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性地質災害現場救援技術規范_第1頁
突發性地質災害現場救援技術規范_第2頁
突發性地質災害現場救援技術規范_第3頁
突發性地質災害現場救援技術規范_第4頁
突發性地質災害現場救援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突發性地質災害現場隊伍救援行動技術規范本文件適用于北京市突發性地質災害現場救援隊伍救援行動與處GB/T29428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伍救援行動第1部分:基GB/T35047公共安全大規模疏散突發性地質災害unexpectedgeologicalhazard/34.1.1安全性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和“安全優先”原則,把遇險人員、受威脅人員和現場救援人4.1.2按照“先易后難,先救人后救物,先傷員后尸體,先重傷后輕傷”的原則開展救援行動。4.1.3高效性原則。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力量投入、搜索營救等要高效快速,要服從4.1.4要堅持防止事故擴大優先的原則。4.1.6合理性原則。針對突發地質災害,應采取合理有效的搜索、營救和排險手段,針對不同災害類4.1.7科學性原則。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救援工作應針對災情動態變化,確保人員搜索、排險作業、科4.2基本要求4.2.1救援隊伍應定期進行培訓和演練,培訓內容宜包括預案培訓、救援裝備使用技能培訓、心肺復蘇、創傷急救等技能培訓等內容,演練宜包4.2.2救援隊伍應制定各項應急與救援工作預案,包括啟動條件、工作程序、工作內容、條件保障等4.2.3救援隊伍應建立管理制定、包括崗位職責、組織紀律4.2.4救援隊伍應配備應急調查、偵查檢測、救援、通訊、交通等各種專業化裝備和設備,同時應儲備一定量的生活、醫藥等物資,及時更替。定期開展設備的測試、演練和維護,保證應急4.2.5救援隊伍到達現場后,應向屬地政府報到。4.2.6救援隊伍應聽從屬地政府指揮,協調分工部署并提出行動要求。4.2.7救援隊伍應配備通信設備,隨時通報現場情況。4.2.8救援隊伍應掌握應急自救常識,在受困時實施自救,且配置專業的個人防護裝備及專業救援裝4.2.11救援隊伍應制定現場危險警報,哨子及其它鳴笛可按以下規定發出警報:a)緊急撤離:(三聲短,每秒一次,重復到場地疏散完畢);b)停止行動\安靜一聲長,持續3秒c)重新行動一聲長加一聲短)。5.1到達災害現場前應急救援準備5.1.1救援隊伍接到出動命令后,應根據災害規模、現場環境條件和災情嚴重情況完成救援行動準備a)確定準備、物資配置方案;4d)視災害情況,調集水罐車、照明、防化救援、搶險救援、后勤保障、通信等消防車輛和大型e)視災害類型,點驗防護、檢測、救生、起重、破拆、牽引、照明、通信以及水上救援裝備等器材裝備數量,并確定運輸先后順序。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災害救援配置的設備5.1.2救援隊伍應攜帶必須的生活醫療用品,如食物、水及藥品。5.1.3救援隊伍到達現場之前,應根據災害b)大型運載車、吊車、鏟車、挖掘車、破5.1.4當大型救援車輛一時無法接近現場時,救援隊伍5.2到達現場后應急救援準備5.2.1聽從屬地政府的統一指揮,選擇在安全地5.2.2應先向屬地政府和群眾詢問工作場地及周邊信息,評估工作場地及周邊可能存在的危險。