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五生命活動的調節
第9講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檢測)
1辦實人修
1.(2022?河北模擬)生物科學史蘊含科學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下列科學史實驗與結論不
相符的是()
選項科學史實驗結論
A用鈴聲與食物多次結合,使狗建立條件反射條件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
上,通過學習和訓練而建立的
B將狗的小腸黏膜和稀鹽酸混合磨碎后制成的在鹽酸作用下,小腸黏膜產生了一
提取液注入狗的靜脈,檢測膚液分泌情況種化學物質,引起胰液分泌
C先摘除健康狗的胰腺,造成實驗性糖尿病,然胰腺能分泌某種抗糖尿病的物質
后注入另一只狗菱縮的膜腺提取液,檢測患病
狗的血糖
D在黑暗中先將胚芽鞘尖端切掉,然后將尖端放尖端受刺激后,向下傳遞影響導致
置于胚芽鞘切面的任意一側,觀察胚芽鞘生長胚芽鞘彎曲生長
狀況
A.AB.BC.CD.D
【分析】1、條件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通過學習和訓練而建立的。
2、拜爾實驗過程和現象:切去胚芽鞘尖端,移至一側,置于黑暗中培養,胚芽鞘向放尖
端的對側彎曲生長。
3、胰腺的胰島是內分泌腺,可分泌胰高血糖素和胰島素,二者共同維持血糖的平衡。
4、小腸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促進胰腺分泌胰液。
【解答】解:A、用鈴聲與食物多次結合,使狗建立條件反射,說明了“條件反射是在非
條件反射的基礎上,通過學習和訓練而建立的“,A正確;
B、為了驗證胰液的分泌是一個化學調節的過程而不是“頑固的神經反射英國科學家
斯他林和貝利斯把狗的一段小腸剪下,刮下黏膜,將黏膜與稀鹽酸混合加沙子磨碎,制
成提取液,將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條狗的靜脈中,發現能促進胰腺分泌胰液。實驗證明了
在鹽酸的作用下,小腸黏膜可能產生了一種化學物質,這種物質進入血液后,隨血流到
達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B正確:
C、先摘除健康狗的胰腺,造成實驗性糖尿病,然后注入另一只狗萎縮的胰腺提取液,檢
測患病狗的血糖降低,說明胰腺能分泌某種抗糖尿病的物質,c正確;
D、拜爾在黑暗中先將胚芽鞘尖端切掉,然后將尖端放置于胚芽鞘切面的任意一側,觀察
到胚芽鞘向對側生長,說明胚芽鞘彎曲生長是尖端產生的某種影響分布不均勻的結果,
詹森在胚芽鞘尖端和尖端下部之間插入瓊脂片,單側光照射下發現胚芽鞘彎曲生長,可
說明尖端向下傳遞某種影響,但向下傳遞與尖端受刺激無關系,D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條件反射與非條件反射、激素調節的發現歷程及相關實驗分析、
血糖調節、生長素的發現過程的內容,要求考生識記相關知識,并結合所學知識準確答
題。
2.(2022?山東模擬)人的大腦皮層有140多億個細胞存在,組成了許多的神經中樞.使大
腦有很多復雜的高級功能。下列關于人腦高級功能的說法,正確的是()
A.某患者由于不能看懂文字影響了正常閱讀,推測為S區受損
B.海馬區神經元大量死亡是造成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喪失記憶和語言功能的原因
C.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聽、說、讀、寫分別由相互獨立的不同中樞控制
D.學習、記憶和情緒也屬于人腦的高級功能,短時記憶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
【分析】1、大腦:大腦皮層是調節機體活動的最高級中樞,是高級神經活動的結構基礎,
其上有語言、聽覺、視覺、運動等高級中樞。
2、各級中樞的聯系:神經中樞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間相互聯系,相互
調控。一般來說,位于脊髓的詆級中樞受腦中相應高級中樞的調控,這樣,相應器官、
系統的生理活動,就能進行得更加有條不紊和精確。
3、短期記憶與神經元的活動及神經元之間的聯系有關,長期記憶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
【解答】解:A、不能看懂文字從而影響了正常閱讀,應是V區(視覺性語言中樞)受
損所致,A錯誤;
B、研究發現,阿爾茨海默癥是由大腦內海馬區神經元大量死亡造成的,患者表現逐漸喪
失記憶和語言功能,B正確;
C、語言功能是人腦特有的高級功能,聽、說、讀、寫分別由不同中樞控制,但四個中樞
之間有聯系,C錯誤;
D、學習、記憶和情緒也屬于人腦的高級功能,短期記憶與神經元的活動及神經元之間的
聯系有關,長時記憶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D錯誤。
故選:B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語言功能學習、記憶、情緒大腦皮層特定的區域控制相應的生命
活動的內容,要求考生識記相關知識,并結合所學知識準確答題。
3.(2022?重慶模擬)激素在調控人體穩態中發揮重要作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人類發現的第一種激素促胰液素是由小腸(黏膜)合成并分泌的
B.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彌散到體液中,定向運送到靶細胞和靶器官
C.激素不組成細胞結構,而是使靶細胞原有的生理活動發生變化
D.激素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故體內需要源源不斷地產生激素
【分析】激素由內分泌腺分泌的,在激素同受體結合后,激素原本的結構發生了改變,
不再具有原來激素具有的生物學效應,就叫做滅活。
激素調節的三個特點:①微量和高效;②通過體液運輸;③作用于靶器官、靶細胞。
【解答】解:A、人們發現的第一種激素是促胰液素,它是由小腸黏膜分泌的,能促進胰
腺分泌胰液,A正確;
B、內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過體液運輸到全身各處,作用于靶細胞或靶器官,B錯誤;
C、激素不組成細胞結構,也不能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使靶細胞原有的生理
