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課時分層作業(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主要經過(建議用時:35分鐘)[基礎達標練]1.巴爾干地區被稱為歐洲的“火藥桶”,但是1908年的“波斯尼亞”危機和其后的兩次巴爾干斗爭均未引發世界大戰,直到1914年的薩拉熱窩事務才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此分析較為合理的是()A.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純屬偶然B.大戰注定爆發于1914年C.薩拉熱窩事務成為奧匈宣戰的借口D.普林西普刺殺的是奧匈的皇儲【解析】無論是“波斯尼亞”危機和兩次巴爾干斗爭,還是薩拉熱窩事務,都是大國侵略巴爾干半島的行為,故當時機成熟時,這些行為就會成為大國發動斗爭的借口,故C項正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本緣由是資本主義工業國家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資本主義列強間的沖突和沖突加劇,斗爭的爆發是歷史必定,故A項錯誤;大戰注定爆發于1914年表述過于肯定,故B項錯誤;普林西普刺殺的是奧匈的皇儲只是對一戰爆發的表象的分析,不能體現出一戰爆發的根源,故D項錯誤。【答案】C2.1916年11月,羅曼·羅蘭在《戰時日記》中寫道:“歐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毀滅。兩年以來,它始終瘋狂地沿著這條災難的道路越走越遠……”這里所說的“奔向奴役和毀滅”起先于()A.帝國主義沖突加深B.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C.歐洲兩大軍事集團形成D.薩拉熱窩事務爆發【解析】日記寫于1916年,故“兩年以來”指自1914年起。A、C兩項與此無關。B、D兩項都發生于1914年,但D項只是發生在一個城市的事務,不足以使歐洲“奔向奴役和毀滅”,故解除。【答案】B3.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推動到了其次階段。下列相關表述不正確的是()A.1915年斗爭的重心轉移到東線B.1916年斗爭的重心重新轉移到西線C.1916年協約國已基本取得成功D.日德蘭海戰后英國仍舊駕馭制海權【解析】經過兩年的作戰,1916年,斗爭的雙方都深深地陷入了斗爭的泥潭,都感到力不從心,但雙方都沒能把對方置于死地,斗爭未見分曉。因此,C項敘述不正確。【答案】C4.老師在講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有關史實時,向同學們展示了下列一組圖片,下列哪一選項最精確地反映了圖片展示的主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軍的坦克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軍的重炮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空戰德國潛艇A.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軍“施里芬安排”的破產B.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曠日長久的陣地戰C.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德的海上爭霸戰D.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新式武器【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的綜合分析和推斷實力。坦克、重炮、飛機、潛艇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出現的新式武器,故D項正確。其他選項均不能完整地反映這一主題。【答案】D5.1916年5月底,丹麥日德蘭半島旁邊的北海海疆發生了大規模的海戰。當時的交戰雙方是()A.英軍和德軍 B.法軍和德軍C.法軍和意軍 D.俄軍和德軍【解析】1916年5月底,英、德海軍之間爆發了日德蘭海戰,故選A項。【答案】A6.1917年4月,美國加入協約國集團,對德宣戰;1918年3月,蘇俄同德國簽訂《布列斯特和約》,退出帝國主義斗爭。對上述兩件大事的正確分析是()①協約國陣營發生了重大變更②協約國集團的力氣并未因俄國退出而減弱③實質上都起到了加速斗爭結束的作用④美國和蘇俄都維護了自己的利益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美國參戰,蘇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都使協約國陣營發生了巨大變更,并變更了兩大集團的力氣對比,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都維護了自己的利益。【答案】D[實力提升練]7.1919年11月,德國柏林發生了工人起義。這次起義()A.引發了基爾軍港的水兵暴動B.推翻了德皇威廉二世的統治C.是在協約國的領導下進行的D.干脆導致了德國前線的潰敗【解析】1919年11月9日,德國柏林的工人起義,德皇威廉二世被迫退位,逃往荷蘭。柏林起義是在基爾軍港兵變的影響下發生的,而在這之前,德軍已成潰敗之勢;A、C、D三項的敘述都不正確。【答案】B8.一戰后期,促使同盟國集團快速崩潰的主要因素有()①日本對德國宣戰②美國參戰增加了協約國集團的實力③蘇俄退出斗爭使德軍放松警惕④協約國綻開強大攻勢A.