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光的直線傳播(同步練習)(解析版)_第1頁
4.1光的直線傳播(同步練習)(解析版)_第2頁
4.1光的直線傳播(同步練習)(解析版)_第3頁
4.1光的直線傳播(同步練習)(解析版)_第4頁
4.1光的直線傳播(同步練習)(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4章《光現象》第1節光的直線傳播(同步基礎練習)題型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題計算題總計題數151005030一、選擇題(共15小題):1.下列物體屬于光源的是()A.月亮B.白云C.晚霞D.閃電【答案】D【解析】解:月亮、白云、晚霞自身不能發光,不是光源;閃電自身能夠發光,所以閃電是光源,故D正確,ABC錯誤。故選:D。2.下列關于光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能被眼睛看到的物體都是光源B.天空中的星星都是光源C.發光的電燈不是光源D.點燃的蠟燭是光源【答案】D【解析】解:A、我們能看到的物體有的是光源,有的不是;故A錯誤;B、自己能發光發熱的星叫恒星,我們觀察到的天空中的星星大多數屬于恒星。有的跟月亮一樣,是反射別的恒星的光;故B錯誤;C、發光的電燈是光源;故C錯誤;D、點燃的蠟燭能發光,故是光源,故D正確。故選:D。3.月食的形成原理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色散D.光的直線傳播【答案】D【解析】解:當太陽、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時(地球在太陽和月球之間),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地球擋住了太陽光,從而形成了月食,即月食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選:D。4.下列事例中不是應用光沿直線傳播的是()A.站隊看齊B.射擊瞄準C.在商場里對著鏡子試衣服D.挖隧道時用激光引導掘進方向【答案】C【解析】解:A、站隊時看齊,利用的是光的直線傳播原理,故A不符合題意;B、射擊瞄準要“三點一線”,利用的是光的直線傳播,故B不符合題意;C、在商場里對著鏡子試衣服,是利用光的反射,不屬于利用光沿直線傳播,故C符合題意;D、挖隧道時用激光引導掘進方向,是利用光的直線傳播,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5.建國70周年國慶閱兵儀式中,從各個方向看隊伍都是整齊劃一,這是利用了()A.光速太大B.光的反射C.光可以在空氣中傳播D.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答案】D【解析】解:在觀看閱兵隊伍時,從各個方向看隊伍都是整齊劃一,這是因為官兵利用光沿直線傳播將隊伍排列整齊的,與光速、光的反射等沒有關系。故選:D。6.下列現象中,不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A.手影游戲B.日食現象C.小孔成像D.水面倒影【答案】D【解析】解:A、手影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題意;B、日食是由于月亮擋住了陽光形成的,屬于光的直線傳播,故B不符合題意;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D、水面倒影是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象,不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D合符題意。故選:D。7.如圖所示,某人晚上從遠處走近一盞路燈又遠離路燈的過程中,他的影子長度的變化情況是()A.先變長后變短B.先變短后變長C.一直在變長D.一直在變短【答案】B【解析】解:如下圖,人沿路走近某一盞路燈,路燈發出的射向人頭頂的光線與地面的夾角越來越大,人在地面上留下的影子越來越短;遠離路燈時,路燈發出的射向人頭頂的光線與地面的夾角越來越小,影子又會變長。故選:B。8.在“制作小孔成像觀察儀”活動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圓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圖所示。下面有關該裝置制作和使用的說法正確的是()A.為了能更清晰地觀察像,應在B端用完全透明的塑料薄膜制成光屏B.小孔越小,得到的像就越亮C.觀察遠處物體時,B端應處于較暗的環境中D.觀察遠處物體時,增大光屏與小孔之間的距離,光屏上的像將變小【答案】C【解析】解:A、完全透明的塑料薄膜不能用來接收像,不能制成光屏,故A錯誤;B、孔的大小會影響亮度,小孔變大些,亮度增加,故B錯誤;C、觀察遠處物體時,遠處的物體反射或發出的光線經過小孔的光線較少,故B端應處于較陰暗的環境中,這樣成像能清晰一些,故C正確;D、像的大小與像距有關,像距大,像大;觀察遠處物體時,增大光屏與小孔之間的距離,光屏上的像將變大,故D錯誤。