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球感染預防與控制報告_第1頁
2024全球感染預防與控制報告_第2頁
2024全球感染預防與控制報告_第3頁
2024全球感染預防與控制報告_第4頁
2024全球感染預防與控制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球感染預防與控制報告全球感染預防與控制報告全球感染預防與控制報告(2024)ISBN978-92-4-010398-6(電子版)ISBN978-92-4-010399-3(印刷版)保留部分權利。本作品可在知識共享署名—非商業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許可證基礎上使用。(CCBY—NC—SA3.0IGO;/licenses/by-nc-sa/3.0/igo)。根據本許可證,您可以復制、重新分發和改編本出版物用于非商業用途,但前提必須按照以下方式適當引用。任何情況下均不得暗示WHO(WHO)認可特定組織、產品或服務,未經許可,不得使用WHO的標志。如果你對本手冊進行改編,必須根據相同或等效的知識共享許可協議。如果你翻譯本手冊,應該添加以下免責聲明和引用建議:“此翻譯非WHO出品。WHO不對本譯本的內容或準確性負責。原文的英文版為權威性版本”。任何因許可證引起的糾紛調解均應按照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調解規則進行(/amc/en/mediation/rules/)。引用建議。全球感染預防與控制報告(2024).日內瓦:WHO;2024年。許可證:CCBY-NC-SA3.0IGO。圖書在版編目數據(CIP):CIP數據可在/獲取。銷售、版權和許可。欲購買WHO出版物,請訪問/publications/book-orders。如需提交商業使用請求和有關版權及許可證查詢,請訪問/copyright。第三方資料。如果您希望重復使用本出版物中歸屬于第三方的資料,例如表格,圖表或者圖片,您有責任確定是否需要獲得許可,并從版權所有者處獲取。因侵權作品中任何第三方資料產生的索賠風險完全由用戶承擔。一般性免責聲明。本出版物中所采用的名稱和材料的陳述并不意味著WHO對任何國家、領土、城市或區域或其當局的法律地位或其邊界的界定發表任何意見。地圖上的虛線和點劃線表示可能還沒有完全達成一致的近似邊界線。關于特定公司或某制造商產品的提及,并不意味著WHO對其表示認可或推薦,也不意味著優先于未提交的類似產品。專有產品的名稱將以首字母大寫區分,除非有錯誤或遺漏。WHO已采取一切合理預防措施核實本出版物所含信息。但對所發布材料的分發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對材料的解釋和使用責任由讀者承擔,任何情況下,WHO均不對因使用該材料而造成的損害負責。前言 致謝 vii縮略語和首字母縮寫詞 viii術語表 xi 1.目的、目標受眾和方法 xvi2.醫療保健相關感染和抗微生物藥物耐藥造成的不安全診療問題 xvii3.世界各地感染預防與控制實施情況分析 xix3.1國家層面感染預防與控制實施情況 xix3.2醫療機構層面感染預防與控制實施情況 xxi3.3區域層面感染預防與控制實施情況 xxiv4.未來發展方向 xxvi參考文獻 xxix第1章概述、方法和目標受眾 11.1什么是感染防控? 21.2本報告的目的和目標受眾? 51.3數據來源和方法 6第2章醫療保健相關感染和抗微生物藥物耐藥造成的不安全診療問題 92.1關鍵信息 102.2在醫療保健中獲得感染的頻率有多高? 112.2.1醫療保健中的抗微生物藥物耐藥 152.2.2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2.2.3第三代頭孢菌素耐藥情況 2.2.4對碳青霉烯類耐藥 172.2.5念珠菌耐藥性 182.2.6COVID-19流行期間的醫療保健相關感染和抗微生物藥物耐藥 182.2.7SARS-CoV-2在醫療機構內的傳播 182.3醫療保健相關感染和抗微生物藥物耐藥對患者和醫療工作者的危害? 20第3章國家層面感染預防與控制的實施情況 253.1關鍵信息 263.2國家感染預防與控制計劃和專項預算 273.3感染預防與控制指南的實施以及培訓和教育 393.4記錄感染預防與控制實施的進展和影響:醫療保健相關感染監測和感染預防與控制監控及反饋 443.5采用多模式方法實施感染預防與控制 49第4章醫療機構層面感染防控實施情況 534.1關鍵信息 544.2實施感染預防與控制核心要素 554.3感染預防與控制方案,人力資源與醫療環境布局 624.4實施感染預防與控制指南、培訓和教育 694.5實施感染預防與控制監測、監督與反饋,以及抗微生物藥物耐藥監測 714.6實施手衛生:全球形勢 73第5章聚焦區域:感染預防與控制實施的現狀分析、行動、差距和挑戰 785.1關鍵信息 795.2概述 805.3主要挑戰 805.4非洲區域 815.4.1現狀分析 5.4.2行動方案 875.5美洲區域 885.5.1現狀分析 885.5.2行動方案 935.6東南亞區域 955.6.1現狀分析 955.6.2行動方案 995.7東地中海區域 1015.7.1現狀分析 1015.7.2行動方案 1065.8歐洲區域 1075.8.1現狀分析 1065.8.2行動方案 5.9.15.9.1現狀分析 5.9.2行動方案 第6章未來發展方向 120參考文獻 130附錄1 145WHO在國家和醫療機構層面對感染預防與控制計劃核心要素的建議和最低要求 146附錄2 157附錄3 165在實現WHO感染預防和控制核心要素方面實施進展的國家實例 166把尼日利亞變成橙色:在國家和機構層面啟動強有力的感染預防與控制計劃 166卓越領先—沙特阿拉伯減少中央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的國家感染預防與控制計劃 170醫療保健相關感染(HAIs)每天都影響著患者和醫療衛生系統,給患者造成巨大的痛苦,導致醫療成本上升,阻礙為所有人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HAIs通常難以治療,是抗微生物藥物耐藥(AMR)的主要推動因素,可導致過早死亡和傷殘。COVID-19大流行,以及埃博拉、馬爾堡和猴痘病毒的暴發,是病原體在醫療機構內迅速傳播并被放大最生動的證明。不僅僅是疾病流行和大流行期間,HAIs一直是每家醫院和診所的日常威脅。醫療機構中安全用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WASH)的缺失不僅會影響感染預防與控制(IPC)最佳實踐的應用,還會影響提供和接受醫療服務者的公平和尊嚴。然而,有強有力證據表明,如果采取IPC措施和提供基本的WASH服務,其中很大一部分感染是可以預防,而且投資回報率高。這是第二版IPC全球報告,提供了有關HAIs和AMR對患者和醫療機構工作人員造成傷害的最新證據,并對WHO所有區域的國家和醫療機構層面實施IPC計劃情況進行了最新的全球分析。最新情況表明,HAIs仍然是醫療服務中最常見的不良事件之一,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負擔最重。巨大的差距和挑戰仍然存在,隨著COVID-19大流行的減弱,值得關注的是各國IPC和WASH方面的投資有所減少。積極一面是,根據2022年報告中指出的主要優先事項和方向以及應對COVID-19大流行的措施,許多國家加強了IPC計劃,并實施最佳實踐。