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整合訓練三細胞內的酶和ATP含解析_第1頁
2025版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整合訓練三細胞內的酶和ATP含解析_第2頁
2025版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整合訓練三細胞內的酶和ATP含解析_第3頁
2025版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整合訓練三細胞內的酶和ATP含解析_第4頁
2025版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整合訓練三細胞內的酶和ATP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8-整合訓練(三)細胞內的酶和ATP1.[2024·廣東省湛江一模]下列有關酶和ATP的敘述,正確的是()A.酶的合成須要經過轉錄和翻譯過程B.酶為化學反應供應能量,因而催化效率高C.心肌細胞中合成ATP的場所主要是線粒體D.細胞呼吸的各階段都有ATP的合成解析:蛋白質類的酶的合成要經過轉錄和翻譯過程,RNA類的酶,不須要翻譯過程,A錯誤;酶具有催化作用的機理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B錯誤;心肌細胞中合成ATP的生理作用為細胞呼吸,主要合成ATP的場所是線粒體,C正確;無氧呼吸的其次階段沒有ATP的產生,D錯誤。答案:C2.[2024·創新練]在細胞內普遍存在以下化學反應:蛋白質E+ATP→蛋白質E-ATP復合物→蛋白質E+ADP+Pi+能量。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一般來說,細胞內大多數吸能反應由該反應供應能量B.該反應主要發生在線粒體內膜上[H]和氧氣結合的階段C.用32P標記ATP中遠離腺苷的磷酸基團,則釋放的Pi含32PD.限制蛋白質E的基因在細胞分化過程中不存在選擇性表達解析:題干中的反應過程為ATP的水解,蛋白質E為ATP水解酶。一般來說,大多數吸能反應與ATP的水解反應相聯系,A正確;ATP的水解經常發生在細胞的耗能部位,而線粒體內膜上[H]和氧氣結合的階段所產生的能量大部分用于ATP的合成,B錯誤;ATP水解會斷裂遠離A的高能磷酸鍵,因此釋放的Pi含32P,C正確;限制蛋白質E的基因為管家基因,任何細胞中都能夠表達,不存在選擇性表達,D正確。答案:B3.[2024·湘贛十四校高三聯考]科學家運用巰基乙醇和尿素處理牛胰核糖核酸酶(牛細胞中的一種蛋白質),可以將該酶去折疊轉變成無任何活性的無規則卷曲結構。若通過透析的方法除去導致酶去折疊的尿素和巰基乙醇,再將沒有活性的酶轉移到生理緩沖溶液中,經過一段時間以后,發覺核糖核酸酶活性得以復原。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胰核糖核酸酶空間結構的形成與肽鏈的盤曲、折疊方式等有關B.這個試驗說明環境因素能影響蛋白質的空間結構而影響其功能C.巰基乙醇和尿素處理均破壞了胰核糖核酸酶中的肽鍵導致變性D.胰核糖核酸酶和胰蛋白酶的單體中至少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解析:胰核糖核酸酶是蛋白質,其空間結構的形成與肽鏈的盤曲、折疊方式等有關,A正確;分析題意,該試驗說明環境因素能影響蛋白質的空間結構而影響其功能,B正確;據題意,巰基乙醇和尿素處理破壞了胰核糖核酸酶的空間結構導致變性,肽鍵未斷裂,C錯誤;胰核糖核酸酶和胰蛋白酶的單體都是氨基酸,所以至少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D正確。答案:C4.如圖表示發生在細胞內的tRNA與氨基酸的結合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不受溫度影響B.必需由線粒體供能C.必需有酶參加D.只發生在核糖體上解析:ATP的水解需酶的催化,而酶的活性受溫度的影響,A錯誤;ATP可以在細胞質基質和線粒體中產生,B錯誤;圖示過程必需有酶的參加,C正確;tRNA與氨基酸的結合過程發生在細胞質基質中,氨基酸的脫水縮合發生在核糖體上,D錯誤。