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南省岳陽市2024屆高三語文二模試卷姓名: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題號一二三四總分評分一、現代文閱讀(共34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世界氣象組織1月12日發布新聞公報,正式確認2023年為有記錄以來最熱一年。這打破了最暖紀錄,也超出了許多氣候科學家的預期。升溫可能還未停止。2024年,厄爾尼諾天氣模式進入第二個年頭,這通常會加劇全球變暖。1月,溫暖的海水涌入東熱帶太平洋,全球海洋氣溫明顯高于同期平均水平。英國《自然》網站刊文稱,隨著人類持續向大氣中排放溫室氣體,2024年可能會出現比2023年更極端的天氣和氣候事件。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副主任薩曼莎·伯吉斯表示,2024年熱浪還會繼續,但無法預測它們將在何時何地發生。各種氣候數據服務機構一致認為,2023年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天(7月6日),有記錄以來最熱的月份(7月),以及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幾個月(包括6月—12月)。當研究人員將現代溫度記錄與古氣候溫度指標相結合時,他們發現,2023年可能是10萬年以來最熱的一年。伯吉斯說,造成2023年極端天氣的因素很多。2023年,全球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創歷史新高,達到368億噸。2022年,湯加火山噴發,向大氣中注入了吸熱的水蒸氣,也是一個因素。另一個因素是厄爾尼諾現象。模擬表明,地球現在處于或接近厄爾尼諾現象的頂峰。伯吉斯說,目前全球海洋的高熱量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為海洋熱浪提供動力。但研究人員仍未確定,2023年的極端氣溫是全球變暖正在加速的跡象,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歸因于全球氣候系統自然變化造成的波動。受氣候變化影響,2023年的極端天氣頻現。其中包括5級颶風“奧蒂斯”,它突襲了墨西哥城市阿卡普爾科,致數十人死亡。加拿大魁北克6月和7月的野火產生的煙霧蔓延到美國中西部和東北部的許多城市,甚至漂洋過海到了歐洲部分地區。7月和8月,希臘各地大火肆虐,燒毀了森林,奪走許多人和動物的生命。8月,在夏威夷的毛伊島,一場由強風和入侵的野草引發的野火造成至少100人死亡。2023年底,在迪拜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上,全球領導人首次同意擺脫化石燃料,但許多人認為此舉相對于氣候變化的巨大影響來說“太少、太遲”。(摘編自張佳欣《2024年地球還會再掀熱浪嗎?》)材料二:近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導下,中國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將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落實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顯著成效。2022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超過51%。截至2022年底,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7.5%,可再生能源總裝機容量12.13億千瓦。2021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4.02%。截至2023年6月30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CEA)累計成交量2.38億噸,累計成交金額109.12億元。2022年以來,中國繼續將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作為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做出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將應對氣候變化作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重要內容,要求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2023年7月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要求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系,并將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作為美麗中國建設的一項重點任務。(摘編自《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23年度報告》)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目前全球海洋的高熱量可能會在未來幾個月為海洋熱浪提供動力,這一厄爾尼諾現象通常會加劇全球變暖。B.受氣候變化影響,2023年的極端天氣頻現。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種異象正是全球變暖正在加速的跡象。C.中國將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成效顯著,彰顯了大國擔當。D.黨的二十大報告將應對氣候變化作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提出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等一系列要求。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A.2024年1月,溫暖的海水涌入東熱帶太平洋,全球海洋氣溫明顯高于同期平均水平。這使得厄爾尼諾天氣模式已進入第二個年頭。B.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8次締約方大會上,全球領導人首次同意擺脫化石燃料,許多人認為此舉意義甚微。C.截至2022年底,我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7.5%,可再生能源總裝機容量12.13億千瓦。可見,中國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貢獻最多。D.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倡導綠色消費,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是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舉措。3.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的一項是()A.