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期末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呼和浩特市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學業質量監測歷史注意事項:1.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涂在試卷和答題卡的規定位置。2.考生要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答題一律無效。考試結束后,交回答題卡。3.本試卷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表內容是各地關于“斯芬克斯”神話故事的介紹,這反映了()獅身人面像(古埃及斯芬克斯)人首飛牛石雕(局部)(西亞的斯芬克斯)斯芬克斯雕像(古希臘的斯芬克斯)古埃及神話描述為獅身人面等形象的怪物,通常為雄性。西亞神話描述為一只長有翅膀的公牛,長著人面、絡腮胡子。希臘神話里變成了一個雌性的邪惡之物,代表著神的懲罰。A.人類文明的多元 B.雕塑藝術的發展C.亞非文化的交往 D.神話傳說的共性2.公元前8世紀,希臘出現了城邦。據記載,雅典城邦的面積約2500平方千米,人口約30萬;最大的城邦斯巴達,領土約8400平方千米,人口約40萬。這體現了城邦的特點是()A.殷實富足 B.等級森嚴 C.民主政治 D.小國寡民3.“《十二銅表法》自從定下來后,有些條款甚至一直保留下來,到羅馬后期仍然有效。《十二銅表法》的語言也成為以后法典語言的典范。”這段話表明《十二銅表法》()A.維護了平民利益 B.影響了后世法學C.遏制了貴族權力 D.普及了法律常識4.西歐中世紀的莊園以農業為主,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均可自給,鞋帽、衣服也自己制作,很多莊園還有鐵匠、金銀匠等。這說明莊園的()A.經濟自給自足 B.農業得到蓬勃發展C.商品經濟活躍 D.人們生活水平提升5.封君封臣制度之下,封君在封臣背信棄義時可拋棄封臣;封臣以服兵役等方式效忠封君,服兵役一般情況下每年是40天,超過時間封臣則有權離開。這體現封君與封臣的關系是()A.層層分封 B.自由平等 C.雙向契約 D.絕對服從6.這場運動催生出眾多人文主義思想文化巨匠,他們以詩作、畫作等來宣揚人性,其強大的沖擊力使政府的封建社會、封建制度不能在思想和行為上鉗制廣大民眾,為歐洲邁入“新時期”奠定基礎。這場運動是指()A.文藝復興 B.探索新航路 C.大學的興起 D.啟蒙運動7.下圖可以用來說明三角貿易的()A.原因 B.過程 C.目的 D.影響8.《全球通史》中寫道:“雖然他對國家實行獨裁統治,但卻有效地統治了國家。他把法律集成法典,將行政機關置于中央集權制下,組織國民教育體系,建立法蘭西銀行。”“他”()A.查理一世 B.克倫威爾 C.路易十六 D.拿破侖9.下表文件所體現共同目的是()國家文件內容英國《權利法案》國王不經議會許可,不能隨意廢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執行美國1787年憲法國會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總統否決的法律法國《人權宣言》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現……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A.推翻封建制度 B.宣揚民主法治 C.加強中央集權 D.促進經濟發展10.明治政府利用國家資金,創辦了一批官營的“模范工廠”,目的是把私人資本引向發展近代工業的道路。這表明明治政府在改革中()A.推行地稅改革 B.提倡“文明開化”C.開展“殖產興業” D.實行廢藩置縣11.某學者說:“工業革命的第二階段(即第二次工業革命)大致始于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一直持續到20世紀初。第二階段的工業革命是在近代科學理論的指導下興起和發展起來的,因此取得了比第一階段更多、更重要的成果。”這說明()A.技術發明源于生產實踐 B.科學研究同工業生產結合C.人們生產生活方式改變 D.經濟的發展導致社會變革12.《英雄交響曲》是貝多芬的代表作。該曲原本是應法國大使的請求,為拿破侖而作的,但在發表時,貝多芬得知拿破侖稱帝的消息,他憤怒地去掉了拿破侖的名字。這說明貝多芬的這部作品()A.關注社會和政治事件 B.表達了積極的人生態度C.適應工業化發展需要 D.開創了全新的音樂風格二、非選擇題(13題8分,14題9分,15題9分,共計26分。)13.歷史興趣小組以“古代文明的交流與互動”為主題,設計了如下板報,請你根據板報結合所學完成板報解說詞。主題:古代文明的交流與互動展板一展板二羅馬帝國是世界歷史上唯一將地中海世界和古代文明如兩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和希臘等文明發源地都統一在一起的帝國。……原來相互隔絕的地區開始有了交往,東西方文明交流進一步頻繁。不同民族的居民通過相互之間的交流、接觸和比較,不斷提升自己的文明,同時也不斷改變世界的面貌,推動世界歷史的發展。事實上,羅馬人的兼容并包不但使這些彼此孤立的文明在傳統軌道上繼續發展,還促進它們同拉丁文明的順利嫁接,催生出具有強大活力的新文明。這些古代文明持續近三千多年的生產力與科技的發展到羅馬手中的優勢,達到古代世界文明最高水平的境地,從而深刻影響了后世的西方文明。——摘編自楊俊明《古代帝國與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傳播》解說詞(1)根據展板一,介紹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式。(2)根據展板二,概括羅馬帝國對東西方文明交流作用。(3)綜合展板一、二結合所學,寫一小段回扣主題古代文明交流與互動的總結詞。