答案:C5.[2024·廣東省肇慶市高考二模]下面是與酶的特性有關的兩個曲線圖,關于甲乙曲線的分析,不正確的是()A.在肯定溫度范圍內,隨溫度的上升,酶的催化作用增加B.過酸、過堿都會使酶失活C.低溫只是抑制了酶的活性,酶分子結構未被破壞D.過高的溫度使酶失去活性,復原常溫,酶的活性即可復原解析:分析曲線甲可知,在最適溫度之前,隨溫度的上升,酶的催化作用增加,A正確;由圖乙可知,過酸、過堿都會使酶空間結構破壞,酶失活,B正確;低溫只是抑制了酶的活性,酶分子結構未被破壞,溫度復原,酶的活性復原,C正確;過高的溫度使酶失去活性,且酶的空間結構被破壞,復原常溫,酶的活性不能復原,D錯誤。答案:D6.[2024·福建四地六校高三聯考卷]H+-ATP合成酶是線粒體內重要的酶,若運用H+-ATP合成酶抑制劑可選擇性誘發癌細胞的凋亡。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H+-ATP合成酶在葉綠體內也有,在細菌體內沒有B.H+-ATP合成酶的合成須要ATP供能,ATP的合成須要H+-ATP合成酶的催化C.ATP可以口服,也可以注射D.H+-ATP合成酶抑制劑可能是一種較好的抗腫瘤藥解析:依據題意,H+-ATP合成酶參加合成ATP,存在于線粒體、葉綠體、細菌內,A錯誤;酶的合成須要ATP供能,線粒體H+-ATP合成酶的功能主要是合成ATP和轉運H+,因此ATP的合成須要H+-ATP合成酶的催化,B正確;ATP可溶于水,既可注射,也可口服,C正確;H+-ATP合成酶抑制劑可選擇性誘發癌細胞的凋亡,因此其可能是一種較好的抗腫瘤藥,D正確。答案:A7.[2024·吉林省“五地六校”合作體高三期末]某課外活動小組用淀粉酶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得到如圖所示的試驗結果。請回答相關問題:(1)該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為檢測因變量的指標。(2)如圖所示的試驗結果與預期不符,于是活動小組又進行____________(填“比照”“對比”或“重復”)試驗,得到與上圖無顯著差異的結果。查閱資料后發覺,鹽酸能催化淀粉水解。因此推想,該試驗中淀粉可能是在________和________的作用下水解的。(3)pH為3條件下的酶活性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pH為9條件下的酶活性,緣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本試驗為了探究pH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自變量為不同的pH,因變量為1h后淀粉的剩余量。(2)為了減小誤差,可以進行重復試驗,重復試驗結果均如圖所示,可以推知淀粉酶和鹽酸均會引起淀粉水解。(3)pH為3和9時淀粉的剩余量相同,即pH為3時淀粉的剩余量是淀粉酶和鹽酸共同作用的結果,而pH為9時,淀粉的剩余量是淀粉酶作用的結果,故pH為3時淀粉酶活性低于9時。答案:(1)pH1h后淀粉剩余量(2)重復淀粉酶鹽酸(3)小于兩種條件下反應速率基本相同,但pH為3的條件下,有鹽酸催化淀粉水解干擾試驗結果8.[原創題]石油降解酶去醛基后變為石化酶,這兩種酶都能催化污泥中石油的分解。(1)驗證石化酶化學本質所用的試劑名稱是________試劑,酶催化作用的機理是________________。(2)下圖為不同條件下,石油降解酶對某湖泊污泥中石油分解實力的測定結果。①本試驗的自變量為________________,若要比較石油降解酶及石化酶催化實力的大小可觀測的指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湖泊中能合成石油降解酶的細菌可消退稍微石油污染,這種途徑屬于微生物分解,這一實例說明生態系統具有肯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石化酶的本質是蛋白質,可用雙縮脲試劑驗證,酶催化的作用機理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2)①依據反映試驗結果的曲線圖可知:本試驗的自變量是污泥含水量和pH。