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兒童心理學 習題庫試題及答案 項目七 章學前兒童思維_第1頁
學前兒童心理學 習題庫試題及答案 項目七 章學前兒童思維_第2頁
學前兒童心理學 習題庫試題及答案 項目七 章學前兒童思維_第3頁
學前兒童心理學 習題庫試題及答案 項目七 章學前兒童思維_第4頁
學前兒童心理學 習題庫試題及答案 項目七 章學前兒童思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項目七學前兒童思維題庫真題一、單選題1.小班幼兒玩橡皮泥時,往往沒有計劃性。把橡皮泥搓成團就說是“包子”,搓成條就說是“面條”,把長條橡皮泥卷起來就說是“麻花”。這反映了小班幼兒()?!菊骖}再現2015下】A.具體形象思維特點B.直覺行動思維特點C.象征性思維特點D.抽象邏輯思維特點2.小紅知道9顆花生吃掉5顆還剩4顆,卻算不出“9-5=?”。這說明小紅的思維具有()?!菊骖}再現2019上】A.具體形象性B.抽象邏輯性C.直觀動作性D.不可逆性3.芳芳在數積木,花花問她有幾塊三角形的積木,芳芳點數:“1、2、3、4、5、6,6個三角形”。花花又給了她4塊,問她現在有多少塊三角形積木。芳芳邊點數邊說:“1、2、3、4、5、6、7、8、9、10,我有10塊啦!”就數學領域而言,下列哪一條最貼近芳芳的最近發展區?()【真題再現2019上】A.認識和命名更多的幾何圖形B.默數、接著數等計數能力C.以一一對應的方式數10個以內的物體,并說出總數D.通過實物操作進行10以內加減法的運算能力4.青青的媽媽說:“那孩子小嘴真甜!”,青青問“媽媽,您舔過她的嘴嗎?”這主要反映青青()?!菊骖}再現2016下】A.思維的片面性B.思維的擬人性C.思維的生動性D.思維的表面性5.幼兒難以理解反話的含義,是因為幼兒理解事物具有()?!菊骖}再現2014上】A雙關性B表面性C形象性D絕對性6.下列幼兒行為表現中數概念發展最低的是()【真題再現2019下】A按數取物B給物說數C.唱數D默數7.桌面上一邊擺了三塊積木,另一邊擺了四塊積木。教師問幼兒:“一共有幾塊積木?”從幼兒的下列表現來看,數學能力發展水平最高的是()。【真題再現2017上】A把三塊積木和四塊積木放在一起,然后一個一個點數B看了一眼三塊積木,說出“3”,暫停一下,接著數“4、5、6、7”C左手伸出三根手指,右手伸出四根手指,然后掰手指數出總數D幼兒先看了3塊積木,后看了4塊積木,暫停一下,說7塊8.下雨天曉雪和爸爸走在被車輪碾過的泥濘路上。曉雪問:“爸爸,地上一道一道的是什么呀?”爸爸說:“是車輪軋過的泥地,叫車道溝?!睍匝┱f:“爸爸腦門兒上也有車道溝(指皺紋)。”曉雪的說法體現的幼兒思維特點是()?!菊骖}再現2016上】A轉導推理B演繹推理C類比推理D歸納推理9.菲兒把一顆小石頭放進小魚缸里,小石頭很快就沉到了缸底。菲兒說:“小石頭不想游泳了,想休息了?!睆倪@里可以看出,菲兒思維的特點是()【真題再現2019下】A直覺性B自我中心C表面性D泛靈論10.皮亞杰的“三山實驗”考察的是()。【真題再現2018上】A兒童的深度知覺B兒童的計數能力C兒童的自我中心性D兒童的守恒能力11.午餐時餐盤掉到地上了,看到這一幕的亮亮對老師說:“盤子受傷了,它難過得哭了。這說明亮亮的思維特點是()。【真題再現2017上】A自我中心B泛靈論C不可逆D不守恒12.嬰兒喜歡將東西仍在地上,成人拾起來給他后,他又仍在地上,如此重復,樂此不疲,這一現象說明嬰兒喜歡()【真題再現2012下】A手的動作B重復連鎖動作C抓握動作D玩東西13.媽媽帶三歲的岳岳在外度假。阿姨打來電話問:“你們在哪里玩?”岳岳說:“我們在這里玩?!边@反映了岳岳思維具有()特征?!菊骖}再現2021上】A.具體性B.不可逆性C.自我中心性D.刻板性14.大班幼兒認知發展的主要特點是()【真題再現2020下】A.直覺行動性B.具體形象性C.抽象邏輯性D.抽象概括性15.4歲的瑞瑞不??把?碗?的葡萄?撒在桌?上后,很驚奇地說:“我,我的葡萄?變多了!”這說明他的思維處于()【真題再現2022上】A.感知運動階段B.前運算階段C.具體運算階段D.形式運算階段16.十個月大的貝貝看見媽媽把玩具塞進了盒子,他會打開盒子把玩具找出來。這說明貝貝的認知具備了()【真題再現2023上】A.守恒性B.間接性C.可逆性D.客體永久性17.3~4歲的兒童認為,小皮球浮在水面上,是因為它想游泳,按照認知發展理論的觀點,這反映了3~4歲兒童的思維具有()?!菊骖}再現2023下】A.泛靈論特點B.守恒性特點C.假裝性特點D.象征性特點二、簡答題1.簡述思維發展的一般特點。【真題再現2012上】2.請根據皮亞杰的理論,簡述2-4兒童思維的主要特點。【真題再現2018下】三、論述題1.為什么要讓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的方式進行學習?請結合實例分別說明。【真題再現2018上】2.桌子上放了一個三座山的模型,工作人員從各個方向給模型拍了照片,請幼兒坐在桌子一邊,在他對面放一個布娃娃(見下圖),讓幼兒從所有照片中找出幫布娃娃看到的模型照片,結果幼兒選出的是自己位置上看到的模型照片。問題:(1)請問這個實驗反應了幼兒思維怎么樣的特點?(2)請列舉2個日常生活中反映幼兒這種思維特點的事例?!菊骖}再現2024上】四、材料分析題1.莉莉和小娟玩游戲,她們想讓5個娃娃睡覺,但沒有小床,于是她們找到了3個盒子做小床,莉莉說:“床不夠?!毙【晏舫?個留著長頭發的娃娃說:“她們長大了,不需要睡午覺了?!崩蚶蛘f:“好的。”然后將3個需要睡覺的娃娃中最大的一個放在中等大小的盒子里。小娟試圖把中等大小的娃娃放在最小的盒子里,但放不進去,于是莉莉說:“換一換?!比缓髮⒆钚〉耐尥薹旁诹俗钚〉暮凶永?,中等大的娃娃放在中等大的盒子里,最大的娃娃放在最大的盒子里。小娟說:“好好睡覺吧?!眴栴}:從學習與發展的角度,分析上述案例中莉莉和小娟的行為?!菊骖}再現2017上】2.為了了解中班幼兒分類能力的發展,教師選擇了“狗、人、船、鳥”四張圖片,要求幼兒從中挑出不同的。很多幼兒拿出來“船”,他們的理由分別是“狗、和人鳥常常是在一起出現的,船不是;狗、人、鳥都有頭,腳和身體,而船沒有;狗、人、鳥會長大的,而船是不會長大的?!