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A10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2_第1頁
安徽省A10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2_第2頁
安徽省A10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2_第3頁
安徽省A10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2_第4頁
安徽省A10聯盟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試題合肥八中巢湖一中淮南二中六安一中南陵中學舒城中學太湖中學天長中學屯溪一中宣城中學滁州中學池州一中阜陽一中靈璧中學宿城一中合肥六中太和中學合肥七中科大附中野寨中學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請在答題卡上作答。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如何把時間的流逝反映出來呢?對此,古人一開始是用日晷來完成計時任務的。早期的日晷計時,只是選擇在平地上豎一根竿子,在竿子周圍畫一些用來表示時間的線條,根據竿影在線條之間的位置,來讀取時間。這種形式的日器,叫做地平式日晷。日晷計時簡便易行,但容易受到氣候條件的影響,而且晚間無法使用,不能連續計時。所以,必須有其他計時儀器的補充。在中國古代,使用最廣泛、地位最重要的計時儀器,并非日晷,而是漏刻。早期漏刻的形式比較簡單,大概就是一只簡單的壺,壺中盛水,在底部開一小孔向外泄水。水中放一浮子,浮子上安插一畫有時刻標記的木箭,通過觀察木箭在壺中的降落情況來判斷時間。隨著水的流失,箭逐漸沉入壺中,故這種漏刻稱為沉箭漏。但沉箭漏在使用過程中,只有一個供水壺不太方便觀察,因而設計了另一種漏壺——浮箭漏,通過增加一個受水壺來觀察浮箭。不管是浮箭漏,還是沉箭漏,都屬于單級漏壺。顯然,單級漏壺的計時精度不會高。因為漏刻是通過水位變化來顯示時間的,水位高時流速大,水位低時流速小,這就使得木箭顯示的時間也不均勻,導致了比較高的計時誤差的出現。因此,東漢時期,人們在漏刻的供水壺上方又加了一個供水壺,這就使得漏刻的發展由單級漏進入到了多級漏,一開始是二級漏,到了晉朝,就出現了有三個供水壺連用的三級漏。而到了唐代,呂才甚至創制了四級漏,使漏壺的級數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實際上,漏壺的級數沒必要一加再加。對于多級漏壺,關鍵在于調理,要合理確定各級漏壺的初始水位和加水時間間隔。這個技術非常復雜,以至于當漏壺級數達到三級以后,再增加其級數所導致的技術上的麻煩程度的增加,超越了其有可能帶來的正面效益。由此,當漏壺級數達到四級以后,古人沒有沿著繼續增加其級數以提高計時精度的思路走下去,而是另辟蹊徑,找到了一種更為簡捷的保持直接供水壺水位穩定的方法,其具體成果就是北宋燕肅的蓮花漏。第1頁/共10頁蓮花漏是二級漏壺,最上一級叫上柜,它通過渴烏也就是虹吸管向下柜供水,下柜再通過一個虹吸管向箭壺注水。燕肅發明的蓮花漏直觀、簡便、有效,因而在后世的漏刻技術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成為漏刻發展史上的標志性技術。在中國漏刻發展史上,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漏刻之外,還有一些漏刻也十分有名,例如五世紀北魏道士李蘭發明了秤漏,把對漏刻流水重量的稱量轉化為對時間的顯示。十一世紀北宋科學家沈括創制了熙寧晷漏,設計較之燕肅的蓮花漏更為完善精致,計時精度也更高。漏刻計時是古代計時的主體。中國古代計時精度也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直到十八世紀,西方學者根據伽利略發現的擺的等時性原理,把直進式擒縱機構應用到機械擺鐘上,使機械鐘的計時精度大為提高,達到了日誤差幾秒的量級,這才趕上和超越了中國傳統的漏刻。