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經驗:融資租賃業務財稅差異案例解析_第1頁
會計經驗:融資租賃業務財稅差異案例解析_第2頁
會計經驗:融資租賃業務財稅差異案例解析_第3頁
會計經驗:融資租賃業務財稅差異案例解析_第4頁
會計經驗:融資租賃業務財稅差異案例解析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融資租賃業務財稅差異案例解析融資租賃業務財稅差異案例解析

20xx年12月1日,甲企業與乙企業簽訂融資租賃合同,甲企業向乙企業租入設備一臺,合同主要條款如下:

(1)租賃期限:20xx年1月1日-20x6年12月31日,4年。

(2)租金支付方式:每年末支付租金15萬元。

(3)該設備2009年12月1日的公允價值為50萬元。

(4)租賃合同約定的年利率7%.

(5)承租人的初始直接費用均為1000元。

(6)承租期滿時,甲企業享受優先購買權購買價100元。估計承租期滿時的公允價值8萬元。

請做出20xx年的相關分錄。單位為萬元,企業所得稅率為25%,不考慮所得稅以外的其他稅金。

「案例解析」

1.計算租賃開始日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確定租賃資產入賬價值。

最低租賃付款額=租金+承租人到期行使優惠購買權時支付的款項=15x4+0.01=60.01(萬元)

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15x(P/A,4,7%)+0.01x(P/V,4,7%)=15x3.3872+0.01x0.7629=50.82(萬元)

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大于公允價值50萬元,根據孰低原則,租賃資產的入賬價值應為公允價值50萬元與初始直接費用0.1萬元之和,即50.10萬元。

2.計算未確認融資費用。

未確認融資費用=最低租賃付款額-租賃資產公允價值=60.01-50=10.01(萬元)20x3年

1月1日賬務處理:

借: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50.1萬

未確認融資費用10.01萬

貸: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60.01萬

銀行存款0.1萬

財稅差異:

(1)稅法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付款總額+支付的相關稅費=15x4+0.1=60.1(萬元)

會計上融資租賃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50.1萬元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規定,雖然融資租入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但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因為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時不影響損益或權益,也就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如果確認暫時性差異的影響,在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同時不能調整所得稅費用,對應科目是資產類科目,即借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貸記固定資產科目,這樣調整了資產的賬面價值,使得資產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又產生了暫時性差異,由此陷入一個死循環,違背資產的歷史成本原則。所以,融資租賃形成的暫時性差異不確認遞延所得稅。

(2)會計上未確認融資費用賬面價值為-10.01萬元(未確認融資費用屬于負債類科目,初始確認在借方所以用負數表示),在后期作為財務費用進行攤銷,稅法上不確認未確認融資費用,計稅基礎為0,負債的賬面價值高于計稅基礎,形成應納稅的暫時性差異,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2.5025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2.5025萬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2.5025萬

3.確定未確認融資費用分攤率。

根據租賃準則,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為入賬價值的,應當重新計算分攤率。該分攤率是使最低租賃付款額的現值等于租賃資產公允價值的折現率。本案例是以公允價值作為租賃資產的入賬價值的。

根據下列公式:租賃開始日最低租賃付款的現值=租賃資產公允價值

當r=7%時,15萬元x3.3872+0.01萬元x0.7629=508156.29元>50萬元。

當r=8%時,15萬元x3.3121+0.01萬元x0.7350=496888.5元由上面計算r(508156.29-500000)/(508156.29-496888.5)=(7%-r)/(7%-8%)

計算得出:r=7.72則20xx年12月31目支付第一期租金確認的融資費用=(60.01-10.01)x7.72=3.86(萬元)

賬務處理:

借:長期應付款應付融資租賃款15萬

貸:銀行存款15萬

借:財務費用3.86萬

貸:未確認融資費用3.86萬

財稅差異:未確認融資費用的分攤額,稅法上不允許稅前扣除,應轉回期初確認的應納稅的暫時性差異0.965(3.86x25%)萬元。

借:遞延所得稅負債0.965萬

貸:所得稅費用0.965萬

折舊額的納稅調整:

假設會計與稅法折舊年限均為4年,凈殘值為0,都采用直線法折舊,則會計上每年計提折舊=50.1/4=12.525(萬元),稅法每年計提折舊=60.1/4=15.025(萬元),形成財稅差異為2.5萬元,以上差異在未來期間不可以轉回,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準則關于暫時性差異的定義,所以將其視作永久性差異,不進行所得稅的會計處理,而是在企業匯算清繳時,按照調表不調賬的原則進行納稅調減處理。

這個稅會差異2.5萬元填寫在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的(A類)的15行:減:納稅調整減少額.

小編寄語:會計學是一個細節致命的學科,以前總是覺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