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古代的棉花種植起源于南亞、中美洲和東部非洲,無論是種植、紡織生產還是使用,都是在相互隔絕的環境之中進行的。15世紀末,棉花的命運發生了改變。在隨后的兩個世紀中,歐洲帝國憑借對遠洋航行技術的掌握和武裝航運的暴力,建立起一個棉花資本主義的全球經濟網絡,即“棉花帝國”。由此,世界完成了經濟分工的第一步,非洲被鎖定在為美洲種植園提供廉價勞動力的位置上,英國人則將自己從種植原棉的負擔中解脫出來。——摘編自斯文·貝克特《棉花帝國》(1)根據材料一,寫出15世紀后“棉花的命運”的變化及“棉花帝國”建立的條件。材料二19世紀隨著歐洲工業革命的發展,棉紡織業對棉花需求量持續增長,美國南部地區逐漸成為歐洲棉花主要進口地區。至19世紀中葉,歐洲與美國北方地區的工業革命達到高潮,棉花產區在南部地區不斷蔓延并達到頂峰,兩種經濟制度的沖突,給這個新生國家帶來危機。在當時,南部地區為英國提供了77%份額的棉花。但隨著形勢的發展,英國商人開始擔憂與南部地區建立的“棉花外交”難以為繼。——摘編自趙建成《美國早期外交的“商業性”——以南部同盟棉花外交為個案的考察》(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棉花需求激增對美國產生的影響。(3)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從棉花的發展史談談你對資本主義發展的認識。15.下圖是九年級同學學習了世界歷史部分內容后,設計了“從人物視角,觀歷史大勢”為主題的思維導圖。請你觀察思維導圖并結合所學,與他一起完成探究。(1)從三張圖片中任選一張,結合其所代表的事件,說明與工業革命的因果聯系。(2)上圖體現了世界近代史三個主題,即資本主義發展、社會主義運動、民族解放運動。請從上圖中任選一個事件,再補充一個相關事件,歸入上述主題之一,并論述其入選該主題的理由。(3)綜合上述材料,寫出你對“從人物視角,觀歷史大勢”的看法。呼和浩特市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學業質量監測歷史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共24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題答案】【答案】A【2題答案】【答案】D【3題答案】【答案】B【4題答案】【答案】A【5題答案】【答案】C【6題答案】【答案】A【7題答案】【答案】B【8題答案】【答案】D【9題答案】【答案】B【10題答案】【答案】C【11題答案】【答案】B【12題答案】【答案】A二、非選擇題(13題8分,14題9分,15題9分,共計26分。)【13題答案】【答案】(1)方式:戰爭(暴力沖突方式);商貿往來(文化交流等和平方式)。(2)作用:①東西方交流交往頻繁;②提升了各地區文明,改變了世界的面貌;③催生了新文明;④影響了后世的西方文明。(本題需體現概括性,摘抄原文不得分。)(3)總結詞:古代不同文明之間交流的方式既有戰爭等暴力沖突,也有商貿往來和文化交流等和平方式,大部分時間里,和平交往是其主要方式。不同文明之間交流互鑒促進人類社會進步,推動世界歷史的發展。世界文明多姿多彩,我們應理解和尊重不同文明之間的差異。(本題為開放性試題,等級賦分,根據表達清晰合理程度賦分即可。)【14題答案】【答案】(1)變化:由封閉區域內商品發展為全球商品。條件:對遠洋航行技術的掌握;武裝航運的暴力(新航路的開辟與早期殖民掠奪)(2)影響:促進了美國南方種植園經濟的發展;加劇了南北矛盾;導致了美國內戰爆發。(3)認識:反映了世界從相互隔絕、孤立的狀態走向相互聯系的進程,世界日益連成一個整體。體現了殖民擴張與掠奪過程中的殘酷性和野蠻性。【15題答案】【答案】(1)因果聯系:示例1:工業革命使無產階級作為資產階級的對立面而產生。隨著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矛盾的加劇,工人運動興起。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主義誕生,社會主義運動興起。示例2:隨著工業革命的迅速發展,資產階級迫切需要開拓世界市場和原料產地,英國加強了對印度的經濟掠奪和政治壓迫,激起了印度民族大起義。示例3:工業革命極大地加強了工業資產階級的力量,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風起云涌。俄國通過亞歷山大二世改革,推動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本題需清晰準確的描述出兩個事件之間的因果聯系。)(2)示例1:主題:資本主義的發展事件:亞歷山大二世改革、明治維新理由:俄國亞歷山大二世改革廢除了農奴制,促使社會各個方面出現了新的氣象,推動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所以,19世紀60年代資產階級改革促進了資本主義制度進一步擴展。示例2:主題:社會主義運動事件:馬克思主義、巴黎公社理由: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更加蓬勃地發展起來。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1871年,巴黎的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舉行武裝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反動統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所以,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使無產階級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示例3:主題:民族解放運動事件: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