但中國的計時技術早已影響世界,并共同推進著人類的科學進步,這是不爭的事實。材料二:在自然科學領域,時間是衡量事件發生瞬間及其持續過程的基本物理量,同時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頻繁使用的概念。在現代社會中,“秒”是目前人類測量精度最高的物理量。在古代,人們主要通過日晷、漏刻來計時;到了近代,人類相繼發明出擺鐘、機械表、石英表以及電子表等精密計時儀器,這些儀器的測量精度顯著提升,穩定性亦得到大幅增強。可是隨著芯片等量子物理的出現,電腦、順勢而生,它們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人類只有控制在微秒甚至更高量級的時間,才能去更細致地研究原子、電子等微觀粒子的特性。正如利用尺子測量,若其精確度未達到毫米級別,則無法對更小尺度的物體長度進行精確測量,進而無法深入研究其內部更細微的物理屬性。因此,只有將時間的精確度提升至一定水平,我們才能探究原子、分子等微觀粒子的性質及其壽命。正是基于這樣的科技發展需求,原子鐘才應運而生。原子鐘的運作機制相對簡潔,其核心在于利用原子作為基準,構建一個類似電子振蕩器的裝置,該裝置能夠產生特定頻段的微波頻率以激發原子。當振蕩器產生的電磁波頻率與原子固有的振動頻率相匹配時,原子將經歷“能級躍遷”。這一現象表明,振蕩器發射的頻率與原子的共振頻率相一致,我們便可以將這一頻率作為原子的共振頻率來使用,這構成了原子鐘運作的基本原理。評估原子鐘性能的兩個核心指標是頻率穩定性和頻率準確性。穩定性指原子鐘輸出信號頻率波動的程度,準確性描述了輸出信號頻率與既定標準值之間的匹配程度。以射箭為喻,原子鐘既穩定又精確,類似于在射箭時準確命中靶心,這代表了準確性;而所有射箭結果均集中于靶心附近,則體現了其穩定性。在天文學中,原子鐘可以精確測量天體的位置和運動,為天體物理學的研究提供更精確的數據支持。在衛星導航系統中,原子鐘也是核心部件之一,其精度決定了導航系統的定位和授時精度。在地球科學研第2頁/共10頁究方向,原子鐘通過精確測量時間,幫助測定地球的形狀、大小和地球重力場等,為地質科學和地球科學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未來,在多國科學家的通力合作下,它將被應用到更多場合和領域,為國際技術交流與進步打開一個新窗口。1.下列對材料一中關于漏刻發展歷程的圖解,排序恰當的一項是()A.①⑤④③⑥②B.⑤④①③②⑥C①⑤③④⑥②D.⑤①③④②⑥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古人先后利用日晷、漏刻等計時工具反映時間的流逝情況,并且后者使用的場景更加靈活自由,地位也更加重要。B.我國古代計時精度在很長時間內都處于世界的前列,直到十八世紀機械鐘改良、精度提高后才被西方趕上并超越。C.時間作為衡量事件發生瞬間及其持續過程基本物理量,在自然科學領域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使用價值。D.原子鐘運作機制是以原子為基準,構建電子振蕩器來產生特定頻段的微波頻率,從而與原子固有振動頻率相匹配。3.根據材料的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多級漏壺要想計時更加精確,需要合理確定各級漏壺的初始水位和加水時間間隔,實際上,僅僅通過增加級數就能夠提高計時精度。B.伽利略發現擺的等時性原理為機械鐘的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撐,并使機械鐘的計時精度大幅度提高,達到了日誤差幾秒的量級。C.要想探究原子、分子等微觀粒子的性質及其壽命,我們必須將時間的精確度進一步提升,而這種科技發展的現實需求催生了原子鐘。第3頁/共10頁D.原子鐘可以精確測量天體的位置和運動,也可以輔助測定地球的形狀、大小及其重力場,擁有著豐富的應用領域和廣闊的應用前景。4.材料二為了解釋原子鐘的性能評估指標,使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請簡要分析。