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滬教版必修3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1頁
2025年滬教版必修3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2頁
2025年滬教版必修3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3頁
2025年滬教版必修3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4頁
2025年滬教版必修3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滬教版必修3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1958年,毛澤東說:“孔子的有教無類,孟子的民貴君輕,荀子的人定勝天孫中山的民主革命,諸人情況不同,許多人并無教育專著,然而上舉那些,不能不影響對人民的教育,談中國(人民)教育史,應當提到他們。”在此,毛澤東A.主張全盤地繼承傳統文化B.否定了文化的階級性C.肯定了傳統教育的人民性D.發展了儒學的教育觀2、毛澤東在總結中國共產黨28年的光輝歷程時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對此話理解準確的是A.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后,猛烈沖擊了中國固有的封建道德禮教B.十月革命將社會主義從理想變為現實,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C.1917年11月之前,與馬克思主義相關的介紹從未在中國出現D.十月革命推動了先進中國人對馬列主義和蘇俄革命道路的認同3、1902年梁啟超創作了政治啟蒙小說《新中國未來記》,在書中他借虛擬的主人公黃克強之口道出了心目中的“大豪杰”拜倫,“拜倫最愛自由主義,兼以文學的精神,和希臘好像有夙緣一般。后來因為幫助希臘獨立,竟自從軍而死,真可稱文界里頭一位大豪杰”。他此舉意在A.贊揚個人英雄主義精神B.沖破傳統儒家倫理的桎梏C.引領近代文學發展潮流D.因應救亡圖存的時代主題4、黃仁宇認為,李贄攻擊虛偽的倫理道德,也拒絕以傳統的歷史觀作為自己的歷史觀,但在更廣泛的范圍內,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贄構成一位特色鮮明的中國學者,而不是一位類似條件下的歐洲式人物。這表明李贄A.超越了儒家思想范疇B.具有早期啟蒙思想C.局限于傳統文化樊籬D.思想引起社會變革5、在盧梭看來,不存在徹底的民主制,完美的民主制政府不適合人類,選舉產生的貴族制政府,是相對較好的政府。這表明盧梭A.致力于消滅社會的不平等B.正視公民在政治素養上的差距C.基本背離了啟蒙運動宗旨D.并未提出“主權在民”的思想6、如果沒有牛頓力學和那時其他科學家創立的科學理論,就不可能發生18世紀的產業革命;如果沒有法拉第的電磁感應定律和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電氣化時代在19世紀就不可能出現;如果沒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質能關系式和薛定諤的波動方程,那么,電子和原子時代的到來就不可能在20世紀變為現實。這表明A.科技發展具有階段性且永無止境B.科技發展必然會推動社會進步C.科學理論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力量D.沒有科技發展就沒有人類的進步7、戰國時期,儒家學說和墨家學說在民間廣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但是,主要諸侯國的統治者卻紛紛采用法家學說,興起了變法運動。官方采取與民間不同的態度A.是因為儒家思想不利于鞏固統治B.是出于應對政治軍事形勢的需要C.是出于實現統一全國目標的需要D.是出于建立和諧社會目標的需要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3題,共6分)8、美國文學家海明威是現實主義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9、大唐盛世,國力強大,對周邊地區產生了文化的輻射力,形成了以中國本土為地理中心、以中國文化為軸心的__________;宋元時期,中國的技術發明______和火藥經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推動了人類歷史進程。10、將下列表格填寫完整。

。時期。

農書。

作者。

特點。

《氾勝之書》

原著失傳。

賈思勰。

元朝。

對中國南北方的;廣義的農業;全面系統地論述,并附有較完備的“農器圖譜”

明朝。

重視備荒;水利等農政;熱心推廣番薯等高產新作物。

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1、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對牛頓經典力學的否定,與量子理論一起構成現代物理學的基礎。A.正確B.錯誤12、公元前5世紀,在希臘出現了一些以人和人類社會為探索主題、研究人類反思人類自己的學者,他們被稱為智者學派。A.正確B.錯誤13、瓦特改良蒸汽機的廣泛使用,使工業革命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即“蒸汽時代”。A.正確B.錯誤14、史實: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

