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請解釋以下概念(每題3分,共15
“黃金率水平〃
二、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
1.在一個有家庭、企業、政府和國外部門構成的四部門經濟中,6?是()的總和。
A.消費、總投資、政府購置和凈出口;B.消費、凈投資、政府購置和凈出
口;
C.消費、總投資、政府購置和總出口;D.工資、地租、利息、利潤和折舊。
2.以下工程中,()不是要素收入。
A.總統薪水;B.股息;C.企業對災區的捐獻;D.銀行存款者取得的利
息。
3.一個家庭當其收入為零時,消費支出為2000元;而當其收入為6000時,其消費支出為
6000元。在圖形上,消費和收入之間成一條直線,那么其邊際消費傾向為()。
9,9,
4.假設消費者在T年(退休前)時預計退休后每年可得額外的退休金10000元,根據生命
周期假說,該消費者與原來相比擬,將()o
A.在退休前不改變,退休后每年增加10000元消費;;
B.在退休前增加10000元消費,退休后不再增加消費;
C.以T年起至生命結束每年增加消費10000元;
D.將退休后可得到的退休金額均勻地用于增加T年以后的消費中。
5.如果靈活偏好曲線接近水平狀,這意味著().
A.利率稍有變動,貨幣需求就會大幅度變動;
B.利率變動很大時,貨幣需求也不會有很大變動;
C.貨幣需求絲毫不受利率的影響;
D.以上三種情況都有可能;
6.投資往往是易變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
A.投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家的預期;B.消費需求變化得反復無常以至于影響投
資;
C.政府開支代替投資,而政府開支波動劇烈;D.利率水平波動相當劇烈。
7.假設消費函數為"凈稅收T=20,投資I=70-400r,凈稅收增加10單位使IS曲線().
A.右移10單位;B.左移10單位;
C.右移40單位;D.左移40單位.
8.中央銀行有多種職能,只有()不是其職能.
A.制定貨幣政策;B.為成員銀行保存儲藏;C.發行貨幣;D,為政府賺
錢
9.利率和收入的組合點出現在IS曲線左下方、LM曲線的左上方的區域中,那么表示
().
A.投資小于儲蓄,且貨幣需求小于貨幣供給;
B.投資小于儲蓄,且貨幣供給小于貨幣需求;
C.投資大于儲蓄,且貨幣需求小于貨幣供給;
D.投資大于儲蓄,且貨幣需求大于貨幣供給.
10.在下述何種情況下,會產生擠出效應().
A.貨幣供給的下降提高利率,從而擠出了對利率敏感部門的私人支出;
B.對私人部門稅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門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
C.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從而擠出了私人部門的支出;
D.政府支出的下降導致消費支出的下降。
11.假定經濟尚未實現充分就業,息供給曲線有正斜率,那么,減稅會使().
A.價格水平上升,實際產出增加;
B.價格水平上升,但不影響實際產出;
C.實際產出增加,但不影響價格水平;
D.實際產出和價格水平都不變.
12.當(),古典總供給曲線存在。
A.產出水平是由勞動力供給等于勞動力需求的就業水平決定時;
B.勞動力市場的均衡不受勞動力供給曲線移動的影響時;
C.勞動力需求和勞動力供給立即對價格水平的變化做出調整;
D.勞動力市場的均衡不受勞動力需求曲線移動的影響。
13如果某人剛剛進入勞動力隊伍尚未找到工作,這是屬于()。
A.摩擦性失業;B.結構性失業;
C.周期性失業;D.永久性失業。
14.為了提高經濟增長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強政府宏觀調控;B.刺激消費水平;
C.減少工作時間;D.推廣根底科學及應用科學的研究成果。
15.經濟波動的周期四個階段依次為()。
A.擴張、峰頂、衰退、谷底;
B.峰頂、衰退、谷底、擴張;
C.谷底、擴張、峰頂、衰退;
D.以上各項都對。
三、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要求:正確的劃錯誤的劃X;將選項填入表格中)
1.政府轉移支付應計入國內生產總值GDP中。()
2.邊際消費傾向越大,投資乘數越小。()
3.財政政策能夠影響總需求曲線的位置,貨幣政策不能影響總需求曲線的位置。()
4.在蕭條時為取得年度預算的平衡,政府必須降低稅率。()
5.如果利率水平處在流動性陷阱區域,貨幣政策是無效的。()
6.75曲線是描述產品市場到達均衡時,國民收入與價格之間關系的曲線。()
7.自然失業率是經濟處于潛在產出水平時的失業率.()
8.當實際GDP小于充分就業的GDP時,充分就業預算盈余就小于實際預算盈余。()
9.按照凱恩斯的貨幣需求,如果利率上升,貨幣需求將減少。()
10.通貨膨脹發生時,退休金領取者和領取工資者都會受到損害。()
四、計算題(第小題10分,共20分)
以下國民收入統計資料:單位:億美元
試計算:(1)國內生產凈值;(2)凈出口;(3)政府稅收減去轉移支付后的余額;
(4)個人可支配收入;(5)個人儲蓄。
2.假設一個只有家庭和企業的兩部門經濟中,消費c=100+0.8y,投資i=150-6r,實際貨幣
國內生產總值4800
總投資800
凈投資300
消費3000
政府購置960
政府預算盈余30
供給m二150,貨幣需求L=0.2y-4r(單位都是億美元)。
(1)求IS和LM曲線;
(2)求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時的利率和收入。
五、簡答題(每題5分,共10分)
1.國民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區別.