故選:C。9.大約在兩千四五百年以前,我國的學者墨子和他的學生,做了世界上第一個小孔成像的實驗,也第一次解釋了小孔成像的原因。如圖是小孔成像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圓形的B.燭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正立的實像C.無論怎樣移動蠟燭,燭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都是放大的D.小孔成像的成因是光的直線傳播【答案】D【解析】解:A、小孔成像的小孔形狀沒有要求,什么形狀都可以,故A錯誤。B、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實像,燭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故B錯誤。C、當像距大于物距時,燭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放大的;當像距等于物距時,燭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等大的;當像距小于物距時,燭焰在光屏上形成的像是縮小的,故C錯誤。D、小孔成像是光直線傳播形成的,故D正確。故選:D。10.小明看到閃電后12.3s又聽到雷聲。已知聲音每3s傳播的距離約為1000m,光速約為3×108m/s,于是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閃電發生位置到他的距離為4.1km,這種估算方法()A.是正確的,因為光傳播的時間可以忽略 B.是正確的,因為聲音傳播的時間可以忽略 C.是錯誤的,因為光傳播的時間不能忽略 D.是錯誤的,因為聲音傳播的時間不能忽略【答案】A【解析】解:他用12.3除以3很快估算出閃電發生位置到他的距離,這種估算方法原理是:由于在空氣中光速遠遠大于聲速,故光傳播的時間忽略不計來處理的,所以,故這種估算方法的前提是在空氣中光速遠遠大于聲速,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11.短跑比賽中,計時裁判總是在看到發令槍冒煙時開始計時,而不是聽到槍聲才計時,這樣做是因為()A.離起跑點較遠,聲音嘈雜,聽不清槍聲 B.看發令槍冒煙計時比較方便 C.聽發令槍的槍聲計時不夠準確,會使運動員的成績偏高 D.聽發令槍的槍聲計時不夠準確,會使運動員的成績偏低【答案】C【解析】解:因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快得多,則聲音從發令員位置傳播到計時員位置需要一定的時間;例如在百米賽跑中,聲音從發令員到計時員需要的時間約為t=s故選:C。12.下列關于光線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光線表示出了光的傳播方向 B.研究光的直線傳播時引入光線運用了建模法,即理想模型法 C.光線是真實存在的 D.實際上光線并不存在【答案】C【解析】解:AB、用光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運用了建模法,即理想模型法,故AB正確,不符合題意;CD、光線是我們為了研究光的方便假想出的物理模型,是不存在的,故C錯誤,符合題意;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13.物理學中用一條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并將這條帶箭頭的直線稱為光線,這種研究方法叫建立模型法,下面關于光和光線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光和光線都是真實存在的 B.光和光線都不是真實存在的 C.光是真實存在的,而光線不是真實存在的 D.光不是真實存在的,而光線是真實存在的【答案】C【解析】解:物理學中用一條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和方向,這種帶箭頭的直線稱為光線;光是實際存在的,而實際上光線并不存在,是為了研究問題方便而構建的模型,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稱為模型法,故C正確。故選:C。14.2019年11月11日,罕見的“水星凌日”現象震撼上演,地球上部分地區可以觀察到。如圖所示,某些特殊時刻,從地球上可以看到水星就像一個小黑點在太陽表面緩慢移動。下列現象中與“水星凌日”現象原理相同的是()A.“海市蜃樓”現象 B.雨后天空出現彩虹 C.路燈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 D.