推論:標志著人類進入電氣時代。A.正確B.錯誤15、北宋時,儒家學者沖破漢唐儒學的束縛,融合了佛道思想來解釋儒家義理,形成了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理學”。A.正確B.錯誤評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題(共3題,共27分)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國古代具體學科科學家人數統計表。學科。

天文學。

數學。

醫學。

農學。

技術類。

地理。

化學。

物理學。

人數。

56

36

62

35

45

33

6

12

材料二18世紀后半期中國與西方大事對比。類型。

中國。

西方。

政治。

①1740年;《欽定大清律例》頒行。

②1790年;緬甸;安南、暹羅遣使慶賀乾隆八十大壽。

③1759年;歷經七十余年,清朝終于平定準噶爾。

①1787年;美國頒布憲法,確立“三權分立”等原則。

②1792年;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建立。

③1763年;英法七年戰爭結束,英國奪取加拿大;印度,開始成為日不落帝國。

科技與經濟。

①發明于南宋后期的水轉大紡車還在使用;曾是世界上較為先進的紡織機。

②乾隆時期;瓷器工藝發展至頂峰。

①1765年;英國織工發明“珍妮紡紗機”,成為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標志。

②1789年;瓦特改良蒸汽機并被廣泛應用到工業生產中。

文化。

①戴震著《勾股割圓記》;段玉裁著《說文解字注》等書;引發清代考據學大興。

②1782年;《欽定四庫全書》編成。編書過程中,大量書籍被刪改;銷毀。

①1748年;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出版,討論了法律與政體;自由等的關系。

②1776年;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出版,現代經濟學由此創立。

——據陳會穎編著的《中外歷史對比年表》整理材料三“從1840年追溯到1740年,約相當于中國的乾隆、嘉慶兩代。這個時期,在中國是清朝的最盛時期(但已有衰兆),在西方是政治、經濟思想及國際情勢發生極大變化的時期。”在歐美,“有了那種蒸汽機和其他思想學術上不斷的新發展作推進器,民權自由的勢力,不久也要彌漫全歐”在中國,一方面科學落后,一方面建起了“最完密的君主專制”。——摘編自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1)根據材料一;指出中國古代科學發展狀況,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這種狀況的影響。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18世紀后半期中國社會各方面的發展特征。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這一時期中西方歷史發展趨勢不同的原因。1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兩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在泰坦尼克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比如航行過程中不斷傳輸的電報;是利用電流交替地通電和切斷產生不同的信號,從而達到傳遞信息目的的新工具;再比如船上的電話;電燈、無線電通訊,都讓航海業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船和船,船和陸地之間不再遙遠。泰坦尼克號在撞上冰山后,就曾利用無線電訊息向周圍船只求救。

——《紀念泰坦尼克號遇難100周年》材料二2017年8月4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4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為《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這到7.51億,占全球網民總數的五分之一。互聯網普及率為54.3%,超過全球平均水平4.6個百分點。同時有許多學生通過手機上網談夢想;話未來,融矛盾、敘友誼,但還有些同學上網發牢騷、轉假帖,極個別同學甚至荒廢學業,沉迷于《王者榮耀》等虛擬世界之中。

(1)寫出材料一中在“泰坦尼克”上所體現的科技成果;并簡述其對人類社會生活帶來的影響。

(2)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請回答互聯網給人們帶來哪些影響。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西人口發展對比圖中西人口發展對比圖

