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選修6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
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選修6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
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選修6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
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選修6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
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選修6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外研版三年級起點選修6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21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下面句子摘自某網站上一份頤和園的介紹,其中錯誤的一處為A.頤和園集傳統造園藝術之大成,借景周圍的山水環境,飽含中國皇家園林的恢弘富麗氣勢,又充滿自然之趣,高度體現了“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準則B.以莊重威嚴的仁壽殿、玉瀾堂為代表的政治活動區,是清朝末期慈禧與光緒從事內政、外交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C.煙波浩淼的昆明湖中,蜿蜒曲折的西堤猶如一條翠綠的飄帶,縈帶南北,橫絕天漢,堤上六橋,婀娜多姿,形態互異D.與前湖一水相通的蘇州街,酒幌臨風,店肆熙攘,仿佛置身于二百多年前的皇家買賣街2、布達拉宮坐落在西藏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的瑪布日山(紅山)上,它最初是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的,17世紀重建后,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從唐朝到清朝,大量漢族工匠進藏幫助修建布達拉宮,因此其建筑特色具有漢文化的印記,下列能印證這個說法最有力的史實是A.碉樓建筑形式,木石混合結構B.宮墻用花崗巖砌成,開著黑邊方窗C.紅宮的靈塔殿和佛堂D.殿內的斗拱和藻井形式3、下圖所示是秦兵馬俑1號坑出土的文物陳列(部分)。這些文物可用于研究秦朝的。

A.雕塑藝術B.宮廷娛樂C.民營經濟D.制瓷工藝4、長城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偉大象征。下列關于長城的說法,錯誤的是A.秦長城連接了戰國時期秦、趙、燕的北部長城并向兩側延伸B.漢長城東起鴨綠江畔,西至嘉峪關,超過一萬千米C.清康熙帝不修長城,認為“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德”D.山海關、居庸關均是長城重要關隘,是長城防守的重點5、明清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宮建筑群,按照前朝后寢的格局布置,從外朝三大殿進入皇帝及其家眷的生活區,需要穿越A.午門B.太和門C.乾清門D.神武門評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題(共9題,共18分)6、傳承;創新、超越。

——新中國發展之路。2006年黃梅戲入選第一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階段。

發展狀況。

1949年以前。

自發組織;活躍在農村,“忙則農;閑則藝”,演出內容主要反映農村生活,社會地位低下。

1949-20世紀70年代末。

政府安排進入城市;成立劇團,配合“土改”和“新婚姻法”排演大批新戲,并赴朝鮮戰場演出。由一個不知名的地方小戲成長為全國的大劇種。

20世紀80年代代初至今。

形成市;縣級劇團和民間劇團相結合的體制;開發城市與鄉村市場,走向國外。

——據李峰《從“場”的變遷管窺黃梅戲運營機制的嬗變》等依據材料,概括黃梅戲的發展趨勢,任選一個階段,分析發展原因。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奴隸販子把從各地綁架;誘拐或交易來的黑人押解到這里;男人、婦女和孩子分開關押,然后在院內進行買賣。成交的奴隸很快就會被買主裝上販奴船運走,從不耽擱。正面底部的中間有一條走廊直通后門,后門外就是波濤洶涌的大海。手足被枷鎖銬住的奴隸就從這里被趕上船,販賣到異國他鄉。因此,這座門又稱作“不歸之門”。

——《歷史》選修材料二在歐洲以外直接靠掠奪;奴役和殺人越貨而奪得的財寶;源源流入宗主國,在這里轉化為資本。歐洲資產階級在販賣黑人奴隸的過程中,丟掉了最后羞恥心和良心。

——馬克思《所謂原始資本積累》(1)指出材料一所描述的建筑物的名稱及其建造者;說明以它為標志的地點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原因。

(2)根據材料二概括近代早期殖民主義的方式,簡述材料二所反映的史實對16—19世紀歐洲國家的主要影響。8、(世界文化遺產薈萃)(10分)

