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通歷年中考語文古詩欣賞試題匯編(2003-2024)_第1頁
江蘇南通歷年中考語文古詩欣賞試題匯編(2003-2024)_第2頁
江蘇南通歷年中考語文古詩欣賞試題匯編(2003-2024)_第3頁
江蘇南通歷年中考語文古詩欣賞試題匯編(2003-2024)_第4頁
江蘇南通歷年中考語文古詩欣賞試題匯編(2003-2024)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南通歷年中考語文古詩欣賞試題匯編(2003—2024年)初

灘[清]查慎行建溪①之惡惡無比,狠石高低勢隨水。竹篙如鐵船如紙,曲折蜂窠②犬牙里。南浦迢迢六百里,大灘小灘從此始。黃河亦可濫觴③耳,不到水窮行不止。【注釋】①建溪:閩江的支流,南浦溪南流匯合崇陽溪后成為建溪。②蜂窠:即蜂巢。

這里指船夫的竹篙在礁石上磕出的痕跡。③濫觴:江河發源的地方,水少只能浮起酒杯。這句話的意思是:即使黃河滔滔,勢不可當,也可以探尋到源頭。6.頷聯中“犬牙”一詞與“其岸勢犬牙差互”(《小石潭記》)中的“犬牙”一樣,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說說其表達效果。(3

分)7.小語同學在學習上有時流露出畏難情緒,遇到困難想逃避。請結合你對尾聯的理解,寫幾句話來鼓勵他。(3

分)【答案】6.“犬牙”意為“像狗的牙齒一樣”,閩江自上灘以后,水道彎彎曲曲,猶如犬牙交錯。6.分)灘勢如犬牙的比喻,把建溪的險惡十分形象地呈現在讀者的眼前。(1分)水路險阻,更顯詩人大無畏的精神和堅持到底的決心。(1分)7.示例:小語同學,初中學習確實艱難辛苦,你的畏難情緒可以理解。你看,查慎行沿閩江初上灘,溪上有很多石灘,形勢險惡,航行危險,但他還是要探尋到源頭,不停止求索。學習也是如此,遇到困難不能畏難逃避,我們要勇敢克服困難,堅持學習,實現自己的目標。我們一起加油,好嗎?(3分)(2024年江蘇南通)黃泥山①張謇幽壑窮余賞,林陰趁夕曛。寺從山側見,水向路邊分。軒②檻詩龕敞,蔬苔廟祝③耘。便期肩一?④,種藥與鋤云。[注釋]①黃泥山:位于南通市南郊,南通狼山風景區五山之一。②軒:即新綠軒,當地人大多在此讀書。③廟祝:寺廟里主持祭禮的人。④