注:圓點實線為中國人口數字,菱形點虛線為西歐人口數字。《漢書》中記載:“漢極盛矣,人口五千九百五十九萬四千九百七十八”。然而到了材料二《漢書》中記載:“漢極盛矣,人口五千九百五十九萬四千九百七十八”。然而到了46001000三國時期,唐代杜佑寫《通典》的時候,綜合《三國志》裴松之的注釋,以及晉代《帝王世紀》的數字,得出一個非常精確的人口數字:“七百六十七萬二千八百八十一。”隋朝的人口高峰,正史記載是1102多萬,唐代建立時人口有2000萬左右。據《宋史·地理志》記載,崇寧元年(1730年)宋朝有戶1110萬(實際各路相加為20882258萬),大觀四年(46734784年)有戶、2300口。767主編《中國人口史》的葛劍雄先生論證說,東漢三國間的人口谷底應該是1萬左右,而不是13萬。至北宋末年中國實際人口數應當超過1.4億。南宋和金的經濟恢復使世紀初全國人口(也就是宋、金、西夏、大理等)加到一起超過了

(1)根據材料一概括中國與西歐人口變化主要特點的異同;并分別分析其主要原因。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古今人口統計數據”展開論述。(要求:史論結合,論證充分,表述清晰)。億,成為中國人口史上第三個高峰。評卷人得分五、論述題(共1題,共3分)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摘編自汪健新《毛澤東詩詞中的斗爭精神與智慧》等根據材料信息,確立一個研究主題,并說明所選材料對研究該主題的史料價值。(要求:主題明確,說明史料類型及價值)評卷人得分六、簡答題(共3題,共27分)20、關注人;關注社會是東西方很多哲學家的主張,東方的孔子創立儒學,注重人事,對鬼神抱著敬而遠之的態度;西方古代希臘和近代歐洲更是關注人自身的發展。由此請回答:

(1)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什么?儒學是怎樣成為中國古代正統思想的?

(2)人文主義的核心是什么?

(3)啟蒙思想家進步主張的核心是什么?對社會發展最重要的意義是什么?21、以孔子思想為核心的儒家文化受到廣泛關注。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他(孔子)知道;古代傳統的重建,并不僅僅是指外表上的同一。這里強調的是對永恒真理的溫習,而不是對過去的模仿,孔子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使這些永恒的思想重放光彩。

——摘編自雅斯貝斯《大哲學家》

材料二無論何種學派;均不能定為一尊,以阻礙思想文化之自由發展。況儒術孔道,非無優點,而缺點則正多。尤與近世文明社會絕不相容者,其一貫倫理政治之綱常階級(等級)說也。

——趙清;鄭城《吳虞文集·陳獨秀復吳虞信》

材料三新加坡主要汲取儒家的君子品格的價值觀;這是與新加坡道德教育直接相關的基本因素。新加坡結合自己的國情賦予“忠孝仁愛禮儀廉恥”以新的內涵,把他們理解的重整體;重義務、重責任的儒家倫理道德進行現代化,而提出了作為他們國家意識形態的共同價值觀。

——摘編自龔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1)根據材料一;說明孔子對古代傳統重建的內涵。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孔子為重建古代傳統文化所做的工作,并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及其欲達到的目的。

(2)在材料二中;陳獨秀如何評價孔學?歸納陳獨秀反孔的理由。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新文化運動對五四運動的影響。

(3)根據材料三,概括新加坡是如何利用儒學進行道德教育的。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加坡推行道德教育的影響。22、科學技術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鄭和當時建造的超大型寶船長140多米;寬57米是史無前例的。(建造寶船的)巨型船塢,在中國歷史上亙古未有,在當時世界上也無與倫比。它是中世紀中國造船業在全世界遙遙領先的明證。鄭和船隊的航海技術在當時世界上也是獨領風騷的。15世紀初,是中國人稱雄海上的時代,這是全世界公認的事實。——摘編自韓勝寶《鄭和之路》

材料二江南制造總局造船廠;1868年已著手建造螺輪蒸汽艦了。造螺輪蒸汽艦是1845—1850年間在歐洲推廣使用的。1850年后被用于軍事。——摘編自徐泰來《中國近代史記》