閱讀下列材料: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大會于1972年10月17日至11月21日在巴黎舉行第17屆會議;注意到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越來越受到破壞的威脅,一方面因年久腐變所致,同時變化中的社會和經濟條件使情況惡化,造成更加難以應付的損害或破壞現象;考慮到任何文化或自然遺產的破壞或丟失都有使全世界遺產枯竭的有害影響;考慮到為此有必要通過用公約形式的新規定,以便為集體保護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建立一個根據現代科學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

——《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前言。

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

(1)使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越來越受到破壞的威脅的因素有哪些?(3分)

(2)《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宗旨是什么?它是如何劃分世界文化遺產的?請各舉1例加以說明。(7分)9、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今日之皮黃(按:指京?。┯衫デ兓髯C厥有數端;徽;漢兩派唱白純用方言鄉語:北京之皮黃平仄陰陽、尖團清濁分別甚清,頗有昆曲家法,漢調凈角用窄音假嗓,皮黃凈角用闊口堂音,系本諸昆腔而迥非漢調,徽班老伶無不擅昆曲,長庚、小湘無論矣,即譚鑫培、何桂山、王桂官、陳德霖亦無不能之其舉止、氣象皆雍容大雅,較諸徽、漢兩派,判若天淵,此又由昆曲變化的確實證據。

——陳彥衡《舊居q叢談》材料二從昆曲的歷史發展上看;18世紀之前的400年,是昆曲逐漸成熟并日趨鼎盛的時期。在這段時間里,昆曲一直以一種完美的表現方式向人們展示著世間的萬般風情。正是這種富麗華美的演出氛圍,附庸風雅的刻意追求,使得昆曲日益走向文雅;繁難的境地。18世后期,地方戲開始興起,它們的出現打破了長期以來形成的演出格局,戲曲的發展也由貴族化向大眾化過渡,昆曲至此就開始走下坡路。

材料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先列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昆曲;是中國戲曲藝術的“活化石”.是人類文明的結晶。但是,在自身繼承;發展和生存上,昆曲的現狀卻令人堪憂。

——《世界文化遺產薈萃》(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京劇在哪些方面對昆曲有所吸收?

(2)根據材料二分析昆曲后來為什么會走下坡路?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昆曲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哪些困難?10、(加試題)昆曲被譽為“近代百戲之祖”;京劇是中國的國粹。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自吳人重南曲;皆祖昆山魏良輔,而北調幾廢。而吳中以北曲擅長者,僅見張野堂一人,故壽州產也,亦與金陵小有異同處。今南教坊有傅壽者,字靈修,工北曲,其親生父家傳,誓不教一人。壽亦豪爽,談笑傾坐。若壽復嫁去,北曲真同廣陵散矣!

——沈德符《萬歷野獲編》材料二今日之皮黃(指京劇);由昆曲變化之明證,厥有數端?;?;漢兩派唱白純用方言鄉語:北京之皮黃,平仄陰陽、尖團清濁,分別甚清,頗有昆曲家法漢調凈角用窄音假嗓,皮黃凈角用闊口堂音,系本諸昆腔而迥非漢調徽班老伶無不擅昆曲,長庚、小湘無論矣,即譚鑫培、何桂山、王桂官、陳德霖亦無不能之。其舉止、氣象皆雍容大雅,較諸徽、漢兩派,判若天淵,此又由昆曲變化之確實證據。

——陳彥衡《舊劇叢談》(1)根據材料一;概括指出明代中后期戲曲的發展狀況。結合所學知識,簡要指出昆曲是如何吸收北曲長處的。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京劇在哪些方面對昆曲有所吸收。京劇正式形成于何時?11、(加試題)2016年是中國戲曲家湯顯祖逝世400周年;《牡丹亭》成國內南北舞臺上的大熱門,幾乎家喻戶曉。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定標準為:

①展示其作為人類天才杰作的突出價值;②廣泛印證有關社群的文化傳統或文化歷史根源;⑤可作為現存文化傳統的獨特證物;⑥或由于缺乏守衛與保護的手段;或由于環境的高速轉變,都市化或文化適應原因而瀕于式微。

