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級中學名校試卷PAGEPAGE1重慶市成都區2024—2025學年高二第一學期期末調研考試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西周時期,分封的諸侯一般都會在王畿之內留下家族分支,或派遣子弟入駐王畿甚至供職于周王室。這反映出()A.血緣紐帶的維系B.宗法制度的破壞C.中央集權的鞏固D.王室權威的削弱2.漢代既由基層官吏抄寫公布和公開宣讀政令,又借助三老、孝悌等鄉里權威人士傳播政令,以達到“鄉人歌之”的效果。這種做法()A.凸顯了皇權政治的弊端B.提高了基層治理的效能C.背離了禮法并用的原則D.加強了儒學的主流地位3.漢晉時期,地方長官自辟官府僚佐,且僚佐多出身豪宗大姓。到南北朝后期,南朝基本延續了舊制,但北朝的州郡僚佐已多為吏部所授。北朝的這一變化反映出()A.州郡侵奪了吏部權力B.門閥士族退出了歷史舞臺C.科舉取士制度已形成D.國家統一的條件逐步具備4.唐朝中期,中央政府“統收統支”的財稅體制瓦解。隨著兩稅法的實施,中央、藩鎮和州按照固定比例分配財政收入的制度逐漸形成。這有利于()A.延續朝廷統治B.減輕農民負擔C.解決藩鎮問題D.促進商業繁榮5.北宋醫家王惟一總結前人經驗,主持設計制造了兩具針灸銅人。銅人作為針灸教學的標準化教具和考核針灸醫生的模型,一具被放在朝廷醫官院供醫者觀摩練習;另一具被放置在京城大相國寺供人們參觀學習。由此可知,制造針灸銅人()A.保障了民眾的身體健康B.有利于醫療知識的傳播C.革新了疫病防治的手段D.得益于商品經濟的發展6.明中后期,銅錢價值紊亂,白銀普遍流通,銅錢使用范圍大幅縮減。清前期,當銀貴錢賤時,政府就暫停鑄錢;當錢價高昂時,則通過多種方式向民間投放銅錢,因此錢價較為穩定。這一變化反映出()A.國內貿易逐漸萎縮B.白銀貨幣化的進程日益受阻C.銅礦開采能力增強D.政府對經濟運行的認識深化7.圖1是1892年洋務派鄭觀應關于某一改革措施的描述。由此可知,他主張()聚通(全)國之財,收通國之利,呼應甚靈;國家有大興作,如造鐵路,設船廠,種種工程可以代籌;國家有軍務、賑務緩急之需,隨時通融;國家借款不用重息。A.吸納外來資本B.拒付戰爭賠款C.提高海關關稅D.自主創辦銀行8.存古學堂是清末某些省份為保存國粹,培養“中學”人才而創設的官辦教育機構。與圖2中階段④相關的背景是()圖2清末存古學堂數量統計圖A.儒學權威逐漸喪失B.政治局勢發生劇變C.清廷革新教育體制D.政府財政危機嚴重9.重慶餐飲一向以川味為主,其他地方菜系很少。20世紀三十年代末,福建海味、廣東糕點、湖南辣子雞、北京烤鴨等菜品紛紛出現在重慶城內外草草搭成的骯臟棚子里。這可以用來說明,當時()A.重慶商品經濟向農村延伸B.當地市民的生活水平提高C.跨地域人口流動空前加劇D.全國性貿易網絡開始形成10.1949—1951年,我國出現了建立社會團體的高潮,其中既有工會、婦女團體、青年團體等人民群體組織,也有社會公益、文藝工作和學術研究等團體,成員達幾千萬人。他們積極開展民主選舉、勞動競賽、學習宣傳等社會活動。這反映出()A.人民當家作主激發了社會活力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推動了社團建設C.“雙百方針”促進了文藝繁榮D.“一五計劃”取得了輝煌成就11.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召開。這次博覽會以“新時代,共享未來”為主題口號,吸引了3000多家外企參加,其中來自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和部分歐洲國家的企業占了近三分之一。博覽會累計意向成交達578.3億美元。據此可知,這次盛會()A.得益于城市經濟改革的全面開展B.增強了我國民族企業的國際競爭力C.彰顯了“一帶一路”戰略的成效D.有利于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12.古巴比倫時期,一般自由民的借貸行為異常活躍。他們主要是向宮廷、商人借貸大麥、椰棗、油等物品以及少量銀子。其借貸的利率通常較低,被稱為“公平利率”,甚至還有“無息利率”。這表明古巴比倫()A.對外貿易較為興盛B.商業借貸蘊含人文關懷C.社會群體基本平等D.貨幣借貸成為信貸主流13.圖3是1787年美國制憲會議上,弗吉尼亞州與新澤西州關于治國方案的部分爭論。據此可知,雙方爭論的焦點在于()弗吉尼亞·國會可以為所有全國性事務立法。·國會可以用彈劾程序免除聯邦政府的行政權力。VS新澤西·國會只能為有限的事務立法。·國會免除聯邦政府的行政權力要由多數州提出申請。圖3A.如何彈劾總統B.是否踐行啟蒙思想C.如何制衡權力D.是否組建聯邦政府14.在18世紀后期,英國的棉紗廠主紛紛出資在緊靠工廠的河流上新建水利工程。1776年,在擴建棉紗廠的過程中,工廠主專門在邦薩爾河上修了一座水閘。1779年,工廠主特意斥巨資在泰晤士河上開挖了一條通向廠房的引水渠。這一現象緣于()A.英倫三島干旱少雨B.機器生產蓬勃發展C.資產階級掌握政權D.環境保護意識增強15.圖4是1900年世界部分城市人口分布示意圖。它可以用來說明()圖4A.全球水陸空交通體系形成B.世界人口分布重心東移C.歐美國家工業化成效凸顯D.英美國力對比出現逆轉16.圖5是1956年英國政治漫畫家大衛·洛的作品《蘇伊士運河的巨人》。該漫畫()