活動發生變化,即對靶細胞做出調節,C正確;
D、激素經靶細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故體內需要源源不斷地產生激素,因此,體內
的激素含量相對穩定,且較少,D正確。
故選:B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激素調節的發現歷程及相關實驗分析和激素調節的特點的內容,
要求考生識記相關知識,并結合所學知識準確答題。
4.(2022?秦皇島三模)人的排尿是一種反射活動,嬰幼兒經常尿床,一般成年人可以有
意識地控制排尿(如“憋尿”,下列對此現象的分析,錯誤的是()
A.成年人“憋尿”說明低級中樞受高級中樞的調控
B.突觸間隙Na+濃度降低有利于排尿反射的快速發生
C.排尿反射過程中興奮的單向傳遞與突觸結構有關
D.神經纖維上興奮的傳導方向與膜外電流方向相反
【分析】排尿反射中樞位于脊髓,而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識地控制排尿,說明脊髓的排
尿反射中樞受大腦皮層的控制,嬰兒的大腦發育不完善,嬰兒排尿屬于非條件反射,神
經中樞在脊髓。
【解答】解:A、排尿反射中樞位于脊髓,成年人“憋尿”說明低級中樞受高級中樞的調控,
A正確;
B、鈉離子內流可形成動作電位,突觸間隙Na+濃度降低,不利于動作電位的形成,因此
不利于排尿反射的快速發生,B錯誤;
C、興奮在突觸處只能由突觸前膜傳遞到突觸后膜,因此排尿反射過程中興奮的單向傳遞
與突觸結構有關,C正確;
D、靜息電位的膜電位為外正內負,動作電位的膜電位為外負內正,電流方向是由正電荷
流向負電荷,膜外電流方向是由未興奮部位流向興奮部位,而神經纖維上興奮的傳導方
向是由興奮部位傳導到未興奮部位,因此神經纖維.上興奮的傳導方向與膜外電流方向相
反,D正確。
故選:Bo
【點評】本題考查神經調節的原理、神經調節的分級調節和神經中樞的相關知識,要求
考生識記相關知識,結合選項分析作答,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5.(2022?山東模擬)當你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時,機體的每個細胞均被調動起來了,與其
相關的信息分子有神經遞質和甲狀腺激素,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激素尤為重要。下列關
于甲狀腺激素分泌與調節的說法,錯誤的是()
A.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主要經過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實現
B.甲狀腺激素的分泌與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等細胞器有關
C.寒冷環境引起甲狀腺分泌激素增多的物質有促甲狀腺激素
D.當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可通過負反饋調節維持穩定
【分析】下丘腦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促進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促甲狀腺激素
能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進而促進代謝增加產熱,這屬于分級調節。當甲狀腺激
素含量過多時,會反過來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活動,叫做負反饋調節。
【解答】解:A、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主要經過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實現,A正確;
B、甲狀腺激素的化學本質是氨基酸的衍生物,其分泌不經過核糖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
B錯誤;
C、寒冷環境會引起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的物質TSH(促甲狀腺激素)增多,C正確;
D、當血液中甲狀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可通過負反饋調節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
分泌活動,使甲狀腺激素的含量不會過高,維持穩定,D正確。
故選:B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的內容,要求考生識記相關知識,并結合所
學知識準確答題。
6.(2022?唐山三模)Na+-K+泵是種位丁動物細胞膜上的蛋白質,每水解1個ATP分
子,可以泵出3個Na\泵入2個K+。如圖是Na+-K+泵在神經元細胞膜上的工作模
式圖。已知寡霉素可抑制線粒體功能。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Na—K+泵既具有物質運輸功能,又具有催化功能
B.Na+?K+泵可同時運輸Na+、K+,說明其不具有特異性
C.Na+?K+泵是膜內負電位、膜外正電位形成的原因之一
D.寡霉素可能改變神經細胞靜息狀態下膜電位差
【分析]細胞膜內外的離子分布:鈉離子在細胞外的濃度高于細胞內,鉀離子在細胞內
的濃度高于細胞外。結合題干,喝水解1個ATP分子向細胞膜外泵出3個Na+,同時向膜
內泵入2個K+,說明鈉離子和鉀離子都是逆濃度運輸,并且都消耗能量,所以是主動運
輸。
【解答】解:A、由圖可知Na+-K+泵具有物質運輸功能(運輸鈉離子和鉀離子),又具
有催化ATP水解功能,A正確;
B、Na+-K+泵只能運輸鈉離子和鉀離子,能說明載體蛋白對離子運輸具有選擇性,B錯
誤;
C、Na+-K+泵工作時向細胞膜外泵出3個Na+,同時向膜內泵入2個K卡,是膜內負電位、
膜外正電位形成的原因之一,C正確;
D、Na+-K+泵對Na+、K,的運輸屬于主動運輸,寡霉素可抑制細胞呼吸,即可抑制Na*
-K+泵對Na+、K+的運輸,靜息狀態下膜電位差與膜內外的鉀離子濃度差有關,因此推
測真霉素可能改變神經細胞靜息狀態下膜電位差,D正確。
故選:Bo
【點評】本題考查了物質跨膜溶輸的方式、神經沖動的形成與傳導過程,意在考查考生
理解所學知識點的能力,難度適中。
7.(2022?濟寧三模)腎上腺糖皮質激素(GC)是機體內具有重要調節作用的類固醇分子,
是機體應激反應最重要的調節激素。如圖為正常機體在應激狀態下GC的分泌及部分作
