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程主題:第7講:基礎專題課內古詩預習學習目標1.預習六年級上冊的古詩,掌握詩歌文學常識和詞語的含義;2.能夠理解詩歌的內容和主旨,體會詩歌的藝術特色。【問題定位】1.說話是一門藝術,古今中外的人都很重視這門藝術??鬃诱f:“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邦。”《圣經》里說:“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里?!闭埜鶕崾九c要求,完成題目。(1)橫線處的依次回答正確的一項是()(3分)英國女王維多利亞,與其丈夫阿爾伯特相親相愛,感情甚篤,婚姻和諧。妻子是一國之君,整天忙于公務和應酬,而丈夫卻不太關心政治,對社交缺乏興趣。有一天,女王忙完公事,已經深夜了,她回到臥室,見房門緊閉,就敲起門來。問:“誰?”答:“_______________?!遍T未開,再敲。問:“誰?”答:“_______________。”門未開,再敲。問:“誰?”答:“_______________?!遍T開了,維多利亞走了進去。①你的妻子②維多利亞③我是女王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答案】(1)D【課堂引入】我孟浩然,雖說是唐代著名詩人,才華出眾,但一直未能得到重用,一生都沒能當上什么官兒,真是懷才不遇啊!為了排解心中的郁悶,我便常常外出旅行,散散心。在外久了,卻又非常思念故鄉。故鄉的親人們啊,你們現在境況如何,生活愉快嗎?你們可知道,我是多么想念你們呀!這天,我在建德江上漂浮了一整天,時近黃昏,天色漸晚,總該找個地方住下來吧。想到這里,我移動小船,將船??吭诮械纳持捱?。太陽西沉,似乎快要被江水吞沒,這又勾起了我新的愁思,難道就沒有人能理解我、來安慰我嗎?放眼望去,茫茫曠野,天幕低垂,似乎要籠罩一切。近處岸上的樹木在晚風中顫動,天顯得比樹還要低呢!清清的江水中,只有一輪明月在悄悄地陪伴著我。看到這里,我不禁觸景生情,情不自禁地脫口吟道:“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蔽艺嫦胱屖澜缟纤械娜硕剂私馕椰F在的心情。愿我的后人們讀了這首詩,也來安慰我這寂寞的心吧!【精準突破】1.《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咀⑨尅拷ǖ陆褐感掳步鹘浗ǖ拢ń駥僬憬┪鞑康囊欢谓R浦郏簞潉有〈?。泊:停船靠岸。煙渚(zhǔ):指江中霧氣籠罩的小沙洲。煙:一作“幽”。渚:水中小塊陸地?!稜栄拧め屗罚骸八锌删诱咴恢蓿≈拊讳??!笨停褐缸髡咦约?。愁:為思鄉而憂思不堪。野:原野。曠:空闊遠大。天低樹:天幕低垂,好像和樹木相連。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來靠近人。【譯文】把小船??吭跓熿F迷蒙的小洲,日暮時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頭。曠野無邊無際遠天比樹還低沉,江水清清明月來和人相親相近?!咀髡吆喗椤棵虾迫簧钤陂_元承平年代,一生經歷簡單,40歲在老家隱居,后來赴長安考進士落第,到吳越一帶漫游,幾年后回到家鄉,曾在張九齡幕中任從事。他既有魏晉名流清朗瀟散的風神儀表,又追慕陶源明躬耕田園的高尚情操,同時也懷有盛唐大多數終生不達的失意文人共同的精神面貌。他的田園詩側重描寫隱居的種種高雅生活和閑情逸致,諸如高士的孤懷、隱居的幽寂、登臨的清興、靜夜的相思。他的山水詩注意對生活的領悟,不雕琢,渾然而就,創造出許多清空的意境。藝術上孟浩然以比興寄托和壯逸之氣充實了南方山水詩的骨力,以白描手法寫景抒情,形成了沖淡清曠的風格。代表作有《春曉》《過故人莊》《宿建德江》山水詩的創始人是:謝靈運、陶淵明;田園詩的開拓者是:王維、孟浩然。山水田園詩:它是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創造出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對寧靜平和生活的向往。詩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多用白描手法。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其一)①蘇軾黑云翻墨②未遮山,白雨跳珠③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④?!咀⒃~釋義】①選自《蘇軾詩集》卷七(中華書局1982年版)。這個題目下有五首詩,這是第一首。望湖樓,又叫“看經樓”,在今浙江杭州西湖邊上。醉書,飲酒醉時書寫的作品。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人,宋代文學家。②翻墨:比喻像打翻的墨水一樣。③跳珠:雨水打在船上,濺起的雨滴像亂蹦亂跳的珠子。④水如天:遠遠望去,水天一色,連成一片?!咀髡吆喗椤刻K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后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并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廣場西側,傍湖而建。蘇東坡曾作膾炙人口的詩篇《望湖樓醉書》,望湖樓也因而名聞天下。近年重建的望湖樓總面積360多平方米,主樓閣望湖樓,以曲廊與輔樓餐秀閣相銜接。望湖樓青瓦屋面,朱色單檐雙層歇山頂,整個建筑宏麗古雅。