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天水市第三中學、天水市第八中學、天水市第九中學、天水市新夢想高考復讀學校高三大聯考歷史第1卷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下圖為仰韶文化時期的船形彩陶壺。壺的口部呈杯狀,造型為短寬形,像一只小船,在壺身兩面都畫了類似漁網的圖案,給人一種正在撒網捕魚的畫面感。這體現了()A.長江流域的先民以捕魚為生B.陶器制造中匣缽已成為主要工具C.手工業已從農業中獨立出來D.原始精神文化與生產勞動相結合2.張湯和張敞是西漢時期的能吏。下表對二人的記載反映出當時()《漢書·張湯傳》“湯決大獄,欲傅古義,乃請博士弟子治《尚書》、《春秋》,補廷尉史,平亭疑法。”《漢書·張敞傳》“敞本治《春秋》,以經術自輔,其政頗雜儒雅,往往表賢顯善,不醇(醇:專的意思)用誅罰······朝廷每有大議,引古今,處便宜,公卿皆服,天子數從之。”A.儒法學說實現合流B.儒家經義影響司法實踐C.中華法系得以確立D.法律制定源于儒家經書3.唐憲宗元和年間,崔群為相,自中書舍人轉為負責貢舉。夫人李氏勸其樹莊田以為子孫之計。崔群答曰:“余有三十所美莊良田遍天下,夫人復何憂?”夫人問何故,崔群曰:“吾前歲放春榜三十人,豈非良田耶?”這從側面反映出當時()A.舉薦破壞政治生態B.選官制度存在弊端C.門第觀念影響深遠D.土地兼并問題突出4.南宋王灼在《糖霜譜》中寫道,四川遂寧超過四成的農民都被雇去生產蔗糖。同處南宋的方大琮對此不以為然,他寫道,福建仙游縣“田耗于蔗糖,歲運入淮浙者,不知其幾萬壇”。這體現了當時()A.沿海經濟發展超過了內陸B.海上運輸推動商品經濟發展C.雇工逐漸成為主體勞動力D.農業生產呈現出專業化趨勢5.黃宗羲提出兩種圓滿的道德-政治秩序:其一是以三代圣王為首的君主制,其二是否定了現實的、墮落的君主專制后重建的君臣共治。兩種秩序都符合《禮運》首章“天下為公,選賢與能”的政治理想。這體現出黃宗羲()A.反對迷信權威并追求思想自由B.對傳統政治理想的繼承和發展C.打破了程朱理學正統思想地位D.反對專制追求民主政治的訴求6.1853年,曾國藩創建湘軍,官佐從儒生中挑選,兵丁從樸實務農類人中挑選,官兵俱來自湖南省,以捍衛孔孟傳統為使命。同時湘軍的兵丁由官佐招募,兵丁對招募他們的官佐效忠;而官佐則矢志效忠曾國藩。這表明()A.儒生構成了湘軍的主體力量B.中央政府的權威潛藏挑戰C.舊有兵制開啟近代化的轉型D.太平天國動搖清廷的統治7.下圖為1912年刊登在《時報附刊之畫報》上的一則留聲機廣告,配文為“世界進步留聲器授課”。這反映出()A.新型授課手段廣受大眾歡迎B.西方文化入侵方式更加隱蔽C.商業營銷迎合啟蒙需求D.西方商品擠占國貨市場8.觀察抗戰時期“陜甘寧邊區政府組織機構關系”圖,解讀正確的有()①邊區參議會、政府、法院并立制衡②邊區政府委員由邊區參議會選舉產生③邊區政權建設適應了土地革命的需要④邊區政權建設是抗日民主制度的體現A.②④B.①④C.②③D.①③9.1979年,中國科學院將辦院方針概括為“側重基礎、側重提高,為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服務”;1984年,提出的新辦院方針是“大力加強應用研究,積極而有選擇地參加發展工作,繼續重視基礎研究”。辦院方針的調整旨在()A.貫徹“科教興國”戰略B.提升自主創新能力C.促進科學技術人才流動D.服務國家經濟建設大局10.1955年,我國在萬隆會議上促進了亞非國家的團結合作。進入21世紀,我國成功主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同阿拉伯國家建立了面向和平和可持續發展的新型伙伴關系,與拉美國家建立了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的全面合作伙伴關系。這表明我國()A.致力于建立公正的國際新秩序B.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C.努力構建區域結盟外交新模式D.側重發展傳統的睦鄰友好關系11.關于埃及金字塔是誰修建的,歷史上有許多不同的觀點(如下表所示)。基于此,我們應該()歷史人物觀點公元前5世紀,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第一個提出金字塔是由埃及奴隸修建而成的人。