十年來,中國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6.4%,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6.2%的經濟增長,相當于少用14億噸標準煤,少排放二氧化碳近30億噸。B.2022年,我國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等“三新”經濟增加值為210084億元,相當于GDP的比重為17.36%,比2015年提高2.6個百分點。C.截至2022年年底,全國城市公共汽電車共70.32萬輛,其中新能源公交車54.26萬輛,占比77.2%。全年完成運營里程291.6億千米,客運量353.37億人次。D.2022年我國完成造林6304萬畝(約合420.27萬平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積達到13.14億畝(合8760萬平方米);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雙縮減”。4.根據兩則材料內容,下列選項對下面這幅圖表的解讀不恰當的一項是()
A.二氧化碳是主要溫室氣體排放來源,所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是關鍵。B.二氧化碳排放中,體量最大的板塊是工業,其次是電力、建筑和交通。C.與能源相關的排放占比72%,可見中國低碳轉型的重點是能源轉型。D.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是減污降碳協同增效。5.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在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來踐行低碳理念?請結合材料簡要概述。(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四世同堂(節選)老舍正在北平小羊圈里的日本男女繞著大槐樹跳躍呼的時節,有一條小小的生命給程長順接續香煙。他,那小小的新生命,仿佛知道自己是亡國奴似的,一降生就哇哇的哭起來。程長順像喝醉了似的,不知道了東西南北。恍惚的他似乎聽到了珍珠港被炸的消息,他極愿意明白珍珠港是什么,和它與戰局的關系,可是他更不放心他的老婆。這時候,他覺得他的老婆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更重要,生小孩比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更有價值;好像世界戰爭的價值也抵不過生一個娃娃。小羊圈里的人們聽到這吉利的消息,馬上都把戰爭放在一邊,娃娃的啼哭聲使他們好像在黑暗中看見了什么光明與希望,但想到娃娃在這樣的年月出生,又沒法再繼續高興了。祁瑞宣從程家道喜出來后,剛要轉身回去,一位和尚輕輕走過來,道了聲“阿彌陀佛”。瑞宣立定。和尚看左右無人,從袖口中掏出一張小紙,遞給了瑞宣。瑞宣趕緊走進院內,轉過了影壁才敢看手中的紙條。一眼,他看明白紙條上的字是老三瑞全的筆跡。他的心跳得那么快,看了三遍,他才認明白那些字:“下午二時,中山公園后門見面,千萬!”握著紙條,他好像已不能再立住了,第一個來到心中的念頭是:“我叫老三逃出去的!”這使他得意,自傲。他想:老三必定在外面作過了驚天動地的事,所以被派到北平來作最危險的工作。哈,他教老三逃出去的,老三的成功也間接的應當是他自己的成功!過了一會兒,他不那么高興了。假若老三問他:“父親呢?老二呢?”他怎么回答?老三逃出去是為報國,他自己留在家里是為盡孝。可是,他的孝道在哪兒呢?他既沒保住父親的命,也沒能給父親報仇!他沒臉去見老三!不,老三也許不會太苛責他。老三是明白人,而且在外面闖練了這么幾年。對的,老三必定會原諒大哥的。瑞宣慘笑了一下。天氣相當的冷,可是沒有風,冷得干松痛快。窮破的北平借著陽光,至少是在瑞宣心里,顯出一種窮而驕傲的神色。好容易到了兩點鐘,他向公園后門走去。還沒走到,迎面來了個青年,穿著件扯天扯地的長棉袍。他沒想到那能是老三。老三撲過大哥來。“哈,不期而遇!瑞大哥!”老三的聲音很高,似乎是為教全公園的人都能聽到。瑞宣這才看明白了老三。他的眼淚要奪眶而出。可是瑞全沒給大哥留落淚的機會,他大聲的說:“來,再遛一趟吧!老哥兒倆老沒見了,大嫂倒好?”瑞宣曉得老三是在作戲,也知道老三必須作戲,可是,他真有點恨老三能這么控制住感情去作戲。瑞宣試著找老三的臉,老三的臉可是故意的向一旁扭著點。這,教瑞宣明白過來:老三是故意把臉躲開,因為弟兄若面對了面,連老三也恐怕要落淚的。他不恨老三了。老三不但有膽子,也知道怎么小心。真的,老三學會了本事,老三已不是祁家四世同堂的一環,而是獨當一面的一個新中國人。瑞宣想把四年來的積郁全一下子傾吐出來。可是,他說不出話來。身旁的老三,他覺得,已不是他的弟弟,而是一種象征著什么的力量。那個力量似乎是不屬于瑞宣的時代。那個力量,像光似的,今天發射,而也許在明天,明年,或下一世紀,方能教什么地方得到光明。他沒法對這樣的一種力,一種光,訴說他自己心中的委屈,正像螢火不敢在陽光下飛動那樣。“大哥!”瑞全放低了聲音:“我不能在這里久坐!快告訴我,你教書去好不好?”“上哪兒去教書?”瑞宣以為老三是教他到北平外邊去教書。他愿意去。一旦他離開北平,他想,他自己便離老三的世界更近了一點。“在這里!”“在這里?”瑞宣想起來一片話:“這四年里,我完全不食周粟!我可是保持住了個人的清白!現在,我去教書,不論我的心地多么清白,別人也不會原諒我,教我一輩子也洗刷不清自己。”“教我去教書也行,除非……”“除非怎樣?”“除非你給我證明文件,證明我的工作是工作,不是附逆投降!”老三楞了一會兒才說:“我沒有給任何人證明文件的權,大哥!”沒等大哥回話,他趕緊往下說:“我得告訴你,當教員,當我所要的教員,有危險!我需要明知冒險而還敢給學生們打氣的教員。我看哪,大哥,我明白你,你自己明白你,就夠了,用不著多考慮別的。”瑞宣沒敢說什么。“還有,大哥,太平洋上的戰爭開始,我也許得多往鄉下跑,去探聽軍事消息。我不能把我所擔任的宣傳工作交給你,因為太危險;可是你至少可以寫點文章。假若你到學校里去,跟青年們接近,你自然可以得到寫作的資料。你看怎樣?”瑞宣的腦子里像舞臺上開了幕,有了燈光,鮮明的布景,與演員。他自己也是演員之一。他找到了自己在戰爭中的地位。啊,老三教他去冒險,去保護學生,去寫文章!好吧,既是老三要求他去這么做,他便和老三成為一體!他心中一亮,臉上浮出笑容:“老三,我都聽你的!你說怎辦就怎辦!”他以為老三必定會夸贊他。可是老三沒有任何表示,而只匆匆的立起來:“好,聽我的信兒吧!我不敢在這兒坐久了,我得走!我出前門兒,不用跟著我!再見,大哥!”老三向公園前面走去。瑞宣仍在那兒坐著,眼看著老三的背影,他心中感到空虛,哼,老三沒有任何表示!過了一會兒,他立起來。“老三變了,變得大了!哼,瑞宣,你又不是個小孩子,還需要老三說幾句好聽的話鼓勵你?老三是真殺真砍的人,他沒工夫顧到那些婆婆媽媽的小過節呀!”他又向公園前門兒打了一眼。老三已經不見了。“就是這樣吧!”他告訴自己:“說不定,我會跟老三一樣有用的!”(刪改自老舍《四世同堂》,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程長順盡管也很關心戰局,但比起國家大事,他更關心自己的小生活,這也是“羊圈”里許多居民的心態。B.“天氣相當的冷,冷得干松痛快”這句話突顯了北平的天氣特征,也表現出瑞宣即將見到老三時的舒暢、驕傲的感受。C.作者綜合運用全知視角和限制視角敘事,既展現了瑞宣的內心世界,又通過瑞宣的視角表現老三的革命者形象。D.瑞宣覺得“沒法對這樣的一種力,一種光,訴說他自己心中的委屈”,說明由于分隔日久以及身份的差異,兩兄弟已經有了思想上的分歧和隔閡。