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技術應用手冊_第1頁
現代農業技術應用手冊_第2頁
現代農業技術應用手冊_第3頁
現代農業技術應用手冊_第4頁
現代農業技術應用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現代農業技術應用手冊TOC\o"1-2"\h\u4716第一章現代農業技術概述 3156601.1現代農業技術的定義與特點 328381.1.1定義 375611.1.2特點 3321381.2現代農業技術發展趨勢 3132261.2.1生物技術的發展 3313121.2.2信息化技術的應用 4268831.2.3工程技術的創新 471471.2.4環境友好型技術的發展 4290221.2.5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的完善 49454第二章智能化農業技術 4131062.1農業物聯網技術 4326342.2農業大數據技術 480842.3農業云計算技術 512770第三章精準農業技術 5242783.1精準播種技術 5146703.2精準施肥技術 679623.3精準灌溉技術 6656第四章設施農業技術 6318274.1設施栽培技術 7149854.1.1設施類型及選擇 7301024.1.2設施內作物種植模式 7150584.1.3設施內作物栽培技術 7168074.2設施養殖技術 7154884.2.1設施類型及選擇 795004.2.2設施內養殖模式 726234.2.3設施內養殖技術 7160304.3設施環境調控技術 7297244.3.1溫度調控技術 887044.3.2濕度調控技術 868294.3.3光照調控技術 885214.3.4通風調控技術 852484.3.5環境監測與控制技術 823273第五章生物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 8184205.1轉基因技術 878525.1.1轉基因作物的研發 8258355.1.2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評價 818315.1.3轉基因作物的推廣與應用 912695.2生物農藥技術 9214315.2.1微生物農藥 9281285.2.2植物源農藥 9121035.2.3動物源農藥 945715.3生物肥料技術 9129205.3.1微生物肥料 93895.3.2有機肥料 1091885.3.3生物肥料的應用前景 1026529第六章農業機械化技術 10203666.1農業機械化裝備 1090346.1.1概述 10222086.1.2常用農業機械化裝備 10319576.2農業機械化操作 1091856.2.1操作原則 1048106.2.2操作要點 11189636.3農業機械化維護 11183316.3.1維護原則 1157766.3.2維護要點 1132246第七章農業信息化技術 1125947.1農業電子商務技術 1184367.1.1概述 11253877.1.2技術構成 1277927.1.3應用案例 12258767.2農業信息技術服務 12279687.2.1概述 12123237.2.2技術構成 12179737.2.3應用案例 13217617.3農業信息資源管理 13117787.3.1概述 13270067.3.2管理內容 1380637.3.3應用案例 1320557第八章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 14248048.1節水農業技術 14132638.2節能農業技術 1491948.3資源循環利用技術 1429748第九章環保型農業技術 15204759.1生態農業技術 1529189.1.1生態種植技術 1537979.1.2生態養殖技術 15157819.1.3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技術 15141559.2有機農業技術 15255409.2.1有機肥料應用技術 15202359.2.2生物防治技術 16174929.2.3有機農業認證與監管 16254869.3農業廢棄物處理技術 16233789.3.1秸稈資源化利用技術 16152679.3.2畜禽糞便處理技術 16112759.3.3農膜回收與處理技術 1611825第十章農業災害防治技術 172235410.1病蟲害防治技術 17413210.1.1病蟲害監測與預警 171644810.1.2生物防治技術 173139210.1.3化學防治技術 17718910.1.4綜合防治技術 172967710.2自然災害防治技術 172814110.2.1洪澇災害防治技術 17633910.2.2旱災防治技術 171367810.2.3地質災害防治技術 17430810.3農業風險管理與保險技術 18399610.3.1農業風險管理 181248810.3.2農業保險技術 181725610.3.3農業風險管理與服務體系 18第一章現代農業技術概述1.1現代農業技術的定義與特點1.1.1定義現代農業技術是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運用現代科學理論、先進技術手段和現代管理方法,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技術體系。