在第77屆世界衛生大會上,WHO成員國通過了首個關于IPC的全球戰略、行動計劃和監測框架,并建立了問責機制,以追蹤到2030年實現既定目標的進展情況。WHO正與國際和國家合作伙伴及利益相關方合作,支持各國實現2030年目標。這些共同努力將使醫療衛生系統更加安全,并有助于其他主要的全球衛生優先事項。在緊急情況下,強有力的IPC對于構建強大的衛生系統和提供優質護理至關重要,也是每個國家實現全民健康覆蓋的一部分。總干事世界衛生組織vivi世界衛生組織世界衛生組織(WHO)對為本報告的編寫做出貢獻的個人和組織表示感謝。本報告的編寫工作由WHO全民健康覆蓋與生命歷程司綜合衛生服務部(IHS)負責協調。BenedettaAllegranzi(綜合衛生服務部)協調了整個編寫過程,并與他人共同撰寫了本文件。PeterBischoff(感染預防與控制(IPC)顧問、IHS)與BenedettaAllegranzi共同領導了本文件的撰寫工作。SaraTomczyk(WHO合作中心,羅伯特·科赫研究所,德國.柏林)和AnnikaMeinen(WHO合作中心,羅伯特·科赫研究所,德國.柏林)對本報告提供的部分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以下WHO工作人員和顧問為本報告第2、3、4和5章提供了意見和建議:AnandBalachandran(監測、預防和控制司,抗微生物藥物耐藥處);YolandaBayugo(國家能力評估規劃司,WHO衛生應急處);LandryCIhambanya(WHO非洲區域辦事處,剛果布.拉柴維爾);AnaPaulaCoutinhoRehse(WHO歐洲區域辦事處,丹麥.哥本哈根);ShanlongDing(國家能力評估規劃司,WHO衛生應急處);SergeyEremin(監測、預防和控制司,抗微生物藥物耐藥處);NikhilPrakashGupta(IHS);ImanHeweidy(WHO東地中海區域辦事處,埃及.開羅)。RichardJohnston(環境、氣候變化與健康司,人口健康處ZhaoLi(WHO西太平洋區域辦事處,菲律賓.馬尼拉BabacarNdoye(IPC顧問,WHO非洲區域辦事處,剛果.布拉柴維爾);PravarshaPrakash(監測、預防與控制司,抗微生物藥物耐藥處);PilarRamon—Pardo(WHO美洲區域辦事處,美國.華盛頓特區GiovanniSatta(IHSAparnaSinghShah(WHO東南亞區域辦事處,印度.新德里)。WHO特別感謝以下個人對國家范例部分的書面貢獻:FaisalMohammedAlsheddi(沙特阿拉伯衛生部IPC總局,利雅得);NadeenMahmoudBurhan(沙特阿拉伯衛生部IPC總局,利雅得);TochiOkworh(沙特阿拉伯衛生部IPC總局,利雅得)。TochiOkwor(尼日利亞疾病控制中心,尼日利亞.阿布賈)。WHO對本報告的下列外部審查人員表示感謝:AnuchaApisarnthanarak(泰國Thammasat大學醫院AlessandroCassini(瑞士日內瓦州公共衛生局);ShaheenMethar(斯泰倫博斯大學和非洲感染控制網絡,南非.開普敦);TochiOkwor(尼日利亞疾病控制中心,尼日利亞.阿布賈);MauroOrsini(智利衛生部,智利.圣地亞哥);DiamantisPlachouras(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瑞典.斯德哥爾摩)。所有被提及的專家均按照WHO利益沖突政策填寫了利益申報,無任何潛在利益沖突。資金和其它支持致謝WHO總部和WHO疾病流行與大流行情報中心(德國.柏林)為本報告的編寫和出版提供了核心資金支持。同時,還得到了全民健康覆蓋(UHC)包括比利時、加拿大、歐盟、德國、法國、愛爾蘭、日本、盧森堡、英國和WHO的資金。viivii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MR抗微生物藥物耐藥(antimicrobialresistance)aOR調整比值比(adjustedoddsratio)BSI血流感染(bloodstreaminfection(s))CAUTI導尿管相關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urinarytractinfection)CCMRIPC核心要素最低要求(corecomponents’minimumrequirements)CDC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UnitedStates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CI置信區間(confidenceinterval)CLABSI中央導管相關血流感染(centralline-associatedbloodstreaminfection(s))CRO碳青霉烯類耐藥病原微生物(carbapenem-resistantorganisms如耐碳青霉烯類腸桿菌目細菌和/或鮑曼不動桿菌和/或銅綠假單胞菌)CRE碳青霉烯類耐藥腸桿菌目細菌(carbapenem-resistantEnterobacterales)DALYs傷殘調整壽命年(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s)EARS-Net歐洲抗微生物藥物耐藥監測網(EuropeanAntimicrobialResistanceSurveillanceNetwork)ECDC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EuropeanCentre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EU/EEA歐盟和歐洲經濟體(EuropeanUnionandEuropeanEconomicArea)FAO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andAgricultureOrganizationoftheUnitedNations)GAP全球行動計劃(globalactionplan)GATHER準確透明健康評估報告指南(GuidelinesforAccurateandTransparentHealthEstimatesReporting)GLAAS(聯合國)全球衛生設施和飲用水調查分析和評估((UnitedNations)GlobalAnalysisandAssessmentofSanitationandDrinkingWatersurvey)GLASS全球抗微生物藥物耐藥和使用監測系統(GlobalAntimicrobialResistanceandUseSurveillanceSystem)HAI醫療保健相關感染(healthcare-associatedinfection)HAI-Net醫療保健相關感染監測網(Healthcare-associatedInfectionsSurveillanceNetwork)HHSAF手衛生自我評估框架(HandHygieneSelf-AssessmentFramework)HIC高收入國家(high-incomecountry)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viiiviiiICU重癥監護病房(intensivecareunit)IHR國際衛生條例(InternationalHealthRegulations)IPC感染預防與控制(infectionpreventionandcontrol)IPCAFIPC評估框架(IPCAssessmentFramework)IQR四分位距(interquartilerange)JEE外部聯合評估工具(JointExternalEvaluation(tool))JMP世衛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飲用水供應、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聯合監測項目(WHO/UNICEFJointMonitoringProgrammeforWaterSupply,SanitationandHygiene)LIC低收入國家(low-incomecountry)LMIC中低收入國家(low-andmiddle-incomecountry)MDR多重耐藥(multidrug-resistant)MDRO多重耐藥菌(multidrug-resistantorganisms)MF監測框架(monitoringframework)MMIS多模式改進策略(multimodalimprovementstrategy(ies))MRSA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et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SSA甲氧西林敏感金黃色葡萄球菌(meticillin-susceptibleStaphylococcusaureus)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sationforEconomicCo-operationandDevelopment)WOAH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rldOrganisationforAnimalHealth)OR比值比(oddsratio)PAHO泛美衛生組織(PanAmericanHealthOrganization)PPE個人防護裝備(personalprotectiveequipment)SDGs可持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SOP標準操作規程(standardoperatingprotocols)SPAR會員國年度自我評估報告(工具)StatesPartySelf-assessmentannualreporting(tool)SSI手術部位感染(surgicalsiteinfection)TrACSS追蹤AMR國家自我評估調查(TrackingAMRCountrySelf-assessmentSurvey)UI不確定區間(uncertaintyinterval)UNFPA聯合國人口基金(UnitedNationsPopulationFund)UNICEF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tedNationsChildren’sFund)ixixVAE呼吸機相關事件(ventilator-associatedevents)WASH安全用水、環境衛生、個人衛生(water,sanitationandhygiene)WASHFIT醫療機構水和環境衛生改進工具(WaterandSanitationforHealthFacilityImprovementWHO世界衛生組織(WorldHealthOrganization)xx抗微生物藥物耐藥(AMR)與使用:AMR對有效預防和治療由細菌、寄生蟲、病毒和真菌引起的越來越多的感染構成威脅。當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變化,不再對藥物產生反應時,AMR就會發生,從而使感染更難治療,增加疾病傳播、嚴重疾病和死亡的風險。結果就是,藥物變得無效,感染在體內持續存在,增加了傳播給他人的風險。抗菌藥物(包括抗生素、抗病毒藥、抗真菌藥和抗寄生蟲藥)是用于預防和治療人類、動物和植物感染的藥物。對抗菌藥物幾乎都耐藥的微生物有時被稱為“超級細菌”[1]。國家收入水平分類:WHO成員國依據世界銀行根據各國人均國民總收入(GNI),采用阿特拉斯法計算的經濟分析分類被分為四個收入組(低收入、中低收入、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對于2022財政年度而言,低收入國家(LIC)是指2020年人均國民總收入(GNI)在1045美元或以下的國家;中低收入國家是指人均國民總收入在1046美元至4095美元之間的國家;中高收入國家是指人均國民總收入在4096美元12695美元之間的國家;高收入國家是指人均國民總收入在12696美元或以上的國家。我們用中低收入類國家(LMICs)來指前三個收入水平的國家(即低收入國家、中低收入國家和中高收入國家)[2]。傷殘調整壽命年(DALYs):一個DALY相當于損失一年完全健康。一種疾病或健康狀況的傷殘調整壽命年是指由于過早死亡所損失的壽命年數(YLLs)和傷殘失能生活年數(YLDs)之和[3]。手衛生:一個通用術語,指任何手部清潔行為的總稱,即通過物理或機械去除污垢、有機物質和/生物而進行的手衛生行為[4]。醫療保健相關感染(HAIs,也稱為“院內感染”或“醫院獲得性感染”):患者在醫院或其它醫療機構接受護理(包括預防、診斷和治療醫療服務)過程中獲得的感染,在入院時不存在或未處于潛伏期;出院后跟醫療保健相關的感染也屬于HAI。醫療工作人員在提供醫療服務過程中和醫療機構探視人員也可能會感染HAIs[5]。感染預防和控制(IPC)最低要求:根據WHOIPC計劃核心要素的要求,應在國家和醫療機構層面制定IPC標準,為患者、醫療工作者和探視人員提供最低限度的保護和安全。以這些IPC最低要求為起點,根據本地IPC評估情況,逐步建立和完善WHOIPC計劃其它核心要素[6]。IPC委員會:一個多學科小組,成員包括整個醫療機構內的利益相關者,與IPC團隊互動并提供建議。舉例說,IPC委員會可以包括機構高層領導,高級臨床工作人員,其他相關負責人,如生物安全、藥學、微生物學或臨床實驗室、廢物管理、安全用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服務以及質量和安全(如有)等部門的負責人[6]。IPC專業人員:是指醫療保健專業人員(醫生、護士和其他醫療健康相關的專業人員)中完成IPC培訓課程的學習認證,或者完成國家或國際認可的IPC學習課程,或者完成其他IPC作為課程核心部分的核心學科,且同時有IPC實踐和相關臨床培訓的人員才是IPC專業人員[7]。xixiIPC兼職人員:病房或機構內(例如,重癥監護室或婦幼保健等臨床服務部門的員工,或水、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或職業衛生專業人員)的護士或醫生(或其他衛生專業人員),他們接受過IPC培訓,并與組織中更高級別的IPC負責人/團隊(例如,機構或區域層面的IPC負責人/團隊)保持聯系。IPC不是該專業人員的主要任務,但除此之外,他/她可以承擔支持IPC的任務,包括例如支持實施IPC實踐;為同事提供指導;監測活動;以及對可能的感染風險發出警報[7]。IPC部門主管:根據上述定義,被任命負責國家、省級/地市級、醫療機構層面IPC專業人員[7]。