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市八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考試復習之說明文專項練習_第1頁
2025年上海市八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考試復習之說明文專項練習_第2頁
2025年上海市八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考試復習之說明文專項練習_第3頁
2025年上海市八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考試復習之說明文專項練習_第4頁
2025年上海市八年級上學期語文期末考試復習之說明文專項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浦東新區1

關于地震,你需要知道的……

①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2月21日4時2分,在甘肅臨夏州積石山

縣(北緯35.77度,東經102.8度)發生4.1級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

已造成135人遇難。

②什么是地震?地震,簡單理解就是地球的震動。是地球的某個部位

在內外力作用下突發劇烈運動而引起地面震動的現象。其實地震包括天然

地震和人工地震。當然我們一般認為的地震,都是指天然地震,有破壞力

的地震屬于自然災害的范疇。

③地震主要以波的形式從震源向外傳播能量。地震波□□直觀上可以

感受,□□在科學研究上作用巨大。比如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時,遇到

不同物質界面會發生折射和反射。分析地震的記錄,通過識別出不同性質

的地震波在地震圖上的表現,便可推斷地震發生的位置、震級、震源機制

等重栗參數,還可以推斷地球的內部結構,如在石油勘探中,就經常利用

地震波來尋找油田。

④地震有多強?自然界的地震有大有小,地震的大小的相對量度用震

級表示。震級主要是依據地震儀的記錄推算確定的,與地震的能量有關。

地震震級每提高一級,地震能量提高約31.6倍;地震震級每提高兩級,地

震能量提高約1000倍。1960年5月22日的智利大地震是有儀器記錄以來

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級達到9.5級。

⑤同一個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壞程度不一樣,這就涉及到了

地震烈度。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動及其影響的強弱程度稱為烈度。烈度是對

地震在地面產生的實際影響的度量,不僅與地震本身的大小(震級)有關,

還與震源深度、離震中的距離及地震波所通過的介質條件等多種因素有關。

一般情況下,震中區烈度最高,隨著離震中距離的加大,烈度逐漸降低。

⑥地震災害有哪些?強烈的地震會給人類的生命和財產造成巨大損失,

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我們把由地震引起的災害統稱為地震災害。大震,

特別是發生在城市和其他人口、工程設施高度密集地區的地震,可能造成

數以萬計的人員傷亡,這些災害屬于地震直接災害。有時地震災害甚至能

毀滅整個城市。例如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摧毀了整個城市,共死

亡24.2萬人,損失達100億元。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造成的嚴

重破壞地區超過10萬平方千米,截止到2008年9月18日12時,地震共

造成69227人死亡,17923人失蹤,374643人受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

立以來破壞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傷亡最嚴重的一次地震。

⑦地震能預報嗎?1997年,國際頂級學術刊物《Science》專門對地震

能否預報開展了一次學術爭論。但是沒有取得統一認識,到目前為止,地

震預報還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地震預報必須同時包括時間、地點和強度,

由于地震情況復雜,有些地震能預報,有些則無法預報。目前在全世界范

圍內,地震預報仍處于探索階段。

11.本文圍繞地震,依次說明了(1)、地震波、

(2)、地震的危害、(3)等方面的內容,

是按照順序進行說明的。(4分)

12、下列關聯詞語,填入第③段空格處最合適的一項是()

(2分)

A.雖然但是B.如果那么

B.C.不僅而且D.只要就

13.第⑥段采用了、說明方法,作用

是0(4分)

14.下列各項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開頭段以社會熱點新聞導入,可以吸引讀者閱讀興趣,引出下文對地震的具

體說明。

B.地震波給人類帶來巨大災害的同時,也能被人類加以運用,以了解地球內部

的信息。

C.地震時震中區域的烈度最高,是因為地震在此引起的地面震動最強。

D.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解決地震預報這個難題。

【答案】

11.(1)地震的定義(2)地震的強度(3)地震的預報邏

輯(4分)12、C(2分)13.舉例子(1分)、列數

字(1分),作用是具體準確(1分)地說明強烈的地震會給人類的生命

和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失(1分)。(4分)14.C(3分)