湖邊的樹在湖水中的“倒影”【答案】C【解析】解:當水星轉到太陽與地球中間且三者在一條直線上時,在地球上看到水星從太陽面上移過,這就是“水星凌日”現象,成因是光的直線傳播;A、海市蜃樓是光線通過密度不均勻的空氣中發生的折射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B、雨過天晴時,常在天空出現彩虹,這是太陽光通過懸浮在空氣中細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光的色散,故B不符合題意;C、路燈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線播形成的現象,故C符合題意;D、平靜的水面相當于平面鏡,所以湖邊的樹在湖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原理,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5.小歡用針孔照相機(即小孔成像實驗裝置)觀察蠟燭的燭焰,若保持小孔和蠟燭的燭焰位置不變,如圖所示。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若內筒位置不變,半透明膜上燭焰的像是正立的B.若內筒位置不變,半透明膜上燭焰的像是放大的C.若向右拉動內筒,半透明膜上燭焰的像將變小 D.若向左推動內筒,半透明膜上燭焰的像將變亮【答案】D【解析】解:A、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故A錯誤;B、若內筒位置不變,孔離物的距離大于孔離屏的距離時,像是縮小的,故B錯誤;C、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若向右拉動內筒,增加筒長時,像將變大,故C錯誤;D、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若向左推動內筒,減小筒長時,像將變小,變亮,故D正確。故選:D。二、填空題(共10小題):16.自身能夠的物體叫光源,光在同種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答案】發光;均勻。【解析】解:能自身發光的物體叫光源;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如果介質不均勻,光也會發生偏折。故答案為:發光;均勻。17.小明同學在電影院觀看電影《流浪地球》,電影院里座無虛席。電影銀幕(填“是”或“不是”)光源,如圖是影片中劉培強駕駛宇宙飛船撞向木星時的一段感人情節,觀眾只能看到火光卻聽不到聲音是因為聲音的傳播需要;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答案】不是;介質;小于。【解析】解:(1)正在放映的電影銀幕都不能自行發光,而只是反射光,所以不是光源;(2)觀眾只能看到火光卻聽不到聲音是因為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3)光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在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是在真空中的2故答案為:不是;介質;小于。18.如圖所示,2020年6月21日天空上演了神奇的“金環日食”現象,此次日環食帶非常狹窄,寬度僅20公里左右,而湖南正好處在此次的最佳觀測帶上。產生日食的原因可以用光的來解釋。請任意舉一例與日食原理相同的現象。【答案】直線傳播;射擊瞄準。【解析】解:產生日食的原因是月球繞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擋住了太陽光,是因為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形成的。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實例很多,如射擊瞄準時,要三點一線。故答案為:直線傳播;射擊瞄準。19.如圖1所示,蠟燭通過小孔在光屏上成了一個像。這是因為光在同一種介質中是沿傳播的。在晴朗的中午,茂密的大樹下常有許多圓形的亮斑,這是光通過樹葉縫隙而形成的太陽的(填“像”或“影子”),如圖2所示。在一張不透光的紙上打一個極小的正方形孔,讓太陽光垂直射到這張紙上并經過這個小孔射到地面,此時地面會出現一個(填“正方形”或“圓形”)的小亮斑。【答案】直線;像;圓形。【解析】解:(1)燭焰發出的光沿直線傳播,經過小孔后在右邊的光屏上成像,即小孔成像,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2)晴天的中午,太陽發出的光沿直線傳播,經過樹葉間的縫隙在地面上形成圓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現象,地面上的光斑實際上是太陽的像;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無關,像的形狀取決于物體的形狀,因此太陽通過正方形的小孔仍然成圓形的像。故答案為:直線;像;圓形。20.如圖所示,是光的形成的,若光源形狀是三角形,小孔形狀是圓形,則光屏上的像是(選填“三角形”或“圓形”)。【答案】直線傳播;三角形。【解析】解: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蠟燭經小孔成倒立的實像,像的形狀與燭焰形狀相同,與小孔的形狀無關,仍然是三角形。