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23課內戰爆發【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教學評一體化】大單元整體教學
第七單元人民解放戰爭(第23—24課)
1.2022年課標要求
〖導論〗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面臨著兩種命運、兩個前途的決戰。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但是國民黨堅持獨裁統治,悍然發動內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戰爭,推翻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內容要求〗“1.7人民解放戰爭
知道重慶談判,理解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了解全面內戰的爆發、中共中央轉戰陜北和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等史事;通過了解解放區的土地改革,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知道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覆滅和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勝利的主要原因,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意義。
2.2022年課標解讀
⑴了解重慶談判基本內容和重要的事件、人物,知道重大史事發生的時間和地點、原因和結果,初步養成歷史時序意識和歷史空間感。(時空觀念、唯物史觀)
⑵通過了解解放區的土地改革,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知道國民黨反動統治的覆滅和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勝利的主要原因,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意義。(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歷史解釋、家國情懷)
①結合歷史地圖,了解解放戰爭不同階段的歷程,進一步培養時空觀念。(時空觀念)
②通過探究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統治結束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中國革命勝利原因的分析,培養閱讀史料和歷史解釋的能力。(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③立足唯物史觀,認識中國共產黨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利益,故能領導人民取得中國革命的勝利。(唯物史觀)
④通過分析新民主主義革命過程和意義,培養家國情懷,感悟中國共產黨為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運努力奮斗的精神。(家國情懷)
⑶能結合語文、地理、音樂等課程的學習,通過閱讀近代的文獻材料、圖像材料,觀察實物材料,查閱地圖,并加以分析、概括并提取其中的歷史信息。通過探究與討論,強化國家認同、民族認同、文化認同。(時空觀念、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史料實證、家國情懷)
1、本單元教材主要內容:
本單元由兩節正課組成。
抗日戰爭勝利后,人們普遍期待和平建設國家。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但是,國民黨堅持獨裁統治,于1946年發動了全面內戰。
中國共產黨領導解放區軍民,先后粉碎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之后展開戰略進攻,發起三大戰役。1949年4月,解放軍占領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
本單元教材共二課。
《第23課內戰爆發》的教學:本課上承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下啟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課教材內容共分為三個子目:重慶談判;國民黨發動內戰;解放區軍民的自衛反擊。主要講述了抗日戰爭勝利后,從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到內戰全面爆發,中國共產黨領導解放區人民開展自衛反擊的歷史。
《第24課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的教學:本課主要內容有解放區的土地改革、三大戰役和南京解放。人民解放戰爭是國共兩黨的最后決戰,也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迅速走向勝利的階段。解放區的土地改革為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在廣大人民的支持下,人民解放軍屢戰屢勝,獲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打下堅實的基礎,在中國近代史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2、時空縱覽
3、單元大概念架構
