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經典習題_第1頁
《朝花夕拾》經典習題_第2頁
《朝花夕拾》經典習題_第3頁
《朝花夕拾》經典習題_第4頁
《朝花夕拾》經典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朝花夕拾》經典習題一、填空1、《朝花夕拾》原來集名是《舊事重提》,是魯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憶散文集,共10篇。目前,我們學過其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阿長與〈山海經〉》。請簡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課內學過的除外)的主要內容:示例:《二十四孝圖》主要內容:童年時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實在沒有什么好畫冊可看。我擁有的最早一本畫圖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圖》。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發生反感的,是"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件事。《朝花夕拾》中,作者曾在兩篇文章中提到自己兒時保姆長媽媽“謀害”隱鼠一事,說明了對阿長的懷戀。魯迅是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原名周樟壽字豫才后改名周樹人。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朝花夕拾的題材是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于1927年出版。共收入10

篇作品。朝花夕拾的“朝”是早上的意思,“夕”是晚上的意思。對朝花夕拾書名進行解析:早上的花晚上來撿,就是成年時回憶往事。《朝花夕拾》中出現的四個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長媽媽、恩師藤野先生、朋友范愛民、父親。《朝花夕拾》的作者的其他代表作有: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中篇小說《阿Q正傳》,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說集《吶喊》《彷徨》等。有關《朝花夕拾》的對聯:獨酌花酒釋胸竹,寒衣不勝暑,朝花夕拾誰歸屬,甜酸咸辣苦。《朝花夕拾》的思想:記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時求學的歷程,追憶那些難于忘懷的人和事,抒發了對往日親友和師長的懷念之情。作品在夾敘夾議中,對反動、守舊勢力進行了抨擊和嘲諷。2、《二十四孝圖》著重分析了

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指斥這類封建孝道不顧兒童的性命,將“肉麻當作有趣”,“誣蔑了古人,教壞了后人”。3、作者在《瑣記》中提到喜歡看的一本書是《天演論》。4、《五猖會》中,父親讓我背《鑒略》,讓我感到痛苦。5、魯迅小時侯最喜歡在