在其著作《歷史》中講述了奇阿普斯國王的故事,說他讓埃及人“分成十萬人的大群來工作,每一個大群要在采石場工作三個月”公元1世紀,猶太神父和歷史學家弗拉維奧·約瑟夫斯在其著作《猶太古史》中寫道,“埃及人妒忌希伯來人的富有,因此對希伯來人無甚好感······于是,埃及人就讓希伯來人······修建金字塔”斯皮羅·科斯托夫(1936-1991)在《建筑史》一書寫道,“尼羅河每年7月底至10月底河水泛濫,此時大部分人都處于農閑狀態,因此法老大概會征用額外的勞動力來運送石塊。”“作為回報,這群人會得到配給的食物。對一個家庭來說,這些額外的糧食很受歡迎”A.理解歷史學家的治史情懷B.了解運用各種史料的原則C.合理選擇史觀的治學態度D.分析造成不同解釋的因素12.10世紀前,東正教已在基輔羅斯傳播。隨著東正教的傳入,十字架平面與半球形穹頂的拜占庭風格的教堂建筑在羅斯地區廣泛建立,民間建筑也仿照這一風格。但“在北方,為了抵御惡劣的天氣,厚厚的墻壁、小窗戶和陡峭的屋頂也特別流行”。這說明基輔羅斯()A.宗教文化的遺產豐厚B.保持文化的地域特色C.與歐洲國家關系密切D.引進并改造外來文化13.科隆是中世紀歐洲有名的自治城市之一。1413年該城最高行政機構市政會議討論決定,永遠禁止制造和使用紡絲搓絲機,理由是它會讓該城許多絲織業從業者斷了生路。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工人通過罷工阻止新機器的改進B.該決議重創了機器大工業生產C.該決議鞏固了壟斷組織的地位D.此決議不利于資本主義萌芽14.在16世紀之前的歐洲,胡椒是等同于黃金或白銀的稀有之物,常被用作借貸和納稅的媒介,也被人們認為是神藥。在1627年荷蘭畫家彼得·卡茲創作的靜物畫中,將胡椒面與鹽、牡蠣、橄欖等食物共同呈現在畫面中。此時,畫中的胡椒粉隨意地與食鹽一起撒在盤面上,已由“神藥”回歸調料本位。這一變化反映了()A.民眾消費觀念發生變革B.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C.商業革命沖擊傳統市場D.全球物種的廣泛交流15.據統計,1774年至1852年,日本翻譯的歐洲醫學、天文學等書籍達470余種,從事西洋書籍翻譯的學者有117人,出現了以杉田玄白為代表的新派學者。當時“雖然執政者亦關心西歐科學,但西學的輸入及研究卻以民間為主”。這一現象表明日本()A.摒棄閉關鎖國政策B.全面吸納西方近代文明C.社會觀念出現變化D.政府推行“文明開化”政策16.法國大革命和美國革命都以主權在民作為民主政治的實踐原則,以自由和平等作為實踐動力和革命目標。但在兩國革命具體實踐中,前者非常注重平等的價值,最終將平等納入現代民主政治的價值體系,而后者則將自由和平等大致擺放平衡而側重于追求自由。這一現象說明()A.崇尚平等價值觀使得法國大革命更激進B.重視自由使美國的革命具有雙重意義C.平衡利益是美國制憲者考慮的首要目標D.歷史文化傳統對民主理念的塑造作用第11卷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17.南學與北學(14分)材料南北朝時期,儒學有南學與北學之分。“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方儒士大多濡染玄風,注重探尋玄學義理;北學嚴守漢儒傳統,注重名物訓詁。南、北儒士研習經書,偏重不同的注本(對儒家經典的注釋本)。以《左傳》為例,南朝流行“杜預注本”,北朝流行“服虔注本”。然而,南梁崔靈恩常引用“服虔注本”來詰難“杜預注本”,引領論辯之風。北魏有名儒“兼讀杜、服,隱括(修訂)兩家,異同悉舉”。這一時期,南北政權常互派使節,他們也往往借機相互考校儒學。隋滅陳后,將大量士人遷至北方。隋煬帝大舉征召儒生,“使相與講論得失于東都(洛陽)之下”,勝出者多為南方儒士。其后他們大多在北方活動和授徒。唐初,“四方儒士,多抱負典籍,云會京師”。唐太宗下詔統一五經文本和注釋。孔穎達兼采南北,撰成《五經正義》,高宗時頒行全國,成為官方經學定本。(1)指出南北朝時期南學與北學分立的時代背景。(6分)(2)概述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儒學走向統一的過程及意義。