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一輪浙江選考總復習課件專題十四各國經濟體制的創新和調整考點34_第1頁
高考歷史一輪浙江選考總復習課件專題十四各國經濟體制的創新和調整考點34_第2頁
高考歷史一輪浙江選考總復習課件專題十四各國經濟體制的創新和調整考點34_第3頁
高考歷史一輪浙江選考總復習課件專題十四各國經濟體制的創新和調整考點34_第4頁
高考歷史一輪浙江選考總復習課件專題十四各國經濟體制的創新和調整考點3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必修第二冊考點34

“自由放任”的美國與羅斯福新政專題十四

各國經濟體制的創新和調整1排查基礎知識2細講核心考點內容索引3精練真題新題1排查基礎知識一、“自由放任”的美國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特點——(b)時間長;波及范圍廣;破壞力極大;來勢迅猛。二、羅斯福新政1.羅斯福新政的時間和目的——(b)(1)時間:第一階段從1933年3月到1935年初,第二階段從1935年到1939年。(2)直接目的:通過國家干預來結束經濟混亂狀況,擺脫危機。根本目的:維護資本主義制度。2.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b)(1)整頓銀行業:下令銀行暫時休業整頓;通過《緊急銀行法》,加強對銀行的管理和控制。(2)恢復工農業生產:通過《

》和《全國工業復興法》,成立農業調整署和全國工業復興署干預調節工農業生產。(3)舉辦救濟和

:通過《聯邦緊急救濟法》進行大規模社會救濟;大力舉辦公共工程以解決就業問題。(4)保護勞工權利:制定《全國勞工關系法》和《公平勞動標準法》,以緩和勞資矛盾。(5)建立社會保障體系:通過《

》,實行養老金和失業保險制度。農業調整法公共工程社會保險法3.羅斯福新政的特點——(c)(1)是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國家對經濟的直接全面干預。(2)采取了一些改善中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處境、緩和社會矛盾的措施。(3)行政和立法手段相結合(700多個法令和幾十個委員會和管理局)。(4)控制生產和擴大市場相結合。4.羅斯福新政在資本主義自我調節機制形成過程中的作用——(c)(1)從實質看,新政是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調整,是對美國生產關系進行的局部調整,以適應社會生產的需要,不可能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2)從現實影響看,使美國成功擺脫了經濟危機,資本主義經濟得以重新正常運轉;緩和了社會矛盾,遏制了美國的法西斯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統治。(3)從深遠影響看,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及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二戰后歐美各國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經濟改革產生了深遠影響。(4)局限性: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經濟危機。易錯提醒羅斯福新政≠計劃經濟計劃經濟通常是指國家下達指令性經濟指標,工農業依據此指標進行生產和銷售。羅斯福新政只是加強國家對工業生產各個環節的必要監督,以防止盲目競爭引起的生產過剩。因此,二者完全不同。2細講核心考點主題從大危機到大調整、大機遇——經濟危機與羅斯福新政1.數據變化凸顯經濟危機特點史料下表是1929~1933年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期間各國工業生產和失業情況。史料實證

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日本世界工業下降46.2%40.6%28.4%16.5%8.4%1/3外貿縮減70%69.1%50%48%50%2/3失業人數1700萬600萬近300萬85萬300萬3000萬論從史出數據表明1929~1933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生產、國際貿易、就業人數均大幅下降,直觀地反映危機破壞性大,影響范圍廣等特點。2.胡佛國情咨文凸顯其經濟政策史料經濟不景氣的問題絕不能用立法的行動或行政的聲明來解決。經濟的創傷只能由經濟實體的細胞——生產者和消費者——來自我治療。——胡佛的第二個年度國情咨文論從史出胡佛面對經濟危機不想改變經濟政策,實質上仍是堅持以自由放任為原則的反危機措施。不僅沒能制止危機,反而使危機形勢嚴重惡化。3.羅斯福新政的戰略考量史料一作為一個國家,我們拒絕了任何徹底的革命計劃。為了永遠地糾正我們經濟制度的嚴重缺點,我們依靠的是舊民主秩序的新運用。——羅斯福論從史出羅斯福新政實質是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史料二