?(jué):一種農具。7、頷聯“寺從山側見”中的"見”,小南同學讀作“jiàn",小通同學讀作“xiàn”,你認為哪種讀音更貼合詩意?請將你的理解與同學分享。(2分)8、結合詩句,說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哪些情感。(4分)【參考答案】7、示例一:“jiàn“貼合。“見”意為看見,遠望黃泥面的側面能夠看見寺廟,盡顯黃泥山之悠遠清靜,照應置聯“幽壑窮余賞”中“賞"的景象。示例二:“xiàn貼合。“見”意為出現,詩人游覽黃泥山時,在層層幽壑中寺廟忽然出現在黃泥山山側,盡顯黃泥山之悠遠清靜,又平添了游覽的意外之趣。8、這首詩記述了張謇游覽黃泥山的所見所感。全詩圍繞“賞”字,善覽了幽壑、林陰、山寺、新綠軒等景,借景抒情,表達詩人對黃泥山美景的喜愛和游玩時的欣喜之情;尾聯“便期肩一,種藥與鋤云”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對美景的流連忘返和對歸隱生活的向往之情。(2023年江蘇南通)己亥雜詩(其二十八)[清]龔自珍不是逢人苦譽[注]君,亦狂亦俠亦溫文。照人膽似秦時月,送我情如嶺上云。【注】苦譽:極力贊美。7、依據一、二兩句,用自己的話說說龔自珍的這位朋友是一個怎樣的人。(3分)8、結合“照人膽似秦時月,送我情如嶺上云”,說說你在交友方面得到的啟示。(3分)【參考答案】7、龔自珍的朋友是一位狂放、俠義、溫文爾雅的人。8、“照人膽似秦時月”是說龔自珍的朋友與人相處肝膽相照,“送我情如嶺上云”是說龔自珍的朋友對他情深意切。由此我得到啟發,與人交友要坦誠相待,情真意切,給人以溫暖。(2022江蘇南通)與趙菖①茶宴[唐]錢起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②醉流霞③。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注釋]①趙莒:錢起的朋友。②羽客:道士。③流霞:傳說中天上神仙的飲料。7.結合詩句,說說詩人茶宴時的環境有什么特點。(3分)8.這首詩體現了詩人怎樣的生活態度。(3分)【參考答案】7.翠竹林下,蟬鳴聲中,夕陽西下,呈現出幽靜清雅的特點。解析:此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把握。作答時,須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抓住詩歌中的關鍵詞“竹下”“蟬聲”“影斜”得出答案。根據題干要求,注意要“結合詩句”。8.體現了詩人試圖在自然山水的幽靜清雅中拂去心靈的塵土,舍棄一切塵世的浮華,與清風明月、浮云流水、靜野幽林相伴,求得心靈的凈化與升華。解析:此題考查對詩人創作背景及創作情感的分析。詩里描繪的是一幅雅境啜茗圖,除了竹林、夕陽外,詩人還以蟬為意象,蟬與竹都是古人用以象征峻清高志的意象之一。這樣,使全詩所烘托的閑雅志趣愈加強烈。“塵心洗盡興難盡”中“塵心”指的是心為世俗事務所牽累,可見詩人想擺脫塵世間的一切煩惱,求得心靈的凈化。(2021江蘇南通)日人石井君索和即用原韻①[清]秋瑾漫云女子不英雄,萬里乘風獨向東。詩思一帆海空闊,夢魂三島月玲瓏。銅駝②已陷悲回首,汗馬③終慚未有功。如許傷心家國恨,那堪客里度春風。【注釋】①這首詩是詩人1904年赴日留學途中應日本人石井菊次郎要求所作。②銅駝:借指國家。③汗馬:指為革命奔走的自己。7.秋瑾在《滿江紅》中寫道:“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本詩中與之表意相近的詩句是“ , ”(2分)8.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哪些情感?(4分) 【參考答案】7.漫云女子不英雄萬里乘風獨向東8.①去國懷鄉、壯志難酬之情;②救國救民之志。(2020江蘇南通)野渡[清]張謇野靜河流闊,蘆梢一向風。船趨①繩力健,水嚙岸根空。村柵牛羊熟,灘菰②雁騖豐。但無滄海警③,安樂是吾通。【注釋】①趨:疾行。②菰:生長在水里的一種草本植物。③滄海警:海上傳來的倭寇侵擾的警報。7.本詩頷聯中“嚙”字用得很巧妙。請說說妙在何處。(3分)8.請以首聯或頸聯為例,談談詩歌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3分)【參考答案】7.示例:“嚙”動詞,形象生動的寫出了水不斷侵蝕河岸的情景。解析:此題考查詞語的賞析。賞析時要理解詞語的意思,“嚙”是“啃食”的意思,生動形象的寫出了河水不斷侵蝕河岸的情景。8.示例:首聯:沉著冷靜,熱愛晚間的美景。頸聯:表達了詩人對鄉間生活的熱愛。解析:此題考查對詩人思想感情的把握。這要結合全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進行。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抗擊倭寇,希望人民安居樂業的思想感情。首聯寫景,寫出晚間環境的幽靜,這是詩人在岸邊巡視,表達了詩人沉著冷靜,對夜間景色的喜愛之情;頸聯寫鄉村的景物,“熟”“豐”兩字表現出詩人對鄉村的熱愛之情。(2019江蘇南通)泛海懷通州【宋】文天祥江波無奈暮云陰,一片朝宗只此心今日海頭覓船去,始知百煉是精金。【注釋】朝宗:歸向大宋王朝。6.這首詩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2分)

