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三農人居環境整治實施細則指南TOC\o"1-2"\h\u5858第一章總則 3113101.1目的意義 333761.1.1堅持以人為本,注重農民主體地位,充分發揮農民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374001.1.2堅持綠色發展,注重生態保護,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3218191.1.3堅持規劃先行,科學布局,保證整治工作有序、高效推進。 3140161.1.4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充分考慮地區差異,實行差異化政策。 3286461.1.5堅持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形成合力,共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329631第二章工作目標 316646第三章工作重點 4232111.1.6工作目標 495991.1.7主要任務 4269201.1.8具體措施 5121451.1.9工作目標 5285981.1.10主要任務 5247561.1.11具體措施 5304041.1.12工作目標 6159131.1.13主要任務 6156621.1.14具體措施 610929第四章農村生活垃圾處理 791871.1.15收集 7119791.1.16運輸 7142161.1.17處理 7148831.1.18處置 7205541.1.19源頭減量 757881.1.20資源化利用 816711第五章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8165311.1.21建設目標 872201.1.22建設原則 8139451.1.23建設內容 8294731.1.24運行維護目標 986901.1.25運行維護原則 945021.1.26運行維護內容 938571.1.27治理目標 9121251.1.28治理原則 9190611.1.29治理內容 929351第六章農村村容村貌提升 1013611.1.30目標與原則 1011511.1.31實施內容 1057951.1.32實施步驟 10208961.1.33目標與原則 10110401.1.34實施內容 1189991.1.35實施步驟 114281.1.36目標與原則 11219521.1.37實施內容 11771.1.38實施步驟 1127447第七章農村基礎設施改善 1135801.1.39總體目標 12208841.1.40建設內容 12163251.1.41建設標準 12215561.1.42建設程序 1271841.1.43總體目標 1237011.1.44建設內容 1233381.1.45建設標準 12135511.1.46建設程序 1390961.1.47總體目標 13290101.1.48建設內容 1356001.1.49建設標準 13118761.1.50建設程序 13638第八章農村生態環境保護 13237281.1.51政策制定原則 13318181.1.52政策制定內容 14158421.1.53執法監管體系 14222951.1.54執法監管措施 14296781.1.55監測體系 1573481.1.56評估體系 1514956第九章組織實施與保障措施 1559751.1.57建立健全組織領導體系 1591661.1.58明確工作職責 1611381.1.59加大財政投入 16167361.1.60引導社會資本投入 16233541.1.61政策支持 1651691.1.62宣傳引導 1711369第十章監督考核與激勵機制 17221021.1.63組織領導 1733281.1.64監督考核內容 17264021.1.65監督考核方式 17194681.1.66表彰獎勵 18149231.1.67掛鉤考核 18296401.1.68資金支持 18269021.1.69干部選拔任用 18226671.1.70責任追究 18158711.1.71整改措施 18第一章總則1.1目的意義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決策部署,本細則旨在明確三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目標、任務和措施,指導各級和相關部門科學、有序、高效地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提高農村居民生活質量,促進農村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第二節工作原則1.1.1堅持以人為本,注重農民主體地位,充分發揮農民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1.1.2堅持綠色發展,注重生態保護,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1.1.3堅持規劃先行,科學布局,保證整治工作有序、高效推進。1.1.4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充分考慮地區差異,實行差異化政策。1.1.5堅持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形成合力,共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第三節適用范圍本細則適用于我國農村地區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生活污水處理、村容村貌提升、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各級及相關部門應結合實際情況,參照本細則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第二章工作目標第一節近期目標近期目標旨在短期內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農民生活質量,具體目標如下:(1)環境清潔目標:保證農村居民生活區、公共場所、道路兩側的清潔衛生,定期清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以上。(2)污水處理目標:推進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實現80%的農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減少污水直排現象。(3)廁所革命目標:加快農村廁所改造步伐,實現90%以上的農村廁所達到衛生標準,提升農村衛生條件。(4)生態環境恢復目標:開展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對重點污染區域進行整治,保證農村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5)基礎設施完善目標: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供電、供水、信息通訊等服務水平,保證農民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滿足。(6)農民環保意識提升目標:通過宣傳教育,提高農民環保意識,形成良好的環保行為習慣。第二節中長期目標中長期目標聚焦于農村人居環境的持續改善和全面提升,具體目標如下:(1)環境質量提升目標:到2030年,農村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提升,空氣質量、水質達到國家環境標準,農村生態環境步入良性循環。(2)綠色發展目標:推動農村綠色發展,建立綠色農業、循環農業體系,減少化肥、農藥使用,提高農產品安全質量。