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金財務內控自查報告基金財務內控自查報告「篇一」全市定點醫藥機構、參保人員和醫保工作者:醫保基金是人民群眾的“救命錢”,是醫療保障制度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增強法制意識、規范醫藥服務、主動參與監督、維護醫保基金安全、促進基金有效使用是每個人的職責。啟東市醫療保障局特向全市定點醫藥機構、參保人員和醫保工作者提出如下倡議:一、增強法制意識。認真學習醫保法律法規和協議約定;積極開展醫保普法教育和宣傳活動;牢固樹立法制意識和誠信意識;堅守法律底線和政策紅線;遠離違法違規高壓線。二、規范自律行為。定點醫藥機構嚴格依法依規為參保人員提供醫藥衛生服務,誠信履行醫保服務協議,規范診療行為。醫師、藥師及醫保工作者全面掌握醫保政策法規,堅持因病施治、科學診療、規范服務,堅決守好醫保基金安全的第一道關口。參保人員樹立主人翁意識,從我做起,珍惜醫保權益,自覺抵制并主動檢舉欺詐騙保行為。三、主動參與監督。充分發揮主人翁精神,積極關注醫保待遇、基金使用熱點問題,提出建議意見,舉報涉嫌欺詐騙保行為,共同擔負醫保基金監管責任,守好群眾“救命錢”。敬請社會各界關心、支持、監督醫療保障工作。倡議人:基金財務內控自查報告「篇二」根據迪慶州民政局轉發的《云南省審計廳關于審計迪慶州社會保障資金的通知》(云審經通[2012]11號)文件要求,我局對管理的社會保障資金落實情況認真進行了自查,現將情況匯報如下:一、社會保障資金管理情況(一)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我縣自20xx年開始,全面啟動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經長期的努力和實踐,城市居民低保工作有了較大發展,基本實現了“應保盡保、動態管理”,形成了較完備的管理工作機制,保障標準逐年提高,月保障標準從180元提高到了279元。保障對象由原來的主要保障城市“三無”對象,擴展到符合條件的的所有非農業戶口居民,覆蓋下崗、失業等所有低收入家庭。2、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0xx年起,我縣全面啟動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將原來的農村特困救助整體過渡到新的農村低保救助,按照低標準、廣覆蓋的原則,保障人數從20xx年的42805人增加到20xx年的50005人,基本建立起一張覆蓋城鄉的社會救助網絡。(二)城鄉醫療救助工作。城鄉醫療救助是社會救助工作的一項重要的輔助政策,是有效降低城鄉居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重要措施。經過不斷探索和實踐,我縣逐步修訂和完善了《維西縣城鄉醫療救助實施細則》。按照“扶貧幫困、分類施救”的指導思想,將城鄉低保戶、五保戶、重點優撫對象作為救助的重點,逐步實現了與新農合、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保”等社會保障制度的有效對接,三種對象負擔農村合作醫療保險金全部由民政支付。(三)農村五保供養。按照《農村五保供養條例》相關規定,我縣五保供養主要采取以集體供養為主,國家給予適當補助的方式,使他們的生活基本上得到保障。集中供養五保對象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目前標準為287元/月;散居五保供養標準提升至現在的1440元/年,全部實行銀行打卡社會化發放,所有五保對象都納入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額補助。(四)自然災害救助。我縣救災救濟工作,按照“政府主導、分級管理、社會互助、生產自救”的救災工作方針,做好受災群眾的緊急轉移安置和臨時生活救助;把受災困難群眾的生活安排與低保制度、五保制度銜接起來,把受災困難群眾的冬春生活安排與元旦、春節期間的走訪慰問結合起來。恢復重建工作,按照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采取自建為主,援建和幫建相結合的方式,區分受災群眾的具體情況,給予分類救助并逐步與防災減災工作相銜接。1、廣泛開展抗災救災工作我縣地處高寒貧困山區,干旱、洪澇、冰雹、霜凍雪災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連年不斷,民房火災時有發生。