①政治:抗戰勝利后,內戰爆發,國共兩黨的關系由合作走向對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②經濟:國民黨的反動統治,使得國民經濟瀕臨崩潰;
③中外聯系:美國為了稱霸世界,推行冷戰政策,支持蔣介石打內戰,中國陷入國共內戰的混亂局面。
④專題線索:
一次談判重慶談判
一次會議七屆二中全會
一次改革解放區的土地改革
兩個重點陜甘寧解放區、山東解放區
三個階段戰略防御、戰略進攻、戰略決戰
四次戰役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
4、整體教學流程透視
(1)課堂導入環節以科學性、趣味性、靈活性和啟發性原則,通過視頻、圖片等方式,采用設疑、懸念導入法、直觀導入法、開門見山法、直接破題法、溫故知新等方法導學激趣。
(2)導入新課后,出示學習目標,學科核心素養,明確學習的重難點和要求,明晰地讓學生知道通過本節學習應該掌握哪些知識點,形成何種能力,從而進入自主學習環節。
(3)自主學習,讓學生整體感知教材,對基本史實有一定了解,再對重難點進行精細預習,標畫重點內容。
(4)小組合作,問題探究要圍繞教材的重點、難點內容展開,教師要把教學的重點、難點問題交給學生去小組討論、合作探究。教師可先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
(5)當堂檢測,著重在于以各種形式檢測學生學習的效果,可以通過口答、自背、做題等方式完成。根據課堂情況,靈活掌控教學環節,每節課至少留出3至5分鐘進行測驗訓練,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做到堂堂清,不欠賬。
5、本單元教材體例
(1)設計導語激發興趣,引出重點;
(2)設計插圖增強感染力;
(3)設計正文宋體內容明確基本知識;
(4)設計正文楷體內容補充說明;
(5)設計相關史事教會學生提煉有效信息;
(6)設計“問題思考"欄目,引起探究興趣,激發學生思考;
(7)設計“材料研讀”培養學生研讀材料的能力,活學活用;
(8)設計“課后活動"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9)設計“知識拓展”,擴大學生知識面。
一、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教材,分析重慶談判國共雙方的目的,知道蔣介石的真內戰假和平,知道共產黨爭取和平。
2.通過閱讀教材,知道國民黨發動內戰,解放區軍民運用運動戰開展自衛反擊粉碎國民黨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
3.通過閱讀教材,掌握土地改革的內容和意義;分析理解土地改革與解放戰爭取得勝利的關系。
4.通過閱讀教材,知道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拉開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
5.通過閱讀教材,知道三大戰役勝利的史實與意義,分析勝利的原因。
6.通過閱讀教材,知道渡江戰役和國民黨統治的覆滅等史實,知道南京解放的重大歷史意義。
7.通過人民解放軍為推翻國民黨的獨裁統治,歷盡艱辛、英勇作戰、不畏犧牲的精神,使學生確立進取的人生態度、堅強的意志。
8.嘗試閱讀相關的文獻材料、圖像材料,觀察實物材料,并加以分析,概括并提取其中的歷史信息。嘗試運用可靠的、典型的史料說明自己對歷史問題的看法或有根據地客觀公正地評價歷史人物。
二.學習重難點:
重點:重慶談判、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及渡江戰役。
難點: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三大戰役的決策及有關方針;人民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
第七單元第23課《內戰爆發》教學設計
課程標準知道重慶談判,理解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了解全面內戰的爆發、中共中央轉戰陜北等史實。
素養目標1.了解重慶談判、全面內戰爆發、解放區軍民的自衛反擊等基本史實,根據內戰爆發時國共關系、力量對比等相關史實,認識敵強我弱的戰爭初期形勢。(時空觀念)(重點)2.能通過史料分析重慶談判的背景與原因,認識國民黨堅持獨裁、發動內戰的本質,認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唯物史觀、史料實證、歷史解釋)(難點)3.能通過閱讀史料對重慶談判的結果進行評價,客觀地認識和評判歷史,培養學生辨證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唯物史觀、歷史解釋、史料實證)(難點)4.認識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是中國強盛的重要保證,知道追求民主的艱巨性,認識中國共產黨真正代表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家國情懷)
教材分析本節課是第七單元“人民解放戰爭"板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課上承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下啟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課教材內容共分為三個子目:重慶談判;國民黨發動內戰;解放區軍民的自衛反擊。主要講述了抗日戰爭勝利后,從爭取和平民主的斗爭,到內戰全面爆發,中國共產黨領導解放區人民開展自衛反擊的歷史。本課關鍵詞:(重慶談判、全面進攻、重點進攻、運動戰)為了便于教學,依據大單元教學理念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將23課整合為四部分:1、談判桌上較量--彌天大勇赴渝州,一身安危系天下2、美蔣挑起內戰--陰謀盡現狼煙起,半年滅共甚驕狂3、運動戰顯神威--自衛反擊有奇招,運動戰下敵潰逃4、粉碎重點進攻--全面進攻已無力,孤注一擲亦枉然
