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市地方標準□)B
編號:DB11/1706—2019
文物建筑防火設計規范
Codeforfireprotectiondesignofhistoricalandculturalrelics
2019-12-29發布2020-04-01實施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
聯合發布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北京市地方標準
文物建筑防火設計規范
Codeforfireprotectiondesignofhistoricalandculturalrelics
DB11/1706—2019
主編單位: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防火研究所
北京市文物局
批準部門: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
二匕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實施日期:2020年04月()1日
2019北京
為貫徹落實《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關于“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相關要求,根據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國發(2016)17號),原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
《2018年北京市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京質監發(2018)20號)和收匕京市文物保護標準化發展規
劃(2014~2020年)》要求,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聯合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北京市文物局啟動了
北京市地方標準《文物建筑防火設計規范》(以下簡稱“《規范》”)的編制工作。本規范秉持
“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原則,在借鑒國內外文物建筑防火設計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北京市文物建
筑特點、地理氣候環境與我國消防技術的發展現狀開展實驗和研九深刻汲取國內外文物建筑火災經驗教訓,
經過認真調查研究和廣泛征求意見后制定。
本規范共分9章2個附錄。主要內容包括:1.總則;2.術語;3.現場勘察與消防安全保護等級;4.消防安
全總體布局:5.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6.自動滅火設施和移動滅火設施:7.火災自動報警系統;8.電氣;9.
裝飾裝修等。
本規范中4.1.3條,5.1.2條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
本規范由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歸口管理,北京市城鄉規劃標準辦公室為日常管理機構,北京市
消防救援總隊負責具體技術解釋工作。
本規范執行過程中如有意見和建議,請反饋至北京市城鄉規劃標準化辦公室(電話電子
郵箱:bjbb3000@163.com)。
本規范主編單位: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防火研究所
:北京市文物局
本規范參編單位:北京城建設計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中元國際二程有限公司
北京建筑材料檢測檢驗研究院有限公司科航(蘇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規范主要起草人員:李云浩、李宏文、周丹、侯春源、蓋超、王靖波、田思雨、黃曉家、安衛華、李
競岌、李盈利、張濤、馬國儒、張博、劉秉濤、歐陽蘇勇、馬赫、呂川
本規范主要編審人員:曹奇、劉洪海、劉正品、劉洪昌、劉玉波、王俊杰、李糧企、馬洪寶、高天陽、
李鎮岐、王磊、魏真榮、李家冀、屈天翊
本規范主要審查人員:李引擎、張兌貴、趙克偉、趙鋰、張文才、孫成群、王玉偉
1總則..................................................................................5
2術語..................................................................................6
3現場勘察與消防安全保護等級...............................................................7
4消防安全總體布局......................................................................8
4.1總平面布局..........................................................................8
4.2防火隔離............................................................................8
4.3消防道路與其消防裝備..............................................................8
4.4平面布置和安全疏散.................................................................8
4.5消防控制室、微型消防站與消防點....................................................9
5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10
5.1一般規定..........................................................................10
5.2消防用水量.........................................................................10