浦東新區2

時間覺:神奇的第六感

①人類有哪些感覺呢?你可能會說出5種: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

可是你知道嗎?還有一些感覺存在于我們的身體和意識之內,時刻影響著我們,

但我們卻不熟悉。

②讓我們看一個簡單的例子:有一位傘兵,從幾千米高空的飛機上跳出機艙,

像一塊沉重的石頭飛速地往地面墜落。在距地面只有200米時,才打開降落傘,

安全地降落到地面。如果再遲2-3秒鐘開傘的話,那可就來不及了,他會摔得粉

身碎骨。那么,是什么使他在關鍵時刻,及時打開降落傘呢?這就是人類的第六

感覺——時間覺。

③科學家發現,每個人的時間覺都會有差異。當你問旁邊的幾個人:“現在

幾點了?”可能得到不同的回答:“快到6點了。”“大概過6點了。”“6點

鐘了吧?”因為他們都沒帶表,對時間沒有充分的自信,所以都用了不確定的口

氣。

④就是同一個人,他的時間覺的準確程度,在不同的時候,也會不一樣。當

你回憶過去一段的平淡的日子時,由于記憶不深,你會覺得那段日子過得很快。

相反,如果你想起了一段緊張的經歷,比如是困在電梯里等待救援,因為印象深

刻,歷歷在目,就會覺得那段時光是很漫長難忘的。

⑤時間覺還受到情緒的影響,我們在快樂的時候,會感到時間過得飛快。而

當痛苦時,日子就會變得很難熬。還有,你栗趕到某地辦件急事,一路上你一定

會覺得汽車開得太慢,并不停地看手表,感到時間走得太快。

⑥時間覺屬于生物鐘的范疇。但令人吃驚的是,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形成

的。人剛生下來時,沒有一秒鐘、一分鐘、一小時之類的時間概念。在日常生活

中,人們逐漸接受和適應了這些時間概念,并學會運用。

⑦在國外,時間覺已被心理學家用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針對學生在進入枯

燥、單調的學習科目時,容易產生厭煩、疲勞、“度日如年”的感覺,科學家就

采取改變外部刺激的方法,來調整時間覺。如把房間色調布置得明快悅目,播放

輕松悠揚的音樂——使人們產生一種時間很容易過去的錯覺,避免了厭倦感的產

生,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⑧精神病患者喪失了對外界的感覺能力,無法對寒暑交替、晝夜輪回進行判

斷,專家就用恢復時間覺的方法來對他們進行治療。當病人的時間覺正常之后,

其他方面的功能就可能發生連鎖反應,恢復到正常人的狀態。

⑨不過,到現在為止,時間覺仍是一種神秘復雜的生理現象。只有我們徹底

揭開了人體生物鐘的秘密,才能讓時間覺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14.本文第②段運用了的說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15.本文圍繞“時間覺”介紹了、

影響因素、形成原因、等內容。(2分)16.本文第③段、第④段能否

調換順序?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下列

關于時間覺說法正確的一項是(_________)(2分)A.時間覺確實存在于

身體和意識之內。B.恢復時間覺就能夠治愈精神病患者。C.時間覺是在后天

生活中逐漸形成的。D.時間覺只能從心理學方面為人服務。

【答案】

14.舉例子(1分)列舉了一位傘兵在關鍵時刻打開降落傘安全降落的事例,具

體說明了時間覺存在于我們的身體和意識之內(2分)。15.個體差異、實際

運用(每格1分,共2分)16.不能。第③段主要寫了每個人的時間覺都會有差

異(1分),第④段主要寫了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候時間覺的準確程度也有不同

(1分)。第④段是在第③段基礎上進一步體現這種差異,兩段間存在遞進關系

(1分)。(視答題情況酌情給分)17.A(2分)

虹口區

國慶“大花籃”里都有啥

①9月25日,天安門廣場,高度超過5層樓、籃盤直徑達12米的“祝

福祖國”巨型花籃一亮相,便成為一道風景線。今年已是“大花籃”造型花壇連

續第13年在天安門廣場中心亮相。

②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大花籃”有何新意?