眴栴}:(1)請結合上述材料分析中班幼兒分類能力的發展特點。(2)基于上述材料中中班幼兒的發展特點,教師如何實施教育。【真題再現2015下】3.一天晚上,一天晚上,莉莉和媽媽散步時,有下列對話:媽媽:月亮在動還是不動?莉莉:我們動他就動。媽媽:是什么使他動起來呢?莉莉:是我們。媽媽:我們怎么使他動起來的呢?莉莉:我們走路的時候他自己就走了。情境二:在幼兒園數學區活動中,老師給莉莉出示兩排一樣多的紐扣,莉莉認為一一對應排列的兩種一樣多。當老師把下面一排聚攏時,她就認為兩排不一樣多了。問題:(1)莉莉的行為表明她處于思維發展的什么階段?舉例說明這個階段思維的主要特征及表現。(2)幼兒這種思維特征對幼兒園老師的保教活動有什么啟示?【真題再現2015上】4.材料:教師為小班幼兒制作了一列“小火車”(見下圖),在每節車廂上分別貼了不同品種與數量的“水果”標簽,要求幼兒能按標簽投放“水果”。雪兒看看標簽,然后往不同的車廂裝進與標簽品種一樣的“水果”,每節車廂都裝滿了“水果”。莉莉看著標簽,并用手點數標簽上的“水果”,嘴里還念著數字,然后拿出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水果”放進車廂。明明看看標簽,就取出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水果”放進車廂,然后看著車廂里的“水果”,自言自語道:“嗯,都放對了?!薄菊骖}再現2020下】問題:(1)根據上述三位幼兒各自的表現分析其數學能力發展的水平。(15分)(2)該材料對教育的啟示是什么?(5分)5.材料:某?班?個朋友在討論右關動物的問題。?師問;“你們剛才說了很當動物,我想問問,到底什么是動物?”丁丁說:“我們剛才說的?象、裝???兹?、斑馬都是動物,鵬鵬說;“動物有的有腿,有的有翅院,有的會跑,有的會飛,有的會在??游?;@藍馬上接?說:“有的吃草,有的吃來,有的喜歡吃?“......”睿睿說:“我覺得會??動的,會吃東西的,都是動物“?!菊骖}再現2022上】問題:請分析上??個?童的概念發展?平。6.幼?園?班開展了記錄天?的活動,A班的?師給同學們發了天?記錄表,讓幼?記錄天?的陰睛?雪。B班的?師直接給幼?發了?張?紙,讓幼??主的記錄天?。兩班記錄情況如下圖?!菊骖}再現2022上】(1)請分析天?記錄活動有什么教育價值?(2)請分開分析上述兩種記錄?式對幼?的發展意義。7.教師出示餅干盒,問亮亮里面有什么,亮亮說:“餅干”。教師打開餅干盒,亮亮發現里面裝的是蠟筆。教師蓋上蓋子后再問:“欣欣沒有看過這個餅干盒,等一會兒我要問欣欣盒子里面裝的是什么,你猜她會怎么回答?”亮亮很快就說:“蠟筆”?!菊骖}再現2019上】題庫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答案】B。解析:直覺行動思維是指依靠對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動作來進行的思維。幼兒早期的思維屬于直覺行動思維,這個年齡段的幼兒離開了實物或不動手操作實物就不能解決問題,離開了玩具就不會游戲。題干中幼兒對“包子”“面條”和“麻花”的認知是在其又橡皮泥的實際操作的基礎上建立的,體現了幼兒直覺行動思維的特點。2.【答案】A。解析:具體形象思維是指依靠表象,即事物的具體形象的聯想進行的思維。抽象邏輯思維是指利用概念、判斷、推理進行的,反映事物的本質屬性和規律性聯系的思維。“小紅知道9顆花生吃掉5顆還剩4顆,卻不出“9-5=?””表明小紅能依靠表象進行加減運算,卻不理解且不會抽象的數學公式運算,體現了小紅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性,缺乏抽象邏輯性。直觀行動思維是指依靠感知和動作進行的思維。題干并沒有體現幼兒思維的直觀行動性。思維的不可逆性,即單向性,是指幼兒常常只能顧及事物的一個維度,而不能同時顧及兩個維度,因而很難獲得物質守恒的概念。題干并未體現幼兒思維的不可逆性。3.【答案】B。解析:幼兒數概念形成經歷:口頭數數-給物說數-按數取物-掌握數概念四個階段。題干中的芳芳在數積木的時候能夠按物點數,并能在數完后說出總數,說明芳芳的計數能力已經達到了說出總數的水平。因此,B項更貼近芳芳的最近發展區。A項說的是幼兒對幾何形體的認識,而題干主要體現幼兒計數能力的發展,因而與題目要求不符。C項所述內容是芳芳目前的發展水平,與題目要求不符。D項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是幼兒晚期的發展水平。4.【答案】D。解析:此題考查的是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思維的片面性是指由于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征,幼兒的思維常常是片面的。他們不善于全面地看問題。擬人性是指幼兒往往把動物或一些物體當人來對待。思維發展的表面性是指根據具體接觸到的表面現象進行,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聯系,而不是事物的本質聯系。題干媽媽夸贊小朋友的嘴甜,而青青把“甜”的理解僅僅停留在味覺上的“甜”,而沒有理解媽媽語言的深層含義,因此體現的是表面性。故選擇D。5.【答案】B。解析:幼兒理解具有表面性,所以難以理解反話的含義。6.【答案】C。解析:唱數就是口頭數數,是口頭上按順序說出自然數的能力。唱數是機械記憶的結果,是數概念發展的最低水平。這時幼兒并不理解數的實際含義。7.【答案】D。解析:幼兒先看了一下兩組積木,暫停了一下,說7塊。這說明幼兒能夠用實物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可見幼兒已經形成了數概念。A、B、C三項中的幼兒能夠手口一致地點數物體,然后說出物體總數,只能說明其掌握了數的實際意義,雖然這階段幼兒已經具備了初步的計數能力,但還沒有形成數概念。8.【答案】C。解析:類比推理是一種邏輯推理,在某種程度上屬于歸納推理,它是對事物或數量之間關系的發現和應用。