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善卷洞導游詞最新范文善卷洞導游詞1善卷洞是著名石灰巖溶奇洞、宜興“三奇”之首。位于宜興城西南約25公里的祝陵村螺巖山上,面積約為5000平方米,長約800米,全洞分上中下后四洞組成,洞洞奇異而相通。最奇的是下洞和水洞。水洞長120米,游人多以洞中泛舟為一樂事。進入洞中,宛如進入一座地下宮殿。入口在中洞。中洞的獅象大場是一個面積達1000平方米的天然大石廳。高達7米的鐘乳石筍兀立洞口,名砥柱峰。它是一點一滴的石乳聚積而成,每30至50年長高1厘米,它的形成已有3萬多年。石廳內可容上千名游客,高大寬敞,上面掛滿各種形象生動的石鐘乳。石廳兩旁,屹立著一對形似青獅、白象的巨石,惟妙惟肖,形態逼真。上洞的規模比中洞還要大,洞長70米、寬30米、高30米。洞形似螺殼,終年云霧彌漫,冬暖夏涼,氣溫終年保持23攝氏度,因而又稱暖洞。環壁有奇石形成的荷花倒影、萬古寒梅、綿羊、駿馬、熊貓等景物,栩栩如生;石縫間細流潺潺,落地匯成水潭;頂部石乳,倒映潭中,奇異天成。下洞約180米,寬18米,高22米。洞外有一個6米多高的石陡坎。大雨過后,飛瀑流水直瀉懸崖壑底,奔放澎湃,故又名“瀑布洞”。與后洞相連的水洞,是一條極古老的地下溪河。長約120米,水深4.5米,河面最寬達6米,可常年通舟。游人至此,可乘游船。輕舟一葉,蕩漾其間。各位游客,你們好!歡迎大家游覽善卷洞。現在我們已來到善卷洞門樓前。高大巍峨、氣宇軒昂的門樓在綠樹翠竹的映襯下,顯得古樸、華貴而典雅。著名書法家費新我題寫的“善卷洞”三個大字赫然醒目,吸引了無數慕名而來的中外游客。讓我們進門樓細心漫游這“萬古靈跡”。前面巨大而奇崛的太湖石上鐫刻著四個隸書大字“萬古靈跡”,這是由宜興籍著名書畫家錢松巖先生寫的。善卷洞古在哪兒?一是溶洞形成于一百多萬年前;二是這棵被稱為原始社會活化石的小葉銀縷梅;三是洞的得名。我們還是邊走邊說吧。善卷洞得名于四千多年前的堯舜時期,古籍《莊子》載:“舜以天下讓善卷,善卷曰:余逍于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為哉?”于是不遠萬里之遙,來到江南這處荒山石洞中隱居,后人就把這個洞稱為善卷洞。善卷洞全洞面積約5000平方米,洞內游程800米,共有三層,層層相連;分上、中、下、水四洞,洞洞相通,就像一幢石雕大樓。尤其是“洞中有河,河可通舟;船在水中行,漿往天上撐。”堪稱一絕。歷來與比利時的“漢人洞”、法蘭西的“里昂洞”并稱為世界三大奇洞。現在,大家來到了洞口,一塊七米多高的巨石擋住了去路,你可別小看這塊石頭,它已經是三萬多歲的高齡了,而且是每五十年長一公分,一點一點長高的。因為洞頂巖層滴下的水中含有豐富的碳酸鈣,在一定的溫度和壓力下,這些碳酸鈣就逐漸凝固起來,“滴水穿石”在這兒變成了“滴水長石”。遺憾的是,1957年洞口出現塌方,加固后的洞頂不再滴水,巨石停止了生長。它好像黃河激流中的中流砥柱,因此稱為“砥柱峰”,古時也叫“小須彌山”。好,讓我們繞過巨石,進洞探奇。現在我們到了中洞,這個大廳叫“獅象大場”。既然叫獅象大場,就應有獅有象。我們先看獅子,大概因為長時間的站立,它感到十分疲憊,正躺下來休息,還張著大嘴在打哈欠,嘴里露出一對大門牙,側過的頭上只能看到一只眼睛,腰身凹進,臀部突出,尾巴自然地拖在地上,仔細看,身上還長有長長的獅毛,顏色是青色的,真是地地道道的青獅。大家看像不像?像。那就請大家換個角度來看大家。大象精神抖擻的站著,長長的鼻子拖在地上,象牙、前腿、后腿清晰可見,唯獨看不見它的尾巴。為什么呢?原來象王的尾巴又短又小,和它寵大的身軀相比,實在有損它象王的威嚴,因此它偷偷地把尾巴藏進了山洞。