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第九章《青藏地區》、第十章《中國在世界中》檢測卷(含答案)_第1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第九章《青藏地區》、第十章《中國在世界中》檢測卷(含答案)_第2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第九章《青藏地區》、第十章《中國在世界中》檢測卷(含答案)_第3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第九章《青藏地區》、第十章《中國在世界中》檢測卷(含答案)_第4頁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冊第九章《青藏地區》、第十章《中國在世界中》檢測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八年級地理下冊單元檢測卷第九章《青藏地區》第十章《中國在世界中》注意事項:1.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答題前,請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2.選擇題、判斷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答案,非選擇、判斷題必須使用黑色墨跡簽字筆或鋼筆答題,請將答案填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3.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020年11月,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小伙子丁真突然網上走紅,并成為家鄉的旅游形象大使(如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丁真的家鄉最有可能位于(

)A.東北平原 B.云貴高原 C.青藏高原 D.塔里木盆地2.丁真所在的民族是(

)A.朝鮮族 B.蒙古族 C.維吾爾族 D.藏族3.游客在他的家鄉可體驗的民風民俗是(

)A.喝酥油茶 B.劃旱龍舟 C.潑水祝福 D.擊打長鼓川藏鐵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向西穿越山高谷深的橫斷山區進入西藏,經藏南至終點拉薩。線路臺階式,川藏鐵路“八起八伏”,累計爬升高度超過14000米,外媒戲稱其是“一輛巨大的過山車”。預計2026年全線通車。讀圖完成下面小題。4.川藏鐵路沿途經過的地區,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成都所在的地形區為四川盆地B.拉薩所在地區有被稱為“高原之舟”的牦牛C.成都所在地區種植水稻,作物熟制一年一熟D.成都到拉薩經過橫斷山區,適合發展林業5.拉薩所在的地形單元及特點的連線組合,正確的是(

)A.青藏高原﹣雪峰連綿 B.內蒙古高原﹣地面崎嶇C.云貴高原﹣千溝萬壑 D.黃土高原﹣地勢平坦6.川藏鐵路沿途經過的地形區容易發生的自然災害(

)①干旱

②地震

③臺風

④泥石流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在高緯度地區或高海拔地區,湖泊的表面在冬季隨著氣溫降低而迅速封凍。此時如果湖泊底部有微生物分解遺體產生的甲烷氣體,就會被“凍”在湖面冰層中形成形態各異的冰凍氣泡。完成下面小題。7.最有可能出現冰氣泡景觀的區域是(

)A.黑龍江漠河蓮花湖 B.湖南洞庭湖C.云南昆明滇池 D.廣東河源萬綠湖8.青藏高原春夏氣溫低,湖泊生物量少,產生的氣體少,湖泊很難見到大規模冰凍氣泡。其主要原因是(

)A.湖泊多 B.緯度高 C.距海近 D.海拔高阿里地區有許多鹽湖,湖岸自然結晶了厚厚的食鹽,當地牧民在雨季未到、湖泊水位低時從鹽湖邊取鹽,取鹽后,天氣轉暖,再用牛羊馱運到外地換回需要的商品。讀“阿里地區取鹽路線圖”(下圖),完成下面小題。9.當地牧民去鹽湖取鹽的最佳時間是(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10.牧民在圖中的“食鹽之路”上不可能(

)A.經過三江源地區,看到這里種植有大面積的水稻B.見到遠處高山聳立,白雪皚皚,冰川廣布C.路過河谷地帶、看到村鎮零落分布D.翻過高山,跨過河流青海省塔拉灘地區依托“光伏+生態+牧業”的發展模式,徹底擺脫了貧困,實現了可持續發展。如圖為青海省簡圖。據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小題。11.青海?。?/p>

)A.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B.眾多大河發源于北部地區,有較長汛期C.以高原地形為主,地處地勢第一級階梯D.人口主要分布在三江源地區,密度較大12.昔日的塔拉灘地區環境惡劣,當地牧民紛紛逃離家園。下列選項中的詞語,能夠對應完善結構圖的是(

)A.①—過度放牧 B.②—光照強 C.③—土地荒漠化 D.④—海拔高13.近幾年,塔拉灘地區自然環境的改善,得益于當地(

)A.種植高原作物,為電池板遮擋強光B.羊群定期吃草,減少植被覆蓋面積C.太陽光能發電,改變當地氣候類型D.開發清潔能源,實現生態良性發展2021年2月2日是第25個世界濕地日,主題是“濕地與水”,全國濕地維持著約2.7萬億噸淡水,保存96%的可利用淡水資源。讀“三江平原位置圖”(圖a)和“三江源示意圖”(圖b),完成下面小題。14.圖a中的A和B分別是(