地勢較低處植草坪、棕櫚、冬青,點綴峰石;地勢較高處疊石筑山,使之峰石嵯峨,回欄環繞。登樓憑欄,取山形,臨碧波,借摩崖,“天容水色綠凈,樓閣鏡中懸”,確為一處西湖名樓。斷橋東有望湖樓,又名看經樓、先得樓。登臨眺望,一湖勝景皆收眼底。宋代王安石、蘇軾等人,都曾有詩詠望湖樓,或詠樓上觀景的感受,其中蘇軾的《望湖樓醉書》最有名: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竟旁娊褡g】烏云翻滾像潑灑的墨汁尚未遮住山,白花花雨點似珍珠亂蹦亂跳躥上船。卷地而來一陣大風忽然間把魚吹散,風雨后望湖樓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創作背景】1072年(熙寧五年),蘇軾在杭州任通判。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覽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樓上喝酒,寫下五首絕句。這是其中的第一首。詩人將一場變幻的風雨寫得十分生動。他那時是坐在船上。船正好劃到望湖樓下。這首詩寫的是坐船時所見?!驹娢馁p析】這首七言絕句描寫了夏日西湖上一場來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寫黑云翻滾寫雨前,將烏云密布滾滾而來的態勢比作打翻的墨水,一場大雨蓄勢待發;第二句“白雨跳珠亂入船”大雨傾盆寫雨中,將密集的雨點比作跳躍的珍珠,展現了暴雨的迷亂與壯觀;后兩句“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寫雨過天晴即雨后,狂風卷地而來吹散了烏云,日出云開,水天相接,萬物煥然一新。大自然變化多么迅速,詩人用筆又多么神奇。全詩短短二十八個字,凝練又生動地將氣象變化中的西湖奇景描摹出來,比喻新穎貼切,把時陰、時雨、時晴的變幻莫測刻畫得淋漓盡致,展現了詩人極強的語言駕馭能力,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詩中黑云、白雨、青山、藍天各自登場,交相輝映,色彩對比強烈,同時動靜結合,在無聲與有聲之間切換,令人眼花繚亂,稱奇不已。詩人善于渲染氣氛,從陰云壓近湖面、急雨驟降的壯闊,寫到煙消云散,雨過天晴,用筆跌宕起伏,而又從容不迫,描寫天氣變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頗有戲劇性場面。尤其是“白雨跳珠亂入船”一句,最為傳神。作者自己非常欣賞這首詩,他50歲時再到杭州,特意又寫詩說:“還來一醉西湖雨,不見跳珠十五年。”足見他對這首詩的喜愛。3.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①辛棄疾明月別枝驚鵲②,清風半夜鳴蟬③。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④茅店⑤社林⑥邊,路轉溪橋忽見⑦?!咀⑨尅竣龠x自《稼軒詞編年箋注》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西江月,詞牌名。黃沙,即黃沙嶺,在今江西上饒西。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南宋詞人。②別枝驚鵲:驚動喜鵲飛離樹枝。③鳴蟬:蟬叫聲。④舊時:往日。⑤茅店:茅草蓋的鄉村客店。⑥社林:土地廟附近的樹林。社,土地神廟。古時,村有社樹,為祀神處,故曰社林。⑦見:同“現”,顯現,出現?!咀髡吆喗椤啃翖壖玻?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后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緦懽鞅尘啊啃翖壖苍谀纤巫龅椒饨罄?,但他英偉磊落的議論和果斷干練的作風,特別是力主抗戰恢復的政治主張,卻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統治階層的打擊。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他被彈劾罷官,回到帶湖家居,過著投閑置散的退隱生活。【句解】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詞的前兩句,由六個名詞詞組組成,描繪出了一幅清新的鄉村夏日夜景: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驚起了枝頭的烏鵲;夜半時分,清風徐徐吹來,把蟬的鳴叫聲也送了過來。以動襯靜,表現了鄉村夏夜的寧靜和優美。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路旁的稻田里,稻花飄香,預告著又一個豐年的到來。田里的青蛙也耐不住寂寞,陣陣叫聲此起彼伏,連成一片,寫出作者熱愛自然,夏天的生機勃勃。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月光下,嗅著稻花的香味,聽著蟬鳴蛙叫,輕松愉快的詞人繼續信步前行。抬頭望空,“七八個星”掛在天邊,稀稀落落,原來星星們都叫烏云給遮擋住了。突然,山前下起小雨來,“兩三點雨”滴落到了詞人身上。這一來,剛才還閑情逸致的詞人不禁有些著急了。夏日的天,說變就變,也許一場傾盆大雨就會繼之而來呢?他加快了腳步,趕著尋找避雨之所。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從山嶺小路轉過彎,過了一座溪橋,就在土地廟旁的樹林外,一座茅屋現在詞人眼前。高興的他細細一看,竟然就是從前落過腳的那家小店!“社”,土地廟附近的樹林?!