多模式改進策略:多模式策略包括以綜合方式實施的多個組成部分或要素(三個或更多,通常為五個旨在改善結果和改變行為。它包括由多學科團隊開發的工具,例如組合包和檢查清單,這些工具考慮了當地條件。五個最常見的要素包括:(i)系統變更(具備適當的基礎設施和用品以實現感染預防和控制的良好實踐(ii)對衛生保健工作者和關鍵人員(例如,管理人員)的教育和培訓;(iii)監測基礎設施、實踐、流程、結果并提供數據反饋;(iv)工作場所提醒/溝通;以及(v)機構內部的文化變革或安全氛圍的加強[6]。個人防護裝備(PPPEB):人員穿戴的設備和/或服裝,用于提供針對生物制劑的屏障,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暴露的可能性。PPE包括但不限于實驗室工作服、隔離服、全身防護服、手套、防護鞋、安全眼鏡、護目鏡、口罩和呼吸器[8]。護理單元:滿足三個要素條件的地方:患者、醫療工作人員以及涉及與患者或其周圍環境接觸的護理或治療(在患者區內)[4]。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門診服務、計劃生育、產前護理、孕產婦、新生兒和兒童保健服務(包括分娩)的機構,例如保健中心、保健站和小型區域醫院[9]。二級醫院/醫療衛生機構:醫療保健功能高度細化,設有5至10個臨床專科;規模從200至800張床位不等;通常被稱為省級或小或中等地區區域級醫院[6]。三級醫院/醫療衛生機構:高度專業化的工作人員和技術設備,例如,心臟病學、重癥監護室和專業影像科室;臨床服務按功能高度分化;可能開展教學活動;床位規模從300到1500張不等;通常被稱為教學醫院、大學醫院或較大區域醫院[10]。全民健康覆蓋(UHnc):UHC指所有個人和社區都能獲得所需的衛生服務,沒有經濟阻力。它包括從健康促進到預防、治療、康復和生命全周期的姑息治療的基本及優質衛生服務[11]。xiixii1.Antimicrobialresistance[website].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22(/health-topics/antimicrobial-resistance,accessed10October2024)2.WorldBankCountryandLendingGroups[website].Washington(DC):WorldBank;2022(https:///knowledgebase/articles/906519-world-bank-country-and-lending-groups,accessed10October2024)3.TheGlobalHealthObservatory.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s(DALYs).In:Indicatormetadataregistrylist.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15(https://www.who.int/data/gho/indicator-metadata-registry/imr-details/158,accessed10October2024).4.WHOguidelinesonhandhygieneinhealthcare.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09(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1597906,accessed10October2024).5.AdaptedfromGuidelinesoncorecomponentsofinfectionpreventionandcontrolprogrammesatthenationalandacutehealthcarefacilitylevel.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16(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1549929,accessed10October2024).6.Minimumrequirementsforinfectionpreventionandcontrolprogrammes.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19(/iris/handle/10665/330080,accessed10October2024).7.Corecompetenciesforinfectionpreventionandcontrolprofessionals.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20.(/bitstream/handle/10665/335821/9789240011656-eng.pdf,accessed10October2024).8.Personalprotectiveequipment.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20(https://apps.who.int/iris/rest/bitstreams/1323440/retrieve,accessed10October2024).9.Waterandsanitationforhealthfacilityimprovementtool(WASHFIT).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17(/iris/bitstream/handle/10665/254910/9789241511698-eng.pdf?sequence=1&isAllowed=y,accessed10October2024).10.AlleyneG,BremanJG,ClaesonM,EvansDB,JamisonDT,JhaP,MeashamAR,MillsA,MusgroveP,editors.Diseasecontrolprioritiesindevelopingcountries,secondedition(English).Washington,D.C.:WorldBankGroup;2006(/curated/en/632721468313531105/Disease-control-priorities-in-developing-countries-second-edition,accessed24November2024).11.Universalhealthcoverage(UHC)[website].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21(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universal-health-coverage-(uhc),accessed10October2024).xiiixiii執行摘要在過去十年中,埃博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病的暴發、COVID-19大流行以及最近的猴痘病毒病等重大疫情的發生,都表明了病原體可以通過醫療機構迅速傳播。這些事件暴露了無論現有資源或國民收入水平如何,各種感染預防與控制(IPC)計劃均存在差距。