5.從日晷到漏刻再到原子鐘,計時技術在不斷進步,這對科學發展有什么啟示?(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消失的養蜂人南翔來自海南陵水的阿強,帶著百余蜂箱,一路上追花奪蜜,到了贛西的大關山,只剩二十多箱了。這里山清水秀,且有大量的森林覆蓋,農作物也不少,人們不用或很少用農藥,阿強便考慮進駐此處。大關山林場三年前分來一個農大林學專業的大學生小許,他告訴阿強,山腰五公里處,有個鴻羽養殖場,私人的,養牛蛙為主,也有二三十箱蜜蜂。阿強遂問,是中蜂,還是西蜂?我們最好不要相隔太近。小許愣問,何謂中蜂?何謂西蜂?阿強告訴他,中蜂全稱是中華蜜蜂,是中國蜂農的當家蜂種;西蜂就是外國蜂子,主要是意蜂,估計它們的老祖宗就在意大利吧。小許啊了一聲,還有這么些名堂啊!是中蜂本事大,還是意蜂本事大?阿強撓撓頭道,各有各的本事,中蜂嗅覺靈敏,善采百花,一些意蜂不愿去的角角落落,零零星星,中蜂都能采到;意蜂采集花期長、面積大的植物,割蜜就多。還有,中蜂不產蜂膠,也基本不產蜂王漿。小許道,如此說來,何不多養意蜂呢?阿強搖頭道,在我們海南,大山內外,野花多,野花散,種植也散,中蜂有優勢啊。而且中蜂是越來越少了。我爺爺在世的時候叮囑我們,不要讓中蜂滅了種,中蜂滅了種,我們人類就要遭大難;起碼,吃飯要出大問題。小許將信將疑,跟阿強約定,明天去看山腰的鴻羽養殖場。他告訴阿強,養殖場的場長五年前過世了,現在是他老婆劉桐花在管事。當晚,小許好奇地在網上流連,熬到后半夜才睡,卻是掌握了不少資料。次日,一路上跟阿強解讀中蜂和西蜂。小許道,中蜂養殖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殷商時代,一直都是中國各地飼養的唯一蜂種。西蜂引進大概才百年,可是現在除西藏以外,到處都有意蜂,中蜂卻銳減了百分之八十。西蜂產蜜多,像意蜂,生產性能全面;最重要的,意蜂,十分適合追逐各種花期和轉場飼養,譬如油菜花開,或者棗花開、杏花開。這么多年了,不能沒有西蜂啊!當然,中西蜂能夠和平共處最好,彼此互補。阿強蹙著眉頭道,難啊,中蜂和意蜂翅膀振動的頻率太接近。意蜂到了中蜂蜂巢的門口,先振動翅膀,第4頁/共10頁中蜂識別不了,就讓它進去了,進入蜂巢后還得到相當于同伴的待遇,好吃好喝好住,中蜂對意蜂完全沒有識別能力,最后蜂王也被人家干掉了。小許笑道,到底是養蜂專業戶,頭頭是道,好像講的是一個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阿強也笑了,道,我高中沒畢業就出來養蜂了,有一點經驗而已。其實最可怕的不是意蜂,卻是人心,人心倒了,環境也就跟著倒了,蜜蜂也就沒法活了。沒有了蜜蜂,植物不能授粉,想一想,也是很可怕啊。小許打量著眼前這個年輕而憨厚的蜂農,言語不多,卻好琢磨,有內秀。說話間已經來到鴻羽養殖場,正好出來一個女人,中等個子,圓臉盤,大眼睛,盤著的頭發蒙了一塊藍花帕子。她瞥了阿強一眼,卻對著小許笑道,林場來客人了?小許道,桐花,這是你的同行,他不是來買蜜的,卻是來放蜂的,想來參觀一下啊。這樣一說,桐花不由朝阿強多看了兩眼,延請客人進屋,泡茶喝水。隨后便一道去后院參觀。一看沿著綠籬用石塊墊起的蜂箱,七零八落。阿強感嘆,現在蜂子不好養啊。小許說道,哎呀呀要不是阿強養的是中蜂,桐花養的是意蜂,那就干脆合二為一算了!桐花哦了一聲,忽道,大學生講得有道理,與其我們兩家蜂子分開養,不如我的蜂子就寄養給你好了這一晚,阿強翻來覆去睡不著,想到桐花的合二為一說,也是,無論中蜂西蜂,這幾年都是一派日落西山的態勢。如果能夠將中西兩種蜜蜂調和作一處,興許能夠挽救蜜蜂大勢已頹的敗象?第二天,阿強攜帶了兩箱桐花家養的意蜂下到草坪,周遭是他即將遷往山上去的二十多箱中蜂。阿強將兩只中蜂蜂王和兩只意蜂蜂王搭配,分別關在兩只蜂巢里,里面留有兩種蜜蜂的氣息,但不可以讓彼此見到。小許打趣,這真是蜜蜂史上最偉大的實驗啊!如果馴化成功,今年年底的諾貝爾獎應該授予我們大關山的阿強!說著,小許揀起兩根樹枝,一頓噼里啪啦地亂敲。阿強吃喝拉撒都不忘悉心將養兩對蜂王,他嘗試用音樂引誘,喂食干擾以及作息調配等手段馴化,甚至半夜都在蜂箱邊拉起二胡,曲調有歡快的《賽馬》,組成功,一組失敗,失敗一組的中蜂遍體鱗傷,意蜂也是氣息奄奄。