用途徑。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神經系統
I+J^1腎卜艮椎
神經遞質f下丘腦垂體/片腎上腺f皮質產
細胞因子法埋士免疫系統
CRH: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ACTH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A.GC分泌過程既存在分級調節,也存在反饋調節
B.若長期大劑量使用GC,會導致腎上腺皮質分泌功能減退
C.神經遞質作用于下丘腦時,下丘腦屬于反射弧中效應器的組成部分
D.GC能特異性識別免疫細胞膜上的糖皮質激素受體,抑制免疫系統的功能
【分析1分析題圖:下丘腦分泌的CRH可促進垂體分泌ACTH,ACTH也能促進腎上腺
皮質分泌糖皮質激素(GC),同時糖皮質激素(GC)對下丘腦和垂體存在負反饋調節。
【解答】解:A、看圖可知:神經遞質可作用下丘腦,下丘腦釋放CRH增多,保進垂體
釋放ACTH增多。最終導致GC分泌增多,體現了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糖皮質激素(GC)
對下丘腦和垂體存在負反饋調節,A正確;
B、若長期大劑量使用GC,會對下丘腦和垂體抑制作用增強,垂體分泌的ACTH減少,
導致仔上腺皮質分泌功能減退,B正確;
C、神經遞質作用于下丘腦時,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下丘腦屬于反射弧組成結構中的
效應器,C正確;
D、受體的化學本質是糖蛋白,具有識別作用,受體能特異性的識別相應的激素,再有
GC是機體內具有重要調節作用的類固醉分子,其受體可能在細胞內,D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結合圖解,考查動物激素調節和免疫調節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動物
體內主要的內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的種類和功能,掌握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過程,并
能進行遷移運用,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8.(2022?莆田三模)河豚毒素作用于神經末梢和神經中樞,專一性地與鈉離子通道牢固
結合,高效阻斷鈉離子內流,抑制突觸前膜釋放神經遞質;最終導致神經細胞死亡。用
河豚毒素處理突觸前神經元,一段時間后給予適宜刺激,分別測量突觸前神經元、突觸
后神經元的電位變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鈉離子內流、神經遞質釋放所需的ATP均主要來自線粒體
B.河豚毒素中毒后,可引起細胞間興奮傳遞加快、肌肉痙攣
C.河豚毒素中毒后,突觸前膜鉀離子外流過程可能不會被阻斷
D.實驗結果為突觸前神經元能產生動作電位,突觸后神經元不能產生動作電位
【分析】神經遞質是神經元之間或神經元與效應器細胞之間傳遞信息的一種化學物質。
在神經元的信息傳遞過程中,當一個神經元受到來自環境或其他神經元的信號刺激時,
儲存在突觸前囊泡內的遞質可向突觸間隙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相應受體,將遞質信號
傳遞給下一個神經元。
【解答】解:A、鈉離子內流為協助擴散,不需要能量,A錯誤;
B、河豚毒素高效阻斷鈉離子內流,抑制突觸前膜釋放神經遞質,因此河豚毒素中毒后,
可引起細胞間興奮傳遞減慢,B錯誤;
C、河豚毒素專一性地與鈉離子通道牢固結合,河豚毒素中毒后,突觸前膜鉀離子外流過
程可能不會被阻斷,C正確;
D、實驗結果為突觸前神經元不能產生動作電位,不能釋放神經遞質,因此突觸后神經元
也不能產生動作電位,D錯誤,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興奮傳導和傳遞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
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9.(2022?唐山二模)興奮在神經纖維上傳導的過程,主要是鈉鉀離子跨膜運輸實現的。
鈉離子通過離子通道內流形成的跨膜電流稱為內向電流,而鉀離子通過離子通道外流形
成的跨膜電流則稱為外向電流,如圖所示興奮在神經纖維上傳導時的電流變化。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
7
W
V
S
饌
出
堤
盛
A.af段神經纖維膜內鈉離子均低于膜外
B.a點未檢測到電流,所以a點神經纖維沒有離子的跨膜運輸
C.c點時神經纖維的膜電位為外正內負
D.ce段鉀離子外流需要消耗細胞內化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
【分析】分析題圖:鈉離子通道離子通道內流形成的跨膜電流稱為內向電流,而鉀離子
通過離子通道外流形成的跨膜電流則稱為外向電流。靜息時,神經細胞膜對鉀離子的通
透性大,鉀離子大量外流,形成內負外正的靜息電位;受到刺激后,神經細胞膜的通透
性發生改變,對鈉離子的通透性增大,鈉離子內流,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
【解答】解:A、無論是靜息狀態還是興奮狀態,神經纖維膜內鈉離子均低于膜外,受到
刺激時,神經細胞膜的通透性發生改變,對鈉離子的通透性增大,鈉離子順濃度梯度內
流,囚此af段神經纖維膜內鈉離子均低于膜外,A正確;
B、a點之后,細胞存在內向電流,即鈉離子內流,形成動作電位,所以推測a點時神經
纖維膜沒有受到刺激,處于靜息電位,此時有鉀離子外流,B錯誤;
C、c點前鈉離子不斷內流,c點時神經纖維處于動作電位,此時膜內為正電位,膜外為
負電位,C錯誤;
D、ce段的外向電流是恢復靜息電位的過程,由鉀離子順濃度梯度外流引起的,該過程
不需要消耗細胞內化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D錯誤。
故選:Ao
【點評】本題結合圖形主要考查神經調節的相關知識,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膜電位變
化曲線的每條線段和拐點分別代表的含義。
10.(2022?湖北模擬)如圖是以蛙的“坐骨神經一腓腸肌”標本為實驗材料,置于一定濃度
的Na+和K+溶液中,在b、d處膜外連接一個電流表,分別在a、c、e、f處給予適宜強