小女孩根據地上的“車道溝”理解爸爸額頭的皺紋,就提醒了類比推理的邏輯思維。9.【答案】D。解析:泛靈論是指幼兒認為自然界的所有事物都跟人一樣是有意識、有感情的,事物的運動變化都是在意志參與下有目的地進行的。他們總是把自己的情感附加在動物或物體上。菲兒說:“小石頭不想游泳了,想休息了?!边@表明菲兒認為小石頭是有生命的,賦予其思想和情感,體現了菲兒思維的泛靈論特點。故本題選D。10.【答案】C。解析:皮亞杰設計的“三山實驗”是證明兒童自我中心思維最典型的一個例證。實驗的主要過程是讓兒童從許多三座山的照片中選出與在不同位置看到的三座山的樣子相一致的照片。結果發現,相當一部分兒童挑選出的往往是與從自己所在位置看見的完全相同的照片。這體現了兒童思維的自我中心性。11.【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了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皮亞杰把兒童智慧(思維)發展分成四個階段,即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形式運算階段(11歲以后)。幼兒期處于前運算階段。前運算階段幼兒的思維具有自我中心、泛靈論、不可逆、不守恒等特點。12.【答案】B。解析:嬰兒重復仍的動作屬于感知運動階段中借助感知和動作去適應環境,故選擇重復連鎖動作。13.【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前運算階段幼兒思維的特點。思維的自我中心性是指兒童往往只注意自己的觀點,不能接受他人的觀點,也不能將自己的觀點和他人的觀點相區分和協調。題于中岳岳的回答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并且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回答阿姨不能理解,體現了幼兒思維的自我中心性特點。14【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大班幼兒的認知發展。具體形象思維,又稱表象思維,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來進行的思維。一般認為2.5~3歲是幼兒從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轉化的關鍵年齡。三至六七歲幼兒思維的典型方式是具體形象思維。五歲幼兒的思維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有一定的發展,這時幼兒已能進行一些更加概括的思維和邏輯抽象的思維活動。大班幼兒的年齡是5~6歲,根據題干表述,大班幼兒的認知特點主要就是具體形象性。故此題選擇B選項。15【答案】B。解析:在前運算階段(2-7歲),兒童具有自我中心、不可逆性、泛靈論等特點,并且不具備守恒概念。瑞瑞認為葡萄干撒在桌子上后變多了,是因為他只關注到葡萄干在空間上的擴散,而沒有認識到其數量實際上并沒有發生變化,這體現了他缺乏守恒概念。在這個階段的兒童往往會被事物的外在表象所迷惑,不能從本質上理解事物的數量、體積、質量等屬性在不同情境下的恒定性。【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幼兒的思維特點一客體永久性。D項客體永久性它是指兒童理解了物體是作為獨立實體而存在的,即使個體不能知覺到物體的存在,它們仍然是存在的。題于中被塞進盒子里的玩具消失在幼兒眼前,幼兒仍然能找出來是客體永久性的表現,因此D項符合題意?!敬鸢浮緼。解析:本題考查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A選項,2-7歲幼兒處于前運算階段,特征之為“萬物有靈論”,又叫“泛靈論”,無法區分有生命的事物與無生命的事物,認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無生命的事物同樣也具有情緒、動機等生命特征。材料中小皮球是無生命事物、3-4歲兒童認為它浮著是想游泳,因此將無生命事物賦予有生命事物的特征,符合“泛靈論”特點。B選項,守恒是指物體不論形態怎么變化,即使在排列和外觀上發生了變化,其物質的量也保持相同。CD為混淆選項。故本題選擇A。二、簡答題1.【答案要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開始萌芽;幼兒的形象思維具有象征性、經驗性、擬人性、表面性和刻板性等特點。2.【答案要點】皮亞杰提出了認知發展理論,他把幼兒的認知發展分為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和形式運算階段,2~4歲兒童正處于前運算階段(2~7歲)中的象征思維階段(2~4歲)。根據皮亞杰的理論,2~4歲兒童思維具有如下主要特點:(1)思維開始運用象征性符號進行,出現表征功能,或稱象征性功能。(2)幼兒的思維在此階段還沒有真正普遍化,沒有形成一般化的概念。(3)此階段幼兒不掌握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常常運用“轉導推理”。(4)象征思維是“中心化”的思維,或稱為“自我中心思維”。此階段兒童在一個時間只能考慮到事物的一種特征,不能同時照顧兩種特征。不能依據事物的客觀聯系和關系來解決問題,只憑自己的個別經驗、個體意義的象征或所請“信號物”進行思考。三、論述題1.【答案要點】幼兒的學習方式是由幼兒的心理發展水平和特點決定的,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的學習方式符合幼兒的心理發展水平和特點。(1)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幼兒主要依據事物的表象以及表象間的關系進行思維。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的學習方式能夠讓幼兒在感知和操作中積累豐富的表象,為幼兒的想象和創造積累素材。