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2133-2025 水利工程裝配式植草混凝土護坡技術規范_第1頁
DB36-T 2133-2025 水利工程裝配式植草混凝土護坡技術規范_第2頁
DB36-T 2133-2025 水利工程裝配式植草混凝土護坡技術規范_第3頁
DB36-T 2133-2025 水利工程裝配式植草混凝土護坡技術規范_第4頁
DB36-T 2133-2025 水利工程裝配式植草混凝土護坡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水利工程裝配式植草混凝土護坡技術規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lopeprotectionofhy2025-02-14發布2025-08-01實施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I I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24總體要求 25護坡設計 36構件原材料 47構件生產與運輸 48護坡施工 69質量控制與工程驗收 7附錄A(資料性)適用草種 9附錄B(規范性)裝配式植草混凝土體積法配合比設計 附錄C(規范性)裝配式植草混凝土抗壓試驗方法 附錄D(規范性)裝配式植草混凝土有效孔隙率檢測方法 Ⅱ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江西省水利廳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南昌工程學院、中鐵水利水電規劃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江西省水利水電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九江市水利科學研究所、贛州市河湖保護中心、贛州市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江輝、劉仁德、郭洪有、劉瑤、葉凌志、徐廣昌、周江明、施宇、楊志華、李燕忠、張石明、李如鋼、齊偉、朱作中、彭友文、平凡、甘建軍、翁發根、卓勝、吳蓋、孫笑、夏清、吳芳婷、劉剛、張國功、鐘金宇。1水利工程裝配式植草混凝土護坡技術規范1范圍本文件規定了水利工程裝配式植草混凝土護坡的總體要求、護坡設計、構件原材料、構件生產與運輸、護坡施工、質量控制與工程驗收的要求。本文件適用于河道、湖泊、水庫、渠道等水利工程邊坡防護工程,公路、市政工程的邊坡防護可參考使用。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2611試驗機通用技術要求GB/T3159液壓式萬能試驗機GB6142禾本科草種子質量分級GB8076混凝土外加劑GB/T14684建設用砂GB/T14685建設用卵石、碎石GB/T18736高強高性能混凝土用礦物外加劑GB/T50081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GB50119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范GB50201防洪標準GB50286堤防工程設計規范CJ/T340綠化種植土壤JGJ63混凝土用水標準SL176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規程SL260堤防工程施工規范SL274碾壓式土石壩設計規范SL288水利工程施工監理規范SL386水利水電工程邊坡設計規范SL631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標準——土石方工程SL632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標準——混凝土工程SL634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標準——堤防工程SL677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DB36/T943.1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規程第1部分:土石方工程DB36/T943.2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規程第2部分:混凝土工程DB36/T943.4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規程第4部分:堤防工程2DB36/T943.6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單元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評定規程第6部分:其4總體要求應確定工程實施的樁號、高程范圍及坡比,構件的結構形式及技術指標4.2構件原材料4.4護坡施工35護坡設計5.1一般規定5.1.1邊坡應為穩定邊坡,邊坡坡比宜緩于1:2。