美國工業指數1929年為125,1932年跌到58,1935年上升到101,1936年達121。論從史出表明新政使美國基本上擺脫了“大蕭條”。1.世界應對經濟大危機的對策及其教訓(1)對策①提高關稅:阻止、限制外國產品進入本國市場,盡可能地保護本國工業。②實行貨幣貶值:提高本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增加商品出口。(2)教訓①繁榮與危機總是密切相關、同時并存的,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與時俱進。歷史理解②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要及時調整經濟發展的內部機制和政策,適時調整生產關系,確保經濟的持續發展。③發展經濟要與改善人民生活相結合。④各國政府應承擔起各自的國際責任和義務,加強國際合作,一旦危機發生,要共同采取措施遏制危機,防止危機的惡化。⑤規范股票和信貸市場,防范金融投機。⑥市場調節與國家干預相結合。2.羅斯福新政的特點、實質、經驗(1)特點①新的理論和政策:放棄了自由放任政策,轉向國家干預經濟。②新的特點:具有干預經濟、關注民生、協調發展等特點,其最大特點是國家全面干預經濟,但沒有放棄自由競爭的運行機制。③新的模式: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被其他國家所繼承和借鑒。④新的起點:新政是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資本主義制度由此獲得了新的生命力,成為資本主義制度繼續發展的新起點。(2)實質羅斯福新政是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對生產關系進行局部的調整,使其適應社會生產的需要。它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也就不能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3)經驗①加強銀行監管力度,實行正確的貨幣政策。②加大對基礎設施的建設與投入。③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大力促進再就業工程建設。④切實轉變政府職能,保證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⑤建立健全法律法規,保障改革的順利進行。3.綜合分析羅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1)時代潮流:新政順應了時代的要求,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客觀要求。(2)經濟實力:美國有著雄厚的經濟實力,使羅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預國家經濟,如給予農民大量補貼、興建公共工程等。(3)民主傳統:美國獨立戰爭以來形成的民主傳統為新政的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政治保障。(4)理論依據:20世紀30年代,國家干預經濟和運用財政政策調整經濟成為美國經濟學界的強大思潮,為羅斯福新政提供了理論依據。(5)個人因素:羅斯福的個人努力。(6)借鑒蘇聯:計劃經濟模式某些經驗。3精練真題新題1.主干知識——羅斯福新政的措施與社會作用(2017·11月浙江選考)羅斯福新政期間,國會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相應法案。下列選項中,既反映美國工人運動贏得的勝利,也是政府為緩和勞資矛盾而實施的法案是A.《農業調整法》

B.《緊急銀行法》C.《社會保險法》

D.《公平勞動標準法》真題回顧答案解析12345678√解析本題關鍵詞為“美國工人運動”“勝利”“緩和勞資矛盾”,因此考查的是羅斯福新政中保護勞工權利的措施。A選項,《農業調整法》針對的是農民和農業,不符合題意。B選項,《緊急銀行法》針對的是金融業,不符合題意。C選項,《社會保險法》針對的是政府建立社會保障措施,對兒童、殘疾人、無謀生能力者提供救濟的法案,不符合題意。D選項,《公平勞動標準法》內容包括規定最低工資、最高工時,旨在保護勞工權利,緩和勞資矛盾,故答案為D。12345678解析這場經濟危機的發生是資本主義社會固有矛盾——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激化的結果。生產和銷售之間的矛盾是直接原因,股票投機是導火線。2.(2017·龍游學考評估)1929~1933年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迄今為止仍然是破壞性最大的經濟危機。這場經濟危機出現的原因主要是A.物質生產部門之間的無規律競爭B.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基本矛盾激化C.政府沒有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D.股票市場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答案解析12345678√新題聚焦3.(2017·龍游學考評估)為擺脫危機,美國胡佛政府采取的經濟政策是A.自由放任

B.市場調節C.政府干預

D.轉嫁危機答案12345678√解析胡佛政府采用的是當時在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盛行的自由放任經濟政策,致使美國的經濟危機雪上加霜。解析4.(2017·浙江課改聯盟學考評估)1933年初,美國已經有半數銀行倒閉,完全失業人數達到1500萬~1700萬人,還有許多人處于半失業狀態,這表明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A.波及范圍廣

B.持續時間特別長C.破壞性特別大

D.加劇了世界局勢的緊張12345678答案√解析從材料中“有半數銀行倒閉”“完全失業人數達到1500萬~1700萬人”等信息,可以看出這次經濟危機的破壞性特別大。解析5.(2017·溫州學考檢測)“(羅斯福)新政……從兩個方面永遠地改變了美國的自由主義:一是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二是政府對人民福利的責任。”以下措施能直接反映第二方面變化的是A.整頓銀行業

B.成立全國工業復興署C.對減耕減產的農民提供補貼

D.頒布《社會保險法》答案解析12345678√解析1935年,《社會保險法》通過,規定政府實行養老金和失業保險制度,對兒童、殘疾人、無謀生能力者提供救濟,體現了政府對人民福利的責任。6.(2017·濱江學考評估)“人無信不立,事無心不成,業無信不興。”現代社會無論是個人、公司、政黨乃至國家,誠信對于經濟行為和運行極其重要。在羅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誠信機制作用的是A.整頓金融

B.以工代賑C.調整農業政策

D.實行計劃經濟解析本題考查了羅斯福新政的相關措施。整頓金融的措施中,建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是為了恢復銀行的信用,穩定金融秩序,是其他新政措施順利實行的保證。本題答案是A項。答案解析12345678√7.(2017·臺州市選考9月質量評估)1933年5月,美國國會通過《農業調整法》,規定國家向減耕減產的農民提供補貼。這項措施的后果是A.緩和了農民和地主的矛盾B.降低了農產品價格C.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就業壓力D.促進了農業的復蘇答案12345678√解析12345678解析羅斯福新政向減耕減產的農民提供補貼,控制了農產品產量,緩和了經濟危機,促進了農業的復蘇,故D項正確;農民和地主的矛盾屬于封建生產關系的矛盾,美國沒有此類矛盾,故A項錯誤;減耕減產穩定了農產品價格,不是降低價格,故B項錯誤;農民減耕減產與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