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瑞宣既有從老一代市民身上傳留下來的性格特征,又受新時代影響,新舊之間的沖突,曾給他帶來無盡的苦悶。B.程長順家娃娃的降生和瑞全回到北平斗爭都象征著光明和希望,預示著抗戰即將迎來勝利,鼓舞著人們勇敢奮斗。C.兩兄弟見面時,瑞全“聲音很高”,“臉故意地向一旁扭著點”,他控制自己感情的流露,反映了他謹慎成熟、智勇雙全的形象。D.小說運用以小見大、點面結合的筆法,通過對小羊圈胡同民眾及祁家兄弟的描寫,引發了對家和國關系的思考。8.有評論說“《四世同堂》是祁瑞宣的蛻變史”。結合瑞宣兩兄弟見面后的情節,請分析穩重多慮的瑞宣發生了怎樣的蛻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在瑞宣身上體現了老舍對傳統家族倫理思想的理解和反思,請結合本文及《鄉土中國》的相關內容加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人主之治國也,莫不有法令賞罰。是故其法令明而賞罰之所立者當,則主尊顯而奸不生;其法令逆而賞罰之所立者不當,則群臣立私而壅塞之,朋黨而劫殺之。故《明法》曰:“滅、塞、侵、壅之所生,從法之不立也。”(《管子明法解》有刪節)材料二:為天下及國,莫如以德,莫如行義。以德以義,不賞而民勸,不罰而邪止,此神農、黃帝之政也。以德以義,則四海之大,江河之水,不能亢矣;太華之高,會稽之險,不能障矣;闔廬①之教,孫,員之兵,不能當矣。故古之王者,德回乎天地澹②乎四海東西南北極日月之所燭。虛素以公,小民皆之,其之敵③而不知其所以然,此之謂順天。故古之人,身隱而功著,形息而名彰,說通而化奮,利行乎天下而民不識,豈必以嚴罰厚賞哉?嚴罰厚賞,此衰世之政也。三苗不服,禹請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孔子聞之,曰:“通乎德之情,則孟門、太行不為險矣。故曰德之速,疾乎以郵傳命。”周明堂金在其後,有以見先德後武也。舜其猶此乎!公子重耳自蒲奔翟。去翟過衛,衛文公無禮焉。過五鹿,如齊,齊桓公死。去齊之曹,曹共公視其駢脅,使袒而捕池魚。去曹過宋,宋襄公加禮焉。之鄭,鄭文公不敬,被瞻諫曰:“臣聞賢主不窮窮。今晉公子之從者,皆賢者也。君不禮也,不如殺之。”鄭君不聽。去鄭之荊,荊成王慢焉。去荊之秦,秦繆公入之。晉既定,興師攻鄭,求被瞻。被瞻謂鄭君曰:“不若以臣與之。”鄭君曰:“此孤之過也。”被瞻曰:“殺臣以免國,臣愿之。”被瞻入晉軍,文公將烹之,被瞻據鑊而呼曰:“三軍之士皆聽瞻也:自今以來,無有忠於其君,忠於其君者將烹。”文公謝焉,罷師,歸之於鄭。且被瞻忠于其君,而君免於晉患也;行義於鄭,而見說於文公也。故義之為利博矣。(《呂氏春秋離俗覽》,有刪節)【注】①闔廬:同“闔閭”,春秋末期吳國君主。②澹:同“贍”,充足。③敵:同“適”,往。材料三: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篇》)10.材料二劃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德回乎A天地B澹乎C四海D東西E南北F極G日月之H所燭。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當,文中指抵擋,與蘇洵《六國論》中“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的“當”的意思相同。B.過,文中指經過,與司馬遷《鴻門宴》中“聞大王有意督過之”的“過”的意思不同。C.窮,文中指困窘,與屈原《離騷》中“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中的“窮”的意思相同。D.見,文中指被,表被動,與李密《陳情表》中“慈父見背”中“見”的意思不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管子認為治理國家、役使民眾沒有比法度更有效了,君主必須確立法度,推行政令。B.材料二中多次舉例來表明德義的威力,并認為如果圣明的君主依靠德義治理天下,那么他們去世后,其功績和名聲仍然能彰顯于天下。C.重耳到了鄭國,鄭文公不尊重他,被瞻勸告鄭文公如果不以禮相待,就不如殺了重耳,重耳即位后,就烹殺了被瞻。D.孔子認為德教的迅速,比用驛車傳遞命令還快,如果只是用刑法來整頓民眾,民眾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懲罰,卻沒有廉恥之心。13.把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①其法令逆而賞罰之所立者不當,則群臣立私而壅塞之,朋黨而劫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關于如何治國使民,第一則材料和第二、三則材料的認識有什么不同?請簡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閱讀下面古詩詞,完成小題。春坊正字劍子歌【唐】李賀先輩匣中三尺水,曾入吳潭斬龍子。隙月①斜明刮露寒,練帶平鋪吹不起。蛟胎皮②老蒺藜刺,鸊鵜③淬花白鷴尾。直是荊軻一片心,莫教照見春坊字。挼絲團金④懸簏簌⑤,神光欲截藍田玉。提出西方白帝驚,嗷嗷鬼母秋郊哭。【注】①隙月:縫隙中的月光。比喻劍。②蛟胎皮:鯊魚皮,有珠紋而堅硬,古代的劍鞘多用它做成。③鸊鵜:水鳥名,用它的脂肪涂劍可以防銹。④挼絲團金:用金絲編制成的圓形繐子。⑤簏簌:下垂的樣子。15.下列對這首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曾入吳潭斬龍子”一句,暗用《世說新語》中載周處在古吳地的義興長橋斬蛟的故事,以寶劍的不凡經歷凸顯其神威,構思新穎,入題巧妙。B.“蛟胎皮老蒺藜刺”“挼絲團金懸簏簌”兩句,通過描寫劍鞘的質地花紋與劍穗的材質精巧,細膩刻畫了寶劍精美絕倫的特點。C.“直是荊軻一片心”兩句,由劍及人,將寶劍之鋒利精美與義士之胸襟抱負關聯起來,直接抒發了詩人渴望遇到明主以一試鋒芒的豪情。D.全詩由形到神,由物及人,煉字生動,用典多而不晦澀,跳躍大而脈絡暗藏,主題深刻而無枯燥之嫌,不愧為詠劍的名篇。16.這首詩多處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結合具體詩句賞析其作用及表達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揚州作為“九州”之一,自古繁華,可惜屢遭戰禍,姜夔《揚州慢》中的,”兩句,化用典故,以一片樂景盡顯其黍離之悲。(2)陶淵明《歸田園居(其一)》中“,”兩句運用疊詞,簡筆勾勒出一幅古樸安詳的村落圖景。(3)“美人”是中國古典詩詞中表達個人情感的重要載體,頻頻出現在文人筆端,如“,”。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每逢“考試季”,不少學生一邊復習功課一邊擔心:大腦每天這么高強度工作會不會神經衰弱,會不會像電器那樣因為超負荷運轉而“過載”呢?①人們常說“大腦越用越靈”,②那些著名的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并沒有因為深度思考問題而患神經衰弱等疾病的風險,③恰恰相反,④他們通常比普通人更健康、長壽。⑤當大腦(A)地思考問題,⑥神經回路從自由散漫的默認運行模式,⑦進入專心致志的任務激活模式時,⑧兩者激活的神經元數量差不多,⑨只是分布的區域不同。⑩什么樣的人會神經衰弱呢??是那些往往“思慮過度”的人。?“思慮過度”和“思考問題”是不一樣的,?前者一定擁有明顯的負面情緒,?比如困惑、恐懼、緊張、焦慮等。?這時大腦皮層和邊緣系統高度興奮,?再通過神經和體液調節出現各種生理反應,?如心慌、胸悶、坐立不安等。如果你踏踏實實地復習,保持良好的生活規律,就不會出現用腦過度的問題。