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山東省菏澤市高一上學期11月期中語文試卷A_第1頁
2024-2025學年山東省菏澤市高一上學期11月期中語文試卷A_第2頁
2024-2025學年山東省菏澤市高一上學期11月期中語文試卷A_第3頁
2024-2025學年山東省菏澤市高一上學期11月期中語文試卷A_第4頁
2024-2025學年山東省菏澤市高一上學期11月期中語文試卷A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山東省菏澤市高一上學期11月期中語文試卷A

一、現代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提前超額完成了‘七五’攻關任務,育成了大粒型、多抗、高產新品種……”1990年,全國小麥育種科技攻關“七五”總結交流會前夕,李晴祺伏案疾書,寫下這份手稿。字字句句,皆深思熟慮,反復斟酌。這一刻,他的內心莊重澎湃,萬千感慨匯聚筆端。8頁紙,2000余字,到底記錄了什么?乍一看,這是一份利用功勛種質“矮孟牛”培育新品種的成果總結。細探究,背后鋪陳的卻是一位長者20余載潛心研思,讓更多人吃得起飯、吃得飽飯的不懈奮斗。1969年,在山東農學院(后為山東農業大學)任教的李晴祺臨危受命,挑起小麥育種研究的擔子。彼時的中國,受土壤質量和自然災害的影響,小麥平均畝產僅100公斤左右。退無可退,唯有迎難而上,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事不宜遲!常年扎根田間地頭的李晴祺很快選定了方向——培育小麥新品種!針對當時小麥品種存在的抗性低、易倒伏、增產潛力低等突出問題,將高產、多抗、矮稈作為主要目標,從創造新種質入手,高起點攻關!在李晴祺看來,我國自主創造的小麥種質資源少,品種遺傳基礎狹窄,是制約育種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種質是育種的材料,要提高育種水平,必須重視種質創新。種質資源從哪來?開門搞育種!當年9月,在西北農學院,趙洪璋院士向前來交流的李晴祺一行熱情介紹了一種原產于德國的名為牛朱特的材料。“牛朱特這個材料個子高、穗子大、很抗病,但是極晚熟,別的小麥成熟了它才剛抽穗。它有突出的優點,也有嚴重的缺點,你要想辦法好好利用它。”趙洪璋叮囑道。馴服這頭“牛”可不容易。育種是基礎工作,耗時長、見效慢。每一個新品種的培育,都要經過10年左右的時間。李晴祺從沒想過退縮。他常說,在小麥種質資源的利用上應“不拘一格,廣開材路”,勇于創新、敢于突破才能有大成果。從0到1哪有坦途——育種溫室沒有暖氣,在溫室里生爐子!爐子半夜需要加炭,那就住到溫室里!“五一”搞雜交,“十一”搞播種,春節寒假繼續搞溫室加代……盡管這樣,利用牛朱特與早熟品種孟縣201的組配,還是接連經歷了多次失敗。但,沒有人放棄。科研路上最考驗人的,不只是實驗中的重重難關,還有無數次失敗后的落寞;科學家的偉大之處,也不只在成果的斐然卓著,更在面對挫折與未知時的不屈與不懈,在灰燼中尋找突破的智慧與勇氣。1972年春季,一個在僅有的成熟麥穗中獲取的4粒牛朱特和孟縣201雜交種,打開了牛朱特利用的大門。1973年春季,以矮豐3號為母本,以孟縣201與牛朱特雜交的第一代種子為父本進行三交,攻克了新種質雜交難關。三個親本名的第一個字連起來,是為“矮孟牛”。1981年,“矮孟牛”的三大種質型及其代表系得到確定。矮稈、多抗、高產的小麥新種質終于誕生了!選育新品種迅速提上日程。李晴祺干勁十足:一定要快一點!快一點,才能多出品種、出好品種!快一點,才能為百姓、為國家贏得主動!他創新提出“四邊工作法”,邊試驗、邊繁育、邊示范、邊推廣。選育魯麥1號的同時,其他品種的選育也在同步進行。他四處探索多種加代育種辦法,最后選址在青海,一年收獲兩季。從泰安到青海,得坐兩天兩夜的火車,臥鋪票不好買,李晴祺揣上幾張舊報紙便上了車,困極了就鋪在過道地板上睡一會兒。