1.1.2特點(1)高度集成性:現代農業技術將多種技術手段進行集成,包括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工程技術、環境科學等,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農業技術體系。(2)智能化:現代農業技術通過信息技術、物聯網、大數據等手段,實現農業生產過程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生產效率。(3)綠色環保:現代農業技術注重生態保護和環境友好,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手段,降低農藥、化肥使用量,減輕對環境的負擔。(4)可持續發展:現代農業技術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通過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1.2現代農業技術發展趨勢1.2.1生物技術的發展生物技術是現代農業技術的核心,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發酵工程等。未來生物技術將在改良農作物品種、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防治病蟲害等方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1.2.2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信息化技術是現代農業技術發展的重要支撐,主要包括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未來信息化技術將在農業生產管理、農產品質量追溯、市場預測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1.2.3工程技術的創新工程技術是現代農業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農業機械化、設施農業、節水灌溉等。未來工程技術將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減輕農民勞動強度、保障糧食安全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1.2.4環境友好型技術的發展環境友好型技術是現代農業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主要包括生態農業、循環農業、有機農業等。未來環境友好型技術將在保障農業可持續發展、提高農產品質量、促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1.2.5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的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是現代農業技術發展的重要保障,未來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將進一步完善,包括政策支持、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等方面。這將有助于推動我國現代農業技術發展,實現農業現代化。第二章智能化農業技術2.1農業物聯網技術農業物聯網技術是利用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將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智能化連接,實現信息的快速傳遞和精準管理。該技術主要包括傳感器技術、網絡通信技術、數據處理技術等。在農業生產中,傳感器技術可以實時監測土壤濕度、溫度、光照等環境參數,以及作物生長狀態等信息,為農業生產提供科學依據。網絡通信技術則負責將傳感器收集到的數據傳輸至數據處理中心,實現信息的快速傳遞。數據處理技術則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為農業生產提供決策支持。2.2農業大數據技術農業大數據技術是指運用大數據分析方法,對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海量數據進行挖掘、分析和應用,以實現農業生產的智能化、精準化。農業大數據技術主要包括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處理、數據分析等環節。在農業大數據技術中,數據采集環節通過各種傳感器和監測設備,收集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各類數據;數據存儲環節將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有效存儲,保證數據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數據處理環節對數據進行清洗、轉換和整合,為數據分析提供準確的基礎數據;數據分析環節則運用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為農業生產提供決策依據。2.3農業云計算技術農業云計算技術是指利用云計算技術,將農業生產過程中的計算、存儲、網絡等資源進行整合,為農業生產提供高效、便捷的計算服務。