2.為什么發生惡性通貨膨脹時,人們寧愿坐出租車而不愿坐公交車?
六、論述題(每題15分,共15分)
1、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及其如何運用?
一、請解釋以下概念〔每題3分,共15分〕
1.CDP:一定時期內,一國境內(1分)所生產產品和勞務價值總計。(2分)
2.均衡產出:均衡產出是和總需求一致的產出,也就是經濟社會收入正好等于全體居民和企業想要的有得支
出。(3分)
3.資本積累的“黃金律水平”:在索洛模型中,長期消費水平最高(1分)的穩態資本存量被稱為資本積累
的“黃金律水平”(2分)。
4.流動性偏好:由于貨幣具有使用上的靈活性,人們寧愿以犧牲利息收入而儲存不生息資產來保持財富的心
理傾向。(3分)
5.通貨膨脹:當一個經濟中的大多數商品和勞務的價格持續在一段時間內普遍上漲時,宏觀經濟學就稱這
個經濟經歷著通貨膨脹。(3分)。
二、單項選擇題〔每題2,共30分〕
題號1234567891()1112131415
選項ACADAADDCcACADD
三、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要求:正確的劃O,錯誤的劃X。〕
題號12345678910
選項XXXXOXOXOo
四、計算題〔第小題10,共20分〕
以下國民收入統計資料:單位:億美元
試計算:(1)國內生產凈值:(2)凈出口;(3)政府稅收減去轉移支付后的余額;(4)個人可支配
收入;(5)個人儲蓄。
解答:(1)國內生產凈值=國內生產總值-折舊,而折舊等于總投資減去凈投資后的余額,
即800-300=500(億美元),因此,國內生產凈值=4800-500=4300(億美元)
(2分)
國內生產總值4800
總投資800
凈投資300
消費3000
政附購置960
政府預算盈余30
(2)從GDP=c+i+g+nx,可知nx=GDP-c-i-g,因此,凈出口:
nx=4800-3000-800-960=40億美元(2分)
(3)用BS代表政府預算盈余,T代表經稅收,即政府稅收減去政府轉移支付的余額,那么有BS=T-g,
從而有T=BS+g=30+960=990億美元(2分)
(4)個人可支配收入本來是個人所得稅后的余額,此題沒有說明間接稅、公司利潤,社會保險稅等因
素,因此可從國民生產凈值中直接得到個人可支配收入,即:YD=NNP-T=4300-990=3310億美元
(2分)
(5)個人儲蓄:S=YD-C=3310-3000;310億美元(2分)
2.假設一個只有家庭和企業的兩部門經濟中,消費c=100+0.8y,投資i=150-6r,實際貨幣供給m=150,貨
幣需求L=0.2y-4r(單位都是億美元)。
(1)求IS和LM曲線:
(2)求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時的利率和收入。
解:(1〕先求IS曲線,聯立:y=c+I①
C=a+by②
I=e-dr③
得,y=a+by+e-dr,此時IS曲線為:r=(a+e)/d—(l-b)y/d(3分)
于是由題意c=100+0.8y,i=150-6r,可得IS曲線為:
y=1250-30r
再求LM曲線,由于貨幣供給m,=50,貨幣需求L=0.2y-4r,故均衡時得:
150=0.2y-4r(2分)
(2)當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時,IS和LM相交于一點,該點上的收入和利率可同過求解IS和LM方
程得到,即:
y=1250-30r①(2分)
y=750+20r②(2分)
得均衡利率廠10,均衡收入y=950(1分)
五、簡答題(每題5分,共10分)
1.國民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區別.
答: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領土內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指的是一國范
圍內生產的最終產品,是一個地域的概念。(2分)國民生產總值是一國所擁有生產要素在一定時期內所生
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與之聯系的是國民的概念。(2分)例如,一個在美國工作的中國人,
他獲得的收入應計入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和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兩者的關系可以表示如下:GNP=GDP+(本
國居民從海外獲得的是收入一一外國居民從本國獲得的收入)(1分)
2.為什么發生惡性通貨膨脹時,人們寧愿坐出租車而不愿坐公交車?
答:一般說來,坐公交車比擬費時間,坐出租車比擬省時。惡性通貨膨脹發生時,相對價格變得極為不
穩定,貨幣流通速度極大地加快。(2分)人們手中的貨幣就好似燙手的山芋必須越快越好地把它使用出去,
否那么很快會貶值。人們坐公交車所省的錢,也許遠遠比因坐公共汽車所消耗的時間里所發生的貨幣貶值造
成的損失要少得多,而坐出租車雖然多費錢,但可以少受自己所擁有的貨幣貶值的損失。(2分)這樣,從
時機本錢的角度考慮,人們寧愿坐出租車而不愿費時坐公交車。(1分)
六、論述題〔每題15分,共15分〕
1、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及其如何運用?
答:貨幣政策是中央銀行為實現特定的經濟目標而采用的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給量及利率,進而影響宏觀
經濟的方針和措施的總和。(2分)貨幣政策的主要內容包括貨幣政策目標和貨幣政策工具。但由于貨幣政
策一經實施,給必然涉及貨幣政策如何發生作用,如何有效地控制正確的方向,以及能否有效地影響到實際
經濟生活社會中總需求與總供給的平衡問題。因此,貨幣政策所包括的內容實際上有五各方面,即:(1)貨
幣政策目標(2)貨幣政策工具(3)貨幣政策的作用過程(4)貨幣政策的中介指標(5)貨幣政策的效果。(3
分)
運用貨幣政策主要包括七個方面:
第一,控制貨幣發行。這項措施的作用是,鈔票可以整齊劃一,防止幣制混亂;中央銀行可以掌握資金
來源,作為控制商業銀行信貸活動的根底;中央銀行可以利用貨幣發行權調節和控制貨幣供給量。
第二,控制和調節對政府的貸款。為了防止政府濫用貸款助長通貨膨脹,資本主義國家一般都規定以短期貸
款為限,當稅款或債款收足時就要還清。
第三,推行公開市場業務。中央銀行通過它的公開市場業務,起到調節貨幣供給量,擴大或緊縮銀行信
貸,進而起到調節經濟的作用。
第四,改變存款準備金率。中央銀行通過調整準備金率,據以控制商業銀行貸款、影響商業銀行的
信貸活動。
第五,調整再貼現率。再貼現率是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之間的貼現行為。詭整再貼現率,可以控制和調
節信貸規模,影響貨幣供給量。
第六,選擇性信用管制。它是對特定的對象分別進行專項管理,包括:證券交易信用管理、消費信
用管理、不動產信用管理。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它是中央銀行采取對商業銀行的信貸活動直接進行干預和控制的措施,以控制和
引導商業銀行的信貸活動
一、名詞解釋(每題3分,共15分)
L邊際消費傾向2.預防性動機
4.總需求5.周期性失業
二、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
1.用支出法核算GDP時,應包括的工程有()o
A.居民消費支出B.政府轉移支付
C.政府稅收D.居民對債券的
支出
2.當GDP大于GNP時,那么本國居民從國外得到的收入()外國居民從本國取得
的收入。
A.大于B.等于C.小于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
()O
A.出口減進口;B.出口加進口;C.出口加政府轉移支付;D.進口減出口.
()
A.摩擦性失業;B.結構性失業;C需求缺乏型失業;D.周期性失業.
5
7.貨幣供給的增加()。
A.將使"/曲線向左上移動B.將使"/曲線向右下移動
C.將使/S曲線向右上移動D.將使/S曲線向左下移動
8.自發投資支出增加30億元,會使/S曲線()o
A.右移30億元B.左移30億
元
C.右移,支出乘數乘以30億元D.左移,支出乘數乘以30億元
9.在經濟衰退期間,一般()
A.稅收減少,政府支出減少;B.稅收減少,政府支出增加;
C.稅收增加,政府支出減少;D.稅收增加,政府支出增加.
10.以下()的情況不會增加預算赤字。
A.政府債務的利息增加B.政府購置的物品和勞務增加
C.政府轉移支付增加D.間接稅增加
11.通常認為緊縮貨幣的政策是()。
A.提高貼現率B.增加貨幣供給
C.降低法定準備率D.中央銀行增加購置政府債券
12.以下哪一觀點是不正確的()。
供給的增長時,實際貨幣供給供給的增長大于價格水平的上升時,實際貨幣供給增加;
C.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價格水平上升,實際貨幣供給減少;
D.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價格水平下降,實際貨幣供給減少.
13.總需求曲線是()o
A.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B.一條垂直線
C.一條向上傾斜的曲線
D.通常是向右下方傾斜的一條曲線,但也可能是一條垂直線
14.可持續開展指()的經濟增長。
A.沒有過度的技術進步3.沒有過度的人口增長
C.沒有過度的資本投資
15.根據新古典模型,人口增長率的上升將()。
A.提高人均資本的穩定狀態水平B.降低人均資本的穩定狀態水平
C.對人均資本的穩定狀態水平沒有影響
D.如果bV〃那么如B所述,如果那么如A所述
三、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要求:正確的劃O,錯誤的劃X;將選項填入表格中)
1.GDP中扣除資本折舊,就可以得到NDP。()
2.邊際消費傾向越大,投資乘數越小。()
3.當價格水平的上升幅度大于名義貨幣供給的增長時,實際貨幣供給減少。()
4.一般來說,位于/S曲線右邊的收入和利率的組合,都是投資小于儲蓄的非均衡組合。
()
5.轉移支付增加1元對總需求的影響總是與政府支出增加1元相同的。()
曲線上存在儲蓄和投資均衡時,收入和利率的組合點有無數個。()
7.在長期總供給水平,由于生產要素等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經濟中不存在失業。()
8.投資增加會誘發本錢推進的通貨膨脹。()
9.通貨膨脹的對債權人有利。()
10.新古典增長理論中的穩態條件是:s片(〃+刃心()
四、計算題(第小題10分,共20分)
1.設某經濟某一時期有1.9億,其中1.2億人有工作,0.1億人在尋找工作,0.45億沒
有工作但也沒在找工作。試求:(1)勞動力人數;(2)勞動力參與率;(3)失業率。
2.假定經濟是由四部門構成,RYX+I+G+NX,消費函數為辦投資函數為
I=200-1500rf凈出口函數為NX=100-0.04Y-500r,貨幣需求函數為L=O.5Y+2OO-2OOOr,
政府支出為0200,稅率人名義貨幣供給為加750,價格水平片1,試求:
(1)/S曲線
(2)曲線
(3)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時的利率和收入。
五、簡答題(每題5分,共10分)
1.國民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區別.
