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統編版八上21蟬第二課時 教學課件_第1頁
語文統編版八上21蟬第二課時 教學課件_第2頁
語文統編版八上21蟬第二課時 教學課件_第3頁
語文統編版八上21蟬第二課時 教學課件_第4頁
語文統編版八上21蟬第二課時 教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課時八年級語文上冊21*

蟬上節課我們明確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從蟬的地穴和蟬的卵兩方面了解了蟬的生活習性。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學習文章的寫作手法和語言。合作探究通讀全文,思考:作為一篇文藝性說明文,本文具有怎樣的特點?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結合課文內容分析。在說明中兼用文學的筆法,對要說明的事物進行具體的描繪,文章生動活潑,容易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合作探究我是屋里的主人,它卻是門外的統治者。有了它的統治,這里無論怎樣都是不安靜的。

文藝化的筆調。本文不像一般的說明文那樣平實,“統治”二字用得十分有趣。合作探究可憐做母親的對此一無所知。它的大而銳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見這些可怕的敵人不懷好意地待在旁邊。然而它仍然無動于衷,讓自己犧牲。它要軋碎這些壞種子非常容易,不過它竟不能改變它的本能來拯救它的家族。

擬人手法的運用,使文章自然、親切,增強了可讀性,作者對蟬的命運的同情也洋溢在字里行間。合作探究這小圓孔約一英寸口徑,周圍一點兒土都沒有。大多數掘地昆蟲,例如金蜣,窠外面總有一座土堆。通過比較來寫蟬,體現出作者對各種昆蟲的習性了如指掌。合作探究魚形幼蟲一到孔外,皮即刻脫去。但脫下的皮自動形成一種線,幼蟲靠它能夠附著在樹枝上。幼蟲落地之前,就在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試試筋力,有時卻又懶洋洋地在繩端搖擺著。語言既準確嚴謹,又生動有趣,富有感情色彩。這里的動作描寫非常準確生動,令人印象深刻。合作探究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個月陽光下的享樂,這就是蟬的生活。我們不應當討厭它那喧囂的歌聲,因為它掘土四年,現在才能夠穿起漂亮的衣服,長起可與飛鳥匹敵的翅膀,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中。什么樣的鈸聲能響亮到足以歌頌它那來之不易的剎那歡愉呢?語言飽含深情,容易激發讀者的共鳴。這段抒情兼議論的文字充滿感情,表現了作者對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對世間萬物的關愛,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本文作者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客觀地記錄了蟬的習性和成長規律,體現了對待科學的嚴謹態度和熱愛自然、謳歌生命的情感。概括主題課堂小結

蟬的故事啟發我們:人生的價值在于奮斗。只有奮斗,才有可能成功。或許奮斗的過程很漫長,需要我們忍受孤獨、寂寞,但如果沒有這個艱苦奮斗的過程,就不會成功。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在困難面前,我們只有堅持那份對生命的韌勁和執著,永不放棄,才能讓自己的生命之花開得鮮艷奪目,讓自己的人生之歌唱得響徹云霄!

學后感悟課堂小結

本文的語言生動有趣,充滿文學色彩,這個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把蟬人格化,賦予它人的情感和行為。如寫蟬產卵,寫出了蟬身為“可憐的母親”生兒育女所付出的艱辛,也寫出了蚋殘害生靈的可恨。這就使文章具有較強的感染力,使讀者為這個小生物的成長慨嘆。二是運用文學的語言表達。如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一般不為人知的科學現象表現得具體形象,以“表演一種奇怪的體操”來比喻蟬的離殼過程。充滿文學色彩的語言。寫作特色蟬蟬的地穴蟬的卵出口成長細致深入的科學觀察孜孜以求的科學精神生動形象的文學筆法產卵入地板書設計1.下列畫線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暴曬(bào)

窠(kē)

金蜣(qiāng)

B.穴道(xué)

臃腫(yōng)

蚋(ruì)C.孵化(fū)

喧囂(xuān)

罅隙(xiàn)

D.魚鰭(qí)

跳蚤(zao)

黏土(nián)C課堂檢測2.下列選項中標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CA.只要一點兒風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巖石上,或車轍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黃沙上,或堅韌得無法鉆下去的黏土上。B.它的觸須現在自由了,左右揮動;腿可以伸縮;前面的爪能夠張合自如。C.歌曲“最炫民族風”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民族特色,深受廣大青少年喜愛。D.古人說:“見怪不怪,其怪自敗。”沙漠里的一切奇怪現象,其實都是可以用科學的道理來說明的。課堂檢測A.一個人能否成為真正的讀者,關鍵在于青少年時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B.作家曹文軒獲2016年國際安徒生獎,對中國兒童文學走向世界意義重大。C.我國棉花的生產,長期不能自給。D.通過“教育現代化”的創建,使得不少學校的辦學條件有了明顯改善。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B課堂檢測