此外,在全世界所有醫療機構中,患者和醫療機構工作人員每天都受到在醫療保健過程中獲得感染的影響,包括由耐藥微生物引起的感染。IPC是一個臨床和公共衛生專業,有一套基于實踐的防控措施和循證方法。IPC的目的是避免患者、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和醫療機構探視人員接受醫療保健服務期間獲得感染的傷害[1]。本執行摘要綜述了本執行摘要綜述了2024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全球感染預防與控制報告。特別是,它強調了醫療保健相關感染(HAIs)和抗微生物藥物耐藥(AMR)所造成的負擔,以及在診療環境中對患者和醫療機構工作人員造成的相關傷害。報告還介紹了在國家、WHO區域和醫療機構層面實施IPC計劃的最新全球形勢。最后,報告重點介紹了近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政治和實施文件,這些文件為各國和國際IPC團體指明了方向、行動、指標和目標,以幫助他們在實施和改進IPC方面取得進展。本報告及其執行摘要主要針對國家、國家以下和醫療機構中負責制定IPC決策和政策的人員。這其中包括政策制定者、高級管理人員、管理衛生預算的行政人員,以及國家(衛生部、公共衛生機構等)、國家以下各級和醫療機構的IPC部門人員。本報告是WHO總部和區域辦事處工作人員以及IPC領域主要合作伙伴開展的跨領域和多學科努力的成它包括許多來源的信息和數據,包括科學文獻、WHO全球數據庫、WHO使用標準化工具進行的調查,以及WHO出版物和其他機構出版的報告。它還包括一份數據和信息匯編,提供了全球和區域級以及各國收入水平的IPC概覽,并附有國家和醫療機構層面實施IPC的案例。xvixvi2.HAIs和AMR造成的不安全診療問題擔,包括相關成本的增加[2].平均而言,在急救醫院中每100名患者中,高收入類國家(HICs)有7名患者和中低收入類國家(LMICs)有15名患者在住院期間至少獲得一次HAI[3、4]圖1)。根據最新2022—2023年在歐盟和歐洲經濟區(EU/EEA)28個國家以及三個西巴爾干國家/區域進行的多國時點患病率調查估計,每100名患者中就有8人在急救醫院住院期間至少獲得過一次HAI[5]圖1)。HAI患病率因研究方法和當地情況而有所不同,不過,在大多數研究中,LMICs和區域的HAI患病率明顯高于HICs和區域[2-6]。圖.1.2022–2023年全球急救醫院住院期間至少獲得一次HAI的患者平均百分比患者平均百分比入住急救醫院在住院期間獲得至少一次HAI8%7%入住急救醫院在住院期間獲得至少一次HAI8%7%幾乎高達三分之一(30%)的重癥監護患者可能受到HAIs的影響,LMICs的發病率是HICs的2到20倍,尤其是在新生兒中[2-7]。在醫院治療的膿毒血癥病例中,約四分之一(23.6%)是醫療保健相關感染,而在成人重癥監護病房(ICUs)治療的器官功能障礙的膿毒血癥病例中,這一比例幾乎增加到一半(48.7%)[6-8]。xviixviiHAIs和AMR帶來的后果十分嚴重,可導社區帶來了重大的社會和心理負擔。對于衛生系統來說,這些負擔轉化為超負荷工作和額外成本[2]WHO,未公布的數據)。一項匯總分析顯示,與醫療保健相關的敗血癥對患者預后產生驚人影響,四分之一的受影響個體死亡(24.4%)。當患者在ICU接受治療時,這一數字急劇上升至一半以上(52.3%)[6、8]。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和WHO的數據,到2050年,全球每年有近350萬人可能因HAIs而喪生。相當于2021年全球因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AIDS)和性傳播疾病死亡人數總和的4.4倍(WHO/OECD,未出版數據)。在歐盟/歐洲經濟區(EU/EEA)國家,就傷殘調整壽命年(DALYs)1而言,六種最常見的HAIs的負擔是其他32種傳染病負擔總和的兩倍(10圖2A)。此外,據估計,在殘疾和過早死亡方面,在與AMR相關的殘疾和過早死亡負擔中,75%是由HAIs造成的[11]圖2B)。.2.與EU/EEA其他32種傳染病相比,六種最常見的HAIs的負擔(A與HAIs相關的AMR負擔(B)感染耐藥微生物患者的死亡率至少是感染敏感微生物患者的2-3倍[4,12-17]。根據WHO和OECD數據最新的估計,在全球范圍內,通過國家協調,利用多模式改進策略(MMIS)在醫療機構中實施IPC干預措施,到2050年,每年可避免82.1萬人死亡(WHO/OECD未公布的數據)。據估計,改善LMIC醫療機構中的IPC計劃每年可預防至少33.7萬例AMR相關死亡[18]。據估計,對AMR舉措的投資每年可避免非洲20萬人死亡,其中包括9萬名5歲及以下兒童死亡[19]。xviiixviii2023—2024年,根據為監測各國實施AMR全球行動計劃進展情況而建立的系統(跟蹤AMR國家自評調查[TrACSS]),9%的國家尚未制定IPC計劃或方案(圖3,A)。只有39%的國家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實施了IPC計劃(圖3,D和E),其中一些國家正在對其有效性進行監測(圖3,E)[20]。圖.3.2024年TrACSS結果并按A至E等級劃分的國家/區域地圖(指標3.5)),WHO于2023—2024年對國家IPC計劃的最低要求進行了詳細的全球調查,結果顯示,71.3%的國家(107/150)有積極的國家IPC計劃(即具正常運作的有年度工作計劃和預算WHO,未出版數據)。家只有14%(21/150WHO,未出版數據圖4).xixxix圖.4.2023–2024年按世界銀行收入水平劃分符合IPC最低要求的國家比例達到50%ofCCMR達到90%ofCCMR這項調查顯示了國家IPC計劃的先進實施領域和有待進一步改進的差距。不同收入水平國家之間存在顯著差異,HICs普遍報告實施情況較好,但在預算分配、培訓、HAI監測和監測系統方面仍存在差距,尤其是在LICs。?指南制定:10個國家中約有9個(90.7%[136/150])有制定預防HAIs指導方針的任務。其中,88%的國家(132/150)報告在制定IPC指南時使用了循證科學知識,82%的國家(123/150)積極解決指南適應當地條件的問題。):推廣了多模式改進策略。HICs的實施率較高,72.9%(35/49)已培訓IPC部門主管,83.3%(40/49)推廣了MMIS。?預算分配:只有不到一半的國家(44%[66/150])有專門的IPC預算,LICs只有33%(8/24)。?培訓和教育:雖然10個國家中有8個以上(81.3%[122/150])的國家IPC計劃提供IPC培訓內容,但只有38%(57/150)有國家IPC培訓課程,這表明需要更廣泛的培訓計劃。?HAI監測:剛剛超過一半的國家(53.3%[80/150])建立了HAI監測的多學科技術小組,但LICs明顯滯后,只有25%(6/24)建立了這樣的小組。?監測和評估:略多于一半的國家(51.3%[77/150])制定了IPC監測戰略計劃和系統,其中HICs占58.3%(28/49),LICs比例較低(45.8%[11/24])。xxxx過去七年(2018—2024年)TrACSS[20]數據的回顧顯示,全球IPC進展緩慢。然而,在2020年(26%)至2024年(37%)期間,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國家IPC計劃(D-E級)的國家比例穩步上升(圖5,紅色實線)。.5.2018–2024年根據TrACSS結果的IPC計劃水平 根據國家收入水平的不同,IPC計劃的實施水平也存在顯著差異(圖6)。