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課時2人口分布課程標準運用資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點及其影響因素。學習目標1.運用資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點。2.說明影響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一、人口分布1.衡量指標人口密度:單位面積內的人口數量。人口密度相同的兩個地區,人口分布格局卻不盡相同。2.世界人口分布特點(1)緯度分布:主要分布在20°N~60°N之間的地區。(2)海陸分布:一半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圍內。(3)垂直分布:近80%的人口分布在海拔低于500米的平原和丘陵地區。3.我國人口分布特點(1)特點:地理分布不平衡。①東部地區人口多,西部地區人口少(最顯著特點)。②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區人口多,內陸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區人口少。③經濟發達、交通便利的地區人口多,經濟落后、交通閉塞的地區人口少。④漢族居民集中的地區人口多,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人口少。(2)人口分布地理界線:“胡煥庸線”——自黑河至騰沖一線,以東以南,人口稠密;以西以北,人口稀疏。思索人口密度與人口分布兩者之間有何差異?答案人口密度反映的是單位面積內人口的平均數目,并不體現人口的實際分布。人口分布不僅要考慮人口密度,而且還要考慮人口分布格局。二、影響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自然環境因素:最基本因素,其影響漸漸減小。因素表現地形①稠密區:海拔1000米以下的平原和低山丘陵區;②稀疏區:高山、高原地區氣候①氣溫:約8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溫帶地區;②降水:降水較多的地方人口較密集,降水少的地方人口稀有水資源干旱地區的人口稠密區依水源多呈點狀、線狀和片狀分布土壤通過影響農業間接地影響人口分布礦產資源礦產資源豐富地區,形成很多礦業城市2.社會經濟因素(1)主要因素:生產力發展水平、生產活動方式、交通運輸條件及政治、文化等。(2)最顯著的因素:生產力發展水平。3.其他因素包括歷史、宗教、習俗等因素。思索平原地區人口密集,高原地區人口稀有。這種說法是否正確?舉例說明。答案不正確,說法太肯定。并不是全部的地區都是這樣,如熱帶多雨地區,人口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濕熱的平原地區,而在涼快的高原和山區,如南美洲的巴西高原,非洲的東非高原等。探究點人口分布及其影響因素1.世界人口分布極不平衡,但具有肯定的趨向性。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分析圖1,從地形類型來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地區。但熱帶宜居地則分布在高原和山區,試分析緣由。答案平原(或平原、盆地)受氣候等因素的影響,熱帶地區人口往往集中分布于高原和山區。①在熱帶多雨地區:山區和高原由于氣溫柔降水適中,排水通暢,且高于瘧蚊的分布線,適合人類居住。②在熱帶干旱地區:高原、山地由于氣候涼快、降水相對較多,適合人類居住。(2)依據圖2,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緯度?南半球同緯度為何人口較少?答案20°N~60°N。南半球同緯度地區海洋面積廣袤,故人口較少。(3)依據圖3,六大洲中,距海岸200千米范圍內的人口占洲總人口的比例最低的大洲是________,試分析其緣由。答案非洲非洲海岸線平直,海灣少,距海岸200千米范圍內的陸地面積占全洲總面積的比例小,且非洲大部分地區地處熱帶,內陸高原地區的氣候條件比沿海低地更適合人類居住。(4)綜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勢____________地區、____________緯度地區和__________地區的趨向性。答案低平中低沿海(5)依據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趨向推斷,下列地區中屬于世界人口稠密區的是(多選)()A.恒河平原B.亞馬孫平原C.西歐平原D.美國阿拉斯加E.朝鮮半島F.青藏高原G.剛果盆地H.加拿大東南角答案ACEH2.讀圖1、圖2,回答下列問題。(1)我國人口分布有何差異?產生的緣由是什么?答案東部地區人口多,西部地區人口少。東部地區自然條件優越,經濟發達,交通便利;西部地區自然條件差,經濟落后,交通閉塞。(2)對比兩圖,與1990年相比,2000年我國西部地區人口增長狀況是怎樣的?中部和東部地區人口增長狀況如何?其緣由分別是什么?答案西部地區人口呈負增長,主要是人口向中、東部地區遷移所致。中部地區人口增加,東部地區人口增長較快。緣由是自然條件優越,經濟發達,吸引大量外地人口遷入,人口總量大為增加。