在5月育種的黃金季節,他半個月就考察完山東全省各基點,有時一天輾轉幾個縣市。一次在鄒平遇上七八級西北大風,雨水夾雜冰雹,周圍人擔心他衣衫單薄,年齡又大,便勸他住下,明日再說。他搖搖頭拒絕:“學校還有很多材料要看,耽誤不得!這點風雨算不了什么。”考察結束時,衣衫已全濕透。未及休整,他又匆匆趕往下一站。……從1983年魯麥1號定名。到1989年,課題組又培育出五個大面積推廣的新品種,創造了當時小麥育種界罕見的速度。1997年,“‘矮孟牛’的創造及利用”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據不完全統計,利用“矮孟牛”育成的品種(系)1983至1996年累計種植面積達2060萬公頃,增產小麥107.52億公斤,新增經濟效益50.41億元。1998年,中國人口達12.5億,糧食和其他農產品產量大幅增長,由長期短缺到總量大體平衡、豐年有余,全國人的吃飯問題基本解決了。過去,一年吃不到幾斤麥子的山區農民,可以放開吃了。那一年,已是我國著名小麥育種專家的李晴祺終于可以放下心了。在他那輛褪色的舊自行車旁,老人頭戴舊草帽,拄著早已磨光了的矩尺,望著萬里田疇穗滿稈頭,笑開了懷。2022年2月18日,92歲的他永遠告別了牽掛一生的麥田。那一年的世界小麥版圖中,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小麥生產與消費國,以1.38億噸的產量連續第35年位居第一。這是中國農業科學家的勝利,更是新中國的奇跡。(摘自盧璐、楊宇《二十六年馴服一頭“牛”》)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20世紀60年代我國小麥平均畝產低,與土壤質量和自然災害有關,也與當時小麥品種有關。B.從趙洪璋院士向李晴祺的介紹看,原產德國的牛朱特穗大、能抗病是其優點,極晚熟是其缺點。C.牛朱特與孟縣201雜交試驗失敗多,而矮豐3號與前兩者雜交的第一代種子三交卻一舉成功。D.李晴祺培育成功矮稈、多抗、高產的小麥新種質所用的時間,與一般新品種的培育用時相仿。2.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用李晴祺撰寫全國小麥育種科技攻關“七五”總結交流會文稿的場景開篇,有助于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增強通訊報道的生動性。B.本文主體按照時間先后順序報道了李晴祺尋找種質資源、培育成功小麥新種質、選育小麥新品種的研究過程,但整體上采用倒敘手法。C.文中李晴祺在鄒平考察時的情景與《喜看稻菽千重浪》中作者跟在袁隆平身后走下稻田時的“錯覺”,都是從作者親歷者的視角來報道的。D.本文在報道李晴祺馴服“牛朱特”培育小麥新品種這一核心新聞事實的過程中,滲透著作者的直接思想情感表達與對一些事的評價議論。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8頁紙,2000余字,到底記錄了什么?”由此可見,李晴祺的研究成果總結報告專業性強,語言簡練,以致讓作者產生疑惑。B.本文作者認為,科學家的偉大不在于有多么豐碩的科研成果,而在于面對科研困境時的不屈與不懈,在于尋找突破的智慧與勇氣。C.“李晴祺終于可以放下心了”,說明在此之前李晴祺對他培育的魯麥1號等大面積推廣的小麥新品種所能產生的效益一直不放心。D.李晴祺的研究最終實現了當初“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的目標,為中國小麥年產量連續35年位居世界第一做出了重要貢獻。4.本文與下文都記述了趙洪璋向李晴祺引介“牛朱特”一事,作者表達意圖卻不同,請簡要分析。國家發明獎一等獎獲得者、山東農業大學教授李晴祺至今感激趙洪璋對他學術成長發展道路上提供的無私幫助。1969年,李晴祺專程到西農,從趙洪璋那里得到了“矮豐3號”“孟縣201”“牛朱特”等育種材料。