一LM模型的根本含義。
六、論述題(每題15分,共15分)
1.聯系宏觀經濟政策其他幾個目標,你認為政府應該努力穩定經濟嗎?
一、名詞解釋〔每題3分,共15分。〕
1.邊際消費傾向:增加的消費和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單位收入中用來增加消費局部的比率。
2.預防性動機:指為了預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局部貨幣的動機,如個人或企業為應付事故、失業、疾病等意
外事件而需要事先持有一定數量的貨幣。
3.充分就業預算盈余:指既定的政府預算在充分就業的國民收入水平即在前在國民收入水平所產生的政府預
算盈余。
4.總需求:是經濟社會對產品和勞務的需求總量。
5.周期性失業:是指由于經濟周期中的衰退或蕭條時,因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業,這種失業是由整個經濟的
支出和產出下降造成的。
二、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30分。要求將選項填入表格)
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
選項ACABCCBCBDADADB
三、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要求:正確的劃O,錯誤的劃X;將選項填入表格中〕
題號12345678910
選項OXOOXOX0XO
四、計算題〔第小題10分,共20分〕
1.設某經濟某一時期有1.9億,其中1.2億人有工作,0.1億人在尋找工作,0.45億沒有工作但也沒在
找工作。試求:(1)勞動力人數:(2)勞動力參與率;(3)失業率。
解答:⑴(億)(4分)
(2)(4分)
(3)(2分)
2.假定經濟是由四部門構成,且六C打母孫¥,消費函數為投資函數為r200-1500r,凈出口函數為
NX=1OO-O.04Y-500r,貨市需求函數為5斤2仞-20〃〃廠政府支出為R200,稅率QO.25.名義貨市供
給為滬750,價格水平/M,試求:
(1)/S曲線(2)曲線(3)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時的利率和收入,
解:(1)SY=C+I+G+NX,得d+200T500rr
又Yd=(1-t)Y=()Y,那么()Y+230-1500rr
整理后,IS曲線為:Y=2000-5000r(3分)
(2)在名義貨幣為750和價格水平為1的情況下,實際貨幣供給為750,由L=M得:750=0.5Y+200-2000r,
即:Y=1100+4000r,即為LM曲線(3分)
(3)由IS和LM方程聯立得:
Y=2000-5000r:Y=1100+4000r
解方程組得均衡利率r=10%;均衡收入Y=1500。(4分)
五、簡答題〔每題5分,共10分〕
1.國民生產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的區別.
答:國內生產總值是一個國家領土內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指的是一國范
圍內生產的最終產品,是一個地域的概念。(2分)國民生產總值是一國所擁有生產要素在一定時期內所生
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與之聯系的是國民的概念。(2分)例如,一個在美國工作的中國人,
他獲得的收入應計入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和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兩者的關系可以表示如下:GNP=GDP+(本
國居民從海外獲得的是收入一一外國居民從本國獲得的收入)(1分)
一LM模型的根本含義。
答:1S-LM模型是描述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之間相互聯系的理論結構。1S曲線表示所有產品市場均衡的所
有產出和利率的組合,LM曲線表示所有貨幣市場均衡的所有產出與利率的組合。(2分)國民收入決定于消
費、投資、政府支出和凈出口加總起來的總需求或總支出,而總需求尤其是投資需求要受到利率的影響,而
利率由貨幣市場的供求關系確定,就是說貨幣市場要影響到產品市場;另一方面。產品市場上所決定的國
民收入又會影響貨幣需求,從而影響利率,這又是產品市場對貨幣市場的影響,可見,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
是相互聯系的,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這種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中才能決定,描述和分析這兩
個市場相互聯系的理論結構,就稱為IS-LM模型。(3分)
六、論述題(每題15分,共15分)
1.你認為政府應該努力穩定經濟嗎?