③“今年是'蔬果花籃’的首次亮相。”天安門花壇總設計師、北京城建園

林集團設計院專家工作室負責人藍海浪介紹。去年的“大花籃”第一次裝入了水

稻、小麥、小米、黃米、大豆等象征豐收的五谷元素,今年則是在傳統水果、花

卉的基礎上,加入葫蘆、南瓜、辣椒等三種蔬菜,成就了這個讓人眼前一亮的“蔬

果花籃”。

④“大花籃”籃身為玻璃鋼結構,籃內所擺放的都是仿真花卉蔬果。但為了

讓“大花籃”及仿真花卉蔬果看上去更加自然和真實,設計團隊持續改進了建模

技術。他們首次嘗試對花籃小樣中的仿真花朵進行建模,獲取了更精準的數據。

在用機械臂插制時,直接把“小”花籃中的小樣效果,通過精準的定位完美復刻

放大,從而確保了“大花籃”360°觀賞效果。

⑤除了設計上的新意,巨型花籃還蘊含著深刻的寓意。葫蘆、南瓜和辣椒三

種蔬菜在色彩上更能夠烘托出喜慶熱烈的國慶氛圍。葫蘆寓意福祿吉祥,南瓜寓

意喜慶豐收,辣椒寓意紅紅火火,與蘋果、桃子、石榴以及牡丹、月季等搭配在

一起,體現出“蔬果飄香,繁花似錦”的美好景象,表達對祖國繁榮富強、欣欣

向榮的美好祝福。這三種蔬菜市民都認識,更能拉近“大花籃”與公眾的距離。

在花籃底部,紅色的一品紅和黃色的黃小菊構成了如意圖案,寓意著吉祥如意、

國泰民安。

⑥“大花籃”兩側綠地延續了吉祥如意花帶布置方式,一共布置了18個由

四季海棠組成的花球。長安街沿線從建國門至復興門,布置了10組立體花壇。

整個國慶節期間,北京全市園林綠化部門總共使用花卉2100余萬盆。其中,有

75個花卉新品種將首次亮相。依托長安街一條線,建國門至復興門之間的10組

立體花壇串起蓬勃發展的中國故事。

⑦這些立體花壇還融入了大量科技元素。比如位于西單路口的“花園園區”

立體花壇,不僅展示腦機接口技術、智能機器人,甚至還引入了一輛無人送貨車,

向市民展現無人駕駛技術。位于東單路口的“創新中國”立體花壇,則以嫦娥六

號月球背面采樣為主場景,融入了著陸器、軌道器、航天員等元素,月球表面還

“長”出一棵高大的桂花樹,傳遞中國式浪漫……

⑧夜幕下,“大花籃”在燈光映照下熠熠生輝,成為市民和游客的焦點。它

不僅是裝飾,更寄托了對祖國美好的祝愿,見證了科技的發展。隨著國慶臨近,

北京城洋溢著節日氛圍。“大花籃”靜靜佇立,講述著創新與和諧的故事,寄托

著對祖國美好明天的祝愿。

9.第④段中的加點字“更”能否刪去?(3分)

10.閱讀文章第②-⑥段,完成以下思維導圖。(5分)

11.文章第⑦段不可以刪去的原因是(5分)

【答案】

9.“更”表示程度更高,文中意為設計團隊通過首次嘗試對花籃小樣中的仿真

花朵進行建模,獲取了比之前精準程度更高的數據。若刪去“更”,只能說明設

計團隊獲取的數據精準,無法說明程度更高,與事實不符。“更”體現了說明文

語言的準確性。

10.(1)首次對花籃小樣中的仿真花朵進行建模,獲取更精準的數據(2分)

(2)深刻的寓意(1分)

(3)吉祥如意、國泰民安(2分)11.不可以。第七段運用了舉例子的說

明方法(1分),具體準確地說明了國慶的立體花籃還融入了大量的科技元

素(1分),進一步說明了今年“大花籃”的新意(1分),與下文“它不

僅是裝飾,更寄托了對祖國美好的祝愿,見證了科技的發展”相照應(1分)