举p析】這是辛棄疾中年時代經過江西上饒黃沙嶺道時寫的一首詞。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辛棄疾因受奸臣排擠,被免罷官,開始到上饒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在此期間,他雖也有過短暫的出仕經歷,但以在上饒居住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詞作。詞中所說的黃沙嶺在上饒縣西四十里,嶺高約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兩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畝。這一帶不僅風景優美,也是農田水利較好的地區。辛棄疾在上饒期間,經常來此游覽,他描寫這一帶風景的詞,現存約五首,即:《生查子》(獨游西巖)二首、《浣溪沙》(黃沙嶺)一首,《鷓鴣天》(黃沙道上即事)一首,以及此詞。辛棄疾的這首《西江月》前兩句“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表面看來,寫的是風、月、蟬、鵲這些極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經過作者巧妙的組合,結果平常中就顯得不平常了。鵲兒的驚飛不定,不是盤旋在一般樹頭,而是飛繞在橫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為月光明亮,所以鵲兒被驚醒了;而鵲兒驚飛,自然也就會引起“別枝”搖曳。同時,知了的鳴叫聲也是有其一定時間的。夜間的鳴叫聲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鳴,而當涼風徐徐吹拂時,往往特別感到清幽。總之,“驚鵲”和“鳴蟬”兩句動中寓靜,把半夜“清風”、“明月”下的景色描繪得令人悠然神往。接下來“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把人們的關注點從長空轉移到田野,表現了詞人不僅為夜間黃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潤,更關心撲面而來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聯想到即將到來的豐年景象。此時此地,詞人與人民同呼吸的歡樂,盡在言表。稻花飄香的“香”,固然是描繪稻花盛開,也是表達詞人心頭的甜蜜之感。而說豐年的主體,不是人們常用的鵲聲,而是那一片蛙聲,這正是詞人匠心獨到之處,令人稱奇。在詞人的感覺里,儼然聽到群蛙在稻田中齊聲喧嚷,爭說豐年。先出“說”的內容,再補“聲”的來源。以蛙聲說豐年,是詞人的創造。以上四句純然是抒寫當時當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詞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卻是洋溢著豐收年景的夏夜。因此,與其說這是夏景,還不如說是眼前夏景將給人們帶來的幸福。不過,詞人所描寫的夏景并沒有就此終止。如果說詞的上闋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繪,那么下闋卻顯然是以波瀾變幻、柳蔭路曲取勝了。由于上闋結尾構思和音律出現了顯著的停頓,因此下闋開頭,詞人就樹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運用對仗手法,以加強穩定的音勢。“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在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輕微的陣雨,這些都是為了與上闋的清幽夜色、恬靜氣氛和樸野成趣的鄉土氣息相吻合。特別是一個“天外”一個“山前”,本來是遙遠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筆鋒一轉,小橋一過,鄉村林邊茅店的影子卻意想不到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詞人對黃沙道上的路徑盡管很熟,可總因為醉心于傾訴豐年在望之樂的一片蛙聲中,竟忘卻了越過“天外”,邁過“山前”,連早已臨近的那個社廟旁樹林邊的茅店,也都沒有察覺。前文“路轉”,后文“忽見”,既襯出了詞人驟然間看出了分明臨近舊屋的歡欣,又表達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遠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體現了作者深厚的藝術功底,令人玩味無窮。從表面上看,這首詞的題材內容不過是一些看來極其平凡的景物,語言沒有任何雕飾,沒有用一個典故,層次安排也完全是聽其自然,平平淡淡。然而,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卻有著詞人潛心的構思,淳厚的感情。在這里,讀者也可以領略到稼軒詞于雄渾豪邁之外的另一種境界。4.浪淘沙(其一)劉禹錫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咀衷~注釋】⑴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創自劉禹錫、白居易,其形式為七言絕句。后又用為詞牌名。⑵九曲:自古相傳黃河有九道彎。形容彎彎曲曲的地方很多。⑶萬里沙:黃河在流經各地時挾帶大量泥沙。⑷浪淘風簸:黃河卷著泥沙,風浪滾動的樣子。