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粵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1頁
2025年粵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2頁
2025年粵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3頁
2025年粵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4頁
2025年粵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粵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322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假如你回到春秋時期,你無法看到的情景是()A.可以在中原地區用空首布購買到漆器B.去秦國參觀學習最先進的水利工程設施——都江堰C.諸侯國不再把土地分封給大夫,而是設置縣、郡D.-些貴族和奴隸主擁有大量私田,轉化為地主2、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強大凝聚力的民族;下列被尊奉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①炎帝②黃帝③堯④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16、兩宋時都市中的“瓦舍”是()A.夜市B.商業區C.娛樂場所D.居住區4、“天皇皇,地皇皇,莫驚我家小兒郎。倭倭來,不要慌,我有戚爺會抵擋。”這首歌謠反映的歷史故事是()A.戚繼光抗倭B.鄭成功收復臺灣C.岳飛抗金D.文天祥抗元5、登封有少林寺,開封有大相國寺,洛陽有白馬寺,這些文化遺址都與下列哪一宗教有關()A.道教B.佛教C.太平道D.基督教6、不符合黃河流域原始農耕時代居民生活實際的是()A.飼養豬狗家畜B.種植粟等農作物C.住干欄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7、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強調。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是我們毫不動搖的行動綱領。新時期第一次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目標的黨代會是()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8、讀中國歷史年表(局部),下列史實與朝代搭配相符的是()A.①——出現文景之治B.②——推行崇文抑武C.③——創立行省制度D.④——戚繼光抗捼9、歐陽修《賣油翁》中提到的“陳康肅公堯咨”,陳堯咨與其兄陳堯叟都曾考中莊園,而陳堯叟則是連中三元。這里陳氏兄弟參加考試的制度正式創立于()A.隋文帝時B.隋煬帝時C.武則天時D.唐玄宗時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8題,共16分)10、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____的____AB錯誤:____,訂正:____11、宋太祖削奪朝中大將的兵權的事件,歷史上稱其為______。12、東漢末年名醫張仲景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寫成了《______》一書;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是北朝賈思勰撰寫的《______》。13、五代十國時期雖然政權分立,但______始終是一個客觀存在的必然趨勢。14、曹魏時期,兼采漢末眾家書法之長,獨創楷書書法的是______;東晉時期,被后世譽為“書圣”的是______。15、漢武帝時期,在地方,將全國分為13個監察區域,稱為;為加強思想統治,他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議,推行“”政策。16、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發展對外貿易。______。(判斷對錯)17、1553年;荷蘭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澳門的居住權。

判斷:______改正:______。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8題,共16分)18、扁鵲總結出來的望聞問切四種診斷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醫運用。19、北宋時,江南成為我國陶瓷業中心。20、百家爭鳴成為我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______。(判斷對錯)21、元朝廣大勞動人民普遍用麻布作衣被的原料。22、耶路撒冷是伊斯蘭教、基督教、佛教的圣城.()(判斷對錯)23、京劇是以徽劇、漢調為基礎,融合吸收了其他劇中的曲調和表演方法,形成于19世紀末期。()24、北京城是我國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寶。25、龍門石窟是我國雕刻藝術的寶庫之一,地點在山西大同。__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改錯題(共4題,共28分)26、回族形成在清朝。

錯誤:______改正:______。27、唐代歷史上有一位書法家;他曾任平原郡太守,抗擊過安祿山叛亂,其所創雄渾敦厚的新書體,對后世書法影響深遠。該書法家是柳公權。

錯誤:______

改正:______。28、(1)北京人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類型工具的時代,被稱為新石器時代。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銅制農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時期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標志。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秦朝蜀郡郡守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被稱為“天府之國”。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秦始皇下令廢除六國的貨幣,以圓形方孔五銖錢作為標準貨幣,在全國流通。錯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馬可?波羅行紀》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錯誤:______;正確:______。評卷人得分五、材料題(共2題,共16分)30、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圖1

