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解讀

《LY/T 3419-2024 自然教育評估規范》是一項針對自然教育活動效果進行評價的標準。該標準旨在通過系統化的方法對自然教育項目的實施過程及其結果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從而促進自然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和自然教育質量的持續提升。根據這一標準,評估內容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

  • 目標設定:明確自然教育項目的目標是否具體、可衡量,并且與參與者的需求相匹配。
  • 內容設計:考察自然教育活動的內容是否科學合理,能否有效傳遞自然保護知識,激發公眾尤其是青少年對自然的興趣。
  • 實施過程:分析教育活動的組織形式、教學方法以及參與度等因素,確保活動能夠按照既定計劃順利開展。
  • 安全保障:強調在所有自然教育活動中必須重視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緊急情況應對預案、人員健康狀況監控等。
  • 環境影響:評估自然教育活動對當地生態環境可能產生的正面或負面影響,提倡采取措施減少不利影響。
  • 社會效應:衡量自然教育項目對于提高公眾環保意識、促進社區參與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 經濟效益:考慮自然教育活動帶來的直接或間接經濟收益,如增加旅游收入、創造就業機會等。


如需獲取更多詳盡信息,請直接參考下方經官方授權發布的權威標準文檔。

....

查看全部

  • 即將實施
  • 暫未開始實施
  • 2024-12-16 頒布
  • 2025-05-01 實施
?正版授權
LY/T 3419-2024自然教育評估規范_第1頁
LY/T 3419-2024自然教育評估規范_第2頁
LY/T 3419-2024自然教育評估規范_第3頁
LY/T 3419-2024自然教育評估規范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LY/T 3419-2024自然教育評估規范-免費下載試讀頁

文檔簡介

ICS6502099

CCSA.40.

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行業標準

LY/T3419—2024

自然教育評估規范

Specificationsfornatureeducationassessment

2024-12-16發布2025-05-01實施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

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

LY/T3419—2024

目次

前言

…………………………Ⅲ

范圍

1………………………1

規范性引用文件

2…………………………1

術語和定義

3………………1

評估原則

4…………………2

科學性

4.1………………2

公平性

4.2………………2

可操作性

4.3……………2

評估對象與主體

5…………………………2

評估對象

5.1……………2

評估主體

5.2……………2

評估內容

6…………………2

自然教育基礎條件

6.1…………………2

自然教育機構管理

6.2…………………2

自然教育場域設施

6.3…………………3

自然教育課程

6.4………………………3

自然教育人員

6.5………………………3

自然教育成效

6.6………………………3

受眾滿意度

6.7…………………………3

評估程序

7…………………3

確定評估方式

7.1………………………3

組建評估小組

7.2………………………3

形式審查

7.3……………3

現場評估

7.4……………4

會議評審

7.5……………4

評估方法

8…………………4

評估方法

8.1……………4

受眾滿意度得分

8.2……………………4

綜合評估分值計算

8.3…………………5

評估結果運用

9……………5

附錄規范性自然教育評估指標評分表

A()……………6

附錄資料性受眾滿意度調查問卷

B()……………………9

參考文獻

……………………12

LY/T3419—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標準化工作導則第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

GB/T1.1—2020《1:》

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

本文件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中國林學會北京大學北京林業大學貴州省林業對外合作與產業發展中心

:、、、、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中林政研北京科技中心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秀珍陳幸良姚建勇楊崇君郭麗萍馬煦王彬王清春趙敏燕楊杰

:、、、、、、、、、、

施彥斐高昆郭金鵬王化君王乾宇陳令君王志龍吳立威張金煒李文

、、、、、、、、、。

LY/T3419—2024

自然教育評估規范

1范圍

本文件確立了自然教育評估原則界定了評估對象和評估主體規定了評估內容程序以及結果運

,,、

用的實施要求描述了評估方法

,。

本文件適用于依托自然保護地重點國有林區集體林區國有林場以及森林草原濕地荒漠海

、、、、、、、

洋等自然資源開展的自然教育服務評估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

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

,;,()

本文件

自然教育指南

LY/T3329—2022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

自然教育natureeducation

以自然環境為基礎以參與體驗為主要方式引導人們認知和欣賞自然理解和認同自然尊重并保

,,、、

護自然最終實現人的自我發展以及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目的的社會教育實踐

,。

來源有修改

[:LY/T3329—2022,3.1,]

32

.

自然教育人員natureeducationpractitioner

從事或參與自然教育管理開發設計組織執行保障等的人員

、、、。

注包括但不限于自然教育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文本僅供個人學習、研究之用,未經授權,嚴禁復制、發行、匯編、翻譯或網絡傳播等,侵權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標準均為PDF格式電子版文本(可閱讀打印),因數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經售出,不提供退換貨服務。
  • 3. 標準文檔要求電子版與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載的文檔中可能包含空白頁,非文檔質量問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