——鄭培凱《口傳心授與文化傳承》材料二《牡丹亭》是湯顯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明代戲曲的代表之作。它塑造了杜麗娘這一敢于追求自由愛情;指斥封建禮教的具有叛逆與抗爭意識的女性形象?!皦糁兄?,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掛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痹诙披惸锷砩?,集中體現了作者的“至情”思想,體現了對封建禮教的叛逆與抗爭,體現了對自由愛情的歌頌,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對理想人生的向往。

——對湯顯祖《牡丹亭》評論(1)閱讀材料一;結合所學,從標準①和標準⑥兩個角度說明昆曲選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理由。

(2)根據材料二,概括《牡丹亭》體現了怎樣的藝術風格和精神內涵。結合時代背景,分析其產生的原因。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古建筑作為一種文化精神的載體;是一個民族生活的歷史記錄,是不同地區;國家、民族的文化模式的反映,也是文化多樣性的表征,具有特別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指出圖片中古建筑的各自風格,判斷其盛行的主要時期、地區,并分析原因13、建筑是凝固了的音樂;反映了時代的變遷。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中國現代美學的先行者宗白華先生曾經指出:每一個偉大的時代;都欲以莊嚴的建筑,表達一代心靈精神的最深節奏。古希臘人在藝術上最高表現是建筑與雕刻。人體雕刻與神殿建筑是希臘藝術的極峰,雕刻則系模范人體,古希臘哲學家與藝術家認為人體雕像是人類永久的理想型范,是人世間的神境。

——摘編自宗白華《美學散步》材料二關于古希臘;古羅馬建筑等文化成就;有以下兩種認識可供討論:①雖然在武力上消滅了古希臘,但在古羅馬人的意識形態領域和眾多的建筑成就中,我們處處可以看到古希臘文化的影子。②除了在思想上,古羅馬人還在建筑形制、技術和藝術方面都有廣泛創新,甚至形成了自己的建筑風格,并達到西方古代建筑的高峰。

——根據《建筑的故事》、《建筑風景》等整理(1)閱讀材料一;按照“每一個偉大的時代,都欲以莊嚴的建筑,表達一代心靈精神的最深節奏”的思路,分析并概括古希臘人在建筑方面的突出成果及其所體現的心靈精神。

(2)閱讀材料二,您更贊同哪一種認識?結合所學知識從思想、建筑兩個層面加以解讀。14、古語有之:“順乎天;應乎人!”從一個側面強調了處理好“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性。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荀子曰:“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老子亦曰:“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注:可以理解為不要有違反自然的行為)

——據《荀子,天論》,《老子,道德經》改編材料二1933年;羅斯??偨y敦促國會通過立法成立了民間資源保護隊,將25萬失業的男青年和“流浪的野孩子”投入植樹造林;水土保持等保護自然資源的有償勞動中去。到1942年結束時,民間資源保護隊先后雇傭了275萬失業青年,承擔了植樹造林、土壤保持、筑路挖河.控制病蟲鼠害、保護野生動物等工作,開辟了數萬英畝的國有林區和公園。

——據楊會軍《一口氣讀完美國史》整理材料三在古希臘人建造的公共建筑物中;以雅典衛城建筑群最為著名。衛城建在高出地面70米的一個陡峭的山崗上,建筑物分布在山頂的天然平臺上,在沿坡而下的低處砌上圍墻,建筑物的安排順應地勢,建筑布局不是刻板的簡單軸線關系.帕特農神廟的位置雄居雅典衛城山巔之上,是整個建筑群的中心,其他建筑則起著陪襯和烘托作用。

自南宋紹興年間至明朝永樂年間;宏村先民幾經探尋,在村落規劃建設時,獨運匠心開仿生學之先河,建造出堪稱“中華一絕”人工水系,“仿牛學”做活了一篇“水文章”。九曲十灣的水圳是“牛腸”,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這種別出心裁的科學的村落水系設計,創造了一種“家家門前有清泉”;的人居環境?;罩萘硪还糯迓湮鬟f則以自然水系為主,其村四面環山,兩條溪流自村北村東經過村落在村南匯聚,居民大多臨溪而建,書院;牌坊、村落在一條主軸線上,環境優雅,風光自別。