(2)幼兒的言語發展水平有限,他們使用的句子以簡單句為主,不能理解那些抽象、復雜的言語講解。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的學習方式能夠讓幼兒在感知和操作中了解事物的特征,深刻理解事物間的關系。(3)幼兒的注意以無意注意為主,有意注意逐漸發展。單純的講解、講述不僅不會吸引幼兒的注意,反而會引起幼兒的疲勞。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的學習方式能夠引起幼兒的無意注意,讓幼兒將注意力長時間集中在所要學習、探究的事物上。(4)幼兒的記憶以無意記憶為主,有意記憶逐漸發展,且無意識記效果較好。幼兒所獲得的知識經驗大多數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戲等活動中無意識地、自然而然地記住的。幼兒用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的方式進行學習,可以在感知和操作中無意識地識記相關的學習內容。這種識記效果比教師明確地、機械地讓幼兒識記的效果好。(5)幼兒的形象記憶占優勢,語詞記憶逐漸發展。在幼兒的記憶中,形象記憶占主要地位。幼兒最容易記住的是那些具體的、直觀形象的材料,最難記住的是那些概括性比較高、比較抽象的語詞材料。幼兒用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的方式進行學習,可以在感知和操作中記住某些事物、現象的相關形象,獲得自身的發展。2.【答案要點】(1)實驗中兒童選出的是自己位置上看到的模型照片,這說明兒童認為玩偶看到的東西應該和自己是一樣的。由此可見,兒童的思維具有“自我中心性”,也就是不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不能“采擇他人的觀點”。該兒童處于皮亞杰認知發展階段論中的“前運算階段”,由于沒有真正掌握物體的要領,不能依據事物的客觀聯系和關系來解決問題,只憑自己的個別經驗、個體意義的象征進行思考,因而是自我中心的。該階段主要的特點為:自我中心性、思維不守恒、思維不可逆、泛靈論、集中化思維。(2)自我中心性的生活中的事例如下:例子1:幼兒在晚上跟媽媽走路的時候會跟媽媽說“我走,月亮就走,我停下來,月亮也跟我停下來”。例子2:幼兒在媽媽生日的時候把自己喜歡的玩具汽車送給媽媽,他認為“我喜歡,那么媽媽也會喜歡”其他的表現比如經常使用代詞、自我中心性的認知性別角色也能體現出2~7歲兒童的自我中心性。案例分析題1.【答案要點】材料中,幼兒反復嘗試,在不斷的嘗試錯誤后終于將娃娃們安置好,說明幼兒以直覺行動思維為主。直覺行動思維是對客體的感知中,在自己與客體的相互作用的行為中進行的思維,具有直觀性和行動性,缺乏計劃性和預見性。教師要理解現階段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幼兒的學習方式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以直覺行動思維為主,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家長,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多為幼兒提供操作和活動的機會,發展幼兒的思維。2.【答案要點】(1)從其回答可以看出幼兒已具備基本的分類能力,幼兒的分類具有具體性和情境性,幼兒主要依據物體明顯的外部特征和情境進行分類。①狗、人、鳥是幼兒真實生活的反映,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②依據感知特點進行分類,如顏色、形狀、大小或其他特點分類,材料中幼兒會將狗、人、鳥分成一類,是因為他們最突出的特點都有頭、腳、身體;③依據事物最簡單的本質屬性進行分類,狗、人、鳥會長大,因為他們有生命,而船是沒有生命的。(2)幼兒分類能力的培養應該在不同的環境中進行,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的階段性和連續性的特點,由易到難,由淺入深進行有意識的培養。①在日常生活中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隨時隨地地培養幼兒的分類能力,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讓幼兒學習分類垃圾,同時也進行了環境教育和良好的生活習慣。②在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多提供可操作的玩具,讓幼兒動手感知事物的屬性、顏色、大小、形狀及其他特點,潛移默化的滲透關于分類的相關經驗,以間接指導為主加強幼兒分類能力的發展。③在游戲活動中進行培養幼兒分類能力,通過游戲教幼兒分類,激發幼兒對分類的興趣。3.【答案要點】莉莉的行為表面她正處在思維發展的具體形象思維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征表現位思維具有不守恒性、具體形象性、刻板性、泛靈性和以自我中心。不守恒性表現為兩排相同數量的扣子,更改了排列方法,幼兒會認為數量也發生了更改;具體形象性表現為幼兒知道2個蘋果加3個蘋果是5個蘋果,但不知道2+3=5,思維需要具體事物給予支持;刻板性表現為幼兒知道2+3=5,但不知道3+2等于幾;泛靈性表現在幼兒認為娃娃、椅子和她一樣都是有生命有思維的;自我中心是只能從一個角度思考問題,表現在幼兒認為月亮是跟著她在運動的。啟示:①要通過各種活動豐富幼兒的表象,在教學活動中應重視幼兒在各種活動中所積累起來的感性經驗,使幼兒能在頭腦中形成清晰的印象。②幼兒開展的活動要堅持直觀性原則,在為幼兒提供活動時要盡可能具體、形象、直觀化,重視教具的形象、生動性?!敬鸢敢c】學前兒童數概念的形成經歷口頭數數→給物說數→按數取物→掌握數概念四個階段。