總體而言,在基層、二級和三級醫療機構中,75.5%達到了IPC最低要求的50%,15.8%達到了IPC全部最低要求。在LICs,只有35.7%醫療機構達到了IPC最低要求的50%,僅有0.6%醫療機構達到IPC全部最低要求。相比之下,HICs達到IPC最低要求的比例要高得多,98.8%達到了IPC最低要求的50%,27.9%達到了IPC全部最低要求(WHO,未出版數據)。xxixxi.6.2023–2024年按世界銀行收入水平劃分符合IPC最低要求的醫療機構比例總HICs在實施所有IPC核心要素方面更為先進,而LICs在實施IPC指南、培訓與教育、監測、審計、HAI監測與反饋方面明顯有限(WHO,未出版數據)。即使在存在IPC計劃的地區,這些計劃在有利環境中的適當和可持續運作也往往不盡如人意。2019年,幾乎所有二級和三級醫療機構都有IPC計劃[21]。然而,尤其在中低收入類國家(LMICs),這些醫療機構缺乏全職的IPC專業人員、專門的IPC預算、常規的微生物實驗室支持,以及合理的工作負荷、人員配置和床位使用率。就2023—2024年實施IPC最低要求的總體得分而言,情況仍然如此,突出了不同收入水平之間IPC計劃有效性和資源可用性的持續差異,在IPC人力和財政專用資源方面尤其明顯。在二級和三級醫療機構中HAI監測和IPC監測的中位數得分非常高。然而,WHO對HAI監測的最低要求并不苛刻,因為這些要求僅包括制定戰略計劃,而不是建立HAI監測系統。盡管應對COVID-19大流行的措施激增,但在2023—2024年期間,并非所有必要的IPC人力資源、用品和產品都可用。例如,WHO關于COVID-19大流行期間基本衛生服務連續性的四次調查報告顯示,個人防護裝備缺乏或供應有限[21-25這些調查于2020年開始,并一直持續到2023年第一季度,多達65%的國家指出,缺乏IPC供應和最佳實踐應用不力是基本衛生服務中斷的主要原因[26]。在2023年的第四輪調查中,作為衛生系統恢復的一個跡象,只有24%的國家(23/93)報告其國內供應鏈系統中斷,比2021年第四季度的近50%有所下降[25]。xxiixxiiWHO/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飲用水供應、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聯合監測項目(JMP)的2024年報告提供了一幅驚人的畫面(2022年數據[27有1.7億人就診醫療機構缺乏基本供水服務,有6.97億人就診醫療機構使用未經改良的廁所或沒有廁所。28]。在2023—2024年WHO全球調查中,分別有74.7%、83.3%和85.4%的基層、二級和三級醫療機構報告持續提供供水服務,HICs報告的供水服務始終為100%,且與其它收入水平國家存在顯著差異。適當的手衛生可以挽救生命。這種手衛生習慣可以預防感染,節省經濟開支,因此是所有醫療機構對IPC的最低要求。2019年,WHO對90個國家3206個醫療機構的手衛生計劃進行的全球調查顯示,實施水平處于中等水平(350分,總分500分)。總體而言,根據參與國的收入水平存在顯著差異(HICs屬于“高級”水平,LICs屬于“基礎”水平在資源豐富與資源貧乏的醫療機構中實施手衛生做法之間存在差距[29]。這意味著有34億人使用缺乏基礎衛生服務的醫療衛生機構(護理區域和廁所的手環境衛生)。然而,在WHO2023—2024年全球調查所包括的醫療機構中,分別有75.2%、81%和84.2%的基層、二級和三級醫療機構報告在所有護理區域都有功能正常的手衛生站,HICs和LICs之間存在顯著差異(WHO,未發表的數據)。與JMP數據的這種差異可能取決于研究樣本的差異以及醫療機構自愿參與WHOIPC全球調查的事實,自愿參與調查的醫療機構它們在IPC方面可能比其它醫療機構更先進。xxiiixxiii自COVID-19大流行以來,各國已認識IPC在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中發揮關鍵作用,并堅定地致力于維持IPC政策和實踐。總體而言,IPC計劃的加強和最佳IPC實踐的實施在所有區域都有所加快。然而,仍然存在重大差距和挑戰,特別是在需要投資和長期可持續性的IPC計WHO所有區域和國家辦事處一直在使用統一的方法來支持各國進行能力建設和推進IPC行動。這依賴于與地方當局和合作伙伴共同評估IPC計劃和IPC干預措施的現狀,制定計劃,包括使用質量改進周期和分步方法進行影響和可持續性評估,以及多模式改進策略(MMIS)。WHO2023—2024年關于國家層面IPC最低要求的全球調查顯示,WHO各區域在實施IPC核心要素方面存在一些差異(WHO,未出版數據)。?據各國報告,特別是在以下方面有所改進:任命了經過IPC培訓的國家專員;根據國際標準更新和進一步制定以證據為基礎的國家IPC指南;通過標準操作程序對指南進行地方調整和實施;并將手衛生依從性確立為一項關鍵的國家指標。?WHO各區域在實施IPC核心要素方面仍存在一些重大差距。特別是確保專項預算,確保在國家和醫療機構層面實施IPC計劃,評估培訓效果,利用結果有針對性地改進IPC,以及改進HAI監測和監測系統。這些差距在非洲區域尤其明顯,特別是在財政和人力資源以及HAI監測和IPC監測的國家戰略計劃方面。盡管總體得分較高,但據報告,東地中海區域在差距方面也存在類似情況。與2021—2022年收集的數據相比,美洲區域報告在幾個核心要素有了顯著改善,但IPC在職培訓課程的可用性非常低。東南亞區域最常見的差距是缺乏專項的預算、IPC在職培訓課程以及HAI監測的戰略計劃。在西太平洋和歐洲區域,最近取得了很大的改善。然而,西太平洋區域在IPC最低要求培訓方面仍然存在差距,歐洲區域缺乏具有專項預算和國家IPC指南。2023年,通過成員國自我評估年度報告(SPAR)工具評估的IPC能力的全球平均水平保持在與往年相同的水平。然而,在WHO區域中,東南亞區域多年來能力水平有所提高,而西太平洋區域能力水平有所下降。總體而言,歐洲區域的能力水平最高,非洲區域的能力水平最低[30圖7)。xxivxxiv.7.2021–2023年全球和WHO各區域IPC指標(C.9)SPAR平均得分652021東南亞區域全球全球美洲區域xxvxxv團報告對全世界IPC計劃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著重強調雖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在實施方面仍存在一些差距。此外,由于對IPC和WASH的撤資以及將資源和資金重新分配給其他領域,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取得的一些進展最近可能已經喪失。在IPC能力和進展方面在國家和醫療機構層面,低收入國家、中低收入國家和其它收入水平國家之間IPC能力和進展出現了明顯差異。2022年版報告[2]強調了WHO全球IPC網絡自2017年以來發出的行動呼吁[31并指出了關鍵優先事項和方向。基于這些以及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吸取的經驗教訓,成員國在過去兩年中邁出了前所未有的步伐,認識并提升了IPC在全球和國家衛生議程中的重要性。2022年第75屆世界衛生大會[32]通過了一項決議,將IPC作為整個衛生系統的關鍵優先事項,要求制定一項關于IPC的全球戰略、行動計劃和監測框架。