青獅、大象如此之大,稱它們為獅王、象王大概不過分吧。獅王、象王分列兩旁,而且腦袋都朝著洞口,既像守衛善卷洞的兩名衛士,又像兩位好客的主人,歡迎各位的光臨。大家隨著我來看一塊奇石,我們稱它為“多變石”。在不同的角度看,它一會兒像猿猴,一會兒像蛤蟆,一會兒又像狐貍、像海豹……因為洞內的鐘乳石都是形象化的石頭,一定要站好位置才能看得逼真。用我們的行話講,叫不說不像,說了看看有點象,角度站得好,越看越像。好,請隨我繼續向前。在這石壁上刻有“欲界仙都”四個大字,在佛教教義中,欲界指的是紅塵,也就是人類居住的這個花花世界,從字面上解釋就是“人間天堂”的意思。這四個字是梁代的貞白先生陶弘景給善卷洞贊語。陶弘景是我國道教中有名的人物,為道教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在當時,他有“山中宰相”之稱。好,既然這位“山中宰相”都給了善卷洞這么高的評價,那么大家都不要客氣,請隨我上天堂一游。朋友們抬頭看一下洞頂,上面的巖石似云霧布滿了整個山洞,四周白茫茫一片云霧迷漫,霧氣騰騰,好似站在海中心一樣看不到邊,所以上洞稱為“云霧大場”。上洞的特點是冬暖夏涼,四季如春,終年溫度保持在攝氏23度左右。也許有的朋友要問:上洞是否安裝了空調,要不,怎么會保持恒溫呢?不是安裝空調的緣故,而是靠一塊大石頭起了一定的保溫作用,整個山洞都是由石頭組成的,至于是哪一塊,朋友們在游覽時不妨仔細觀察一下,等上洞游覽完之后,我再為大家揭開謎底。請看上面一碩大的蝙蝠正展開雙翅向各位飛來,在它的身后還緊跟著一只小蝙蝠。在古代,蝙蝠是被當作一種吉祥物來看待的,有“萬福來朝”“五福臨門”“福壽雙全”之說。在這小水池旁還長著一棵楊柳樹,從樹桿中的小窟窿可以看出它已生長了許多年了,可仍顯得生機盎然,樹枝茂盛,那下垂的柳枝,似乎對各位的到來正表示著熱烈的歡迎。頭頂上這片鐘乳石和中洞中的“砥柱峰”一樣,也是由滴水長成的,不同的是,這片鐘乳石現在還在不停地往下滴水,不停地往下生長,假如有哪位不相信的話,不妨拿出尺子來量一下它現在的長度,等五十年之后再來量一次,就可以證實我的話是真是假了。站在這個角度看,這片鐘乳石好似一片含苞待放的荷花,朋友們想看荷花開放,就請跟我往前走。請朋友們往下看,這個景象不由得想起古文《愛蓮說》中的描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矣。剛才還是含苞待放的荷花,現在到了水里已竟相開放了,不知可有哪位朋友已聞到了荷花的清香。實際上,剛才我們看到的只是水中的倒影,下面的水不深,只有十幾厘米,可是在燈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幽深,也顯得更漂亮了。請朋友們向我靠攏一點,前面我們講過,看景要站好角度,否則,就成了糊里糊涂鉆山洞了。首先,我們看到的是一匹白馬,身上的顏色是白的,因為坐著而看不到它的后腿,現在讓我們換一下角度到對面來看一下,看一看它變成了什么?朋友們先仔細觀察一下,這是什么動物,哪位能猜得出來?對,這是一只老綿羊,從它背上隆起的部分來看它像是西藏的牦牛,從它長長的耳朵來看像是一只可愛的小白兔,單單從它頭部朝下的三角區來看卻是一條小金魚,而從它的整體上看更接近于一只老綿羊。按習慣,馬年過去即迎來羊年,我們是否可以從中得出這樣一副對聯:“駿馬踏雪歸去,靈羊迎春而來”。這塊石頭因站的角度不樣而能看到兩種動物,我們稱它為“坐馬立羊”。請各位再轉身看一下這石壁上有一條黑色條紋,這是一條烏龍,這條龍的尾巴正拖在水池中吸水。