克服技術的落后是一個巨大的困難;尤其是當那些西洋顧問和教習自己就不很專業時,更是如此。自強規劃所造出的槍炮艦船的性能及其低劣,這就導致需要不斷從國外購置槍炮。

——[美]徐中約;《中國近代史,1600—2000:中國的奮斗》

材料三1958年起;由聶榮臻主持的國防科技研究已邁開步伐。黨和政府克服蘇聯政府單方面撕毀協議;撤走專家、停止供應設備所造成的嚴重困難,自力更生發展國防科技工業,終于取得了國防極端技術的重大突破。中國國防尖端技術的巨大發展,標志著中國國防現代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大大加強了我國的國防力量,也集中代表了我國科學技術當時達到的新水平,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摘自何沁《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材料四19世紀70年代;德國瞄準對重工業和新工業發展有決定影響的科技領域,設立許多科學研究機構。俾斯麥鼓勵德國學子去學習和掌握德國還沒掌握的高新科技。特拉瑙帶回了愛迪生的電燈制造專利權。1883年創辦德國愛迪生公司。電氣工業的發展是造成德國90年代德國經濟繁榮的基本因素。1851年至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發明創造方面德國超過英法之總和,僅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摘編自丁建宏《德國通史》

(1)根據材料一說明造船;航海技術對鄭和下西洋的作用。結合所學知識;追述唐宋時期造船、航海的主要科技成就。

(2)根據材料二;歸納洋務企業制造軍艦的技術狀況。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洋務運動失敗的外部原因。

(3)根據材料三;指出我國國防尖端技術大發展的作用。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文化大革命”前我國“國防尖端技術重大突破”的表現。

(4)根據材料四;歸納德國發展高新科技的途徑。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科技發展對當時德國經濟的影響。

(5)你對發展我國科學技術有何建議?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7題,共14分)1、C【分析】【分析】

【詳解】

材料中毛澤東認為,要談中國(人民)教育史,就應當談到孔子、孟子、荀子、孫中山等人的教育思想,這反映出毛澤東認為中國傳統教育具有人民性,故選C項;A項“主張全盤地繼承傳統文化”與史實不符,故排除A項;毛澤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肯定不等于其否定了文化的階級性,故排除B項;材料中沒有毛澤東教育觀的內容,故不能得出其發展了儒學的教育觀的結論,故排除D項。2、D【分析】十月革命勝利給中國送來了社會主義制度,推動了中國對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和對蘇俄革命道路的認同,D正確。西方思想的傳入,特別是新文化運動,猛烈沖擊了中國固有的封建道德禮教,A錯誤。B項是十月革命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并沒有具體闡述對中國社會發生的重大變化,B錯誤。C項“從未出現”錯誤。3、D【分析】【分析】

【詳解】

1902年,為思想啟蒙,喚醒民眾,梁啟超提倡“小說革命”,通過撰寫小說宣傳救亡圖存的思想,選項D正確;贊揚個人英雄主義精神不是梁啟超行動的宗旨,排除A項;沖破傳統儒家倫理的桎梏是新文化運動時期的內容,排除B項;引領近代文學發展潮流與梁啟超做法的目的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4、C【分析】根據材料不難看出強調的范圍很廣泛,“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故A項錯誤;根據材料“不是一位類似條件下的歐洲式人物”不難看出李贄攻擊虛偽的倫理道德與早期啟蒙思想并不相同,B項錯誤;依據材料“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不是一位類似條件下的歐洲式人物”,黃仁宇更強調的是李贄思想的局限性,故C項正確;思想引起社會變革與歷史史實不符,故D項錯誤。5、B【分析】【詳解】

材料“完美的民主制政府不適合人類,選舉產生的貴族制政府,是相對較好的政府”反映了盧梭反對徹底的直接民主,提倡選舉實行精英貴族政治,這說明他認識到公民在政治素養上的差距,故B正確;材料并未涉及消滅社會的不平等的信息,故A排除;僅憑材料信息并不能說明盧梭背離了啟蒙運動宗旨,故C排除;材料雖未反映“主權在民”的思想,但并不能說明盧梭沒有提出“主權在民”的思想,故D排除。6、C【分析】【詳解】

