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廣東省中考地理復習-專題十七 西北地區 青藏地區_第1頁
2025年廣東省中考地理復習-專題十七 西北地區 青藏地區_第2頁
2025年廣東省中考地理復習-專題十七 西北地區 青藏地區_第3頁
2025年廣東省中考地理復習-專題十七 西北地區 青藏地區_第4頁
2025年廣東省中考地理復習-專題十七 西北地區 青藏地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十七西北地區

青藏地區課時:第十七課時課本:第197頁課標解讀01知識梳理02目錄重點突破03能力提升04過關訓練05直擊中考06課標解讀01PARTONE2025課標解讀知識梳理重點突破能力提升過關訓練直擊中考課標解讀課標要求西北地區青藏地區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某區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說明自然條件對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認識因地制宜的重要性結合實例,描述不同區域的差異,說明區域聯系和協同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某區域城鄉分布和變化,推測該區域城鄉發展圖景進行野外考察或運用相關資料,說明自然環境與地方文化景觀之間的關系2025年備考指導本專題主要考查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突出的環境特征,一般結合時政熱點考查該區域的農業發展、濕地生態功能的保護等知識梳理02PARTTWO2025課標解讀知識梳理重點突破能力提升過關訓練直擊中考知識梳理重點突破03PARTTHREE2025課標解讀知識梳理重點突破能力提升過關訓練直擊中考重點一

我國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的地理特征與農業重點一

我國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的地理特征與農業1.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的地理概況(表17.1)重點突破地理區域占全國總面積的比重/%占全國總人口的比重/%主要地形地表景觀氣候類型地理特征西北地區304高原、盆地草原、荒漠溫帶大陸性氣候干旱青藏地區251高原、山地草原、冰川高原山地氣候高寒表17.12.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的牧場類型和主要優良畜種(表17.2)地理區域牧區名稱牧場類型優良畜種西北地區內蒙古牧區溫帶草原牧場三河馬、三河牛新疆牧區山地牧場細毛羊青藏地區西藏牧區

高寒牧場牦牛、藏綿羊青海牧區表17.23.西北地區的灌溉農業和青藏地區的河谷農業除了畜牧業外,在西北的河套平原、寧夏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人們利用河水和地下水發展了灌溉農業,新疆綠洲修建了富有特色的引水工程“坎兒井”;在青藏地區的雅魯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海拔較低的地區,分布著河谷農業,主要農作物是小麥、青稞等。4.特色農產品新疆:(1)新疆長絨棉:夏季氣溫高,晴天多,日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生長和采摘。(2)哈密的瓜果:夏季氣溫高,光照強,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糖分的積累。西藏:青稞和小麥。(2023·湖南衡陽)新疆天山地區的牧民有遷移輪牧的歷史傳統。圖17.1示意天山遷移輪牧的過程。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2題。1.影響圖中四個牧場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氣溫和降水B.坡向C.土壤D.風力典題精析A2.牧民春、夏、秋、冬四季的輪牧地點排列順序正確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B重點突破03PARTTHREE2025課標解讀知識梳理重點突破能力提升過關訓練直擊中考重點二

西部開發的重要陣地—塔里木盆地重點二

西部開發的重要陣地—塔里木盆地1.概況(1)自然環境。①氣候: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稀少,氣候干旱,晝夜溫差大。②河流和植被:荒漠廣布、河流稀少、多內流河。(2)人口分布規律:人口、城市和交通設施主要分布在盆地的邊緣和有水源的綠洲。2.油氣資源的開發油氣資源十分豐富,是我國最大的內陸含油氣盆地。(2)西氣東輸:四大跨世紀工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和青藏鐵路)之一。(以一線工程為例分析)①起止點: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油氣田,東至上海。②所經省級行政區域的簡稱:新、甘、寧、陜、晉、豫、皖、蘇、滬。③所經地形區:塔里木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④穿越大河:黃河、淮河、長江。⑤產生效益。西部地區:使天然氣資源得到大規模開發,帶動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增加當地的財政收入;增加就業機會。東部地區:緩解能源短缺問題;改善環境;優化能源消費結構。3.環境保護:塔里木盆地環境脆弱,在開發利用油氣資源的同時,需要采取多種措施避免破壞環境,并加強綠洲的環境保護,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塔里木盆地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盆地,四周高山環抱,氣候干旱,戈壁、沙漠廣布。圖17.2示意塔里木盆地的現代城鎮、鐵路等要素分布。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說出圖中鐵路、城鎮的分布特征。(2)簡述塔里木盆地氣候干旱的原因。(3)該地區的阿克蘇蘋果、庫爾勒香梨、若羌紅棗享譽全國,簡述其品質優良的原因。典題精析深居內陸,受山脈阻擋,來自海洋的水汽不易到達。鐵路和城鎮多沿盆地的邊緣呈環狀分布。光照強,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積累,瓜果特別甜。重點突破03PARTTHREE2025課標解讀知識梳理重點突破能力提升過關訓練直擊中考重點三