上洞其他幾個池子里都有水,唯獨這個池子里是干的沒有水,水都已經讓它吸干了,又從它抬起的嘴里噴了出來,“烏龍噴水一條線,噴到空中一大片”。馬上這里要下雨了,請大家馬上離開,免得淋濕了會感冒。現在出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大自然這位超級雕塑家給我們畫的一副幽默畫:狗熊爬樹。在這樹干趴著一只狗熊,它看見烏龍在噴水,嚇得急忙往樹上爬,由于這只狗熊平時養尊處優,難免身胖體重,到了關鍵時刻露餡了,爬了幾百萬年也沒能爬上去,相反地連自己的尾巴卻爬掉了。站在樹枝上的是一只山鷹,尖尖的嘴巴朝下,好像正在嘲笑這只笨狗熊。不過依我看,這狗熊雖說笨了一點兒,可它這種不屈不撓、努力向上的精神還是值得學習的。上洞不失為一處拍電影的好地方。《智取威虎山》中的威虎廳就在此取景,當時,這座山雕的虎皮寶座就放在平臺中間,欒平就是我們剛才走過來的路上被帶過來的。另外,電視連續劇《西游記》中第八集的黃風洞以及電影《塞外奇俠》等也都是在此拍攝的。整個山洞是由兩棵梅樹支撐起來的,請看右側這棵由上、下兩截所組成。這棵梅樹為了不使自己被自然界所淘汰,經過幾萬年的生長,終于長到一起來了,中間有明顯的連接痕跡,稱為“萬古雙枚”。“枚”是“梅”的意思。左側這棵寒梅,虬根蟠屈,枝葉紛披,其間小枝分披,或孤削似筆,可密聚如林。更為奇特的是上面有只小熊貓,圓圓的耳朵,黑黑的眼睛,兩條前腿還抱著一只繡球在玩耍,顯得非常活潑、可愛。這只小熊貓自從來到善卷洞后感到這里的生活條件很適合它,就在此長期隱居,再也不愿回到四川老家了。在神說傳說中,天地是由盤古分開的,請看這里有一只肌肉發達的手掌,五指叉開,手心朝上,似乎正用力托住洞頂,我們稱它為“盤古托天”。善卷洞的最早形成就是從這里開始的,這水池中的水比日常所用自來水重百分之三,含礦物質較多,晶瑩澄澈,萬古常清,且可治眼疾。善卷洞里是山中有洞,洞中有樓,樓上還有樓,現在請朋友信步登高,更上一層,飽覽一番上洞全景。朋友們,在游覽上洞之前,我曾說過,上洞能保持恒溫,主要靠一塊石頭起了保溫作用,在剛才的游覽過程中不知有哪位朋友找到了這塊石頭?現在到了揭開謎底的時候了,請往前看“一片飛云掩洞門”,這塊石頭似一片飛云把上洞口給遮住了,只留下一條小小的縫隙,加上它還在上洞的地平線上,阻礙了洞內外的空氣對流,這就形成了上洞終年保持攝氏23度的氣溫。上洞游覽就到此結束了,不過善卷洞的神奇佳景主要集中在下洞、水洞,下面請朋友們隨我繼續游覽下洞。“百病消除”四個字,原來并非榮毅仁所書,而是由民族資本家榮德生老先生所書。說來,其中還有一段佳話呢!榮老先生和儲南強先生是好朋友,當榮老得知朋友為了整修善卷洞耗盡家產,甚至連夫人的首飾、媳婦的嫁妝都變賣一空時,非常感動,伸出了援助之手,捐贈了洞內所需的全部水泥。1934年當溶洞整修完畢正式對外開外時,儲南強先生特邀榮先生前來游玩,榮老非常高興,盡管當時身體不太舒服,還是應邀而來。沒想到,當他上上下下游了一圈之后,就被善卷洞的神奇佳景深深吸引住了,感到心情非常舒暢,連那點不適之感也不治而愈了,一時興起提筆寫下了“百病消除”四個字,可惜的是,原跡在“__”時當作“四舊”被毀掉了,后由他的兒子國家副主席榮毅仁復書于此。在此我也祝各位朋友有病的百病消除,沒病的更加康鍵。“梯口”是下洞的進口,從這里下去要經過105級臺階,有五層樓深。中洞和下洞原來只有小小的溶洞相通。為了使游客在游覽時不走回頭路,從1925年開始,每天有20名工匠在這里開鑿,整整用了10年時間才打通。在這途中還要經過四道門:風雷門、波濤門、金鼓門、萬馬門。每當下雨時,下雨聲和下洞的流水聲經過折射傳到這里,產生共鳴,站的角度不同,能聽到四種不同的聲音,風雷交加,波濤滾滾,金鼓齊鳴,萬馬奔騰。今天外面是晴空萬里,沒有下雨的樣子。