答:一國政府宏觀調控的目標主要主要包括5個方面:充分就業,穩定經濟,物價穩定,經濟持續均衡增長
以及國際收支平衡。在這5個目標中,穩定經濟是其他4個目標的實現奠定堅實的根底。(3分)
(D-?國政府之所以要保證充分就業,其原因無外乎就是要保證經濟穩定,如果整個社會存在大量失
業,社會就必然不穩定,而不穩定的社會也就必然帶來不穩定的經濟。人們收入水平由于長期失業的存在非
常低,消費自然受到限制,而那些正在就業的人員,由于未來收入的不確定性,也就必然在增加儲蓄,減少
消費,以防止未來可能出現的劇烈波動,這樣做的結果將使整個經濟處于不穩定的狀態,極有可能出現經濟
危機。
而一國經濟的穩定又與該國的充分就業密切相關,如果沒有經濟的穩定,經濟處于嚴重的衰退或嚴重的
通貨膨脹之中,那么一國充分就業目標也不會出現持久,所以保證經濟的穩定對實現充分就業非常重要。(3
分)
(2)經濟穩定與價格穩定
?國另外?個重要宏觀政策目標是價格穩定,價格的不穩定,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或者嚴重通貨緊縮情
況下,都將使經濟處于不穩定的狀態,而不穩定的經濟又將激化這種危機。例如在通貨膨脹情況下,由于此
時供不應求,導致貨幣的急速貶值,社會經濟出現了動亂,而動亂的經濟又使人們對未來的預期惡化,認為
貨幣購置力仍然會持續下降,并進一步刺激經濟過熱,導致更為嚴重的通貨膨張。13分)
(3)很明顯,如果一國經濟希望能夠持續均衡地增長,就必須保持經濟的穩定,沒有經濟的穩定,經濟
的持續增長也就沒有了賴以生存的環境。例如,如果經濟處于動亂中,人們對未來的預期將會發生變化,這
種變化將會改變原本非常健康的合理預期,經濟的波動也就不可防止,而波動的經濟又會進一步影響人們的
預期,從而導致經濟進一步動亂。(3分:
(4)經濟穩定與國際收支平衡
隨著世界經濟的一體化,越來越多的國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各國經濟已經可以通過國際收支這個重要
的渠道來傳遞經濟,一國的繁榮可以通過國際收支的方式傳導到另外一個國家,,也可以通過國際收支的方
式招自己的衰退轉嫁紿其他國家。因此保證國際收支的平衡,從而減少國際收支對一國國內經濟的影響,已
經成為許多國家重要的宏觀經濟目標。如果?國經濟出現了不穩定,即出現了劇烈的波動,這種波動將會很
快地反映在國家收支上。劇烈的經濟增長,將會導致國際收支的嚴重逆差,劇烈的經濟衰退,將會導致國際
收支順差,國際收支產生的巨大變化,必然會通過乘數的方式影響國民經濟,從而放大經濟的波動幅度,使
國內經濟的不穩定進一步擴大。
綜上所述,一國政府需要努力穩定經濟,使經濟處于一種穩定狀態,這種穩定狀態將為宏觀經濟的調整
創造重要的環境條件,為宏觀經濟政策目標實現奠定堅實的根底。(3分)
宏觀經濟學試題庫
第一單元
一、單項選擇題
1、宏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
A、價格決定理論;B、工資決定理論;
C、國民收入決定理論:D、匯率決定理論。
2、表示一國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量指標是()
A、國民生產總值;B、國內生產總值;
C、名義國民生產總值:D、實際國民生產總值。
3、GNP核算中的勞務包括()
A、工人勞動:B、農民勞動:C、工程師勞動:D、保險業效勞。
4、實際GDP等于()
A、價格水平除以名義GDP:B、名義GDP除以價格水平:
C、名義GDP乘以價格水平;D、價格水平乘以潛在GDP。
5、從國民生產總值減以下工程成為國民生產凈值()
A、折舊;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稅;D、間接稅。
6、從國民生產凈值減以下工程在為國民收入()
A、折舊;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稅;D、間接稅。
二、判斷題
1、國民生產總值中的最終產品是指有形的物質產品。()
2、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應計入今年的國民生產總值。()
3、同樣的服裝,在生產中作為工作服就是中間產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終產品。
()
4、國民生產總值一定大于國內生產總值。()
5、居民購房支出屬于個人消費支出。()
6、從理論上講,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門法所計算出的國民生產總值是一致的。()
7、所謂凈出口是指出口減進口。()
8、在三部門經濟中如果用支出法來計算,GNP等于消費+投資+稅收。()
三、簡答題
1、比擬實際國民生產總值與名義國民生產總值。
2、比擬國民生產總值與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3、為什么住房建筑支出作為投資支出的一局部?
4、假定A為B提供效勞應得報酬400美元,B為A提供效勞應得報酬300美元,AB商定相互抵消300美
元,結果A只收B100美元。應如何干入GNP?