題意主要論述了科學理論對現實的推動和指導作用,科技發展具有階段性且永無止境的說法與題意主旨不符,故排除A項;科技發展必然會推動社會進步的說法過于絕對,不符合實際,故排除B項;牛頓力學和其他科學家創立的科學理論推動的產業革命的發生,電磁感應定律和電磁理論推動了電氣化時代的到來,相對論、質能關系式和波動方程則使電子和原則時代變成了現實,體現了科學理論對社會發展的強力推動,故選C項;沒有科技發展就沒有人類的進步的說法過于絕對,不符合人類歷史發展的實際,故排除D項。7、B【分析】【分析】

【詳解】

結合儒學主張可知儒家思想也能起到鞏固統治階級統治的需要;A項排除;結合戰國時期封建經濟興起,諸侯爭霸的政治軍事形勢可知法家加強君主權力;變法革新、實現爭霸的需要等主張更適合當時的時代要求,是導致題干中的表述變化的原因,B項正確;主張國家統一是法家的思想,但從材料“主要諸侯國的統治者卻紛紛采用法家學說,興起了變法運動”可知諸侯國采取法家思想是為了變法圖強,沒有體現要求國家統一的內容,C項排除;建立和諧社會是儒家的主張,不是導致官方采取法家思想的原因,D項排除。

【點睛】

本題考查“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學生需要對諸子百家的思想了解并能區分諸子百家思想的不同點,才能正確解題。二、填空題(共3題,共6分)8、略

【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可知,美國文學家海明威的作品是《老人與海》。【解析】《老人與海》9、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第一問是考查唐朝時期強大的國力,所以在文化上形成了以儒家思想為基礎的強大的文化圈,第二問是考查的宋科技發明的外傳,促進了歐洲社會的轉型,屬于基礎知識考查,難度不大。【解析】①.東亞文化圈(或漢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②.活字印刷(或指南針)10、略

【分析】【詳解】

聯系所學可知,《氾勝之書》是西漢氾勝之的著作;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是現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統的農學書籍;元朝王禎的《農書》對中國南北方的、廣義的農業進行全面系統地論述,并附有較完備的“農器圖譜”;明朝徐光啟的《農政全書》重視備荒、水利等農政,熱心推廣番薯等高產新作物。【解析】。時期。

農書。

作者。

特點。

西漢。

《氾勝之書》

氾勝之。

原著失傳。

北魏。

《齊民要術》

賈思勰。

現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統的農學書籍。

元朝。

《王禎農書》

王禎。

對中國南北方的;廣義的農業;全面系統地論述,并附有較完備的“農器圖譜”

明朝。

《農政全書》

徐光啟。

重視備荒;水利等農政;熱心推廣番薯等高產新作物。

三、判斷題(共5題,共10分)11、B【分析】【詳解】

相對論打破了牛頓以來傳統的絕對時空觀。相對論并非全盤否定牛頓力學,牛頓力學反映的是宏觀物體低速運動的客觀規律,而狹義相對論反映的是物體高速運動的客觀規律,是對牛頓力學的繼承和發展。故判斷為錯誤。12、A【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公元前5世紀,在希臘出現了一些以人和人類社會為探索主題、研究人類反思人類自己的學者,他們被稱為智者學派。故正確。13、A【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內容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機的廣泛使用,使工業革命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即“蒸汽時代”。題意說法正確。14、B【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內容可知,電力的廣泛應用標志著人類進入電氣時代,而非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題干說法錯誤。15、A【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北宋時,儒家學者沖破漢唐儒學的束縛,融合了佛道思想來解釋儒家義理,形成了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理學”。故正確。四、材料分析題(共3題,共27分)16、略

【分析】【詳解】

(1)狀況:綜合材料一表格內容可知;天文學;醫學和技術類的科學家人數最多,表明天文學、醫學和技術成就突出;物理學和化學的科學家人數最少,表明物理學和化學發展緩慢;綜合來看,與人們生活、生產息息相關的科技成就比較大。影響:根據表格內容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與人們生活、生產息息相關的科技成就比較大,這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的改善,但是不利于中國古代科技向近代科技發展。