——摘自戴爾.布朗《失落的文明》及金紹兵《看得見的水——徽州古村落經驗與美麗鄉村規劃》(1)仔細閱讀材料一;歸納指出材料所體現的荀子;老子的共同主張。東西方文化具有同一性,結合所學扼要說明古希臘斯多亞學派、法國盧梭與中國這兩位思想家相近的主張或思考。

(2)依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概述1933年美國成立“民間資源保護隊”的目的,并簡析這一舉措在當時所起的積極作用。

(3)古代希臘雅典衛城的建筑和古代中國村落的規劃建設,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順乎天,應乎人”的理念。閱讀材料三,結合所學,請選擇闡述:①簡要說明雅典衛城的建筑特色,并用一句話指出雅典衛城在西方建筑史上的突出地位。②指出徽州兩大古村落水系的主要不同之處,并簡析宏村這種“別出心裁的科學的村落水系設計”的作用。評卷人得分三、論述題(共2題,共4分)15、(加試題)昆曲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戲曲藝術的塊寶,被譽為“近代百戲之祖”。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從明朝萬歷年間到清朝乾隆末年;是昆曲蓬勃發展的時期。新劇作不斷涌現,深受觀眾喜愛。然嘉慶三年(1798),蘇州官府設立《欽奉諭旨給示》碑,碑文中有“揚州向習昆腔,近有厭舊喜新,皆以亂彈為新廳可喜,轉將素習昆腔拋棄,流風日下,不可不嚴行禁止”的文字。

——人教版《世界文化遺產薈萃》材料二白先勇提出了“昆曲新美學的概念,何為昆曲新美學?即古典美與現代感的結合。業內多數人也認為昆曲最基本的曲牌、聲腔、程式是不能變的,融入現代舞臺的聲光電技術,則是允許的。此外,回到歷史去把捉昆曲流脈,也是戲曲理論界一直在做的事情。昆曲講究活體傳承,必須“活”在人身上。據光明日報、人民日報整理(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中所指的新劇作并概括昆曲受到挑戰的原因。

(2)如何拯救和保護昆曲有兩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主張昆曲要不斷創新;融入現代元素。第二種觀點主張昆曲應保持原生態形式,不能創新。結合所學,請你選擇其中一種觀點并予以闡述。(只列觀點,不加闡述不得分)

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從康照到宣統年間,雷氏家族連續八代主持或參與設計皇家建筑。雷家工匠先做燙樣(建筑模型)御覽欽準后再繪制施工圖。立體可折卸的燙樣展示了建筑內部梁結構;平面的圖檔繪制出建筑環境,大小比例等;有些還細化到室內裝修、家具和陳設這些精準描繪的燙樣和圖檔有助于還原中國傳統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真實地位。2007中國清代“樣式雷”建筑圖檔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遺產名錄。。類型圖像備注燙樣模型

圓明園“天地一家春”立體模型,原建筑已毀于戰火;總樣總設計圖

《清西陵全圖》,圖中所有陵寢配合山川形勢,因地制宜,“雖為人作,宛如天開”。立樣立體設計圖樣

圓明園“方壺勝境”銅龍陳設立樣,描繪了銅龍及石座尺寸及細節平格樣二維平面上的三維信息圖樣

按比例繪制格網,在交點處標注高程數據,與西方“數字高程模型”的技術核心原理一致。——據《國家寶藏》(第二季)解說詞整理世界記憶遺產名錄中的“記憶”,都是人類歷史發展長河中不可或缺、不可復制的寶貴財富。

請圍繞“中國記憶”的主題,從上述材料中提取相關的信息,自擬一個具體論題,并加以論證。(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5題,共10分)1、B【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頤和園為皇家園林,并非從事內政、外交政治活動的場所,故B符合題意;頤和園是傳統造園藝術之大成,既有皇家園林的富麗恢弘,又有自然趣味,故排除A;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昆明湖上的西堤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故排除C;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蘇州街,酒幌臨風,店肆熙攘,與前湖一水相通,故排除D。故選擇B。2、D【分析】【分析】