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動。⑸自天涯:來自天邊。李白有一首詩中說:“黃河之水天上來”。古人認為黃河的源頭和天上的銀河相通(6)牽??椗恒y河系的兩個星座名。自古相傳,織女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間,和牛郎結為夫婦。后西王母召回織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罰他們隔河相望,只準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會一次。牽牛:即傳說中的牛郎。譯文:九曲黃河從遙遠的地方蜿蜒奔騰而來,一路裹挾著萬里的黃沙。既然你從天邊而來,如今好像要直飛上高空的銀河,請你帶上我扶搖直上,匯集到銀河中去,一同到牛郎和織女的家里做客吧。【創作背景】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縣),為匈奴族后裔。因避安史之亂,舉族東遷,劉禹錫出生于嘉興(今屬浙江)。公元793年(貞元九年)與柳宗元同榜登進士第,一同參與永貞革新,結果一同貶謫遠郡,歷盡坎坷。晚年回到洛陽,任太子賓客、秘書監分司東都的閑職,后加檢校禮部尚書銜。世稱劉賓客、劉尚書。其詩精煉含蓄,生前與白居易齊名,世稱“劉白”,白居易則稱他為“詩豪”。永貞元年,劉禹錫被貶連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貶朗州司馬。一度奉詔后還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觀》觸怒當朝權貴而被貶連州刺史,后歷任和州刺史。他沒有沉淪,而是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度世事的變遷。這首詩正是表達了他的這種情感。這首絕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對淘金生涯的厭惡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浪泥沙中討生活。直上銀河,同訪牛郎織女,寄托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這種浪漫的理想,以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有一種樸素無華的美?!举p析】這首絕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對淘金生涯的厭惡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浪泥沙中討生活。直上銀河,同訪牛郎織女,寄托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這種浪漫的理想,以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有一種樸素無華的美?!熬徘S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這兩句大意是:九曲黃河之中有無數的抄礫,它們隨同黃河流經萬里,經受了浪濤的沖洗和狂風的簸蕩,從天涯一直來到這里。詩人歌詠九曲黃河中的萬里黃沙,贊揚它們沖風破浪,一往無前的頑強性格。我們引用時可取其象征意義,歌頌與它們有著共同特點的事物或人們?!熬徘S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見黃河后留下的感慨,也是他對寧靜生活的一種向往,而時間讓世事變得復雜,追逐靜已是現代人的一種精神渴求。九曲黃河沉積下來的是一種文化,而這種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靜,它們深埋在河水轉彎處的山坳里,在浮華背后深深地拽住民族的根,使我們在追逐中不會迷失方向。唐代大詩人劉禹錫一闋《浪淘沙》,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滔滔黃河的來龍去脈和雄偉氣勢。其中,還詩情畫意地聯想到隨著層層波浪,去美麗傳說中的天仙佳侶之家做客。5.江南春[唐]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咀衷~注釋】鶯啼:即鶯啼燕語。郭:外城。此處指城鎮。酒旗:一種掛在門前以作為酒店標記的小旗。南朝:指先后與北朝對峙的宋、齊、梁、陳政權。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這里說四百八十寺,是虛數。樓臺:樓閣亭臺。此處指寺院建筑。煙雨:細雨蒙蒙,如煙如霧。【譯文】千里江南,到處鶯鶯歌燕舞,桃紅柳綠,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臨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到處都有迎風招展的酒旗。到處是香煙繚繞的寺廟,亭臺樓閣矗立在朦朧的煙雨之中?!緞撟鞅尘啊慷拍粒?03年~805年),字牧之,號樊川,京兆萬年(今陜西省西安市)人。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二十六歲中進士,為弘文館校書郎。曾在中央任過監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功員外郎等職,終于中書舍人。著有《樊川文集》。杜牧是晚唐一位著名詩人。