學情分析經過上一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的學習,初二年級的學生們,對于中國共產黨團結人民、依靠人民的民主革命道路,有了一定的初步認識,且經過一年多的歷史學習,具備了一定的歷史問題的分析能力和簡單史料的研讀能力。但是就課本內容而言,沒有相關材料的輔助和歷史情境的創設,學生理解內戰爆發的原因和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初期取得自衛反擊戰勝利的原因會比較困難,因此在教學中,通過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讓初二的學生在理解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不同的建國方針路線,進而揭示出中國共產黨團結人民、依靠人民取得戰爭勝利的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具有一定的挑戰和難度。
教學方法關于重慶談判,應通過一些具體的史實,使學生了解抗戰勝利后的中國局勢,認識國民黨假和平真內戰、專制獨裁的本質,理解中國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巨大努力。解放戰爭前期的概況則通過數據對比等方法讓學生有深刻的印象,為下一課更好地了解解放戰爭的發展打下基礎,也有利于學生多角度地了解、探討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學習人民解放戰爭內容時,涉及戰役的內容較多,教師應結合教學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和自覺運用地圖學習歷史、陳述歷史問題的能力,逐步形成正確的歷史時空觀;要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道理。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單元整合】人民解放戰爭人民解放戰爭:亦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是1946年6月至1949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導入新課】PPT展示:抗戰中人民渴望和平炮彈作花瓶,戰爭已經停。蓮花種其間,花開枝亭亭。沒有戰亂苦,人人歡樂情。靈感忽然生,作畫就成形。以畫來歌頌,萬世樂太平。豐子愷的漫畫《炮彈作花瓶世間太平》作于抗戰時期,這幅畫反映了當時戰爭的殘酷,及作者對當時社會的厭惡,和作者號召大家杜絕斗爭、向往和平的想法。抗戰勝利后人民歡慶勝利材料:1945年8月,《新華日報》上發表了一封讀者的來信:“中國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沒有享受過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敵人的侵略,一面不斷內戰……我們對于戰后和平的期望,就像饑餓的人等飯吃那樣的急迫……我們反對內戰,不管用什么法律來解釋,我們還是要反對,如果內戰,全中國人民都要遭受無窮的損害……”教師:當時人們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他們的心愿實現了嗎?我們來一起學習第23課:內戰爆發。讀圖,思考問題。單元整合,整體感知解放戰爭的史實。結合圖片,設置問題情境,激發探究興趣,自然導入新課,培養學生家國情懷核心素養。
講授新課(一)任務一、談判桌上較量--彌天大勇赴渝州,一身安危系天下1.背景Q1:面對人們渴望和平的愿望,國共兩黨的態度如何?美國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材料1: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滅共產黨,日本是我們外部的敵人,中共是我們國內的敵人,只有消滅中共才能完成我們的任務!___——蔣介石1945年5月在國民黨六大上的講話材料2:我們這次大會是關系全中國4.5億人民命運的一次大會,我們的任務就是應當用全力去爭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運,反對另一種黑暗的前途和命運。—毛澤東在中共七大講話材料3:(美國)在中國所追求的長遠目標是推動建立一個穩定、統一的親美政府,而短期目標首先是“阻止共產黨完全控制中國"。____________———《美國外交文集》【圖說歷史】美國實行“扶蔣反共”政策,維護其在華利益。Q2.蔣介石三次電邀毛澤東去重慶和談,他的真實目的是什么?毛澤東應不應該去重慶?材料蔣介石三次電邀毛澤東赴重慶談判的電報原文(節選):(8月14日)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實現,舉凡國際國內各種重要問題,亟待解決,特請先生克日惠臨陪都,共同商討,事關國家大計,幸勿吝駕,臨電不勝迫切懸盼之至。(8月20日)大戰方告結束,內爭不容再有。希望足下體念國家之安危,閔懷人民之疾苦,共同勠力,從事建設。……(8月23日)惟目前各種重要問題,均待與先生面商,時機迫切,仍盼先生能與恩來先生惠然攜臨,則重要問題方得迅速解決,國家前途實利賴之。茲已準備飛機迎接,特再馳電速駕。師:面對前兩次邀請,毛澤東果斷拒絕。蔣介石的第三次邀請,毛澤東為什么又同意去呢?材料:8月23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的講話節選:我們還是鉆進去給蔣介石洗臉,而不要砍頭。Q3.已經兩次拒絕的毛澤東為何突然同意親赴重慶和談呢?