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甘肅省酒泉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試題考生注意:1.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5.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本卷命題范圍:湘教版必修第一冊。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2024年是太陽活動峰年。10月10日晚間到11日晚間,出現強磁暴現象,12日出現了小到中等的磁暴,隨后逐漸恢復平靜。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下一個太陽活動峰年可能是()A.2028-2029年 B.2030-2031年C.2035-2036年 D.2039-2040年2.此次磁暴爆發對我國的主要影響是()A.導致地表溫度明顯升高 B.干擾天宮空間站與地面通信C.直接導致作物停止生長 D.造成太陽大氣層結構改變【答案】1.C2.B【解析】【1題詳析】太陽活動周期即太陽活動強弱變化的平均周期約為11年。2024年是太陽活動高峰期。從2024年開始,加上11年,得到的是2035年。但由于太陽活動周期是一個平均值,并且存在一定的波動,大致可以判斷下一個峰年在2035~2036年這個范圍內。C正確,ABD錯誤。故選C。【2題詳析】太陽活動主要影響的是地球的高空大氣層和電磁場,對地表溫度的直接增加影響很小,A錯誤;太陽活動會產生大量的高能帶電粒子,這些粒子進入地球的高空大氣層后,會干擾地球的電磁場和電離層,影響無線電短波通信,天宮空間站與地面的通信可能會受到這種干擾,B正確;太陽活動對地球生物的影響主要是通過影響電磁場和輻射環境,而不是直接影響作物的生長,并不會直接導致作物停止生長,C錯誤;太陽活動的爆發不會改變太陽的大氣結構,D錯誤。故選B。2024年11月4日凌晨,印度尼西亞勒沃托比火山發生劇烈噴發,大團熾熱的火山灰混著7.石塊、巖漿噴涌而出,蔓延的火山灰導致周圍多個機場臨時關閉,僅11月13日一天,航空公司就取消了90多個航班。據此完成下面小題。3.從火山口噴發出的熾熱巖漿一般來源于()A.地殼B.巖石圈C.地核D.地幔4.火山爆發后對當地帶來的影響可能有()A.晝夜溫差減小B.太陽活動減少C.地面輻射增強D.極光現象增加【答案】3.D4.A【解析】【3題詳析】火山噴發的熾熱巖漿一般來源于軟流層,軟流層位于上地幔上部,D正確;地殼一般為固體巖石,并沒有巖漿,A錯誤;巖石圈包括軟流層以上的上地幔頂部和全部地殼,并不包括軟流層,B錯誤;地核在地幔之下,并不是巖漿的主要來源地,C錯誤。故選D。【4題詳析】火山爆發后會有大量的火山灰噴發至空氣當中,削弱太陽輻射,增強大氣逆輻射,晝夜溫差減小,A正確;地面輻射增強與地面吸收太陽輻射量有關,火山灰會削弱太陽輻射,地面輻射會減弱,C錯誤;火山爆發后不會影響太陽活動,極光現象是太陽帶電粒子流轟擊地球高層大氣出現的,與火山灰關系不大,BD錯誤。故選A。2024年7月,浙江自然博物院的古生物研究團隊通過化石研究,確定了一種暴龍類恐龍的新屬種,命名為“徐氏亞洲暴龍”,徐氏亞洲暴龍的生活年代距今已有7200萬年至6600萬年。圖1示意徐氏亞洲暴龍頭骨化石,圖2示意部分地質年代表。完成下面小題。5.徐氏亞洲暴龍最可能生活在()A.侏羅紀早期B.侏羅紀晚期C.白堊紀早期D.白堊紀晚期6.推測該恐龍的生存環境最可能是()A.冷濕的濕地B.暖干的草原C.濕熱的森林D.寒冷的冰原【答案】5.D6.C【解析】 【5題詳析】由材料可知,徐氏亞洲暴龍的生活年代距今已有7200萬年至6600萬年,結合地質年代表,白堊紀的時間是距今1.45億年到0.66億年,D正確,C錯誤;侏羅紀的時間是距今2.013億年到1.45億年,AB錯誤。故選D。【6題詳析】該恐龍主要生存于白堊紀晚期,此時,全球氣候溫暖濕潤,利裸子植物繁盛,故該恐龍的生存環境最可能是濕熱的森林,C正確,ABD錯誤。