答:

7.你從哪些詞句中讀出了文天祥在通州的艱難處境?請簡析。(4分)答:

【參考答案】6.這首詩抒發了詩人百折不撓的堅定信念、臨危不懼的堅強意志和忠貞報國的思想感情。7.此詩首句寫景“江波無奈暮云陰”描寫波濤浩渺,暮色蒼茫,反襯出艱難困苦的處境。(2018江蘇南通)減字木蘭花競渡[宋]黃裳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氣。金碧樓西,銜得錦標第一歸。6.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都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這首詞描會的是

(填寫節日名稱)的場景。(2分)7.有評論者認為詞中“飛”改為“沖”更好。你認為有道理嗎?請主說理由。(4分)答:

【參考答案】6.端午【解析】此題考查對詩歌主題的把握。題目是“競渡”,契合端午節賽龍舟的傳統,“深深楊柳”也說明樹蔭濃密,暗示著夏季。7.(1)有道理,“沖”比“飛”好。“沖”字更能表現出在龍舟競賽時劃龍舟人的氣勢沖天,從眾多龍舟中脫穎而出爭得第一的豪邁氣概,照應題目“競渡”中的“競”字,也照應下文的“驚退萬人爭戰氣”的“爭”字,更加地生動形象有氣勢。【解析】此題考查對字詞的賞析能力。首先要能辨別兩字之間不同的表現力,其次更重要的是要把兩個字分別放在上下文中去體味推敲,看哪個字更能符合全詩豪邁有氣勢的意境。(2017江蘇南通)晝居池上亭獨吟【唐】劉禹錫日午樹陰正,獨吟池上亭。靜看蜂教誨,閑想鶴儀形。法酒①調神氣,清琴入性靈。浩然機②已息,幾杖復何銘③。【注】①法酒:按照法定規格釀造的酒。②機:心意,心愿。③幾杖……銘:給幾、杖作銘文(含自警或勸誡意)。6.這首詩抒發了劉禹錫________、______的心緒。(2分)7.詩人“閑想鶴儀形”,他心中鶴的形象與下面第(1)聯還是第(2)聯所描寫的鶴形象相似?請結合本詩頸聯或尾聯,說說你的理解。(4分)(1)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秋詞》)(2)臨風一唳思何事?悵望青田云水遙。(白居易《池鶴》)【參考答案】6、【參考答案】不被重用的失意不平,追求高尚人格和高雅志趣【試題解析】“心緒”即心思、心情。其實是一個范圍較大的詞語,答題時要仔細推敲。同時,要注意“獨吟”“蜂教誨”“閑想”“鶴儀形”“清琴”“已息”等詞的內涵,還要對劉禹錫的生平有一定的了解。《晝居池上亭獨吟》應該抒寫的是作者對政治上失意的感慨和保持高尚節操的情懷。7、【參考答案】與第(2)聯鶴的形象相似。“閑想鶴儀形”中的“鶴儀形”指君子的儀形,表達了作者對高尚人格的追求。尾聯“浩然機已息,幾杖復何銘”做達觀之語,正好與“鶴儀形”相契合,表明不失為君子風度。白居易筆下的“池鶴”也是這樣一個堅守君子風度的形象。【試題解析】這一題是前一題的延伸。首先我們要知道“閑想鶴儀形”中的“鶴”是怎樣的形象:品德高