農業云計算技術主要包括云計算基礎設施、云計算平臺、云計算應用等。在農業云計算技術中,云計算基礎設施為農業生產提供高功能的計算、存儲和網絡資源;云計算平臺則提供了一系列的云計算服務,如數據存儲、數據處理、數據分析等;云計算應用則是指基于云計算平臺開發的各類農業應用,如智能灌溉、智能施肥、病蟲害預警等。通過農業云計算技術,農業生產者可以充分利用云計算資源,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實現農業生產的智能化和可持續發展。第三章精準農業技術精準農業技術是一種基于信息技術的現代化農業生產方式,旨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資源消耗、保護生態環境。本章將詳細介紹精準農業技術中的精準播種、精準施肥和精準灌溉技術。3.1精準播種技術精準播種技術是指利用先進的農業信息技術和設備,實現種子在土壤中的精確、均勻、高效播種。其主要內容如下:(1)種子質量檢測: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質量檢測,保證種子純度、發芽率等指標達到國家標準。(2)土壤分析:通過對土壤進行采樣和分析,了解土壤的肥力、水分、pH值等指標,為精準播種提供依據。(3)播種設備優化:采用先進的播種設備,如播種機、無人機等,實現種子在土壤中的精確、均勻播種。(4)播種深度和密度控制:根據土壤條件和作物需求,合理控制播種深度和密度,提高種子發芽率和生長速度。3.2精準施肥技術精準施肥技術是指根據作物生長需求和土壤肥力狀況,合理施用肥料,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其主要內容如下:(1)土壤養分測試:通過土壤養分測試,了解土壤中的氮、磷、鉀等元素含量,為施肥提供科學依據。(2)作物需肥規律研究:研究作物在不同生長階段的需肥規律,制定合理的施肥計劃。(3)肥料配方優化:根據土壤養分狀況和作物需求,優化肥料配方,提高肥料利用率。(4)施肥技術改進:采用先進的施肥設備和技術,如滴灌施肥、葉面施肥等,提高施肥效果。3.3精準灌溉技術精準灌溉技術是指根據作物需水規律和土壤水分狀況,合理灌溉,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其主要內容如下:(1)土壤水分監測:通過土壤水分監測設備,實時了解土壤水分狀況,為灌溉提供依據。(2)作物需水規律研究:研究作物在不同生長階段的需水規律,制定合理的灌溉計劃。(3)灌溉設備優化:采用先進的灌溉設備,如滴灌、噴灌等,提高灌溉效率。(4)灌溉制度改進:根據土壤水分狀況和作物需水規律,調整灌溉制度,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利用。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精準農業技術,農業生產者可以更加科學地管理作物生長,提高農業產量和品質,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第四章設施農業技術4.1設施栽培技術設施栽培技術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溫室、大棚、中棚等設施內的作物種植技術。設施栽培技術以科學規劃、合理布局、高效生產為目標,通過人工調控環境條件,實現作物周年生產。4.1.1設施類型及選擇設施類型主要包括溫室、大棚和中棚。溫室分為連棟溫室和單棟溫室,大棚分為標準大棚和簡易大棚。根據地區氣候、作物種類和生產規模,選擇合適的設施類型。4.1.2設施內作物種植模式設施內作物種植模式有單作、間作、套作和輪作等。根據作物生態特性、市場需求和經濟效益,合理選擇種植模式。4.1.3設施內作物栽培技術設施內作物栽培技術包括種子處理、播種、育苗、移栽、施肥、灌溉、病蟲害防治等環節。針對不同作物和生長階段,采用相應的栽培技術,保證作物生長良好。4.2設施養殖技術設施養殖技術是指在人工建造的設施內進行動物養殖的技術,主要包括畜禽舍、魚塘、網箱等。設施養殖技術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能耗和減少污染為目標。4.2.1設施類型及選擇設施養殖類型包括畜禽舍、魚塘、網箱等。根據養殖對象、地區氣候和養殖規模,選擇合適的設施類型。4.2.2設施內養殖模式設施內養殖模式有單養、混養和輪養等。根據養殖對象的生態特性、市場需求和經濟效益,合理選擇養殖模式。4.2.3設施內養殖技術設施內養殖技術包括飼料配方、飼養管理、疫病防治等環節。針對不同養殖對象和生長階段,采用相應的養殖技術,保證養殖效益。4.3設施環境調控技術設施環境調控技術是指通過對設施內溫度、濕度、光照、通風等環境因素進行人工調控,以滿足作物生長和動物養殖需求的技術。4.3.1溫度調控技術溫度調控技術包括加溫、降溫、保溫等措施。通過調節設施內的溫度,保證作物生長和動物養殖的適宜溫度范圍。4.3.2濕度調控技術濕度調控技術包括加濕、除濕等措施。通過調節設施內的濕度,保證作物生長和動物養殖的適宜濕度范圍。4.3.3光照調控技術光照調控技術包括補光、遮光等措施。通過調節設施內的光照,滿足作物生長和動物養殖的光照需求。4.3.4通風調控技術通風調控技術包括自然通風和強制通風等措施。通過調節設施內的通風,保證設施內空氣質量,降低病蟲害發生風險。4.3.5環境監測與控制技術環境監測與控制技術包括溫度、濕度、光照、通風等環境因素的實時監測與自動控制。通過環境監測與控制技術,實現設施內環境的精準調控,提高生產效率。