5.1.2裝配式植草混凝土護坡可適用于水流流速不大于3m/s的水流。5.1.3裝配式植草混凝土護坡在植被未成坪之前應做好坡面的保護。5.1.4防護結構應滿足安全、堅固耐久、抗磨損、抗沖刷、抗風浪等性能,同時應便于施工和維護。5.1.5防護結構頂高程宜取設計洪水位加0.5m的超高。5.2設計標準5.2.1裝配式植草混凝土防護工程的防洪標準、級別應根據其所在建筑物的級別、重要性,按照GB50201的規定確定。5.2.2裝配式植草混凝土防護邊坡的抗滑穩定安全系數應符合GB50286、SL386的規定。5.3設計要求5.3.1構件應符合下列要求:a)構件厚度應根據GB50286、SL274的規定計算確定,宜為70mm~120mm;b)構件結構形式宜有拼接鑲嵌功能,常用的有工字型、十字型和六棱體型等,最大尺寸宜不大于600mm,宜采用凹凸立體結構形式,以提高表層土抗雨水沖刷、抗侵蝕等性能。5.3.2構件物理力學性能指標應符合表1的規定。表1構件物理力學性能指標28d抗壓強度(MPa)有效孔隙率(%)透水性(cm/s)5.3.3護坡工程應符合下列要求:a)護坡在堤腳、戧臺或消浪平臺兩側均應設置基座,堤腳處基座埋深不宜小于0.5m;坡頂或側面應設置混凝土封頂或封邊,封頂或封邊寬度可為0.5m~1.0m;b)高于6m的邊坡,宜在坡頂、坡身、坡腳設置排水設施。5.3.4護坡結構應符合下列要求:a)坡面從上至下結構包括草本植物、表層種植土層、構件層、墊層、基底層:b)墊層可采用人工碎石或砂礫石,厚度宜為30mm~50mm;c)表層種植土厚度應不大于80mm,表層種植土中可以摻入增強種植土抗水流沖刷性能的高分子材料。5.3.5草本植物選擇與種植應符合下列要求:a)草本植物宜選擇耐淹耐旱耐寒性好、綠色期較長、根系發達,侵占性與競爭性強、4種植和養護成本較低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見植物種類參見附錄A;b)種植方式宜采用撒播草籽或種植草皮;c)根據護坡工程位置、綠化、種植時間要求,可選擇適合本地區生長的一種或幾種不同的草籽進行混播。6構件原材料水泥宜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或粉煤灰硅酸鹽水泥,水泥的強度等級應不小于42.5。6.2骨料6.2.1粗骨料宜采用粒徑宜為10mm~30mm的單級配人工碎石或礫石,并應符合GB/T14685的規定。6.2.2細骨料應采用天然砂或人工砂,并應符合GB/T14684的規定。6.3外加劑6.3.1外加劑宜選用減水劑、增強劑、降堿劑等若干種組合。6.3.2降堿劑宜有下列性能:a)不影響混凝土的力學性能;b)具有抑制混凝土析出的化學物質對種植的草本植物生長產生不利影響和增強植物在構件孔隙內生長活力的性能。6.3.3外加劑及其應用應符合GB8076、GB50119的規定。6.4礦物摻合料礦物摻合料宜采用粉煤灰、礦渣粉、硅灰等,并符合GB/T1596、GB/T18736的規定。構件生產用水應符合JGJ63的規定。7構件生產與運輸生產單位應具備與構件生產相適用的生產場地和設備,有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試驗檢測能力。7.2生產準備7.2.1生產準備包括配合比設計、試配與確定生產配合比、模具準備。7.2.2配合比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a)配合比設計宜采用體積法;b)配合比設計應根據設計有效孔隙率指標要求,按照附錄B的規定執行;c)水泥用量宜為200kg/m3~300kg/m3,水灰比宜為0.25~0.35;d)礦物摻合料代替水泥量不宜超過水泥用量的40%。57.2.3試配與確定生產配合比應符合下列規定:a)設計配合比使用前,應進行試配試驗,測試混凝土拌合物的物理性能和力學性能,試驗結果應滿足設計和生產要求;b)試配時,應先進行試拌,當試拌得出的拌合物的物理力學性能不能滿足構件生產要求時,應調整水灰比、膠凝材料用量、外加劑用量、粗骨料粒徑、體積砂率,直至滿足設計要求時止;c)礦物摻合料、外加劑的品種和摻量應通過試驗確定。7.2.4構件模具除應滿足承載力、剛度和整體穩定性要求外,還應滿足構件生產工藝與質量、模具組裝與拆卸、周轉次數等要求。7.3構件生產7.3.1構件生產包括混凝土拌和、構件成型、構件養護。7.3.2混凝土拌和物應符合下列規定:a)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凝結速度等應滿足生產要求;b)混凝土拌和加水應分多次加入。