三江源地區重點三

三江源地區1.位置:青海省南部。2.江河的源頭: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頭,被譽為“中華水塔”。3.三江源地區的保護:近年來,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冰川逐年萎縮,這直接影響湖泊和濕地的水源補給,湖泊、濕地面積不斷縮小甚至干涸。同時,過度放牧、亂采濫挖等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加速了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的惡化。為了保護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國家設立了三江源自然保護區。(2023·四川廣安)為了更好地復習和鞏固青藏地區的相關知識,樂樂繪制了“青藏地區地理知識樹”。讀圖17.3,完成1~2題。1.下列對“知識樹”中信息的解讀,能真實反映青藏地區特征的是()A.“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緯度高B.高寒農牧業——畜牧業——牦牛C.資源豐富——地熱能——拉薩“日光城”D.少數民族——藏族——火把節典題精析B2.青藏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為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以下措施可行的有()A.開墾高原濕地,擴大農作物種植面積B.開發礦產資源,發展重工業C.發展獨特的民族風情文化旅游業D.興建草場,擴大放牧規模C能力提升04PARTFOUR2025課標解讀知識梳理重點突破能力提升過關訓練直擊中考1.新疆棉花種植的優勢條件。

①晝夜溫差大,有機質積累多,可以有效抑制棉花病蟲害的發生;

②光照強,空氣濕度小,有利于棉花生長和采摘;

③冰雪融水提供豐富的灌溉水源;

④地形平坦,可耕種棉花的土地面積廣,利于大規模機械化耕種。

2.新疆海鮮陸養的意義。

①利用鹽堿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②有利于優化農業生產結構,提升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③帶動相關產業

(養殖業、水產加工業、冷藏保鮮業)的發展。能力提升過關訓練05PARTFIVE2025課標解讀知識梳理重點突破能力提升過關訓練直擊中考位于河北省境內的塞罕壩,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幾十年來,塞罕壩人用青春和汗水在荒漠沙地上營造起萬頃林海,為京津冀地區構筑了一道強大的生態屏障,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圖17.4示意塞罕壩林場及其周邊區域。讀圖完成1~2題。1.根據北京氣候及沙源地相對位置關系推斷,北京的沙塵暴天氣最不易發生于(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過關訓練B2.塞罕壩林場發揮的效益有()①可發展以森林公園為主體的生態旅游②林場耕地類型由旱地轉為水田③阻沙源、保水源,維護京津冀生態安全④大量砍伐林場林木,提高收入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甘肅玉門是中國第一個大型石油基地,但近年來資源趨于枯竭。目前甘肅省正在河西走廊建設千萬千瓦級發電基地,打造“陸上三峽”,玉門是其主戰場。圖17.5為“河西走廊簡圖”。讀圖完成3~5題。3.河西走廊能夠建設千萬千瓦級發電基地的主要原因是()A.風電能源豐富B.油電能源豐富C.水電能源豐富D.煤電能源豐富A4.助推玉門成為“陸上三峽”主戰場的因素是()A.地形B.氣候C.緯度D.太陽輻射5.發電基地的建設利于當地()A.完善基礎建設,減少寒潮危害B.優化能源結構,減少環境污染C.加速資源枯竭,抑制經濟發展D.改善當地環境,促進農作物生長

BA圖17.6是“塔里木盆地城鎮、交通線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6~7題。6.塔里木盆地的城鎮主要分布在()A.塔里木盆地的邊緣B.塔里木河的沿岸C.鹽沼澤的周圍D.石油、天然氣豐富的地區7.影響塔里木盆地城鎮與交通線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氣候C.土壤

