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處方-桂枝湯_第1頁
《傷寒論》處方-桂枝湯_第2頁
《傷寒論》處方-桂枝湯_第3頁
《傷寒論》處方-桂枝湯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傷寒論》處方--桂枝湯《傷寒論》載方113首,《金匱要略》載方248首,除去附方23首,實際為225首。兩書重復方42首。原《傷寒雜病論》實際載方296首。

——吳翠珍,陶漢華,張宗圣.《傷寒論》《金匱要略》方藥統計及相關研究[J].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96(02):125-128.《傷寒論》諸方具有辨證精辟,立法嚴謹,組方周密,配伍得當,選藥稍簡等特點,被后人稱為“方書之祖”。從方劑藥物組成數看,單味成方6首,兩味組方11首;4味藥最多,共24首方,占總方的21%;

3味藥20方,占總方的17%;

5味藥、7味藥各17方,占總方的15%;8味藥以上僅占

4%;用藥最多的14味,僅麻黃升麻湯1方。充分顯示傷寒論具有藥味少、藥量大、效力專的組方特點。

桂枝湯:12條: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13條: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解肌發表,調和營衛。桂枝(去皮)三兩,芍藥三兩,甘草(炙)二兩,生姜(切)三兩,大棗(擘〉十二枚。桂枝:君藥,解肌發表,散外感風寒。芍藥:臣藥,益陰斂營。生姜:佐藥,解肌,溫中止嘔。大棗:佐藥,益氣補中,健脾生津。炙甘草:一為佐藥,益氣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藥以益陰;一為使藥,調和諸藥。桂枝湯加減:桂枝湯:桂枝(去皮)三兩,

芍藥三兩,甘草(炙)二兩,生姜(切)三兩,大棗(擘)十二枚。功用:解肌發表,調和營衛。主治:外感風寒表虛證。惡風發熱,汗出頭痛,鼻鳴干嘔,苔白不渴,脈浮緩或浮弱。本方證為風寒傷人肌表,腠理不固,衛氣外泄,營陰不得內守,肺胃失和所致。治療以解肌發表,調和營衛為主。正如柯琴在《傷寒論附翼》中贊桂枝湯“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陰和陽,調和營衛,解肌發汗之總方也。”桂枝加桂湯:桂枝(去皮)五兩,

芍藥三兩,生姜(切)三兩,甘草(炙)二兩,大棗(擘)十二枚。功用:溫通心陽,平沖降逆。主治:心陽虛弱,寒水凌心之奔豚。太陽病,誤用溫針或因發汗過多而發奔豚,氣從少腹上沖心胸,起臥不安,有發作性者。主治太陽病發汗太過,耗損心陽,心陽不能下蟄于腎,腎中寒水之氣上犯凌心所致的奔豚病,故加桂二兩以加強溫通心陽、平沖降逆的作用。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去皮)三兩,

芍藥六兩,甘草(炙)二兩,生姜(切)三兩,大棗(擘)十二枚。功用:溫脾和中,緩急止痛。主治:太陽病誤下傷中,土虛木乘之腹痛。主治太陽病誤下傷中、邪陷太陰、土虛木乘之腹痛,故用桂枝湯通陽溫脾,倍芍藥以柔肝緩急止痛。三方皆為桂枝湯類方,其證之病機以營衛不和或氣血陰陽失調為共性,故用桂枝湯和營衛、調陰陽。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組成:桂枝(去皮)三兩,甘草(炙)二兩,生姜(切)三兩,大棗(擘)十二枚,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功用:解肌祛風,兼溫經復陽。主治太陽病,下之后,脈促胸滿、微惡寒者。

桂枝附子湯:桂枝(去皮)四兩,附子(炮,去皮)三枚,生姜(切)三兩,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