趙洪璋特意囑咐說:“‘牛朱特’個子高、穗子大、很抗病,但是極晚熟,要想辦法好好利用它。”經過十年攻關,李晴祺團隊成功創造了“矮孟牛”新種質,并用它培育了一批優良品種。(李曉春溫才妃《趙洪璋:麥濟蒼生》,2019年《中國科學報》)5.如果依據本文報道寫一篇新聞評論,你會基于文中呈現的哪些事實,提出一個什么觀點?(★★★)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白鸛陶沙岸①三爹跟白鸛說,我們是兩只老鳥。白鸛照例慢條斯理走幾步,在地上啄兩下,點頭回應。三爹給白鸛起了名字,叫小牛。小牛七年前來到這里,再沒有離開,由候鳥變為了留鳥。起先,小牛的一只翅膀被布設在洞庭湖里捕魚的迷魂陣纏住,堅韌而鋒利的尼龍繩線勒進翎翅,它的半個翅膀耷拉下來,再無法遠距離飛行。三爹在湖邊攏住它,它是抗爭過的,拖著半只翅膀在湖灘上奔跑了好遠,才被三爹追上。三年前,小牛又能飛了,可它還是留了下來。你是老天派來的吧,看我這老頭子孤零零的,留下來跟我作伴兒啊?三爹摸著小牛的背,小牛伸縮長頸,腦袋在三爹的褲管上摩摩擦擦。老屋旁有間雜物房,三爹在里面為小牛做了一個窩。窩很大,幾乎占滿缺失了一條面板的八仙桌,由枯樹枝和蘆花絨編結而成,里面寬松柔軟。兒子因病走得早,孫兒鐵牛去廣州打工十年了,雜物房也空了七八年。曾經百來人的村子只剩十幾個三爹這樣的老人,每天聽蛙鳴鳥叫,自己都懶得言語。如今有鳥客為鄰,三爹打心眼兒里是高興的。為了小牛,三爹忍痛將喂了三年多的貍花貓蒙住雙眼,送去幾十里外的一戶人家,換回一只剛出生不久的貓崽。三爹想也不想,直接叫貓崽細牛。細牛在小牛身邊長大,不像貍花貓一樣逮住機會便想獵殺小牛,反倒像保鏢一般游走在小牛周圍。三爹很欣慰。出門,小牛總跟在三爹身后,一起慢悠悠行進在岸上和水里,偶爾展翅在空中飛幾圈,又回到三爹身旁。三爹從后山砍了竹子彎成弓箭狀,安上漁網,眨眼成了一件趁手的捕撈工具。每當三爹從墻上取下網具,小牛和細牛都會興奮起來,拍翅膀,喵喵叫。它們知道三爹要到池塘和溝里去撈魚蝦螺螄。小牛重新飛上天的那一年,三爹看到小牛銜了枯枝茅草在雜物房頂作窩,心抖了幾抖,還是搬來樓梯,幫小牛在屋頂做好窩,還在窩上一米多高的位置搭了個晴雨棚,上面蓋滿棕櫚葉。轉眼又一年。立春后一個清早,三爹聽到雜物房頂小牛撲棱翅膀的聲音與平常不一樣,動靜大,像是帶著重重的回聲。走到地坪中央手搭涼棚望過去,三爹看到小牛的身邊多了一只白鸛,它們拍打著翅膀,長頸交織一處。三爹趕緊進屋從水桶里舀出大碗魚蝦,邊撒向地坪中的一小塊水泥地,邊呼喚小牛。小牛卻沒有如以往那樣立馬飛來啄食,大約是擔心另外一只白鸛怕生。三爹嘟嘟囔囔進了屋,一會兒工夫,小牛打頭,另一只白鸛緊跟小牛飛下來。三月下旬,小牛生下兩個蛋,兩只白鸛輪著蹲窩。一個月過去,兩只幼崽破殼而出。三爹想著給小牛的伴侶起個名字,一直未想好。那天看到小牛單腳立在屋脊上,等著孩子的父親捕食歸來,三爹突然覺得應該叫這只新來的白鸛大牛,雖然它也許比小牛更年輕。時令已屆六月,來洞庭湖越冬的候鳥早已北歸,可大牛一家還與三爹朝夕相處著。三爹前幾天接到孫子電話,說是端午節要去貴州看望未來的岳父岳母,不能回來了。已經有四年未見孫子,三爹是有些心傷的,不過見到四只白鸛從早到晚在自己眼前晃悠,心里竟松快許多。這天中午太陽很烈,小牛走到躺在堂屋涼床上的三爹身旁。三爹詫異,小牛可從不在他休息的時候來打擾。小牛伸長頸脖,長長的喙在三爹手背上輕輕點點。三爹坐起,觸摸小牛較之冬天羽毛漸薄的脊背。三爹一直未曾去碰小牛的長頸,那么細長,擔心傷到它。三爹疑惑地盯著小牛變得紅中泛黃的尖喙,不知道這個老朋友今天是怎么了。小牛緩緩朝外走,三爹忽地就有種不好的預感。他跟出來。大牛和它們的孩子都在地坪里,扇著翅膀,②吹起的灰塵與熱浪迷住了三爹的眼。終于,一段助跑,四只白鸛魚貫飛上了艷陽灼灼的天宇。無疑,這是七年來,三爹最為孤獨寂寞的夏天。老鳥終究還是走了。三爹成天徘徊在空空的老村周圍,有時坐在屋門口,望著滿樹碩大的黃梨抽煙,細牛蹲在腳旁。幾只鳥在啄食早已熟透的黃梨。多年前,三爹家的這樹黃梨總是早早被村里的孩童掃蕩干凈,很少能長成熟。