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現狀探析》4300字_第1頁
《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現狀探析》4300字_第2頁
《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現狀探析》4300字_第3頁
《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現狀探析》4300字_第4頁
《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現狀探析》4300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現狀分析綜述1.1人民幣國際化發展歷程1.1.1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2008年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得美元等國際貨幣的匯率動蕩、國際貨幣市場陷入流動性短缺危機,與此同時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如火如荼,部分與我國進行貿易的新興國家企業希望通過人民幣進行國際結算,從而降低在貿易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匯率風險。2009年,我國在滬、粵及港澳地區設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歷經數次改革后試點地區、服務對象、業務范圍等均有所擴大。試點地區擴展至全國,服務對象不僅包括企業而且提供私人服務,業務范圍從貨物貿易延伸至服務貿易,且服務于部分資本項目。下表展示了2011-2020年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發展狀況。見表1.1。表1.12011-2020年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統計匯總單位:萬億元年份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總額跨境貨物貿易跨境服務貿易及其他經常項目20112.081.560.5220122.942.060.8820131.633.021.6120146.555.90.6620157.236.390.8420165.231.121.1120171.363.271.0920185.113.661.4520196.041.251.7920206.771.791.98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圖1.12011-2020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統計折線柱狀圖由以上統計數據表明:2011-2015年,我國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總額不斷上漲,同比增長率在2013年達到57.48%。2015年人民幣“入籃”后,2016和2017年由于人民幣相對于美元呈現貶值預期加之我國經濟增速放緩,我國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經歷了需求萎縮的局面。2018年以來,隨著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國際市場對于人民幣需求增加,故而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總額重新呈現上揚態勢。見圖1.1。值得注意的是,自2016年以來,以人民幣結算的跨境服務貿易及其他經常性項目額占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總額的比例持續增長。2015年這一比例僅為11.62%,而2016-2020年分別為21.22%、25.00%、28.38%、29.64%、29.25%,這表明我國人民幣跨境使用范圍和頻率不斷提高。1.1.2離岸人民幣市場建設人民幣離岸業務是指在中國境外經營人民幣的存放款業務。近年來我國離岸人民幣市場建設逐步完善,包括我國香港特區、臺灣地區,以及英國倫敦、新加坡在內的多個人民幣中心實現了共同發展,其中香港特區逐漸發展成為全球交易金額最大、體系最完善、業務許可機構最多的離岸人民幣交易市場。隨著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的成熟與完善,中國人民銀行也在積極探索在上海地區實現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在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將賦予浦東新區改革開放新的重大任務”,并指出應支持浦東新區加快構建人民幣離岸金融市場。