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整體性和關聯性+導學案 高二上學期+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_第1頁
區域整體性和關聯性+導學案 高二上學期+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_第2頁
區域整體性和關聯性+導學案 高二上學期+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_第3頁
區域整體性和關聯性+導學案 高二上學期+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_第4頁
區域整體性和關聯性+導學案 高二上學期+地理+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區域整體性和關聯性【課程標準】結合實例,從地理環境整體性和區域關聯的角度,比較不同區域發展的異同,說明因地制宜對于區域發展的重要意義。【學習目標】1.結合材料,說明不同空間尺度的區域之間的聯系,分析區域的整體性特征,分析區域差異性與區域關聯性及其關系。2.結合材料,掌握區域發展的方向及其可持續發展的措施,促進人地協調發展。【知識導航】一、區域整體性1.區域要素(1)自然要素:地質、地貌、氣候、水文、生物、土壤等。(2)人文要素:人口、文化、經濟等。2.區域要素之間的關系:相互影響,有些是直接影響,有些是間接影響。(1)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需要從自然界獲取物質和能量,與自然界發生直接聯系,如捕魚、采礦、風能發電。(2)區域的文化會通過制度、習俗、社會組織等影響人類生產和生活,再間接影響自然界。3.區域整體性:區域內各類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約,使得區域具有整體性。二、區域差異與區域關聯性1.區域差異是普遍存在的:不同的區域都有或多或少的差異,如地理位置差異、自然條件差異、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文化習俗差異等。2.區域差異是區域關聯的基礎:區域在發展過程中,都會直接或間接地與其他區域發生關聯。區域關聯主要是通過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區域間流動實現的。3.區域關聯性的影響:區域之間流動的要素種類及其方向、強度的變化,可以改變區域生產、生活方式,進而影響區域的發展方向。三、因地制宜與區域發展1.區域發展的要求:既要根據自身的地理條件,合理安排人類活動,又要充分考慮自身地理條件和區域關聯的發展變化,及時調整人類的活動方式,從而做到因地制宜。2.不同區域發展的比較:既需要研究各區域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也要分析各區域與區外的關聯性。3.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區域要素的差異比較(1)自然條件差異①地理位置:長江三角洲位于北緯30°~33°附近,地處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的中部,長江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北緯44°~48°,地處我國東北地區的中部。②氣候條件:長江三角洲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松嫩平原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雨熱同期,但大陸性稍強。③耕地條件eq\b\lc\{(\a\vs4\al\co1(長江三角洲:以水稻土為主,耕地多為水田,較為分散,,人均耕地面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廣泛,人均耕地面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④礦產資源條件:長江三角洲地區礦產資源貧乏,而松嫩平原則有較豐富的石油等礦產資源。(2)區域農業生產的特點①長江三角洲的水熱條件良好,發展水田耕作業,主要種植水稻,此外還有油菜、棉花等作物,一年兩熟至三熟;河湖水面較廣,水產業較為發達。②松嫩平原水熱條件相對較差,歷史上主要發展旱地耕作業,種植玉米、春小麥、大豆等作物,一年一熟,生長期也較短;西部降水較少,草原分布較廣,主要發展畜牧業。(3)對區域關聯的影響①長江三角洲位于我國沿海航線的中樞,又是長江入海的門戶,對內、對外聯系方便,依托當地發達的農業基礎發展輕工業,從國內外運入礦產資源發展重工業,成為我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②松嫩平原則利用當地豐富的石油資源和鄰近地區的煤、鐵等資源發展工業,成為我國的重化工業基地。(4)區域發展條件的變化①隨著農業生產技術的改進和氣候變暖,松嫩平原水稻種植面積不斷擴大。②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迅速發展,長江三角洲地區人口持續增加,土地利用結構不斷調整,耕地面積大幅減少,逐漸由全國的糧食輸出區變為糧食輸入區。習題鞏固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修筑梯田的國家之一,根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梯田規模約2.8億畝,占耕地總量的13.7%。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農村耕地出現撂荒現象,梯田撂荒現象也日益嚴峻,大規模梯田撂荒會引發一系列社會與生態效應。如圖為中國梯田撂荒隨時間變化圖。完成下面小題。1.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梯田擺荒的特征表現為()A.1980年以來全國發生梯田撂荒的村莊數量波動增長B.1980年以來黃土高原區梯田撂荒村莊不斷增多C.2000年之前梯田撂荒村莊主要分布在南方丘陵山區D.2000年后北方土石山區梯田撂荒情況有所緩解2.下列符合南方丘陵山區梯田撂荒最可能的原因有()①缺乏勞動力②氣候條件差③機械化水平低④野生動物破壞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大規模梯田撂荒可能會引起()A.黃土高原區水土流失減弱 B.西南山區梯田文化旅游價值增強C.南方丘陵山區耕地資源減少D.北方土石山區氣候異常概率增加2024年3月19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設立中蒙二連浩特—扎門烏德經濟合作區,合作區規劃面積18.03km2,其中中方區域9.03km2、蒙方區城9km2。合作區立足中蒙雙方資源稟賦,將充分發揮“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優勢,為推進“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帶來強勁動力。據此完成下面小題。4.中蒙經濟合作區建成后()A.扎門烏德對外經濟聯系更便捷 B.中蒙雙方自然要素差異逐漸擴大C.二連浩特的行政范圍明顯擴大 D.經濟合作區邊界過渡性更加明顯5.中蒙經濟合作區適合發展的產業主要有()①現代服務業②國際物流業③進出口加工業④高新技術產業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一般經濟理論認為,一個地區資源越豐富,其經濟發展速度應該越快。但是,大量實證研究表明,由于經濟發展過分依賴資源,使資源富集區域出現了產業結構扭曲、資源環境狀況惡化等問題。有學者將此悖論總結為資源詛咒假說。鄂爾多斯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礦產資源豐富,其中煤炭已探明儲量占全國的六分之一,屬于資源詛咒高危區,下圖為我國能源資源詛咒分區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資源詛咒高危區所在省級行政區的簡稱為()A.晉、內蒙古、貴 B.豫、皖、貴 C.陜、內蒙古、滇 D.晉、豫、渝7.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A.上海可從山西大量引進煤炭,帶動山西經濟更快發展B.青海省進一步完善產業結構,力求建立完整工業體系C.廣東將鋼鐵工業向貴州轉移,促進貴州產業結構升級D.山西省應加強煤炭能源基地建設,謀求經濟結構多元發展以下歌詞選段中的"地窩子"是一種半地下式的地窖房,早期作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職工的住所,一般深約2米,房頂覆蓋紅柳、梭梭和厚土,僅有一處洞口沿坡道可上到地面。20世紀90年代起,"地窩子"逐漸被磚瓦房取代。茫茫戈壁灘,無邊的黃沙,地窩子就是我的家;太陽曬,風兒刮,一碗湯水半碗沙。苦不苦,咱不怕,八千里路云和月,擋不住援疆的步伐。(《豫疆情》歌詞節選)8.新疆的地窩子洞口通常朝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