每逢災害發生后,民政部門及時深入災區第一線開展搶險救災、查災核報,并在當地鄉(鎮)人民政府的大力配合下緊急轉移安置受災群眾,組織災區群眾開展生產自救、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及時下撥救災款物,組織開展社會力量募捐救助活動,多渠道、多形式解決災民的吃、穿、住、醫困難,確保了災民的基本生活和災區社會穩定。2、完善住房救助制度,民房恢復重建工作有效開展。(1)實施住房救助制度。減免農業稅以來,我局累計對全縣農戶住房實行統保,每戶保額為:一類區5000元;二類區4000元;三類區3000元。在保障險期限內,民房因災造成毀損或局部毀損的,保險公司均按約定給予了賠償。(2)民房恢復重建工作。“十一五”期間,我縣因雪災、火災、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造成倒房的民房恢復重建工作任務繁重。其中較為嚴重的有葉枝鎮瓦口村民小組山休滑坡、白濟汛鄉永安村洛佐洛民房火災、葉枝新化特大民房火災和攀天閣鄉工農村泥石流等民房恢復重建工作。我局在災后及時下達了民房恢復重建資金,幫助災民重建家園,社會反響良好。二、社會保障資金收支情況(一)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收支情況分別為:20xx年收入116萬元,支出125.6788萬元;20xx年收入151萬元,支出160.1002萬元;20xx年收入2397920元,支出2665696元;20xx年收入4177000元,支出3784406元;20xx年收入6207850元,支出5215267元;20xx年收入5914000元,支出5919926元;20xx年收入7455800元,支出1256788元。(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資金收支情況分別為:20xx年收入21194700元,支出20438960元;20xx年收入40916642元,支出32505720元;20xx年收入39085550元,支出39849150元;20xx年收入58503000元,支出50069470元;(三)自然災害生活救助資金收支情況分別為:20xx年收入2878000元,支出1656113元;20xx年收入2073000元,支出1678252.91元;20xx年收入1370000元,支出3290905.49元;20xx年收入8290000元,支出5473309.67元;20xx年收入4700000元,支出4888928.60元;20xx年收入10181184.20元,支出8905387.89元;20xx年收入420xx00元,支出5120xx0元。(四)農村醫療救助資金收支情況分別為:20xx年收入35萬元,支出8.33萬元;20xx年支出24100元;20xx年收入100萬元,支出372872.34元;20xx年收入1540000元,支出489893.90元;20xx年收入743萬元,支出1554593.63元;20xx年收入4794500元,支出9779446.22元;20xx年收入6729900元,支出4624231.7元。(五)城市醫療救助資金收支情況分別為:20xx年收入8.5萬元,支出11300元;20xx年收入59.9萬元,支出44300元;20xx年收入54萬元,支出88900元;20xx年收入495600元,支出949110元;20xx年收入650300元,支出47900元。(六)農村五保供養資金收支情況分別為:20xx年收入467280元;20xx年支出470503.56元;20xx年收入元,支出元;20xx年收入元,支出元;20xx年收入1952640元,支出1952640元;20xx年收入2047830元,支出2047830元;20xx年收入2359880元,支出1982720元。基金財務內控自查報告「篇三」根據《關于開展社會保險基金安全檢查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局領導高度重視,組織召開自查工作會議要求個相關科室人員積極開展自查工作,現自查事項作如下報告:一、社會保險收入情況1、我局嚴格按照文件要求執行養老保險補費政策,符合規范,首先接收人社局開具的補繳單,其次填寫社會保險關系接續申請表,經辦人員打印征集計劃單,由社保經辦人、科室負責人、局領導先后簽字審核通過,然后到財務科結算。收入出納根據已發生的經濟業務,及時辦理各項基金收入工作,并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地記錄收入情況,妥善保管票據,按照銀行制度的規定,加強管理,進行個體靈活就業、城鎮居民、補費、各單位工傷結算及各工地農民工工傷,全縣行政事業單位工資、各企業條管單位、下崗失業人員醫療結算,結算金額與審核金額核對一致后,打印繳費結算單及基金劃繳憑證,按照劃繳憑證金額用POS機刷卡或通過全程電子化系統批量代扣,確認基金進帳后,進行內部交接。