5.3消防水源...........................................................................10
5.4供水設施.........................................................................10
5.5消火栓系統........................................................................11
6自動滅火設施和移動滅火設施..............................................................12
6.1自動噴水滅火系統...................................................................12
6.2氣體滅火系統.......................................................................12
6.3移動式高壓噴霧滅火裝置.............................................................12
6.4滅火器.............................................................................13
6.5消防水炮..........................................................................13
7火災自動報警系統......................................................................14
7.1一般規定..........................................................................14
7.2系統設計...........................................................................14
7.3火災探測器........................................................................15
7.4電氣火災監控系統...................................................................15
7.5與消防遠程監控系統聯網.............................................................16
8電氣...............................................................................17
8.1一般規定..........................................................................17
8.2電源及供配電.....................................................................17
8.3配電設備...........................................................................17
8.4配電線路.......................................................................18
8.5用電設備...........................................................................18
8.6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19
9裝飾裝修..............................................................................20
9.1一般規定..........................................................................20
9.2裝飾裝修材料.......................................................................20
9.3裝修設計...........................................................................20
1
附錄A現場勘察內容...........................................................................21
附錄B資料收集內容...........................................................................23
本規范用詞說明...............................................................................24
引用標準名錄.................................................................................25
條文說明.....................................................................................26
2
CONTENTS
1Generalprovisions....................................................................5
2Terms....................................................................................6
3Siteinvestigationandgradeoffiresafetyprotection...............................7
4Overalllayoutoffireprotection.......................................................8
