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湖南師大附中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入學考試試題和答案-551be8cdf08a_第1頁
歷史-湖南師大附中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入學考試試題和答案-551be8cdf08a_第2頁
歷史-湖南師大附中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入學考試試題和答案-551be8cdf08a_第3頁
歷史-湖南師大附中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入學考試試題和答案-551be8cdf08a_第4頁
歷史-湖南師大附中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入學考試試題和答案-551be8cdf08a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I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A.君主專制受民眾的限制B.原始民主仍有一定影響2.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國字山發現了戰國中期的大型墓葬。該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時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與中原墓葬有相似之處。此考古發現A.印證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B.反映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特點C.證明中原率先成為中華文明核心D.說明了統一多民族國家已經建立A.“掃除煩苛,與民休息”B.“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C.“禁文書而酷刑法,先詐力而后仁義”D.“戮力本業,耕織致粟帛多者復其身”4.(★)魏晉南北朝時期,“宋齊梁陳諸君,則無論賢否,皆威福自專,不肯假權于大臣”。后趙太子A.君主專制的強化B.分裂走向統一的趨勢C.政治發展不均衡D.中樞機構的權力變化而后貢選考試機會均等,不特泯貴族平民之階級,庶民之優秀者,亦得與貴族均享政權?!边@段話意在說明科舉制度6.分成地租是宋代租佃經濟中最普遍的一種方式。蘇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資于富民……A.地主階級力量日漸壯大B.自耕農群體逐步擴大C.土地租佃市場趨于完善D.工商皆本思想已出現高一歷史試題(附中版)第1頁(共6頁)料表明元朝的邊疆管理A.呈現出了與內地一體化的趨向B.采取了因地制宜的政策C.通過設置羈縻府州來維護統治D.奠定了現代中國的版圖A.儒學思想的批評繼承與發展B.統一多民族國家疆域的擴展C.商品經濟繁榮推動觀念變革D.市民階層崛起影響政治決策9.1898年7月,禮部規定,考試第一場論題五道,試中國史事,本朝政治。第二場測題五道,凡西學中天文、地理、學校等類,廷考官酌舉命題,不必拘定經濟科專門之例。第三場則是四書義和五經義,嚴格按四書五經原文命題。這些規定A.迎合了實業救國思潮B.固化了儒學的正統地位C.適應了維新變法需要D.推動了洋務運動的發展10.如圖是1907年載于《神州日報》的一則漫畫。該漫畫意在揭示“有音無形,有調無人。雖可娛人,“有音無形,有調無人。雖可娛人,究屬愚人。其故維何,徒以虛聲?!薄皩嵭辛棥比肫邩I徒虐詹風托能人A.政府積極宣傳實行立憲B.預備立憲具有欺騙性C.立憲運動得到社會擁護D.政治體制改革盲目性11.(★)五四運動后,中國國內掀起了一股赴歐勤工儉學的熱潮,一批知識分子、熱血青年希望到馬克思的故鄉實地考察資本主義社會的真相,深入了解改造社會的學說。這說明五四運動A.推動了知識分子的新覺醒B.加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C.實現了中國民主革命轉型D.提升了工人階級革命覺悟12.1922年9月,陳獨秀發表《造國論》一文,指出英雄時代過去了,現階段任何一個階級都難以“單獨創造國家”,無產階級革命的時期尚未成熟。這反映了A.早期革命者不能正視自身力量B.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迫在眉睫C.反帝反封建成為各階層的共識D.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結合者知道:團結統一的中國是決不能成為遠東慕尼黑中任人宰割的羔羊”“什么是日本法西斯強盜計劃失敗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中華民族的團結”。該文表明中國共產黨A.聲援蘇聯抗擊納粹德國入侵B.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C.呼吁建立國際反法西斯同盟D.主張建立民主聯合政府14.(★)毛澤東詩句“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⒕猃埍P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所反映的歷史事件A.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B.表明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進攻D.加速了統治中國舊政府的覆滅A.強調國家建設需要保持較快的速度B.為中共八大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C.試圖糾正國家建設忽視規律的偏向16.下表呈現的是湖北省天門縣農民彭立成在1974年、1980年、1983年三年貼出的三副春聯。春聯內容的變化折射出1974年過年只有兩升米押歲并無一分錢1980年過年儲米十余擔押歲存款上千元1983年人有勤勞致富兩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A.農村土地所有權發生了轉變B.農村經濟改革成效顯著C.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D.市場經濟體制最終確立第I卷答題卡題號123456789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2分)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材料一孟子曾經與齊宣王討論治國的問題,他以欣賞音樂做比喻,對齊宣王說,如果大王在這這里快樂地彈奏音樂,老百姓們也能歡天喜地,安居樂業,這是與民同樂。如果君王能與民同材料二宋朝的儒家學者把儒學拓展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階段,他們使儒、釋、道三家為基干的思想大匯流得以呈現。