如果你(B)、挑燈夜戰,時間長了就會(C),注意力不集中;如果你總擔心考不好,眼前又浮現出老師的責備、父母的怨憤、同學的輕視……,不僅知識記不住,連身心健康也會受到傷害。怎樣做到既認真思考又不過度思慮呢?《大學》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止”是止于至善,“定”是心有定志。有了這樣的基礎,心就安靜了,不會受到外界的干擾,然后就可以慎思明辨,行有所得。具體該如何做,每個人都需要面對自己的情境來思考。18.請在文中括號里填入恰當的成語。19.文中第2、3段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人總要有志氣,不過“志”字也容易引起誤解。沒有長翅膀想飛,沒有學過軍事學、當過兵、打過仗而想將來做大元帥,沒有循序漸進地學加、減、乘、除、比例、開方而想將來做算學上的發明家,那不是立“志”而是發狂妄的空想。“志”字的意義原來很混,它可以解作“意志”或“決心”,可以解作“愿望”,也可以解作“目的”,即古訓所謂“心之所之”。一般青年心目中的“志”,往往全是“愿望”,而“有志者事竟成”中的“志”應該是兼含“意志”和“目的”二義。認清“目的”和達到“目的”的路,下堅忍不拔的“決心”向那條路去走,①,這才是“立志”的真正的定義。“愿望”往往只是一種狂妄的空想。一個小孩子說他將來要做大總統,一個乞丐說他將來要成為大闊佬,完全不思量達到這種目的的方法和步驟如何,那②。青年立志,如何處理理想與現實的沖突?每個人都應該有一種生活方法,有一種處理生活的信條。我常把我的信條稱為“三此主義”,“三此者”,“此身”“此時”“此地”。20.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21.請用排比句式解釋文中加點處的“三此主義”,分別以“此身”“此時”“此地”作為開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語言文字運用Ⅰ和Ⅱ中多處都運用了引號,可以文本為例,簡要概括引號的基本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工地上,“奮斗”心里盤算著:我每搬100捆磚,就能賺100元,搬得越多賺得越多,上不封頂,真好!我要努力干,攢夠錢,在老家建棟漂亮的大房子。流水線上,“內卷”心里苦惱著:一個班組二十個人,我一小時打3000個以上的螺絲且必須是班組里最快的前10名,才能拿15元,如果不足3000個,或者是后10名,只能拿10元。干吧,一月也賺不了幾個錢,不干了吧,家里老人小孩生活又沒著落,實在是無奈!村里的“躺平”兄弟了解到“奮斗”和“內卷”的情況時,正舒適地躺在破竹床上曬太陽,心里感嘆:他倆這是何苦呀!以上材料對我們青年人頗具啟示意義,請結合材料寫篇文章,體現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B2.D3.B4.B5.①加強低碳消費認知。主動了解低碳知識,提高對低碳產品的識別能力,增強低碳消費意識和對低碳消費理念的思想認同,并內化成為自覺行動。②在日常生活中節約能源,在校園、宿舍和課堂等場合,養成良好的用電習慣,隨手關燈、關水龍頭,不亂扔廢棄物品,并合理使用電器設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自己的碳排放量。③積極參與垃圾分類,鼓勵回收再利用,減少浪費。宣傳倡導減少使用塑料袋、瓶、餐具等一次性物品,轉向可循環利用的環保材料,從而降低碳排放。④提倡綠色出行,日常生活中優先選擇公共交通出行或步行,或選擇共享交通工具,減少個人的碳排放,積極配合節能減排。【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這類題目首先要速讀題干,明確對象及要求,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尤其是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還要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
(2)本題考查根據材料信息進行理解推斷的能力。準確解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內容,做好選項和文章內容的比較辨別,確認正確選項。
(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的論點論據的分析能力,答題前先通讀原文,整體理解把握文本的內容,明確文章的觀點是什么,文章從哪些角度和層面進行分析論證的,使用了哪些論據,然后結合選項所給的材料進行分析,找出符合題干的選項。
(4)本題考查解讀圖表的能力。圖文轉換題是一種綜合性、技巧性強,具有創新特色的新題型,要求考生根據圖或表中的有關內容,分析有關材料,辨別或挖掘某些隱含的信息,對材料進行綜合性評價或推斷。
(5)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要點、篩選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類題一般的答題模式為:第一步,找出題干中的關鍵詞語,確定篩選對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內容要點的基礎上,在文中找到題干信息對應的語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1.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研究人員認為,這種種異象正是全球變暖正在加速的跡象”錯誤,說法過于絕對,原文是“研究人員仍未確定……在一定程度上歸因于全球氣候系統自然變化造成的波動”。
故答案為:B。2.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
A.“這使得厄爾尼諾天氣模式已進入第二個年頭”錯誤,強加因果。原文是“2024年,厄爾尼諾天氣模式進入第二個年頭,這通常會加劇全球變暖……明顯高于同期平均水平”,可見原文沒有談到厄爾尼諾天氣產生的原因。
B.“許多人認為此舉意義甚微”錯誤,曲解文意。原文“許多人認為此舉相對于氣候變化的巨大影響來說‘太少、太遲’”,表達的是許多人認為此舉意義重大,領導人們應更早達成共識。
C.“可見,中國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貢獻最多”錯誤,屬牽強附會,于原文無據。這些數據只能說明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故答案為:D。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說的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及成效。
A.與原文論據“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超過51%”一致;
C.與原文論據“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7.5%”一致;
D.與原文論據“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4.02%”一致。
B.陳述的是“三新”經濟的快速發展。不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
故答案為:B。4.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圖表信息的能力。