(3)村莊規劃目標:實現農村村莊規劃的科學化、合理化,提升村莊整體布局和景觀效果,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麗鄉村。(4)農民生活水平提高目標:通過改善人居環境,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實現農民收入的穩步增長,縮小城鄉差距。(5)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加強對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建立健全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實現農村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6)農村社會治理目標:加強農村社會治理,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構建和諧、幸福的農村社區。第三章工作重點第一節農村生活垃圾處理1.1.6工作目標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以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提高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水平,改善農村人居環境。1.1.7主要任務(1)加強農村生活垃圾源頭減量。推廣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引導農民群眾養成垃圾分類、減量排放的良好習慣。(2)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體系。建立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集點,提高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覆蓋率,優化農村生活垃圾轉運設施布局。(3)提升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加大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投入,提高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能力,保證農村生活垃圾得到安全、有效處理。(4)加強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監管。建立健全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監管制度,保證農村生活垃圾處理工作依法、規范、有序進行。1.1.8具體措施(1)制定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規劃。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規劃,明確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目標、任務、措施和責任主體。(2)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引導農民群眾正確分類投放垃圾,逐步建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體系。(3)優化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設施。加大投入,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收集點,提高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覆蓋率,優化農村生活垃圾轉運設施布局。(4)提升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加強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提高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能力,保證農村生活垃圾得到安全、有效處理。第二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1.1.9工作目標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以實現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農村生活污水排放達標為目標,提高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水平,改善農村水環境。1.1.10主要任務(1)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源頭控制。推廣農村生活污水減量排放措施,降低農村生活污水產生量。(2)完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立健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提高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能力。(3)加強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建立健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制度,保證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4)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排放達標。加強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監管,保證農村生活污水排放達到相關標準。1.1.11具體措施(1)制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規劃,明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標、任務、措施和責任主體。(2)推廣農村生活污水減量排放措施。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源頭控制,推廣農村生活污水減量排放措施,降低農村生活污水產生量。(3)加快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加大投入,完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提高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能力。(4)加強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建立健全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制度,保證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第三節農村村容村貌提升1.1.12工作目標農村村容村貌提升工作以實現農村環境整潔、村容村貌美觀為目標,提高農村整體形象,提升農民群眾生活質量。1.1.13主要任務(1)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農村基礎設施水平,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2)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提升農村生態環境質量。