毛澤東回復蔣介石第三次邀請的電文手稿【教師講解】為了順應民心,再造和平,毛澤東力排眾議,飛抵重慶。在起飛前,他已做好一切準備,他的政治遺囑是“如果蔣介石把我關了或者殺掉,那就由劉少奇同志來代替我"。【學生朗誦】“主席偉岸的身形,站在飛機艙口;堅定的目光望著送行的人群;寬大的手掌,握著那頂深灰色的盔式帽;慢慢的舉起,舉起,然后有力地一揮,……”【教師小結】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宣傳黨的政策,喚醒人民。偉大歷史的抉擇,彰顯勇氣與擔當。中國共產黨的領袖用自己的生命作出了對于和平的承諾。PPT展示:師:迎接毛澤東為什么會有美國駐華大使赫爾利提示:和平民主不僅是當時中國國內廣大人民的渴望,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穩定國際秩序的時代要求。2.重慶談判師: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結合視頻,找一找重慶談判的時間、地點、人物、結果、主要內容、意義。【播放視頻】時間地點人物結果內容意義學生回答后PPT展示:師:閱讀教材P113“材料研讀”,說說大家為什么都認為這是中國的一件大喜事。生:中國人民飽受西方列強侵略、軍閥割據混戰、日本法西斯侵略,他們厭倦戰爭,要求和平民主。毛澤東赴重慶談判符合廣大人民的愿望,使人民看到了國內和平、民主和國家統一、富強的希望。師:按照“雙十協定”的要求,1946年1月10日,政治協商會議在重慶召開。會議討論了建立聯合政府、和平建國綱領、召開國民大會、修改憲法草案、整編軍隊等問題,再次確定了避免內戰、和平建國的方針。重慶談判與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為中國實現民主統一、和平建國帶來了一線曙光。政治協商會議:政治協商會議時間內容意義思考:中國人民真的能就此迎來和平嗎?“一覺醒來,和平已經死了"提示:國民黨,獨裁內戰;共產黨,和平民主;美國,反蔣反共。提示:蔣介石斷定毛澤東不敢去,就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強加到中國共產黨身上,在政治輿論上獲得主動。即使毛澤東去重慶,和談也是漫漫無期,就為發動內戰爭取時間,因為他的軍隊主要在大后方。提示:西安事變后蔣介石扣押張學良、殺害楊虎城就是前車之鑒,蔣介石可能存在扣押或殺害毛澤東,所以毛澤東拒絕了前兩次邀請。提示:①以民族大義為重,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②揭穿蔣假和平的面目。提示:(時間)1945年。(地點)重慶。(人物)蔣介石、毛澤東等。(結果)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署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內容)雙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團結、統一為基礎,長期合作,堅決避免內戰,建設獨立、自由和富強的新中國;召開政治協商會議,邀集各黨派代表和社會賢達協商國是,討論和平建國方案。結合材料,聯系課內外知識,學會提取材料信息,概括及分析問題能力,培養學生歷史解釋與史料實證的能力。采用問題鏈的形式,學生在問題引導下閱讀史料、分析歷史,表達自己的看法,形成歷史認識,提升歷史能力。將歷史問題與歷史情境有機結合,采用問題情景模式,讓學生更好理解重慶談判的背景,解決教學重點。史料展示,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分析,提高學生從史料中抓取關鍵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史料實證的歷史核心素養。教師適當講解,重現情境,培養學生家國情懷。表格梳理,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史料實證的歷史核心素養。
講授新課(二)任務二、美蔣挑起內戰--陰謀盡現狼煙起,半年滅共甚驕狂1.內戰全面爆發的標志出示內戰爆發時國共雙方軍事實力對比表:項目國民黨方面共產黨方面兵力約430萬約127萬裝備裝備較好的陸、海、空軍繳自日、偽軍的步兵武器和少數火炮控制地區人口面積約占全國的76%,人口約3.39億面積約占全國的24%,人口約1.36億出示1946年6月,陳誠奉蔣介石之命,操盤制訂出的全面內戰計劃:一、在6月份用48小時消滅中原解放區。二、在7月份用兩個星期占領蘇皖解放區。三、在8月份用3個星期打通津浦線和膠濟線。四、在9月份消滅冀熱遼解放區和晉冀魯豫解放區,然后摧毀整個中共根據地,使“解放區成為歷史上的名詞"。設問:國民黨軍的作戰計劃體現了其怎樣的態度?毛澤東怎么看?教師講述:1946年6月,蔣介石公然違背“雙十協定”,撕毀政協決議,全力圍攻中原解放區,發動全面內戰。國民黨公開叫囂,以20萬軍隊,在48小時內消滅中原解放區;用3到6個月的時間,完全消滅所有中共控制的解放軍。Q1.國民黨實力碾壓共產黨,它的內戰目標能實現嗎?2.全面進攻1946年10月,國民黨軍隊占領張家口,全面進攻達到最高峰。材料:1946年7月15日聞一多在李公樸的追悼會上發表的《最后一次講演》(節選):看今天來的這些人,都是我們的人,都是我們的力量!此外還有廣大的市民!我們有這個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勝利的,真理是永遠存在的。歷史上沒有一個反人民的勢力不被人民毀滅的!提示:沒有。提示:國民黨軍狂妄的作戰計劃;提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提示:內戰不得人心。自主探究,了解內戰爆發的時間順序和空間要素,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時空觀念。結合教材相關史實,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學生歸納概括能力。