漫畫說明:時任埃及總統的納賽爾高舉“阿拉伯民族主義”的旗幟,將一艘印有英法美三國國旗、以“國際交流”的名義試圖通過蘇伊士運河的輪船攔下。而其身后坐著的蘇聯外交部長正悠閑地坐在運河岸邊垂釣。圖5A.肯定蘇聯維護了中東既有秩序B.強調埃及捍衛了世界和平C.指出了加強國際交流的重要性D.揭示了中東格局的深刻變革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西漢初期,經濟凋敝,人口稀少。為鼓勵生育,政府大力提倡孟子“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思想。漢高祖下令對生育子女的家庭免除兩年賦役;漢惠帝下令對15—30歲不結婚的女性征收五倍賦稅。同時,法律進一步強調對于懷孕的女囚要寬刑恤刑。例如,等到產子后才判決定罪。凡是新生兒都要按規定登記戶籍,并作為落實后續生育福利的依據。漢代生育保障逐步實現了從懷孕到撫育各階段的覆蓋,到漢武帝初期,“民眾大增,是以太倉有不食之粟,都內有朽貫之錢”。——摘編自馮聞文《保息蕃育:出土文獻所見秦漢生育保障初探》等材料二羅馬帝國初期,不婚不育蔚然成風,公民數量明顯下降。為應對人口危機,奧古斯都頒布了多部旨在鼓勵和規范婚育的法律。法令規定:適婚男女公民必須履行結婚與生育的義務;懲罰奉行獨身和不育者;生育3個及以上合法子女的父親,可以優先被任用為官員,并減免一些公民勞役和經濟負擔。針對騎士們的抗議,奧古斯都發表演說,指責道:“你們奉行獨身和不愿意生育的行為,是褻瀆祖先、不敬神明和滅絕羅馬民族的罪行。”奧古斯都在位時期進行了多次人口普查,人口數量得到緩慢增加。——摘編自姬慶紅《羅馬帝國應對低生育率的政策探析》(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西漢前期人口顯著增長的原因。(8分)(2)根據上述材料,提煉西漢前期與羅馬帝國初期政府促進人口增長的共同經驗。(6分)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桉樹原生于澳大利亞。19世紀前期,歐洲植物學家穆勒和一些殖民者認為桉樹可適用于防風、治病、供柴等,桉樹逐漸受到關注。19世紀中期,桉樹開始大量出口。在印度和南非,桉樹被充當火車燃料和鐵路枕木;在巴西,桉樹既調節了氣候,又成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20世紀中期,聯合國糧農組織和澳大利亞政府加深合作,桉樹種植遍及全球,被廣泛用于制漿造紙、實木建筑等工業領域,桉樹油也在美國被注冊為殺蟲劑和殺螨劑,成為生物農藥的重要原料。——摘編自布雷特·班尼特《全球奇樹還是全球詛咒:桉樹的歷史》材料二19世紀末,桉樹被引入中國,直到解放前都主要用于庭院和園林綠化,種植規模較小。1954年,廣東省率先大規模試點種植桉樹,研發的“營養磚”技術使廣東、廣西很多荒蕪之地速成林海。在國家長期持續的資金和技術扶持下,到2018年,全國桉樹面積已達546萬公頃,年產木材超全國商品材總產量的1/3。桉樹種植不僅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也成為農村致富和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2018年以后,由于桉樹種植面積已很難大幅增長,我國桉樹種植的重點轉向科學可持續經營,走提高質量和生態效益之路。——摘編自陳少雄等《中國桉樹培育技術百年發展史與展望》等(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19世紀以來桉樹種植走向全球的原因。(5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近代以來中國桉樹種植情況的變化。(6分)(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大面積種植桉樹的價值。(5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清代大規模的移民運動使成都人口迅速增長。各省遷移來的士商(儒學化的商人)相繼籌資建立以地緣關系為紐帶的會館。士商通過會館進行商業運作,還積極參與賑災濟貧、資助教育等地方事務,傳承了原籍文化,并在各地文化交流中促進了新的文化形成。表1清代成都主要會館概況表時間名稱出資康熙年間浙江會館來自相應省份移民中的士商乾隆年間山西會館、湖廣會館、陜西會館、廣東會館、江西會館、貴州會館、江南會館道光年間福建會館——摘編自袁月《清代成都會館與成都社會發展》根據材料信息提出一點認識,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闡釋。(要求:提出的“認識”合理,立場正確;闡釋史論結合,邏輯清晰)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世界有了新秩序,必然要有一個新的國際法。”在近代國際法體系中,只有國家才是國際法主體。1949年之后,國際組織和爭取獨立的民族也被視為一種國際法的主體。