他總結教訓,認為事先還要觀察蜂王的胃口、愛好與性格,不能一味硬來。半個月左右,基本完成了中蜂和意蜂的合并,阿強卻不敢掉以輕心,走到蜂箱前的腳步輕輕的,喘息輕輕的,手腳輕輕的。恰巧省報記者來林區采寫勞模,小許拽住記者說,我們這里來了一個海南的養蜂人,居然將中蜂和意蜂整合成一家,同采一枝花,同筑一只巢。你趕緊寫寫吧,寫得好,轟動世界,起碼也是轟動全國。記者哦了一聲,點頭答應。可是,阿強卻堅拒采訪,見小許一臉尷尬,他道,我有一種預感,我這個實驗并沒有成功。小許驚訝道,為什么?暮色中的阿強一臉憂傷,不再作答。周末,小許和林場的職工起來,猝然發現,阿強連同幾十箱蜜蜂全都不見了,草坪上唯有桐花的蜜箱還在,卻收拾得整整齊齊、干干凈凈。他們去了哪兒?上山還是下山?小許去問桐花,桐花眼露憂郁,好像第5頁/共10頁曉得一些,又好像完全不曉得,總之是沒得頭緒。阿強曾說過想往山上走,越高越安全。可是兩三天之后,幾路巡山隊員的報告,也是沒有發現蹤影,給山下縣城各個鄉鎮,回答也是沒有發現養蜂人。吃過晚飯,小許在屋外的小河邊散步,忽然雙手握在嘴邊,對著大山呼叫,阿強,你在哪里?暮色蒼茫中的群峰一浪一浪地回應,在哪里,在哪里(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A.小說開篇敘述阿強攜帶蜜蜂一路追花奪蜜,如今蜂箱所剩無幾,可見養蜂人生活的艱辛困頓,也昭示著現實中蜜蜂養殖的衰頹。B.阿強之所以想要進駐大關山,一方面是基于此地良好的生態條件,另一方面也是考慮附近農場人員具備的專業素養和環保意識。C.小說在描寫人物時,沒有著墨于人物的外貌、肖像,而是借助對話和細節,來展現各自的性格特征,給人留下較為鮮明的印象。D.小說中穿插使用“次日”“這一晚”“接下來一周”等時間詞語,雖然沒有按照時間順序敘述具體事件,卻能使得情節脈絡清晰。7.關于文中解讀中西蜜蜂的相關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中蜂養殖歷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且在西蜂引入前各地所養都是同一品種。B.小說揭示了我國境內中蜂數量銳減的現實,彰顯對當前生態問題的深切關注。C.阿強之所以養中蜂,既源于爺爺的教誨,也來自他對現實生活的認識與體驗。D.小說通過中西蜜蜂的難以融合,旨在象征不同文明之間彼此隔閡,無法融合。8.隨著故事展開,小許對養蜂人阿強產生了哪些心理變化?請簡要概括。9.小說圍繞蜜蜂養殖來構思行文,有何妙處?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二、古代詩文閱讀(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韓琦風骨秀異,弱冠舉進士,名在第二,為右司諫。時災異數見,王隨、陳堯佐為相,以疾五日一朝,數忿爭,參知政事韓億多私,石中立好戲謔,琦連疏論其過。于是同日詔罷四人者,又請排斥權幸。王曾見琦論事切直有本末,喜謂琦曰:“比年臺諫多畏避為自安計,不則激切近名,如君固不負所職,諫官宜若此。”曾,正人也。琦得此益自信。李元昊叛,琦上疏曰:“臣聞元昊狂謀僭命,不修常貢,必為邊患。且第6頁/共10頁四夷內窺中國必觀釁而后動,故外憂之起,必始內患,臣愿陛下先治內患,以去外憂,內患既平,外憂自息,儻外憂已兆,內患更滋,臣恐國家之患,非止一元昊而已。”擢知制誥。會元昊將寇渭州,遂趨鎮戎軍。時環慶副總管任福奉詔計事琦盡出其兵使福擊賊授以方略。令自懷遠城趣德勝砦,出賊之后,如未可戰,即據險設伏,以邀其歸。福既行,琦重戒之,福違琦節度,敗沒于好水川。琦坐奪秩一等,降知秦州,居數月,復為秦鳳經略使。琦與范仲淹在兵間最久,二人名重一時,人心歸之,朝廷倚以為重,故天下稱為韓、范。入拜樞密副使。前此,陜西帥鄭戩以劉滬、董士廉城水洛,役方作而戩罷,涇原守將尹洙以為非便而止之。滬等猶城不已,乃械系滬等,將斬之。戩力爭于朝,琦亦以水洛未可城,而滬等違令之罪不可貸,朝廷卒城水洛。故罷琦,徒定州。琦所至,設條教,茸帑廩,治武庫,勸農興學,人人樂其愷悌。琦少有大志,天下想望其風采,折節下士,無貴賤,禮之如一。