B.“體量最大的板塊是工業,其次是電力……”錯,根據圖表可知,二氧化碳排放中,體量最大的板塊是電力。
故答案為:B。5.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
兩則材料一則著眼于全球氣候變化,分析了可能造成2023年極端天氣頻現的原因,這表明應對氣候變化已經迫在眉睫,每個人都有責任過低碳生活,為應對氣候變化做出貢獻。材料二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及成效。其中國家指導思想是“要求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那么作為個人,如何踐行低碳理念?可從思想認知、日常行為等方面踐行,注意要符合中學生的身份。
①加強低碳消費認知。思想認同是行動的根源,我們要從思想上認同“低碳理念”,就要了解相關知識、提高對低碳產品的識別能力,增強低碳消費意識和對低碳消費理念的思想認同,并內化成為自覺行動。
②在日常生活中節約能源,比如養成好習慣,可以從節約用電、用水,不浪費物品,包括食品等方面養成習慣。
③積極參與垃圾分類,鼓勵回收再利用,減少浪費。校園人員眾多,產生的垃圾也多,可以考慮垃圾回收再利用。作為個人,不僅自己做到垃圾分類,同時還應該通過宣傳讓身邊的人也做到這一點,比如可以倡導減少使用塑料袋、瓶、餐具等一次性物品,轉向可循環利用的環保材料,從而降低碳排放。
④出行方面,提倡綠色出行,優先選擇公共交通出行或步行,或選擇共享交通工具,減少個人的碳排放,積極配合節能減排。
故答案為:①加強低碳消費認知。主動了解低碳知識,提高對低碳產品的識別能力,增強低碳消費意識和對低碳消費理念的思想認同,并內化成為自覺行動。②在日常生活中節約能源,在校園、宿舍和課堂等場合,養成良好的用電習慣,隨手關燈、關水龍頭,不亂扔廢棄物品,并合理使用電器設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自己的碳排放量。③積極參與垃圾分類,鼓勵回收再利用,減少浪費。宣傳倡導減少使用塑料袋、瓶、餐具等一次性物品,轉向可循環利用的環保材料,從而降低碳排放。④提倡綠色出行,日常生活中優先選擇公共交通出行或步行,或選擇共享交通工具,減少個人的碳排放,積極配合節能減排。【答案】6.D7.B8.①從些許埋怨瑞全控制感情去做戲,到理解贊揚瑞全的謹慎成熟;②從害怕在北平教書影響自己清白,到坦然自豪地接受任務;③從渴望老三的鼓勵夸獎,到自我勉勵要做一個有用的人。9.①傳統家族倫理思想中,瑞宣作為祁家的長孫,要遵循“長幼有序”“孝悌之義”“忠信仁義”的家族之禮;②老舍理解瑞宣的選擇,在“盡孝”與“盡忠”兩難之間,他選擇“盡孝”,承擔家庭責任;③在現實困境中,傳統家庭思維被消解,瑞宣開始向弟弟學習,走出家族倫理的束縛,去承擔國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體現了作家對傳統家庭倫理關系的反思。【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能力。本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從考查的范圍來看,既涉及全篇,又側重局部;從考查的角度來看,既有對主旨的探究,也有對人物形象的分析。
(2)本題考查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解答此類題首先要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其次明確主旨,關注手法;最后結合文章主旨做出準確判斷。
(3)此題考查把握小說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應結合著文中敘述性的語句,從身份、地位、修養、氣質等總體上把握小說人物形象特點,然后根據小說中描寫這個人物的言行舉止的語句,以及作者的議論,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對他的評價的語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4)本題考查學生評價作者表現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的能力。文章主旨是指文章的寫作意圖,它是文章的靈魂。其內涵包括情感態度、精神品質、道理感悟和希望號召等。歸納文章主旨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須首先整體把握全文。6.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能力。
D.“說明由于分隔日久,兩兄弟已經有了思想上的分歧和隔閡”錯,倒數第二段中瑞宣的心理活動:“‘老三變了,變得大了!……老三是真殺真砍的人,他沒工夫顧到那些婆婆媽媽的小過節呀!’”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瑞宣意識到,瑞全是為民族大義敢于付出的人,自己的委屈在大義面前不值一提,而非“兩兄弟已經有了思想上的分歧和隔閡”。
故答案為:D。7.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
B.“預示著抗戰即將迎來勝利,鼓舞著人們勇敢奮斗”錯,娃娃的啼哭聲“好像”讓人們在黑暗中看到光明與希望,但是緊接著便“想到娃娃在這樣的年月出生,又沒法再繼續高興了”,形勢并沒有因為娃娃的降生及瑞全的到來好轉,百姓們的情緒也并沒有緩解。
故答案為:B。8.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由原文“瑞宣曉得老三是在作戲,也知道老三必須作戲,可是,他真有點恨老三能這么控制住感情去作戲”可知,瑞宣知道瑞全控制感情去做戲,但是他仍然有些埋怨;但后來他理解了老三,并且贊揚他的謹慎成熟,“老三是故意把臉躲開,因為弟兄若面對了面,連老三也恐怕要落淚的。他不恨老三了。老三不但有膽子,也知道怎么小心。真的,老三學會了本事,老三已不是祁家四世同堂的一環,而是獨當一面的一個新中國人”。
老三讓他在北平教書,他不愿意,害怕別人說他是漢奸,“這四年里,我完全不食周粟!我可是保持住了個人的清白!現在,我去教書,不論我的心地多么清白,別人也不會原諒我,教我一輩子也洗刷不清自己。’”,因此他要老三給他證明;但聽了老三一番話,他明白“他自己也是演員之一。他找到了自己在戰爭中的地位”,最后很坦然自豪地接受教書的任務。
接受了任務,能幫到老師,他高興,他渴望得到老三的夸獎,可是“老三沒有任何表示!”,他有些委屈;但后來他想明白了“老三變了,變得大了!哼,瑞宣,你又不是個小孩子,還需要老三說幾句好聽的話鼓勵你?”“‘就是這樣吧!’他告訴自己:‘說不定,我會跟老三一樣有用的!’”他自我勉勵要做一個有用的人。
故答案為:①從些許埋怨瑞全控制感情去做戲,到理解贊揚瑞全的謹慎成熟;②從害怕在北平教書影響自己清白,到坦然自豪地接受任務;③從渴望老三的鼓勵夸獎,到自我勉勵要做一個有用的人。9.本題考查學生評價作者表現出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的能力。
《鄉土中國》中“鄉土社會長幼之間有了社會差次,年長的對年幼的有強制權力,這是血緣社會的基礎”說明在鄉土社會,家族要遵循“長幼有序”“尊老愛幼”(孝悌)“忠信仁義”的家族之禮。傳統家族倫理思想中,瑞宣作為祁家的長孫,要遵循“長幼有序”“孝悌之義”“忠信仁義”的家族之禮。
“他自己留在家里是為盡孝”,瑞宣是祁家的長孫,在“盡孝”與“盡忠”兩難之間,他選擇“盡孝”,承擔家庭責任。所以,老舍理解瑞宣的選擇,在“盡孝”與“盡忠”兩難之間,他選擇“盡孝”,承擔家庭責任。