百草園玩耍。6、《二十四孝圖》中,(子路負米)、(敦巨埋兒)、(老菜娛親)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稱。7.魯迅在仙臺學醫時發生了(三)件重大的事。8.“賽神會”中“我”和許多人喜歡看(活無常)。9.魯迅在《瑣記》中記敘為了“尋別一類人們去”又選擇了無須學費的南京(江南水師學堂)。10.“好。那么,走罷!”而去“尋別一類人們去”一語出自魯迅的(《瑣記》)篇。11.魯迅在《瑣記》一文中,用了“(烏煙瘴氣)”一詞來譏諷洋務派的辦學。12.魯迅在《瑣記》中寫自己一有空閑,就照例地吃侉餅,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論》,表現出魯迅探求真理的(強烈欲望)。13.《范愛農》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日本留學和回國后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14.《藤野先生》記敘了作者在日本留學時的學習生活,記敘了與藤野先生相識、相處、分別的幾個片段,并說明了在仙臺醫專時的(棄醫從文)一生中重要的經歷。15.魯迅在《二十四孝圖》里,針對“臥冰求鯉”、“老萊娛親”、“郭巨埋兒”等孝道故事做了分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16.《五猖會》記述了作者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17.魯迅在《藤野先生》深切表達了對日本沒有民族偏見的正直熱誠的先生的懷念。18.作者回憶少年讀了這一本孝子的教科書后,覺得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故事”,如“子路負米”,“黃香扇枕”,“陸績懷橘”之類。而“哭竹生筍”的故事則有些可疑,還有“臥冰求鯉”的故事,如模仿則有性命之憂了。19.作者在文中用“甚于洪水猛獸,非常廣大,也非常長久,能使全中國化成一個麻胡,凡有孩子都死在他肚子里。”,表達了魯迅先生對“妨害白話者”的憤怒之情。20.魯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觸“物競天擇”,“蘇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礦路學堂,這段經歷在《瑣記》中提及。21.《朝花夕拾》中魯迅先生說起兒時生活常常出現對迎神賽會、看戲等情節的回憶,如《無常》,《五猖會》。22.在《瑣記》一文中魯迅先生曾描述了新學堂與舊學堂的區別。23.魯迅在《無常》一文中,通過對(無常)的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以諷刺當時社會上的“正人君子”之流。24.魯迅寓居的東墻上,一直掛著他的老師藤野先生的照片25.魯迅在日本留學時認識的一位朋友,當時彼此都沒有什么好感,但回國偶遇之后,交往甚密,這位朋友是范愛農。26.魯迅借眾鬼嘲弄人生,用陰間諷刺陽世,對“正人君子們”進行了淋漓盡致的嘲弄和鞭撻的文章是《無常》27.棄醫從文是魯迅一生中具有決定意義的轉折點。28.“他同情冤魂、懲辦惡人,既有同情心又主持公道,既可愛又恐怖。”這是作者筆下的無常。29有一位正直、倔強、愛國的知識分子,在社會的黑暗中一步步走向了末路,他是范愛農。30.魯迅先生說起他的兒時生活時,常常出現對迎神賽會、看戲等情節的回憶的文章有《無常》和《五猖會》。31.魯迅棄醫從文的原因是拯救國民的精神。32.《朝花夕拾》共收10篇回憶散文,被選為課文的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藤野先生》,請再寫出另外一篇的篇名《阿長與<山海經>》《狗·貓·鼠》《范愛農》《瑣記》《父親的病》。33.《五猖會》記敘作者兒時父子之間一場微妙的沖突:我對五猖會的熱切盼望和父親的阻難,表現了父親對兒童心理的無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習俗的不合理。34.下面這副挽聯是國際友人斯諾悼念魯迅先生而寫的,請將上聯補充完整。澤著尚未成功,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吶喊;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35.《朝花夕拾》是魯迅唯一一本散文集。全書十篇文章,是魯迅回憶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不同生活經歷與體驗的文字。我們學過其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藤野先生》等。二、選擇1、《瑣記》中,衍太太對魯迅說偷珠寶的事件后,她有沒有散布流言:有2、《朝花夕拾》中記敘魯迅為了尋“另一類的人們”而到南京求學的經過的是《瑣記》3、魯迅先生的籍貫是浙江紹興4、《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百草園”在

“我家的”后面5、《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三味書屋”是作者何時求學的地方:少年6、《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的“三味書屋”是:私塾名7、壽鏡吾先生是魯迅在何處求學時的老師:本城書塾8、藤野先生是魯迅在何處求學時的老師:仙臺醫專9、藤野先生的全稱是:藤野嚴久郎10、《藤野先生》回憶作者早年學醫時的生活經歷,地點不是在(

C

)A、日本;B、仙臺;C、北京;D、仙臺醫專11、《朝花夕拾》結集出版前,曾在何處連載:《莽原》12、除“小引”和“后記”外,《朝花夕拾》正文共有多少篇:10

13、《朝花夕拾》正文前的“小引”講的是《朝花夕拾》的:編纂過程14、《朝花夕拾》正文后的“后記”講的是:與《二十四孝圖》相關的內容15、《狗·貓·鼠》是一篇議論散文16、《狗·貓·鼠》寫到了作者何種生活經歷:養隱鼠17、《狗·貓·鼠》開頭提到的“名人”“教授”“大腳色”“負有指導青年責任的前輩”:

一種人18、《阿長與<山海經>》中提到的“阿長”是作者家的:老媽子19、《阿長與<山海經>》中提到,“我的母親和許多別的人”稱“阿長”為長媽媽20、《阿長與<山海經>》中提到,“我的祖母”稱“阿長”為阿長21、《阿長與<山海經>》中提到,“我”一般情況下稱“阿長”為:阿媽22、《阿長與<山海經>》中提到,“我憎惡她的時候”稱“阿長”為:阿長23、《阿長與<山海經>》中提到,“阿長”這個稱呼體現其人的特點是沿用其前對一個女工的稱呼。三、判斷1.《狗?貓?鼠》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引發的,嘲諷了他們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對狗“盡情玩弄”弱者、對人又是一副媚態的憎惡。(×)2.《瑣記》《藤野先生》《范愛農》三篇作品,記述了作者離開家鄉到南京、日本求學和回國后的一段經歷。(√)3.《父親的病》中為父親看病的第二個醫生是葉天士。(×)陳蓮河先生4.魯迅不喜歡《天演論》