假如哪位朋友有雅興的話,不如下雨天來領略一下這其中的詩意。上洞、中洞的特點是高大寬敞,下洞卻好像一條狹長的走廊,加上流水潺潺,仿佛來到了另外一個天地,下洞又稱“又一天”。請看前面石壁上有一串香蕉、幾只扁豆、一條老絲瓜和玉米、辣椒,下面的是老鷹,就像一位守護神,在看守這些瓜果,只能供各位欣賞,不能品嘗。下面還有位老壽星在笑咪咪地看著各位,光光的腦袋,長長的胡須,這叫“壽星開口笑,祝愿各位身體好。”“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這是我國十大元帥之一的陳毅元帥贊揚青松剛直不阿的品格而寫的一首詩,請看前面這棵松樹,樹干粗壯,枝葉遮天,高大挺拔,樹枝上還覆蓋著一層厚厚的雪,但是,它仍不畏嚴寒,傲然挺立,它稱為“通天石松”。抬頭看上面有“華蓋頂”三字,這是下洞最高點,距水面有22米,此處還有兩尊佛像,一坐一立。善卷洞原來佛像五百余尊,大部分在__善卷洞導游詞2上周五,學校組織我們去善卷洞秋游,那里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是值得一去的好地方。早上同學們一到教室,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教室里亂成了一鍋粥。來到善卷洞大門口,就看到了善卷洞這三個大字。再往里走,就看到瀑布傾瀉而下,這讓我不禁想到了李白的一句詩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我們首先來到野人谷觀看野人表演。這些野人們穿著豹紋的衣服和裙子,有的甚至赤裸著上半身,他們的皮膚也是呈古銅色。這時,上來一個穿著豹紋裙,赤裸著上身,身材威武強壯的男子,手里拿著話筒,看樣子是主持人,他宣布表演正式開始。只見一個男子拿著一根火把走了出來,主持人說:大家看好了,現在他要把火把放在他的手臂上。我心想:這怎么可能啊,除非他的皮膚不是人的皮膚。但奇跡就是發生了,那名男子把火把放在他的手臂上,熊熊烈火掠過他的手臂,發出滋滋的響聲,隨后一縷白煙飄過,同學們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他看,嘴巴張的老大。他還把火把放在嘴里和大腿上,同學們沒有一個不拍手叫好。接下來就要進入主題了,那就是游善卷洞啦!據洞門口導游的介紹,進入洞內需要走105個臺階。那陡峭的臺階看得我心驚膽戰,雙腳像被灌了鉛似的,無論如何都移不開步子,這時陳暢走過來對我說:我們一起走吧。我仿佛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好!我爽快的答應了。我們不知不覺就到了洞內,頓時感覺一陣燥熱襲來,我不禁小聲埋怨道:怎么這么熱啊!不過很快我就被洞內的美景所吸引了。洞內燈光四溢,千姿百態的石頭令我練練贊嘆。不知走了多久,我們又到了另一個洞門前,這個洞口十分狹窄,越往下走,越感覺涼爽,我情不自禁的說道:太爽了!這個洞可真是神奇!最后我們坐小船離開了這里。接下來到了我們期待已久的環節了,那就是吃。我們來到一片空曠的地方,紛紛拿出自己帶的零食,這么多零食看的我口水直流啊,我們邊吃邊玩,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笑容,我們用相機記錄下了這美好的時光。不知不覺時間已悄然溜走,我們也該回去了。這是我小學階段最后一次,也是令我最難忘的一次秋游。我要感謝它,因為這里承載著我們最美好的回憶!善卷洞導游詞3隨著停車的刺耳剎車聲,我們來到了善卷洞入口。公路盤曲而上,大大小小的石階仿佛是在迎接我們的到來。