故選C。人工智能(AI)廣泛應用于場景生成。下圖示意AI技術生成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參與該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①化學溶蝕②風力吹蝕③冰川刨蝕④重力崩塌⑤流水侵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⑤D.③④⑤8.圖示景觀處于()A.石筍為主的時期B.石芽為主的時期C.峰林為主的時期D.殘丘為主的時期【答案】7.C8.D【解析】【7題詳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喀斯特地貌是受流水侵蝕、化學溶蝕可溶性石灰巖而形成,山體在峰叢、峰林、孤峰、殘丘等形態的演變過程中伴隨著重力崩塌作用,故參與該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化學溶蝕、重力崩塌、流水侵蝕,①④⑤正確;該地貌區流水作用強于風力作用,且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與風力、冰川作用關系不大,②③錯誤。綜上所述,C對,排除ABD。故選C。【8題詳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石筍是溶洞中的景觀,是屬于喀斯特地貌的地下地貌,而圖片中是喀斯特地貌的地表地貌,A錯;可溶性巖石表面溝壑狀溶蝕部分和溝間突起部分形成石芽,高大石芽常高達數十米,成為石林,峰林是喀斯特地貌中高聳林立的碳酸鹽巖石峰群,都與圖片不符,B、C錯;孤峰是指山間平地中殘留的孤立山峰,數量不多彼此間距離較遠,殘丘是指孤峰進一步被溶蝕后殘留的孤立石峰,比孤峰規模小、坡平緩,讀圖可知,圖中有較大面積的平地,平地上有孤立的山峰、山丘,因此該景觀處于孤峰、殘丘為主的時期,D對。故選D。2024年7月4日,青島國家高空氣象觀測站釋放的首個北斗探空儀,飛升終止在3萬米的高空。完成下面小題。9.北斗導航系統探空儀在升空過程中()A.氣溫經歷了降低→升高→降低B.上升初期可能經歷云雨等變化C.平流層可能會遭遇強對流天氣D.氣壓經歷了降低→升高→降低10.在北斗探空儀飛升終止的大氣層()A.地球引力小,大氣粒子全部逸散B.存在臭氧層,能夠吸收太陽輻射C.雜質含量低,能發生極光現象D.存在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信號【答案】9.B10.B【解析】【9題詳析】對流層的平均厚度為12千米,對流層頂至50千米高空為平流層。由材料“飛升終止在3萬米的高空”可知,升空過程中經歷了對流層、平流層。對流層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平流層溫度隨海拔升高而升高,故氣溫經歷了降低→升高,A錯誤;水汽和固體雜質主要分布在對流層的底部,再加上對流旺盛,各種天氣變化就要發生在對流層,上升初期經歷對流層,可能經歷云雨等變化,B正確;平流層大氣以水平運動為主,天氣晴朗,不會遭遇強對流天氣,C錯誤;受地心引力的影響,氣壓隨海拔升高不斷降低,D錯誤。故選B。【10題詳析】由上題分析可知,探空氣球上升至3萬米時所在大氣層為平流層。平流層存在臭氧層,能夠吸收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B正確;地心引力小、在2000-3000千米的高空,大氣粒子經常逸散到宇宙空間,雜質含量低、能發生極光現象,存在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信號,這些都是高層大氣的特點,排除ACD。故選B。2023年,新疆多地開春較歷年同期提前10天以上,各地加強了融雪型洪水的防范,大量融冰隨洪水而下易切割河岸、堆積堵塞河道。氣溫回暖較早,農民提早播種早春作物,覆蓋地膜以保障農作物正常發芽生長。