登記各類收款臺賬(五險,行政事業單位工資)并進行核對,每月末與銀行進行對帳,做到帳帳相符后,把收入戶轉財政專戶,無挪用、載留、擠占、貪污現象發生。劃繳憑證設專人進行管理,實行崗位責任制,基金劃繳憑證的領購、保管、使用及核銷全部登記在冊,所有票據采取連號使用,杜絕出現跳號、斷號現象。2、城鄉居民養老繳費情況,根據《吉木乃縣城鄉居民養老實施辦法》規定了各鄉(鎮)登記核定、社保部門征收、相關部門共同監督管理的職責明確、分工有序、相互配合的部門聯動機制,搭建了核定、征收、監管三個平臺。在登記核定和征收平臺建設上,嚴格執行登記、核定、繳費、開具稅票和領取繳費證程序。規定參保人持本人戶口簿和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先到戶籍所在村辦理繳費登記;村代辦點對初次參保人員的相關信息進行認真審核,在村委會工作人員的輔導下填寫《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登記表》;村委會工作人員把相關材料上報鄉(鎮)勞動保障服務站逐項錄入到信息管理系統,核定繳費金額,并開具《專用繳費收據》;之后鄉(鎮)工作人員根據《繳費核定結算單》核定的金額,在指定的農村信用社繳費。二、社會保險支出情況按照政策要求及時審核個體、企業、機關事業退休人員養老初始待遇并兌現,首先由初審人員收取退休人員基本資料及退休審批相關文件資料,各項數據核實正確后,進行初始待遇審核,待審核完成簽字,交由復核人員進行復核并簽字、再由科室長對各項信息進行審核并簽字,最后交由領導審核簽字確認后,交給待遇發放人員當月兌現待遇。企事業待遇在上月的工資基礎上,當月有變動的,手工和系統全部進行變動后,對每個單位按照變動過的當月的手工工資表和系統內的數據進行核對,準確無誤后進行打印,交由復核人員進行變動復核簽字后,領導審核簽字,最后財務進行發放。目前全部通過電子銀行平臺發放各類養老待遇。1、醫療、生育保險待遇支付,由審核醫生對患者發生的醫療費用進行初審,交復核人員進行核算,完成后由復核人員進行手工復審核算,再交審核醫生將相關費用錄入程序進行審核結算并簽字確認,復核人員在程序中確認無誤后復核通過再簽字確認,最后主管領導簽字確認后方可由財務科支付。2、工傷保險待遇支付由審核醫生對工傷人員的醫療費用進行初審,審核員將支付費用錄入程序進行工傷人員待遇核定,再由復核人員在程序中進行復核,完成后簽字確認交審核人員進行工傷人員待遇支付審核結算,最后由主管領導審核簽字后交財務科支付。3、失業保險待遇支付由失業保險待遇核定人員按照下崗失業人員提交的相關資料進行待遇核定,核定完成后交給主管領導再次復核后簽字蓋章,按照核定好的待遇支付標準,對本月領取失業金的人員進行造冊,再由復核人員、主管領導依次簽字確認,交財務科支付。4、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資格認證和重復領取待遇方面,我縣城居保資格認證工作是每年的4月份開始和企業養老資格認證同時進行,未及時進行資格認證的領取待遇人員我們及時核查處理。待遇審核和發放平臺建設上規定,符合退休待遇享受條件的人員,須嚴格履行個人申請、經鄉鎮勞動保障所初審、縣社保局審核、社會化發放的程序。參保人持《繳費證》,到所在行政村填寫《待遇申報表》,由所在行政村簽署意見并加蓋公章后,報鄉鎮代辦點初審。鄉鎮代辦點根據相關政策初審確認后,為待遇享受對象換發《待遇領取證》,從信息系統中點擊“人員領取待遇申請”實行網上初審,并于每月15日前上報《待遇申報表》到縣社保局。縣社保局根據鄉鎮代辦點上報的《待遇申報表》逐一審核確認,從信息系統中自動生成發放報表報送縣財政局審核。縣財政局根據社保局提供的發放報表,結合退休年齡審核后,由信用社實行社會化發放。由于電子銀行發放和POS機收費是一體的、我縣POS機目前正式安裝完畢,準備20xx年1月開始按電子銀行發放工資。三、社會保險基金財務管理內控機制情況根據《社會保險基金財務制度》、《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為進一步規范財務管理,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工作,我局制定了內部財務管理制度,要求工作人員遵守財經紀律、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基金安全。