使說明內容更完整(1分)

靜安區

中國古典建筑藝術

①中國古典建筑一般是由木結構組成的,外觀上明顯地分為臺基、屋身和屋

頂三個部分,其中屋頂通常是最引人注目的重點。臺基、屋身、屋頂的完美結合,

呈現中國古典建筑的整體之美。

②臺基位于建筑物底部,既起防潮作用,又有襯托效果。不少大型建筑有好

幾層臺基,顯得更加雄偉壯麗。例如,天壇祈年殿就有三層臺基,總高達6米,

雕欄環繞的三層漢白玉圓臺,襯托著上部以藍綠色調為主的殿宇,使之更顯壯麗

恢弘。

一③屋身是中國古典建筑的主體部分。一般為木結構梁架組成,木質結構通常

由樺卯連結,樺卯結構有較好的減震效果,從而保證房屋的堅固。外墻與隔墻只

不過是起圖護作用,因此中國俗語中有“墻倒屋不塌”的說法,因為承重構件是

木柱和梁架,而不是墻,這和現代結構中的框架原理頗為相似。建筑正面所排列

的柱子形成一些“開間”,兩側的柱子排列則組成了建筑的“進深”,它的大小

與數量根據正面開間來定。開間通常是單數,而進深為雙數。藝術上為了強調中

軸線與中心部位,中間的開間往往較兩側略寬,從而使單調的開間排列顯出細微

的變化。柱身與柱礎也通過油漆與雕刻加以修飾,使建筑更加精致與美觀。

④大型古典建筑柱頂上通常有“斗拱”,這些斗拱都是由一塊塊木構件組合

而成,目的是為了支撐碩大的房檐,起著內外平衡、上下連接的作用。這是中國

建筑藝術中特有的部分。

⑤屋頂是中國古典建筑藝術中最富有表現力的部分,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

有平頂、懸山頂、拱頂、虎殿頂、歇山頂、重檐頂等十幾種。這些屋頂的基本形

式又可組合成復雜多變的屋頂組合形體,顯示中國古典建筑的高度成就。

⑥古典建筑屋頂的屋面一般都做有明顯的曲線。屋頂上部坡度較陡,下部較

平緩,()便于雨水排泄,()有利于日照與通風。在歇山頂與龐殿頂的

建筑中,屋檐都微微地向兩側升高,屋角部分明顯起翹,形成翼角如飛的意境,

使中國古典建筑藝術上升到一個高峰。屋頂的形式與瓦的色彩在封建社會中也有

等級的區分,其中黃色最為高貴,重檐虎殿頂則是最高級別。屋頂上部一般都設

有正脊,脊的端部大多做有脊獸或其他裝飾。因此,古典建筑的屋頂不僅在藝術

上沒有沉重龐大的感覺,而且還成為表現建筑藝術的重要部位。你如果登上北京

的景山,從北向南俯瞰故宮全景,那些高低起伏的黃色琉璃瓦屋頂組合,真會使

你如入仙境。

⑦江南與華南一帶私家古典建筑的屋頂,風格與北方官式古典建筑大有區別,

它們不像北方那樣嚴謹莊重,而是比較輕巧精致、色調淡雅。粉墻黛瓦,翹角飛

檐,分外靈動與秀麗。

16.為第⑥段選擇合適的關聯詞。()(2分)

A.因為所以B.即使也

C.如果就D.既又

17.第②段畫線部分運用和的說明方法,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3分)

18.第③段中加點詞語“通常”不能刪去,理由是

(3分)

19.同學們研讀全文后,對第④段是否需要刪去意見不一。請說說你的觀點及理

由。(3分)

20.以下對文章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中國古典建筑的整體之美主要表現為臺基、屋深、屋頂的完美結合。