D.水源AD河西走廊是我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要道,也是我國最大的玉米制種基地,被稱為“種子繁育黃金走廊”。每年玉米收獲后,戈壁灘成為天然晾曬場,晾曬使玉米種子在短時間內快速脫水干燥。讀“河西走廊示意圖”(圖17.7),完成8~9題。8.該地成為“種子繁育黃金走廊”的有利條件是()A.海拔較高,氣溫較低B.氣候干燥,光照充足C.經濟發達,科技先進D.交通便利,離市場近B9.河西走廊是我國“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要道,下列對其描述正確的有()①有鐵路經過②氣候相對兩側濕潤③地形相對兩側低平④綠洲農業發展基礎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D讀圖17.8,完成10~12題。10.青藏高原地形的顯著特征是()A.遠看是山,近看是川B.山環水繞,沃野千里C.千溝萬壑,支離破碎D.山河相間,縱列分布A11.相比于高原上的其他地區,藏南谷地成為農田、城市最集中的區域,其最大的優勢是()A.緯度較低,交通很便利B.地形平坦,交通較便利C.地勢較低,水熱較充足D.距海較近,水熱較充足C12.青藏高原分布有高原濕地——三江源,關于三江源地區的描述,正確的有()①被譽為“中華水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②長江、黃河、珠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養區③雪山、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④湖泊和沼澤是三江源地區重要的調蓄器A.①②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B1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夏季葡萄收獲后,若直接在太陽光下暴曬,制成的葡萄干易腐爛、發酸、變色。我國新疆吐魯番地區在四壁有洞孔的蔭房內晾制出的葡萄干糖分保留多、不發酸、色澤碧綠、狀如珍珠,其“無核綠葡萄干”享譽世界。材料二初釀出來的葡萄酒口味生澀,需貯藏(要求溫度維持在12~15℃,相對濕度70%左右)一段時間待其自然老熟后,才會芬芳濃郁、口味醇厚。渤海灣沿岸地區是我國最大的葡萄酒產地,其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1/2。材料三

“我國葡萄集中產地分布圖”(圖17.9)。(1)分析吐魯番盆地年降水量少的原因。(2)簡述該地區氣候對當地人文地理環境帶來的影響。吐魯番盆地位于西北地區,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水汽難以到達,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氣候干旱。人口、城鎮主要分布在盆地的邊緣地帶;傳統民居多為平頂房;利用高山冰雪融水發展綠洲農業。(3)簡述吐魯番地區葡萄干品質好的原因。(4)根據材料二,從氣候角度分析吐魯番地區所產的葡萄較少用于釀酒的原因。空氣濕度小,晝夜溫差大,不利于將葡萄酒貯藏至自然老熟。吐魯番地區降水少,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葡萄中積累的糖分多;冬季氣溫低,不利于害蟲越冬,夏季紫外線強,葡萄病蟲害少,種出的葡萄品質好;深居內陸,各類污染少;在四壁有洞孔的蔭房內晾制,避免了強光暴曬,制成的葡萄干不發酸,糖分保留多,色澤好。直擊中考06PARTSIX2025課標解讀知識梳理重點突破能力提升過關訓練直擊中考1.在山下水源充足的地方,分布有()A.桑蠶基地B.常綠闊葉林C.綠洲D.野生牦牛群(2023·江西)準噶爾盆地氣候干旱,內部多荒漠,其東北側的阿爾泰山脈水分條件好,多優質牧場。本區人口多沿河或山麓水源地分布。圖17.10示意卓婭家的放牧路線。據此完成1~3題。

直擊中考C2.影響不同季節牧場位置變化的主要因素是()A.緯度位置B.海陸位置C.地形地勢D.經度位置3.卓婭家的畜產品主要銷往新疆省級行政中心()A.烏魯木齊B.拉薩C.蘭州

D.西寧CA(2023·江蘇連云港)圖17.11為“某鐵路線示意圖”。讀圖完成4~6題。4.該鐵路線是()A.青藏鐵路B.川藏鐵路C.成昆鐵路D.寶成鐵路5.該鐵路線經過(

)A.昆侖山脈B.祁連山脈C.橫斷山脈

D.喜馬拉雅山脈BC6.該鐵路線沿線地區地質條件復雜,其原因是受到()A.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的影響B.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碰撞擠壓的影響C.美洲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碰撞擠壓的影響D.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碰撞擠壓的影響A(2023·新疆)央視紀錄頻道播出的《航拍中國》,深受觀眾喜愛。據此完成7~8題。7.下列《航拍中國》拍攝到的民族風情與所屬民族相符的是()A.那達幕大會——蒙古族B.潑水節——滿族C.賽龍舟——傣族D.長鼓舞——土家族8.節目中有很多涉及地理知識的詩詞,如:①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②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③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上述①②③描述的內容分別對應的主要省級行政區域是()A.山西,新疆、內蒙古B.四川、新疆、貴州C.甘肅、內蒙古、浙江D.甘肅、河南、江蘇AC(2023·江蘇連云港)圖17.12為“柴達木盆地簡圖”。讀圖完成9~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