①③ B.②④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解題時留意題干“一戰后期”這一信息,①時間不符;③與史實不符,蘇俄退出斗爭后,德國從東線調回大批軍隊,打算在西線孤注一擲,同協約國軍隊決一死戰。【答案】B9.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1914年9月5日,英法軍隊轉入反攻,綻開了馬恩河戰役……經過馬恩河戰役,德軍在西線的進攻被遏制,法軍保住了巴黎……到年底,西線轉入相持,各自挖壕對陣。1914年的斗爭,由于西線德軍攻勢的受挫,東線的快速開拓,德國被迫分兵兩線作戰,因而,以速決戰為其戰略目標的“施里芬安排”徹底破產了,總參謀長小毛奇被革職,由法金漢取代。材料二1915年斗爭重心東移。德國鑒于在西線的失敗,確定變更“施里芬安排”,把主力調往東線,企圖擊潰俄軍,迫使俄軍單獨媾和,以解除東部的威逼……1915年春,在伊普爾戰役中,德國首次運用毒氣,英法損失慘重。材料三1916年,對于交戰雙方來說,都是關鍵性的一年。雙方都力圖打破僵局,決一輸贏。1915年東線的戰事表明,俄軍不堪一擊,但其幅員寬闊,德軍不敢貿然深化,便確定在西線找尋英法主力決戰……德軍總參謀長法金漢選擇了凡爾登為德軍1916年進攻的主要目標……戰斗始終持續到12月……凡爾登戰役是德國進攻的高峰,因此,它的失敗也就成了一個轉折點:此后,德奧方面每況愈下。——以上材料均摘自《新編世界近代史》請回答:(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馬恩河戰役的影響。(2)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凡爾登戰役的影響。(3)結合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指出一戰戰局的演化及戰場重心的轉移過程。【答案】(1)遏制了德軍在西線的進攻,宣告德軍“速戰速決”安排的破產,使西線轉入相持階段。(2)法軍站穩了腳跟,德軍兵力、士氣起先衰落。德國進攻凡爾登的失敗成為一個轉折點,此后德奧漸漸轉入防衛階段,協約國軍隊逐步取得了戰略優勢。(3)演化:1914年西線雙方轉入陣地戰,進入相持階段;1915-1916年斗爭的主動權轉移到協約國一方。過程:1914年,西線;1915年,東線;1916年,重新回到西線。1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法國的征兵海報材料一右圖是一戰期間法國的征兵海報。當時巴黎街頭到處可見征兵的海報。法國人約翰就在這時參軍了。材料二亨利、科勒和約翰都是參與過一戰的老兵,下列分別是他們對斗爭的一段回憶。亨利:很多斗爭場面我不愿再回憶。這次戰役(凡爾登)消耗了法國很多最英勇和最優秀的戰士——法軍傷亡46萬人。但是德軍也付出了差不多30萬人的代價。科勒:我們這場戰役(索姆河)規模比你們那場還要大,傷亡人數比你們多了一倍。人死得太簡單了,僅斗爭的第一天,英軍就死傷了6萬多人,真慘啊!約翰:馬恩河戰役死的人也不少啊。戰斗只有短短的5天,雙方共傷亡34萬多人,平均一天也超過6萬人了。材料三一戰中首次運用飛機作戰(1)材料一中法國人約翰最有可能去歐洲的哪條戰線?作戰的對手是誰?此外一戰還有哪些主要戰線?(2)材料二中的對話反映了什么問題?(3)依據材料三和所學學問,指出一戰中起先大規模運用的新式武器。(4)試分析新式武器在斗爭中的作用。【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基礎史實的駕馭和對一戰殘酷性的相識。第(1)題依據所學學問可知,法軍與英軍在西線對抗德軍,一戰中有東線、西線和南線三條戰線。第(2)題依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紡織機械的數字化技術發展趨勢考核試卷
- 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一》精美課件
- 紙張耐高溫性能考核試卷
- 纖維板生產過程中的質量管理與控制考核試卷
- 糧油商品知識與實踐考核試卷
- 河南省駐馬店市平輿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考試數學試卷(含答案)
- 筆的行業競爭現狀考核試卷
- 合成材料在個人防護裝備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家禽飼養業產學研深度融合與成果轉化機制優化考核試卷
- 二年級下冊成語
- 《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主題
- DB13(J) 148-2012 建筑地基基礎檢測技術規程
-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修訂版原版
- 廣播劇編劇合同范本
- 辦公場地托管合同模板
- 酒精性肝病護理
- GB 30254-2024高壓三相籠型異步電動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
- 2024年天津市中考歷史試卷真題(含答案逐題解析)
- 2024-2030年下一代測序(NGS)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重點企業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分析報告
- DB23T 1727-2016 地理標志產品 克東天然蘇打水
- 2017年注冊會計師《審計》考試真題及參考答案(考生回憶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