B.中國古典建筑的臺基位于建筑物底部,既有實用功能,又有美觀效果。

C.中國古典建筑屋頂的屋面都做有明顯的曲線,形成翼角如飛的意境。

D.中國古典建筑中“屋項”的藝術表現力顯示中國古典建筑的高度成就。

【答案】

16.D(2分)17.舉例子列數字以天壇祈年殿為例,具體準確地說明了

“不少大型建筑有好幾層臺基,顯得更加雄偉壯麗”。(3分)18.“通常”是

指一般情況下。在文中指木質結構在一般情況下由樟卯連結,但不排除特殊情況。

如果去掉,就變成木質結構全都由梯卯連結,太過絕對,與事實不符。這個詞體

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科學性。(3分)19.示例一:不能去掉。“斗拱”

連接屋身和屋頂,起著內外平衡的作用,此段在結構上也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3分)示例二:可以去掉。此文介紹的是臺基、屋身、屋頂,介紹“斗拱”與

文章內容無關,顯得多余。(3分)

黃浦區

森林大火為何撲滅難度這么高

魏齊

①3月30日下午,四川涼山西昌突發森林大火,造成滅火隊員19人犧牲。

聯想到去年幾乎燒遍澳大利亞的森林大火,人們可能會問,森林火災為何如此兇

險,又為何如此難以撲滅?

②森林大火較難撲滅,首先是因為往往火勢很大,點多面廣。森林火災往往

發生在氣候干旱、氣溫較高的季節,加之一些林木富含油脂,積累不少林下可燃

物,再加上火借風勢,往往會很快擴大、擴散。以此次西昌地區發生的火災為例,

據西昌市人民政府3月31日下午召開發布會介紹的情況,起火后由于風向多變,

火情擴散迅速,并伴多處飛火,造成多處多線速燃態勢。截至3月31日16時,

火災過火面積1000余公頃,毀壞面積80余公頃。

③其次,不少森林火災發生在山區,這里地形崎嶇,交通不便,為滅火增加

了難度。以涼山地區為例,該地區僅海拔高度超過4000米的高峰就超過20座,

山區地形極大限制了人員活動,大型滅火器材很難快速抵達現場。另一方面,也

限制了一些在其它火場比較適合的滅火手段,例如挖隔離帶等方式。在山區,林

火可能發生爆燃,特別是在陡坡、山脊、草塘溝等特殊險境地形中,這就會極大

增加滅火危險性。此前,應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三級指揮長陳維奇接受《環球時

報》記者采訪時就表示,遇有窄溝塘溝、山脊線、向陽坡的凹陷處、石崖植被結

合處、喬灌草繁茂混交雜處、幼林及灌木林密集處,特別是密度在0.8以上中幼

針葉林、灌木林、灌草相連和火場小環境風與火場主風方向不一致的亂流區,這

些地域遇火燃燒時,必生高危險火勢,這種情況下要能讓則讓,能避則避,不可

逆險面戰。

④此外,山區的氣候氣象條件也比較復雜,特別是山谷之間的風向變化比較

快,對火勢發展影響尤其大。在干旱季節,山區容易形成明顯上升氣流,加之各

種渦流、越山氣流影響,往往風向突然發生變化。

⑤那如何避免風向突變帶來的危險呢?“西昌發布”的文章稱,森林與草原

防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王高潮說,溝谷地形原則上要隨著火的尾部和兩

翼來打滅,不可在上風向區域打。在打火過程中,要留好退路,比如在樹林較少

的地方燒出一個安全區,作為緊急避險區。同時,觀察哨特別重要,比如發現遠

處五六百米外已經形成樹冠火,就應該撤離,而不是繼續前進。

⑥專家認為,隨著科技進步,適當引入更多高科技裝備協助滅火是一大趨勢。

首先要做到預警早,在火災萌芽階段就盡早發現火情,例如通過攜帶紅外傳感器

的衛星或長航時無人機及時預警,然后“打早,打小”,進而‘'打滅"。滅火時,

可適當派出消防直升機、滅火飛機等大型裝備,此外,國內一些企業也研制出“滅

火榴彈炮”“滅火導彈”等一些適合森林滅火的新型“武器”,盡管其有效性需

栗進一步論證,但完全可以嘗試。(選自《北京晚報》)