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農民播種早春作物時覆蓋地膜直接影響的水循環環節是()A.蒸發B.蒸騰C.地表徑流D.水汽輸送12.新疆融雪洪水發生時,大量融冰隨洪水而下切割河岸,反映了水循環()A.影響區域氣候和生態B.可平衡地區之間熱量收支C.不斷塑造著地表形態D.是海洋和陸地聯系的紐帶【答案】11.A12.C【解析】【11題詳析】播種早春作物時降水少,氣溫回升,覆蓋地膜可有效降低土壤水分蒸發,有利于作物生長,所以直接影響的水循環環節是蒸發,而不是直接影響蒸騰、地表徑流或水汽輸送,A正確,BCD錯誤,故選A。【12題詳析】大量融冰隨洪水而下切割河岸,改變了局部微地貌,反映了地表徑流對地表形態的塑造作用,C正確。并沒有反映水循環對氣候和生態的影響、平衡地區之間熱量收支以及聯系海洋和陸地等,ABD錯誤。故選C。海洋表面的海水并不是靜止不動的,海水運動的形式是復雜多樣的,人類對海水的利用形式多樣。2024年海南省沖浪錦標賽于10月10日至15日在萬寧日月灣舉行,此次比賽吸引了眾多隊伍參賽。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參賽者進行沖浪主要利用了()A.潮汐的能量B.洋流的能量C.海嘯的能量D.波浪的能量14.海水運動的能源中,目前最具有廣泛開發利用價值的是()A.洋流發電B.波浪發電C.潮汐發電D.太陽能發電【答案】13.D14.C【解析】【13題詳析】海水運動的主要形式有波浪、潮汐和洋流。海面的浪潮涌動屬于波浪。由圖可知,沖浪愛好者利用的是波浪的能量。D正確,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陽引力作用下發生的周期性漲落現象,一天中通常可以觀察到海水漲落兩次;洋流是指海洋中的水,常年比較穩定地沿著一定方向作大規模的流動;海嘯主要是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或風暴引起的巨浪,不是參賽者進行沖浪主要利用的能量,ABC錯誤;故選D。【14題詳析】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陽引力作用下發生的周期性漲落現象,潮汐發電是目前最具有廣泛開發利用價值的能源;洋流的形成與風力、溫度和鹽度等因素有關,目前不好集中利用;波浪是由風力作用引起的,具有不穩定性;太陽能不屬于海水運動的能源,C正確,ABD錯誤;故選C。2024年10月,吉林省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進行了以“校園植被調查”為主題的研學活動。調查發現其校園內火炬樹(外來樹種)長勢茂盛,面積大(左圖);教學樓北側的黑松、毛桃的樹干明顯向北傾斜……(右圖)。學生還訪問了后勤校長,得知校園原本地形低洼,修建時先是用磚頭瓦塊填充,后在上面覆蓋了十幾厘米的黑土。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5.火炬樹屬于引進樹種,但在校園內數量很多,長勢特別好,主要原因是()①與其原產地氣候相似,可快速適應②火炬樹的根系比較淺,繁殖能力強③火炬樹是外來的物種,少天敵競爭④校園內土壤深厚肥沃,利于其生長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16.教學樓北側的黑松、毛桃的樹干明顯傾斜,主要原因是()A.校內土層薄,樹木扎根不深B.泥石流影響,樹木順流傾斜C.冬季積雪厚,樹干被壓彎曲D.偏南風強勁,樹木被吹傾斜【答案】15.D16.A【解析】【15題詳析】火炬樹生長環境與其原產地氣候相似,可快速適應,使其長勢很好,①正確;校園土層較淺,火炬樹的根系比較發達,繁殖能力強,②錯誤;火炬樹是外來的物種,少天敵競爭,③正確;校園內土壤是修建時先是用磚頭瓦塊填充,后在上面覆蓋了十幾厘米的黑土,土層較薄瘠,不利于其生長,④錯誤;故①③正確,D對,ABC錯。故選D。