(×)5.藤野先生是一個有偏見的人

(×)6.藤野先生為人誠懇公正;(√)7.藤野先生對學生誨人不倦,對研究一絲不茍;(√)8.藤野先生對學術有超越國界的博大胸懷(√)9.藤野先生向魯迅詢問中國女人裹腳的事,是對中國人的輕視。(×)10.范愛農是一個非常隨和的人;(×)11.范愛農常常從鄉下搭船進城,是因為他向往城市生活;(×)12.范愛農對辛亥革命是非常歡迎的;(√)13.范愛農從日本留學回國后,一直受到重視和重用。(×)14.《瑣記》中有“肚子疼”綽號的是衍太太。(×)沈四太太15.陳蓮河是《瑣記》中的人物。(×)《父親的病》16.《無常》是對保姆阿長的回憶。(×)17.魯迅是借《貓·狗·鼠》一文來表明他為什么那么討厭貓的。(×)四、簡答題1、魯迅回憶藤野先生的目的是什么?答:在藤野先生高尚的品格中吸取力量,來繼續與“正人君子”們作斗爭。2、魯迅為什么時時記起藤野先生?答:“在我所認為我師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3、范愛農是怎樣一個人?答:他生性孤傲耿直,落落寡歡,最后窮困潦倒,溺水而死。4、魯迅為什么對范愛農是失足落水還是投水自殺表示懷疑?答:魯迅對范愛農之死的懷疑實質上是魯迅對黑暗的社會現實的控訴,揭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5、《朝花夕拾》是魯迅先生1962年所作的回憶性(敘事)散文(體裁)集,書中著墨較多的人物是誰?答:長媽媽、藤野先生、范愛農。6、在魯迅《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是寫“寵物”的,你知道是哪一篇嗎?答:《狗?貓?鼠》7、寫出《朝花夕拾》中你最喜歡的篇目名稱(兩個)答:《藤野先生》《狗·貓·鼠》8、我所收得的最先的圖畫本子《二十四孝圖》的來歷是:一位長輩的贈品。9、我得到《二十四孝圖》為什么既高興又掃興?高興的是:①鬼少人多②歸我一人獨有③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準確無誤④便是不識字的人,例如阿長,也只要一看圖畫便能夠滔滔的講出一段的事跡;掃興的是:知道孝有如此之難,對于先前癡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計劃完全絕望了。10、為什么作者反感“老萊娛親”的故事?答:招致他反感的便是老萊“詐跌”,作嬰兒啼,以娛親意,作者認為小孩子多不愿意詐作,換言之,不愿裝假,這違背了兒童的心理。11、《父親的病》中屢次提及庸醫誤人的種種荒誕行為,試舉一例。答:如陳蓮河用藥中要求“蟋蟀一對”,且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等。12、《朝花夕拾》中刻畫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婦女形象有:阿長衍太太。13、《五猖會》中回憶童年往事,含蓄地表達了對父母毫不顧及孩子心理的無奈與厭煩,這件事是:當作者興高采烈地計劃前往看五猖會時,卻突然被父親叫住要求他背書。14、《朝花夕拾》中《父親的病》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文中的s城是?即指紹興城。15、《五猖會》中父親強迫“我”背《鑒略》這一事中可以看出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父親對兒童心理的無知和隔膜。16、簡析狗和貓成了仇家的原因?答:據說,是這么一回事:動物們因為要商議要事,開了一個會議,鳥、魚、獸都齊集了,單是缺了象。大家議定,派伙計去迎接它,拈到了當這差使的鬮的就是狗。“我怎么找到那象呢?我沒有見過它,也和它不認識。”它問。“那容易,”大眾說,“它是駝背的。”狗去了,遇見一匹貓,立刻弓起脊梁來,它便招待,同行,將弓著脊梁的貓介紹給大家道:“象在這里!”但是大家都嗤笑它了。從此以后,狗和貓便成了仇家。17、《朝花夕拾》中引用《長恨歌》中的詩句是哪一句?答:《瑣記》:“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18、《朝花夕拾》中提到《二十四孝圖》中哪幾個故事?答:子路負米、黃香扇枕(可以勉力仿效的)、陸績懷橘(也并不難)、哭竹生筍(就可疑)、臥冰求鯉(有性命之虞)、老萊娛親、郭巨埋兒(最使我不解,甚至于發生反感的)七篇。(《后記》中還包括李娥投爐、曹娥投江覓父尸、嘗糞心憂)19、《貓?狗?鼠》中有關貓的故事有?