一年后,WHO有史以來的首個全球戰略[33]獲得所有會員國批準,并成為所有國家在2024年5月第77屆世界衛生大會上通過的《2024-2030年WHO全球行動計劃和監測框架(GAP/MF)》[34]的支柱[35]。該戰略的基礎是一個雄心勃勃但又鼓舞人心的愿景。WHO全球戰略指出了對改善IPC至關重要的八個戰略方向(圖8)。GAP/MF描述了有效實施這些戰略方向的行動、指標和目標,并追蹤和報告2024年至2030年期間全球、國家、區域和醫療機構層面的進展情況。GAP/MF主要針對負責在國家和醫療機構層面制定IPC計劃和實施行動的人員,旨在為他們提供指導和支持。在WHOMF中,有8項目標在國家層面優先實施,4項目標在醫療機構層面優先實施(表1)。這些目標大多可以利用現有的監測系統進行監測。xxvixxvi.8.WHOIPC全球戰略和行動計劃總體指導框架戰略方向.[33]1.全球與國家層面IPCMF核心目標?1.增加已計算成本并獲得批準IPC國家層面行動計劃和監測框架國家比例。2.增加制定應對IPC立法/法規國家比例。3.增加分配國家層面IPC方案和行動計劃明確受保護和專項預算國家比例。4.增加國家層面(通過WHO全球IPC門戶網站)達到所有WHOIPC計劃最低要求國家比例。5.增加根據SPARC.9.1將國家IPC計劃定為4級或5級和根據TrACSS將國家IPC計劃定為D級和E級國家比例。6.增加所有醫療機構中提供(1)基本水、(2)環境衛生、(3)個人衛生和(4)廢物處理服務國家比例。7.增加已實現減少HAIs國家層面目標國家比例。8.增加擁有國家層面HAI監測系統國家比例。xxviixxvii?1.增加符合所有WHOIPC計劃最低要求醫療機構比例。2.增加提供WASH專項和充足資金醫療機構比例。3.增加提供所有一線臨床和清潔人員入職及年度培訓和管理人員入職培訓醫療機構比例。4.增加擁有HAI和相關AMR監測系統的二級/三級醫療機構比例。所有國家都需要大量投資來實現這些目標,支持這些目標的利益相關方也需要調動資源。然而,令人信服的數據表明,在挽救生命和經濟收益方面,對IPC的投資可以獲得高回報[2、18、28](WHO,未公布的數據)。WHO在全球、區域和國家層面在支持所有國家開展這一努力的最前線,其他國際主要參與者、捐助者和非政府組織的行動和投資也將在全球、國家和醫療機構層面產生巨大影響,特別是在資源和專業知識有限的情況下。xxviiixxviii1.Corecompetenciesforinfectionpreventionandcontrolprofessionals.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20(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335821,accessed8November2024).2.Globalreportoninfectionpreventionandcontrol.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22(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51164,accessed8November2024).3.AllegranziB,BagheriNejadS,CombescureC,GraafmansW,AttarH,DonaldsonL,PittetD.Burdenofendemichealth-care-associatedinfectionindevelopingcountries: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Lancet.2011;377:228-41.doi:10.1016/s0140-6736(10)61458-4.4.Reportontheburdenofendemichealthcare-associatedinfectionworldwide.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11(/iris/handle/10665/80135,accessed8November2024).5.Pointprevalencesurveyofhealthcare-associatedinfectionsandantimicrobialuseinEuropeanacutecarehospitals.Stockholm:EuropeanCentreforDiseasePreventionandControl;2024(https://www.ecdc.europa.eu/en/publications-data/PPS-HAI-AMR-acute-care-europe-2022-2023,accessed8November2024).6.Globalreportontheepidemiologyandburdenofsepsis:currentevidence,identifyinggapsandfuturedirections.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20(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334216,accessed8November2024).7.Fleischmann-StruzekC,GoldfarbDM,SchlattmannP,SchlapbachLJ,ReinhartK,KissoonN.Theglobalburdenofpaediatricandneonatalsepsis:asystematicreview.LancetRespirMed.2018;6:223-30.doi:10.1016/S2213-2600(18)30063-8.8.MarkwartR,SaitoH,HarderT,TomczykS,CassiniA,Fleischmann-StruzekCetal.Epidemiologyandburdenofsepsisacquiredinhospitalsandintensivecareunit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IntensiveCareMed.2020;46:1536-51.doi.10.1007/s00134-020-06106-2.9.BalasubramanianR,VanBoeckelTP,CarmeliY,CosgroveS,LaxminarayanR.Globalincidenceinhospital-associatedinfectionsresistanttoantibiotics:Ananalysisofpointprevalencesurveysfrom99countries.PLOSMed.2023;20:e1004178.doi:10.1371/journal.pmed.1004178.10.CassiniA,PlachourasD,EckmannsT,AbuSinM,BlankHP,DucombleTetal.Burdenofsixhealthcare-associatedinfectionsonEuropeanpopulationhealth:estimatingincidence-based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sthroughapopulationprevalence-basedmodellingstudy.PLoSMed.2016;13