【16題詳析】根據材料可知,校園內土壤是“修建時先是用磚頭瓦塊填充,后在上面覆蓋了十幾厘米的黑土”得知,校內土層薄,樹木扎根不深,導致植株較大的喬木發生傾斜,A對;通常教學樓附近不會有泥石流現象,因為泥石流多發生在山區溝谷等特定地形,校園內一般不會有這樣的地質災害情況,B錯;冬季積雪量對樹干的影響較小,且對樹干不會造成永久性影響,C錯;該地偏南風不強勁,且位于教學樓北部,受南風影響小,D錯。故選A。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溫室大棚多用于低溫季節喜濕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的栽培或育苗等。圖1為某地溫室(透明塑料)大棚照片,圖2示意大氣受熱過程。(1)圖2中屬于短波輻射的是____,近地面大氣的直接熱源是____。(均填代號)(2)當大棚的門打開時,門口處空氣流動情況與下圖(虛線表示棚內流向棚外的氣流、實線表示棚外流向棚內的氣流)相符的是____。(選擇填空)A.B.C.D.(3)分析溫室塑料大棚內溫度較高的原因。(4)在冬季為了保溫,菜農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內灑水。試說明其有助于保溫的原理。【答案】(1)①②(2)C(3)太陽短波輻射可透過塑料到達棚內,使溫度升高;而棚內的地面長波輻射無法透射出去,從而使熱量保存在溫室內。(4)灑水能增加大氣中水汽含量,增強對地面輻射的吸收能力;同時增強大氣逆輻射,起到保溫作用。【解析】【小問1詳析】結合圖中信息可知,圖中①由太陽射向地面,表示太陽輻射;②箭頭由地面指向大氣,表示地面輻射;③箭頭由大氣指向地面,表示大氣逆輻射。物體溫度越低,輻射的波長越長,屬于短波輻射的是太陽輻射(①),近地面大氣的直接熱源是地面輻射(②)。【小問2詳析】結合所學知識,由于大棚內溫度高,故大棚內大氣上升,高處形成高壓,近地面形成低壓,而門外溫度低,門外大氣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壓,故上部大氣由大棚內流向門外,下部氣體由門外流向大棚內,C正確,ABD錯誤。故選C。【小問3詳析】由所學知識可知,物體溫度越高,輻射的波長越短,穿透力越強。太陽輻射為短波輻射,穿透能力強,因此對于太陽輻射來說,塑料大棚和玻璃幾乎是透明的,絕大部分太陽輻射都可以透過大棚頂部進入大棚,使溫度升高;但地面輻射為長波輻射,長波輻射穿透能力差,因此對長波輻射來說,塑料大棚和玻璃是不透明的,太陽輻射進得來,但地面輻射出不去,大部分的熱量就被截留在大棚中,使得大棚溫度升高。【小問4詳析】結合所學知識,溫室氣體、水汽吸收長波輻射的能力很強。在大棚里灑水,可增加空氣中水汽含量,增強大氣對于地面輻射的吸收能力;夜間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多,大氣逆輻射作用強,保溫作用強。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錢塘江經杭州灣入東海,河長588.73千米,流域面積約50100平方千米。流域降水豐沛,河流徑流量大。錢塘江入海口的海潮即為錢塘潮,被譽為“天下第一潮”。每年中秋佳節前后,八方賓客蜂擁而至,爭睹錢塘潮的奇觀。圖1示意錢塘江流域及其近海夏季等鹽度線分布。海水的性質主要包括溫度、鹽度、密度等方面。圖2示意8月大西洋表層海水溫度、鹽度、密度隨緯度的變化。(1)錢塘江參與的水循環類型主要為____,影響圖中錢塘江入海口附近夏季等鹽度線分布狀況的直接因素是____(填水循環環節名稱)。(2)簡述中秋佳節前后“天下第一潮”景觀的形成原因。(3)圖2中表示海水密度的是曲線____(填序號);分析圖中曲線②代表的海水性質甲處高于乙處的主要原因____。【答案】(1)海陸間循環地表徑流(2)月相為滿月前后,月球的引潮力大;河口形狀呈喇叭狀,口大內小,抬高潮位;該地夏季盛行東南風,風助潮勢;河流處于汛期,海水與河水相互頂托,抬高潮位。(3)③甲處位于副熱帶海區,降水少,氣溫高,降水量遠小于蒸發量;乙處位于赤道海區,降水豐富,降水量大于蒸發量。