“身旁的老三,已不是他的弟弟,而是一種象征著什么的力量”“我看哪,大哥,我明白你,你自己明白你,就夠了,用不著多考慮別的”“老三教他去冒險,去保護學生,去寫文章”“老三,我都聽你的就是了!你說怎辦就怎辦!”作為哥哥的瑞宣特別在意弟弟老三的看法,開始向弟弟學習,走出家族倫理的束縛,說明在現實困境中,傳統家庭思維被消解,“長幼有序”的家族之禮不復存在,體現了作家對傳統家庭倫理關系的反思。
故答案為:①傳統家族倫理思想中,瑞宣作為祁家的長孫,要遵循“長幼有序”“孝悌之義”“忠信仁義”的家族之禮;②老舍理解瑞宣的選擇,在“盡孝”與“盡忠”兩難之間,他選擇“盡孝”,承擔家庭責任;
③在現實困境中,傳統家庭思維被消解,瑞宣開始向弟弟學習,走出家族倫理的束縛,去承擔國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體現了作家對傳統家庭倫理關系的反思。【答案】10.BDF11.A12.C13.①法令錯誤而所規定賞罰不當,群臣就行私而蒙蔽君主,或結黨而劫殺君主。②用道德去引導百姓,用禮儀來教化民眾,百姓不但有羞恥之心,而且能夠匡正自己的錯誤。14.材料一認為治國需要通過法治,強調賞功罰過的重要性;材料二,三則認為僅僅嚴罰厚賞來治國是不行的,只有倡行德義,教化民眾,引導民眾的道德自覺才能長治久安。【解析】【點評】(1)此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文言文斷句是翻譯的另一種形式,如果不能翻譯則采用文字標志斷句和語法斷句。一般來說名詞代詞常作主語或者賓語,因此出現名詞或代詞就在此前或后斷句,還有就是出現的一些虛詞,表示語氣常句尾,可在此后斷句,如果是發語詞,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斷句。
(2)本題考查學生對相關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能力。答題時要有一定的知識積累,結合語境理解詞語的含義和用法,仔細比對各個選項的說法,作出正確的選擇。
(3)此題考查綜合分析的能力。綜合分析題,需要學生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對選項逐一排查,設誤常常有時間與發生的事與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學生在這些方面要注意;在選項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等文言現象。
(4)此題考查文言文翻譯的能力。做翻譯題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后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遵循“信、達、雅”的三字原則,運用“留、刪、替、補、調”的五字方法進行翻譯。
(5)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章內容要點、篩選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需要學生準確翻譯理解文言內容,特別是側重于對文章要點的具體把握,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關鍵所在,在解答的時候要突出這一點內容。【參考譯文】材料一:人君治國,沒有不具備法令和賞罰的。所以,法令明確而賞罰規定得當,君主就尊顯而且不出奸臣;法令錯誤而賞罰規定不當,群臣就會行私而蔽塞君主,就會結黨而劫殺君主。所以,《明法》篇說:“滅、塞、侵、壅之所以產生,是因為法令不夠明確。”材料二:治理天下和國家,莫過于用德,莫過于行義。用德用義,不靠賞賜人民就會努力向善,不靠刑罰邪惡就能制止。這是神農、黃帝的政治。用德用義,那么四海的廣大,長江黃河的流水,都不能抵御,華山的高大,會稽山的險峻,都不能阻擋,闔廬的教化,孫武、吳起的軍隊,都不能抵擋。所以古代稱王的人,他們的道德布滿天地之間,充滿四海之內,東西南北,一直到達日月所能照耀刊的地方。他們恬淡質樸,處事公正,小民們也都隨之公正,小民與王一起公正處事,自己卻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這就叫做順應了天性。所以古代的人,他們自身隱沒了,可是功績卻卓著,他們本身死了,可是名聲卻顯揚。他們的主張暢通,教化大行。他們給天下人帶來利益,可是人民并不能察覺到。哪里一定要用嚴刑厚賞呢?嚴刑厚賞,這是衰落社會的政治。三苗不歸服,禹請求攻打它,舜說,“用德政就可以了。”實行德政三年,三苗就歸服了。孔子聽到了這件事,說:“通曉了德教的實質,那么孟門、太行山都算不得險峻了。所以說德教的迅速,比用驛車傳遞命令還快。”周代的朝堂把金屬樂器和器物擺在后邊,這是用來表示先行德教后用武力啊。舜大概就是這樣做的吧。公子重耳從蒲城逃到翟。離開翟,經過衛國,衛文公不以禮相待。經過五鹿,到了齊國,正趕上齊桓公死了。又離開齊國到了曹國,曹共公想看看他緊緊相連的肋骨,就讓他脫了衣服去捕池里的魚。離開曹國,經過宋國,宋襄公以禮相待。到了鄭國,鄭文公不尊重他,被瞻勸告說;“我聽說賢明的君主不會永遠困厄。現在晉公子隨行的人,都是賢德之人。您不以禮相待,不如殺了他。”鄭國君主不聽從他的勸告。離開鄭國,到了楚國,楚成王對他很不敬。離開楚國,到了秦國,秦穆公把他進回晉國。重耳即位以后,發兵攻打鄭國,索取被瞻。被瞻對鄭國君主說:“不如把我交給晉國。”鄭國君主說:“這是我的過錯。”被瞻說;“殺死我從而使國家免于災難,我愿意這樣做。”被瞻到了晉國軍隊里,晉文公要煮死他,被瞻抓住大鍋喊遭:“三軍的兵士都聽我說:從今以后,不要再忠于自己的君主了,忠子自己君主的人將被煮死。”文公向他道歉,撤回了軍隊,讓被瞻回到了鄭國。被瞻忠于自己的君主,因而君主避免了晉國的禍患;他在鄭國按義的原則行事,因而受到了晉文公的喜歡。所以義帶來的利益太大了。材料三:孔子說:用政令來治理百姓,用刑罰來制約百姓,百姓可暫時免于罪過,但不會感到不服從統治是可恥的;如果用道德來統治百姓,用禮教來約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恥之心,而且會糾正自己的錯誤。1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他們的道德布滿天地之間,充滿四海之內,東西南北,一直到達日月所能照耀到的地方。
第一個“乎”為介詞,引出后面的對象“天地”,“乎天地”共同作“回”的狀語,所以中間不應斷開,應在“地”后面斷開,即在B處斷開;
第二個“乎”為介詞,引出后面的對象“四海”,“乎四海”共同作“澹”的狀語,所以中間不應斷開,應在“海”后面斷開,即在D處斷開;
“東西南北”是“德”達到的范圍,所以中間不應斷開,應在“北”后面斷開,即在F處斷開;
故答案為:BDF。1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中的一詞多義現象的理解能力。
A.“意思相同”錯誤。“抵擋/倘若”;句意:都不能抵擋。/倘若與秦國相比較,也許還不容易衡量(出高低來)呢。
B.正確。“經過/過失”;句意:離開翟,經過衛國。/聽說大王有意要責備他。
C.正確。均為“困窘”;句意:我聽說賢明的君主不會永遠困厄。/憂愁煩悶啊我失意不安,現在孤獨窮困多么艱難。
D.正確。“被,表被動/用在動詞前面,譯為‘我’”;句意:因而受到了晉文公的喜歡。/我慈愛的父親就離開我不幸去世了。
故答案為:A。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
C.“就烹殺了被瞻”錯誤。由原文“文公謝焉,罷師,歸之于鄭”可知,被瞻沒有被晉文公殺掉,而是被送回鄭國。
故答案為:C。13.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逆”,違背、錯誤;“壅塞”,蒙蔽;“朋黨”,名作動,結黨,勾結成團體。