度的電刺激(c位于b、d的中點)。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分別刺激a、c、e處,都能使腓腸肌發生反射
B.分別刺激a、c、e處,a、e處能使電流表指針發生兩次偏轉
C.刺激f處,電流表指針發生偏轉,可說明腓腸肌中存在感受器
D.電流表指針偏轉幅度與溶液中的Na,濃度有關
【分析1靜息時,神經細胞膜對鉀離子的通透性大,鉀離子大量外流,形成內負外正的
靜息電位;受到刺激后,神經細胞膜的通透性發生改變,對鈉離子的通透性增大,鈉離
子內流,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興奮部位和非興奮部位形成電位差,產生局部電流,
興奮傳導的方向與膜內電流方向一致。
【解答】解:A,分別刺激a.ce處均能使肌肉收縮,但不能稱為反射,反射需要完整的
反射引才能完成,A錯誤;
B、分別刺激a、e處,興奮先后達到兩接線處,能使電流表指針發生兩次偏轉,c處位于
b,d處的中點,刺激c處,興奮同時達到兩接線處,不會使電流表指針發生偏轉,B正
確;
C、若刺激f處,電流表指針發生偏轉,說明興奮可以由腓腸肌傳遞至神經纖維上,表明
腓腸肌內中存在感受器,C正確;
D、電流表指針偏轉幅度與神經纖維上的動作電位峰值大小有關,而動作電位主要由鈉離
子內流引起,因此與溶液中的Na濃度有關,D正確。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查興奮在神經纖維上傳導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
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11.(2022?重慶四模)在反射活動中,突觸是反射弧中最容易發生疲勞的部位,突觸傳遞
發生疲勞的原因可能與遞質的耗竭有關,疲勞的出現是防止中樞過度興奮的一種保護機
制。如圖為突觸結構模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突觸發生疲勞的原因可能是經歷了長時間的突觸傳遞后,①中的神經遞質大大減少
B.遞質釋放出來后,通過③擴散到突觸后膜,此過程需要ATP提供能量
C.③中的抑制性遞質作用于④上特異性受體時,④也會出現電位變化
D.②是上個神經元軸突的膜,在興奮傳導過程中,②上會出現電信號到化學信號的轉變
【分析】分析題圖:①表示突觸小泡、②表示突觸前膜、③表示突觸間隙、④表示突觸
后膜。
【解答】解:A、①表示突觸小泡,內含神經遞質,在經歷了長時間的突觸傳遞后,①中
的神經遞質將大大減少,從而可能影響突觸傳遞而發生疲勞,A正確;
B、遞質釋放出來后,通過③擴散到突觸后膜,作用于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此過程
為擴散,不需要ATP提供能量,B錯誤;
C、抑制性神經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會使靜息電位增大,C正確;
D、②是突觸前膜,是神經元軸突末梢,在興奮傳導過程中,②上會出現電信號到化學信
號的轉變,D正確。
故選:Bo
【點評】本題以突觸結構為載體,考查興奮在神經纖維上傳導和興奮在神經元之間傳遞
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圖和判斷能力,屬于中檔題。
12.(2022?湖北模擬)圖示為人為胃酸分泌的部分調節途徑,其中幽門黏膜G細胞(一種
內分泌細胞)能合成分泌胃泌素,作用于胃黏膜壁細胞,促進其分泌胃酸。下列說法錯
誤的是()
條件反射
味黨
咀
嗝
吞
咽
A.通過“①一②—胃黏膜壁細胞''途徑促進胃酸分泌屬神經調節
B.通過“③一④一⑤一胃黏膜壁細胞”途徑促進胃酸分泌反應速度較緩慢
C.胃酸分泌增加后會引起胃壁擴張,后者又會加強胃泌素的分泌,這種調節機制稱為負
反饋
D.幽門黏膜G細胞分泌物發揮作用需經體液運輸
【分析】體液調節的特點有:微量高效、通過體液運輸、作用于靶器官、靶細胞。在突
觸上,電信號不能進行傳遞,因此需轉變成化學信號的形式傳遞,到達突觸后膜后又轉
變成電信號。體液調節和神經調節相比,激素調節的反應速度慢、作用時間長、作用范
圍廣。
【解答】解:A、據圖可知,細胞②是神經細胞,分泌的信號物質是神經遞質,通過“①
T②T胃黏膜壁細胞”途徑促進胃酸分泌屬神經調節,A正確;
B、由圖可知,③一④一⑤一胃黏膜壁細胞過程既有神經系統參與,也有化學物質參與,
所以調節方式是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該過程涉及體液調節,故通過“③一④一⑤一胃黏
膜壁細胞''途徑促進胃酸分泌反應速度較緩慢,B正確;
C、胃酸分泌增加后會引起胃壁擴張,后者又會加強胃泌素的分泌,這種調節機制稱為正
反饋調節,C錯誤;
D、據題意可知,幽門黏膜G細胞一種內分泌細胞,而分泌的胃泌素又具有調節代謝的
作用,因此該胃泌素應屬于一種激素,激素發揮作用需要經過體液運輸,D正確。
故選:Co
【點評】本題結合模式圖綜合考查了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的知識內容,學習時通過分析
模式圖、歸納總結等方式對神經調節的過程、激素的作用和調節過程進行理解是關鍵,
還要能夠分析題干研究胃泌素分泌途徑的思路作答。
13.(2022?重慶三模)學習和記憶是腦的高級功能。如圖表示腦內海馬區神經元的環狀聯
系。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③
A.人腦的高級功能除學習和記憶外,還有語言、思維等
B.短時記憶的形成可能與腦內海馬區神經元的環狀聯系有關
C.圖示有三個神經元,三個突觸,興奮在環路中的傳遞順序是①1②-③,①
D.N處突觸前膜釋放興奮性神經遞質
【分析】學習和記憶涉及腦內神經遞質的作用以及某些種類蛋白質的合成。短時記憶可
能與神經元之間即時的信息交流有關,尤其是與大腦皮層下一個形狀像海馬的腦區有關。
長時記憶可能與突觸形態及功能的改變以及新突觸的建立有關。
【解答】解:A、人腦的高級功能除學習和記憶外,還有語言、思維、情緒等,A正確;
B、短時記憶的形成可能與神經元之間即時的信息交流有關,尤其是與腦內海馬區神經元
的環狀聯系有關,B正確;
C、由圖可知,圖示有三個神經元,三個突觸,興奮在環路中的傳遞順序是①一>②一>③-
②,C錯誤;
D、由圖可知,信息在環路中循環運行,使神經元活動的時間延長,因此N處突觸前膜
釋放的是興奮性神經遞質,D正確。
故選:C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和學習、記憶、情緒的內容,要求考生
識記相關知識,并結合所學知識準確答題。
14.(2022?淄博一模)由甲狀腺自身病變引起的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甲減)稱為原發性