【解析】【小問1詳析】錢塘江是外流河,最終注入東海,錢塘江流域降水豐富,為亞熱帶濕潤區,流域內降水主要來自太平洋海洋水的蒸發并通水汽輸送到錢塘江流域上空,形成降水,所以錢塘江參與的水循環類型是海陸間循環。根據圖片,我國錢塘江口近海夏季等鹽度線向外海凸出,等鹽度線數值自沿海向外海逐漸增大。主要原因是入海口處匯入大量的陸地淡水,對沿岸海水起到稀釋作用,導致河口處海水鹽度較低;離河口越遠的地區,受河水影響越小,海水鹽度越高,因此圖中錢塘江入海口附近夏季等鹽度線分布狀況的直接因素是地表徑流。【小問2詳析】潮汐是由月亮和太陽對地球表面海水的吸引力造成的。農歷每月的初一前后和十五前后,太陽、月亮和地球排列在一條直線上,太陽和月亮的吸引力合在一起,吸引地球表面的海水,所以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潮汐規模比較大。中秋節前后是農歷的八月十五前后,此時日地月三者大致位于同一直線,天體的引潮力最大,正值天文大潮時期;此時正值北半球的夏半年,該地盛行東南季風,迎岸風會助長海水水位;杭州灣呈倒喇叭形,口大內小,當潮水涌入時,會被不斷推高;此時錢塘江正值豐水期,河流會對海水起到頂托作用,助漲潮水。【小問3詳析】世界大洋表層海水密度自赤道向南北兩側遞增,因此圖中曲線③代表的海水性質為海水密度。圖中曲線②代表的海水性質為海水鹽度,甲處位于副熱帶海區,乙處位于赤道附近。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甲地受副熱帶高壓控制,氣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蒸發旺盛,降水量小于蒸發量,故鹽度較高;乙地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降水豐富,降水量大于蒸發量,故鹽度較低。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云南是中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份之一,植被類型多樣,其南部的西雙版納是我國唯一有大面積熱帶雨林分布的地區。滇池位于昆明市西南,是云南省面積最大的高原湖泊,湖陸風顯著(湖陸風包括湖風和陸風,是在較大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份第二季度跨境航天食品無菌包裝場地租賃衛生協議
- (新統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分析+大單元教學設計+詳細教案
- 25年2月份深空探測模擬艙密閉空間計時心理評估
- 2025年份首季度衛星發射塔架拆除技術安全協議
- 網絡安全與文明
- 2025金融機構貸款合同協議書范本
- 二零二五版委托房屋出售合同書
- 二零二五民間借款協議合同范例
- 急冷塔設計停留時間
- 土地委托轉讓居間合同范例
- 熱愛祖國的英語演講稿英語演講稿
-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學選擇性必修三全冊知識點梳理
- 基于嵌入式系統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應用研究
- 泵站-防汛預案
- Q∕SY 08124.23-2017 石油企業現場安全檢查規范 第23部分:汽車裝卸車棧臺
- 有機化學 第十三章 有機含氮化合物
- 青島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解決問題(信息窗3)》參考課件(共12張PPT)
- 主要單元工程、重要隱蔽工程、工程關鍵部位的概念及驗收簽證
- 中華護理學會科研課題申請書
- 學生宿舍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共25頁)
- 現金流量表培訓課件(共90頁).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