故答案為:直線傳播;三角形。21.夏日正午,小華在地面上鋪一張白紙,將刻有邊長為3cm的等邊三角形孔的紙板正對著太陽,保持白紙紙板與地面的距離為1m不變,用一張卡片覆蓋在三角形孔上,遮住孔的一部分,如圖所示,讓太陽光透過小孔,移動卡片,當小孔足夠小時,光斑形狀是形,該現象的原理是。【答案】圓;光的直線傳播。【解析】解:小孔成像現象中像的形狀與孔的大小和形狀無關,它取決于物體的形狀;當小孔到地面的距離一定時,小孔越來越小,地面上的白紙上就越容易得到太陽的像,此時光斑形狀是圓形;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故答案為:圓;光的直線傳播。22.運動會上100米賽跑,終點計時員應時(填“聽到槍聲”或“看到煙霧”)開始計時,若聽到槍聲才開始計時,則把時間計(填“多”、“少”或“正好”)了。【答案】看到煙霧;少。【解析】解:(1)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遠大于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所以在看到發令時散發的煙霧按秒表計時較為準確;(2)若聽到槍聲才開始計時,說明槍聲已經傳播100米到達終點時才開始計時,測得時間肯定少了。故答案為:看到煙霧;少。23.利用激光測量地月距離,是20世紀60年代后發展起來的一門新技術。從地面向月球發射一束脈沖激光,它被安裝在月面上的角反射器反射回來,地面上的計時器記錄激光往返地月的時間為2.56s,激光在真空(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m/s,地、月間的距離為km。【答案】3×108;3.84×105。【解析】解:光在真空(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常數,即3×108m/s;地、月間的距離為:s=vt=3×108m/s×2.56s×12=3.84×108故答案為:3×108;3.84×105。24.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km/s,地球跟太陽的距離約為1.5×1011m,那么太陽光從太陽傳到地球需要s。【答案】3×105;500。【解析】解: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3×105km/s;根據v=st可得:太陽光從太陽傳到地球上的時間t故答案為:3×105;500。25.為了描述光的傳播情況,通常可以用一條帶箭頭的表示光的傳播和。光線不是客觀存在的,它是人們建立的一種模型。(選填“理想”或“猜想”)【答案】直線;路徑;方向;理想。【解析】解:(1)物理學中用一條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路徑,這種帶箭頭的直線稱為光線;(2)實際上光線并不存在,是為了研究問題方便而構建的理想模型,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稱為模型法。故答案為:直線;路徑;方向;理想。三、實驗探究題(共5小題):26.如圖所示,小明制成了一個針孔照相機,其實就是小孔成像的實驗裝置。將點燃的蠟燭置于小孔前的適當位置,觀察并研究小孔成像的特點:(1)蠟燭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填“實像”或“虛像”)。(2)保持蠟燭位置不變,將小孔靠近半透明膜,像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晴天中午,小明走在公園的樹林下,他看到太陽光透過樹葉縫隙在地面形成的許多大小不同的圓形光斑,這些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填“樹葉間縫隙大小不同”“樹葉縫隙離地面的高度不同”)。【答案】(1)實像;(2)變小;(3)樹葉縫隙離地面的高度不同。【解析】解:(1)在塑料薄膜上能看到物體的像,說明所成的像為實像;(2)越靠近光源,小孔成像所得的像越大,越遠離光源,所成的像越小,持蠟燭位置不變,將小孔靠近半透明膜,就是遠離光源,所成的像變小;(3)公園的樹林下,太陽光透過樹葉縫隙在地面形成的許多大小不同的圓形光斑,這些光斑的形成是小孔成像的原理,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樹葉縫隙離地面的高度不同;故答案為:(1)實像;(2)變小;(3)樹葉縫隙離地面的高度不同。27.在探究小孔成像的實驗中,小明選用一個空的易拉罐,在其底部中央開一個小圓孔,并將其頂部剪去,蒙上一層半透明薄膜。將點燃的蠟燭按圖示的位置放置在小孔的前方:(1)為讓實驗效果更明顯,應該在(選填“明亮”或“黑暗”)的環境中進行實驗。(2)實驗中,小明利用此裝置可以看到燭焰在半透明膜上成的是(選填“正立”或“倒立”)的像,此成像的原理是。(3)小明增大蠟燭與小孔之間的距離,在半透明膜上成的像(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4)勤于思考的小明又將小圓孔改成了小方孔,其他條件與(2)中保持相同,再觀察燭焰的像,則半透明膜上所成的燭焰的像的形狀(選填“會”或“不會”)改變。