13.根據全文內容,概括森林大火難以撲滅的原因:(2分)

(1);

(2)不少森林火災發生在山區,地形崎嶇,交通不便,還可能發生爆燃;

(3)o

14.試分析本文第①段的作用。(4分)

15.下列關于文章內容,不符合原文的一項是()(2分)

A.森林火災火勢很大是因為都發生在氣候干旱、氣溫較高的季節。

B.在陡坡、山脊、草塘溝等特殊險境地形中,這就會極大增加滅火危險性。

C.不在上風向區域打火可以避免風向突變帶來的危險。

D.隨著科技進步,可以選擇更多高科技設備協助滅火。

16.下列這段文字應放入原文的和段之間,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總之,一方面從戰術訓練部署上來盡量減少風向突變帶來的危險。另一方面,還

是要在硬件上下大功夫,從直接滅火向間接滅火轉變,從人工滅火向科技滅火轉

變,多投用遠程設備。

【答案】

13.往往火勢很大,點多面廣。(1分)山區的氣候氣象條件也比較復雜,特別

是山谷之間的風向變化比較快。(1分)

14.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1分),首段舉出四川涼山西昌森林火災、澳大

利亞的森林大火兩個事例,具體說明了森林火災的兇險(1分),引出了本文的

說明對象:森林大火難以撲滅的原因(1分),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1分)。

15.A(2分)

16.放入第⑤和⑥段之間。(1分)這段文字說明了從戰術訓練部署上和硬件上

盡量減少風向突變帶來的危險(1分)。總結(1分)第⑤段說明內容,從戰術

訓練部署上避免風向突變帶來的危險,可以設置緊急避險區,并且觀察哨也很重

要(1分);同時引出第⑥段說明內容,適當引入更多高科技裝備協助滅火是一

大趨勢。(1分)(能提到:總結、引出或者承上啟下,有分析關系的意思,則

可給1分)

青浦區1

食因器增色

王立端

①民以食為天,食因器增色。生活中的吃喝諸事無不與飲食器具息息相關。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飲食器具設計得以不斷

豐富和發展。優秀作品不斷涌現,展現出中國當代飲食器具設計的多元視角與多

重維度。

②毋庸置疑,飲食器具作為生活用具,其實用性是一切設計的初衷。因此,

如何在設計中不斷提升器物的實用價值,使其更加符合當代人的生活習慣與習俗,

是許多設計師探索的方向。如腌制器皿“新概念泡菜壇”的設計保留了傳統泡菜

壇用水隔絕空氣密封保鮮的方式,針對以往泡菜壇體積過大、外觀粗糙等問題進

行了再設計。經調查,改良后的泡菜壇避免了因食物存量過多而造成的浪費,走

進千家萬戶,也成為居家環境中富有藝術美感的裝飾陳設。

③挖掘傳統,讓飲食器具設計更好地服務當下。中國有著豐厚的飲食文化傳

統,深耕其中,將具有代表性的技藝進行提煉,在現代飲食器具設計中加以應用,

普通的生活用具便有了文化的靈魂。茶具“竹節?絲語”借助了中國傳統文化里

“竹”的意象,運用“竹絲扣瓷”的傳統手工技法,以白瓷器皿為胎,用纖細如

發、柔軟似綢的竹絲依胎編織。整套茶具彰顯出清新淡雅的東方文化氣韻。

④勇于表達觀念與個性,這樣的設計理念越來越受到設計師的推崇。他們或

是以新的視角彰顯設計特點,或是發掘新的制作工藝,抑或是以新材料進行大膽

實踐,讓人耳目一新。如器具“山海杯”,造型看似簡潔,卻一點也不“簡單”。

作品由十余個色彩豐富的水杯組成,囊括玻璃、大漆、陶、木、金、銀、銅、紙、

竹等多種材質。精細的工藝和多變的質感讓這些器具構成五光十色的“山海世

界”。

⑤飲食器具的設計與制作還要遵循綠色設計理念。設計師在進行創作時,將

可持續發展意識貫徹其中,為節能環保提供思路和方法。如“鎘瓷造器——碎瓷

重生器皿系列”食盤將不可降解的碎瓷片進行打磨拼接,使其以嶄新的樣態“涅

槃重生”,賦予瓷片廢料新的生命價值和審美意義。

⑥不同時代的人們對飲食器具的使用與審美要求并非一成不變。可以說,飲

食器具的設計是動態的,為當代人的使用而設計才是當代飲食器具設計的真正意

義。

(選自《光明日報》2022年3月21日,有刪改)