第五章生物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5.1轉基因技術轉基因技術,是指通過分子生物學方法,將特定基因導入到目標生物體的基因組中,使其表現出新的性狀或增強原有性狀的一種技術。在農業領域,轉基因技術主要應用于作物抗病、抗蟲、抗逆等方面。5.1.1轉基因作物的研發轉基因作物的研發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基因挖掘、基因克隆、遺傳轉化、品種選育等。基因挖掘是指從自然界中尋找具有有益性狀的基因;基因克隆是將目標基因從供體生物中分離出來;遺傳轉化是將目標基因導入到受體生物的基因組中;品種選育則是對轉基因植株進行篩選和改良,培育出具有優良性狀的新品種。5.1.2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評價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評價是保證其在農業生產中廣泛應用的關鍵環節。安全性評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基因表達產物的安全性、遺傳穩定性、生態安全性、食品安全性等。通過嚴格的評價體系,保證轉基因作物在投入生產前達到安全標準。5.1.3轉基因作物的推廣與應用轉基因作物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已取得顯著成效,如抗蟲棉、抗病稻等。但是轉基因作物的推廣與應用仍面臨一些挑戰,如公眾接受度、技術監管、市場競爭力等。未來,應加強對轉基因作物的宣傳和科普,提高公眾的認知度,促進轉基因技術的健康發展。5.2生物農藥技術生物農藥技術是指利用生物資源開發的新型農藥,具有環保、高效、低毒等特點。生物農藥主要包括微生物農藥、植物源農藥、動物源農藥等。5.2.1微生物農藥微生物農藥是指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謝產物防治農作物病蟲害的農藥。這類農藥具有繁殖快、適應性強、不易產生抗藥性等優點。常見的微生物農藥有細菌、真菌、病毒等。5.2.2植物源農藥植物源農藥是指從植物中提取的具有殺蟲、抗菌等作用的物質。這類農藥具有來源廣泛、毒性低、對環境友好等優點。常見的植物源農藥有印楝素、苦參堿等。5.2.3動物源農藥動物源農藥是指從動物中提取的具有殺蟲、抗菌等作用的物質。這類農藥具有高效、低毒、無污染等優點。常見的動物源農藥有昆蟲激素、昆蟲信息素等。5.3生物肥料技術生物肥料技術是指利用生物資源提高土壤肥力、改善作物生長環境的一種技術。生物肥料主要包括微生物肥料、有機肥料等。5.3.1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是指含有一定數量有益微生物的肥料,能促進作物生長、提高土壤肥力。這類肥料具有繁殖快、適應性強、無污染等優點。常見的微生物肥料有根瘤菌、菌肥等。5.3.2有機肥料有機肥料是指以動植物殘體、糞便等為原料,經過微生物發酵制成的一種肥料。這類肥料具有營養豐富、改良土壤、提高作物品質等優點。常見的有機肥料有雞糞、豬糞、牛糞等。5.3.3生物肥料的應用前景生物肥料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前景廣闊,不僅能提高作物產量,還能改善土壤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未來,應加強對生物肥料的研究與開發,提高其應用效果,為我國農業生產提供有力支持。第六章農業機械化技術6.1農業機械化裝備6.1.1概述農業機械化裝備是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用以替代人力和畜力,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各種機械和設備。農業機械化裝備的發展水平直接關系到農業生產效率、農產品質量和農業現代化進程。6.1.2常用農業機械化裝備(1)耕作機械:包括鏵犁、旋耕機、深松機等,用于土地耕作和整地。(2)播種機械:包括播種機、移栽機等,用于作物播種和移栽。(3)收獲機械:包括收割機、脫粒機、秸稈還田機等,用于作物收獲和秸稈處理。(4)灌溉機械:包括噴灌機、滴灌設備等,用于農田灌溉。(5)農產品加工機械:包括碾米機、磨面機、飼料加工設備等,用于農產品初加工。6.2農業機械化操作6.2.1操作原則(1)熟悉機械功能:操作者應充分了解所使用的農業機械的功能、結構、工作原理等,以保證安全、高效地完成農業生產任務。(2)遵循操作規程:操作者應嚴格按照農業機械化操作規程進行操作,保證機械的正常運行和作業質量。(3)注意安全防護:操作者應加強安全防護意識,定期檢查和維護機械,防止發生。6.2.2操作要點(1)耕作機械操作:在耕作過程中,應根據土壤質地、作物種植要求選擇合適的耕作機械,調整耕作深度、速度等參數,保證耕作質量。(2)播種機械操作:在播種過程中,應根據作物種類、播種密度等要求調整播種機械,保證播種均勻、深度適宜。(3)收獲機械操作:在收獲過程中,應根據作物成熟度、天氣條件等因素選擇合適的收獲機械,保證收獲質量。(4)灌溉機械操作:在灌溉過程中,應根據作物需水量、土壤濕度等條件調整灌溉機械,實現高效灌溉。6.3農業機械化維護6.3.1維護原則(1)定期檢查:對農業機械進行定期檢查,及時發覺和解決故障。(2)按時保養:按照機械保養周期進行保養,保證機械正常運行。(3)及時維修:發覺機械故障時,及時進行維修,防止故障擴大。6.3.2維護要點(1)耕作機械維護:定期檢查耕作機械的刀片、齒輪等部件,保持清潔、潤滑,防止磨損和故障。