(3)影響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隨歷史發展是否一成不變?為什么?答案不是。原始采集漁獵時期主要為自然因素,現代工業文明時期主要為社會經濟因素。1.人口分布特點(1)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低緯度近海平原地區。(2)我國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平衡:東部地區人口多,西部地區人口少;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區人口多,內陸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區人口少;經濟發達和交通便利的地區人口多,經濟落后、交通閉塞的地區人口少;漢族居民集中的地區人口多,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人口少。2.影響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1)自然環境因素自然環境因素是影響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各自然因素對人口分布的影響如下表所示:自然環境因素對人口分布的影響案例地形平原和低地工農業生產大多集中在平原地區,5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平原區我國人口集中分布在地勢的第三級階梯上高山和高原土壤貧瘠,交通不便,氣候寒冷,風力較大,人口較稀疏氣候氣溫北半球溫帶地區相宜農業生產和人類居住,80%的人口分布于這一地帶熱帶干旱地區,人口集中分布在氣候涼快、降水相對較多的高原、山地地區降水主要通過植被間接影響人口分布,不同植被帶的農業、人口分布不同。一般來講,降水多、人口密集,降水少、人口稀疏水資源干旱地區的人們往往逐水而居,人口稠密區依水源呈點狀、線狀和片狀分布我國西北干旱區,人口集中分布在水資源足夠的綠洲地區土壤多通過農業發展間接影響人口分布;由于土壤肥力、耕作性能不同,人口分布不同我國東北肥沃黑土的分布地區,人口密度較高礦產資源工業革命時期,某些地區礦產資源的開發成為人口分布的確定性因素;煤礦、油田等工礦開采區也是居民密集點人口密集,形成城市,如攀枝花、克拉瑪依、鶴崗等(2)社會經濟因素①不同歷史時期,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不同,生產活動方式、交通運輸條件以及文化教化狀況也不盡一樣,人口集中分布區也不同。社會階段經濟活動居民點分布原始社會以采集和狩獵為主逐水草而居封建社會以個體農業經濟為主人口聚集在農業發達地區,形成很多分散的居民點資本主義社會工業生產的發展城市人口快速增加②政治、文化等因素對人口的分布會產生肯定影響。因素影響舉例政治因素兩次世界大戰使世界政治格局發生明顯改變,人口也隨之大規模移動宗教因素猶太人移居以色列文化習俗美國的唐人街政府政策新疆、黑龍江農墾區的形成歷史因素一些歷史悠久的地區人口稠密圖示的西伯利亞地區是俄羅斯的一個重要開發區,這里針葉林廣布。讀圖,回答1~2題。1.該地區的區域地理特征包括()①地廣人稀②氣候宜人③交通便捷④礦產豐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該地區南部人口密度相對較高,這主要是由于南部()①氣溫較相宜②位于平原地帶③開發歷史較長④經濟相對發達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1.D2.C解析第1題,結合題干及圖例可以看出,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礦產資源豐富,但是氣候寒冷,交通不便,地廣人稀。第2題,相比較來說,該地區南部緯度較低,氣溫較為相宜,開發歷史較早,經濟相對發達。南部多位于河流上游,地形多為山地、丘陵。瀾滄江—湄公河發源于中國青海省唐古拉山脈,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臘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讀“該流域人口密度、人口總量與高程分布圖”,完成1~2題。1.圖示信息顯示()A.人口密度隨高度改變并不明顯B.0~400米人口分布隨高程增大快速增加C.5000米以上可能有大片無人區D.流域人口分布的態勢是南疏北密2.與人口密度分布關系最親密的是()A.太陽輻射能 B.地形C.水能資源 D.年降水量答案1.C2.B解析第1題,讀圖可知,瀾滄江—湄公河流域人口密度隨高程改變特別明顯,A錯誤;0~400米人口分布隨高程增大快速削減,B錯;5000米以上的河流源頭地區人口密度接近0,所以可能有大片無人區,C對;從圖中無法得出流域內人口南北分布的態勢,D錯。第2題,人口分布密集地區,土地生產力一般比較大,所以與人口密度分布關系最親密的是土地利用方式。湄公河三角洲地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集;瀾滄江上游地區山高谷深,地表坎坷,人口稀有。選B。人口分布與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等有著親密關系。