甲減,由下丘腦、垂體病變引起的甲減分別稱為下丘腦性繼發性日減和垂體性繼發性甲
減。如表所示為健康人和幾種常見甲狀腺功能異常患者的激素指標,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受測者TRHTSH甲狀腺激素
健康人正常正常正常
原發性甲減高高低
①高低低
②低低低
A.甲減患者臨床表現為甲狀腺功能低下,體溫偏高、出汗較多
B.表中①、②可能分別患下E腦性繼發性甲減和垂體性繼發性甲減
C.注射TSH后患者的攝碘率有所升高,則該患者屬于原發性甲減
D.給患者注射TRH后,TSH沒有明顯變化,則其病變部位在垂體
【分析】根據題和表格,①為垂體性繼發性甲減,②為下丘腦性繼發性甲減。
【解答】解:A、甲狀腺激素具有促進新陳代謝從而促進升高溫度的作用,甲減患者體溫
應該偏低,A錯誤;
B、①TRH含量高而TSH和甲狀腺激素含量低,可能是垂體病變引起的垂體性繼發性甲
減;②中三者均低,可能是下丘腦病變引起的下丘腦性繼發性甲減,B錯誤;
C、注射TSH后患者的攝碘率有所升高,說明患者甲狀腺正常,不可能是甲狀腺病變引
起的原發性甲減,C錯誤;
D、給患者注射TRH后,垂體正常是TRH作用于垂體,促進垂體分泌TSH;注射TRH
后,TSH沒有明顯變化,說明其病變部位在垂體,D正確。
故選:Do
【點評】本題考查甲狀腺激素分泌的調節,要求考生識記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和
反饋調節過程;能正確分析題干信息,并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敘說,屬于考綱識
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15.(2023?壽光市校級模擬)中樞神經系統中的抑制性神經元,使夠分泌抑制性神經遞質,
引起突觸后膜發生C「內流、K+外流,從而造成突觸后膜膜電位的改變,使突觸后膜神
經元受到抑制。圖1是與膝跳反射有關的部分結構示意圖(圖中①?⑧表示細胞或結構)。
發生膝跳反射時,伸肌②收縮,屈肌⑦舒張。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屬于傳出神經纖維的是(填圖中序號)。在膝跳反射過程中,興奮
是(填“單向”或“雙向”)傳導的。
(2)圖2表示膜電位變化曲線。在膝跳反射過程中,A點的膜電位變化曲線為甲曲線,
其中EF段形成的原因是。如果進行離體神經的實驗,外界鉀離子濃度增加,
圖中F點將(上升/下降/不變)。
(3)圖中(填圖中序號)是抑制性神經元。在膝跳反射過程中,⑤位置的股電位
變化曲線是圖2中的(填“甲”“乙”或"丙”);⑥位置的膜電位變化曲線是圖2中的
(填“甲,,“乙,域“丙,,)。
(4)若要檢測圖1中M點在膝跳反射中膜電位的變化,理論上正確的操作是(單
選)。
A.將電表兩極連接于膜外M點兩側,刺激N點
B.將電表兩極連接于膜外M點兩側,刺激感受器
C.將電表兩極分別連接于M點膜內和膜外,刺激N點
D.將電表兩極分別連接于M點膜內和膜外,刺激感受器
【分析】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指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
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其結構基礎是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
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構成。
2、靜息時,神經細胞膜對鉀離子的通透性大,鉀離子大量外流,形成內負外正的靜息電
位;受到刺激后,神經細胞膜的通透性發生改變,對鈉離子的通透性增大,鈉離子內流,
形成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
3、興奮以電流的形式傳導到軸突末梢時,突觸小泡釋放遞質(化學信號),遞質作用于
突觸后膜,引起突觸后膜產生膜電位(電信號),從而將興奮傳遞到下一個神經元。
4、圖示分析:圖I①感受器,③傳入神經,④和⑧傳出神經,②傳出神經和其支配的肌
肉組成效應器。
【解答】解:(1)根據A上有神經節,確定③是傳入神經,同時發生膝跳反射時,伸肌
②收縮,屈肌⑦舒張,由此推斷④和⑧為傳出神經。膝跳反射涉及多個神經細胞,興奮
在神經細胞間單向傳遞,所以在膝跳反射過程中,興奮在該反射弧中單向傳遞。
(2)圖2表示膜電位變化曲線。EF段表示產生動作電位,此時鈉離子內流,使膜電位
發生逆轉,F點時膜電位為動作電位,即外負內正。如果進行離體神經的實驗,外界鉀
離子濃度增加,影響靜息電位大小,不影響動作電位,因此圖中F點將不變。
(3)發生膝跳反射時,屈肌⑦舒張,表示未興奮,故圖1中⑤是抑制性神經元。在膝跳
反射過程中,處神經興奮,釋放抑制性神經遞質,抑制6細胞興奮,出現屈肌7舒張,
故3位置的膜電位變化曲線是圖2
中甲,6接受到抑制性神經遞質,引起突觸后膜發生C內流,不產生興奮,故6位置的
膜電位變化曲線是圖2中的乙。
(4)完成膝跳反射,必須具備完成的反射弧,同時M點興奮會發生膜電位的變化,故
要檢測圖1中M點在膝跳反射過程中的膜電位變化,理論上將電表的兩極分別連接于M
點膜內和膜外,刺激感受器,觀察指
針的偏轉,D正確,
故選:D。
故答案為:
(1)④和⑧單向
(2)鈉離子內流不變
(3)⑤甲乙
(4)D
【點評】本題考查興奮在神經纖維上傳導和細胞間傳遞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
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分析題意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16.(2022?襄城區校級二模)垂體和下丘腦發生病變都可引起甲狀腺功能異常。現有甲、
乙兩人都表現為甲狀腺激素水平低下,通過給兩人注射適量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TRH),分別測定每個人注射前30min和注射后30min的促甲狀腺激素(TSH)濃度
來鑒別病變的部位是垂體還是下丘腦。測定結果如表。
組別TSH濃度(mU/L)
注射前注射后
健康人930
甲229
乙12
(1)由上述結果可以推測,甲的病變的部位可能是,判斷理由是
(2)促甲狀腺激素(TSH)可作為傳遞信息,其作用的靶細胞
是o
(3)給小鼠注射TSH,會使下丘腦的TRH分泌減少。基于對甲狀腺激素分泌分級調節
的認識,對此現象的解釋有兩種觀點:
觀點1認為:TSH直接對下丘腦進行負反饋調節;