在維護世界和平的基礎上,國際組織法、國際人權法、國際環境法、國際刑法、外層空間法、國際經濟法等等紛紛涌現。國際法碎片化的現象因《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的簽訂與實施、國際組織間的合作、國家間的協調有所緩解。進入21世紀之后,國際非政府組織、次國家政府、跨國企業和個人在國際法上的地位也有不同程度的突破。——摘編自錢曉萍《略論二戰后國際法的發展》(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二戰后國際法的新發展。(4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影響二戰后國際法發展的因素。(6分)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題號12345678910答案ABDABDDBCA題號111213141516答案CBCBC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17.(1)原因:國家統一,社會穩定;漢初休養生息,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政府人口政策合理有效(政府鼓勵生育);重視生育的傳統。(一點2分,共8分)(2)經驗:法律與教化并重;獎懲并用,措施多樣;加強戶籍管理(注重對人口的登記和清查)。(一點2分,共6分)18.(1)原因:桉樹用途廣泛;(2分)世界聯系加強;工業化的持續推進;科學技術進步;各國經濟發展的需求;科學家、國際組織和政府的推動。(一點2分,任答兩點共3分)(2)變化:規模不斷擴大;用途日益廣泛;經濟效益不斷提升;逐步走向科學可持續發展。(一點2分,任答三點6分)(3)經驗:提供了生產生活資源;推動了農業科技發展;增加了就業機會,有利于農村脫貧致富和鄉村振興;拓寬了生態環境治理的思路。(一點2分,兩點4分,三點5分)19.示例一認識:清朝前中期,商業資本在成都地方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3分)闡釋:清朝前中期,國家統一,社會長期穩定,大量移民來到成都,推動了成都商業的昌盛。商人群體規模擴大,財富日益增長;他們受到儒學綱常倫理的影響,社會責任感增強,這為商業資本參與成都地方治理提供了物質和思想條件。當時,成都的士商在從事商業活動的同時,還積極參與賑災濟貧、資助教育等活動,為成都地方治理作出了貢獻。(9分)示例二認識:清朝前中期,儒家倫理的影響擴大。(3分)闡釋:明代中期以來,陸王心學受到統治者的重視,社會影響力日益擴大。儒學倫理綱常逐漸得到社會的普遍認同,成為民眾自覺信守的價值觀念。商人也受到了儒學的影響,出現了大量儒學化的商人,清代遷移到成都的士商就是其中典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蘇省江陰初級中學2025年高三第一次診斷考試歷史試題理試題含解析
- 南京工業大學《結構化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省湘潭市2025年小升初考試數學試卷含解析
- 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機械制造自動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湖南工學院《明清小說研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云南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化學課程標準解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甘肅省定西市岷縣2024-2025學年小升初復習數學模擬試卷含解析
- 遼寧職業學院《電子線路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建陵高級中學2025年高考領航2020大二輪復習數學試題模擬含解析
- 上海公安學院《案例研習:民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生態修復成本分析-全面剖析
- 4月15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主題宣傳教育課件
- 山東2025年山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招聘38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高血脂高血壓護理
- 2025年金華市軌道交通集團運營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4年中國農業銀行遼寧省分行招聘考試真題
- 少喝飲料安全教育
- 外墻真石漆采購合同
- 《法律職業倫理》課件-第二講 法官職業倫理
- 《專業咖啡制作技術》課件
- 印刷行業售后服務質量保障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