(3)優化農村公共服務。加強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4)培育農村文化內涵。挖掘農村文化資源,傳承農村優秀傳統文化,提升農村文化內涵。1.1.14具體措施(1)制定農村村容村貌提升規劃。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農村村容村貌提升規劃,明確農村村容村貌提升目標、任務、措施和責任主體。(2)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投入,提升農村基礎設施水平,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3)開展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實施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工程,提升農村生態環境質量。(4)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加強農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5)挖掘農村文化資源。加強農村文化資源挖掘,傳承農村優秀傳統文化,提升農村文化內涵。第四章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第一節收集與運輸1.1.15收集農村生活垃圾收集應遵循分類、定點、定時、定人、定責的原則。應在農村設置垃圾分類收集點,明確各類垃圾的分類標準。農村居民應按照分類標準將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投放。同時部門應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農村居民的環境衛生意識。1.1.16運輸農村生活垃圾運輸應采用封閉式、專業化的運輸工具。運輸過程中,要保證垃圾不泄漏、不遺撒,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應根據農村生活垃圾產量和分布情況,合理規劃運輸路線,提高運輸效率。第二節處理與處置1.1.17處理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應采用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原則。無害化處理主要包括衛生填埋、堆肥、焚燒等方法。在選擇處理方法時,應充分考慮當地的環境容量、經濟條件和技術水平。1.1.18處置農村生活垃圾處置應遵循以下原則:(1)分類處置:按照垃圾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特性進行分類,采取相應的處置方法。(2)安全處置:保證處置過程不對環境和人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3)經濟合理:在滿足環保要求的前提下,盡量降低處置成本。(4)資源化利用:鼓勵將可回收利用的垃圾進行資源化利用,減少填埋和焚燒量。第三節源頭減量與資源化利用1.1.19源頭減量農村生活垃圾源頭減量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政策引導:制定相關政策,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鼓勵使用可循環、可降解的替代品。(2)技術創新:推廣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等技術,減少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3)綠色消費:引導農村居民樹立綠色消費觀念,減少不必要的消費。(4)垃圾分類:加強垃圾分類宣傳教育,提高農村居民垃圾分類意識,減少垃圾產生量。1.1.20資源化利用農村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廢物回收:建立完善的廢物回收體系,提高回收利用率。(2)資源化技術:研發和推廣農村生活垃圾資源化技術,提高資源化利用水平。(3)政策支持:制定相關政策,鼓勵企業投資農村生活垃圾資源化項目。(4)宣傳教育: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農村居民對資源化利用的認識和支持。第五章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第一節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1.1.21建設目標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應以提高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為核心目標,保證農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減少對周邊環境的污染。1.1.22建設原則(1)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區自然環境、人口規模、生活習慣等因素,合理選擇污水處理設施類型和規模。(2)經濟合理:充分考慮建設成本、運行維護成本,保證污水處理設施的經濟性。(3)技術先進:采用成熟、可靠、先進的污水處理技術,提高污水處理效果。(4)環保美觀:注重污水處理設施的環保功能和景觀效果,與周邊環境和諧相融。1.1.23建設內容(1)污水收集系統:包括污水管網、檢查井、泵站等,保證污水有效收集。(2)污水處理設施:包括生化處理、過濾、消毒等工藝,滿足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需求。(3)污泥處理設施:對產生的污泥進行妥善處理,避免二次污染。(4)環保配套設施:包括綠化、隔音等設施,降低污水處理設施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第二節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1.1.24運行維護目標保證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提高污水處理效果,降低運行成本。1.1.25運行維護原則(1)規范操作:嚴格執行操作規程,保證設施正常運行。(2)定期檢查:定期對設施進行檢查,發覺問題及時處理。(3)預防為主:加強設備保養,預防設備故障。(4)安全生產:保證運行維護過程中的安全。1.1.26運行維護內容(1)設備維護:定期對設備進行清潔、潤滑、緊固等維護工作。(2)污水監測:對進水、出水進行定期監測,掌握污水處理效果。(3)污泥處理:定期清理污泥,保證污泥處理設施正常運行。(4)環保設施維護:對綠化、隔音等環保設施進行定期維護,保證其正常運行。第三節農村黑臭水體治理1.1.27治理目標農村黑臭水體治理應以消除黑臭現象、改善水環境質量為目標,恢復農村水體的生態功能。1.1.28治理原則(1)綜合治理:結合農村實際情況,采取工程、技術、管理等多種手段,實施綜合治理。(2)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區水體特點,選擇合適的治理技術。(3)持續推進: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保證治理效果持續穩定。1.1.29治理內容(1)水體清淤:對黑臭水體進行清淤,去除底泥污染物。(2)水質改善:采用生物、化學等方法,改善水體水質。(3)河岸整治:對河岸進行整治,恢復植被,提高河岸景觀效果。(4)污水處理: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提高污水處理效果。(5)水環境監測:建立健全水環境監測體系,實時掌握水體水質狀況。(6)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證治理效果的持續穩定。