青年時期的杜牧,懷有經邦濟世之志,喜讀兵書,為人剛直不阿,敢于指陳時弊。后來,由于卷入了牛李黨爭的政治漩渦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張未得旋展。在晚唐追求浮麗柔靡的文壇上,他主張“本求高絕,不務奇麗”,以豪邁俊爽,拗峭清麗獨樹一格。他的七律和七絕都寫得很成功,而七絕尤為凝煉、自然,很多名篇為后人所傳誦。由于他在詩歌方面成就較高,后人把他與杜甫相提,稱為“小杜”,或為李商隱并提,稱為“李杜”。杜牧生活的晚唐時代,唐王朝以做大廈將傾之勢,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牛李黨爭,一點點的侵蝕著這個巨人的身體。這是一首素負盛譽的寫景詩。小小的篇幅,描繪了廣闊的畫面。它不是以一個具體的地方為對象,而是著眼于整個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題為《江南春》?!举p析】這首《江南春》,千百年來素負盛譽。四句詩,既寫出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出了它的廣闊、深邃和迷離。首句“千里鶯啼綠映紅”,一開始就展現了江南大自然風光。“千里”是對廣闊的江南的概括。這里到處是鶯啼,無邊的綠葉映襯著鮮艷的紅花。這種有聲有色、生機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風”寫了江南獨特的地形風貌,臨水有村莊,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風中,酒旗在輕輕地招展。這是多么明麗的江南?。∫欢鋵懙氖乔缇?,三四句寫的是雨景?!澳铣陌侔耸?,多少樓臺煙雨中?!痹诖禾斓奈⒂曛?,則另有一番風光。在山明水秀之處,還有南朝遺留下來的數以百計的佛寺。這些金碧輝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煙雨籠罩著,若隱若現,似有似無,給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朧迷離的色彩。“四百八十”是虛數,不是實指,突出佛寺之多,諷刺了皇帝依賴佛教。其中應指現存于江陰青陽鎮的悟空寺。全詩以高度概括的筆法,勾勒了江南地區的風物,描繪了江南明麗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鮮明,情味雋永。一首七言絕句,能展現出這樣一幅廣闊的畫卷,真可謂“尺幅千里”了。同時杜牧還留下了一首《芙蓉湖》),贊譽江陰美景:丹樹村邊煙火微,碧波深處雁初飛。蕭條落葉垂楊岸,隔水寥寥聞搗衣。6.書湖陰先生壁(其一)王安石(宋)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咀衷~注釋】①書:書寫,題詩。②湖:先生:本名楊德逢,隱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時的鄰居。也是作者元豐年間(1078-1086)閑居江寧(今江蘇南京)時的一位鄰里好友。本題共兩首,這里選錄第一首。③茅檐:茅屋檐下,這里指庭院。④無苔:沒有青苔。⑤成畦(qí):成壟成行。畦:經過修整的一塊塊田地。⑥護田:這里指護衛、環繞著園田。據《漢書·西域傳序》記載,漢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領護。⑦將:攜帶。綠:指水色。⑧排闥(tà):開門。闥:小門。⑨送青來:送來綠色?!咀g文】茅草房庭院因經常打掃,所以潔凈得沒有一絲青苔?;ú輼淠境尚袧M畦,都是主人親手栽種。庭院外一條小河保護著農田,把綠色的田地環繞。兩座青山像推開的兩扇門送來一片翠綠?!緞撟鞅尘啊客醢彩?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眰魇牢募小锻跖R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這是作者題寫在湖陰先生居室墻壁上的一首詩。湖陰先生,本名楊德逢,是作者的朋友。【賞析】這首詩是題寫在湖陰先生家屋壁上的。前兩句寫他家的環境,潔凈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兩句轉到院外,寫山水對湖陰先生的深情,暗用“護田”與“排闥”兩個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動與人相親,正是表現人的高潔。詩中雖然沒有正面寫人,但寫山水就是寫人,景與人處處照應,句句關合,融化無痕。詩人用典十分精妙,讀者不知典故內容,并不妨礙對詩歌大意的理解;而詩歌的深意妙趣,則需要明白典故的出處才能更深刻地體會。講了湖陰先生的無私教師育人的品質,贊頌了他的善施教化。此詩對于“一水”“兩山”的擬人化,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征為基礎,又與具體的生活內容相吻合,所以氣足神完,渾化無跡,成為古今傳誦的名句。在修辭技巧上,三四兩句也堪作范例。詩人運用了對偶、擬人、借代的修辭手法,把山水描寫得有情且有趣。山水本是無情之物,可詩人說水“護田”,山“送青”,水對田有一種護措之情,山對人有一種友愛之情,這就使本來沒有生命的山水具有了人的情思,顯得柔婉可愛,生動活潑。本來水是環繞著綠色的農作物,但詩人沒說具體的植物,而是用植物的色彩來代替,說“將綠繞”,環繞著綠意;青色,也是虛的,是沒法送的,詩人卻說山要“送青來”,這就化實為虛,詩意盎然。事實是湖陰先生的房屋與山距離很近,主人開了門,就會看見青蒼的山峰??扇绻麑懗砷_門見青山,那就全無詩味了,詩人換了個說法,從對面落筆,讓山做了主語,化靜為動,頓成佳句,這真是巧思妙想,令人拍案叫絕。