【詳解】

根據材料可知,從唐朝到清朝,大量漢族工匠進藏幫助修建布達拉宮,因此其建筑特色具有漢文化的印記。結合所學可知,斗拱,是漢族建筑上特有的構件,由方形的斗、升、拱、翹、昂組成,是較大建筑物的柱與屋頂間之過渡部分;藻井通常位于室內的上方,呈傘蓋形,由細密的斗拱承托,象征天宇的崇高,藻井上一般都繪有彩畫、浮雕,常見于漢族宮殿。斗拱和藻井都是漢代建筑的表現形式,最能體現漢文化的印記,D項正確;“碉樓建筑形式,木石混合結構”無法體現漢文化的印記,排除A項;“宮墻用花崗巖砌成,開著黑邊方窗”是大昭寺的建筑特點,排除B項;“紅宮的靈塔殿和佛堂”是達賴喇嘛的靈塔殿,不能體現漢文化的印記,排除C項。故選D項。3、A【分析】【分析】

【詳解】

秦兵馬俑是泥土燒制的陶俑;可用于研究秦朝的雕塑藝術,故選A,排除D;秦兵馬俑1號坑是以車兵為主體,車;步兵成的軍陣,與宮廷娛樂無關,排除B;民營經濟生產的產品面向市場,秦兵馬俑是秦始皇的墓葬雕塑,與民營經濟無關,排除C。

【點睛】4、B【分析】【詳解】

結合所學內容可知,漢長城東起鴨綠江畔,西至大宛貳師城,B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選B;ACD項中的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5、C【分析】【詳解】

根據所學可知,明清故宮大體分為兩部分,前半部稱為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為中心,是皇帝理政和舉行各種盛大儀式的場所;后半部稱為內廷,有乾清宮、交泰殿和坤寧宮,是皇帝及其家眷生活起居之處;外朝與內廷以乾清門為界,乾清門就是外朝進入內廷宮殿的大門。故選C;午門是故宮的正門,故排除A;太和門是外朝宮殿的正門,故排除B;神武門是故宮的北門,故排除D。二、材料分析題(共9題,共18分)6、略

【分析】【分析】

【詳解】

本題為開放性題意,要求學生依據材料概括黃梅戲的發展趨勢,并任選一個階段分析其發展的原因。依據材料可從活動區域、社會地位的變化、演出內容的變化、運營體制的變化等角度概括黃梅戲的發展趨勢。可選取1949-20世紀70年代末這一階段的發展情況依據材料“政府安排進入城市,成立劇團”結合所學從新中國的成立、政府的扶持等角度分析黃梅戲發展的原因。也可選取20世紀80年代代初至今這一階段的發展情況依據材料“形成市、縣級劇團和民間劇團相結合的體制,開發城市與鄉村市場,走向國外?!苯Y合所學從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等角度分析黃梅戲發展的原因。【解析】趨勢:活動區域由農村進入城市;并走向國際:社會地位不斷提高:演出內容隨時代發展不斷變化:運營體制由自發組織到政府安排,再到與市場相結合。

原因:新中國成立,政府扶持: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7、略

【分析】【詳解】

(1)第一小問;名稱和建造者,根據材料“奴隸販子把從各地綁架;誘拐或交易來的黑人押解到這里”和關鍵詞“不歸之門”可知所描述的建筑的名稱是戈雷島的奴隸堡,根據所學可知建造者是荷蘭殖民者;第二小問原因,根據所學可知奴隸堡屬于具有警示意義的世界文化遺產,戈雷島是販賣奴隸的中轉站,可以得出具有警示意義的世界文化遺產;歐洲殖民者販賣奴隸活動的中轉站,殖民主義罪惡的歷史見證。

(2)根據材料中關鍵句“奪得的財寶,源源流入宗主國,在這里轉化為資本”可得出奴隸貿易和野蠻掠奪為歐洲資本主義發展聚集了大量的原始資本,為工業革命的開展準備了條件。也導致了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國家的衰落。【解析】(1)奴隸堡;荷蘭殖民者。具有警示意義的世界文化遺產;歐洲殖民者販賣奴隸活動的中轉站;殖民主義罪惡的歷史見證。