第一單元答案:
一、C、A、D、B、A、D:
二、錯、錯、對、錯、錯、對、對、錯;
三、1、實際國民生產總值與名義國民生產總值的區別在于計算時所用的價格不同。前者用不變價格,后者
用當年價格。兩者之間的差異反映了通貨膨脹程度。
2、國民生產總值用人口總數除所得H的數值就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前者可以反映一國的綜合國力,
后者可以反映一國的富裕程度。
3、由于能長期居住,提供效勞,它比一般耐用消費品的使用壽命更長,因此把住房的增加看作是投資
的一局部。當然,房屋被消費的局部可算作消費,假定它是出租的話所得的房租可以計入GNP。
5、計入GNP的是400+300美元。因為GNP計算的是生產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至于相互抵消多少與
GNP計量無關。
第二單元
一、單項選擇題
1、根據消費函數,引起消費增加的因素是(B)
A、價格水平下降:B、收入增加:C、儲蓄增加:D利率提高。
2、消費函數的斜率取決于(A)
A、邊際消費傾向;B、與可支配收入無關的消費總量;
C、平均消費傾向;D、由于收入變化而引起的投資的總量。
3、在簡單凱恩斯模型中,投資增加使儲蓄(B)
A、不變:B、增加:C、減少;D、不確定。
4、以下四種情況中,投資乘數最大的是(D)
A、邊際消費傾向為0.6;B、邊際消費傾向為0.4;
C、邊際儲蓄傾向為0.3;D、邊際儲蓄傾向為0.1。
5、假定某國經濟目前的均衡收入為5500億元,如果政府要把收入提高到6000億元,在邊際消費傾向等于
0.9的條件下,應增加政府支出(C)億元。
A、10;B、30;C、50;D、500。
6、如果邊際儲蓄傾向為,投資支出增加60億元,可以預期,這將導致均衡GNP增加(D)。
A、20億元;B、60億元;C、180億元;D、200億元。
7、假設其他情況不變,所得稅的征收將會使(B)o
A、支出乘數和稅收乘數都增大;B、支出乘數和稅收乘數都變小;
C、支出乘數增大,稅收乘數變小;D、支出乘數變小,稅收乘數增大。
8、政府在預算平衡條件下增加支出會使總產出(A)o
A、增加:B、減少:C、不變:D、不確定。
9、【S曲線向右下方移動的經濟含義是(A)。
A、利息率不變產出增加;B、產出不變利息率提高:
C、利息率不變產出減少;D、產出不變利息率降低。
10、貨幣供給量增加使LM曲線右移表示(D)o
A、利息率不變產出增加;B、利息率不變產出減少;
C、產出不變利息率提高;D、產出不變利息率降低。
11、水平的LM曲線表示(A)。
A、產出增加使利息率微小提高;B、產出增加使利息率微小下降;
C、利息率提高使產出大幅增加:D、利息率提高使產出大幅減少。
12、自發投資支出增加10億元,會使IS曲線(C)
A、右移10億兀;B、左移10億元:
C、右移支出乘數乘以10億元;D、左移支出乘數乘以10億元。
13、自發總需求增加100萬元,使國民收入增加了1000萬元,此時的邊際消費傾向為(B)
A、100%:B、90%;C、50%;D、10%。
14、利息率提高時,貨幣的投機需求將(C)
A、增加;B、不變:C、減少:D、不確定。
15、假定貨幣供給量不變,貨市的交易需求和預防需求增加將導致貨幣的投機需求(C)
A、增加;B、不變:C、減少:D、不確定。
二、判斷題
1、假設資本的邊際效率高于市場利息率,那么表示現有投資規模偏小。(對)
2、自發消費隨收入的變動而變動,它取決于收入和邊際消費傾向。(錯)
3、在資源沒有充分利用時,增加儲蓄會使國民收入減少,減少儲蓄會使國民收入增加。(對)
4、乘數的大小取決于邊際消費傾向,邊際消費傾向越高乘數越小。(錯)
5、在物品市場上。利率與國民收入成反方向變動是因為利率與投資成方向變動。(對)
6、假設邊際消費傾向提高,那么IS曲線橫截距增加。(對)
7、假設投資對利息率的反響提高,那么在利息率下降相同時產出的增量減少。(錯)
8、投資乘數等于投資變化除以收入變化。(錯)
三、簡答題
1、凱恩斯投資理論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2、所得稅降低對產出和利率有何影響?
四、分析說明題
1、用IS-LM模型簡要說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變動對經濟的影響。
2、用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模型分析“節儉的悖論"。
五、計算分析題
1、假定貨幣需求為L=0.2Y,貨幣供給M=200,消費C=90+0.8Yd,稅收T=50,投資I=140-5r,
政府支出G=50,求:
(1)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資:
(2)假設其他條件不變,政府支出G增加20,那么收入、利率和投資有什么變化?
(3)是否存在“擠出效應”?
2、假定一兩部門經濟中,消費C=100+0.8Y,投資I=150-6i?,貨幣供給M=150,貨幣需求L=0.2Y4,(1)求IS
和LM曲線;
(2)求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時的利率和收入。
3、假定某經濟中的消費函數為:C=O.8(1")Y,稅率t=0.25,投資I=900-50r,政府支出G=800,,貨幣需求
L=0.25-62.5r,實際貨幣供給M/P=500,求:
(1)IS和LM曲線;
(2)兩個市場同時均衡時的利率和收入。
4、設IS曲線為:Y=5600-40r;LM曲線r=-20+0.0IYo
(1)求均衡產出和均衡利率:
(2)假設產出為3000,經濟將怎樣變動?
5、設有以下經濟模型:
Y=C+I+G,1=20+0.15Y,C=40+0.65Y,G=60。求:
(1)邊際消費傾向和邊際儲蓄傾向;(2)均衡的Y、C、I。
6、兩部門經濟中,如果在初始年份是均衡的,國民收入為1500億元,現在:(1)每期投資增加10
0億元,國民邊際消費傾向為0.9,試問國民收入要到達多少億元才能使國民經濟恢復平衡?(2)如果不是
每期投資都增加100億元,而是每期消費增加100億元,上述答案上否會變?如果每期消費增加150
億元呢?