尚、卓然不群、志趣高雅的君子形象。“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借黃鶴直沖云霄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奮發進取的豪情和豁達樂觀的情懷;而“臨風一唳思何事?悵望青田云水遙”表現了鶴不事權貴的孤高品格和超凡風姿,同時表達了詩人對閑適的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對仕途沉浮、官場黑暗的厭倦和無奈。比照詩歌“獨吟”“靜”“閑”“息”“清琴”等詞的語境,“閑想鶴儀形”應該與第(2)聯所描寫的鶴形象更接近、更相似。(2016江蘇南通)天平山中[明]楊基細雨茸茸濕楝①花,南風樹樹熟枇杷。徐行不記山深淺,一路鶯啼送到家。【注】①楝(liàn):楝樹,落葉喬木,春天開淡紫色花。6.請發揮想像,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詩歌前兩句展現的畫面。(3分)7.有人認為本詩末句中“送”字用得最為精妙,請說說“妙”在何處。(3分)【參考答案】6.在綿綿春雨中,楝樹開出了淡紫色的花朵,由于沾上了雨珠,顯得格外嬌艷和滋潤。南風輕輕吹拂,在郁郁蔥蔥的草木叢里,不時露出一樹樹金黃色的枇杷。(3分)7.“送”字是擬人手法.(1分)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回家路上“鶯啼”相伴的情景;(1分)表現了詩人悠然自得的閑適心情。(1分)(2015江蘇南通)望江南①李煜閑夢遠,南國②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注】①望江南:詞牌名。這首詞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國入宋后所作。②南國:李煜故國南唐,都城在金陵(今南京)。6.這首詞寫江南秋景,選取了江山、、、明月等典型景物,描繪出南國秋天的景色。(3分)7.有人評價這首詞“樸素自然,沒有一句直露地抒情,但又句句融情”,試以末句“笛在明月樓”為例,加以賞析。(3分)答:【參考答案】6.蘆花孤舟肅殺、凄寒【解析】此題考查對詩歌意象的把握。比較簡單。7.在營造的靜謐氣氛中,忽聞短笛聲聲,彌散在明月之下,正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人通過笛聲的凄清反襯出囚居生活的孤寂之感,亡國之恨。【解析】此題考查對詩句的賞析。這首詞是后主被俘入宋的追憶和回想,借助夢中的美景來抒發自己心中的亡國之恨,追思之情。完成時,要聯系詩人的遭遇。(2014江蘇南通)狼山觀海王安石萬里昆侖誰鑿破,無邊波浪拍天來。曉寒云霧連窮嶼,春暖魚龍化蟄雷。閬苑①仙人何處覓?靈槎②使者幾時回?遨游半在江湖里,始覺今朝眼界開。【注釋】①閬苑: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②靈槎:古代神話中往來天上的木筏。6.首聯描繪了景物氣勢磅礴的特點,請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4分)答:7.尾聯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答:【參考答案】6.首聯使用想象、夸張等手法,用“鑿破”“拍”等頗具表現力的詞語描繪景物氣勢磅礴的特點。解析:此題考查詩句語言的賞析。完成時,要注意“首聯”“頷聯”“頸聯”“尾聯”等概念,賞析時,可從修辭和表現手法等角度進行分析。“首聯”中前半句用了想象的表現手法,后半句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7.抒發了詩人面對浩瀚水面時眼界開闊、心胸豁然開朗的欣喜、贊嘆之情。解析:此題考查對詩句蘊含情感的把握。此句中,作者面對大海發出了感慨。自己面對的大多是江湖,現在面對大海才感覺眼界大開,所以抒發了作者內心的豁然開朗的情感。(2013江蘇南通)天凈沙·春【元】白樸春山暖日和風,闌桿樓閣簾櫳,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注釋】①簾櫳:帶簾子的窗戶。②飛紅:花瓣飛舞,像落花。6.畫線句展示了一幅、的美麗畫面。(2分)7.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有“小橋流水人家”之句,它和這里的“小橋流水飛虹”所表達的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參考答案】6.風和日麗、和煦明媚、春意盎然(意思對即可)7.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借“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好畫面,襯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內心的孤獨凄涼以及對家鄉親人的思念。而這首小令中,則通過“小橋流水飛虹”之景,抒發了在明媚春光里陶醉、喜悅、愜意之情。(意思對即可)(2012江蘇南通)春草[宋]劉敞春草綿綿不可名,水邊原上亂抽榮。似嫌車馬繁華地,才入城門便不生。6.“水邊原上亂抽榮”中“亂”字寫出了春草什么特點?(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第三、四兩句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6.