先將骨料倒入攪拌設備中,加入拌和水的20%~30%,開動攪拌機使骨料表面處于濕潤,再加入已經混合均勻的20%~30%膠凝材料攪拌,拌和2min~3min。按照上述操作循環加入拌和水和膠凝材料,以骨料被水泥漿充分包裹、表面無流淌為度;c)成型前,應對混凝土拌合物包裹度等進行檢查,并在機口取樣制作混凝土抗壓強度試件。7.3.3構件成型工藝應符合下列規定:a)宜采用振動臺并加壓的方式成型;b)成型設備采用專用低頻振動壓實機,或平板振動器振動和專用滾壓工具滾壓;c)振動成型的頻率宜為40Hz~60Hz,振動時間不大于10s;d)成型過程中應實時動態檢查構件底部沉漿情況,不符合要求時應及時調整水灰比。7.3.4構件養護應符合下列規定:a)構件養護可采用覆膜保濕養護、自然養護等方法;b)氣溫保持在20℃±3℃、相對濕度保持在70%以上時可自然保濕養護,養護時間應不少于7d。7.4運輸與堆放7.4.1應制定構件的運輸與堆放方案,其內容應包括運輸時間、次序、堆放場地、運輸線路、固定要求、堆放支墊及成品保護措施等。7.4.2裝卸與運輸時應符合下列規定:a)裝卸構件時,應采取保證車體平衡的措施;b)運輸構件時,應采取防止構件移動、傾倒、變形等的固定措施;c)運輸構件時,應采取防止構件損壞的措施,對構件邊角的混凝土,宜設置保護襯墊。7.4.37.4.3構件堆放應符合下列規定:a)構件應按型號及檢驗批次分別堆放,堆放場地應平整、堅實,并應有排水措施;b)構件平堆放不宜超過10層;c)構件支墊應堅實,墊塊在構件下的位置宜與脫模、吊裝時的起吊位置一致;d)重疊堆放構件時,每層構件間的墊塊應上下對齊,堆垛層數應根據構件、墊塊的承載力確定,并應根據需要采取防止堆垛傾覆的措施。68護坡施工8.1一般規定8.1.1施工前,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和設計要求,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組織計劃。8.1.2護坡工程包括坡面清理、基座砌筑、墊層鋪筑、構件鋪筑、封頂(封邊)砌筑、表層種植土鋪筑、草本植物種植及養護工序。8.1.3護坡工程施工應嚴格按照工序順序施工,只有上道工序完工并報經監理機構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8.2施工8.2.1坡面清理應符合設計要求和SL260的規定,并應符合下列規定:a)坡面清理嚴禁雨天施工;b)按設計要求削坡,坡面應平整、堅實;c)當堤坡削坡整坡完成因故未進行后續工序施工時,應采取措施對坡面進行防護;d)坡面清理應結合工程實際情況,宜分塊分段施工。8.2.2基座砌筑應符合設計要求和SL677的規定,并應符合下列規定:a)基槽開挖前,基槽線形應按照順直、平順的要求進行實地放樣布置;b)基槽開挖嚴禁雨天施工,嚴禁槽內有積水;c)基槽開挖進度應與基座的混凝土澆筑或其他材料砌筑進度基本一致。8.2.3墊層鋪筑應符合下列規定:a)墊層鋪筑嚴禁雨天施工;b)墊層材料和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c)墊層鋪筑應自上而下進行,厚薄均勻、表面平整。8.2.4構件鋪筑應符合下列規定:a)構件鋪筑可在小雨天施工;b)構件鋪筑前應進行鋪筑現場放樣,保證頂部構件整齊劃一排列;c)構件鋪筑應采用掛線控制、自下而上分層鋪筑施工;d)構件鋪筑應平整、底部不應有架空,砌縫問距符合設計要求,縫線規則。8.2.5封頂(封邊)砌筑應符合設計要求和SL677的規定,并應符合下列規定:a)封頂(封邊)砌筑可在小雨天施工;b)封頂(封邊)砌筑前,應對封頂(封邊)線形應按照順直、平順的要求進行實地放c)封頂(封邊)的線形應規則,表面應平整、密實。8.2.6表層種植土鋪筑應符合下列規定:a)表層種植土鋪筑嚴禁雨天施工;b)表層種植土中不應含有樹根、雜草、垃圾、廢渣、塊石等雜物,土塊粒徑不應大于c)表層種植土鋪筑施工程序為先在構件表面鋪筑設計厚度的種植土,在其表面撒或噴速效底肥,最后撒播草本植物草籽;d)表層種植土應采用人工撒土方式鋪筑,表面應輕壓攤平;e)速效底肥宜采用磷酸氫二銨或尿素等氮肥。8.2.7草本植物種植應符合下列規定:a)采用撒播草本植物草籽種植的,應在撒播前,對草本植物草籽進行發芽率試驗,根據試驗確定草籽用量;7DB36/T2133—2025b)草本植物種植的施工時段應與該植物的生長季節基本一致;c)撒播草本植物草籽后,應在坡面上應鋪筑一層草坪無紡布,并固定。8.2.8養護應符合下列規定:a)草本植物的養護時間宜根據植物生長情況確定,養護時間應不少于2個月;b)養護期間,應適時追肥和澆水,冷季型草本植物施肥宜在春季和秋季,暖季型草本植物施肥宜在晚春,施肥可選用表面撒肥或噴灑肥水的方式實施,肥料應以復合肥為主,施肥時間和數量應根據表層種植土的肥力、草本植物品種和幼苗生長等情況c)養護期間,宜采用生物除草或人工除草方式,及時清除雜草。