基金收入出納做內部交接,支出出納做外部交接,基金會計做回單確認,形成了相互監督制約的管理機制強化業務崗位制約關系,預防風險的發生。基金財務與業務每月進行對賬,做到賬賬相符、賬證相符、賬實相符,確保社會保險基金財務數據的真實、準確和完善。財務專用章由專人保管,個人名章由本人或其授權人員保管,嚴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項所需的全部印章。財務收入章由收入出納保管,財務支出章由支出出納保管,U盾分為管理員、錄入、復核三種,管理員的由會計保管,錄入的為支出出納用來支付藥費使用,復核的由收入出納對支出出納錄入的藥費進行監督,檢查數字是否準確無誤,然后做復核。根據《社會保險基金管理財務制度》和收支兩條線管理的規定加強社會保險基金銀行賬戶管理,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必須設立收入戶和支出戶,規范賬戶設置。征收的社會保險費要按規定及時繳入財政專戶;財政專戶和支出戶在同一國有商業銀行只能各開設一個賬戶;財政專戶、支出戶、收入戶都要按規定及時結轉、劃撥資金,嚴禁坐支;支出戶的基金不得轉為定期存款;存入財政專戶、支出戶中的社會保險基金,要按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優惠利率計息,各項社會保險基金要分別計息、分賬核算。社會保險基金嚴格按照收支兩條線管理,專款專用、分別建帳、分帳核算、自求平衡,不得相互擠占調劑。支出的各項社會保險待遇由財政專戶核撥后撥入支出戶方可支付;收入的社會保險費按時轉入財政專戶,由財政專戶統一管理。我局建立了與財政定期對帳制度,每月我局定時到縣財政局對帳,保證了社保基金支付的準確安全。財務人員將每季度財政專戶產生的利息直接做為收入計入財政專戶,支出戶的利息按季轉入財政專戶。四、基金專項檢查中提出的問題進行整改情況1、與財政每月對賬一次,對完賬在財政專戶余額表上讓社保科經辦人員進行簽字、蓋章。2、3POSS機刷卡小票進行簽字,已進行整改,個體人員繳費未采取電子銀行代扣。3、xx%預留保證金賬套,20xx賬補做到6月份。4、定點醫療機構結算發票,改為全額發票。基金財務內控自查報告「篇四」1、該員工工作認真,腳踏實地,關心同事。雖然工作性質繁瑣、復雜,但她能平和地對待,處理事情有條不紊,工作總能自覺、認真、細致地完成,受到辦公室成員一致好評。工作中她能夠站在公司的角度,經常提出合理化建議,為部門的管理出謀策劃,是領導的好助手。2、該員工工作經驗豐富且熟練,不論是本職工作還是輔助其他崗位的工作,從不斤斤計較。工作認真、負責,能主動幫助其他工友。本著要做就一定要做好的原則,工作中不怕累、不怕苦、善于鉆研,是本部門員工學習的榜樣。3、該員工工作經驗豐富且熟練,不論是本職工作還是輔助其他崗位的工作,從不斤斤計較。工作認真、負責,能主動幫助其他工友。本著要做就一定要做好的原則,工作中不怕累、不怕苦、善于鉆研,是本部門員工學習的榜樣。4、該同志在試用期間,表現優秀。服從安排。學習能力接受能力強。工作能力突出。工作認真、積極肯干,完成預定的考核任務,且成績優異,予以轉正。5、該員工在工作上任勞任怨,勤快務實,服從領導,團結同事,能認真執行干布工藝標準,自我檢討意識較強,發現工作中的缺點能及時改正,對新員工耐心輔導,互助友愛。在車間發揮了模范帶頭作用。基金財務內控自查報告「篇五」根據審計要求,我局高度重視失業保險基金自查整改工作,立即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安排部署,重點圍繞失業保險基金的征繳、管理和支付等方面,認真開展自查和整改工作。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一、失業保險基本情況及監管措施失業保險制度歷史沿革失業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與養老保險同步實施的最早的社會保險制度,1986年國務院頒發的《國營企業職工待業保險暫行規定》,是失業保險最早的法規。1993年4月12日國務院發布了《國有企業職工待業保險規定》,1998年國務院正式頒發了《失業保險條例》,將失業保險納入了法律體系,標志著失業保險制度基本建立。XX年四川省根據有關規定制定了《xxx省失業保險條例》,現在xxx區根據《xxx省失業保險條例》規定開展失業保險征收、待遇核發、基金管理等工作。失業保險基金增長變化情況以“十一五”期間為例,隨著每年參保人員增加和繳費基數的提高,失業保險費征收和待遇支付每年都在遞增,XX年至XX年間xxx區失業保險費收入分別為336萬元、326萬元、379萬元、923萬元、1558萬元、2573萬元、6244萬元,累計收入為1.23億元;失業保險待遇支出為144萬元、428萬元、845萬元、1099萬元、1301萬元、2228萬元、4408萬元,累計支出為1.05億元;截止XX年底,失業保險基金結余3073萬元。