(2)播種機械維護:定期檢查播種機械的播種部件、傳動系統等,保證播種均勻、順暢。(3)收獲機械維護:定期檢查收獲機械的切割器、脫粒部件等,保持其正常工作狀態。(4)灌溉機械維護:定期檢查灌溉機械的泵、管道等部件,保證灌溉效果。通過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勞動強度,為我國農業現代化做出貢獻。第七章農業信息化技術7.1農業電子商務技術7.1.1概述農業電子商務技術是指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網絡平臺實現農產品交易、物流配送、信息交流等功能的一種新型商業模式。農業電子商務技術為農業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提供了便捷的交易渠道,提高了農業產業鏈的運作效率。7.1.2技術構成農業電子商務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網絡基礎設施:包括互聯網、移動通信網絡等,為農業電子商務提供信息傳輸通道。(2)電子商務平臺:包括農產品交易網站、移動應用等,為用戶提供在線交易、信息發布、交流互動等功能。(3)支付系統:包括在線支付、移動支付等,為用戶提供便捷的支付手段。(4)物流配送系統:通過現代物流技術,實現農產品從產地到消費者手中的快速、安全、高效配送。7.1.3應用案例我國農業電子商務技術取得了顯著成果,以下是一些典型應用案例:(1)巴巴集團旗下的淘寶網、天貓等平臺,為農產品上行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2)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通過產地直采、溯源保真等方式,提升了農產品品質和消費者信任。7.2農業信息技術服務7.2.1概述農業信息技術服務是指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為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等領域提供信息支持的一種服務模式。農業信息技術服務能夠提高農業產業鏈的信息透明度,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7.2.2技術構成農業信息技術服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農業大數據:通過收集、整合、分析農業產業鏈各環節的數據,為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提供決策支持。(2)農業物聯網:運用物聯網技術,實現對農業生產環境的實時監測、智能控制。(3)農業智能決策支持系統:結合人工智能技術,為農業生產者提供種植、養殖、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的決策建議。(4)農業信息化培訓與推廣: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提高農業從業者信息化素養。7.2.3應用案例以下是一些農業信息技術服務的典型應用案例:(1)我國農業部門推廣的“農技寶”平臺,為農民提供政策信息、市場行情、技術指導等服務。(2)公司推出的“智慧農業”解決方案,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農業生產環境的智能監控與管理。7.3農業信息資源管理7.3.1概述農業信息資源管理是指對農業信息資源進行有效整合、開發、利用、維護的過程。農業信息資源管理旨在提高農業信息資源的利用效率,為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提供有力支持。7.3.2管理內容農業信息資源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農業信息資源整合:將分散的農業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形成統一的農業信息資源庫。(2)農業信息資源開發:針對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的需求,開發相應的農業信息產品和服務。(3)農業信息資源利用:通過農業信息技術服務,為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提供信息支持。(4)農業信息資源維護:對農業信息資源庫進行定期更新、維護,保證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7.3.3應用案例以下是一些農業信息資源管理的典型應用案例:(1)我國農業部門建立的“全國農業信息資源庫”,為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2)地方依托農業信息資源,開展農業產業扶貧、農業品牌推廣等工作,助力鄉村振興。第八章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8.1節水農業技術節水農業技術是針對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提出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合理利用水資源,提高農業用水效率,減少水資源浪費。