4.1Generallayout.......................................................................8
4.2Fireisolation.......................................................................8
4.3Firelightingroadandreequipment.................................................8
4.4Planearrangementandsafeevacuation................................................8
4.5Firecontrolcenter>minirestationandrespot....................................9
5Fireprotectionwatersupplyardhydrantsystem.....................................10
5.1Generalrequirements...............................................................10
5.2Fireprotectionwaterdemand.....................................................10
5.3Firewater.......................................................................10
5.4Facilitiesofwatersupply.......................................................10
5.5Hydrantsystem....................................................................11
6Automaticandmovablefireextinguishingsystem.....................................12
5.1Sprinklersystem..................................................................12
5.2Gasfireextinguishingsystem....................................................12
5.3Highpressurewatermistfireextinguishingsystem...............................12
5.4Fireextinguisher.................................................................13
5.5Watermonitorextinguishing.......................................................13
7Firealarmsystem....................................................................14
7.1Generalrequirements.............................................................14
7.2Systemdesign—......................................................14
7.3Firedetector..................................................................15
7.4Alarmandmoniteringsystemforelectricfireprotection.........................15
7.5Networkingwithremotemonitoringsystemforfireprotection......................16
8Electric..............................................................................17
3.1Generalrequirements..............................................................17
3.2Powersupplyanddistribution....................................................17
3.3Distributionequipment..........................................................17
3.4Distributionline................................................................18
B.5Electricalequipment..............................................................18
B.6Fireemergencylightingandevacuateindicatingsign.............................19
9Decorations..............................................................................20
9.1Generalrequirements................................................................20
3
9.2Decorationmaterials...............................................................20
9.3Decorationdesign.....................................................................20
AppendixAContentsofsiteinvestigation.................................................21