:e1002150.doi:10.1371/journal.pmed.1002150.11.CassiniA,H?gbergLD,PlachourasD,QuattrocchiA,HoxhaA,SimonsenGSetal.Attributabledeathsanddisability-adjustedlife-yearscausedbyinfectionswithantibiotic-resistantbacteriaintheEUandtheEuropeanEconomicAreain2015:apopulation-levelmodellinganalysis.LancetInfectDis.2019;19:56-66.doi:10.1016/s1473-3099(18)30605-4.12.LaxminarayanR,DuseA,WattalC,ZaidiAK,WertheimHF,SumpraditNetal.Antibioticresistance-theneedforglobalsolutions.LancetInfectDis.2013;13:1057-98.doi:10.1016/S1473-3099(13)70318-9.13.Antimicrobialresistance:globalreportonsurveillance.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14(/iris/handle/10665/112642,accessed7November2024).14.Rapidriskassessment:carbapenem-resistantEnterobacteriaceae–8April2016.Stockholm:EuropeanCentreforDiseasePreventionandControl;2016.15.LemosEV,delaHozFP,EinarsonTR,McGhanWF,QuevedoE,Casta?edaCetal.CarbapenemresistanceandmortalityinpatientswithAcinetobacterbaumanniiinfection: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ClinMicrobiolInfect.2014;20:416-23.doi:10.1111/1469-0691.12363.16.StewardsonAJ,MarimuthuK,SenguptaS,AllignolA,El-BousearyM,CarvalhoMJetal.EffectofcarbapenemresistanceonoutcomesofbloodstreaminfectioncausedbyEnterobacteriaceaeinlow-incomeandmiddle-incomecountries(PANORAMA):amultinationalprospectivecohortstudy.LancetInfectDis.2019;19:601-10.doi:10.1016/s1473-3099(18)30792-8.xxixxxix17.ZhangY,ChenXL,HuangAW,LiuSL,LiuWJ,ZhangNetal.Mortalityattributabletocarbapenem-resistantPseudomonasaeruginosabacteremia:ameta-analysisofcohortstudies.EmergMicrobesInfect.2016;5:e27.doi:10.1038/emi.2016.22.18.LewnardJA,CharaniE,GleasonA,HsuLY,KhanWA,KarkeyAetal.Burdenofbacterialantimicrobialresistanceinlow-incomeandmiddle-incomecountriesavertiblebyexistinginterventions:anevidencereviewandmodellinganalysis.Lancet.2024;403:2439-54.doi:10.1016/s0140-6736(24)00862-6.19.VoicingAfricanprioritiesontheactivepandemic:AfricanUnionAMRlandmarkreport.AddisAbaba:AfricaCentre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2024(/download/african-union-amr-landmark-report-voicing-african-priorities-on-the-active-pandemic/,accessed7November2024).20.FoodandAgricultureOrganizationoftheUnitedNations(FAO)/UnitedNationsEnvironmentProgramme(UNEP)/WHO/WorldOrganisationforAnimalHealth(WOAH).GlobalDatabasefortheTrackingAntimicrobialResistance(AMR)CountrySelf-assessmentSurvey(TrACSS).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24(/,accessed8November2024).21.TomczykS,TwymanA,deKrakerMEA,CoutinhoRehseAP,TartariE,ToledoJPetal.ThefirstWHOglobalsurveyoninfectionpreventionandcontrolinhealth-carefacilities.LancetInfectDis.2022;22:845-56.doi:10.1016/S1473-3099(21)00809-4.22.PulsesurveyoncontinuityofessentialhealthservicesduringtheCOVID-19pandemic:interimreport,27August2020.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20(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334048,accessed8November2024).23.SecondroundofthenationalpulsesurveyoncontinuityofessentialhealthservicesduringtheCOVID-19pandemic:January-March2021:interimreport,22April2021.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21(/iris/handle/10665/340937,accessed8November2024).24.ThirdroundoftheglobalpulsesurveyoncontinuityofessentialhealthservicesduringtheCOVID-19pandemic.Interimre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