材料二:圖2

材料三:蘇湖熟;天下足。

--南宋諺語。

國家根本;仰給東南。

--《宋史》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寫出促進唐朝經濟繁榮的兩種生產工具。

(2)根據材料二寫出兩宋時期先后使用的紙幣名稱。紙幣的出現說明了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中國古代經濟發展中的什么現象?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31、材料解析材料一:魏晉以來,官員大多從各地高門權貴的子弟中選拔。權貴子弟無論優劣,都可以做官。許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實學的人,卻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擔任高官。材料二:唐代,有人寫詩說“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請回答:(1)為改變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采取了什么措施?(2)材料二中提到的“長策”是指什么?(3)“長策”在唐朝是如何完善的?(4)“長策”對唐朝社會產生了什么影響?評卷人得分六、簡答題(共4題,共8分)32、商鞅變法的內容和歷史意義如何。33、列舉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戰國七雄”的國家,并慨括這一歷史時期的特點。34、春秋時期,諸侯國為爭奪霸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經過角逐,先后出現了“春秋五霸”,請你寫出這五個霸主的名號。35、圖是______;他的詩直面社會現實,平易近人,______,深受大眾歡迎。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9題,共18分)1、B【分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今灌區已達30余縣市、面積近千萬畝,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著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勤勞、勇敢、智慧的結晶。所以答案選B。

【點評】本題較為簡單,考查的是都江堰的知識。2、A【分析】距今約4000多年前;炎帝和黃帝聯合打敗以蚩尤為首的部落;后來,炎帝和黃帝為爭奪中原地區,在“阪泉之野”展開大戰,炎帝戰敗并歸服黃帝,炎;黃二部族走向聯合,形成后來華夏族的主體。炎帝和黃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故選:A。

本題考查了人文始祖。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炎帝和黃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解析】A3、C【分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宋代社會風貌的相關知識點。根據所學知識,兩宋時期,為滿足市民階層的需要,東京城內出現了許多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叫做“瓦子”,又稱“瓦舍”,故C項正確;AB兩項是有關商業經營的概念;D項一般稱居住區為”坊“,不符合題意。故選C。【解析】C4、A【分析】根據題干信息“歌謠中的倭倭與戚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明朝東南沿海倭寇嚴重騷擾,民族英雄戚繼光抗擊倭寇,消除倭患,因此只有選項A符合題意。

故選:A。

本題以歌謠為切入點;考查戚繼光抗倭,掌握其時間;重要戰役及意義.

本題以歌謠為依托,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注意掌握戚繼光抗倭的史實.【解析】A5、B【分析】登封有少林寺;開封有大相國寺,洛陽有白馬寺,這些文化遺址都與佛教有關。東漢明帝時派人去西域求佛法,東漢明帝時在河南洛陽修建的白馬寺,是我國最早的佛教寺院。

故選:B。

本題考查了佛教。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佛教的相關建筑。【解析】B6、C【分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ABD都是黃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實際,C是長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實際。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對半坡原始居民的認識。7、A【分析】1982年召開的中共十二大上;鄧小平明確提出,“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國情結合起來,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故選:A。

本題主要考查中共十二大。

本題難度較小,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識記,屬基礎題。【解析】A8、B【分析】本題考查中國古代史主要史實相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A項618——907是唐朝時期,文景之治出現在西漢時期,不是唐朝,故A錯誤;B項②960-1127年是北宋時期,此時期推行重文輕武政策,故B正確;C項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時實行的行省制度,在明朝被廢除,故C錯誤;D項1616年后金建立,1636年改國號為清,戚繼光抗倭發生在明朝,不是清朝故D錯誤。綜合分析,B符合題意。故選B。【解析】B9、B【分析】本題考查科舉考試的誕生。隋文帝廢除了魏晉以來的九品中正制,開始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隋煬帝正式設置進士科,科舉制度正式形成。故選B。【解析】B二、填空題(共8題,共16分)10、略

【分析】本題考察的是《金剛經》。唐朝印制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解析】【答案】錯誤:A,改正:唐朝11、略

【分析】北宋建立后;為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治,趙匡胤采用杯酒釋兵權的辦法,剝奪了朝中大將的兵權.

故答案為:

杯酒釋兵權.