AppendixBContentsofdatacollection.....................................................23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code.........................................................24
Listofquotedstandards....................................................................24
Addition:Explanationofprovisions.....................................................24
4
1.0.1為預防文物建筑火災,減小火災損失,提高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水平,合理開展文物建筑及周邊區
域的防火設計,制定本規范。
1.0.2本規范適用于北京市不可移動文物中木結構、磚木結構文物建筑的防火設計。
1.0.3文物建筑防火設計應執行“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原則,不得損壞文物建筑物本體、影響文物價值。
消防設施的增設應遵循最小干預原則,且具有可逆性,不得影響文物建筑原有的形式、格局和風貌。
1.0.4文物建筑的防火設計除符合本規范的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行業和北京市現行有關法規和標準的規
定,
2.0.1文物建筑historicalandculturalrelic
被公布或登記為不可移動文物,具有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的古建筑、紀念建筑及優秀近現
代建筑。
2.0.2消防道路firepassage
根據文物建筑防火需要和實際情況確定的,具備一定寬度,以供一般消防車、小型消防車、消防摩托
車或運輸手抬機動消防泵通行,以及消防救援和人員疏散的各級道路。
2.0.3微型消防站minifirestation
是指依托單位志愿消防隊伍,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和裝備,以救早、滅小和“三分鐘到場”撲救初起
火災為目標的消防組織單元。
6
3現場勘察與消防安全保護等級
3.D.1文物建筑防火改造設計前,應進行現場勘察及資料收集,并編寫勘察報告。
3.D.2現場勘察應包含消防救援條件、建筑使用功能、建筑防火、消防設施現狀、火災危險源、重要文化遺
產元素等相關情況,并應符合附錄A的規定。
3.D.3資料收集應包含圖紙及說明書、自然地理、社會經濟、火災歷史數據、消防管理、利用情況等相關資
料,并應符合附錄B的規定。
3.D.4根據現場勘察和資料收集情況,應進行火災風險分析,明確需防護的對象和范圍,提出防火改造技術
措施。
3.D.5文物建筑防火改造設計前,應根據文物的保護級別確定消防安全保護等級分級方法應符合下列規定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木結構、磚木結構文物建筑;
一級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中木結構、磚木結構文物建筑;
二級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中木結構、磚木結構文物建筑;
三級未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中的木結構、磚木結構建筑。
四級
7
4消防安全總體布局
4.1總平面布局
4.1.1文物建筑的消防安全總體布局應依據文物保護規劃、消防安全專項規劃設計。
4.1.2文物保護單位范圍內新增的建(構)筑物與文物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設計
防火規范》GB50016的規定。
4.1.3文物保護單位范圍內嚴禁設置易燃易爆場所。
4.2防火隔離
4.2.1文物保護單位與周邊建設控制地帶之間宜利用道路、水系、廣場、綠地等進行防火隔離,不具備條件
時,可采取防火墻、消防水幕等消防措施進行防火隔離。
4.2.2文物建筑內部的重要文物宜采取防火分隔措施。
4.3消防道路與其消防裝備
4.3.1文物建筑周邊應結合地形地貌設置消防道路。
4.3.2盡端式消防車道宜設置回車場地。
4.3.3建筑高度大于24nl的文物建筑宜設置消防車登高操作場地。
4.3.4消防裝備應根據消防道路的凈寬度按表4.3.4配備。
表4.3.4消防裝備與消防道路對應表
品防道路凈寬度(m)消防裝備
34一般消防車
3s4小型消防車
2s3消防摩托車
鐳詼L動消防泵/移動式高壓噴霧滅火裝置
<2
4.4平面布置和安全疏散
4.4.1文物建筑內不應設置柴油發電機房、變配電所、消防水泵房。
4.4.2文物建筑內設置經營服務場所時,宜布置在消防車容易到達或具備完善滅火設施的區域.
4.4.3當文物建筑內只有一個安全出匚或安全疏散通道時,應根據實際情況限制文物建筑的使用方式,合
理控制人流量。
4.4.4文物建筑的通道、出入口不宜采用硬質隔離措施,當確需布置時,應采用可移動式隔離護欄。
8
4.5消防控制室、微型消防站與消防點
4.5.1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需要聯動控制消防設備的文物建筑應設置消防控制室。
4.5.2消防安全保護等級一級、二級、三級文物建筑應設立微型消防站。當設置微型消防站確有困難時,應
設立消防點。
4.5.3消防安全保護等級四級的文物建筑宜設立消防點。
4.5.4微型消防站、消防點的選址應滿足到達文物建筑內任一點不大于3mino
4.5.5微型消防站人員、裝備配置宜滿足表4.5.5的要求。
表4.5.5微型消防站人員、裝備配置
手指機動消防人員
移動式水
消防車配水其他移動滅火
泵或背負式高滅火配備
帶卷盤或水帶消防員配套裝備
備數量槍裝備(地配)
壓噴霧滅火裝器數量
水帶槽
置
1輛(小型消
手持移動式對講機、消火栓扳手、脈沖
防車、消防摩2>6
2臺/2套2個50~300m26人呼吸器、頭盔、面水搶、水槍支架、
托車、灑水套JI
罩、防護板等消火栓開啟勾等
車)
4.5.6消防點人員、裝備配置宜滿足表4.5.6的要求。
表1.5.6消防點人員、裝備配置
手抬機動消防泵移動式水
人員配其他移動滅火裝備
或背負式高IK噴帶卷盤或水帶水就滅火器消防員配套裝備
備號量(選配)
霧滅火裝置水帶槽
'手持移動式對講‘消火栓扳手、脈沖水
1臺/!套2個50300m2食26具22人機、呼吸器、頭盔、槍、水槍支架、消火
面罩、擊護服等)栓開啟勾等
9
5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