答:德國童話貓狗成仇、愛倫?坡短篇小說《黑貓》、日本“貓婆”的故事、中國古代“貓鬼”的故事(出自《北史?杜孤信傳》)、貓教老虎本領的故事。20、《貓?狗?鼠》中作者小時候床頭貼的兩張花紙是?

答:《八戒招贅》、《老鼠成親》21、作者是如何認識隱鼠的?

答:有一回作者聽到一間空屋里有“老鼠數錢”的聲音,推門進去,看見一條蛇伏在橫梁上,看地上躺著一匹隱鼠,口角流血,但兩脅還一起一落的。取來給躺在一個紙盒子里,大半天隱鼠竟醒過來了,漸漸的復了原,但不逃走。于是隱鼠就成了作者的玩伴。22、隱鼠的結局是怎樣的?答:隱鼠緣著長媽媽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腳踩死了。23、作者仇貓的原因是什么?

答:貓的性情和別的猛獸不同,總是盡情折磨獵物才吃下去;與獅虎同族,卻一副媚態;到處嗷叫,鬧得別人心煩;以為它吃了自己飼養的可愛的隱鼠;傷害了兔的兒女們。24、長媽媽講的“長毛”的故事中,“長毛”指的是?答:洪秀全軍和后來一切土匪強盜。25、對長媽媽的“特別的敬意”是因何而生?又是何時消失?答:因為她經常給我講長毛的故事,某種情況表明她似乎有“偉大的神力”,所以就有了“特別的敬意”。在知道是長媽媽謀害了自己的隱鼠之后,這種敬意就完全消失了。26、《阿長與〈山海經〉》中,所說的“沒有頭而以兩乳當作眼睛的怪物”指的是什么故事?答:刑天舞干戚。37、《阿長與〈山海經〉》中,所說的“三腳的鳥”指的是什么?

答:三足金烏,即太陽。28、長媽媽所說的“三哼經”指的是什么?

答:《山海經》。29、哪一句話最能體現作者對長媽媽的深切同情與懷念?答:“仁厚黑暗的地母呵,原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30、長媽媽教給我的“元旦的古怪儀式”是什么?

答:清早一睜開眼睛,第一句話就要說:“阿媽,恭喜恭喜!”說過之后,還要吃一點福橘(一年到頭,順順溜溜)。31、《無常》中寫無常的用意是什么?

答:是說明人間沒有公證,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陰間,表達了對當時黑暗社會的強烈不滿和對打著“公平”“正義”旗號的正人君子之流辛辣的嘲諷。32、三味書屋里的學習生活是怎樣的?

答:讀書,正午習字,晚上對課。33、三味書屋的游戲有哪些?

答:爬上花壇折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樹上尋蟬蛻,捉了蒼蠅喂螞蟻,用紙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戲,畫畫兒(用“荊川紙”描繡像。)34、“名醫”陳蓮河所用的藥方文中提到了哪些藥引?