(2)奴隸貿易和野蠻掠奪為歐洲資本主義發展聚集了大量的原始資本,為工業革命的開展準備了條件。也導致了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國家的衰落。8、略

【分析】【詳解】

(1)依據材料“年久腐變所致;同時變化中的社會和經濟條件使情況惡化”并結合所學可知戰爭;自然災害、環境惡化、過度的旅游開發、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文化遺產的年久腐變、變化中的社會和經濟條件造成的情況惡化。

(2)第一小問宗旨結合所學可知“集體保護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建立一個根據現代科學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第二小問依據所學可知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第三小問依據所學的世界文化遺產例子可知金子塔、兵馬俑(歷史)等、昆曲(文化)、張家界(自然)以及泰山(文化與自然)等?!窘馕觥浚?)戰爭;自然災害、環境惡化、過度的旅游開發、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文化遺產的年久腐變、變化中的社會和經濟條件造成的情況惡化。(答出其中任意3點即得3分)

(2)宗旨:“集體保護具有突出的普遍價值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建立一個根據現代科學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1分)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每點1分,共3分)例子:如金子塔、兵馬俑(歷史)等;昆曲(文化);張家界(自然);泰山(文化與自然)等,(3分)回答其他的只要正確就可給分。9、略

【分析】【詳解】

(1)根據材料“北京之皮黃平仄陰陽;尖團清濁分別甚清”;可以得出平仄陰陽、尖團清濁分別清楚;根據材料“皮黃凈角用闊口堂音”,可以得出凈角采用闊口堂音;根據材料“徽班老伶無不擅昆曲,長庚、小湘無論矣,即譚鑫培、何桂山、王桂官、陳德霖亦無不能之其舉止”,可以得出京劇大家都擅長昆曲。

(2)根據材料“昆曲日益走向文雅;繁難的境地”;可以得出昆曲變得日益文雅、繁難;根據材料“地方戲開始興起,它們的出現打破了長期以來形成的演出格局,戲曲的發展也由貴族化向大眾化過渡”,可以得出地方戲曲的興起,使得戲曲的發展開始由貴族向大眾化過渡。

(3)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以從人才匱乏、資金短缺、劇場不足、唱詞艱深回答?!窘馕觥浚?)平仄陰陽;尖團清濁分別清楚;凈角采用闊口堂音;京劇大家都擅長昆曲。

(2)昆曲變得日益文雅;繁難;地方戲曲的興起;使得戲曲的發展開始由貴族向大眾化過渡。

(3)人才匱乏、資金短缺、劇場不足、唱詞艱深10、略

【分析】【詳解】

(1)狀況:根據材料“自吳人重南曲;皆祖昆山魏良輔,而北調幾廢”可知當時南曲繁榮,北曲式微;從傅壽的學藝方式以及“若壽復嫁去,北曲真同廣陵散矣”可知父子相傳的封閉師徒制,傳統戲曲技藝很容易失傳。吸收:根據所學可知在曲調演唱上,昆區吸取北曲長處,形成水磨腔;在曲調運用上,昆區借鑒北區結構嚴謹的長處,克服了南曲不重視音律的缺陷;在樂器伴奏上,昆區吸收北曲管弦伴奏,使其具備了戲曲聲腔的條件。

(2)方面:根據材料“北京之皮黃;平仄陰陽;尖團清濁,分別甚清,頗有昆曲家法”可知京劇吸收了昆區中的平仄陰陽、尖團清濁分別清楚;根據材料“皮黃凈角用闊口堂音,系本諸昆腔而迥非漢調”可知京劇中凈角采用擴口堂音源自昆區;根據材料“徽班老伶無不擅昆曲”以及材料中列舉的譚鑫培、何桂山、王桂官、陳德霖等京劇大家都擅長昆曲。