本題以宋太祖削奪朝中大將的兵權為切入點;考查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本題以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為背景,考查的是學生對杯酒釋兵權的有關知識的記憶、理解能力.【解析】杯酒釋兵權12、略

【分析】東漢末年;張仲景寫成的《傷寒雜病論》全面闡述了中醫的理論和治病原則,他醫術高明,醫德高尚,后世尊稱他為“醫圣”。北朝賈思勰撰寫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該書總結了農;林、牧、副、漁等方面的生產技術,內容十分豐富。賈思勰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種植農作物必須因地制宜,不誤農時;要改進生產技術和工具,還提出了多種經營和商品生產等寶貴思想。這部農業科學技術的著作,突顯了中國古代科學家以民生為本的務實精神,反映出當時農業生產技術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這部農書對后世農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故答案為:

傷寒雜病論;齊民要術。

本題考查賈思勰和張仲景的貢獻。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解讀題干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傷寒雜病論》和《齊民要術》的相關知識。【解析】傷寒雜病論;齊民要術13、略

【分析】五代十國時期;雖然政權分立,但長期政治統一的歷史影響和各地經濟發展的密切聯系,使統一始終是客觀存在的必然趨勢.

故答案為:

統一.

本題考查了五代十國.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政權.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五代十國涉及的政權與影響.【解析】統一14、鐘繇王羲之【分析】東漢以后;書法已經成為專門的藝術供人們欣賞了。鐘繇和胡昭是曹魏時的書法名家。鐘繇獨創楷書書法,剛柔兼備,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后人稱他的楷書為絕世之作。東晉的王羲之刻苦學習書法,繼承各種書體的優點,所作楷;行、草書尤為精湛。當時的人稱贊他的書法為古今之冠,筆勢“飄若浮云,矯若驚龍”。王羲之的代表作是《蘭亭序》,達到收放自如、渾然天成的境界,享有“天下第一行書”美譽。王羲之由于在書法藝術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譽為“書圣”。

故答案為:

鐘繇;王羲之。

本題考查三國兩晉南北朝書法藝術。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考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三國兩晉南北朝科技、文化和藝術成就。【解析】鐘繇王羲之15、略

【分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大一統的漢朝的相關知識,漢武帝時期,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實行推恩令,同時將全國分為13個監察區域,稱為十三州部,在思想上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所以答案是“十三州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考點: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上冊·統一國家的建立·大一統的漢朝【解析】【答案】“十三州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16、略

【分析】明朝前期;我國是世界上強盛的國家.為了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明成祖派遣鄭和七下西洋,所以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學生對鄭和下西洋的目的理解和把握.

本題以判斷題的形式呈現,旨在考查學生對鄭和下西洋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把握.【解析】×17、略

【分析】據所學知;從16世紀開始,一些歐洲殖民者,相繼來到我國沿海地區,進行侵略活動,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國廣東澳門居住權.

故答案為:

判斷:×;改正:荷蘭改為葡萄牙.

本題考查了澳門的相關知識.

本題考查的是學生識記歷史知識的能力,本題的易錯點是荷蘭殖民者,荷蘭殖民者侵占的是我國臺灣地區.【解析】×;荷蘭改為葡萄牙三、判斷題(共8題,共16分)18、√【分析】【分析】本題考查春秋戰國的科技文化相關知識;春秋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總結出來的望;聞、問、切四種診斷疾病的方法,一直被后世中醫沿用。

【點評】人教版新課標七年級上冊·國家的產生和社會的變革·中華文明的勃興(一)。19、×【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北宋的制瓷業。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此題錯誤。宋朝是中國瓷器發展史上的輝煌時代。北宋興起的景德鎮,后來發展成為著名的瓷都。南宋時,江南地區成為我國制瓷業中心。因而“北宋”錯誤,應改為“南宋”。故選F。【解析】F20、√【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戰國時期;由于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大變革的出現,社會急劇變化,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各學派紛紛著書立說,發表意見,并互相辯論,于是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百家爭鳴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成為我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

故答案為:√

本題主要考查了百家爭鳴的有關內容;理解百家爭鳴的歷史意義.

解答本題注意準確識記“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意義,另外還要了解其出現的原因.【解析】√21、×【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元朝的社會生活。元朝廣大勞動人民普遍用棉布作衣被的原料。【解析】【答案】錯22、×【分析】【分析】耶路撒冷一直是猶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根據《圣經》記載,這里是耶穌受難;埋葬、復活、升天的地點,所以基督徒也把耶路撒冷看成圣城,伊斯蘭教為紀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認為耶路撒冷也是他們的圣城.