9質量控制與工程驗收9.1質量控制9.1.1質量控制應符合下列規定:a)施工單位應在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中編制裝配式植草混凝土構件防護工程施工質量專項保證措施;b)項目劃分應符合SL176的規定,單元工程劃分應從SL631、SL632、SL634和DB36/T943.1、DB36/T943.2、DB36/T943.4、DB36/T943.6中選擇并符c)施工前,施工單位應編制質量控制與檢測計劃,并按照SL288的規定報監理單位審查同意后執行;d)生產廠家應對構件原材料進行質量控制;e)施工單位應對施工工序進行質量控制;f)監理單位應對過程施工質量進行檢查與驗收。9.1.2構件原材料質量控制應符合下列規定:a)確定構件原材料供應商前,應對構件原材料取樣進行品質檢驗,構件原材料的質量應符合第6章中的規定;b)進場構件原材料應按檢測計劃進行檢驗,經檢驗合格后的構件原材料方可使用。9.1.3構件生產質量控制應符合下列規定:a)構件生產應嚴格按照確定的生產配料比配料;b)構件生產原材料(按質量計)配料的稱量誤差不應超過下列規定:1)水泥:±1%2)骨料:±2%3)水:±1%4)礦物摻合料:±1%5)外加劑:±1%;c)構件中間產品質量控制與檢驗應執行表2規定。表2構件中間產品質量檢驗要求、頻率和方法項目抗壓強度(MPa)構件生產單位每生產200m3同配組;不足200m3時也應在機口取樣成型1組。8表2構件中間產品質量檢驗要求、頻率和方法(續)項目有效孔隙率(%)構件生產單位每生產200m3同配d)構件外觀及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允許偏差為±5mm,表面平整,無掉角、斷裂;e)構件底部沉漿面積占比應小于5%,且為隨機零散點分布。9.1.4護坡質量控制應符合下列規定:a)坡面清理、基座砌筑、構件鋪筑、封頂(封邊)砌筑等施工工序質量應從SL631、SL632、SL634和DB36/T943.1、DB36/T943.2、DB36/Tb)表層種植土鋪筑攤平后的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允許偏差為±20mm;c)草本植物種植施工質量控制應符合SL634或DB36/T943.6的相關規定。9.2工程驗收9.2.1單元工程(工序)施工質量驗收與評定應從SL631、SL632、SL634和DB36/T943.1、DB36/T943.2、DB36/T943.4、DB36/T943.6中選擇并符合其規定。9.2.2分部工程、單位工程、合同工程完工驗收及竣工驗收應按SL223的規定執行。9附錄A(資料性)適用草種表A.1規定了適用草種的中文名、學名、特性及適用地區、最適播種期。表A.1適用草種中文名學名暖季型3月~9月高羊茅性喜寒冷潮濕、溫暖的氣候,耐酸,抗病性強。冷季型3月~5月、9月~11月白三葉冷季型9月~10月百喜草暖季型3月~5月、9月暖季型4月~5月、8月~9月黑麥草冷季型2月~4月、9月~11月馬尼拉草瘠。暖季型3月~8月冷季型4月~5月、7月冷季型4月~5月、8月~9月白羊草暖季型(規范性)M-——單位體積裝配式植草混凝土中粗骨料用量(kg/m3);α——粗骨料折減系數(%);P——設計的有效孔隙率(%);Mc=Mp-Ms-MW/S水灰比;M膠凝材料中水泥用量(kg/m3);Ms膠凝材料中細骨料用量(kg/m3);B.4確定細骨料用量單位體積裝配式植草混凝土的細骨料用量按下式計算:B.5確定外加劑用量單位體積裝配式植草混凝土外加劑用量按下式計算:MA=Mp·γ…………(B.5)Y_單位體積裝配式植草混凝土外加劑摻量(%)。B.6確定拌和水用量單位體積裝配式植草混凝土拌和水用量按下式計算:Mw單位體積裝配式植草混凝土拌和水用量(kg/m3)。附錄C(規范性)裝配式植草混凝土抗壓試驗方法C.1試件封漿處理C.1.1試驗材料及設備應符合下列規定:a)設備:水泥凈漿攪拌機,刮刀,鋼直尺(分度值1mm);b)材料:硅酸鹽水泥,水泥標號不小于42.5,水灰比宜為0.25~0.35,拌合成塑性良好的水泥凈漿,水泥凈漿試塊72h試塊強度不低于30MPa。允許摻外加劑。C.1.2抗壓強度試件的封漿抹面處理步驟應符合下列規定:a)將模具底座擦拭干凈,均勻涂抹上潤滑油,取適量水泥凈漿均勻攤鋪于底座上,厚b)待植草混凝土振動壓實后利用鋼直尺在頂部預留5mm以上的空間進行頂部封漿處理,將水泥凈漿均勻涂抹于植草混凝土頂部,用刮刀將試件刮平。C.2試驗儀器設備壓力試驗機應符合下列規定:a)試件破壞荷載宜大于壓力機全量程的20%,且宜小于壓力機全量程的80%;b)示值相對誤差應為士1%;c)應具有加荷速度指示裝置或加荷速度控制裝置,并應能均勻、連續地加荷;d)試驗機上、下承壓板的平面度公差不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