觀點2認為:TSH通過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對下丘腦進行負反饋調
節。
生理學實驗常用摘除某腺體或組織的方法來研究生命活動的機制,請運用摘除法探究上
述兩種觀點的正確與否,寫出實驗設計思路并預測實驗結果得出結論。
【分析】在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中,下丘腦可以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作用于垂
體,促進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該激素可作用于甲狀腺,促進甲狀腺激素的分泌;但
是當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時就會反過來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這屬于激素的反饋調
節。
【解答】解:(1)據表可知,甲注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后,促甲狀腺激素的濃度顯
著升高,恢復到正常水平,說明甲個體的垂體未發生病變,發生病變的部位是分泌促甲
狀腺激素釋放激素的下丘腦。
(2)促甲狀腺激素(TSH)可作為信使(信號分子)傳遞信息,促甲狀腺激素能夠促進
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所以促甲狀腺激素(TSH)作用的靶細胞是甲狀腺細胞。
(3)兩個觀點的區別在于有沒有通過甲狀腺,故可以通過切除甲狀腺來判斷是否還存在
負反饋調節。實驗設計如下:選取健康的生理狀態相同的成年小鼠隨機分為甲、乙兩組,
分別測定血液中TRH的含量。甲組小鼠摘除甲狀腺,乙組小鼠不做處理(或假手術),
向兩組小鼠注射等量的促甲狀腺激素,在適宜的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后,再次測定甲、
乙組小鼠血液中TRH的含量。若觀點1成立,TSH直接對下丘腦進行反饋調節,甲組切
除甲狀腺對負反饋調節無影響,則甲組和乙組TRH含量均明顯減少且減少量相同;若觀
點2成立,TSH通過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對下丘腦進行反饋調節,
甲組切除甲狀腺后沒有負反饋調節,甲組TRH含量不減少(或增加),而乙組存在負反
饋調節,乙組TRH含量減少;如果甲、乙組TRH含量均明顯減少,且乙組減少量更大,
則表明TSH和甲狀腺激素對TRH的分泌均具有負反饋調節作用。
故答案為:
(1)下丘腦甲注射TRH后TSH上升恢復正常水平,說明垂體未發生病變,
因此是下丘腦病變
(2)信使(信號分子)甲狀腺細胞
(3)設計思路:選取健康的生理狀態相同的成年小鼠隨機分為甲、乙兩組,分別測定血
液中TRH的含量。甲組小鼠摘除甲狀腺,乙組小鼠不做處理(或假手術),向兩組小鼠
注射等量的促甲狀腺激素,在適宜的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后,再次測定甲、乙組小鼠血
液中TRH的含量。
結果與結論:
如果甲組TRH含量不減少(或增加),乙組TRH含量減少,表明觀點2正確;
如果甲組和乙組TRH含量均明顯減少且減少量相同,則表明觀點1正確;
如果甲、乙組TRH含量均明顯減少,且乙組減少量更大,則表明TSH和甲狀腺激素對
TRH的分泌均具有負反饋調節作用。
【點評】本題考查體液調節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熟知甲狀腺激素的分級調節過程和反
饋調節過程,意在考查考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難度一般。
2創M提升
17.(2022?棗莊模擬)科學家以果蠅為研究對象揭示了“被熱醒”的原因。當夜間環境溫度
升高時,果蠅的AC神經元感知溫度變化產生興奮,此興奮傳遞到背后側神經元DNlps,
DNlps表達的神經肽CNMa抑制腦間神經元PI的活性,促進夜晚覺醒。下列敘述錯誤
的是()
A.AC神經元受到高溫刺激時,鉀離子內流產生動作電位
B.興奮由神經元AC傳至DNlps時,完成電-化-電信號轉換
C.在神經元PI細胞膜形成的突觸后膜上存在CNMa的受體
D.抑制CNMa基因的表達會使高溫促進夜晚覺醒的作用減弱
【分析】根據題意可知,環境溫度升高使AC神經元興奮,DNlps神經元釋放的遞質CNMa
為抑制性遞質,最終抑制PI神經元興奮,從而促進夜晚覺醒。
【解答】解:A、AC神經元受到高溫刺激產生興奮時,鈉離子內流產生動作電位,A錯
誤;
B、興奮由神經元AC傳至DNlps時,需要經過突觸結構,此時可以完成電信號-化學
信號-電信號轉換,B正確;
C、DNlps表達的神經肽CNMa抑制腦間神經元PI的活性,所以在神經元PI細胞膜形成
的突觸后膜上存在CNMa的受體,C正確:
D、根據題意可知,抑制CNMa基因的表達會使高溫促進夜晚覺醒的作用減弱,D正確。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查神經調節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
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18.(2022?聊城二模)心臟搏動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調控。若阻斷小白鼠的副交感
神經則心率加快,阻斷交感神經則心率變慢,神經支配心臟搏動原理如圖。下列說法錯
誤的是()
A.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都屬于傳出神經
B.副交感神經的兩個神經元釋放的乙酰膽堿的作用效果不同
C.交感神經釋放的去甲腎上腺素可能是抑制性遞質,可降低心率
D.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活動相互拮抗共同維持心臟搏動的相對穩定
【分析】交感神經興奮的時候會引起機體耗能增加,器官功能活動增強比如心率加快,
血壓升高,呼吸加快,血糖升高,而胃腸道蠕動分泌功能受到抑制。副交感神經系統興
奮會抑制機體的損耗,增加儲能,也就是和交感神經的作用其實是互相拮抗的。
【解答】解:A、自主神經系統是由交感神經系統和副交感神經系統兩部分組成,自主神
經系統是外周傳出神經系統的一部分,能調節內臟和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體的活動。
又稱植物性神經系統、不隨意神經系統,A正確;
B、副交感神經兩次釋放乙酰臟堿,第一次釋放乙酰膽堿作用于下一個神經元是使下一個