(2)“道”,同“導”,引導;“齊”,時……整齊,整治,約束,教化;“格”,匡正,糾正;“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狀語后置,用道德去引導百姓,用禮儀來教化民眾。
故答案為:①法令錯誤而所規定賞罰不當,群臣就行私而蒙蔽君主,或結黨而劫殺君主。
②用道德去引導百姓,用禮儀來教化民眾,百姓不但有羞恥之心,而且能夠匡正自己的錯誤。1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概括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人主之治國也,莫不有法令賞罰”可知,人君治國,沒有不具備法令和賞罰的。所以,材料一認為治國需要通過法治,強調賞功罰過的重要性。
由原文“為天下及國,莫如以德,莫如行義。以德以義,不賞而民勸,不罰而邪止”可知,治理天下和國家,莫過于用德,莫過于行義。用德用義,不靠賞賜人民就會努力向善,不靠刑罰邪惡就能制止。
由原文“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可知,用政令來治理百姓,用刑罰來制約百姓,百姓可暫時免于罪過,但不會感到不服從統治是可恥的;如果用道德來統治百姓,用禮教來約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恥之心,而且會糾正自己的錯誤。
所以,材料二,三則認為僅僅嚴罰厚賞來治國是不行的,只有倡行德義,教化民眾,引導民眾的道德自覺才能長治久安。
故答案為:材料一認為治國需要通過法治,強調賞功罰過的重要性;材料二,三則認為僅僅嚴罰厚賞來治國是不行的,只有倡行德義,教化民眾,引導民眾的道德自覺才能長治久安。【答案】15.C16.①“先輩匣中三尺水”一句將寶劍比作三尺水,既寫出了寶劍的長度,又以水寫其锃亮,突出了寶劍鋒芒閃耀的特點。②“隙月斜明刮露寒”一句將寶劍比作從云隙中斜射下來的一抹月光,寫出了寶劍細長的形狀特征,又以“刮露寒”寫出了它鋒利無比、寒氣逼人的特點。③“練帶平鋪吹不起”一句將寶劍比作一條平鋪的潔白的絹帶,風吹不起,寫出了寶劍質地堅硬又銀光閃閃的細膩美感。④“鸊鵜淬花白鷴尾”一句將涂抹了一層鸊鵜油的劍身比作羽毛光澤亮麗的鷴鳥尾,寫出了寶劍劍身花白的特點,也凸顯了它似乎永不生銹的神威。【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重要字詞含義作用、情感和藝術手法的分析鑒賞能力。解答此類題,要通讀詩歌,整體把握詩歌內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礎上,回歸詩歌,尋找答題點;最后精讀相關詩句,看所給選項的內容是否能在詩歌中找到依據,或者是否能根據詩歌內容合理地推斷出來或者是否正確。
(2)此題考查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的答題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種手法;第二步:結合詩歌內容分析;第三步:指出這種手法的表達效果。15.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賞析的能力。
C.“直接抒發了”錯誤,“直是荊軻一片心”一句用典,寫寶劍有一顆像著名俠士荊軻那樣的俠義之心,甘愿只身赴難以為國解憂,借劍寫人,用語含蓄,并非直抒胸臆。
故答案為:C。16.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修辭手法的能力。
“先輩匣中三尺水”,在太子宮中擔任正字老前輩的劍匣中,裝著一柄光芒耀眼如三尺秋水的寶劍。詩句將寶劍比作三尺水,“三尺”寫出了寶劍的長度,“水”用了比喻修辭,以水寫其锃亮,突出了寶劍鋒芒閃耀的特點。
“隙月斜明刮露寒”,遠遠看去,這柄寶劍好似從云隙中射下來的一抹月光,寒氣侵人。詩句“隙月斜明”將寶劍比作從云隙中斜射下來的一抹月光,寫出了寶劍細長的形狀特征,又以“刮露寒”寫出了它鋒利無比、寒氣逼人的特點。
“練帶平鋪吹不起”,像是一條平鋪著的潔白的絹帶。詩句將寶劍比作一條平鋪的潔白的絹帶,風吹不起,寫出了寶劍質地堅硬又銀光閃閃的細膩美感。
“鸊鵜淬花白鷴尾”,劍身上涂抹著一層厚厚的鸊鵜油像雄鷴鳥的尾羽毛般锃亮,永不生銹。詩句將涂抹了一層鸊鵜油的劍身比作羽毛光澤亮麗的鷴鳥尾,寫出了寶劍劍身花白的特點,也凸顯了它似乎永不生銹的神威。
故答案為:①“先輩匣中三尺水”一句將寶劍比作三尺水,既寫出了寶劍的長度,又以水寫其锃亮,突出了寶劍鋒芒閃耀的特點。②“隙月斜明刮露寒”一句將寶劍比作從云隙中斜射下來的一抹月光,寫出了寶劍細長的形狀特征,又以“刮露寒”寫出了它鋒利無比、寒氣逼人的特點。
③“練帶平鋪吹不起”一句將寶劍比作一條平鋪的潔白的絹帶,風吹不起,寫出了寶劍質地堅硬又銀光閃閃的細膩美感。
④“鸊鵜淬花白鷴尾”一句將涂抹了一層鸊鵜油的劍身比作羽毛光澤亮麗的鷴鳥尾,寫出了寶劍劍身花白的特點,也凸顯了它似乎永不生銹的神威。17.【答案】(1)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2)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3)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或: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等等。【解析】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寫易錯的字詞有:薺、曖、墟、渺、惟。
故答案為:(1)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2)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3)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或: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等等。
【點評】此題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寫的能力。對于上下句的識記性默寫,難度不大,難在理解性默寫。需要理解背誦篇目的內容,針對問題選對句子并默寫正確。【答案】18.A.聚精會神/全神貫注B.廢寢忘食C.頭昏腦脹/頭暈目眩19.②那些著名的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并沒有因為深度思考問題而增加患神經衰弱等疾病的風險(成分殘缺,在“患神經衰弱等疾病的風險”前加上“增加”)。
?往往是那些“思慮過度”的人(語序不當,“往往”放在“是”前面)。
?前者一定帶有明顯的負面情緒(搭配不當,“擁有”改為“帶有”)。【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對具體語境中詞語的運用的辨析能力。要結合積累的詞語來分析,在平時的學習中,首先我們對于遇到的詞語要做好積累,其次是注意可以從詞義、詞語的感情色彩、習慣用法等方面進行歸納。