講授新課(三)任務三、運動戰顯神威--自衛反擊有奇招,運動戰下敵潰逃戰略上藐視敵人【小組合作】Q1.“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論述的意義?1946年8月,毛澤東與美國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談話中,提出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戰術上重視敵人【小組合作】Q2.在敵人占明顯優勢的情況下,面對國民黨的瘋狂攻勢,解放軍采取怎樣的策略最終粉碎敵人的全面進攻的?生:毛澤東提出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著名論斷,制定了以運動戰為主要方式,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作戰原則和方針。【知識補充】運動戰:是依托較大的作戰空間來換取時間移動兵力包圍敵方,以優勢兵力速戰速決,運動戰的運用歸為這樣一段話"避敵主力,誘敵深入,集中優勢兵力逐個擊破"。師:解放區軍民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半年多的自衛反擊戰,粉碎了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師:全面進攻失敗后,國民黨被迫收縮戰線,改為重點進攻。提示:這對解放戰爭時期,革命人民和軍隊戰勝裝備上強大的敵人,起到了巨大的精神鼓舞作用。堅定了中國人民革命必勝的信心。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學習,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與合作探究能力,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題,并突破教學難點。從多渠道獲取歷史信息,提高對史料的識讀能力,提高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培養核心素養。
講授新課(四)任務四、粉碎重點進攻--全面進攻已無力,孤注一擲亦枉然1.概況全面進攻被粉碎,國民黨用于機動作戰部隊嚴重不足,國民黨改為重點進攻。師:國民黨會選擇重點進攻什么地方?生:陜北解放區和山東解放區。【知識補充】陜北解放區--胡宗南指揮國軍于1947年3月13日動員了二十三萬軍隊進攻解放軍約二萬軍隊。山東解放區--國軍于1947年4月6日,動員了六十旅軍隊,逾四十萬人,進攻山東解放區。師:說一說人民解放軍是如何粉碎敵人對陜北解放區和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的。【播放視頻】材料:彭德懷率領的西北野戰軍采取蘑菇戰術:積極防御的戰術形式。在敵強我弱、敵軍向我進攻的形勢下,實行避開敵之鋒芒,不同敵主力決戰,同敵人一再周旋,打圈子,將敵磨得筋疲力盡,然后尋機殲滅之。材料:解放軍4至5月期間,先后于山東新泰和蒙陰消滅了國軍約兩萬士兵。5月,解放軍又于孟良崮戰役中消滅了國軍第七十四師和約3萬士兵。6月,國軍再次動員25個旅,于萊蕪到蒙陰之間進攻解放軍失敗,7月撤退出魯中。這象征國軍對山東的重點進攻策略失敗。出示整編74師師長張靈甫的戰斗履歷:1937年參加淞滬會戰。12月投入南京保衛戰。1938年取得“萬家嶺大捷"。1939年參加南昌會戰。1940年參加上高會戰。1941-1942年參加了第二次長沙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浙贛會戰、鄂西會戰。1943年參加常德會戰。在孟良崮戰役中被消滅。【合作探究】中共為何能成功粉碎國民黨進攻呢?材料一1946年9月16日,毛澤東提出“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敵的原則,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以運動戰為主要作戰方法。”——《毛澤東選集》材料二孟良崮上鬼神號,七十四師無地逃。……喜見賊師精銳盡,我軍個個是英豪。____________——陳毅《孟良崮戰役》材料三蔣介石的阿Q精神十足,占領了延安,他就以為自己勝利了。但實際上只要他一占領延安,他就輸掉了一切。首先全國人民以至全世界就都知道了是蔣介石背信棄義,破壞和平,發動內戰,禍國殃民,不得人心……___——李海文《在歷史巨人身邊:師哲回憶錄》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正確的戰略戰術;解放軍英勇善戰;蔣介石背信棄義,發動內戰,不得人心。【知識拓展】自衛反擊戰的結果人民解放軍在第一年度作戰中,共殲滅國民黨正規軍97.5個旅共78萬人,平均每個月殲敵8個旅,連同非正規軍,共殲敵110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第一線的突擊兵力,已下降到只占開始進攻解放區時的總兵力的34%,國民黨軍隊減少到373萬人,人民解放軍則在戰斗中不斷發展壯大,總兵力增加到195萬人,并積累了大兵團作戰的經驗。與國民黨戰略反攻的機會即將到來!提示:①毛澤東、周恩來等率領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主動撤出延安,轉戰陜北。彭德懷率領的西北野戰軍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戰役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軍隊對陜北的重點進攻。②華東野戰軍在孟良崮戰役中消滅國民黨王牌主力整編第七十四師,打退了敵人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提示:①集中兵力殲滅敵人;②黨中央、毛澤東的戰略部署和指揮;③人民軍隊的英勇作戰;④人民群眾的大力支持;等等。文史資料展示,學生獨立思考,培養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史料實證的歷史核心素養。開展史料探究,培養合作探究與解讀史料的能力。史料分析,分組討論,學生從史料中抓取關鍵信息,獨立思考并表達觀點,培養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史料實證的歷史核心素養。通過研究,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精神,培養家國情懷。