(8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繪畫透視法發展小史繪畫中的“透視法”,最基本的視覺效果是近大遠小。(見圖1)圖1利用透視法畫出的鐵軌與車站遠古時期人們還沒有掌握透視法,繪畫以記錄內容為主,景物無論大小遠近,并排放置,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透視法在繪畫中的運用完成了從無到萌發的轉折。有的畫作已能看出一定的透視效果,這符合古典時代“崇尚真實”的思想與風氣。歐幾里得的《光學》和托勒密的研究,為繪畫透視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在中古大部分時期,又幾乎看不到透視法的運用了。畫作主要服務于表現宗教故事或傳達宗教信仰。可見,繪畫藝術的發展不僅是技藝發展史,也是觀念和社會存在的變化史。14-17世紀,在歐洲畫壇上,透視法轉入蓬勃發展時期。在前人光學研究成果和藝術家實踐經驗基礎上,意大利的阿爾貝蒂把定點透視理論納入“繪畫三要素”。隨后越來越多的畫作追求呈現日常生活的真實感和自然感,融透視表現方法與人文主義精神為一體。(見圖2)圖2拉斐爾《雅典學院》18-19世紀,透視法仍然受到很多藝術家的尊崇,不斷豐富和發展。隨著19世紀攝影技術的發明和改進,通過繪畫還原現實的任務逐漸讓位于照相機。此后出現了一些體現新的追求和理念的繪畫流派,開辟了繪畫藝術的新天地。(1)繪畫透視法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四次轉折,任選其中的兩次,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其歷史背景。(8分)(2)通過《繪畫透視法發展小史》一文并結合所學知識,可以概括出哪些寫作“小史”的方法。(6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中國是茶的發源地,相傳上古時代的神農氏首先發現茶葉的飲用價值。把茶作為一種文化現象而不僅僅作為一種生活需要,是從唐朝陸羽開始的。他的《茶經》影響至今,根據《茶經》的記載,茶起源于巴蜀之地,之后茶葉朝東南西北各方向傳播。朝東,日本、高麗有不少僧人和使者來到大唐學習,并攜帶茶種回國種植;往西,作為商品沿著絲綢之路傳到中亞和西亞;往南,到越南、緬甸、印度,大約始于9世紀開始飲用茶;至于北,則是五代和北宋時越過河套地區傳到北方游牧民族區域。古代的中央政府利用茶來掌控和協調與少數民族的關系,因而就出現了“茶馬互市”。來自中國的茶與世界各地的民俗民風融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茶文化和飲茶習俗。-摘編自余鋒《從茶與咖啡的普及歷程看中西方文化及傳播差異》材料二:中英茶葉貿易正式開始于1637年。17世紀時,因為價格昂貴,飲茶還只是上流社會的專屬享受。直到18世紀中期以后,茶才真正進入一般平民的生活。英國上流社會風行的時尚逐漸平民化。舊帆船由于航速緩慢,新采下的茶葉要在海上漂9個月,甚至整整一年的時間才能到達英國,提高帆船的航行速度便成為競爭焦點,于是,高桅帆船應運而生。隨著英國工業革命的深入開展,英國城市的污染程度越來越嚴重,疾病傳播率也隨之上升,霍亂是水源性傳播疾病,市民由于飲用不干凈的水而染病。喝茶因為要用沸水沖泡能夠保護市民免于這一災難。在機器大工廠,醉酒的工人操作機器會出現經常性失誤,導致工傷事故頻發。飲茶不但沒有醉酒的弊端,還能醒目提神,讓工人們集中精力全神貫注地完成工作。-摘編自亢麗芳《中國茶葉傳入英國及其對英國產生的影響》(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古代茶業發展的特點。(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對中英茶葉貿易進行簡要評析。(6分)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在世界歷史中,文明中心的產生是一個令人矚目的現象。公元前5~4世紀,雅典經濟發達,政治上相對自由,公眾參與政治,由此產生一種文化上的吸引力,最早成為歐洲的文明中心。繼希臘之后,羅馬成為歐洲文明的中心所在。羅馬人的成就主要表現在國家制度建設和法律上。14~17世紀意大利發展成為歐洲的文明中心,文藝復興運動是其標志。