5.1一般規定
5.1.1消防安全保護等級一級、二級、三級的文物建筑應設置消火栓系統:消防安全保護等級四級的文物建
筑可不設置消火栓系統,但宜設置消防軟管卷盤或消防輕便水龍。
5.1.2文物建筑新增消火栓應設置在室外。
5.2消防用水量
5.2.1公園式文物建筑應根據各文物建筑單體在總圖上的分布形式,確定同一時間內的火災起數。其他文物
建筑消防用水量按同一時間內發生1起火災計。
5.2.2消火栓系統設計流量應根據文物建筑的體積、火災危險性、耐火極限等確定,且不應小于表5.2.2的
規定。
表5.2.2消火栓設計流量
建筑體積(n?)消火栓用水屋(L/s)同時使用水槍數量(支)
F<3000153
3000<F<5000204
5000<F<20000255
V>20000306
注:文物保護單位內成組布置的建筑,應按消火栓設計流量較大的相鄰兩郎建筑的體枳之和確定,
5.2.3消火栓系統的火災延續時間不應小于表5.2.3的規定。
表二.2.3消火栓系統火災延續時間
消防安全保護等級火災延續時間(11)
一級、二級
3.0
三級、四級2.0
5.3消防水源
5.3.1與生活給水或生產給水合用的消防水池,應采取消防水量不菠嵋箱1的技術措施。
5.3.2消防水池應設置取水口(井),設置位置應便于消防車取用。
5.3.3供文物建筑消防用水的天然水源,宜設置消防車取水平臺。
5.4.1消防水泵的供電等級不滿足二級負荷供電要求,且未設置固定式柴油發電機時,備用泵應采用柴油
機消防水泵。
5.4供水設施
10
5.4.2文物建筑消防水泵宜選用成套機蛆,并應具有以下功能:
1水位監控功能;
2水泵運行監控功能;
3低頻或功能巡檢功能;
4自動控制功能:
5雙電源切換功能、電流電壓監控功能:
6接觸器式機械應急啟動裝置:
7向管理者推送上述監控信號,以及系統故障信號等功能。
5.4.3當采用柴油機消防水泵時宜設置獨立消防水泵房,并應設置滿足柴油機運行的通風、排煙和阻火措
施。
5.4.4當設置高位消防水箱確有困難時,可設置穩壓泵穩壓。
5.4.5采用臨時高壓消防給水系統時,應設置水泵接合器.
5.4.6當文物建筑周邊道路狹窄、消防車無法到達時,應在院外消防車可到達處設置1處水泵接合器,并應
與院內消防給水系統相連通。
5.5消火栓系統
5.5.1文物建筑的消火栓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能保證室外屋頂、室內任何部位均有2股充實水柱同時到達;當文物建筑的二層及以上部位不能滿
足2股充實水柱同時到達時,應保證1股充實水柱到達;
2保護室內的消火栓宜設置在文物建筑入戶門、外窗等便于引入室內的入口處;
3消火栓應采用地下式,且配套的消火栓箱與其距離不宜超過10m;
4保護室內的消火栓水帶可串聯使用;
5消火栓的栓口應至少有一個與消火栓箱內水帶栓口相一致;
6消防車通行處的消火栓,應設置一個DN100的栓口。
5.5.2保護室內的消火栓的設置位置距文物建筑外墻或臺基不應小于2m,且不宜大于5m。
5.5.3消火栓栓口壓力和消防水槍充實水柱應根據文物建筑最高點的高度i|算確定。
5.5.4當被保護建筑高度大于15m時,應配備水槍支架。
5.5.5消防水槍宜采用多功能水槍。
6自動滅火設施和移動滅火設施
6.1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6.1.1當文物建筑用于住宿、餐飲等經管服務活動時,宜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或簡易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6.1.2以下文物建筑不應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1有傳統壁畫、油飾彩畫、塑像、藻井、天花、雕刻等易受水漬損失的文物建筑;
2無人居住且未設置電氣線路的文物建筑。
6.2氣體滅火系統
6.2.1密閉、用作文物庫房,且庫藏文物適合使用常用氣體滅火劑的文物建筑宜設置柜式無管網氣體滅火
系統。對于有人值守的文物建筑,應將啟動方式設置為手動控制。
6.2.2氣體滅火系統設計參數應按A類火災場所選取。氣體滅火系統的噴頭出口不應正對文物,確需正對
時,噴頭出口與文物、文物建筑表面的距離不應小于0.5m。
6.3移動式高壓噴霧滅火裝置
6.3.1微型消防站或消防點宜配備背負式高壓噴駕滅火裝置,重點保護建筑或院落宜配備推車式高壓噴霧
滅火裝置v
6.3.2以下文物建筑宜設置推車式高壓噴霧滅火裝置:
1不宜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和氣體滅火系統的消防安全保護等級一、二級文物建筑;
2活動火災荷載值超過2J)0MJ/n?’的消防安全保護等級一、二、三級文物建筑。
3室內凈空高度超過5nl的消防安全保護等級一、二、三級文物建筑。
6.3.3背負式高壓噴霧滅火裝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水箱儲水量不應小于12L;
2噴射流量不應低于8L/min;
3有效射程不應小于6m;
4設備整備質量不宜超過16kgo
6.3.4推車式高壓噴霧滅火裝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自帶水箱,水箱儲水量不應小于100L并可通過外接水源實時補水;
2噴射流量不應低于20L/min:
3有效射程不應小于10m:
4工作壓力不應小于lOMPa;
5設備啟動與噴槍出水時間間隔不應大于10s;
6宜具有細水霧和水霧兩種噴水模式。
6.4滅火器
6.4.1文物建筑應設置滅火器。
6.4.2在同一滅火器配置場所,宜選用相同類型和操作方法的滅火器。當同一滅火器配置場所存在不同火災
種類時,應選用通用滅火器。
6.4.3對于以A類火災為主的木結構、磚木結構文物建筑,配置的滅火器應包含水型滅火器;對于有傳統壁
畫、油飾彩畫、塑像、藻井、天花、雕刻等易受水漬損失的文物建筑,配置的滅火器宜包含潔凈氣體滅火器。
6.4.4消防安全保護等級一、二、三級文物建筑應按《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50140中民用建筑嚴
重危險級處理,四級文物建筑應按民用建筑中危險級處理。以A類火災為主的文物建筑滅火器的最低配置基
準應符合表6.4.4的規定。
表6,4.4以A類火災為主的文物建筑滅火器的最低配置基準
消防安全保護等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單具滅火器最小配置滅火級別3A3A3A2A
單位滅火級別最人保護面枳(H】2/A)50505075
6.5消防水炮
6.5.1消防安全保護等級一級、二級的文物建筑具備安裝條件時,宜在室外重點地段和部位安裝消防水炮.