節水農業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水資源管理:建立健全水資源管理機制,實施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優化水資源配置。(2)節水灌溉技術:采用滴灌、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降低灌溉水利用率。(3)農業結構調整:調整種植結構,推廣節水型作物,提高農業用水效率。(4)土壤改良: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保水能力。(5)農業廢棄物利用:利用農業廢棄物制作生物質炭,提高土壤保水能力。8.2節能農業技術節能農業技術是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采用節能措施,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其主要內容包括:(1)農業機械化:推廣節能型農業機械,提高農業生產效率。(2)節能栽培技術:調整作物布局,優化種植模式,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3)農業設施節能:改進農業設施設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農業廢棄物利用:利用農業廢棄物制作生物質能,降低能源消耗。(5)農業信息技術:利用信息技術指導農業生產,減少能源浪費。8.3資源循環利用技術資源循環利用技術是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通過技術創新,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降低資源消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將農業廢棄物轉化為生物質能、有機肥料等資源。(2)農業水資源循環利用:采用節水灌溉技術,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3)農業土壤資源保護:實施土壤保護措施,提高土壤資源質量。(4)農業生態建設:構建農業生態系統,實現資源循環利用。(5)農業產業鏈延伸:發展農業產業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第九章環保型農業技術9.1生態農業技術生態農業技術是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原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資源高效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其主要內容包括:9.1.1生態種植技術生態種植技術強調合理輪作、間作和套作,提高土地生產力,降低病蟲害發生。具體措施包括:(1)選擇適應性強的作物品種,提高抗病、抗蟲、抗逆性;(2)優化作物布局,合理搭配作物種類和種植模式;(3)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手段,減少化學農藥使用。9.1.2生態養殖技術生態養殖技術注重養殖環境的保護和資源的合理利用,主要包括:(1)選擇適宜的養殖品種,提高養殖效益;(2)采用清潔養殖方式,減少廢棄物排放;(3)推廣循環養殖模式,實現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9.1.3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技術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技術主要包括:(1)加強農田生態環境保護,提高土壤肥力;(2)實施水土保持工程,防治水土流失;(3)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改善農村生態環境。9.2有機農業技術有機農業技術是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遵循自然生態規律,限制或禁止使用化學合成肥料、農藥、生長調節劑等物質,以有機肥料、生物防治等手段為主要生產方式的一種農業生產模式。其主要內容包括:9.2.1有機肥料應用技術有機肥料應用技術主要包括:(1)充分利用農業廢棄物、畜禽糞便等資源,生產有機肥料;(2)推廣有機肥料施用技術,提高土壤肥力;(3)開展有機肥料研發,提高有機肥料質量。9.2.2生物防治技術生物防治技術主要包括:(1)利用天敵昆蟲、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因子防治病蟲害;(2)推廣生物農藥,減少化學農藥使用;(3)開展生物防治技術研究,提高防治效果。9.2.3有機農業認證與監管有機農業認證與監管主要包括:(1)建立健全有機農業認證體系,規范有機產品生產;(2)加強有機農業監管,保證有機產品質量;(3)提高有機農業的認知度,促進有機農業發展。9.3農業廢棄物處理技術農業廢棄物處理技術是指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對農作物秸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