課堂小結抗日戰爭勝利后,人民渴望和平。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和平,毛澤東親赴重慶談判,“雙十協定"的簽署和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為中國實現民主統一、和平建國帶來了一線曙光。但是,蔣介石公然違背“雙十協定”,撕毀政協決議,發動了全面內戰。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廣大人民的支持下,粉碎了國民黨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人民解放戰爭進入戰略進攻的新時期。通過總結,凝練主題,引發學生的共鳴,進行情感升華。
課堂練習1.(2024·黑龍江牡丹江)民主人士柳亞子先生曾贈毛澤東詩云:“闊別羊城(廣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重慶),彌天大勇誠能格,遍地勞民戰尚休。"從詩中可以看出毛澤東此行渝州的目的是()A.爭取國內和平與民主B.推動實現全民族抗戰C.達成國共的再次合作D.商討成立蘇維埃政府【答案】A(2024·山東濟寧)藝術創作與時代需要緊密相連。對下圖漫畫《重點攻勢》創作意圖理解最為合理的是()A.嘲諷國民黨進攻意圖破產B.提醒人們全面內戰即將爆發C.呼吁解放軍重點進攻南京D.歡呼解放戰爭取得全國勝利【答案】A3.(2024·吉林長春)毛澤東曾說:“延安是我們的,我們在這里開了窯洞,種了小米。”但1947年3月,中共中央卻主動撤離延安。這一行動反映了我軍()A.軍事指揮策略靈活B.拉開戰略進攻序幕C.配合正面戰場作戰D.取得戰略決戰勝利【答案】A4.(2023·山東煙臺)1946年6月至10月,膠東我軍主力部隊奮起自衛還擊,發起膠濟路阻擊戰。阻擊戰歷時3個多月,共殲敵1萬余人。材料中的“自衛還擊"()A.意在粉碎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B.有力配合了孟良崮戰役C.揭開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D.有利于華北全境的解放【答案】A課堂隨練,檢查了學生對這節課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又對本課知識進行小結和梳理,強化了本課重點,很好地落實本課課標要求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課后反思本課以問題驅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以問題與探究任務為線索,環環相扣,思路清晰,教學活動始終圍繞課堂立意與教學重難點展開。創設情境,寓教于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圖片和文字史料豐富,易于理解和解讀,便于學生進行解讀和理解。落實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課堂容量較大,文字史料較多,易造成閱讀疲勞;課堂板書應該更精致,可以更科學地使用板書。反思得失,不斷前進。
附1:板書設計
附2:【學史崇德】相信人民的力量,尊重人民的利益
撫今追昔,我們從抗戰中獲得了哪些啟示?【相關史事】1946年9月,國民黨軍隊占領山西省文水縣。在文水縣云周西村領導土地改革的中共候補黨員劉胡蘭堅持留在當地進行斗爭。1947年1月,劉胡蘭被國民黨軍隊和當地地主武裝認出,不幸被捕,從容就義,犧牲時未滿15周歲。毛澤東得知劉胡蘭的英雄事跡后,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1947年8月,劉胡蘭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網絡營銷產品課件
- 裝修人工費變更管理合同
- 住宅裝修終止合同協議
- 腫瘤科普宣傳課件
- 2024深圳市中嘉職業技術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漯河市舞陽中等專業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2024河南省駐馬店財經學校工作人員招聘考試及答案
- 新能源汽車租賃合同
- 商品采購合同書范例
- 公共綠地養護承包合同樣本
- 電儀TPM管理方案
- 風電基礎施工方案
- 2021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下冊《人與自我》教案
- 【人教版】《勞動教育實踐活動手冊》四年級下冊 勞動項目一 課件
- 二十屆三中全會知識點試題及答案【200題】
- 高級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病媒生物控制技術(096)(副高級)自測試卷及解答參考
- 2023年山東青島局屬高中自主招生物理試卷真題(含答案詳解)
- CBL聯合情景模擬人文護理查房
- 二級建造師繼續教育模擬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LY/T 3371-2024草原生態狀況評價技術規范
- 民政局發布的離婚協議書樣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