時間:根據所學可知京劇形成時間為道光二十年(1840年)?!窘馕觥浚?)狀況:南曲繁榮;北曲式微;父子相傳的封閉師徒制,傳統戲曲技藝很容易失傳。

吸收:在曲調演唱上;吸取北曲長處,形成水磨腔;在曲調運用上,借鑒北區結構嚴謹的長處,克服了南曲不重視音律的缺陷;在樂器伴奏上,吸收北曲管弦伴奏,使其具備了戲曲聲腔的條件。

(2)方面:平仄陰陽;尖團清濁分別清楚;凈角采用擴口堂音;京劇大家都擅長昆曲。

時間:道光二十年(1840年)。11、略

【分析】【詳解】

(1)根據①展示其作為人類天才杰作的突出價值;聯系所學知識,回答昆曲重要歷史價值即可;根據⑥或由于缺乏守衛與保護的手段,或由于環境的高速轉變,都市化或文化適應原因而瀕于衰微,聯系昆曲的特點和現實狀況回答。

(2)藝術風格,從材料看出《牡丹亭》體現出浪漫主義風格,在反映客觀現實上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精神內涵,根據“它塑造了杜麗娘這一敢于追求自由愛情、指斥封建禮教的具有叛逆與抗爭意識的女性形象”歸納得出;背景,《牡丹亭》是明代戲曲的代表之作,應該聯系明清時期政治、經濟、思想教育狀況回答?!窘馕觥浚?)標準。

①:昆曲是“國寶”級的“活化石”;被譽為“近代百戲之祖”。

標準⑥:昆曲因人才匱乏;資金短缺、劇場不足、唱詞艱辛等面臨生存和發展的困境。(具體困境至少寫出三個才能得滿分)

(2)藝術風格:浪漫主義風格。

精神內涵:反對禮教束縛;追求愛情,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

背景: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八股取士和程朱理學嚴重束縛了人們的思想;君主專制的強化,封建制度的日益衰弱。12、略

【分析】【詳解】

本題主要是根據圖片信息結合所學知識進行概括。根據所學要得出圖一的風格是古羅馬建筑厚實的磚石墻、粗壯的圓柱、半圓形拱券、逐層挑出的門框裝飾和交叉拱頂結構。時期、地區:羅馬帝國時期的歐洲建筑。原因:羅馬帝國不斷擴張;奴隸制經濟繁榮;繼承古希臘建筑成就。圖二的風格是哥特式建筑尖塔高聳、尖形拱門(尖肋拱項)大窗戶及繪有圣經故事的花窗玻璃。時期、地區:中世紀西歐的建筑。原因:西歐封建王國的建立和發展;城市工商業的發展;基督教的影響。圖三的風格是圓頂多塔(戰盔式穹頂或蔥頭式穹頂)高低錯落、色彩強烈。時期、地區;近代前后的俄羅斯建筑。原因:俄羅斯君主專制統治的強化;東正教的影響;拜占庭文化的影響?!窘馕觥繄D一:風格:古羅馬建筑厚實的磚石墻;粗壯的圓柱、半圓形拱券、逐層挑出的門框裝飾和交叉拱頂結構。

時期;地區:羅馬帝國時期的歐洲建筑。

原因:羅馬帝國不斷擴張;奴隸制經濟繁榮;繼承古希臘建筑成就。

圖二:風格:哥特式建筑尖塔高聳;尖形拱門(尖肋拱項)大窗戶及繪有圣經故事的花窗玻璃。

時期;地區:中世紀西歐的建筑。

原因:西歐封建王國的建立和發展;城市工商業的發展;基督教的影響。

圖三:風格:圓頂多塔(戰盔式穹頂或蔥頭式穹頂)高低錯落;色彩強烈。

時期;地區;近代前后的俄羅斯建筑。

原因:俄羅斯君主專制統治的強化;東正教的影響;拜占庭文化的影響。13、略

【分析】【詳解】

(1)第一小問成果;根據所學,古希臘的建筑有雅典的衛城;奧林匹克體育場;第二小問精神,根據材料一“模范人體”、“人體雕像是人類永久的理想型范,人世間的神境”。體現了濃郁的人文主義色彩;對人肌肉力量和智慧的崇尚。