)A.鴨綠江和烏蘇里江 B.黑龍江和烏蘇里江 C.黑龍江和圖們江 D.鴨綠江和嫩江15.三江源被譽為“中華水塔”,三江源的“三江”指的是(

)A.黃河、長江和瀾滄江 B.黃河、長江和怒江C.塔里木河、黃河和珠江 D.遼河、海河和雅魯藏布江16.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淡水之源”“物種基因庫”,若三江平原和三江源地區濕地銳減,則會導致(

)①影響生物多樣性②河流水量穩定③旱澇災害頻發④河流含沙量減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持續增強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7.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現代化建設取得的成就有(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②成為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③加入世界貿易組織④成功舉辦北京冬季奧運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下列事件不能體現我國大國擔當的是(

)A.土耳其發生地震后,我國救援隊第一時間趕赴災區救援B.高度重視國際文明對話與遺產保護工作C.發展低碳經濟,積極應對氣候變化D.加強與周邊國家的經濟貿易合作讀青藏地區圖,回答下面小題:19.青藏地區農作物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帶,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土壤肥沃 B.水源充足C.海拔較低,氣溫較高 D.人口稠密、勞動力多20.藏族人穿的藏袍可以適應當地A.氣候寒冷的特點 B.氣候干旱的特點C.晝夜溫差大的特點 D.日照強烈的特點21.青藏高原地區的主要農作物是A.小麥、谷子、高粱 B.水稻、玉米、棉花C.玉米、大豆、甘蔗 D.青稞、小麥、豌豆22.被譽為“高原之舟”的牲畜是A.駱駝 B.三河馬 C.牦牛 D.藏綿羊2023年8月迎來中國第二次青藏科考六周年,在氣候變化、水資源、高寒文明、地質構造等方面,我國已取得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標志性成果。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3.青藏高原位于我國地勢的(

)A.第一級階梯 B.第二級階梯C.第三級階梯 D.無法判斷24.青藏高原的地表形態特征是(

)A.地面坦蕩,一望無際 B.雪山連綿,冰川廣布C.地形崎嶇,峰嶺眾多 D.溝壑縱橫,黃土廣布25.青藏高原科考中遇到的困難可能是()A.高溫酷熱 B.高寒缺氧 C.雨季過長 D.干旱缺水二、解答題(共50分)26.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7分)

《第三極》是中國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涉藏電視紀錄片,青藏高原被稱為地球上的“第三極”,相比南極、北極,它是唯一有著人類豐富生存活動的極地地帶。(1)青藏高原被稱為“第三極”是因為其位于我國地勢第級階梯,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具有獨特的氣候。(2)在青藏鐵路沿途,常見到被稱為“高原之舟”的牦牛,請你從形態特征等方面推測牦牛是如何適應高原環境的。。(3)“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帶我們走進人間天堂,青稞酒酥油茶會更加香甜,幸福的歌聲傳遍四方”。歌詞中描寫的是圖中的鐵路,該鐵路在修建時遇到的線困難有(寫出一點即可)。(4)青藏地區是眾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試說明原因。。(5)青藏地區的居民經常是清晨穿一件寬大的外袍,中午外袍穿一只袖子,脫一只袖子,晚上睡覺時將外袍蓋在身上,這反映了當地的氣候特征是。27.被稱為“史詩級”的川藏鐵路屬國家“十三五”規劃的重點建設項目,東起成都,西至拉薩,全長1629千米,計劃2026年全線通車。鐵路建成后,從成都到拉薩坐火車僅需13個小時左右。下圖為川藏鐵路示意圖和成都、拉薩氣候資料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1)成都所在的地形區是,拉薩所在的地形區是。(2)拉薩與成都相比,拉薩的年平均氣溫較(高/低),導致兩地氣溫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3)讀成都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氣候特征是、冬季溫和濕潤,屬于氣候。此類氣候共同特征是,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4)國慶節期間,成都的張強同學準備到拉薩旅游,考慮到當地特殊的自然環境特征,你認為他需要準備哪些物品。(寫一種)28.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5分)青藏地區是許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是我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東北地區被叫為我國糧食生產的“稱壓器”和“壓艙石”,為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1)青藏高原地形的顯著特征是“”,東北三省的山河大勢可以概括為“山環水繞,沃野千里”。(2)大興安嶺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請列舉兩例說明。(3)在西藏鄉村地區,隨處可見晾曬的牛糞(下圖),當地百姓用干牛糞作燃料燒火做飯;而東北農村一般用秸稈燒火做飯。這說明兩地的農業類型差異是。(4)東北地區為我國糧食生產的“穩壓器”和“壓艙石”,分析該地區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的主要自然條件。(至少兩點)。(5)藏袍(上圖)是藏族的傳統服飾,早晚時藏民可以將雙手藏在藏袍袖中,中午則可以脫下一只袖子或脫下兩只袖子系在腰間。藏袍一天中不同的穿戴方式,反映了當地氣溫具有特點。(6)進入21世紀,國家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哈爾濱建成“中國云谷”——云計算中心基地、應用創新研發基地、產業發展基地等。云計算中心基地的云存儲對電能的消耗比較大,數據中心需要不斷地降溫來達到恒溫的環境。哈爾濱建設“中國云谷”的有利條件是(