《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幼兒數學認知發展的目標中提出,3~4歲的幼兒能通過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能手口一致地點數5個以內的物體,并能說出總數;能按數取物。①材料中的雪兒處于能夠按物體的外部特征進行分類的階段,她根據標簽往不同車廂裝與標簽品種一樣的“水果”時,只注意到了車廂上的“水果”品種,而沒有注意到“水果”的數量體現了這一點。②材料中莉莉的數學能力達到了手口一致地點數的水平,她通過點數標簽上的“水果”,念著數字最終拿出對應數量的水果體現了她處于按數取物的發展階段。③材料中的明明處于按數取物和目測數數的階段,目測數數是指用眼代替手指,在心中默數,并說出總數。明明看著標簽就取出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水果”體現了這一點。①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每個幼兒在沿著相似進程發展的過程中,各自的發展速度和到達某一水平的時間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達《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所呈現的發展“階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②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教師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敬鸢敢c】根據材料可以分析出?童的概念發展?平有以下?個??的特點:抽象邏輯思維的形成就是從掌握概念開始的。(1)幼?最初掌握的概念?多是?常?活中經常接觸的事物,所掌握的實物概念主要是他們所熟悉的事物,給物體下定義多屬直指型。材料中丁丁列舉的是??熟悉的動物??,正是實物概念的體現。(2)幼?對于概念掌握,先掌握事物某些?較突出的特征,給物體下定義多屬列舉型。材料中,鵬鵬列舉的動物??即是根據動物的突出特征進?的定義。(3)幼?雖然能對?類事物的共同特征進?概括,但概括的?平不?,概念的內涵不精準。材料中,鵬鵬藍藍雖對于動物概念進?闡述概括,但是概括內涵不精準,概括??,?平較低。(4)幼?概念?平逐漸發展,能夠根據物體的本質特征進?概括,以形成實物慨念。睿睿列舉的案例都是根據事物本質進?概括。6.【答案要點】一、開展“天?記錄”活動的教育價值有以下?個??:(1)幼?期是認知、情感發展的關鍵期。陳鶴琴先?主張把??然、?社會作為出發點使?童在與?然、社會的直接接觸中,在親?實踐中獲取經驗和知識。材料中教師開展“天?記錄”就是以幼?直接經驗為基礎通過幼?的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體驗滿?幼?的發展。(2)開展“天?記錄”活動,可以充分調動幼?觀察、記錄、思考等??的能?關注幼?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促進幼???全?協調發展。(3)開展“天?記錄”活動,是充分尊重幼?好奇好問的年齡特點從幼?的周圍?活出發有意識地引導幼?觀察周圍事物學習觀察的基本?法培養觀察與分類能?。(4)開展“天?記錄”活動,教師在?持和?勵幼?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動?動腦尋找答案或解決問題促進幼?思維能?的發展。(5)開展“天?記錄”活動,教師可以?勵和引導幼?學習做簡單的計劃和記錄并與他?交流分享促進幼?的語?表達能?。二、A教師通過表格的?式讓幼?記錄天?,可以幫助幼?更直接的感受時間的變化和周期;B教師直接給幼?空?的?紙,幼?可以有更多的發揮空間,使幼?的記錄更加多元。兩位?師的教育活動對幼?發展的具體意義可以體現在以下?個??:(1)通過記錄可以促進幼?語?的發展。材料中幼?需要?數字標注?期和溫度書寫??的名字?圖畫、符號記錄天?情況可以促進幼?書?語?的發展。(2)通過記錄可以幫助幼?確?任務意識。幼?的學習更多的是?種?意學習通過記錄則會使這種?意學習轉化為有意學習。材料中每天都有不同的幼?記錄天?情況可以培養幼?有意識的去完成?項任務發展幼?的責任感和任務意識。(3)通過記錄可以促進幼?智?的發展。記錄活動是動?與動腦相結合的表現需要幼?把事物現象轉化為符號或圖像不僅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和概括能??且需要較強的動?操作能?和形象表達能?。7.【答案要點】(1)亮亮更可能是幼兒園中班的幼兒。一方面,4歲左右的幼兒還不能很好的將自己的觀點和他人的觀點區分開,認為別人想的和自己所知覺到的一樣,因此會出現錯誤信念;另一方面,從幼兒思維發展的角度來看,幼兒對事物的判斷往往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思考問題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所以材料中亮亮的表現更傾向于中班幼兒。(2)①亮亮的行為體現錯誤信念。錯誤信念是指向兒童描述一個故事情景(通常故事中主人公的信念與事實不相符),然后主試向兒童提問,看兒童是否能推斷出主人公的真實信念。材料中的亮亮知道盒子里面裝的是蠟筆,但是欣欣是沒有見過的,也就意味欣欣不知道盒子里面裝的是蠟筆,當老師問亮亮,欣欣認為盒子里是什么時,亮亮卻直接說“蠟筆”。說明亮亮不能夠正確判斷他人的心里想法。體現了錯誤概念的特征。②亮亮的行為體現以自我為中心自我為中心是指兒童在前運算階段(2~7歲)只會從自己的立場與觀點去認識事物,而不能從客觀的、他人的立場和觀點去認識并判斷事物。材料中的亮亮通過教師打開餅干盒知道了材料是蠟筆的形象,體現了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符合中班幼兒的思維特點。