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與小說》自主學習課件_第1頁
《詩歌與小說》自主學習課件_第2頁
《詩歌與小說》自主學習課件_第3頁
《詩歌與小說》自主學習課件_第4頁
《詩歌與小說》自主學習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歷史·必修3·岳麓版第9課詩歌與小說

[課標要求]知道《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文學成就,了解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文學特色。一、《詩經》、楚辭與漢賦1.《詩經》 (1)地位:

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

(2)內容:它保存了從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大約500多年 的詩歌,共305篇,分為風、

、頌三部分。《詩經》雅2.楚辭

(1)產生:戰國時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華,采用楚國方言,創造出的一種新體詩歌。

(2)代表作品:屈原的

(3)楚辭與《詩經》的不同:楚辭不是整齊的四言體,而采用自由靈活的句式。《離騷》3.漢賦

(1)產生:漢朝政治統一,經濟發展,賦應運而生。

(2)特點:賦是一種專重鋪陳排比、文采華麗的文體,它是吸收了先秦《詩經》和楚辭表現手法的帶韻散文。二、唐詩、宋詞與元曲1.唐詩

(1)唐詩繁榮的背景:繁榮、開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造就了詩歌的輝煌;科舉取士制度的確立。

(2)唐詩的代表人物主要有:

、杜甫、白居易。2.宋詞

(1)詞的起源:詞起源于民間,又稱“

”,便于靈 活自如的表達感情,并可配樂演唱。

(2)主要代表人物:蘇軾、李清照、辛棄疾等。李白長短句3.元散曲

(1)興起:元代興起的新詩體,是在宋詞、金元俚曲俗謠的基礎上經后世文人重新制作而形成的。

(2)興起背景:元朝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民族分化,漢族文人進取無望,心情壓抑;社會下層文人對社會黑暗、人民悲慘遭遇的不滿。[易錯警示]

詩、詞、曲的區別:詩,主要指絕句和律詩,講究嚴格的韻律,句式整齊,對仗工整,風韻規范。詞,句子長短參差,便于抒發感情和演唱。曲,可雅可俗,更為生動活潑。三、明清小說1.背景:明清時期,大批工商業城鎮的興起,市民階層崛起。2.主要成就

(1)長篇小說:出現了

、《水滸傳》、

《西游記》、《紅樓夢》等風靡全國的四大名著。

(2)短篇小說集:《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驚奇》、《續刻拍案驚奇》、《聊齋志異》、《儒林外史》等。《三國演義》3.歷史影響:明清小說對后世文學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中的優秀作品至今仍受到人們的喜愛,成為我國古典文學中的瑰寶。[溫馨提示]

從漢賦、唐詩、宋詞到明清小說,語言由詞藻華麗、對仗工整、句式嚴整的文言文到句式活潑、通俗易懂的白話文,說明了中國古代文學的發展趨勢是逐漸平民化。這是隨著經濟的發展,適應了不斷壯大的市民階層的需要而出現的變化。主題一中國古代文學主流形式的特點1.《詩經》質樸典雅,具有現實主義風格。2.以民歌為基礎的“楚辭”,句式靈活,具有浪漫主義風格。3.漢賦華麗而夸張,表現出大一統時代恢弘的文化氣度。4.唐詩風格多樣,以五言和七言詩為主,把詩歌推向頂峰。5.宋詞句式靈活,極具歌唱性。6.元曲是民間興起的新的詩歌形式,題材廣泛,可雅可俗,抒情敘事兼長。7.明清小說將廣闊的社會生活納入了文學的視野,藝術而又真實地再現了那個時代的歷史,將古典小說創作推向繁盛階段,并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珍品。材料一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詩經·秦風·蒹葭》材料二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依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比較楚辭和《詩經》有何不同點,先秦文學對后世有何影響?答案不同點:形式上,楚辭突破四言體,句式更靈活,更適合抒發感情,具有地方文化色彩;風格上,《詩經》開現實主義先河,楚辭開古典文學浪漫主義先河;思想上,《詩經》展現人文主義情感更濃,楚辭集中體現詩人愛國愛民的思想。影響:楚辭與《詩經》,合稱“風騷”,是中國古代詩歌的兩大源頭。圖示法概括中國古代文學主流形式主題二古代文學與現實的關系