宋儒的特殊可貴在于,寧可跨越百代,也要直接與孔孟對話,他們讓千年前的圣人活潑潑地站在他們的當下。復活孔孟和回歸六經,是他們的學術旨趣,也是文化理想,為高一歷史試題(附中版)第3頁(共6頁)——摘編自劉夢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橫渠四句教”的文化理想》材料三王陽明的心學體系圍繞著發明本心的“良知”這一核心而展開,他發展了孟子的“良知”思想,認為天理即是良知:“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悌),見孺子入井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奔慈藗惖赖聭侨巳祟^腦中所固有的命題。在本質上,陽明心學雖然與程朱理學“同植綱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但是在當時卻以反程朱理學的面貌出現,主張“以吾心之是非為是非”,突出了個體的自我道德修養,一時間“門徒遍天下,流傳逾百年”。王學中擺脫傳統束縛、沖破思想禁錮的精神對晚明以降的思想發展起到過積極作用,對于朝鮮、日本也有一定的影響。—摘編自張豈之《中國歷史新編·古代史》(1)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所體現的孟子的政治思想,簡述孟子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8分)(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分析宋朝儒家學者是如何“把儒學拓展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階段”的。高一歷史試題(附中版)第4頁(共6頁)(3)根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分析陽明心學的特點及影響。(8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表1921—1956年中國共產黨黨報黨刊的名稱統計時期代表性報刊1921—1927年1927—1937年1937—1945年1945—1949年—據潘祥輝《中國共產黨報刊名稱的歷史演進與內在邏輯》整理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黨報黨刊與時代”自擬論題,并結合所學近現代史知識進行闡述。(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達清晰)(12分)高一歷史試題(附中版)第5頁(共6頁)19.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新中國是建立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的。由于連年的戰爭,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國民經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城鎮失業工人從1949年到1951年年均達四百余萬人,失業率高達20%,失業工人的生活非常困難。根據聯合國亞太事務委員會的統計,1949年我國的人均國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僅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也遠遠低于當時整個亞洲44美元的人均收入。材料二回顧改革開放30多年的歷程,中國的發展實現了三大歷史性突破。第一大突破,是從1978年到1992年十四大,解決了“松綁發展”的問題。松什么綁呢?松社會主義傳統觀念和教條主義束縛之繆。第二大突破,是從中共十四大到中共十七大前夕,解決了“借力發展”的問題。借什么力呢?就是借從20世紀90年代蓬勃發展起來的經濟全球化大潮之力。第三大突破是從2007年中共十七大提出轉變發展方式開始,主要是解決“轉軌發展”的問題。轉什么軌呢?就是要從以高投入為手段、以高污染高能耗為代價、以總量倍增為目的的傳統發展方式,轉變到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發展軌道上來,實現國民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幾岳罱荨陡母镩_放以來中國發展的三大歷史性突破》(有刪改)(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經濟狀況,并指出黨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來改變這一狀況。(10分)國“借力發展”的重大舉措,并分析新時期以來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戰略的意義。(8分)湖南師大附中2024-2025學年度高一第二學期入學考試歷史參考答案題號123456789BBAACAABCBABBDCB1.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君主治國時期仍然要征求民眾的意見,這反映出中國進入文明社會,原始民主還在一定程度上遺存,B項正確;商周時期還沒有形成君主專制,排除A項;材料只體現了征求意見,但并不一定按意見實此不能體現“充分尊重”,排除C項;材料與君主制度是否完善無關,排除D項。2.B【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考古工作者在江西發現的戰國中期墓葬,融合了越文化、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其墓葬形制與中原墓葬有相似之處等,反映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特點,B項正確;戰國時期的墓葬不能印證“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排除A項;材料不足以證明中原率先成為中華文明核心,排除C項;戰國中期統一多民族國家車,齊民無藏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了西漢初年,經濟蕭條,到處一片荒涼景象。面對這樣的社會狀況,漢高祖和他的后繼者漢文帝、漢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訓,減輕農民的徭役、兵役和賦稅負擔,注重發展農業生產,實況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君主的權力得到了加強,A項正確主權力加強,未體現各政權政治發展的差距,排除C項;材料僅涉及君主及儲君,未涉及中樞機構的權力變化,排除D項。5.C【解析】根據材料可知,科舉制重視正確;重視門第與題干“不特泯貴族平民之階級”不符,排除A項;強調血緣,看重門第是九品中正制6.A【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地主擁有大量土地,但自己不從事農業生產,他們往往將土地分成小塊租佃給無地農戶耕種,眾多佃農耕種地主土地,地主借此積攢大量財富,進而促使地主階級力量不斷壯大。