(2)特征:中國:根據材料“《欽定大清律例》頒行”;“緬甸、安南、暹羅遣使慶賀乾隆八十大壽”、“歷經七十余年;清朝終于平定準噶爾”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加強,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根據材料“發明于南宋后期的水轉大紡車還在使用,曾是世界上較為先進的紡織機”、“乾隆時期,瓷器工藝發展至頂峰”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傳統科技達到頂峰,但沒有產生近代自然科學技術;農業和手工業繼續發展,但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根據材料“戴震著《勾股割圓記》、段玉裁著《說文解字注》等書,引發清代考據學大興”、“《欽定四庫全書》編成。編書過程中,大量書籍被刪改、銷毀”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傳統文化繼續領先世界并進入整理階段,但思想控制加強。

(3)原因:根據材料信息“從1840年追溯到1740年,約相當于中國的乾隆、嘉慶兩代。這個時期,在中國是清朝的最盛時期(但已有衰兆)”、“在西方是政治、經濟思想及國際情勢發生極大變化的時期”等并結合所學知識,從中西方的經濟形態、政治制度及概況、思想文化控制程度方面思考和歸因,所組織的答案要符合相關史實,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狀況:天文學;醫學和技術成就突出;物理學和化學發展緩慢;與人們生活、生產息息相關的科技成就比較大。影響: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的改善;不利于中國古代科技向近代科技發展。

(2)特征:中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加強;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和發展;農業和手工業繼續發展,但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傳統文化繼續領先世界并進入整理階段,但思想控制加強;傳統科技達到頂峰,但沒有產生近代自然科學技術。

(3)原因:中國: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君主專制和中央集權強化;封建統治和思想控制日益嚴密。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逐步確立,殖民擴張加劇;工業革命推動生產力迅速發展;啟蒙運動、自由主義思想促進了資本主義思想文化的發展。17、略

【分析】【詳解】

第(1)問;“科技成果”,依據材料一信息“比如航行過程中不斷傳輸的電報,是利用電流交替地通電和切斷產生不同的信號,從而達到傳遞信息目的的新工具;再比如船上的電話;電燈、無線電通訊,都讓航海業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得出;通訊技術發展、電力的廣泛運用;結合所學知識得出:蒸汽機應用、鋼鐵工業發展等。“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得出;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促進人們交往,密切了世界聯系等。

第(2)問,“影響”,依據材料二信息“同時有許多學生通過手機上網談夢想、話未來,融矛盾、敘友誼,但還有些同學上網發牢騷、轉假帖,極個別同學甚至荒廢學業,沉迷于《王者榮耀》等虛擬世界之中”并結合所學知識從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不僅帶來便利,還有負面影響等兩個角度回答。【解析】(1)成果:蒸汽機應用;鋼鐵工業發展、電力的廣泛運用;通訊技術發展(電燈、電報、無線電通訊、蒸汽機等亦可)。

影響: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促進人們交往,密切了世界聯系等。

(2)影響: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也有利于人們更快捷地交流與學習;另一方面也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不便,同時一些不良網絡信息也給人們特別是青少年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18、略

【分析】【詳解】

(1)同及原因:材料的中數據可知;公元前3世紀至18世紀,中歐人口總體上在起伏中呈現增長趨勢,都在1500年后增長迅速。關于原因可從社會環境;技術發展、世界聯系加強及高產作物引進等角度進行分析;異及原因:從材料的中數據可知,中國人口增長過程中人口繁榮時期增長比歐洲快,總人口數遠高于歐洲,而崩潰時期的劇減更是突出。中國人口數起伏升降頻繁,歐洲人口數起伏升降程度較為平緩。關于原因可從東西方的政治體制、疫情及經濟形態等角度進行分析。