(2)此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應熟知病句的類型,最常用的判別方法是劃分句子結構成分,先看主謂賓,再看定狀補,判斷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殘缺贅余、搭配不當、結構混亂、語序不當等問題。18.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A.此處形容思考問題時注意力很集中,可填“聚精會神/全神貫注”。聚精會神:形容專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樣子。全神貫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點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B.此處指學習很專心很努力,可填“廢寢忘食”。廢寢忘食: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專心努力。
C.此處指學習時間長了就會頭腦不清楚,身體不適,可填“頭昏腦脹/頭暈目眩”。頭昏腦脹:頭腦發脹、發昏。頭暈目眩:頭暈眼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轉。
故答案為:A.聚精會神/全神貫注B.廢寢忘食C.頭昏腦脹/頭暈目眩19.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②成分殘缺,在“患神經衰弱等疾病的風險”前加上“增加”,與“風險”照應。
⑧搭配不當,“擁有……負面情緒”搭配不當,“擁有”一般接褒義的內容,改為“帶有”(中性詞)。
故答案為:②那些著名的科學家、哲學家、文學家并沒有因為深度思考問題而增加患神經衰弱等疾病的風險(成分殘缺,在“患神經衰弱等疾病的風險”前加上“增加”)。
?往往是那些“思慮過度”的人(語序不當,“往往”放在“是”前面)。
?前者一定帶有明顯的負面情緒(搭配不當,“擁有”改為“帶有”)。【答案】20.①不達“目的”不止。②決不能算是“立志”。21.此身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讓此身(自己)去做,不推諉給旁人;此時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時做,不拖延到未來再做;此地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諉到想像中的另一種環境去做。22.第一,標示直接引用的內容。如:“有志者事竟成”“大腦越用越靈”等。第二,標示需要著重論述或強調的內容。如:“思慮過度”“志”等。第三,標示具有特殊含義而需要特別指出的成分或特定的稱謂。如:“考試季”“三此主義”等。如果提到反語等其他用法,舉材料外的例子,亦可給分。【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學生補寫句子的能力。閱讀語段,把握語段大意;分析語段的特征;檢查樣子是否符合要求,將擬寫句子寫在語段的相應位置。看是否前后連貫,是否有語病是否簡潔。如有問題進行修改,如滿意無問題,寫到答題卡上。
(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重要詞語的含義、變換句式的能力。學生可以結合語境,首先理解畫橫線處的詞語的含義和用法,然后再分別理解選項,找出其含義與用法相同的一項。
(3)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要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必須掌握各種標點符號的基本用法。另外,標點符號運用起來也有很大靈活性,必須與語段的思路層次結合起來考慮,才能用得準確。20.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
①處,根據橫線前面的“下堅忍不拔的‘決心’向那條路去走”可知,可填“不能停止”,原因是要“認清‘目的’和達到‘目的’的路”,故可填“不達‘目的’不止”。
第二段第一句是觀點句,第二句是正面論證“立志”的內涵,第三句是反面論證,所以②處所填的句子與前面“這才是‘立志’的真正的定義”相反,可填“不能算是‘立志’”,再根據橫線前面的“完全不思量達到這種目的的方法和步驟如何”,可填“決不能算是‘立志’”,表示強烈的否定。
故答案為:①不達“目的”不止。②決不能算是“立志”。2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重要詞語的含義、變換句式的能力。
“三此主義”是承接上文的議論“‘愿望’往往只是一種狂妄的空想。一個小孩子說他將來要做大總統,一個乞丐說他將來要成為大闊佬,完全不思量達到這種目的的方法和步驟如何”而提出的觀點。具體說就是:
“此身”,是指自己,并非別人。以自己本心出發,自己該干什么,能做什么就去做,不是交給別人去做,更不是推諉給別人去做。
“此時”,是指此時此刻,不是過去也不是未來。未來可期,但是未來很遠,通往美好未來的途徑只有做好現在。所以此時此刻能做什么,該干什么,明白了,就馬上去做。
“此地”,是指境況,就在現在的條件下,做出選擇做出決定,然后踏踏實實地做事。不能推諉說條件好了再做,強調就在這樣的環境中做。
擬寫排比句的時候,要注意結構一致,可以用“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不……”的結構。
故答案為:此身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讓此身(自己)去做,不推諉給旁人;此時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時做,不拖延到未來再做;此地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諉到想像中的另一種環境去做。22.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
引號的基本用法有:
一,表示直接引用。當文章中引用了詩詞、諺語、俗語、他人的話等,都要加引號,表示直接引用。語言文字運用Ⅰ中第二段的“大腦越用越靈”就是俗語,語言文字運用Ⅱ中第二段“有志者事竟成”是名句,這些是直接引用。
二,表示特定稱謂。稱謂及稱呼,當文章中出現特定的稱呼要加引號表示特定稱謂。如語言文字運用Ⅰ中“考試季”
三,表示著重強調。在文章中,當作者想強調某個詞語或短語時,即可以加引號表示著重強調。如語言文字運用Ⅰ中多次強調、著重論述“思慮過度”和語言文字運用Ⅱ中多次強調、著重論述的“志”。
四,表示特殊含義。當文章中出現的某個詞語或短語在當前語境下的含義,與其本來意義不同時,即要加引號來表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代駕加盟合同樣本
- 有限公司增資擴股協議
- 氣體摩爾體積-教案
- 個人供電合同標準文本
- 幼兒園勤儉節約的教案
- 產品授權協議合同標準文本
- 實驗學校第二屆科技節機器人比賽方案
- 12施工合同標準文本
- 請講普通話寫好規范字主題班會教案
- 公司食堂肉菜配送合同協議范本模板
- 【數字普惠金融的發展研究-以螞蟻集團為例12000字(論文)】
- 2023版個人征信模板簡版(可編輯-帶水印)
- 外教社新編英語語法教程(第6版)PPT課件Unit-22
- 2023年陜西特崗學前教育學科真題真題
- 痕跡檢驗概述
- 公司報檢單模板
- 塔里木河課件
- 麻醉科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申報標準
- DB37-T 5225-2022民用建筑太陽能熱水系統一體化應用技術標準
- ASTM B658 B658M-11(2020) 無縫和焊接鋯和鋯合金管標準規格
- 《自然資源聽證規定》(2020年修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