失業保險基金管理措施1、完善失業保險工作制度,規范資金管理收好、管好、用好失業保險基金,責任重于泰山。近年來,xxx區不斷強化制度建設,狠抓保費征繳,嚴格基金監管,著力促進失業保險基金安全平穩運行。一是嚴格執行《xxx省失業保險條例》、《社會保險基金財務制度》、《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社會保險基金行政監督辦法》以及《xxx省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規定》,貫徹落實《關于做好失地無業農民失業保險和再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文件規定。二是印制了《xxx區失業保險基金管理制度》、《基金內控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等,規范業務流程,合理設置崗位,明確工作職責,建立崗位之間相互監督制約機制,加強對基金收、存、撥、支各主要環節的監督控制。定期對失業保險基金、財務管理制度進行檢查,對薄弱環節及時完善,不斷提高基金內控制度的科學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保證經辦工作的規范運行。三是嚴格失業保險基金財務管理。帳戶按規定開設,我區失業保險的收入戶、支出戶及財政專戶,均在國有商業銀行開設,其利息收入按規定計入基金。失業保險費的征收標準統一,帳務準確,同時做到收入戶資金及時劃轉財政專戶,堅持每月與銀行對帳。嚴格執行《會計法》、《社會保險基金財務制度》,會計人員一律持證上崗。基金會計、出納做到職責權限明確并相互分離、相互制約,出納不得記錄和保管基金賬簿,不編制、審核記賬憑證,基金會計賬簿、原始憑證每半年由單位組織相關人員內部審計一次。2、規范失業保險征收發放流程首先嚴控收入環節,把好“入口關”。一要嚴把繳費基數申報關。在參保單位失業保險登記及申報中,切實做到“四有三準一規范”。“四有”:有參保單位的《社會保險登記表》、營業執照或其他核準執業證件的復印件、組織機構代碼證書復印件、《社會保險費申報表》和《參保單位參加社會保險人員繳費基數申報表》;“三準”:參保單位繳費臺帳記錄和個人繳費記錄準,轉出、轉入、停保、續保記錄準,年終結算準;“一規范”:以上相關資料準確、規范,裝訂合理、合規,查閱方便、快捷。二要嚴把全員參保關。實行各用人單位參保申報的繳費工資,必須經職工本人簽字確認。三要嚴把稽核監督關。堅決杜絕瞞報、少報、漏報職工工資和繳費人數,增強征繳工作的透明度,防止保費流失,做到應收盡收。其次嚴控支出環節,把好“出口關”。嚴格執行《失業保險內部控制管理辦法》、《失業保險發放程序》等規定,著力抓好提檔介紹、資料比對、實地調查、會議討論、待遇計算、手續辦理、社區報到等關鍵環節,嚴把政策關、年齡關、資格關、發放關,切實加強基金使用監管,實現了失業保險金撥付不拖一天、不漏一人、不錯一分的“三不”目標。3、完善了失業保險參保信息及待遇享受基礎檔案目前,建立了參保單位臺帳,為參保人員建卡立檔,詳細記錄每個參保人員的繳費情況。失業保險待遇的申報、審核、發放情況都建有檔案,做到了資料翔實,裝訂成冊,完善了所有人員從參保到領取待遇的全部個人資料。4、健全監督體系建立和完善基金管理內部監督辦法,狠抓保險基金的現場監督,細化三方對帳制度,確保基金支出聯合審批制度落到實處;嚴格執行基金內查內審制度,定期組織開展基金管理情況的內查內審,并主動接受審計、財政等專門監督機構的專項審計和檢查,自覺接受人大、政協、新聞媒體等社會監督,使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互相配合,彼此銜接,形成監督的整體合力。5、建立投訴舉報制度。為維護參保人員的切身利益,建立投訴舉報制度,各經辦機構公開投訴舉報電話號碼,隨時接受監督。對舉報的問題進行調查,業經查實,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嚴肅處理。