在當前階段,在上海地區進行金融創新和離岸金融市場的構建,對于促進我國金融體系改革和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有重要意義。1.1.3貨幣互換協議的簽署貨幣互換是指將兩筆金額、期限、利率相同,但貨幣幣種不同的資金之間的調換。貨幣互換有助于增加雙方的外匯儲備以應對雙方交易需求,由此來規避利率波動風險,降低匯兌成本和籌資成本,促進雙方的貿易和投資往來,滿足雙方需求和意愿。貨幣互換協議的簽署,表明各國在跨國交易過程中使用人民幣頻率提高,人民幣價值獲得其他國家的認可,我國主權貨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中信用水平提高。以下是人民幣貨幣互換協議簽署信息表(部分),見表1.2。表1.2人民幣貨幣互換協議簽署信息表(部分)單位:億元人民幣時間國家或地區金額時間國家或地區金額2008年12月韓國18002009年1月香港特區20002009年3月印度尼西亞10002009年3月白俄羅斯2002011年4月新西蘭2502009年3月阿根廷7002011年10月韓國36002010年7月新加坡15002011年12月泰國7002011年11月香港特區40002012年1月阿聯酋3502011年12月巴基斯坦1002012年2月土耳其1002012年2月馬來西亞18002012年3月澳大利亞20002012年3月蒙古1002013年3月巴西3002012年6月烏克蘭1502013年10月歐盟35002013年6月英國20002014年7月阿根廷7002014年4月新西蘭2502014年8月蒙古1502014年7月瑞士15002014年10月韓國36002014年9月斯里蘭卡1002014年11月卡塔爾3502014年10月俄羅斯15002014年11月香港特區40002014年11月加拿大20002015年3月蘇里南共和國102014年12月泰國7002015年4月南非3002016年9月歐盟35002016年12月埃及1802017年3月蒙古1502018年1月泰國7002018年4月尼日利亞1502018年5月巴基斯坦2002018年10月日本20002018年11月英國35002018年11月印度尼西亞20002018年12月烏克蘭1502020年11月香港特區5000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官方網站自2008年起,我國逐步與近四十個國家建立了貨幣互換合作關系,其中與香港特區、歐盟地區簽署貨幣互換協議涉及金額最大,我國正在構建幣種多元化的貨幣互換“朋友圈”。1.1.4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2015年12月1日,人民幣正式被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成為第五種特別提款權貨幣。且各貨幣在SDR籃子中所占比重為:美元41.73%,歐元30.93%,人民幣10.92%,日元8.33%,英鎊8.09%。以下是世界主要貨幣在已分配的國際外匯儲備中所占主要份額,見表1.3。表1.3世界主要貨幣在國際外匯儲備中所占份額時間美元歐元人民幣日元英鎊2017Q161.6919.281.081.531.282017Q263.8419.961.081.621.422017Q363.5320.071.121.521.502017Q462.7220.171.231.901.542018Q162.7920.361.401.581.682018Q262.4020.251.831.861.472018Q361.9420.481.801.971.502018Q461.7420.671.895.191.432019Q161.7320.271.955.361.552019Q261.2720.551.935.551.512019Q361.5820.251.965.601.512019Q460.7220.581.945.891.642020Q161.7920.062.015.961.442020Q261.2620.172.075.771.482020Q360.4920.532.145.881.532020Q459.0221.242.256.031.69資料來源:IMF官方網站WorldCurrencyCompositionofOfficialForeignExchangeReserves報告人民幣“入籃”不論是對人民幣跨境結算、人民幣作為國際儲備貨幣還是直接使用人民幣參與國際投資都具有重要促進作用。上表為自2017年以來,各主要貨幣在國際外匯儲備中所占份額,其中人民幣份額從1.08不斷提升到了2.25,顯示了人民幣作為SDR一攬子貨幣之一,在國際外匯儲備中所占主要份額不斷上漲,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1.2制約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因素1.2.1逆經濟全球化下的美元霸權當今世界貨幣體系具備鮮明的新布雷頓森林體系特征,這一體系以美元循環為基礎,即美國大量發行美元,進口以中日為首的亞洲地區的商品,使得美國出現進出口逆差,其他國家擁有大量美元儲備。同時美國通過發行國債等方法,吸引其他國家用美元購買債券,使得美元流回國內。