同時亮亮將自己對盒子中具體材料的認知等同于欣欣的認知,體現了沒有站在欣欣的角度思考問題的特征。說明了自我為中心的特點。模擬練習題一、單選題1.幼兒園小班剛入學的孩子在畫畫時,常常事先沒有目的,即先做后想,或者是邊做邊想。只有當他把畫畫完之后才知道畫的是什么。這說明()。A.這時的幼兒直觀行動思維占主導地位主B.這時的幼兒具體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光C.這時的幼兒情緒思維占主導地位D.這時的幼兒創造想象占主導地位2.龍龍認為“兒子”就是年齡比較小的人,他知道自己是爸爸的兒子,卻不能理解爸爸也是兒子,說明他的思維()。A直覺行動思維B具體形象思維C抽象邏輯思維D發散性思維3.東東看動畫片著迷了,飯也不吃,媽媽說“那你就看個夠吧,別吃飯了”,東東就一直以為真的不用吃飯了。東東不能理解媽媽說的反話,這是因為幼兒理解事物具有()。A概括性B表面性C形象性D抽象性4.在閱讀區中,果果正在看一本貼紙書。書中有5塊“餅干”,老師問果果:“書上有幾塊餅干呀?”果果伸出食指開始點數,嘴里數著“1、2”,手上卻只點了一塊“餅干”。她又接著點數“3、4、5”。老師最后問果果有幾塊餅干,果果說:“3塊?!睆墓臄蹈拍畎l展水平來看,下列哪一選項最貼近她的最近發展區?()A.在點數后能正確說出總數B.能夠從1數到5C.能夠用默數的方式進行計數D.能夠手口一致一一對應地點數5.4歲的小雨聽家長講“水滸”,卻理解成了水壺,因為這兩個詞發音相近。而小雨對《水滸傳》一無所知。小雨在此依靠的是()。A.探索發散思維B.具體形象思維D.動作聯想思維C.抽象認知思維6.教師向幼兒出示兩塊一模一樣的球形橡皮泥,等幼兒確認它們是一樣重之后,把其中一塊搓成細長條形。這時,大多數幼兒都認為球形的橡皮泥和細長條形的橡皮泥不一樣重了。這是因為幼兒的思維具有()。A片面性B可逆性C自我中心性D經驗性7.3歲的樂樂看事物只會看到表面。例如看見花朵,她就只能簡單地描述花的顏色和形狀,至于花是如何生長,不同的花之間有何區別,這個階段的樂樂并不知道。這表明幼兒的思維特征之一是()。A.思維的具體形象性B.思維的抽象邏輯性開始萌芽C.言語在幼兒思維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強D.思維具有個體差異性8.幼兒園老師看到明明不停地拿玩具,老師說“你拿吧你都拿走”明明聽不出是反話就把玩具都拿下來了,這是因為幼兒理解事物具有()。A.逆向性B.表面性C.形象性D.絕對性9.幼兒園教師在進行區角設計的時候,會在腦中構想墻面的布置、材料的擺設等。這需要運用()。A.抽象思維B.動作思維C.語言思維D.形象思維10.小新老師給幼兒講了《小熊請客》的故事,對于故事的結尾,每個幼兒都創編了不同的結尾這體現的是()。A.發散思維B.聚合思維C.單一思維D.群體思維11.小班幼兒可以通過觀察發現小貓和老虎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是()的思維過程。A.分類B.具體C.比較D.分析12.小班幼兒的《小玩具回家》的主題活動中,把三角形玩具送到三角形狀的家中,這種思維過程是()。A.對比B.分類C.分配D.統合13.幼兒在科學探索活動中發現,冰和雪融化之后就是水,這一思維過程是()。A.抽象與概括B.比較與分類C.具體化與系統化D.分析與綜合14.()是認識活動的高級階段,是智力的核心。A思維B情緒C知覺D記憶15.嬰兒的思維發生在感知、記憶等認識過程之后,與言語發生的時間相同,即兩歲左右出現最初的()是嬰兒思維發生的標志。A.行為概括B.自我認知 C.抽象思維 D.語詞概括16.()是最低水平的思維,這種思維方式在2-3歲兒童身上表現最為突出。A.直覺行動思維B.具體形象思維C.抽象邏輯思維 D.單一邏輯思維17.以下哪個選項是嬰兒概括的發生發展經過的三個階段()。A.直觀的概括---動作的概括---語詞的概括B.動作的概括---直觀的概括---語詞的概括 C.語詞的概括---動作的概括---直觀的概括 D.直觀的概括---語詞的概括---動作的概括18.月月想拿到床底下的玩具,通過多次嘗試,通過用掃帚的伸進去取得方式拿到了玩具。之后在再有玩具掉進床底下的時候,就會用掃帚來取。我們可以認為月月初步具有了()。A.抽象邏輯思維B.具體形象思維C.直覺行動思維D.語詞結構思維19.()是介于直覺行動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之間的一種過渡性的思維方式。A.具體形象思維B.語言邏輯思維C.感覺直觀思維D.外部動作思維20.詢問一個小班幼兒你有姐姐么?明明說我的姐姐是月月,之后再問明明,月月有妹妹么?明明搖頭說不知道。這體現了幼兒思維()。A.不可逆性B.經驗性C.擬人性D.穩定性21.小班幼兒琪琪常常抱著娃娃一直在說話,過了一會,你去問她的時候她說:“噓噓噓小點聲,娃娃在睡覺呢”這體現了幼兒思維的()。A.不可逆性B.經驗性C.擬人性D.穩定性22.“三思而后行”體現了思維動作的()。A.內隱性B.自我中心性C.具體形象性D.守恒性23.明明可以判斷出同樣的一杯水分別倒在不同形狀的杯子里,這兩個杯子的水是一樣的。這種現象說明明明已經獲得了()的概念。A思維B體積C守恒D自我效能感24.某幼兒繪畫的時候,往往老爺爺要畫胡子,小女孩要畫上小辮子,這反映了幼兒的()。A.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 B.直覺行動思維的特點C.象征性思維的特點 D.抽象邏輯思維的特點25.皮亞杰關于兒童思維發展階段論認為0-2歲的思維處于()是兒童智力發展的萌芽階段。A.具體運算階段B.形式運算階段C.感知運動階段D.前運算階段26.皮亞杰關于兒童思維發展階段論認為()的幼兒正處于思維的前運算階段。A.0-2 B.2-7C.7-11 D.11-1627.人們在當碰到一時不能解決的問題時,會說“讓我考慮考慮”,這種“考慮”就是指()。A.認知活動B.知覺活動C.思維活動D.感覺活動28.“燕子低飛要下雨”這一論斷反映了思維的()。A.間接性B.直接性C.概括性D.靈活性29.兒童一邊畫畫,一邊介紹到:“畫的是大高樓,小汽車”等,這種思維是()。