1.根據文章內容,完成下列思維導圖。(4分)

2.第4段畫線句運用了—的說明方法,其作用是:(3分)

3.從全文看,②③兩段能否互換?請說明理由。(6分)

【答案】

1.(1)提升飲食器具的實用價值,使其更加符合當代人的生活習慣與習俗。

(2分)

(2)勇于表達觀念與個性(2分)

2.舉例子(1分)列舉了器具“山海杯”由十余個色彩豐富、材質多樣的水

杯組成的例子,(1分)具體有力地說明了飲食器具的設計要勇于表達觀

念與個性。(1分)

3.不能(1分),第②段說明了實用性是飲食器具設計的初衷,強調了飲食

器具作為生活用具,其實用價值是首要的。(2分)第③段說明了挖掘飲

食文化傳統,能夠讓普通的飲食器具擁有文化的靈魂,賦予了飲食器具文

化價值,是一種附加價值(輔助、次要、增值價值)。(2分)兩段是按

照由主要到次要的邏輯順序寫的。(1分)因此不能互換。

青浦區2

翟萬銀

①人類生活在地球上,免不了要與硅為伍。硅主要以二氧化硅和硅酸鹽形式存在,

廣泛分布于山石、土壤、海洋和空氣之中。硅是計算機和手機芯片的基礎,是現

代信息技術的基礎,支撐了人類互聯互通的現代生活。那人類與硅為伍的生活中,

身體健康是否也得益于硅呢?