依據縱坐標蘊含的生物學信息可推知:若要比較石油降解酶及石化酶催化實力的大小可觀測的指標是(相同樣品中)2天后1kg污泥中剩余石油含量。②湖泊中能合成石油降解酶的細菌可消退稍微石油污染,這種途徑屬于微生物分解,這一實例說明生態系統具有肯定的自我調整實力。答案:(1)雙縮脲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2)①污泥含水量和pH(相同樣品中)2天后1kg污泥中剩余石油含量②自我調整實力[重點選做題]1.[2024·皖中名校聯盟高三聯考]大腸桿菌中發覺的RNaseP是一種由蛋白質和RNA組成的復合體(一種酶),某試驗小組提取核心組件M1(可在肯定鹽離子環境下體外單獨催化tRNA加工過程),經蛋白酶處理后的M1仍舊具有催化功能,而經RNA水解酶處理后的M1不再具備催化功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可用雙縮脲試劑檢測核心組件成分M1B.M1能為tRNA的體外加工過程供應活化能C.M1功能的丟失主要影響基因表達中的轉錄過程D.核心組件M1也具有高效性、專一性和作用條件溫柔的特點解析:據題意,核心組件成分M1是RNA,而雙縮脲試劑用于檢測蛋白質,A錯誤;M1具有催化功能,其原理是可以降低化學反應所需的活化能,B錯誤;M1催化tRNA的加工,M1功能丟失會影響翻譯速率,不影響轉錄過程,C錯誤;核心組件M1具有催化功能,也具有高效性、專一性和作用條件溫柔的特點,D正確。答案:D2.[2024·四川省達州市高考生物一診]某同學用附著有過氧化氫酶的濾紙片進行了相關的試驗探討(如圖所示,圖中小圓圈為氧氣氣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酶促反應速率可用反應時間(t3~t1)的長短來表示B.用附著等量FeCl3的濾紙片做試驗,反應時間(t3~t2)變小C.該裝置可用于探究不同溫度對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D.變更過氧化氫溶液的pH,濾紙片不會接觸燒杯底部解析:酶促反應在酶與底物接觸時起先,其速率可用濾紙片從進入液面之時到浮出液面的時間(t3~t1)來表示,A正確;FeCl3的催化效率低于過氧化氫酶,用附著等量FeCl3的濾紙片做試驗,反應時間(t3~t2)變長,B錯誤;溫度影響過氧化氫的分解,該裝置不能用于探究不同溫度對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C錯誤;變更過氧化氫溶液的pH,酶的活性會變更,變更濾紙片接觸到燒杯底部的時間,濾紙片是會接觸燒杯底部的,D錯誤。答案:A3.[2024·金麗衢十二校聯考]下列都可用“酶的作用條件較溫柔”進行說明的生物學現象是()A.“高原反應”和“不能用純氧搶救煤氣中毒的病人”B.“唾液淀粉酶進入胃后不再催化淀粉水解”和“胰島素不能口服”C.“人發高燒時,渾身無力,食欲下降”和“人寒冷時,不由自主打寒戰”D.“沸水浸泡過的加酶洗衣粉洗滌效果不佳”和“低溫保存的食物不易腐敗”解析:“高原反應”是由于機體缺氧,“不能用純氧搶救煤氣中毒的病人”是由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可以作為化學物質刺激呼吸中樞,A項錯誤;“唾液淀粉酶進入胃后不再催化淀粉水解”是由于胃中的pH過低,導致唾液淀粉酶變性失活,能體現“酶的作用條件較溫柔”,但“胰島素不能口服”是因為胰島素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口服能被消化道中的蛋白酶水解而失活,不能體現“酶的作用條件較溫柔”,B項錯誤;“人發高燒時,渾身無力,食欲下降”,是因為體溫上升導致酶的活性減弱,能體現酶的催化須要相宜的溫度,但“人寒冷時,不由自主打寒戰”,是神經調整的結果,不能體現“酶的作用條件較溫柔”,C項錯誤;“沸水浸泡過的加酶洗衣粉洗滌效果不佳”,是由于高溫破壞了酶的結構,“低溫保存的食物不易腐敗”是由于在低溫條件下,微生物細胞內的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兩個實例均能體現出“酶的活性須要相宜的溫度”這一特性,D項正確。