6.5.2消防水炮的數量不宜少于2門,設置位置應使消防水炮的射流能夠完全覆蓋被保護場所及被保護物。
13
7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7.1一般規定
7.:.1消防安全保護等級一級、二級、三級的文物建筑應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消防安全保護等級四級的文
物建筑宜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火災報警控制器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火災報警控制器》GB4717的規定。
7,.2當文物建筑內火災探測器、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火災警報器等終端設備與火災報警控制器之間采用有
線方式連接有困難時,可采用無線通信方式進行信息傳輸。
7.:.3文物建筑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形式應按現行國家標準《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的規定
進行設計,對安裝有多個區域報警控制器的文物保護單位,應在消防控制室(值班室)設置集中火災報警控
制器。
7.2系統設計
7.2.1文物建筑手動火災報警按鈕設置宜符合下列規定:
1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宜設置在疏散通道或出入口等明顯和便于操作的部位:
2從任何位置到最鄰近的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步行距離不宜大于30m:
3設置在室外的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應設置防水、防塵罩。
7.2.2消防專用電話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消防控制室應設置消防專用電話總機;
2消防水泵房、變配電室、微型消防站、消防值班室等文物建筑重點部位宜設置消防專用電話分機;
3手動火災報警按話插孔。
7.2.3當文物建筑采用區域型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時,宜設置火災警報器,火災警報器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每個院落宜設置一只火災聲光警報器:
2無人員活動的文物建筑,可僅在建筑的主要出入口設置火災警報器。
7.2.4當文物建筑采用集中型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時,應設置消防應急廣播,消防應急廣播應設置在日常有人
員活動的場所。
7.2.5對于規模較大的文物建筑或建筑群,當采用有線通信方式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時,其火災報警控制器
總線宜采用環形網絡。
7.2.6當文物建筑采用無線通信方式的火災報警系統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應采用自組網的無線局域火災報警系統:
2火災報警信號應在10s內從現場監測組件傳輸至報警控制器;
3當現場監測組件、無線通信模塊、無線中繼器、無線通信網關等發生故障、無線通信失聯、無線模塊
14
及網關電源故障、探測器被從正常工作位置摘除等故障時,報警控制器應在100s內發出故障報警信號;
4報警控制器、無線中繼器、無線通信網關等需外接電源供電的設備及組件,應設置交流電源和蓄電池
備用電源,且交流電源應采用消防電源。
7.3火災探測器
7.3.1火災探測器的選擇與設置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50116的規定。
7.3.2凈高大于0.8m具有火災危險性的悶頂或吊頂內宜設置點型感煙火災探測器,灰塵較多時可采用具有
自適應能力的感煙火災探測器或線型感溫火災探測器。
7.3.3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設置宜符合下列規定:
1室內高大空間場所應選用高靈敏型吸氣式感煙火災探測器。
2消防安全保護等級一級、二級的文物建筑,每個探測區域的最大允許煙霧傳輸時間不應大于60s;消
防安全保護等級二級、四級的文物建筑,每個探測區域的最大允許煙霧傳輸時間不應大于90s。
3一臺探測器的采樣管路總長不應超過200m,單管長度不應超過100m:采樣孔總數不應超過40個,單
管上的采樣孔數量不應超過10個。
4探測器的采樣管應采用多管路布置方式,減小采樣管長度。當采樣管道采用毛細管布置方式時,毛細
管長度不應超過4m。
5應選用具有多級煙霧和多級氣流報警輸出功能的探測器,其工作狀態應在值班室或中控室顯示。
7.3.4文物建筑貼鄰山林草場時,宜在周邊選擇適當的高位,設置火焰探測器或圖像型火災探測器。
7.4電氣火災監控系統
7.4.1文物建筑內應設置電氣火災監控系統。
7.4.2電氣火災監控系統宜選擇非獨立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
7.4.3設置電氣火災監控系統,應根據文物建筑的規模和供電回路分布綜合因素設計,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總配電室輸出端宜設置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探測器;