5.2.3應及時與現場監測工程技術人員配合,根據災害體規模、災情特征、危害方式及危害程度,劃5.2.4應及時協助修復毀壞的道路,清除障礙,保證救援所需的車5.2.5救援隊伍應在工作場地設置警5.2.6應通知災害體周圍一定范圍內的人員立即撤5.2.7進入工作場地前,應進行爆炸及毒害物品偵檢和探測,評估救援過程中可能存在或發生的安全a)現場未造成人員傷亡時,應開展人員疏散避險、災害體清理與排險工作;b)現場造成人員傷亡時,應立即開展搜尋探測5.2.9對山體地質情況進行偵察,評估現場情況,判斷和評估災情發展趨勢和險情,確定可能再次發力,確保具備工作場地間、救援隊伍間、救援隊伍與地方或后方屬地政府間互聯互通56.1.1救援隊伍開展搜索行動時,應采用外部偵察、搜救犬、儀器探測、詢問知情人等方法,查明受6.1.2開展搜索行動前,救援隊伍應根據工作場地情況制定搜索方案,搜索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6.1.3開展搜索行動前,應控制工作場地周邊聲源6.1.4救援隊伍確定受困人員位置后應報告屬地政府,并6.2.2人工搜索被埋壓人員,宜排成一字6.2.3人工搜索被壓埋人員應采取下a)喊:呼喊幸存者名字,問廢墟中是否有人,發出救援信號;b)聽:傾聽幸存者發出的信號,包括呼救聲、呻吟聲、敲打聲等;6.2.4宜按對整個工作場地進行快速搜索,確6.2.5應在幸存者指引下有目標地搜尋遇難、6.2.6可使用對被埋壓手機進行搜索6.2.7應綜合各方面已有信息,考慮被泥石流6.2.8應采用現場搜、上游查、下游找的搜索方法,采用儀器與人工搜索結合的方式開展泥石流被沖6.2.9泥石流和滑坡淤泥掩埋層內部縫隙,宜用移動式強光燈、應急手電筒、頭燈等照明器材配合使6a)評估障礙物的重量,選擇適當的移除裝備;b)宜按從小到大,從輕到重的順序進行移除;c)移除作業應避免障礙物周邊構件發生位7.1.4采用救援三腳架、起重氣墊等支撐加固不穩定結構,可按下列方7.1.5利用破拆、切割、起吊等裝備進行施救時,可采用救援氣墊、方木、角鋼等支撐,c)頂撐作業應避免障礙物周邊構件發生位b)狹小空間、密閉空間破拆作業處,應采取c)破拆作業時,應防止廢墟掉落,避免造成人員傷害。7.1.7營救過程中,應時刻接收后方二次災害應急監測信息,并隨時調整營7.1.9接近被埋壓人員時,應停止使用挖掘機等大型機械,宜采用營救地下受困人員時,宜采用鎬頭7.1.12營救行動結束后應完成救援7.2.1接近受困人員后,醫療人員應檢査受困人員傷情,全程參與移出受困人員,應包括以下a)盡早對受困人員開展心理支持與醫療救護;b)傷情嚴重的受困人員應先急救再移出;c)對有肢體積壓的受困人員應先進行液體復蘇,防治發生擠壓綜合征,經醫療人員評估后再移7.2.2當現場發現受困人員出現心77.2.5心肺復蘇操作和創傷急救方法參見7.3.3排險時應設立現場監測設備對周邊環境進行實時動7.3.4現場應做好災害區域的排水工作,可根據具體情況砍伐隨時可能傾倒的危樹和高大7.3.5應會同其他救援力量加固河堰、堤壩,疏通水道,以免引起水庫堤壩潰決引發更大7.3.6如易燃易爆單位、場所被沖毀或破壞,應組織7.3.7現場發現危險化學品時,應減少大型機械作業,并7.3.8造成道路堵塞或損毀的情況,應結合現場調查情況,調用挖掘機、推土機等大型機械設備清除b)強降雨環境下,應密切留意滑坡轉化為泥石流災害可能危害到的某些生命線工程(如水庫、鐵a)宜自上而下清理,疏導坡體,束水止散,挖槽導流;b)排險過程種,應核查溝道堵塞程度,核查溝口承災體變化情況;c)強降雨環境下,應留意重點區域防護對象a)宜自上而下清除坡表危險性較大且穩定性差的碎裂狀危巖;b)強降雨環境下,應密切監測危巖動態情況;a)臨近建筑物發生塌陷時,應了解各類燃氣和自來水管泄漏及停電等情況,初步判定現場內建c)塌陷處無管線、或有管線對管線進行恢d)臨近建筑物的塌陷坑應及時填堵,以免影響建筑物的穩定。8.1.1應配合屬地政府協調安排合適的轉移交通工8.1.2應協助確定安全避難場所和安全轉移8.1.3做好避難場所人員安置,尤其是滿足特殊群體的安置需求。88.2.1在疏散期間,通過適當的方式向疏散避險人員發布交通信息,如疏散地圖、手機提醒、交通警8.2.2在專家技術人員指導下,協助災民安全撤離,疏散避險要求應符合GB/T38.2.3參照專家技術人員評價的地質災害危險性和可能發生二次災害、次生災害、災害鏈結果,協助9救援結束與總結9.1轉場與撤離9.1.1具備下述條件之一,可申請轉場:a)救援隊負責的工作場地中的受困者已經全部找到,其中幸存者已經救出,反復搜索確認未發9.1.2救援隊在接到救援結束的命令后,可向屬地政府提出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