答案:D4.酶在酶促反應中能催化特定的底物反應,與酶的活性中心有關。酶的活性中心往往與底物分子在空間結構上具有特別的匹配關系,當酶與底物結合時,啟動化學反應的發生。下列與圖示反應類型相符的生理過程是()A.核糖體上多肽鏈的合成B.肌細胞中糖原的合成C.線粒體內[H]的還原D.肝細胞內過氧化氫的分解解析:圖示為酶催化的分解反應。核糖體內將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多肽鏈,屬于合成反應;肌細胞中糖原的合成屬于合成反應;線粒體內[H]的還原,即24[H]+6O2eq\o(→,\s\up7(酶))12H2O+能量,屬于合成反應;肝細胞內含有過氧化氫酶,將過氧化氫分解成氧氣和水,屬于分解反應。答案:D5.[2024·廣東省深圳市高考生物一模]由青霉菌中提取的淀粉酶在不同溫度條件下分別催化淀粉反應1h和2h,其產物麥芽糖的相對含量如圖所示。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第1h內,酶的最適溫度在45~50℃之間B.第1h到第2h,45℃條件下淀粉酶活性提高C.第1h到第2h,50℃條件下酶的催化作用明顯D.若只生產1h,45℃左右時麥芽糖產量相對較高解析:第1h內,酶的最適溫度在40~50℃之間,A錯誤;第1h到第2h,45℃條件下淀粉酶活性不變,B錯誤;第1h到第2h,50℃條件下產物的量不變,說明酶的催化作用已經丟失,C錯誤;若只生產1h,45℃左右時麥芽糖產量相對較高,D正確。答案:D6.[原創題]1833年,Payen和Personz從麥芽的提取物中,用酒精沉淀得到了一種對熱不穩定的物質,它可以使淀粉水解為可溶性糖,后來知道這種物質就是淀粉酶。淀粉酶有多種類型,如α-淀粉酶可使淀粉內部隨機水解,β-淀粉酶則使淀粉從末端以兩個單糖為單位進行水解。下圖為探討pH對兩種淀粉酶相對活性影響的探討結果。請據圖回答相關的問題:(1)與α-淀粉酶水解淀粉的終產物相比,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主要產物為______________。從圖中可知,________淀粉酶在人體胃液(pH=1.8左右)中的活性更高。(2)在驗證pH對淀粉酶活性影響的試驗中,酶的相對活力的大小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表示。某同學設計了以下兩種試驗方案:①先分別在試管中加底物,再加酶,然后一起放在相應的pH條件下保溫,一段時間后檢測。②先分別在試管中加底物,再加在相應的pH條件下保溫的酶,一段時間后檢測。為了使試驗結果更加牢靠,應選擇哪種方案,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據題可知,β-淀粉酶使淀粉從末端以兩個單糖為單位進行水解,兩個單糖剛好構成麥芽糖,所以該淀粉酶水解淀粉得到的是麥芽糖。從圖中曲線走勢推想,在pH為1.8時,α-淀粉酶比β-淀粉酶活性更高。(2)酶活性大小可用單位時間內底物的消耗量(或單位時間內產物的生成量)來表示,量越大,酶活性越高。對比兩種方案,方案①中酶和底物(淀粉)都沒有在每個特定的pH條件下處理,干脆讓它們混合,這樣會導致每個試驗組在沒有達到設定的pH時,酶就起先催化底物了,導致得到的試驗結果不是肯定在所設定pH條件下的試驗結果,所以選擇方案②更牢靠。答案:(1)麥芽糖α-(2)單位時間內底物的消耗量(或單位時間內產物的生成量)方案②,因為假如酶和底物先混合,還沒放到對應的pH條件下,化學反應可能已經進行,會干擾試驗結果7.地下黑作坊用病死豬肉腌制的臘肉往往含有大量的細菌,可利用“熒光素——熒光素酶生物發光法”對市場中臘肉含細菌多少進行檢測:①將臘肉研磨后離心處理,取肯定量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計(測定發光強度的儀器)反應室內,加入適量的熒光素和熒光素酶,在相宜條件下進行反應;②記錄發光強度并計算ATP含量;③測算出細菌數量。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1)熒光素接受________供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