2每座文物建筑的配電箱進線處應設置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
3所有電氣火災探測器應與設置在值班室或消防控制室的甩氣火災監控設備進行通信,實現監控功能;
4無消防控制室的文物建筑,電氣火災監控設備應設置在值班室。
15
7.4.4選擇剩余電流式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時,應考慮供電系統自然泄漏電流,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的報
警值宜為300mA。
7.4.5當電氣火災監控探測器與電氣火災監控設備用有線方式連接有困難時,可采用無線通信方式進行信
息傳輸,其無線通信功能應符合現行行業標準《火災報警系統無線通信功能通用要求》GA1151的規定。
7.5與消防遠程監控系統聯網
7.5.1文物建筑應通過用戶信息傳輸裝置將火災報警信息及消防設施運行狀態信息傳輸到消防遠程監控系
統或消防設施監控云平臺的監控中心。
7.5.2用戶信息傳輸裝置應設置在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
7.5.3消防遠程監控系統或消防設施監控云平臺宜支持移動終端,內容應包括:
1火災報警信息、消防設施運行狀態信息;
2消防安仝管理、監控視頻圖像等信息;
3數據庫報表信息。
16
8電氣
8.1一般規定
8.1.1消防安全保護等級為一級、二級的文物建筑內部,除展示照明、文物保存環境控制用電和監控報警
以及消防用電外,不宜設置其它用電設備。
8.1.2當文物建筑消防設施用電不滿足要求時,應進行改造設計。
8.1.3文物保護單位現有的變配電所、配電設備、線路、保護電器、用電設備等,當配置選型和安裝不滿足
相關規范規定和防火要求時,應進行改造設計。
8.2電源及供配電
8.2.1消防安全保護等級一級、二級、三級的文物建筑,消防設備用電負荷等級不應低于二級。
8.2.2變配電所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不應選擇帶可燃性油的電氣設備和變壓器;
2變配電所電力設備及線路應裝設短路故障和異常運行保護裝置,變壓器應配置溫度保護;
3宜設置變配電所電力監控系統,監測變配電系統的運行、保護和故障信息。
8.2.3低壓配電系統應符合下列規定:
1電器和導體的選擇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的規定;
2配電線路應裝設短路保護、過負荷保護和接地故障保護:
3按敷設方式及環境條件確定的導體的載流量,不應小于計算電流,同時還應符合線路保護的規定。
8.2.4防雷及接地裝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文物建筑內設有電氣和電子信息系統時.應采取防閃電電涌侵入和雷擊電磁脈沖的措施:
2防雷裝置的接地應和電氣、電子信息系統等接地共用接地裝置,并應與引入的金屬管線做等電位連
接,接地電阻值應按接入設備中要求的最小值確定
3電涌保護器(SPD)回路應設置專用后備保護裝置,且宜設置SPD監控系統。
8.3配電設備
8.3.1配電設備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配電設備應為金屬外殼,有良好的接地措施,防護等級應根據環境條件選擇,室內不宜低于IP54,室
外不應低于IP65:
2消防配電設備應獨立設置,并應設置明顯標志。
8.3.2配電設備設置與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17
1配電設備宜設置在文物建筑外或非文物建筑獨立用房內,在文物建筑內設置應與其它功能區有明顯分
隔,獨立用房與分隔應滿足防火要求。
2文物建筑內不應設置臨時配電設備。
3配電設備不應安裝在明火和熱源附近,且應安裝在不燃構件上。配電設備外殼距可燃構件不應小于
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私人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 2025年高考英語應用文寫作與讀后續寫講義練習應用文類型9:發言(演講稿)
- 投資框架協議書范本合同
- 勞務承包安全合同協議書
- 奶茶外賣合同協議書范本
- 設備維修維護合同協議書
- 夫妻信任重建與婚姻關系穩固全面協議
- 雙方企業合同協議書模板
- 家政服務保潔合同協議書
- 就業合同協議書找人蓋章
- 京滬高速公路施工組織設計
- 陜西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合同示范文本
- 公路水運工程施工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考核大綱及模擬題庫
- 1KV送配電調試報告
- GB/T 5801-2020滾動軸承機制套圈滾針軸承外形尺寸、產品幾何技術規范(GPS)和公差值
- FZ/T 93029-2016塑料粗紗筒管
- 2022年12月山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語文仿真模擬試卷C(答題卡)
- 塑膠原料來料檢驗指導書
- 人教版音樂三年級下冊知識總結
- 共點力平衡的應用-完整版PPT
- 系桿拱橋工程測量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