例1.清人黃叔燦《唐詩箋注》:“‘野曠’一聯,人但賞其寫景之妙,不知其即景而言旅情,有詩外味?!蹦闶窃鯓永斫膺@詩外之意的?【答案】“野曠天低樹”寫出曠野的空曠寂寥,在這個廣闊的天地之中,人顯得孤獨寂寞,這時,只有江中的孤月與自己親近,寂寞之心似乎尋得了慰藉,但這一點喜悅不能驅散詩人的團團新愁,詩人帶著多年的準備、多年的希望奔赴長安,而今卻只能還著一腔被棄置的憂憤南巡吳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對著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羈旅的惆悵,故鄉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滅,人生的坎坷……千愁萬緒,不禁紛來沓至,涌上心頭?!敖逶陆恕保@畫面讓我們一見到的清澈平靜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著船上的詩人;可那畫面上見不到而應該體味到的,則是詩人的愁心已經隨著江水流入思想翻騰的海洋。這一隱一現,一虛一實,相互映襯,相互補充,正構成一個人宿建德江,心隨月去的意境。例2.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練習。江南春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1)結合詩題,展開合理想像,用優美流暢的語言,把詩前兩句所呈現的畫面具體描述出來。(2)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3)對于詩的后兩句,有人認為是表達詩人對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認為是借古諷今。你贊同哪一種?說說你的理由。(4)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有兩種看法:一種認為此詩好在”千里”,另一種認為”千里”改作”十里”更切實際。你贊成哪一說?為什么?請結合詩的主旨作簡要分析?!敬鸢浮浚?)遼闊的千里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江南景物的贊美與神往。(或答“表達了詩人對風景依舊,物是人非的感慨?!保?)贊同前者:后兩句寫出了深邃悠遠、朦朧迷離的江南景色,與前兩句的明朗絢麗相映襯,使江南春的圖畫更加豐富多彩。贊同后者:后兩句寫出了南朝篤信佛教造成寺廟的惡性發展,引發作者的慨嘆,表達對唐推崇佛教的現實的不滿。(4)第一種答案:贊成”千里”。這首詩既寫了江南春景的豐富多彩,也寫了江南的廣闊、深邃和迷離。作者在這里用兩副耳目來看、來聽江南春,一是生理的耳目,一是心理的耳目。生理的耳目實見實聽,心理的耳目虛見虛聽。虛實結合,馳騁千里,才能寫出”江南春”。用”十里”,顯然與詩題”江南春”相距十萬八千里。第二種答案:贊成”十里”。詩的一、二句都是寫眼前的景,唯有十里才能聽到鶯啼,唯有十里才能看到綠樹紅花,唯有十里才能看到風中酒旗。總之,”十里”是言其近,更能體現對眼前景物的描寫;同時,詩歌以小見大,給人無限想象的空間。例3.閱讀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完成后面題目。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1)請簡析第二句中的“新”字。(2)分析三、四兩句中表達的作者的感情?!敬鸢浮浚?)以“新”說“愁”,別具一格。停船夜泊,本該好好休息,誰知在這鳥兒歸林、牛羊下山的黃昏時刻,那羈旅之愁又驀然而生?!靶隆弊謱懗隽嗽娙说某羁鄷r時而生。(意對即可)(2)這兩句借景抒情,表面是寫日暮時刻曠野無垠,放眼望去,遠處的天空顯得比近處的樹木還要低;高掛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與舟中人是那么近,曠野無垠唯有明月近人,我們能想象到詩人羈旅的惆悵、理想的幻滅、人生的坎坷等千愁萬緒涌上心頭,在表現手法上一隱一現,一虛一實,互相映襯,互相補充,構成了一種人宿建德江、心隨明月去的意境。(意對即可)例4.《望湖樓醉書五絕》前兩句中的“未遮山”、“_____”、“_____”,寫出了雨下得很急,烏云還沒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的雨點便好似珍珠一般亂蹦亂跳地躥入船中的情景?!敬鸢浮刻閬y入船例5.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練習。書湖陰先生壁(其一)王安石(宋)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1)“兩山排闥送青來”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答案】(1)擬人,擬人的作用形象生動的表現了兩山排闥送來清蒼之色,和作者暢然的心情以及湖陰先生選宅的良妙。(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對歸隱生活的喜愛之情。【鞏固練習】1.《望湖樓醉書五絕》詩中的“翻墨、“水如天”是什么意思?【答案】翻墨:像墨汁一樣的黑云在天上翻卷。水如天:遠遠望去,水天一色,連成一片。2.把詩歌補充完整,再把新補充的句子意思寫出來。(1)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______________。①______________,②江清月近人。