二、失業保險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失業保險以其保障生活和促進就業的雙重功效,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和鞏固,現在失業保險基金不但緩解了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壓力,還承擔了失業人員的技能培訓經費,接受就業再就業服務所提供的各項幫助,為再就業創造條件,為促進全區經濟健康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等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同時從參保人員到保障內容都有新的發展,一是失業保險其參保人員覆蓋范圍從城鎮職工、農民工,到因國家征用土地后轉非的失地農民,二是從生活救濟、就業促進到基本醫療保障等方面,失業保險基金發揮了更多的作用。目前,全區參加失業保險單位503戶,參保職工11400人。其中:事業單位469戶,參保職工8154人;企業34戶,參保職工3024人。以XX年為例,我區征收城鎮職工失業保險費517萬元,征收失地農民失業保險費5727萬元;發放失業保險金3791萬元,其中為303名城鎮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金182萬元,為6015名失地無業農民發放失業保險金3609萬元。保障了失業人員基本生活近年來,到因破產、關閉、改組、改制終止和解除勞動關系后失業人員增加較大,失業保險對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發揮積極的保障作用。為確保失業人員按時足額領取失業保險待遇,經辦人員深入關閉、破產、改制企業調查研究、了解情況,做到應接盡接、應保盡保。先后深入糧食系統、絲廠等破產改制、裁員較多的企業,宣傳失業保險政策,了解失業人員構成、數量、流向等信息,幫助他們解決人員分流問題,確保所有符合領取條件的失業人員無障礙進入失業保險,及時足額發放失業保險金和其他待遇。同時,深入街道社區發放宣傳材料10萬余份,擴大失業保險的影響力,提高廣大勞動者的維權意識。XX年以來,全市累計為19688名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金7660萬元,切實保障了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提升失業人員就業能力,促進其再就業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幫助他們重返勞動力市場是失業保險工作義不容辭的職責。結合就業市場實際情況,對失業人員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或技能提升培訓,是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的最有效途徑。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向上級主管部門提出了《關于進一步強化失業保險基金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的請示》,制定了《正在領取失業保險待遇人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方案》,內容涉及培訓人員、培訓學校、培訓專業、培訓時間、培訓補貼標準等方面。近幾年,共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提取失業人員職業培訓補貼38.9萬元,培訓失業人員846人。同時,由于失業職工通過技能提升盡快實現了再就業,客觀上又減少了失業保險金的支出,從而實現了失業保險和促進就業良性發展。積極落實“五緩四降三補”政策,幫助企業穩崗促進就業為應對金融危機,上級下發了《關于采取積極措施減輕企業負擔穩定就業局勢有關問題的通知》,這一政策可以概括為“五緩四降三補”政策,允許暫時無力繳納社會保險的困難企業,緩繳半年的五項社會保險費,緩繳的社會保險費不加收滯納金;根據基金支付能力,降低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費率,期限為12個月,其中失業保險費率由原來的3%降低到2%。為使這一政策盡快落實到位,采取“緩大補小,計劃實施”的辦法,確立了受金融危機影響較大的愛眾股份、正大集團、大安鹽廠等企業為緩繳重點,根據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認定標準和戶數,及時辦理緩繳手續;嚴格執行失業保險征繳新費率標準,準確核算降費后的應繳金額;XX年和XX年共降失業保險費75萬元。