“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現實是文學創作的條件,文學是現實的反映。

(1)從先秦到唐朝:《詩經》真實而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禮樂文化。漢賦則是漢朝政治統一、經濟發展的表現。唐朝社會環境開放繁榮,科舉考試中以詩賦為主,促進了詩歌的繁榮。(2)宋元時期:宋代商業繁榮,城市興旺,市井生活豐富,娛樂場所需要大量歌詞,士大夫的詞作通過各種途徑流傳于民間。面對動亂、分裂的現實,宋代詞人或發出振奮人心的豪放情懷,或發出對國破家亡的離愁別恨。元代社會黑暗,漢族文人進取無望,他們往往用散曲抒發對民生艱難的感嘆和自身的愁悶情懷。(3)明清時期:明清時期,工商業城鎮和市民階層興起,世俗文學需求增加。同時,商業發展、市井百態,也為通俗文學發展提供了素材。由宋元話本脫胎而來的章回體裁小說,逐漸發展成文學的主流。明清社會繁榮的背后也蘊藏著深刻的危機,政治黑暗、官場腐敗,各種社會矛盾逐漸加深,一些文人對現實社會日益不滿,寫出了一批批判現實的文學力作。

閱讀唐詩《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白居易《新樂府·紅線毯》“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兩絲。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奪人衣作地衣。”兩首詩各有何特點?反映了怎樣的時代特征?答案李白:語句開朗奔放、剛健清新,體現了盛唐張揚個性、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白居易:語言平實質樸,通俗易懂,對社會現實猛烈批判,體現了唐朝晚期統治者的殘暴統治導致民不聊生,階級矛盾尖銳。詩歌與小說可歸納為“二、六、七”兩大趨勢:逐漸成熟、完善;逐漸通俗化、大眾化。六個階段:先秦、漢代、唐朝、宋代、元代、明清。七種文體:《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小說。【閱讀與思考】提示導致中國古代小說流變的原因:一是城市的繁榮、商業的發展和人們社會生活的豐富;二是小說自身的發展。【自我測評】提示1.(1)先秦時期的《詩經》是先秦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品,采用四言體形式,而楚辭則是浪漫主義文學創作的代表作品,采用比較靈活的句式。《詩經》代表了先秦時期北方文學的最高成就,而楚辭則代表了南方文學的最高成就。(2)漢賦以其華麗的詞句、浩大的篇幅、鋪陳的風格,在高度繁榮統一的數百年封建王朝中,卓然為兩漢時代文學之標志。漢賦氣勢愈大,氣格愈低。賦家所為,無非是極盡諂媚夸飾之能以邀寵于人主并享富貴之實,御用之賦的時代精神也就體現于此。(3)唐代政治統一、經濟繁榮、思想開放、文化多元、教育上實行科舉取士等因素都是詩歌出現黃金時期的重要條件。詩歌創作繁榮,流派眾多,題材風格豐富多樣,詩人輩出,佳作如林。(4)宋代由于手工業、商業經濟的繁榮,市民階層的擴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有豐富的文化娛樂生活,且由于社會矛盾尖銳,文學家用詞則更能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5)元代商業繁榮,城市興起,文娛需求增加。元朝城市經濟的發展為散曲的興盛準備了充實的物質條件,南北各大城市都出現了各種技藝演出的勾欄瓦肆,娛樂場所日益興旺,使唱曲演戲的歌伎、藝人得以依賴表演技藝為生,于是散曲得以大盛。2.(1)明清小說通過文學手段重塑商人等受歧視的角色的形象,對現實提出了深刻批判。

(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