神經元興奮,使其產生動作電位,第二次乙酰膽堿作用于效應器細胞,是使得效應器細
胞如心臟跳動減慢,兩次作用效果不同,B正確;
C、阻斷交感神經則心率變慢,說明交感神經使心跳加快,即去甲腎上腺素是興奮性遞質,
可加快心率,C錯誤;
D、阻斷小白鼠的副交感神經則心率加快,阻斷交感神經則心率變慢,說明副交感神經使
心跳減慢,交感神經使心跳加快,說明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活動相互拮抗共同維持心
臟搏動的相對穩定,D正確。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從題圖中獲取神經支配心臟搏動的原理,并結合所學神經調節和
體液調節的知識做出正確判斷,屬于理解層次的內容,難度適中。
19.(2022?聊城二模)深度睡眠調節過程中,睡眠中樞谷氨酸能神經元(BF)釋放的腺昔
抑制覺醒神經元(交感神經元)的興奮限制瞳孔擴張、激活睡眠相關神經元(副交感神
經元)使瞭孔縮小,圖1為腺昔合成及轉運示意圖,圖2是能高特異性、高靈敏度地記
錄正常睡眠一覺醒周期中BF胞外腺昔水平變化的一種腺昔傳感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谷氨酸的神經元
氣一腹昔
ATP£ADP=AMP=題昔
一腺昔受體
核昔轉運體
綠色熒光蛋白
A.BF作為突觸前神經元,通過胞吐的形式釋放的ATP等都屬于生物大分子
B.腺首作為一種神經遞質,可與睡眠相關神經元上的不同受體結合
C.可以利用AK活性抑制劑來改善失眠癥患者睡眠
D.組裝腺背傳感器時需消除熒光蛋白與ATP發生熒光反應的結構
【分析】神經元的軸突末梢經過多次分支,最后每個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狀或球狀,叫
做突觸小體。突觸小體可以與其他神經元的細胞體、樹突相接觸,共同形成突觸。當神
經末梢有神經沖動傳來時,突觸前膜內的突觸小體受到刺激,會釋放一種化學物質一神
經遞質。神經遞質經過擴散通過突觸間隙,然后與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引發
突觸后膜電位變化,引發一次新的神經沖動。
【解答】解:A、ATP由腺首和三個磷酸基團組成,BF作為突觸前神經元,通過胞吐的
形式釋放的ATP是小分子物質,A錯誤;
B、由題可知,腺甘抑制覺醒神經元的興奮限制瞳孔擴張、激活睡眠相關神經元使瞳孔縮
小,因此判斷腺甘可與睡眠相關神經元細胞腴上的不同受體結合,抑制覺醒神經元的興
奮,激活睡眠相關神經元來促進睡眠,B正確;
C、AK活性抑制劑可抑制AMP的合成,進而使ATP合成減少,細胞外的腺昔運進細胞
的速率降低,因此細胞外液中腺昔數量增加,而腺甘與睡眠相關神經元細胞膜上的不同
受體結合,抑制覺醒神經元的興奮,激活睡眠相關神經元來促進睡眠,因此可以利用AK
活性抑制劑來改善失眠癥患者睢眠,C正確;
D、當腺昔與受體結合,導致受體一側的綠色熒光蛋白構象改變并發出熒光,因此可通過
檢測熒光強度來指示腺苜濃度,故組裝腺苜傳感器時需消除熒光蛋白與ATP發生熒光反
應的結構,D正確。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從題中獲取腺甘抑制覺醒神經元的相關信息,并結合所學神經沖
動的產生和傳導做出正確判斷,屬于理解層次的內容,難度適中。
20.(2022?廣東二模)坐骨神經由多種神經纖維組成,不同神經纖維的興奮性和傳導速度
均有差異,多根神經纖維同步興奮時,其動作電位幅值(即大小、變化、幅度)可以疊
力口。圖1表示將坐骨神經與生物信號采集儀相連。圖2為a、b處測得的動作電位相對
值。在刺激電極處依次施加由弱到強的電刺激,顯示屏1上出現第一個動作電位時的刺
激強度即閾刺激(記為Smin),當動作電位幅值不再隨刺激增強而增大時的刺激強度為
最大刺激(記為Smax)。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E孤魂誦利£坐骨神經動作電位tjyJ動作電位
記泉電極版示屏V記錄由播如示屏W
顯示屏I顯示屏2
圖1圖2
A.動作電位產生的機理是Na,通過主動運輸內流,使膜內外電位由外正內負變為外負內
正
B.動作電位產生后,膜內電荷的流動方向是從右到左,而膜外是從左到右
C.Smax表明全部神經纖維發生興奮,且每條神經纖維的興奮強度均隨刺激的增強而增大
并達到最大值
D.動作電位在不同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速度不同導致顯示屏2測得的動作電位疊加值低
【分析】分析題意可知,每根神經纖維的興奮性不同,引起它們興奮所需的閾強度不同,
刺激強度較小時興奮性高的神經首先被興奮,隨著刺激強度的增大興奮性較低的神經也
逐漸被興奮,在一定范圍內改變刺激強度會改變被興奮的神經根數,它們疊加到一起的
動作電位幅值就會改變。
【解答】解:A、動作電位產生的機理是Na+內流,方式是協助擴散,使膜內外電位由外
正內負變為外負內正,A錯誤;
B、據圖可知,刺激位置在左側,則該處膜外電位變為負電位,膜內為正電位,故動作電
位產生后,膜內電荷的流動方向是從左到右,而膜外是從右到左,B錯誤;
C、結合題意可知,坐骨神經由多種神經纖維組成,在一定范圍內改變刺激強度會改變被
興奮的神經根數,它們疊加到一起的動作電位幅值就會改變,因此在刺激的基礎上依次
施加由弱到強的電刺激,當動作電位幅值不再隨刺激增強而增大時,刺激強度即為最大
刺激,記為Smax,此時不一定每條神經纖維的興奮強度都達到最大值,C錯誤;
D、據圖可知,顯示屏2的動作電位疊加值比顯示屏1要低,說明動作電位在不同神經纖
維上的傳導速度不同,D正確,
故選:Do
【點評】本題考查興奮傳導的實驗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從題干中提取有效信息
并結合這些信息,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
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
21.(2022?昌樂縣校級二模)促食欲素是由下丘腦外側神經元表達的神經肽,包括促食欲
素A(OA)和促食欲素B(OB).它們都是由一種含130個氨基酸殘基的前體肽,經
蛋白水解酶在軸突運輸過程中水解而成。有研究顯示,給予大鼠室旁核(位于下丘腦內
側區)注射A,能夠顯著增強胃運動及胃酸的分泌,并且這種效應在一定程度上隨著
OA的劑量增加而增強。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研究促食欲素影響胃腸功能的詳細機制,有助于發現治療飲食失調和肥胖的新方法
B.促食欲素在軸突末端以胞吐方式釋放到突觸間隙,并能與突觸后膜上的相應受體結合
C.將促食欲素注射到大鼠室旁核引起其胃酸分泌,該過程屬于典型的非條件反射