若他在底部扎了兩個小孔,則在半透明膜上可以觀察到燭焰的像有(選填“一”或“兩”)個。【答案】(1)黑暗;(2)倒立;光的直線傳播;(3)變小;(4)不會;兩。【解析】解:(1)燭焰是成像物體,在明亮的環境中,燭焰和明亮環境的對比度降低,成像不太清晰,故該實驗在較暗的環境下效果更好;(2)蠟燭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其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3)小明增大蠟燭與小孔之間的距離,由于孔到薄膜的距離一定,則在半透明膜上成的像將變小;(4)小明又將小圓孔改成了小方孔,則半透明膜上所成的燭焰的像的形狀不變;若在底部扎了兩個小孔,那么每個小孔都會成一個像,因此在半透明膜上會有兩個像。故答案為:(1)黑暗;(2)倒立;光的直線傳播;(3)變小;(4)不會;兩。28.如圖所示某興趣小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個小圓孔,將頂部剪去后,蒙上一層塑料薄膜,制作成一個簡易針孔照相機。如圖甲所示,將其水平放置,在左側固定一支點燃的蠟燭,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燭焰的像。(1)針孔照相機成像的原理是,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選填“正立”或“倒立”)的實像,若將點燃的蠟燭向上移動,則塑料薄膜上的像向(選填“上”或“下”)方移動;若將易拉罐向右移動少許,蠟燭的像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2)若只將小圓孔改為三角形小孔,則像的形狀(選填“改變”或“不變”)。(3)晴天的正午時分,走在濱江公園的樹林里,小明看到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在地上留下許多大小不同的圓形光斑(如圖乙所示),圓形光斑大小不一原因是。【答案】(1)光的直線傳播;倒立;下;變小;(2)不變;(3)樹葉距離地面距離不同。【解析】解:(1)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在小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是倒立實像,所以蠟燭向上方移動,則它在薄膜上的像將向下方移動;若將易拉罐向右移動少許,燭焰就離小孔越遠,則像變小;(2)蠟燭經小孔成倒立的實像,像的形狀與燭焰形狀相同,像與小孔的形狀無關,所以只將小圓孔改為三角形小孔,像的形狀不變;(3)樹葉的縫隙,也就是小孔,距離地面的遠近不同,形成的光斑大小不同;距離越遠,形成的光斑越大,距離越近,形成的光斑越小。故答案為:(1)光的直線傳播;倒立;下;變小;(2)不變;(3)樹葉距離地面距離不同。29.在“制作小孔成像觀察儀”活動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圓筒插入易拉罐中:(1)如圖所示,由于像的亮度較暗,所以圓筒的(填“A”或“B”)端是用半透明薄紙制成光屏。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觀察儀觀察點燃的蠟燭時,燭焰在塑料薄膜上所成像是(填“正立”或“倒立”)、(填“實像”或“虛像”);其成像的原理是。(2)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蠟燭在塑料薄膜成像,則他在半透明紙上看到的像是。A.三角形光斑B.圓形光斑C.蠟燭的正立像D.蠟燭的倒立像(3)若將蠟燭向右上方移動,則它在薄膜上的像將向方移動。若將蠟燭在孔前繞順時針旋轉,則它在塑料海膜上所成的像將(選填“順”或“逆”)時針旋轉的;(4)若僅移動圓筒位置,增大光屏與小孔之間距離,則光屏上像將(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若僅將易拉罐底部三角形的小孔改成方形,則他在半透明紙上看到的像將(填“改變”或“不變”)。(5)如果小孔變大,它在薄膜上所成的像將。【答案】(1)A;倒立;實像;光的直線傳播;(2)D;(3)左下;順;(4)變大;不變;(5)變模糊。【解析】解:(1)由圖知,易拉罐左端為小孔,圓筒從右端插入,為了減小外面光線的影響,看得更清楚,A端是用半透明薄紙制成的光屏;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的具體應用,成的是倒立的實像。(2)蠟燭經小孔成倒立的實像,像的形狀與蠟燭形狀相同,像與小孔的形狀無關,即蠟燭在塑料薄膜上成的像是蠟燭的倒立像,選D;(3)因為小孔成倒立的實像,故將蠟燭向右上方移動,則它在薄膜上的像將向左下移動;將蠟燭在孔前繞順時針旋轉,則它在塑料薄膜上所成的像是順時針旋轉的;(4)當增大光屏與小孔之間的距離時,光屏上的像將變大。若僅將易拉罐底部三角形的小孔改成方形,則他在半透明紙上看到的像的形狀不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