小蜜蜂影響大生態(節選)

①蜜蜂屬于傳粉動物。美國農業部的研究顯示,傳粉動物參與了養活全球1/3人口的糧食生產。在眾多傳粉動物中,蜜蜂的傳粉效果最優,增產貢獻最大;同時,對維持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平衡穩定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南宋詩人楊萬里《蜂兒詩》將蜜蜂對人類的巨大貢獻體現得淋漓盡致:“蜜蜂不食人間倉,玉露為酒花為糧。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猶帶百花香。”

拓展閱讀拓展探究

②蜜蜂被稱為“自然之子”“人類益友”。研究顯示,蜜蜂的體重雖然只有約100毫克,尚不及一滴水重量的一半,但其短暫的一生能夠釀造出多達自身重量30倍的蜂蜜。蜂蜜一直是甜美的代名詞,被譽為“天賜的禮物”。自古以來,國人對蜂蜜的營養和美味極為推崇,視其為養生祛病、健體強身的天然保健品。此外,蜜蜂還能提供諸多健康長壽因子——花粉、蜂膠、蜂蠟和蜂王漿等蜂產品。③其實,蜜蜂釀蜜只是它為人類貢獻的很小一部分,傳粉才是它的豐功偉績;因此,蜜蜂又被譽為“月拓展探究下老人”“農業之翼”。蜜蜂是自然界中植物生存、繁衍的媒介,是作物增產的重要保障。

④目前,地球上已知植物共有22萬多種,除蒲公英等不多的植物靠自然風傳送花粉外,有16萬種靠昆蟲傳粉,其中依靠蜜蜂傳粉的占85%。粗略統計,在人類所利用的1330多種作物中,有1000多種需要蜜蜂來傳授花粉。⑤實踐證明,利用蜜蜂傳粉,可使作物增產普遍到達10%以上,其中,油菜增產15%—20%,果樹增產20%—30%,部分果蔬產量甚至可以成倍增長。同時,拓展探究蜜蜂傳粉能夠顯著減少化學藥物的使用,有利于控制病蟲害,降低生產成本,減少農藥殘留,有效提升農產品品質。有數據顯示,養蜂給農業帶來的效益是其直接產值的100倍以上,其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都非常突出。

⑥蜜蜂還被稱為“生命使者”“環境哨兵”。它是植物賴以生存的因子、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充當著環境質量監測員的角色,是生態環境好壞的重要體現。蜜蜂在長期生存競爭中形成了異常敏銳的嗅覺,對周圍環境極為敏感,可以識別出許多種細微的氣味。蜂群的數量直接反應環境狀況——蜂群多的地方,一定是生態環境良好的地方。拓展探究

⑦同時,蜜蜂的傳粉促成了作物的聯姻和受孕。這不僅可以為人類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而且有利于提高植物雜交概率,為其雜交進化提供可能,進而保持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穩定。如果說大自然的生物鏈組成具有神奇的密碼,那么蜜蜂就是破解密碼的大咖工匠。蜜蜂一旦消失,糧食、棉油、蔬果、木材等植物將無法結出果實種子,也就不再有下一代的繁衍,整個生態系統都將面臨崩潰。愛因斯坦說過:“如果蜜蜂從地球上消失,人類只能活4年!”拓展探究1.下列對原文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傳粉動物對于人類生存十分重要,它們生產了養活全球1/3人口的糧食。B.自然界植物的傳粉方式分為兩種:一是自然風傳粉,一是昆蟲傳粉。C.實踐證明,通過蜜蜂傳粉,能夠使農作物生產全部增產10%以上。D.蜜蜂數量能夠直接反應環境狀況,蜂群少的地方,生態環境一定不好。B拓展探究2.下列對原文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采用了先總說后分說的說明思路,說明蜜蜂對人類生產生活以及自然生態環境等的重要影響。B.第②段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列數字和作比較的方法,說明蜜蜂雖然微小,但它的貢獻卻很大。C.第④段中的“粗略統計”一詞體現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表明接下來的數據分析不是準確計算。D.最后一段引用愛因斯坦的話,意在說明蜜蜂從地球上消失后,地球上的糧食只夠人類生活4年。D拓展探究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眾多傳粉動物中,蜜蜂對人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