第二單元答案:
一、B、A、B、D、C、D、B、A、A、D、A、C、B、C、C;
二、對、錯、對、錯、對、對、錯、錯;
三、1、凱恩斯認為:(1)企業投資水平決定于資本的邊際效率與市場利息率的比照。在資本邊際效率一定
時,投資隨著利率的下降而增加,隨著利率的上升而減少;(2)隨著投資的增加,資本的邊際效率呈遞減規
律;(3)由于貨幣的流動偏好的作用,利率的下降是有限度的:(4)由于資本的邊際效率的遞減和利率的
下降受阻,導致投資需求缺乏。
2、所得稅降低使乘數增加,從而使IS曲線向左上方移動。在LM曲線不變的情況下,均衡產出增加,
均衡利息率提高。
四、1、(1)IS曲線是描述物品市場均衡,即1=S時,國民收入與利息率存在著反方向變動關系的曲線,
LM曲線是描述貨幣市場到達均衡,即L=M時,國民收入與利息率存在著同方向變動關系的曲線。(2)兩
個市場同時均衡,即I=S,L=M時,兩條曲線的交點決定了國民收入和利息率。(3)擴張性的財政政策,
比方政府支出增加,IS曲線向右上方移動,在LM曲線不變條件下,國民收入增加,利息率上升:擴張性的
貨幣政策使貨幣供給量增加,LM曲線向右下方移動,在IS曲線不變條件下,國民收入增加,利息率下降。
2、在兩部門經濟中,儲蓄增加將會導致國民收入減少,儲蓄減少能使國民收入增加,這是凱恩斯主義
的觀點。由此得出一個自相矛盾的推論:節制消費增加儲蓄會增加個人財富,對個人是件好事,但由于會減
少國民收入,引起經濟蕭條,對整個社會來說卻是壞事;增加消費或減少儲蓄會減少個人財富,對個人來說
是件壞事,但由于會增加國民收入,使經濟繁榮,對整個社會卻是好事。這就是所謂的“節儉的悖論”。
四、1、(1)由Y=C+I+G得IS曲線為:Y=1200-25r;
由L=M得LM曲線為:Y=1000;說明LM處于充分就業的古典區域,故均衡收入為:Y=
1000:聯立IS和LM得到:r=8J=100;
同理得:戶12,1=80,Y仍為1000c
(2)G增加20使投資減少20,存在擠出效應。說明政府支出增加時,只會提高利率和完全擠私人投
資,而不會增加國民收入,這是一種古典情況。
2、(1)由Y=C+I得IS曲線為:Y=1250-30r;
由L=M得LM曲線為:Y=750+20r;
(2)聯立得:Y=950:r=10o
3、(1)由Y=C+I+G得IS曲線為:Y=4250-125r;
由1=\4/「得LM曲線為:Y=2000+250r。
(2)聯立得:r=6;Y=3500e
4、(1)聯立得:r=25.7,Y=4572;
(2)產出3000高出均衡收入,此時利率也高于均衡利率,利率將會下降。進而引起產品市場求大于
供,產出趨于增加。又引起利率提高。最終經濟趨于均衡水平。
5、(1)邊際消費傾向為0.65;邊際儲蓄傾向為1-0.65=0.35。
(2)Y=C+I+G得:Y=600,C=430,1=110。
6、(1)國民收入增加額=100X1/()=1000億元,即國民收入要到達2500億元才能恢
復國民經濟均衡;
(2)不會變。如果消費增加150億元國民收入增加額為1500億元,即國民收入要到達3000
億元才能恢復國民經濟均衡。
第三單元
一、單項選擇題
1、總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是由于價格水平上升時()
A、投資會減少:B、消費會減少;C、凈出口會減少;D、以上因素都是。
2、總需求曲線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因()而右移。
A、名義貨幣供給量增加:B、政府支出減少;
C、價格水平上升;D、稅收減少。
3、使總供給曲線上移的原因是()
A、工資提高;B、價格提高;C、需求增加;D、技術進步。
4、在短期總供給曲線區域,決定價格的力量是()
A、需求;B、供給:C、工資;D、技術。
5、在長期總供給曲線區域,決定價格的力量是()
A、需求:B、供給;C、工資;D、技術。
6、當總供給曲線為正斜率時,單位原材料的實際本錢增加總供給曲線移向()
A、右方,價格水平下降,實際產出增加;B、左方,價格水平下降,實際產出增加;
C、右方,價格水平上升,實際產出減少;D、左方,價格水平上升,實際產出減少。
7、根據總供求模型,擴張性財政政策使產出()
A、增加;B、減少;C、不變;D、不確定。
8、根據總供求模型,擴張性貨幣政策使價格水平()
A、增加;B、減少;C、不變;D、不確定。
二、判斷題
1、價格水平下降時,總需求曲線向右移動。()
2、擴張總需求政策的價格效應最大,說明總供給曲線是長期總供給曲線。()
3、在短期總供給曲線時,總需求的變動會引國民收入與價格水平反方向變動.()
4、在總需求不變時,短期總供給的增加會使國民收入增加,價格水平下降。()
5、假設擴張總需求的產出效應最大,那么說明總供給曲線是水平的。(:1
三、簡答題
1、政府采用擴張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對利率的影響有何不同?