本來短短的夜變得漫長。③中秋,孫兒未回。秋漸涼,有鷗鷺從遙遠的北方飛來。三爹整理好屋頂的鳥窩,為晴雨棚換上新棕櫚樹葉,扎緊。霜降過去,氣溫日低。湖灘山邊,聚居著越冬的大雁、銀鷗、白鷺。三爹隔三差五去池塘撈螺螄,家里積了兩大桶了。眼瞅著冬天逼近,仍不見小牛的影蹤。三爹螺螄照撈,出門不時朝雜物房頂瞟瞟。三爹七十多歲的年紀,睡不踏實,少有做夢,但這一晚清醒與迷糊交織一團,④朦朧恍惚中他似乎聽聞屋頂有響動,頭側過去,看到小牛大牛齊齊棲息在屋脊上。聽到三爹呼喚的聲音,小牛順勢滑下來,落在三爹的懷里。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白鸛照例慢條斯理走幾步,在地上啄兩下,點頭回應”,可見白鸛對三爹與之對話的場景已經習以為常。B.三爹將喂養多年的貍花貓送給別人時,蒙住了貓的雙眼,是因為他自覺對不起貍花貓,不敢面對貓的眼睛。C.“三爹嘟嘟囔囔進了屋”,“嘟嘟囔囔”表現出三爹對小牛的氣惱,“進了屋”則寫出三爹對小牛的疼愛。D.整理鳥窩,為晴雨棚換新樹葉,經常去池塘撈螺螄,出門朝雜物房頂瞟瞟,都表明三爹對小牛深切的思念。7.對文中畫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子①運用比擬,寫三爹把自己比作“老鳥”,表明他與白鸛的親密無間。B.句子②中的細節,含蓄地表明三爹哭了,顯示出他對白鸛離去的不舍之情。C.句子③語義與上段文字緊密相連,但單獨成段,語氣和表達的感情更強烈。D.句子④的描述難分虛實,讀者也難辨真假,從而營造出雋永而深長的意味。8.文中劃波浪線句中“心里竟松快許多”一句寫出了三爹多重的心理感受。請加以梳理概括。9.小說以“白鸛”為題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二、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釋法顯,姓龔,平陽武陽人。有三兄并髫齔①而亡。父恐禍及顯,三歲便度為沙彌②,居家數年,病篤欲死,因以送還寺,信宿便差,不肯復歸。十歲遭父憂。叔父以其母寡獨不立,逼使還俗。顯曰:“本不以有父而出家也,正欲遠塵離俗,故入道耳。”叔父善其言乃止。常慨經律舛闕,誓志尋求。以晉隆安三年,與同學慧景、道整、慧應、慧嵬等,發自長安。西渡流沙。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四顧茫茫莫測所之唯視日以準東西望人骨以標行路耳。顯任緣委命直過險難。有頃,至蔥嶺。嶺冬夏積雪,山路艱危壁立千仞。昔有人鑿石通路傍施梯道,凡度七百余所。又躡懸緪③過河數十余處,皆漢之張騫、甘父④所不至也。次度小雪山,遇寒風暴起。慧景噤戰不能前。語顯曰:“吾其死矣,卿可前去,勿得俱殞。”言絕而卒。顯撫之泣曰:“本圖不果,命也奈何!”復自力孤行,遂過山險。凡所經歷三十余國。將至天竺。逢一道人,年可九十,容服粗素,而神氣俊遠。顯雖覺其韻高而不悟是神人。后又逢一少僧。顯問曰:“向耆年是誰耶?”答云:“頭陀迦葉⑤大弟子也。”顯方大惋恨,更追至山所,有橫石塞于室口,遂不得入。顯流涕而去。后至中天竺。顯留三年,學梵語梵書。方躬自書寫。于是持經像,寄附商客,到師子國⑥。顯同旅十余,或留或亡,顧影唯己,常懷悲慨。停二年,附商人大舶循海而還,復隨他商東適廣州。舉帆二十余日,夜忽大風,合舶震懼。眾戚議曰:“坐載此沙門使我等狼狽,不可以一人故,令一眾俱亡。”共欲推之。法顯檀越⑦厲聲呵商人曰:“汝若下此沙門亦應下我,不爾便當見殺!”后至荊州,卒于辛寺,春秋八十有六。眾咸慟惜。(選自五代梁釋慧皎《高僧傳》,有刪改)【注】①髫齔:年幼。髫:音tiáo,齔:音chèn。②沙彌:初出家的男性佛教徒。③緪:粗繩索,音gēng。④甘父:胡人,奉漢武帝命,扈從張騫出使大月氏。⑤頭陀迦葉:頭陀:僧人。迦葉:指摩訶迦葉,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⑥師子國:即獅子國,今斯里蘭卡。