在這一過程中,其他國家尤其是新興國家對美元的依賴程度加深,中心國家美國和外圍國家新興經濟體間的關系存在不平等,從而加劇了美元霸權。同時,美聯儲擁有大宗商品的定價權,在市場規則的制定上具有較大投票權,在全球經濟領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勢力,從而提高了國際貨幣體系權力中心的進入壁壘。大型商品在國際體系中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但也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支撐美元在全球貨幣體系中霸主地位的關鍵支柱之一是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以石油為例,我們來討論美元是如何實現其定價權的。在美元之前,國際市場原油供需是影響價格的關鍵因素。但在這些“石油美元”機制下,石油消費者必須按照自己的匯率和交易來兌換美元。美國不僅可以憑借其特殊地位購買廉價原油產品,還可以通過調整國內利率和匯率政策來影響原油價格。簡言之,美元價值規模衍生的定價能力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吸引力,引領了美國的經濟地位,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變得強勢。1.2.2人民幣的貨幣慣性劣勢地位慣性從物理學角度可以解釋為:當物體上的力被撤除后,物體仍保持一定運動傾向。將慣性的定義應用到貨幣領域即貨幣慣性:在國際貨幣市場中,當剔除政策等其他外部影響后,市場對某種貨幣存在的偏好。國際貨幣存在慣性的原因在于貨幣的網絡外部性和轉換成本。一方面,人民幣的網絡外部性弱于美元。網絡外部性是在網絡經濟學發展過程中提出的重要概念,它是指網絡價值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呈現平方增長的特點。由于美元市場網絡大,其產生的直接網絡外部性和間接網絡外部性使得美元網絡價值增大。同時由于美元網絡中正反饋的存在,即在貨幣市場中出現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馬太效應,因此人民幣在進入貨幣權力中心的嘗試中,相對于美元等優勢貨幣存在著由于后發而造成的天然劣勢。另一方面,使用人民幣的轉換成本較高。只有當使用人民幣的收益大于其轉移成本時,由使用美元轉換為使用人民幣才可以實現。但2015年營業稅改增值稅以來,我國人民幣匯率市場化程度加深,加上近年來中美貿易戰、外部經濟環境惡化等因素的存在,使得人民幣跨境結算、交易、投資的風險增高。下圖為中美實際匯率波動年標準差,見圖2。圖1.2中美實際匯率波動年標準差資料來源:國際清算銀行官網公布的實際有效匯率日數據計算得出圖1.2顯示了中美實際有效匯率波動年標準差,可以看到美元實際有效匯率年標準差均在1.5及以下,而人民幣的波動幅度則大于美元,從而我們得知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較大,使用人民幣的轉換成本較高。1.2.3中國金融市場發展的相對滯后回顧貨幣霸主英鎊的發展歷史,事實證明,當英鎊成為貨幣體系的核心貨幣時,英國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證券和外匯市場。當美國取代英國成為全球金融中心,美元成為世界貨幣時,情況發生了變化。因此,金融市場對主權貨幣國際地位的影響尚不清楚。與美國全面的金融體系相比,中國股市的合理性相對較低,債券市場規模仍有很大發展,整個金融市場的成熟度有待提高。金融市場流動性和開放性的限制了國內資產在境外的轉換,最終增加了人民幣的成本。總之,發達的金融市場能為持幣者提供多元化的高品質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從而使持有幣種的數量和意愿得到進一步提高。一個成熟的現代金融市場應當具備一定的安全性和高流動性,這是實現貨幣增值與流通的一個重要前提。但是,當前中國的金融市場還不完善,不能適應人民幣國際化的需要。國際貨幣交換要求有一個活躍、公開的金融市場,這樣,外國持有幣的人就可以得到和使用更便宜的錢。舉例來說,紐約的國際金融市場使美元國際化受益,美國的金融市場比中國更加開放。與美元的連動匯率體系使得紐約的金融市場上出現了更多的美元交易,而且更多的國家和機構選擇去紐約融資。與此同時,美國的金融機構也可以到海外投資,發行債券等,從而極大地擴展了紐約的國際金融市場。中國的金融市場相對于美國來說還比較落后,以人民幣為基礎的金融產品還不能很好地吸引外國投資者。1.2.4人民幣貨幣慣性劣勢地位網絡的外部性意味著連接到網絡的功能根據連接到網絡上的用戶數量而變化。例如,如果一個國家改變其母語并使用全球英語,其人民可以在旅游、國際貿易和其他方面獲得除英語以外的國家所沒有的額外便利。隨著英語國家的數量增加,一個國家的便利性也會增加。通過CHIPS系統和SWIFT系統之間的技術聯系,美元將自身在該系統交易中的單純規模優勢進一步轉化為地位優勢,并成為SWIFT支付和結算系統的官方貨幣。通過該系統的支付和清算業務最終被轉換為美元。這種便利和流動性是許多國家主動選擇美元作為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