2、在蕭條經濟中,價格水平下降。根據向下傾斜的總需求曲線,將刺激總需求增加。這樣,蕭條將會自
動走向繁榮。這種說法對不對?試分析。
3、總供給曲線移動的原因是什么?
4、總需求曲線與單個商品的需求有何不同?
四、分析說明題
1、國民收入決定的三種模型有何內在聯系?
2、用AD—AS模型比擬兩種對付通貨膨脹的方法。
五、計算分析題
1、設消費函數C=100+0.75Y,投資函數1=202,貨幣需求函數L=O.2Y-O.5r,貨幣供給M=50。
價格水平為P。求:
(1)總需求函數;(2)當價格為10和5時的總需求;(3)政府購置增加50時的總需求曲線并計
算價格為10和5時的總需求;(4)貨幣供給增加20時的總需求函數。
2、設勞動需求函數L=400-10(W/P),名義工資W=20,未達充分就業時勞葫供給彈性無限大,充分就業
量為380。
(1)求P=2時的就業狀況;(2)求P=5時的就業狀況;(3)價格提高多少能實現充分就業。
3、:C=100+0.7(Y-T),I=900-25r,G=100,T=100,Md/P=0.2Y+100-50r,Ms=500,P=l,求均衡的Y和利率r。
4、貨幣供給量M=220,貨幣需求方程L=0.4Y+1.2/r,投資函數為I=195-2000r,儲蓄函數
S=-50+0.25Yo設價格水平P=l,求均衡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
第四單元答案
一、D、A、A、B、A、D、D、D;
二、錯、對、錯、對、對;
三、1、(1)政府采取擴張性財政政策,一般會提高價格水平。價格水平的提高使實際貨幣供給減少,由
此導致利息率上升;(2)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增加貨幣供給量,利息率會下降。但由于價格水平會提
高,而價格水平提高使實際貨幣供給減少。因此,利息率的下降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2、不對。根據總需求曲線,價格下降確實會使總需求增加,但只是有可能性,是否下降還要取決于總供
給<1在蕭條經濟中,總供給處于能夠接受的最低價格水平,價格不可能繼續下降。因此,雖然由于可
能性的價格下降,總需求會擴張,但是,該經濟實際上不可能按照這種方式由蕭條自動地走向繁榮。
3、(1)名義工資提高使總供給曲線向左上方移動。它說明在勞動生產率不變的情況下,名義工資提高造
成利潤下降,迫使企業降低產量。(2)技術進步使總供給曲線向右下方移動。它說明技術進步降低了
企業的本錢,企業愿意增加產量。
4、(1)總需求是指支出,單個商品需求是指商品數量。(2)總需求受價格總水平影響,
單個商品的需求受相對價格的影響。(3)二者都受到價格的影響,對前者的解釋必須從利息率的變化入手,
對后者的解釋那么是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四、1、(1)簡單國民收入決定模型是建立在價格水平不變、利率不變的前提下,用乘數理論來解釋財政
政策的效應。該模型對產出決定和政策效應的分析實際上總需求分析。(2)IS-LM模型保持了價格水
平不變的假設,在此根底上引入貨幣因素,從而分析利率變動對宏觀經濟的影響。該模型在利率可變情況
下,分析總產出決定,并分析了利率的決定。對財政政策的分析既保存了乘數效應,又引入擠出效應,還分
析了貨幣政策效應。但是該模型仍然是總需求分析。(3)總供求模型引入勞動市場從而總供給對宏觀經濟
的影響,放棄了價格不變的假設。該模型在價格可變的情況下,分析了總產出的決定并分析了價格水平的決
定。不僅分析了需求管理政策的產出效應,而且分析了它的價格效應。不僅進行了總需求分析,而且進行了
總供給分析。
2、發生通貨膨脹價格水平過高,對付通貨膨脹就是要使價格水平降下來。根據AD-AS模型有兩種方
法,一是抑制總需求,AD曲線向左下方平行移動,價格水平下降,國民收入減少;二是增加總供給,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財務人員合同書范本
- 2025年上海企業(事業)單位勞動合同
- 2025勞動合同書(示范文本)
- 2025二手房買賣合同全文版
- 2025餐廳臨時廚師勞動合同
- 2025水利工程建筑施工合同(范本)
- 《貓咪與花園:互動教學課件》
- 2025標準別墅裝修合同范本
- 大學生職業規劃190
- 申請甲方盡快簽合同協議
- 我們愛運動(課件)冀美版美術二年級下冊
- 水泥罐車崗位安全操作規程(4篇)
- 《國際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課程綜述論文:跨境電商供應鏈管理研究的文獻綜述4100字
- 數控車削編程與加工 課件 3.5軸類零件綜合
- 醫療設備采購與評估方法
- 《三福百貨營銷環境PEST、SWOT研究及其營銷策略研究》11000字(論文)
- DB37T 4515-2022 罰沒物品分類與代碼
- 中國傳統文化(西安交通大學)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交通大學
- 港口與航道工程管理與實務一級建造師考試試題與參考答案(2024年)
- 醫學倫理學人衛練習題庫(附參考答案)
- 新課標I、Ⅱ卷 (2024-2020) 近五年高考英語真題滿分作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