⑦檀越:施主,佛道對布施者的敬稱。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四顧A茫茫B莫測C所之D唯視日E以準東西F望G人骨H以標行路耳。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慨,感慨、嘆息,與曹操《短歌行》“慨當以慷”的“慨”意思不同。B.可,大約,與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云霞明滅或可睹”的“可”意思相同。C.更,又,與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莫辭更坐彈一曲”的“更”意思不同。D.見,自己、我,與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的“見”意思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父親擔心法顯像他的哥哥一樣童年夭亡,就讓他三歲時出家做了沙彌;在他居家病重欲死時,又將他送回寺廟,結果他住了一晚上病就好了。B.法顯將自身交付因緣與天命,心中坦蕩無所畏懼直穿險阻;他翻越蔥嶺,踩著懸空的粗繩渡過河流,走了連漢朝張騫、甘父也沒有走過的路。C.法顯曾遇到一個身穿樸素衣服的道人,詢問其他僧人后才知此人是迦葉;他非常憤恨,追趕迦葉直到被堵住山室入口的大石擋住去路方才離去。D.法顯在中天竺留學三年,學習梵語梵書并親自將經文寫下來;后來帶著佛經、佛像,隨商人到達師子國,二年后又隨商人海船沿海路回了國。13.把下面的文言語句翻譯成現代漢語。(1)坐載此沙門使我等狼狽,不可以一人故,令一眾俱亡。(2)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白居易《琵琶行并序》)14.法顯叔父想讓法顯還俗盡責,但最終作罷。請簡要說明其原因。三、詩歌鑒賞(★★★)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題元十八①溪居白居易溪嵐漠漠樹重重,水檻山窗次第逢。晚葉尚開紅躑躅②,秋芳初結白芙蓉。聲來枕上千年鶴,影落杯中五老峰。更愧殷勤留客意,魚香飯細酒香濃。【注】①元十八:白居易被貶江州時結識的朋友,隱居于廬山五老峰下。②躑躅:杜鵑花的別稱。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的首聯寫詩人訪友途中所見,所寫景物與題目中的“溪居”相切合。B.本詩第五句直寫友人與仙鶴朝夕相伴,突出友人脫俗的世外高人形象。C.詩人想象奇特,遠處五老峰的山影能倒映杯中,寫出友人溪居的明凈。D.尾聯描述主客開懷暢飲、其樂融融的情景,顯示溪居及其主人的可愛。16.請簡要分析此詩前兩聯在景物描寫上的特點。四、名篇名句默寫(★★)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兩句,運用以動襯靜的手法描寫田園風光,給人以平靜安詳的感覺。(2)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______,______”兩句描寫夢中的聲音,震動林泉,使人心驚膽戰。(3)李清照《聲聲慢》中,“______,______”這一生活狀態的描寫和心理活動的刻畫表達了詞人無邊無際的孤獨和度日如年的煎熬。五、語言文字運用(★★★)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我們的大腦很少撒謊。在重大事情上,我們基本可以信任它。例如,甜食通常被視為美味,這其實是大腦在為我們及其自身謀取福利。畢竟,糖是至關重要的能量,①:大腦雖然只占體重的2%左右,卻要消耗20%的能量。因此,人體中有好幾種機制來確保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