第六章農村村容村貌提升第一節農村道路硬化1.1.30目標與原則農村道路硬化是提升農村村容村貌的重要措施。其主要目標為提高農村道路的通行能力,改善農村居民出行條件。實施原則包括:(1)因地制宜,合理規劃;(2)保證質量,注重環保;(3)統一標準,有序推進。1.1.31實施內容(1)道路選線與設計:充分考慮地形、地貌、交通流量等因素,合理規劃道路走向及寬度;(2)路面材料選擇:優先采用環保、耐用的材料,如混凝土、瀝青等;(3)道路排水設施:設置合理的排水系統,保證道路排水暢通;(4)道路綠化:在道路兩側種植綠化植物,提高道路景觀效果。1.1.32實施步驟(1)前期準備:開展項目可行性研究、編制實施方案;(2)施工階段:按照設計方案進行施工,保證工程質量;(3)竣工驗收:對工程進行驗收,保證符合設計要求。第二節農村綠化美化1.1.33目標與原則農村綠化美化旨在提高農村生態環境質量,提升農村居民生活品質。實施原則包括:(1)生態優先,美化環境;(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3)綜合治理,持續發展。1.1.34實施內容(1)綠化布局:合理規劃綠化區域,形成喬、灌、草相結合的立體綠化格局;(2)樹種選擇:優先選擇適應性強、生長快、觀賞價值高的樹種;(3)綠化養護:定期修剪、施肥、澆水,保證綠化效果;(4)美化措施:在村莊入口、廣場、道路兩側等關鍵節點設置景觀小品、雕塑等。1.1.35實施步驟(1)前期規劃:制定綠化美化方案,明確綠化區域、樹種選擇等;(2)施工階段:按照設計方案進行施工,注重施工質量;(3)養護管理:建立健全綠化養護管理制度,保證綠化效果。第三節農村亮化工程1.1.36目標與原則農村亮化工程旨在提高農村夜間照明水平,營造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實施原則包括:(1)節能環保,高效照明;(2)因地制宜,合理布局;(3)綜合考慮,美觀實用。1.1.37實施內容(1)照明設施選型:選用高效、節能的照明設備,如LED燈具;(2)照明布局:合理規劃照明區域,保證照明效果;(3)線路敷設:采用地下敷設方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4)控制系統:采用智能控制系統,實現照明設備的遠程控制。1.1.38實施步驟(1)前期調研:了解農村照明現狀,制定亮化方案;(2)設計階段:根據實際情況,設計照明布局及控制系統;(3)施工階段:按照設計方案進行施工,保證工程進度和質量;(4)竣工驗收:對工程進行驗收,保證符合設計要求。第七章農村基礎設施改善第一節農村供水設施建設1.1.39總體目標農村供水設施建設的總體目標是保證農村居民能夠獲得安全、衛生、穩定的飲用水,提高農村供水設施的覆蓋率和服務質量,助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1.1.40建設內容(1)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設水源保護區、水廠、輸配水管道等設施,提高供水能力。(2)單村供水工程:針對不具備集中供水條件的農村,建設水源井、小型水廠、分布式供水設施等。(3)供水管網改造:對現有供水管網進行改造,降低漏損率,提高供水效率。1.1.41建設標準(1)水質標準:按照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保證供水水質達到規定要求。(2)供水設施建設標準:參照相關行業標準,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1.1.42建設程序(1)項目立項:根據農村供水需求,制定項目建議書,報請有關部門審批。(2)設計階段:依據項目建議書,開展工程設計和施工圖紙編制。(3)施工階段:按照施工圖紙,組織施工隊伍進行工程建設。(4)竣工驗收:工程完成后,進行質量檢查和驗收,保證工程符合要求。第二節農村供電設施建設1.1.43總體目標農村供電設施建設的總體目標是提高農村供電能力,保障農村居民生活、生產用電需求,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1.1.44建設內容(1)配電網改造:優化農村配電網結構,提高供電能力和供電質量。(2)供電設施更新:更新農村供電設施,提高設備運行效率和可靠性。(3)供電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健全農村供電服務體系,提高供電服務水平。1.1.45建設標準(1)電壓合格率:保證農村供電電壓合格率達到國家規定標準。(2)供電可靠性:提高農村供電可靠性,降低故障停電次數。1.1.46建設程序(1)項目立項:根據農村供電需求,制定項目建議書,報請有關部門審批。(2)設計階段:依據項目建議書,開展工程設計和施工圖紙編制。(3)施工階段:按照施工圖紙,組織施工隊伍進行工程建設。(4)竣工驗收:工程完成后,進行質量檢查和驗收,保證工程符合要求。第三節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1.1.47總體目標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總體目標是提升農村信息化水平,縮小城鄉數字鴻溝,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信息化進程。1.1.48建設內容(1)通信網絡建設:加快農村寬帶網絡建設,提高農村互聯網接入能力。(2)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搭建農村信息服務平臺,提供政策宣傳、電子商務、遠程教育等服務。(3)農村大數據應用:開展農村大數據應用,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數據支持。1.1.49建設標準(1)網絡覆蓋率:保證農村寬帶網絡覆蓋率逐年提高,達到國家規定標準。(2)信息服務平臺功能:服務平臺具備完善的功能,滿足農村居民需求。1.1.50建設程序(1)項目立項:根據農村信息需求,制定項目建議書,報請有關部門審批。(2)設計階段:依據項目建議書,開展工程設計和施工圖紙編制。(3)施工階段:按照施工圖紙,組織施工隊伍進行工程建設。(4)竣工驗收:工程完成后,進行質量檢查和驗收,保證工程符合要求。第八章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第一節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制定1.1.51政策制定原則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制定應遵循以下原則:(1)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充分發揮農村生態環境的生態功能、生產功能和景觀功能。(2)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強化源頭治理,保證農村生態環境安全。(3)堅持綜合施策、系統治理,整合各類資源,提高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整體效益。(4)堅持政策引導、市場驅動,發揮主導作用,激發企業和社會積極參與農村生態環境保護。1.1.52政策制定內容(1)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制定和完善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責任主體、責任范圍和法律責任。(2)制定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根據國家和地方生態環境保護的總體要求,制定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明確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目標、任務和措施。