答:原配蟋蟀一對,平地木十株、敗鼓皮丸。35、書中提到衍太太的幾件事是什么?答:在父親臨死時慫恿我一直呼喚父親;鼓勵小孩子吃冰;鼓勵小孩子打旋;慫恿孩子看下流書籍;慫恿“我”去偷母親的首飾,還散布流言。36、作者在東京與范愛農發生的最大沖突是什么?答:范愛農的老師徐錫麟因刺殺安徽巡撫恩銘被殺后,范愛農因為對魯迅有偏見,故意反對魯迅提議的“發電報到北京痛斥滿政府的無人道”,在眾人的壓力下屈服后,又故意針對魯迅要求主張發電的人擬電稿。魯迅主張“這一篇悲壯的文章必須深知烈士生平的人來作”,要求范愛農寫,兩人因此而發生沖突。37、魯迅本人說《范愛農》一篇寫法較差,是不是較差?差在哪里?答:魯迅先生自己認為《范愛農》一篇寫法比較差,這是有道理的。這一篇虛構過多,結構有點松散,因此他本人不大滿意。38、“在百靜中,我似乎頭里要伸出許多鐵鉗,將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夾住;也聽到自己急急誦讀的聲音發著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鳴叫似的。”這句話出自哪篇文章?表現了作者當時怎樣的心情?這篇文章揭示了什么樣的主題?答:出自《五猖會》,記述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和被父親強迫背誦《鑒略》的掃興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39、“我”平時怎樣叫保姆長媽媽?什么時候叫她“阿長”的?有時候“我”為什么“實在不大佩服她”?“一時”“我”又為什么對她“發生過空前的敬意”,甚至于對她“有了特別的敬意”呢?答:“我”平時叫保姆長媽媽“阿媽”。叫她“阿長”是在“憎惡她的時候”,這個稱呼不大客氣,平時只有年輩最大的祖母才這樣叫她。“實在不大佩服她”的原因是她“喜歡切切察察,向人們低聲絮說些什么事”;又不許“我”走動,并動輒以告狀相威協;睡覺的姿態不好,占了過多的地方;滿肚子麻煩的禮節,等等。“對她發生過空前的敬意”,是因為她常對“我”講“長毛”的故事,某些情況表明她似乎有“偉大的神力”,于是對她“有了特別的敬意”。后來因為她給“我”弄到了繪圖的《山海經》,這是“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又使“我”對她發生了“新的敬意”。五、語段(一)閱讀《五猖會》片段,回答問題。⑴因為東關離城遠,大清早大家就起來。昨夜預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經泊在河埠頭,船椅,飯菜,茶炊,點心盒子,都在陸續搬下去了。我笑著跳著,催他們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臉色很謹肅了,我知道有些蹊蹺,四面一看,父親就站在我背后。⑵“去拿你的書來。”他慢慢地說。⑶這所謂“書”,是指我開蒙時候所讀的《鑒略》,因為我再沒有第二本了。我們那里上學的歲數是多揀單數的,所以這使我記住我其時是七歲。⑷我忐忑著,拿了書來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讀下去。我擔著心,一句一句地讀下去。⑸兩句一行,大約讀了二三十行罷,他說:⑹“給我讀熟。背不出,就不準去看賽會。”⑺他說完,便站起來,走進房里去了。⑻我似乎從頭上澆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讀著,讀著,強記著,——而且要背出來。粵自盤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開混茫。⑼就是這樣的書,我現在只記得前四句,別的都忘卻了,那時所強記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齊忘卻在里面了。記得那時聽人說,讀《鑒略》比讀《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為可以知道從古到今的大概。知道從古到今的大概,那當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粵自盤古”就是“粵自盤古”,讀下去,記住它,“粵自盤古”呵!“生于太荒”呵!……⑽應用的物件已經搬完,家中由忙亂轉成靜肅了。朝陽照著西墻,天氣很晴朗。母親,工人,長媽媽即阿長,都無法營救,只默默地靜候著我讀熟,而且背出來。在百靜中,我似乎頭里要伸出許多鐵鉗,將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夾住;也聽到自己急急誦讀的聲音發著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鳴叫似的。⑾他們都等候著;太陽也升得更高了。初中語文(chuzhongyuwen100)編輯整理1.請概括《五猖會》的主要思想內容。答:《五猖會》記述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和被父親強迫背誦《鑒略》的掃興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