在相位時,王安石有盛名,或以為可用,惟琦獨識其奸,終不肯進。神宗曰:“卿去誰可屬國者?王安石何如?”琦曰:“安石為翰林學士則有余,處輔弼之地則不可。”神宗頜之。政和中,追論琦定策之勛,贈魏郡王。材料二:韓公之才,磊落而英多,任人之所不能任,為人之所不敢為,故秉正以臨險阻危疑之地,恢乎其無所疑,確乎其不可拔也。而于纖悉之條理,無曲體求詳之密用。是故其立朝之節,直以伊、周自任,而無所讓。至于人官物曲之利病,吉兇變動之機宜,則有疏焉者矣。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時A環慶副總管任福B奉詔C計事D琦E盡出F其兵G使福擊賊H授以方略。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弱冠,古時男子二十歲束發加冠,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B.C.D.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王曾認為,近年來多數諫官或考慮自身安危而畏懼退縮或熱衷追求名聲,肯定韓琦論事切中要害,勇于履責。這讓韓琦更自信。B.韓琦讓任福不要直接迎戰,而要占據敵軍后方險要地勢并加以埋伏,在敵軍撤退時進行截擊,任福違背他的命令,使宋軍慘敗。C.韓琦和范仲淹當時在軍中統兵時間最長,他們二人既能深得人心,又為朝廷所倚仗看重,因此得到天下第7頁/共10頁人的稱贊并且齊名于世。D.王夫之認為韓琦磊落而多英豪氣概,可以秉持正氣來面對險阻危疑的局面,但處置復雜瑣細之事,往往就缺乏思慮縝密的舉措。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儻外憂已兆,內患更滋,臣恐國家之患,非止一元昊而已(2)琦少有大志,天下想望其風采,折節下士,無貴賤,禮之如一。14.王夫之認為,韓琦“秉正以臨險阻危疑之地”。材料一中哪些事實體現了他的“秉正”?請簡要概括。(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酬樂天小臺晚坐()憶劉禹錫小臺堪遠望,獨上清秋時。有酒無人勸,看山只自知。當禽囀新竹,孤蓮落靜池。高門勿遽掩,好客無前期。【注】白居易曾作《小臺晚坐憶夢得》汲泉灑小臺,臺上無纖埃。解帶面西坐,輕福隨風開。晚涼閑興動,憶同傾一杯。月明候柴戶,藜杖何時來。”本詩為其唱和之作。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從白居易原詩題目《小臺晚坐憶夢得》可知,本詩標題中所缺的應是“見”字B.詩歌首聯以“小臺”“遠望”“獨上清秋”,含蓄地體現了人物內心復雜的活動。C.詩歌頷聯運用對比和比擬的手法,生動有力地突出人物孤獨、落寞的傷感之情。D.16.兩首詩的尾聯集中體現了唱和詩的特點,請簡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勸學》中善用比喻進行說理,如以“__________,__________”為喻,生動地說明了君子只要廣泛學習且每天反省自己,就會智慧通達、行為沒有過錯的道理。(2)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卷》以畫筆描繪了神仙的出行,而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則用“__________,__________”描寫了神仙的出場。第8頁/共10頁__________,__________”。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A的探月豪情。今年是我國探月工程實施20周年。飛天覽月,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征途,讓中華民族世代延續的奔月夢甲僅擁有豐富的稀有金屬、水冰和氨等資源,還蘊藏著太陽系起源和演化的無窮奧密,更是人類邁向深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