路邊嫩綠的柳樹在微風的吹拂下愉快地梳理自己的長發,空氣是那么的清新,天空是那么的藍汪汪。善卷洞的洞是美的。走進上洞,寬敞而開闊,頭頂上的石鐘乳不時有水滴下來,洞內很是清涼。沿著道路徑直向前走去,忽然在被石筍圍成圈的水池駐足仔細看了起來,內有一個豎立的石雕,它的旁邊五顏六色,就好似一朵含苞欲放的蓮花,婀娜多姿。在蓮花石的右上方,有一個石壁,只見一些地方凹下去了。打開手電筒一看,原來這是一頭大象的石像,中間凹下去的是眼睛,突出來的是長鼻子。它的對面,是一只栩栩如生的獅子,正張牙舞爪地朝我們撲來。善卷洞劃船是美的,順著導游的指引,我們在中洞乘坐小船進出。怎樣的小船呢?兩排大約16個人坐在船上,再沒法容納任何人。船的兩頭沒有任何東西,管理處的工人僅僅靠我們頭頂上左凸一塊的石塊向前劃行。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和同伴一起坐在船上,自以為把頭完完全全貼在膝蓋,全身上下都裹成一團,才自認為行了,船就慢慢移動。眼前漸暗下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頭,準會擦傷額角,撞傷鼻子。周圍靜悄悄的。大約行了一兩百米的水程吧,就登陸了,于是就來到了外洞。善卷洞做陶也是美的。出了下洞,來到陶吧,我們形如DIY——親手做陶。每人拿一塊豆腐狀的黏土,然后再將黏土壓扁印在含有生肖的模具上,看起來很簡單,但大家依然興趣盎然,找到自己所喜歡的生肖模具,噼噼啪啪地拍打聲頓時不絕于耳,幾分鐘后,我的第一塊陶器誕生了,看著染得紫黑色的手,我樂了,再瞧瞧同學們,也都興致勃勃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善卷洞處處都是美的,祖國的山山水水都自有它的迷人之處。善卷洞導游詞4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真是一點兒不錯。今天我格外興奮,因為學校組織同學們到善卷洞旅游。一路上,大家歡聲笑語不斷,人人都欣喜若狂。我坐在車上,望著窗外美麗的景色,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終于,我們的車直達第一個景點——善卷洞。站在洞外,只見洞門雄偉瑰麗,上刻著“善卷勝景”四個蒼勁的大字,上面花紋精細、色彩典雅,古樸典雅的感覺立刻撲面而來。我們再往里走,一道瀑布自天而降,它雖沒有黃果樹瀑布寬,也沒有廬山瀑布長,但它小巧玲瓏、錯落有致,宛如一位知性的江南女性,用涓涓的清流溫柔地和游客打著招呼。終于進洞了!善卷洞果然名副其實!來到中洞,只見整個洞頂呈拱形,洞內寬敞無比,同時容納兩三百人集會也不顯擁擠。再往前走,抬頭只見四個紅色大字“人間紅塵”,于是我們便來到了拐進字旁的洞窟。一來到中洞,同學們就議論開了:“咦?這個??怎么這么像大象?”“它怎么會在這兒?”我疑惑著,再走近一瞧,呦,這不是一塊石頭嗎?可你看,這鼻子、眼睛、嘴,活像一只活靈活現的大象,怎么能不使人驚嘆!導游阿姨用電筒照著一塊巨石對我們說:“這塊石頭像一只橫臥的雄獅,獅毛又濃又長,稱為獅王。”接著又照著另一塊巨石說:這塊石頭像一只正在散步的大象,稱為象王,因此我們稱中洞為“獅象大場”。嗬,還真是名符其實呢!穿過中洞,我們又來到了上洞。上洞比中洞還大。洞中最絕的則是一幅“倒映蓮花圖”,它實為一塊在洞壁上的奇石,石塊倒映在下面的水池中,便成了一朵朵栩栩如生的荷花。石洞里不僅有奇景,還有一幅“石畫”:兩根石柱上的水珠順著石柱滴下來,凝結成了冰棱狀的鐘乳石。