據此完成3~4題。3.亞馬孫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區,其主要影響因素是()A.地形困難 B.氣候濕熱C.資源匱乏 D.地處內陸4.巴西高原東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對密集地區,其主要影響因素是()①氣候相宜②文化單一③地勢平坦④水力資源豐富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答案3.B4.D解析第3題,亞馬孫河流域屬熱帶雨林氣候,終年濕熱,不相宜人類生存,因而人口稀疏。第4題,巴西高原東部因為地處高原,氣候相對涼快干燥,屬熱帶草原氣候,再加上巴西高原為古老的高原,經過長期的風化、侵蝕,地勢相對低緩平坦,相宜人類居住。5.讀“我國人口密度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1)據圖分析,我國人口分布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2)圖中江蘇省的人口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江蘇省人口密度大的社會經濟緣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西藏自治區的人口密度較小,其影響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___。答案(1)東多西少(2)>500人/km2生產力水平高;社會經濟發達;交通便捷(3)地勢解析(1)讀圖可知,我國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區人口密度小,人口分布為東多西少。(2)結合圖例可知,江蘇省的人口密度在500人/km2以上,這是因為江蘇省生產力水平高,社會經濟發達,交通便捷。(3)西藏自治區海拔高,空氣淡薄,所以導致人口密度小的主要自然因素為地勢。讀“世界人口分布圖”,回答1~2題。1.圖中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區,有關其分布共性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處于中低緯度 B.多面臨海洋C.經濟高度發達 D.多為平原地形2.圖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有,其成因組合正確的是()A.⑤—濕熱 B.⑥—干熱C.⑦—干旱 D.⑧—高寒答案1.C2.D解析第1題,世界人口一般分布在中低緯度沿海平原地帶,所以A、B、D三項正確;其中①②位于亞洲東部和南部,大多是發展中國家,③④位于西歐和北美東部,為發達地區。所以C項的描述不正確,符合題意的是C項。第2題,⑤位于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區,燥熱干旱;⑥位于亞馬孫熱帶雨林地區,高溫多雨;⑦位于南極大陸,寒冷干燥;⑧位于青藏高原,是高寒地帶。所以A、B、C三項錯誤,選D項。目前,全球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緯70°至南緯50°地區。下圖顯示為緯度每隔10°范圍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結合下圖,完成3~4題。3.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緯度范圍是()A.10°S~20°S B.20°N~30°NC.30°N~40°N D.40°N~50°N4.南緯40°~50°范圍人口分布稀有的主要緣由為()A.氣候酷寒 B.山地多,平原少C.陸地面積小 D.干旱區面積大答案3.B4.C解析第3題,依據題目信息,20°N~30°N占全球人口比重為23.2%,是最大值。第4題,40°S~50°S之間主要是海洋,陸地面積狹小,故人口稀有。讀“某國某地區人口密度與海拔的相關示意圖”,完成5~6題。5.該圖所示最有可能反映的地區是()A.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B.恒河平原與喜馬拉雅山的過渡地帶C.亞馬孫平原與巴西高原的過渡地帶D.剛果盆地與東非高原的過渡地帶6.該地區海拔500米以下地區人口密度低的緣由是()A.氣候濕熱,不相宜人類居住B.地勢低平,洪澇災難頻繁C.峽谷地帶,交通不便D.氣候干燥,水源缺乏答案5.D6.A解析第5題,從圖中可以看出,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位于海拔1000~1500米之間。東非高原與剛果盆地的過渡地帶,因位于赤道旁邊,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1500米之間的東非高原上。四川盆地海拔在200~750米左右,人口稠密;恒河平原在200米以下,人口密集;巴西高原海拔在300~1500米之間。第6題,該地區海拔500米以下地區位于剛果盆地,因位于赤道旁邊,加上海拔低,氣候過于濕熱,自然條件惡劣,不相宜人類居住。