D.促食欲素的前體肽在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內運輸時,其肽鍵數和空間結構會發生改變
【分析】根據題意可知,促食欲素是一種多肽,可以分為促食欲素A和促食欲素B,促
食欲素A的作用是顯著增強胃運動及胃酸的分泌,且其作用具有正反饋調節的特點。
【解答】解:A、促食欲素A的作用是顯著增強胃運動及胃酸的分泌的功能,研究促食
欲素影響胃腸功能的詳細機制,有助于發現治療飲食失調和肥胖的新方法,A正確;
B、促食欲素是由下丘腦外側神經元表達的神經肽,所以是一種神經遞質,在軸突末端以
胞吐方式釋放到突觸間隙,并能與突觸后膜上的相應受體結合,B正確;
C、將促食欲素注射到大鼠室旁核引起其胃酸分泌,該過程反射弧不完整,不屬于反射,
C錯誤;
D、促食欲素的前體肽屬于分泌蛋白,在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內運輸時,其肽鍵數和空間結
構會發生改變,D正確。
故選:Co
【點評】本題是胰島信息題,關鍵是要求學生能夠讀懂題干,分析和提煉題干信息,結
合所學知識才能正確作答。
22.(2022?平邑縣一模)尼古丁是一種高度成癮的物質,自然存在于煙草中。它是煙草煙
霧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刺激性氣味和辛辣的味道,可作用于自主神經系統,如圖所示。
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下丘牘什及元----<龍軍力j
常神及POM國/…力
訃上瞭
“悒腹牛”神經元:
脂肪細碼I
產熱增利(食欲下用)!
A.尼古丁與其受體結合后,可以使受體的空間結構發生改變為Na+提供通道
B.戒煙前,POMC神經元的興奮程度上升,食欲下降,腎上腺素的釋放增多
C.戒煙后,脂肪的分解程度下降,腎上腺素的釋放減少,體重也隨之下降
D.尼古丁通過呼吸系統進入內環境,經過體液運輸,作用于特定的細胞
【分析】據圖可知,尼古丁可與POMC神經元上的尼古丁受體結合,使Na+通道打開,
Na+內流,引起POMC神經元產生興奮,該興奮傳至大腦皮層的飽腹感神經元,可使機
體的食欲降低。同時尼古丁可蚱用于下丘腦的神經元,通過交感神經作用于腎上腺,使
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使脂肪細胞產熱增加。
【解答】解:A、由圖可以直接看出,尼古丁與其受體結合后,受體的空間結構發生改變,
形成通道,Na+進入通道,A正確;
B、戒煙前,尼古丁刺激POMC神經元,與其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后,使POMC神經元
興奮,然后將興奮傳遞給飽腹感神經元,使人的食欲下降;尼古丁刺激下丘腦神經元,
將興奮傳遞給交感神經,進而使腎上腺分泌腎上腺素增加,脂肪細胞內脂肪分解加快,
產熱增加,B正確;
C、戒煙后,尼古丁攝入減少,POMC神經元的興奮性程度降低,通過飽腹感神經元對食
欲下降的調節作用降低,會使機體增加有機物的攝入;同時,缺少了尼古丁的刺激,交
感神經興奮性減弱,腎上腺素的釋放減少,脂肪細胞產熱不增加,消耗不增加,故體重
會增加,C錯誤;
D、煙霧中的尼古J通過呼吸系統進入內環境,經過體液運輸到全身,然后在靶細胞處發
揮作用,D正確。
故選:Co
【點評】本題結合背景材料和模式圖綜合考查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的知識內容,引起學
生關注生命健康,學習時通過分析模式圖、歸納總結等方式對神經調節的過程和機制進
行理解、對激素的作用和調節過程進行理解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23.(2022?奎文區校級一模)科研人員對哺乳動物如何調控苦味和甜味覺感知進行了研究。
給小鼠吸食不同口味的液體,并記錄小鼠的舔舐次數,如圖1。為進一步探窕苦味對于
甜味的抑制效應及其調控機制,科學家對小鼠進行飼喂和刺激特定腦區(如圖2),檢
測位于腦干r區的S神經元和C神經元的膜電位變化,處理及結果見表。
組飼喂刺激特定腦區神經元興奮程度
別小鼠苦味中樞X區S神經元C神經元
1飼喂不刺激不刺激-+
2甜味刺激不刺激+-
劑
3不刺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第三次適物理試題含解析
- 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分子生物學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菏澤市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零診”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山西水利職業技術學院《鋼琴即興伴奏(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石室教育集團2025年初三期末物理試題含解析
- 四川師范大學《智能信息處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井陘礦區2025屆數學三下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四川鐵道職業學院《大學體育(4)》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信息應用職業技術學院《電機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至2031年中國電機芯片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學校五一跨學科主題實踐活動方案
- 2025國核鈾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社會招聘47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華中科技大學招聘職員筆試真題
- 《腹部創傷的急救》課件
- 機電自動化試題及答案
- 四川廣播電視臺招聘筆試真題2024
- 甘肅省2025年甘肅高三月考試卷(四4月)(甘肅二診)(數學試題+答案)
- 2025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的重要試題及答案
- 微訓練 一文多考 備考高效之詩歌《蘇幕遮?燎沉香》教師版
- 上學期《校園運動會安全》主題班會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