幾年、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幾千年過去了,石柱還在成長,越長越高,一根從上往下長,一根自下往上長,最終連為一體。像兩根不怕風霜的梅花枝在風中堅強地成長,所以它叫做“千年寒梅”。洞中還有一怪,便是“冬暖、夏涼”。我們一往上走,就感覺酷熱難當,正當大家想脫掉羽絨服,使自己涼快一些,可往下走時,突然變得涼快了很多,真是太神奇啦!最后,我們去了“泥吧”好好體驗了一把。因為宜興是“陶都”,所以我親手做了兩個陶泥作品作為紀念品贈送給爸爸媽媽。這次活動可真有意思,下一次,我一定還會再來。善卷洞導游詞5準備停當以后,我們就挨個兒上了旅游車,在路人的羨慕的目光中出發了。宜興善卷洞,我們來了!漫長的一個半小時終于熬過去了,一些商店的牌子上出現了“善卷”這個地名,昏昏欲睡的氣氛被打破了。我們歡歡喜喜地下了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EC TS 62453-43:2024 EN Field device tool (FDT)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 Part 43: Object model integration profile – CLI and HTML
- 【正版授權】 IEC 62047-45:2025 EN Semiconductor devices - Micro-electromechanical devices - Part 45: Silicon based MEMS fabrication technology - Measurement method of impact resistance o
- 【正版授權】 IEC 60947-4-2:2020+AMD1:2024 CSV EN Low-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 Part 4-2: Contactors and motor-starters - Semiconductor motor controllers,starters and soft-sta
- 【正版授權】 IEC 60601-1:1988/AMD1:1991 FR-D Amendment 1 -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safety
- 小班水班本課程
- 醬料生產知識培訓課件
- 大數據在石油行業的應用
- 2025年幼兒園小班國慶節活動方案
- 2025年社區迎新春活動方案
- 上肢骨折護理診斷及措施
- 化學入門-給小學生講化學
- 綿竹事業單位招聘2022年考試《職業能力傾向測驗》真題及答案解析【完整word版】
- GB/T 9166-2009四柱液壓機精度
- GB/T 39711-2020海洋工程用硫鋁酸鹽水泥修補膠結料
- GB/T 34685-2017丙烯腈-丁二烯橡膠(NBR)評價方法
- GB/T 34120-2017電化學儲能系統儲能變流器技術規范
- GB/T 31216-2014全價寵物食品犬糧
- GB/T 17376-2008動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備
- GB/T 14846-2008鋁及鋁合金擠壓型材尺寸偏差
- GB/T 11026.1-2016電氣絕緣材料耐熱性第1部分:老化程序和試驗結果的評定
- 院內ACS救治流程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