然而,并不是每一個文明中心都能夠維持不墜。隨著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的衰弱,文明中心由意大利轉移到了英國、法國等新興民族國家。歐洲歷史上文明中心的轉移,還見證了帝國模式的衰弱和民族國家的崛起。如果說16、17世紀的歐洲是德意志、西班牙的天下,那么,18、19世紀在歐洲舞臺上獨領風騷的則是英、法等新興民族國家。一方衰亡,一方興起,顯示出大國間力量轉移的清晰軌跡。-摘編自朱孝遠周施廷《全球化進程中文明重心的轉移》解讀材料,圍繞文明中心的形成和轉移,自擬論題,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闡釋。(要求:論題具體明確,闡釋史論結合,論據充分,表達清晰)。參考答案1-5DBBDB6-10BCADB11-16DDDCCD17、(1)時代背景:南北朝政權分裂對峙;北方經濟恢復發展,南方經濟開發加快;豪門士族田莊經濟興盛,封閉性強;南北均出現民族交融趨勢;佛教、道教盛行;魏晉玄學在南方廣泛傳播,北方士族注重詩禮傳家。(6分,答出3點即可)(2))過程:南朝、北朝儒生通過辦論等形式整合不同觀點;政權間互派使節考校儒學;隋朝時,大量南方名儒被征召至中原腹地,講學收徒;唐朝時,儒生及典籍匯聚長安,政府編訂了官方版經書。(4分,答出2點即可)意義:有利于學術文化的統一,推動儒學的發展;推動了儒經的整理和研究;有利于維護政治上的統一;為科舉制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有利于書籍出版業的發展。(4分,答出2點即可)18、(1)背景:①從沒有透視法到透視法的萌發:古代希臘部分城邦實行民主政治;古希臘哲學家倡導用理性認識和解釋世界;幾何學達到較高水平;古羅馬繼承并發展了古希臘文化。②從透視法的萌發到基本棄之不用;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國教;中古時期的歐洲實行封建制度;教會在中古西歐勢力強大,控制人們的精神生活,束縛人性;教會一定程度上繼承了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遺產,為其所用。③從透視法基本棄之不用到在歐洲蓬勃發展:歐洲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意大利擁有豐厚的古希臘、羅馬文化積淀,文藝復興興起較早;人文主義以人為核心,崇尚理性;科學革命。④運用透視法的畫派與其他畫派并行發展:啟蒙運動、工業革命改變了社會面貌和人們的思想認識;科學技術發展,照相機的出現;新的藝術思潮出現。(8分,答出其中兩次各4分)(2)方法:唯物史觀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風力發電機組控制-風力發電機組運行狀態監控
- 2024年福建事業單位考試動態信息試題及答案
- 農業的信息共享與合作發展試題及答案
- 得物倉庫面試題及答案
- 2024花藝師考試實習訓練試題及答案
- 解析輔導員考試常見問題試題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痹通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農作物生長的環境調控措施試題及答案
- 輔導員招聘考試開展有效交流技巧試題及答案
- 中國電網入職試題及答案
- 視頻剪輯課件范文
- 健身房健身器材使用手冊
- 3.2有約必守 違約有責 課件-高中政治統編版選擇性必修二法律與生活
- 承包商入廠安全培訓試題附參考答案【完整版】
- 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物理試題(解析版)
- 2024年司法考試歷年證據法試題
- 深入解析SAS(數據處理、分析優化與商業應用)
- CJJ 122-2017 游泳池給水排水工程技術規程
- 2024年咨詢工程師之工程項目組織與管理題庫含完整答案(歷年真題)
- (正式版)JBT 14682-2024 多關節機器人用伺服電動機技術規范
- 國內外化工發展情況及安全形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