)A.氣溫季節變化顯著 B.夏季高溫,雨熱同期C.氣溫低,低溫時間長 D.氣溫年較差大29.讀圖完成下列問題。(5分)西藏的春天是從林芝開始的,每年的三月中旬開始,當連綿起伏的群山還披著厚厚的白色雪衣,位于藏東南的林芝桃花開始爭相斗艷,主要分布在海拔2600-3200米的河谷地帶。圖1示意青藏地區圖,圖2為雪山桃花景觀圖。讀圖回答問題。(1)西藏自治區的省級行政中心是,最主要的少數民族是。(2)雪山廣布反映了該地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三月林芝桃花開,林芝的春天比西藏其它地方來得早的主要原因是。(3)隨著四川雅安到林芝的鐵路開工建設,將來川藏鐵路開通,對當地旅游業的有利影響是。(4)林芝主要種植的糧食作物是青稞和小麥等,當地農作物穗大粒飽,品質優良,主要的自然原因是。30.閱讀圖和材料,完成下列問題。(5分)青海湖是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場所,湖中的關鍵性物種湟魚,指示性物種斑頭雁、漁鷗、棕頭鷗等,構成了“水—魚—鳥”共生生態系統。湖區還有國際瀕危物種普氏原羚、易危物種黑頸鶴。為了保護脆弱的生態環境,成立了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下圖示意“青海湖及其周邊地區”。(1)青海湖地處我國地勢第于級階梯,是我國最大的(淡或咸)水湖,入湖的河流屬于(內或外)流河。(2)青湖的湟魚為了繁衍生命,每年4至8月,逆流而上,歷經艱險,游至入湖河流中完成游產卵歷程,湟魚生長十分緩慢,約十年才能生長一斤,這是因為。(3)湖區的湖光水色、“水—魚—鳥”共生盛景、特色人文景觀等,使其成為旅游勝地。請你針對青海湖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存在的問題,就保護湖區生態環境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31.黑頸鶴是在高原淡水濕地生活的鶴類,以植物的根、昆蟲、魚、蛙以及農田中殘留的作物種子等為食。圖為中國黑頸鶴分布。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3分)

(1)黑頸鶴繁殖區域主要分布在甲(省級行政區域全稱)和乙(省級行政區域全稱),甲省南部是我國著名的三江源地區,這里的降水并不豐富,卻是眾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原因是。(至少兩條)(2)連接甲、乙兩省區的鐵路線是鐵路,該鐵路自①(城市)到達②(城市),修建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是。(3)青藏地區大部分位于我國地勢的第級階梯,A山脈和B山脈處于階梯分界線上。(4)黑頸鶴繁殖區域的自然環境主要特征是。(5)黑頸鶴越冬地點主要分布在雅魯藏布江谷地和(河流)上游谷地,簡要分析黑頸鶴越冬地點分布在河谷地帶的自然原因。3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7分)材料一: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孕育了長江、黃河等眾多大江大河。為認識青藏高原獨特的地理環境、了解藏族同胞民風民俗,某地理興趣小組模擬了一次從西寧乘火車到拉薩雪域高原的研學之旅。圖是青藏高原區域圖和當地能欣賞到的獨特景觀。主題一

探秘雪域高原

(1)從西寧前往青海湖的研學旅程中,向北遙望①山脈,其山脈名稱是;在對河流②的研學過程中,觀察到該河流流入我國最大的內陸湖泊,因此判斷河流②是(選填“內流河”或“外流河”)。(2)在野生動物的天堂三江源地區,三條河流源源不斷地向下游地區輸水,它們最初的水源是,其中長江的源頭是(填數字)。(3)在青藏鐵路沿途,常能見到牦牛,它們為了適應當地的環境,擁有發達的胸廓、心肺結構和強盛的呼吸、循環機能;還能見到其他適應高原環境的畜種,如藏綿羊、藏山羊,獨特的畜牧品質表明該區是我國典型的牧區。2024-2025學年八年級地理下冊第九章《青藏地區》、第十章《中國在世界中》檢測卷(人教版)一、選擇題1.C2.D3.A4.C5.A6.D7.A8.D9.B10.A11.C12.B13.D14.B15.A16.A17.B18.D19.C20.C21.D22.C23.A24.B25.B二、解答題26.(1)一;高寒(2)毛長皮厚、體矮身健,適應高寒、缺氧等高原環境(3)青藏;海拔高,空氣稀薄(4)青藏高原海拔高,許多山峰終年積雪,冰川廣布,融水匯成河流,隨著地勢流入四周的海洋(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