨氣、底氣,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強的中國人,成為中華民族的棟梁。議學情境:王浩澤說,曾經,中國被拒絕進入國際空間站,經過中國航天人不懈努力,成功打造了自己的天宮空間站。如今,中國展現大國胸懷,正式邀請國外航天員前來天宮共同探索宇宙,這讓她感受到中國在國際航天領域積極開放、合作共贏的姿態,也更加理解責任的真諦。議一議:結合情境,請你思考:中國從被拒絕進入國際空間站,到積極與他國合作探索宇宙體現了怎樣的情懷?這給走向世界的你帶來哪些啟示?學生:要學會合作,共同承擔責任。教師總結:5.青少年應擁有怎樣的情懷與抱負?P64-65(2)了解人類文明進程,積極關切人類問題和世界局勢,掌握相應的知識,在與世界各國青少年交流中提高我們的影響力;(3)要有憂患意識,居安思危,在世界復雜多變的環境中提高改變世界的素質和能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