②硅對某些動植物的生存特別重要,缺少硅則不能維持DNA的合成、正常代謝

和細胞增殖生長。健康的人體幾乎所有組織都含有數量不等的硅,其中大量的硅

以單硅酸根離子(H3SiO4-)的形式存在,它們對維持人體正常代謝和健康起著

重要作用。

③硅(主要是單硅酸)可以說是人體的一種營養成分,可以伴隨食物在腸道

內消化吸收。硅常與硫酸軟骨素、膠原蛋白結合。科學家發現,人體的硅含量隨

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下降。這說明,硅與人體細胞的結構、功能、代謝與衰老存

在聯系,并可能發揮重要作用。

@20世紀60年代后期,英國科學家伊迪絲?卡萊爾首先發現,硅在骨骼外層

的含量遠高于骨質層,她由此推測在骨骼的生長發育中硅是必不可少的。后來,

她用實驗證實,硅是人體的必需微量元素。卡萊爾的論文發表后不久,美國材料

學家萊里?亨奇發現硅含量達到45.5%的玻璃粉能緩慢溶解于水,所釋放的含

單硅酸根離子的產物可以促進骨細胞增殖,促進受損的骨骼迅速修復。他把自己

發明的玻璃稱為45S5生物玻璃,開創了修復人體的第三代生物材料。進一步研

究發現,這種生物玻璃不僅促進骨骼細胞增殖,而且能上調與骨骼生長相關的基

因表達。現在國內各大醫院骨科所用的骨骼修復材料,很多都采用了含硅的材料。

21世紀初,亨奇的實驗室和筆者所在的實驗室都推測,45S5生物玻璃不僅能

修復骨骼等人體硬組織,而且還能促進皮膚、肌肉等軟組織修復,并可能促進傷

口愈合和治療晚期糖尿病患者腿部的腐爛,但并沒有專門的實驗對此加以證實。

⑤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部分地區發生特大地震,大批傷員需要救治。集

四軍醫大學附屬西京醫院骨科主任王榛教授用我們實驗室生產的含硅生物玻璃

粉,挽救了4名被倒塌房屋埋壓超過100小時、本需要截肢的傷員的胳膊或

型工當時誰也不知道為何會出現如此神奇的效果。雖然先后有實驗證實,含硅

的材料能促進軟組織的細胞增殖,但都沒有觸及修復傷口的根本機理。

⑥一年后,筆者到位于日本筑波科學城的國立物質科學研究所做訪問學者,

利用該所的研究條件,終于揭開了這一秘密。原來硅(單硅酸根離子)能促進傷

口生成新血管。硅離子促進傷口處的活細胞發出新血管生成的信號,然后信號逐

級傳導、起作用。體外人體細胞實驗和兔體內骨缺損修復實驗都證實硅(單硅酸

根離子)能促進新血管生成,同時揭示了新血管生成的機理。傷口有新血管生成,

就可以獲得氧氣、營養和肌體修復所需各種蛋白因子,當然促進了傷口的修復。

這一發現為探索硅酸鹽材料的優化設計與臨床應用、相關營養與醫藥開發等提供

了新的理論指導。

⑦人類從誕生之日起就與硅相伴,深深得益于雨水沖刷巖石而產生的溶解性

硅(單硅酸根離子)對人體的保護作用;另一方面,人們也栗關注惡劣環境中含

硅塵埃對人體的危害。人與自然相依相伴,保護好自然,保護好環境,歸根結底

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n.根據文意,完成填空。(3分)

12.第②段中加點詞“大量”不能刪去的理由是(3分)

13.第⑤段劃線句使用了說明方法,作用是

______________o(3分)

14.下面文字最適合放到文中哪一段后面?請說明理由。(4分)然而,硅

肺病的罪魁禍首也是硅。工人長期在灰塵很多的環境中工作時,肺部吸入大

量的二氧化硅(Si02)顆粒。含硅顆粒引起肺部彈性下降,逐漸硬化,使

患者難以呼吸。我認為應放在第段后,理由

【答案】

11.硅對維持人體正常代謝和健康起著重要作用。(1分)修復骨骼等人體

硬組織促進皮膚、肌肉等軟組織修復(2分)12.“大量”是

指大部分,并不是全部(1分),在原文中的意思是大部分的硅以單硅酸根

離子(H3SiO4-)的形式存在,刪去后就變成全部的硅以單硅酸根離子(H3SiO4-)

的形式存在,與原文不符(1分),這個詞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1

分)13.舉例子(1分),具體說明了含硅生物玻璃粉在救治傷員時對促進

軟組織的細胞增殖(促進皮膚、肌肉等軟組織修復)起到了明顯的效果(2

分)14.⑥(1分)這段文字主要說明了人吸入大量二氧化硅顆粒會導致患上硅

肺病(1分),與上文硅對人體健康有益處的內容形成轉折關系(1分),使

文章從益處和危害兩個方面來說明“硅”,內容更完整,也呼應了文章第⑦

段人類得益于硅但也要關注硅的危害的內容。(1分)

嘉定區

自動駕駛塑造未來

①1939年,通用汽車公司在紐約世博會上展出了世界上第一輛自動駕駛概

念車Futuramao此后,科技發達國家都開展了關于自動駕駛技術的初步探索和基

礎研究。作為人工智能最具商業價值的領域之一,自動駕駛產業廣受熱捧,發展

迅速。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預測,到2040年全球75%的新款汽車都將會

是自動駕駛。自動駕駛在推動人類交通革命的同時,也必將塑造城市的未來。

②目前,世界各國正在積極開展自動駕駛技術的基礎研究,搶占人工智能的

競爭高地。2016年,日本發布《自動駕駛普及路線圖》,允許自動駕駛汽車2020

年在高速公路上通行。2017年,德國通過了針對自動駕駛汽車的法案,并于同

年提出了自動駕駛指導原則。我國在2017年發布實施《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

劃》和《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當前,我國在自動駕駛道路測試

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17年12月,深圳首次在開放道路上進行了無人駕駛

公交的試運行測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