故A項正確。材料聚焦租佃經濟的發展,自耕農群體數量減少,佃農群體擴大,排除B項。雖有租佃行為,但缺乏如交易規則、市場成熟要素體現,不能說明土地租佃市場的完善,排除C項。明末清初思想家提出工商皆本思想,排除D項。元朝邊疆和內地管理趨向于一體化,有利于加強中央對邊疆地區的管轄,故選A項;因地制宜是依據特殊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政策,本題強調趨于一致,排除B項;羈縻政策是唐朝時期對項;清朝奠定了現代中國的版圖,與材料強調的治理不相符,排除D項。8.B【解析】至元明清時期,隨著統一多民族國家疆域的進一步擴展,官書與儒學中的天下所指,都遠及于東北、西北等塞外之地,明確突破了舊有認知。而與這一擴大的天下相應的,是“天下之中”含義的轉變,故選B項。儒學思想的發展與“天下之中”觀念形成無直接關聯。材料沒涉及商品經濟繁榮的相關內容,并非其推動觀念變革。市民階層崛起影響文化等方面,與該觀念因疆域變化而形成這一情況無關,故排除A、C、D三項。9.C【解析】材料體現了對西方先進文化和科學知識的學習與接納,結合時間1898年,此時正處于戊戌維新變法時期,可知考試內容增加了對西學知識的考查正是維新變法中學習西方的重要內容之一;而保留四書五經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照顧了傳統教育的基礎和社會的接受程度。整體來看,這種考試內容的調整是為了適應維新變法對新式人才的需求,從而推動變法的實施,故選C項;考試規定中雖有西學內容,但這些西學知識較為寬泛,并非專門針對實業救國所需要的實用技術和經濟知識,排除A項;雖然考試第三場仍考四書運動主要在19世紀60—90年代前期,而本題材料時間是1898年7月,此時洋務運動已經結束,排除D項。10.B【解析】根據材料漫畫中留聲機喇叭處的“實行立憲”與旁邊文字相結合,生動地揭示了立憲只是表面上的宣傳,沒有實際的落實和行動,具有欺騙性。留聲機發出聲音但沒有實際的內容和行動與之對應,就如同預備立憲只是喊喊口號,卻沒有真正去實施,讓民眾覺得是被欺騙了,故選B項;從漫畫及旁邊的文字可以看出,這里是在諷刺立憲只是有聲音(宣傳)而沒有實際的行動和內容,是一種虛假的表象,而不是在說政府積極宣傳實行立憲,排除A項;文字中“雖可娛人,究屬愚人”等表述暗示了民眾對這種立憲的虛假宣傳是不認可的,是一種批判的態度,而不是擁護,排除C項;材料主要聚焦于揭示預備立憲的虛假和欺騙性,通過留聲機的形象和相關文字來強調立憲口號與實際行動的脫節,并沒有涉及政治體制改革在過程中是否具有盲目性的問題,排除D項。11.A【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在五四運動的影響下,中國知識分子、熱血青年赴歐勤工儉學,深入了解改造社會的學說,探索救亡圖存的新道路,這說明五四運動推動了知識分子的新覺醒,故選A項;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國情相結合,與材料不相符,排除B項;中國民主革命轉型是因為領導階級的轉變,而材料中沒有涉及,排除C項;材料主旨是知識分子和熱血青年在五四運動后的活動,沒有涉及工人階級,排除D項。12.B【解析】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922年陳獨秀強調無產階級革命的時期尚未成熟,表明他認為在當時的中國社會經濟和政治條件下,無產階級尚未具備領導革命并建立新國家的實力和條件,反映了其對現實政治力量的清醒認識,以及對革命策略和目標的現實考量,中國共產黨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必須建立革命統一戰線,故選B項;材料強調陳獨秀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書記,認為“無產階級革命的時期尚未成熟”,恰恰說明其對中共力量的清醒認識,并非不能正視自身力量,排除A項;材料強調陳獨秀對無產階級革命力量的觀點,未涉及資產階級以及其他階層的態度,“共識”表述絕對,排除C項;材料強調陳獨秀認為無產階級革命的時期尚未成熟,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結合強調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國情和革命實踐相結合,形成適合中國特點的革命道路和策年9月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故選B項;材料強調中國全民族團結統一抗日的重要性,不是聲援蘇聯抗擊納粹德國,排除A項;材料主要體現中國國內團結抗日,不是呼吁建立國際反法西斯同盟,排除C項;材料主旨不是建14.D【解析】根據材料“百萬雄師過大江”并結合解放戰爭的史實可知,此事為渡江戰役,加速了統治中國的舊政府—南京國民政府的覆滅,故選D項;新中國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排除A項;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揭開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排除B項;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排除 1959年我國正在開展“大躍進”運動,毛澤東注意到了經濟建設速度過快的問題,他的這一論述試圖糾正國家建設忽視經濟規律的錯誤偏向,故選C項;“可以快一點,但不可能很快”可知,毛澤東指出經濟建設的速度不除A項;中共八大召開于1956年,排除B項;材料中毛澤東的論述只是強調經濟建設速度不能過快,并不是否定“大躍進”運動開展的必要性,排除D項。16.B【解析】根據材料1974年到1980年再到1983年,農民生活從“過年只有兩升米,押歲并無一分錢”到“過年儲米十余擔,押歲存款上千元”,再到“人有勤勞致富兩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這種變化反映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成效顯著,故選B項;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村土地所有權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土地仍然是集體所有,只是生產經營方式等方面進行了調整,排除A項;材料中僅涉及農民和農村的情況,沒有任何關于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內容,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是在1984年,排除C項;1992年明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與材料中的時間節點1974-1983年不符,排除D項。二、非選擇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