(2)寫出所填詩句的意思。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練習。(難度較大)孤山寺遇雨白居易拂波云色重,灑葉雨聲繁。水鷺雙飛起,風荷一向翻??彰蛇B北岸,蕭颯入東軒?;驍M湖中宿,留船在寺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蘇軾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1)下列對兩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A.白詩首聯的“拂波”一詞把烏云低壓水面的情景寫得極富動感,為后面寫雨做鋪墊。B.白詩頸聯從空間著筆,“北岸”“東軒”風雨飄飛一片迷茫,交代了擬宿的原因。C.蘇詩第一句寫烏云翻涌如墨汁潑灑,卻遮不住山,借烏云的氣勢來凸顯山的雄姿。D.蘇詩三、四句寫風吹云散雨過,西湖水碧如鏡,表現了天氣轉變之快,境界大開。E.蘇詩寫雨意不在雨,全為了一個“醉”字。人因酒而醉,詩因醉而作,別具風味。(2)兩首詩所寫雨各有什么特點?“風荷一向翻”和“白雨跳珠亂入船”向來被人稱道,請賞析其精妙之處。(6分)3.《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的上闋寫了哪些夏夜特有的聲音?寫這些聲音有何作用?4.《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描寫的季節是________,從__________這些聲音看得出,作者對這些景物的描寫,把黃沙道寫得________。5.《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中表明詞人暢談豐收的歡快之情,與自然景物融為一體的句子是________。【答案】1.(1)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2)①傍晚時分漂泊的旅客又增添了幾許憂愁。②空曠的原野里,低垂的天幕比樹還低。2.(1)CE(C、用烏云翻涌的氣勢渲染暴雨即將來臨的氣氛。E、醉于酒,更醉于雨景之美,進而激情澎湃,才賦成即景佳作。才思敏捷的詩人用詩句捕捉到西子湖這一番別具風味的“即興表演”,繪成一幅“西湖驟雨圖”。)(答對C項得2分,E項3分,兩項全對得5分)(2)答案要點:白詩所寫雨:細密(1分)。蘇詩所寫雨:急驟。(1分)“風荷一向翻”生動準確地寫出了風吹雨荷,荷葉朝同一方向翻去的情景,“翻”字寫出了荷葉在風雨中的特別的動態和美感。(與“一一風荷舉”有異曲同工之妙。)(2分)“白雨跳珠”運用比喻的手法,把飛濺的雨點比作“跳珠”,“跳”和“亂”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雨的大和急?!鞍子辍迸c前面的“黑云”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寫出了湖光山色的襯托下雨顯得白而透明,給人強烈的視覺感受。(2分)(注:賞析要點面結合)3.蟬鳴、鵲啼、蛙叫、人聲。一方面渲染了歡樂的氣氛,另一方面夜行人能清晰地聽到這一切,反過來又表現了夏夜的寂靜。4.夏季鳴蟬、稻花香、蛙聲充滿生機5.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3.閱讀古詩,完成后面練習。江南春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1)杜牧,字,號,唐代文學家,與并稱“小李杜”。(2)《江南春》中,從空間角度描寫江南美好風景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題發揮,頗含諷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江南春)中“千里鶯啼綠映紅”句歷來爭議頗多。明代文學家楊慎認為“千里“已然聽不見,看不到,是改為“十里”。你有何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詩歌后兩句有人認為語含諷刺,你是如何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對本詩賞析不當的一項是()(2分)A.有詩人認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實為“十”字之誤用,因為“千里鶯啼,誰人聽得?千里綠映紅,誰人見得?”這是很有見地的。B.“千里鶯啼綠映紅”一句,形象地描繪出春天的江南花紅柳綠,鳥語花香的特點。C.“多少樓臺煙雨中”一句,概括地寫出了千里江南樓臺掩映,春雨朦朧的特點。D.本詩以虛實結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細雨朦朧,春意盎然的特征,寫得十分傳神?!敬鸢浮浚?)牧之樊川居士李商隱(2)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3)不認為應改為“十里”。因為詩歌是文學的一種,文學的表達是出于藝術的需要,作者用典型的手法將千里江南的美景凝縮鶯啼紅綠之間,用以表現江南春天的美景,完全是可以的。(4)南朝統治者佞佛,勞民傷財,修建了大量寺廟,杜牧說“四百八十寺”甚至說少了。如今“南朝四百八十寺”都已成為歷史的遺物,成為江南美妙風景的組成部分了。審美之中不乏諷刺,詩的內涵也更豐富了。(5)A4.《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的詞牌名是(),題目是()。A.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B.