A.語言思維B.動作思維C.形象思維D.抽象思維30.我們在頭腦中把一個故事按照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等來分別加以思考的過程是()。A.總結B.綜合C.比較D.分析二、簡答題1.簡述幼兒思維方式發展變化的趨勢三、論述題1.試論述教師如何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思維。四、案例分析題1.幼兒教師在幼兒園教學中要使用大量直觀形象的教具,以幫助幼兒理解教學內容。在給孩子講故事時,講到“大象用鼻子把狼卷起來”時,要用手做出“卷”的動作,說到“大象把狼扔到河里去”,又要用手作出扔的樣子,孩子們也會學著老師的樣子作出相應的動作,臉上會露出會意的笑容。問題:(1)材料體現了兒童思維發展中的什么特點?(2)根據該特點,教師該如何有針對性的對幼兒思維進行培養?2.芳芳老師來到陽光寶寶幼兒園7年了,她對每個幼兒的身心特點都非常了解,孩子們都很喜歡她。芳芳老師在每次活動前都準備好教具。有一次,芳芳老師給小朋友們講小動物的故事,講到“小兔子高高興興地出門拔蘿卜”時,她拿出手工制作的兔耳朵戴在頭上,然后輕輕跳幾下,小朋友們紛紛伸出手放在頭頂上跟著老師跳起來。講到小狗時,為了幫助幼兒認識小狗,芳芳老師拿出自己制作的毛絨玩具小狗,讓每個小朋友都看一看、摸一摸。在講到小狗如何叫時,芳芳老師一張一合小狗的嘴巴并發出“汪、汪、汪”的聲音。小朋友們看到后都跟著老師開心地做起來。問題:(1)上述案例體現了兒童思維發展的什么特點?(2)結合案例,分析芳芳老師是如何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的。除案例中芳芳老師的教學方法外,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常用方法還有哪些?請寫出三種。3.小華是小班的孩子,十分活潑可愛,老師很喜歡他。可令老師不解的是,小華無論做什么事,從不愛多思考。比如:玩插塑時,讓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卻拿起插塑就開始隨便地插,插出什么樣,就說插的是什么;在繪畫或解決別的問題時也是這樣。老師認為這樣不好,便總是要求小華想好了再行動,可小華卻常常做不到。小華的老師為此感到非??鄲?。問題:(1)老師對小華的指導恰當嗎?請從幼兒思維發展的角度分析小華的這一類行為。(2)請給小華的老師提出科學的教育建議。題庫參考答案一、單選題1.【答案】A。解析:小班幼兒的思維處于直觀行動思維水平,沒有計劃性,往往是先做后想或者邊做邊想。故選A。2.【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具體形象思維。具體形象思維具有固定性的特點,思維的具體性使幼兒缺乏靈活性,幼兒較難掌握相對性的概念。題干中龍龍理解自己是爸爸的兒子,但不能理解爸爸也是兒子,思維具有固定性,故此題選B.3.【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表面性。表面性指幼兒思維只是根據具體接觸到的表面現象來進行,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聯系,而不是事物的本質聯系。題目中幼兒僅能夠理解媽媽說的表面的意思而理解不了更深層次的意思,故此題選B。C選項幼兒思維的形象性表現在幼兒依靠事物在頭腦中的形象來思維,幼兒的頭腦中充滿著顏色、形狀、聲音等形聲動的形象。4.【答案】D。解析:最近發展區是指兒童的現有水平與即將達到的發展水平之間的差異。計數能力是數概念形成的基礎。幼兒早期學習計數要經歷口頭說數、按物點數、說出總數的過程??陬^說數即口頭按順序說出自然數,僅是口頭上的唱數,沒有手與實物的對應。按物點數即用手逐一指點物體,同時有順序地說出數詞,使說出的一個數詞與手點的一個物體一一對應。說出總數即按物點數后,用說出的最后一個數詞代表所數過的物體的總數量。B項“能夠從1數到5”是果果現有的發展水平。果果嘴里數著“1、2”,手上卻只點了一塊“餅干”表明其不能手口一致地點數物體。果果在點數后說有3塊餅干,說明她還不能正確說出總數。默數是指幼兒憑借視覺把握物體的數量,用眼看實物,嘴里默默地數。它是幼兒掌握按物點數后較高級的計數形式。綜上所述,D項“能夠手口一致一一對應地點數”最貼近果果的最近發展區。5.【答案】B。解析:具體形象思維是依靠表象,即依靠事物的具體形象的聯想進行的。具體形象思維具有經驗性的特點,即幼兒的思維常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進行。小雨把“水滸”理解成水壺依靠的是生活經驗,體現了具體形象思維。6.【答案】A。解析:思維的片面性是指由于思維的具體性和形象性,思維所能把握的任任是事物的靜態。而很難把握那種稍縱即逝的動態和中間狀態,缺乏相對的觀點。如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幼兒常常只能關注事物的一個維度,而不能同時兼顧兩個維度。題干所述內容就體現了幼兒的思維具有片面性。7.【答案】A。解析:思維的具體形象性,就是指兒童的思維主要是憑借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來進行,3歲的樂樂看事物只會看到表面體現了其思維的具體形象性特點。8.【答案】B。解析:幼兒理解事物是從事物簡單、表面的理解,發展到理解事物較復雜、較深刻的含義。學前兒童思維只是根據具體接觸到表面現象來進行。因此,學前兒童的思維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聯系,而不反映事物的本質聯系。因此明明聽不出老師說“把玩具都拿走吧!”的反話,只知道表面的意思。因此答案為B。9.【答案】D。解析:形象思維就是利用物體在頭腦中的具體形象和表象來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幼兒園教師在進行區角設計的時候,會在腦中構想墻面的布置、材料的擺設。