(2)從材料中的數據變化可知,古今人口統計數據存在較大差異。關于闡釋可從數據統計范圍狹小、社會動亂對人口統計的影響、豪強大族對戶口的隱瞞及史學研究的發展等角度進行分析,最后進行歸納總結。【解析】(1)同:公元前3世紀至18世紀;中歐人口總體上在起伏中呈現增長趨勢,都在1500年后增長迅速。

原因:政局相對穩定后;農業上精耕細作,生產力得到發展。地理大發現后世界聯系加強,高產農作物種引種與世界貿易市場的推動。

異:中國人口增長過程中人口繁榮時期增長比歐洲快;總人口數遠高于歐洲,而崩潰時期的劇減更是突出。中國人口數起伏升降頻繁,歐洲人口數起伏升降程度較為平緩。

原因:中國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體制;一旦政治秩序崩潰,加上自然災害與疫病的流行帶來的破壞是全面而劇烈的,郡縣制在承平時代對社會政治秩序的保障具有優勢,穩定農耕經濟發展使人口恢復增長極為迅速。

西歐雖然在中世紀充滿戰爭與動蕩;但因為在封建制下天下并非一統,小國林立,戰爭通常局限于局部,不會造成全面的劇烈破壞。歐洲人口下降主要原因是瘟疫,且次數比中國少,下降的幅度也小于中國。

(2)古今人口統計數據存在較大差異。因為古代正史記載的數字,往往是官方掌握的戶籍資料反映出的數字,并不完全準確。第一,這些數字大部分體現的是中原漢族地區的人口變化,而忽略了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人口情況。第二,動亂時期,很多流亡人口往往沒有體現在官方戶籍之中。第三,當時戶口漏計和隱匿相當普遍,如三國時期世家豪族蔭附了很多戶口,同時屯田生產者不列入郡縣編戶。由于史學研究方法的改變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對大量史料重新整理,人口統計分析全面而深入。因此,當代學術界對正史數據進行了很多修正,使人口統計數據更接近于歷史真實。五、論述題(共1題,共3分)19、略

【分析】【詳解】

根據“清平樂蔣桂戰爭““憶秦娥婁山關““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水調歌頭游泳”等信息,可確立主題:毛澤東詩詞與近現代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程。說明:可從毛澤東作為歷史事件的親歷者,其詩詞描述了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場景,具有史料價值,屬于一手史料說明其史料價值。可從《清平樂蔣桂戰爭》展現出當時國民黨新舊軍閥混戰、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開辟革命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的歷史場景;《祭黃帝陵文》以祭祀中華民族的偉大祖先軒轅黃帝,號召全民族抗戰;《水調歌頭·游泳》展現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取得的成就等進行具體說明。【解析】主題:毛澤東詩詞與近現代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歷程。毛澤東作為歷史事件的親歷者,其詩詞描述的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場景,給人以更為直觀的感受,具有史料價值,屬于一手史料。如1928年的《清平樂·蔣桂戰爭》,展現出當時國民黨新舊軍閥之間為爭奪地盤重新開戰、國內政局動蕩,共產黨領導人民軍隊開辟革命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革命力量迅猛發展的歷史場景;1937年的《祭黃帝陵文》以祭祀中華民族的偉大祖先軒轅黃帝,號召全民族抗戰,呼吁各黨各界,團結一致,同仇敵愾,共御外侮,誓死保衛祖國河山。1956年中國正在進行大規模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造,毛澤東意氣風發作《水調歌頭·游泳》,展現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場景和國家建設取得的成就。六、簡答題(共3題,共27分)20、略

【分析】【詳解】

(1)根據所學可知孔子學說的核心是仁。根據所學可知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儒家自此成為正統思想。

(2)根據所學可知人文主義的核心是關注人;肯定人。

(3)根據所學可知啟蒙思想家進步主張的核心是理性。根據所學啟蒙運動的影響可知對社會發展最重要的意義是成為推翻舊的統治、建立新的社會的思想武器。【解析】(1)仁。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主張;儒家自此成為正統思想。

(2)肯定人。(或以人為中心)

(3)理性。有利于人們擺脫專制,建立民主法制化社會。(或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