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狀況,聞名學者邦奇等創建了人類大陸圖。在地圖上取消陸地和海洋,僅畫出人類密集的地區,面積較大的人類密集區稱為人類大陸。世界上共存在四個人類大陸:東亞和東南亞、南亞、歐洲、北美東部。讀圖,回答7~8題。7.在人類大陸圖上,世界人口的分布()A.高緯度比低緯度多 B.平原比山區多C.西半球比東半球多 D.歐洲比亞洲多8.關于①地區形成人類大陸的緣由,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氣候相宜,雨熱同期 B.地形較平坦,土壤肥沃C.日照足夠,河湖密布 D.交通便利,經濟發達答案7.B8.D解析第7題,世界人口的分布平原地區多于山區,中低緯度多于高緯度,亞洲多于歐洲,東半球多于西半球(西半球主要是美洲),選B。第8題,①地區形成人口稠密區是因為該地自然條件優越,但是該地區絕大部分國家都為發展中國家,選D。人口算術密度是一個國家的總人口與總面積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個國家的總人口與可耕地面積之比。下表表示四個國家的人口算術密度和人口生理密度。據此完成9~10題。國家人口算術密度(人/km2)人口生理密度(人/km2)加拿大335埃及703503印度313559中國1299349.“地廣人稀”但耕地資源缺少的國家是()A.加拿大B.埃及C.印度D.中國10.對比中國、印度兩國的統計數字可知()A.印度的人口壓力較中國大B.中國的人口壓力與印度相當C.中國的人口壓力較印度大D.中、印兩國的人口壓力都較小答案9.B10.C解析第9題,“地廣人稀”說明人口算術密度小,耕地資源缺少會導致人口生理密度大,由表中資料可知是埃及。選B。第10題,中國的人口算術密度小于印度,但人口生理密度大于印度,說明中國的耕地資源較印度少,人口壓力比印度大。選C。下表中人口數為2024年資料。讀下表回答11~12題。云南貴州陜西甘肅青海人口(萬人)4596.63476.63732.72557.5562.7年均降水量(mm)1000~15001100~1400500~100030~86020~700面積(萬km2)381719397211.按人口密度從大到小排列,各省依次是()A.青海、甘肅、陜西、貴州、云南B.貴州、陜西、云南、甘肅、青海C.陜西、云南、貴州、甘肅、青海D.云南、貴州、陜西、甘肅、青海12.下列關于各地區差異的敘述,正確的是()A.青海因多山而少雨B.陜西的緯度介于云、貴和甘、青之間,故降水也居中C.云、貴冬季受西南季風影響形成豐富的降水D.甘肅部分地區處于非季風區,故降水量較少答案11.B12.D解析第11題,依據表格供應的數據進行計算,人口數量比面積,可得出人口密度,計算可知人口密度最大的為貴州,人口密度最小的為青海,故B項正確。第12題,青海因地處內陸且海拔高,水汽難以到達,故降水較少,A錯;陜西和云、貴、甘、青降水量的差異主要是由于受夏季風影響強度不同,而不是緯度,B錯;我國西南地區夏秋季受西南季風的影響形成豐富的降水,C錯;甘肅省大部分地區位于非季風區,降水量少,故D項正確。13.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第四次人口普查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有關人口密度統計圖。材料二我國人口垂直分布狀況。海拔(m)<200200~500500~10001000~20002000~4000總人口數量(萬人)73345.119427.88647.510037.11590.8占總人口比例(%)64.817.27.78.91.4面積(萬km2)144.597.2162.539.9315.9占總面積比重(%)15.010.216.925.032.9材料三1995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食堂安全完善管理制度
- 項目公司注冊管理制度
- 麻醉相關安全管理制度
- 公司就業部管理制度
- 銷售銷售人員管理制度
- 車輛安全管理制度公文
- 超市收銀出庫管理制度
- 餐飲老板薪酬管理制度
- 道路施工公司管理制度
- 行政村智能化管理制度
- 2025年紹興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帶答案
- 2025年監理工程師考試《建設工程監理案例分析(水利工程)》綜合案例題
- DB61T 5113-2024 建筑施工全鋼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
- 店鋪轉讓合同店鋪轉讓合同電子版5篇
- 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調研報告
- 2025年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傾向性測試題庫完美版
- 2023 年浙江省事業單位 招聘考試真題及答案解析
- 供配電與照明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 2025年山西地質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電力班組安全文化匯報
- 食堂裝修施工方案及技術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