強化了失業人員醫療保障XX年市人社局、市財政局、市國土局三家聯合印發了《關于做好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的失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的通知》,通知規定了從XX年7月份開始為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納醫療保險費,停止了以前支付醫療門診補助,這樣增大了失業保險金支付力度,進一步強化了失業人員的醫療保障,XX年繳費基數為1462元/月,標準為117元/人月,5913人共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399萬元。XX年來,共支付醫療保障費621萬元。加強平臺建設,提供高質量的公共就業服務水平凡是參保人員失業后申請失業保險待遇時,都免費提供就業求職登記,借助公共就業服務平臺,納入了公共就業服務范圍。通過基層服務網絡體系,從求職登記、職業介紹、崗位培訓、家政服務、信息收發、就業援助、法律咨詢等方面提供就業服務。三、失業保險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由于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企業發展有差異,有些企業對失業保險認識不足,促使失保費征收難度增大。失地農民參保人數劇增,xxx區財力薄弱,失地農民失業保險費國家應繳部分有掛帳情況,但能保證失地農民的失業保險待遇支出。四、完善失業保險政策措施的意見和建議。提高失業保險待遇,給予農民工同等的待遇,確保每一位繳了失業保險費的下崗失業人員在失業后有失業保險金領,助其盡快再就業。強化和改進失業保險的促進就業和再就業功能。失業救濟金主要是解決失業與重新就業之間的短期生活困難問題。產業結構的調整和企業結構的調整,使一部分人不得不進行職業變更。在這種變更中,無論是學習新工種還是尋找新單位,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在此期間,確實需要通過失業救濟金來解決他們一定時期內的生活困難。但是,我們不能把失業者特別是年輕的失業者長期養起來,關鍵是讓他們掌握一技之能,通過培訓和再培訓重新就業。這客觀上要求調整現有的失業保險制度,通過改革現有的失業保險費的籌集、發放辦法,通過調整失業保險金中用于技術培訓、轉崗訓練的費用比例的辦法,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浙江師范大學行知學院《中外管理思想比較》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太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數據庫原理與應用(MySQL)》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鐵嶺衛生職業學院《藝術專業大學英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安交通大學《綜合英語聽說》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紅巖子大橋施工方案
- 2025水電勞務施工合同
- 2025涉外知識產權許可合同范本:知識產權許可合同模板
- 宿州職業技術學院《信號檢測與估值》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船舶上水吊裝方案范本
- 遼寧師范高等專科學校《互動媒體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郵政社招筆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保密觀知識測試題及答案
- 開學第一課:學習哪吒精神勇闖難關做陽光少年2024-2025學年初中班會課課件
- 2024年江蘇省南京市中考數學試卷真題(含答案逐題解析)
- 走進現代舞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學
-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2025年P氣瓶充裝考試題(附答案)
- 《慢性支氣管炎》課件
- 山地體育賽事活動的策劃與執行案例分享
- 《上市公司財務分析》課件
- 2025年中國人保財險江蘇省分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