這體現了幼兒園教師具備的是形象思維。因此答案為D。10.【答案】A。解析:發散思維是沿著不同途徑去思考尋找多種答案的思維。.小新老師給幼兒講了《小熊請客》的故事,對于故事的結尾,每個幼兒都創編了不同的結尾。這體現了幼兒的發散思維,因此答案為A。11.【答案】C。解析:小班幼兒可以通過觀察發現小貓和老虎的相同點和不同點。這體現了比較的思維過程。比較就是在頭腦中各種食物或現象加以對比,確定他們之間的異同點的思維過程。因此答案為C。12.【答案】B。解析:小班幼兒的《小玩具回家》的主題活動中,幼兒能夠把三角形玩具送到三角形狀的家中。這體現了幼兒分類的思維過程。分類就是在頭腦中根據事物或現象的公共點和差異,把他們區分為不同種類的思維過程。因此答案為B。13.【答案】A。解析:幼兒在科學探索活動中發現,冰和雪融化之后就是水。這一概念進行了抽先化,看到了實驗的本質。抽象是在頭腦中把同類的事物或現象的共同的本質提取出來,并舍棄非本質特征的思維過程。而概括是在頭腦中把同類的事物或現象的共同的本質特征綜合起來并推廣到同類事物中的思維過程。因此答案為A。14.【答案】A。解析:思維是認識活動的高級階段,是智力的核心。維的發生使學前兒童的認識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學前兒童對事物的認識不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特征,而能進一步認識事物本質。因此答案為A。15.【答案】D。解析:嬰兒的思維發生在感知、記憶等認識過程之后,與言語發生的時間相同,即兩歲左右出現最初的語詞概括是嬰兒思維發生的標志。嬰兒概括的發生發展經過了三個階段:直觀的概括、動作的概括、語詞的概括。因此答案為D。16.【答案】A。解析:直覺行動思維是最低水平的思維,這種思維方式在2-3歲兒童身上表現最為突出。直覺行動思維,也稱直觀行動思維,指依靠對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動作來進行的思維。這種思維離不開兒童對物體直接的感知,也離不開兒童自身的動作。因此答案為A。17.【答案】A。解析:嬰兒概括的發生發展經過的三個階段直觀的概括、動作的概括、語詞的概括。其他選項的順序不符合題干的要求,因此答案為A。18.【答案】C。解析:直覺行動思維指依靠對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動作來進行的思維。這種思維離不開兒童對物體的直接感知,也離不開兒童自身的動作。月月想拿到床底下的玩具,通過多次嘗試,通過用掃帚的伸進去取得方式拿到了玩具。這說明月月已經具備了依靠動作進行思維的能力。因此答案為A.19.【答案】A。解析:具體形象思維是指依靠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來進行的思維。它是介于直覺行動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之間的一種過渡性思維方式。因此答案為A。20.【答案】A。解析:明明說我的姐姐是月月,之后再問明明,月月有妹妹么?明明搖頭說不知道。這體現了幼兒思維的不可逆性即單向性,不能轉換思維的角度。因此答案為A。21.【答案】C。解析:小班幼兒琪琪常常抱著娃娃在說話,并告訴其他人小娃娃在睡覺。這體現了幼兒擬人性的特點。常常使兒童由己推人。自己有意識有情感有言語,便以為萬事萬物也應和自己一樣有靈性。因此答案為A。22.【答案】A。解析:開始依靠關于行動條件以及行動方式的表象來進行思維。思維的過程從“外顯”轉變“內隱”。思維開始對行動具有調節和支配功能,所以才有了我們所說的“三思而后行”的語句。因此答案為A。23.【答案】C。解析:明明可以判斷出同樣的一杯水分別倒在不同形狀的杯子里,這兩個杯子的水是一樣的,這體現了守恒的特點。守恒是個體對概念本質的認識能力或概念的穩定性,具體指對物體的某種本質特征(如:重量、體積、長度等)的認識不因其它非本質特征的變化而改變。24.【答案】A。解析:幼兒繪畫的時候,老爺爺要畫胡子,小女孩要畫上小辮子,這體現了幼兒的形象思維依靠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來進行的思維。它是介于直覺行動思維和抽象邏輯思維之間的一種過渡性思維方式。因此答案為A。25.【答案】C。解析:皮亞杰關于兒童思維發展階段論認為0-2歲的思維處于感知運動階段是兒童智力發展的萌芽階段。因此答案為A。26.【答案】B。解析:皮亞杰關于兒童思維發展階段論認為2-7歲的幼兒正處于思維的前運算階段。前運算階段是感知運動階段到概念性智力階段發展的過渡階段。因此答案為B。27.【答案】C。解析:人們在當碰到一時不能解決的問題時,會說“讓我考慮考慮”,這種“考慮”這種思考和考慮想一想都是思維活動。因此答案為C。28.【答案】A。解析:用燕子的飛行來判斷天氣是思維的間接性。借助燕子飛行的比較低來判斷是不是下雨。體現了思維的間接性。因此答案為A。29.【答案】B。解析:兒童一邊畫畫,一邊介紹到:“畫的是大高樓,小汽車”等,這種思維是動作思維。兒童的思維要借助動作進行,因此答案為B。30.【答案】D。解析:我們在頭腦中把一個故事按照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等來分別加以思考體現了分析的過程。分析是在頭腦中把事物的整體分解成各個部分或個別調整的思維過程。因此答案為A。二、簡答題1.【答案要點】幼兒早期的思維以直觀行動思維為主,幼兒中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幼兒晚期時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1)直觀行動思維,幼兒的思維是在直接感知中進行的;思維是在實際行動中進行的;典型的方式是嘗試錯誤,主觀上無預定目的和行動計劃。(2)具體形象思維,依靠表象,即事物在頭腦中具體形象的聯想進行,是幼兒思維的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