(3)制定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政策。針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突出問題,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推動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4)制定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補償機制。建立和完善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補償制度,對在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中作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合理補償。第二節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執法監管1.1.53執法監管體系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執法監管體系應包括以下方面:(1)建立健全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執法機構。明確執法機構的職責、權限和執法程序,提高執法效能。(2)加強執法隊伍建設。提高執法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執法能力,保證執法公正、公平、高效。(3)建立執法協作機制。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作,形成執法合力,共同打擊農村生態環境違法行為。1.1.54執法監管措施(1)強化執法檢查。對農村生態環境重點區域、重點污染源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執法檢查,保證法律法規的有效實施。(2)嚴肅查處違法行為。對違反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行為,依法予以查處,保障農村生態環境安全。(3)加大處罰力度。對嚴重違法行為,依法加大處罰力度,形成震懾作用。(4)推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對因違法行為造成農村生態環境損害的,依法要求賠償,維護生態環境權益。第三節農村生態環境監測與評估1.1.55監測體系農村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應包括以下方面:(1)建立農村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整合各類監測資源,形成覆蓋農村生態環境各個領域的監測網絡。(2)制定監測標準和技術規范。明確監測項目、監測方法和監測頻次,保證監測數據真實、準確。(3)加強監測能力建設。提高監測設備的現代化水平,提升監測人員的業務素質,提高監測能力。1.1.56評估體系農村生態環境評估體系應包括以下方面:(1)制定評估指標體系。根據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總體目標,制定相應的評估指標體系。(2)開展評估工作。定期對農村生態環境狀況進行評估,為決策提供科學依據。(3)發布評估報告。及時向社會發布農村生態環境評估報告,提高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透明度。(4)完善評估機制。建立評估結果運用機制,將評估結果作為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制定和執法監管的重要依據。第九章組織實施與保障措施第一節組織領導1.1.57建立健全組織領導體系為保證三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順利推進,各級應建立健全組織領導體系,明確各級責任人,形成上下聯動、協調一致的工作格局。具體措施如下:(1)成立三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由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2)設立專門辦公室,負責整治工作的日常協調、督促和指導。(3)各級要明確分管領導,加強對整治工作的組織領導。1.1.58明確工作職責各級部門要明確工作職責,形成部門協同、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具體職責如下:(1)發展改革部門:負責整治工作的總體規劃和政策制定。(2)農業農村部門:負責農業生產廢棄物處理、村莊清潔等整治工作。(3)生態環境部門:負責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態環境監管等工作。(4)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負責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村莊規劃等工作。(5)水利部門:負責農村飲用水水源保護和農村水利設施建設。(6)其他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共同推進整治工作。第二節資金保障1.1.59加大財政投入各級應加大財政投入,保障整治工作的資金需求。具體措施如下:(1)將整治工作納入財政預算,保證資金來源。(2)對重點區域、重點工程給予傾斜支持。(3)按照項目進度和績效,合理安排資金撥付。1.1.60引導社會資本投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三農人居環境整治,形成多元化投資格局。具體措施如下:(1)制定優惠政策,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整治項目。(2)創新投融資模式,推動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3)加強項目監管,保證社會資本投入合規、安全。第三節政策支持與宣傳引導1.1.61政策支持(1)制定相關政策,明確整治工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圖書管理員信息利用效率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初級會計師考試實例分析試題及答案
- 有效利用時間提升備考育嬰師考試效率試題及答案
- 四川省成都市成都實驗高級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六校聯考(2月)物理試題試卷
- 2024年西醫臨床流行病學試題及答案
- 深化理解2025年公共營養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構建臨床知識體系的試題及答案
- 稅務稽查應對試題及答案
- 2025屆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學高三沖刺模擬物理試卷含解析
- 2025-2030中國電子商務物流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風險與戰略研究報告
- 幼兒園小班科學:《小雞和小鴨》 PPT課件
- 伯努利方程-ppt課件
- 銀行從業資格考試題庫附參考答案(共791題精心整理)
- 年產20噸阿齊沙坦原料藥生產車間的設計和實現材料學專業
- 滬寧城際接觸網專業驗收標準
- 電子公章模板
- 安徽省融資性擔保公司代償損失核銷管理暫行辦法
- 長城哈弗h6驅動橋畢業設計
- 第3章軌道車輛牽引計算
- 基于JSP的校園網站的設計與實現論文
- 足球比賽登記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