“亂”突出了春草生命力強、生長旺盛的特點。7.借物抒情,表達了詩人厭惡世俗、不愿追名逐利的思想感情。(2011江蘇南通)書湖陰先生①壁王安石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②送青來。【注釋】①湖陰先生:王安石寓居金陵紫金山下時的鄰居。②排闥:推開門。①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答:②請你展開合理想像,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兩山排闥送青來”所表現的畫面具體地描述出來。(2分)答:【參考答案】4.①表達了詩人閑居時恬淡的心境和對田園山水風光的喜愛之情。②示例:推開門,兩座郁郁青青的山巒殷勤而急切地撲人眼簾,滿眼翠綠,令人心曠神怡。(將“兩山排闥”理解成“兩山像推開門一樣”亦可)解析:①考查對詩歌主題的理解和把握。閱讀詩歌后,我們可以讀到詩歌所描寫的都是田園景色,茅屋、花木、水田、山。從中,我們可以判斷出該詩抒發了作者對田園風光的喜愛之情。②考查對詩句內容的把握。根據注釋,可以知道“排闥”是“推開門”的意思。另外,題目要求答案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所以完成時,要運用恰當的修辭手法。(2010江蘇南通)竹石鄭燮①▲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②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注】①鄭燮:號板橋。清代著名書畫家、詩人,為“揚州八怪”之一。②破巖:破裂的巖石縫隙。①請從“認、咬”兩詞中選擇一個填入原詩空白處。應填▲。(1分)②這首詩表面寫竹,其實寫人。詩人在贊美竹的▲品格的同時,寄寓了自己決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高傲風骨。(2分)【參考答案】①咬(1分)②堅韌,執著(意思對即可,2分)(2009江蘇南通)春雪韓愈新年都未有芳華,二用初驚見草芽。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①詩中的第二句中,“驚”一詞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情?(2分)②詩的三、四兩句富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生動傳神。試從修辭的角度進行賞析。(2分)【參考答案】5、①用“驚”一詞表現了詩人終于見到春色的驚訝、欣喜之情。②用白雪盼春的擬人手法,表現了詩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動而傳神;把白雪比喻成飛花,把初春的冷落寫成了仲春的熱鬧,富有情趣。(2008江蘇南通)春行即興李華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⑴這是一首寫春景的詩,結合詩句內容說說這首詩寫出了環境的什么特點。(2分)⑵詩的三、四句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2分)【參考答案】7.⑴“草萋萋”“無人”“花自落”“鳥空啼”突出了此刻環境的寧靜、凄涼。(2分)⑵透露出一絲傷春凄涼之情、孤獨之感。(從“自”“空”“無人”等詞語看出。)(2分)(2008江蘇海門)雪梅盧梅坡①梅雪爭春未肯降②,騷人閣③筆費評章④。梅須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注)①盧梅坡:宋詩人。②降(xiáng):服輸。③閣:同“擱”,放下。④評章:評議的文章,這里指評議梅與雪的高下。①從“差、欠、遜、少”等字中選擇一個填入原詩中的空白處,應為。(2分)②這首詩揭示了怎樣的人生哲理?(2分)(2007江蘇南通)江南春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⑴結合詩題,展開合理想像,用優美流暢的語言,把詩前兩句所呈現的畫面具體描述出來。⑵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參考答案】6.⑴遼闊的千里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⑵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江南景物的贊美與神往。(或答“表達了詩人對風景依舊,物是人非的感慨。”)(每題2分,共4分)(2006年江蘇海門中考試題)小池楊萬里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1)這首詩清新活潑,情趣盎然。請你展開合理想像,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一、二兩句所表現的畫面具體地描述出來。(2)詩的三、四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頭”歷來為人們所推崇,原因是什么?請作簡要分析。【參考答案】6.不設統一答案。①(準確體現原詩的意思,1分;語言具體形象,1分。共2分)示例:清幽靜謐的小池里,澄澈透明的水流從細小的泉眼中緩緩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