(2)第一小問贊同,可以贊同①或者②的任意一種觀點;第二小問解讀,分別從思想和建筑量方面對所贊同的觀點進行闡述,如贊同①的認識,思想方面可以從人文主義、民主、平等方面闡釋,建筑方面可以以大斗獸場拱門、萬神殿的門廊等為例闡述。【解析】(1)成果:雅典衛城(或帕特農神廟;伊瑞克提翁神廟)、奧林匹亞體育場。

精神:人文精神;對智慧和力量的崇拜。

(2)贊同①:

思想:西塞羅人人平等思想;斯多亞學派的人生而平等;都體現了源于古希臘的人文精神。

建筑:大斗獸場拱門兩邊是希臘式的石柱;圖拉真廣場的廊柱;萬神殿的門廊用石柱支撐著希臘式的三角形門墻。

贊同②:

思想:西塞羅提出自然法精神;標志著羅馬法學的高度成熟。

建筑:斗獸場的拱門(拱券);萬神殿的大圓頂。14、略

【分析】【詳解】

(1)主張:根據材料“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可以理解為不要有違反自然的行為”可歸納出順應自然,重視完善人和自然的關系。主張或者思考: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斯多亞學派主張順其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盧梭主張尊重自然。

(2)目的:材料“羅斯福總統敦促國會通過立法成立了民間資源保護隊”體現的是“以工代賑”;主要是為了解決就業問題。作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以工代賑措施的影響主要體現為有利于緩解失業壓力;緩和社會矛盾、擺脫經濟危機、改善(保護)自然環境等。

(3)本題圍繞材料展開分析即可,如選擇闡述①,根據材料“建筑物分布在山頂的天然平臺上,在沿坡而下的低處砌上圍墻,建筑物的安排順應地勢,建筑布局不是刻板的簡單軸線關系”可知雅典的建筑特色是因地制宜,巧妙利用地形:順山勢而建,呈現不規則布局;主次分明,重點突出,是西方建筑史上巧妙利用地形進行建筑布局的杰作?!窘馕觥浚?)主張:順應自然;重視完善人和自然的關系。主張或思考:斯多亞學派:順其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盧梭:尊重自然。

(2)目的:舉辦公共工程以解決就業問題。作用:有利于緩解失業壓力;緩和社會矛盾、擺脫經濟危機、改善(保護)自然環境等。

(3)選擇闡述①:特色:因地制宜,巧妙利用地形:順山勢而建,呈現不規則布局;主次分明,重點突出。地位:是西方建筑史上巧妙利用地形進行建筑布局的杰作。三、論述題(共2題,共4分)15、略

【分析】【分析】

【詳解】

第(1)問;由材料“揚州向習昆腔,近有厭舊喜新,皆以亂彈為新廳可喜,轉將素習昆腔拋棄,流風日下,不可不嚴行禁止”,得出受到亂彈(花部)的挑戰,亂彈(花部)戲劇內容普遍貼近百姓生活,唱腔清新活潑,強烈地吸引觀眾;由所學知識得出昆曲片面追求旋律性;音樂性,犧牲文學性和戲劇性。

第(2)問;屬于開放性設問,任選一種觀點結合所學知識進行闡述即可。如主張昆曲要不斷創新的觀點,需要從昆曲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是需要二度創作的舞臺表演藝術;只有不斷融入現代元素,即保存昆曲婉轉悠揚的聲腔特點,又不損失其文學性和戲劇性,才會讓廣大觀眾接受等角度闡述。如果主張昆曲不應創新的觀點,則要從昆曲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統的戲劇形態,是“國寶”級的“活化石”,是“近代百戲之祖”;傳統劇目的傳承、保留昆曲的原生態形式,也是保持其完整性、真實性的需要等角度闡釋。

【點睛】

對于歸納材料要點類的主觀題,最基本的要求實際上就是兩個字:“全”和“變”。“全”就是指要點全,即把材料中所有的有效信息都提煉出來,不遺漏任何一個要點?!白儭奔醋兺?也可以說是歸納概括,要求將材料中的原文換一種更為專業的表述方式。在變通時既要簡明扼要,又不能曲解原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