夜行黃沙道中西江月【答案】A5.《望湖樓醉書五絕》“黑云翻墨”和“白雨跳珠”,兩個形象的比喻,既寫出了天氣驟然變化時的_____氣氛,也烘托了詩人舟中賞雨的______心情?!敬鸢浮烤o張喜悅6.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練習。書湖陰先生壁王安石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1)給下列字注音。①苔()②闥()(2)句中朗讀節奏有錯誤的一句是[]A.茅檐|長掃|凈|無苔,B.花木|成畦|手自|栽,C.一小|護田|將綠|繞,D.兩山|排闥|送|青來。(3)《書湖陰先生壁》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本詩選自《________》,體裁是________。寫法是以________寫到________,由贊美________到贊美________,抒發了詩人高雅的生活情趣?!敬鸢浮浚?)táità(2)D(3)宋,王安石,王荊文公詩箋注,七絕,院內,院外,庭院,庭院主人7.《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詩中有兩個對偶句,請找出來。(多選題)A.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B.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C.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D.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敬鸢浮緼C8.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練習。江南春[唐]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1)首句“千里鶯啼綠映紅”中的“____”。是對廣闊的江南的概括。(2)首句寫出了江南怎樣的特征?(3)“水村山郭酒旗風”一句寫出了江南怎樣的地形和風貌?(4)一、二句寫出的是“晴景”,三、四兩句寫的是“_____”?(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一句給人以怎樣的意境?【答案】(1)千里(2)有聲有色、生機勃勃(3)臨水有村莊,依山有城郭,酒旗在春天的和風中輕輕地招展。(4)雨景(5)金碧輝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煙雨籠罩著,若隱若現,似有似無,給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朧迷離的色彩。9.《望湖樓醉書五絕》,詩歌分別從“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寫出了乍雨還晴、風云變幻的西湖景象的。【答案】云黑雨跳風吹1.閱讀《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完成練習。(1)這首詞的上闕中,作者看到、聽到、聞到、想到了什么?(2)背誦古詩,想一想這首詞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景象?(3)本詞上片寫_______的夏夜,以鳥驚、_______、_______這些山村特有的音響,把_______寫得生機勃勃;下片以輕云小雨、_______和_______的突然發現,表現_______的樂趣。本詞流露出作者_______和_______。【答案】(1)作者看到了:明月、樹枝、山鵲、稻田;聽到了:蟬鳴、蛙叫;聞到了:稻花香;想到了:豐收年。(2)這首詞描寫的是夏季的景象。(3)月明風清蟬鳴蛙噪黃沙道天氣時陰時晴舊游之地夜行鄉間對豐收之年的喜悅對農村生活的熱愛。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浪淘沙劉禹錫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1)詩的后兩句用了什么表現手法來描寫黃河?請簡要分析。(4分)(2)本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答案】(1)詩人以浪漫的想象結合優美的傳說,運用擬人等修辭手法,把黃河洶涌澎湃特點寫得更加具體、生動、形象。(2)這首絕句,以生動形象的筆調,高度的藝術想象,極大的熱情描繪了黃河的雄偉形象,抒發了作者的豪邁氣概和奮發精神,同時表明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3.閱讀古詩,完成后面練習。浪淘沙劉禹錫(唐)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椗?。(1)劉禹錫,字,唐代文學家。其詩語言剛健、高亢激昂,故有“”之稱。詩作與白居易齊名并稱“”。代表作有《》、《》、《》。(2)《浪淘沙》中,描寫黃河萬里奔騰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颂陨场分?,化用張騫尋找黃河源頭,與牛郎織女相遇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詩的前兩句用了什么表現手法來描寫黃河?請簡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