故答案為:錯誤.

【點評】世界的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耶路撒冷被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都看做“圣城”.23、×【分析】清朝中后期,北京成為戲班薈萃之地,各種地方戲曲都在這里上演。京劇是以徽劇、漢調為基礎,融合吸收了其他劇中的曲調和表演方法,形成于19世紀中期。【點評】了解京劇的形成時間。24、×【分析】【分析】北京城從里到外分為宮城;皇城、京城;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北京城中心的紫禁城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寶。

【點評】注意區分北京城和紫禁城的特點。25、×【分析】為了宣傳佛教;北朝的統治者令人在許多地方劈山削崖,開鑿石窟,雕造佛像,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輝煌的石窟藝術。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是著名的兩大石窟。這些宏偉精巧的雕像,繼承了秦漢以來的造型藝術的傳統風格,同時吸收了佛教藝術的優點,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產物。龍門石窟是我國雕刻藝術的寶庫之一,地點在山西大同,這個表述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

×。

本題考查了石窟藝術。石窟藝術是中外文化交融的產物。

本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解析】×四、改錯題(共4題,共28分)26、略

【分析】唐朝以來;有不少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國一些地方定居,元朝時又有大批遷入中國,他們同漢、蒙、畏兀兒等各族長期雜居通婚,到元朝時逐漸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元朝境內大規模的人口流動,促進了各族經濟、文化的發展與融合。回族形成在元朝。

故答案為:

錯誤:清朝;改正:元朝。

本題主要考查回族的形成。元朝境內大規模的人口流動;促進了各族經濟;文化的發展與融合。

本題主要考查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民族分化政策與民族融合的相關史實。【解析】清朝;元朝27、略

【分析】據題干信息“雄渾敦厚的新書體”可知是顏真卿.顏真卿創立了雄渾敦厚的新書體;人稱“顏體”,他是繼王羲之之后,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柳公權博采眾長,別出新意,自成“柳體”,他的字方折峻麗,骨力勁健.

故答案為:錯誤:柳公權;訂正:顏真卿.

本題主要考查唐朝的書法家.

注意顏真卿與柳公權的書法特點.【解析】柳公權;顏真卿28、略

【分析】(1)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北京人相關知識的掌握。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舊石器時代是以使用打制石器為標志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從距今約300萬年前開始,延續到距今1萬年左右止。北京人將石塊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樹枝砍成木棒,憑借著極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進行艱苦的斗爭。因此北京人生活的時代是舊石器時代。所以答案是:錯誤;新石器改正為舊石器。(2)本題主要考查了學生對古代生產力發展相關知識的掌握。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春秋時期,我國開始出現鐵農具。到戰國時,鐵農具的使用范圍擴大;春秋末年,我國已使用牛耕。戰國時期,牛耕進一步推廣。鐵農具和牛耕的推廣,使土地利用率和農作物產量顯著提高。所以代表當時我國古代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兩項重要技術分別是:鐵制農具和牛耕。所以答案是:錯誤;銅制改正為鐵制。(3)本題考查了學生對都江堰相關知識的掌握。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戰國后期,秦國在改革政治和發展經濟的過程中,注重興修水利。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上修筑都江堰。公元前221年,嬴政消滅六國,建立秦朝,完成了統一中原的大業。所以答案是:錯誤;秦朝改正為秦國。(4)本題考查了學生對秦朝統一貨幣相關知識的掌握。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秦統一六國之前,各國錢幣的形狀不一,如鏟幣、刀幣、環錢等,且只能在各自統轄的范圍內流通。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后,確定統一法律、度量衡、貨幣和文字,廢止了戰國后期六國舊錢,在戰國秦半兩錢的基礎上加以改進,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在全國通行,結束了我國古代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態。所以答案是:錯誤;五銖錢改正為半兩錢。【解析】(1)錯誤;新石器改正為舊石器。(2)錯誤;銅制改正為鐵制。(3)錯誤;秦朝改正為秦國。(4)錯誤;五銖錢改正為半兩錢。29、《馬可?波羅行紀》《大唐西域記》【分析】貞觀年間;為求取佛法,玄奘西行天竺,歷時17年,帶回大量佛學經典,并以沿途經歷寫成《大唐西域記》一書,是研究中亞地區;印度半島以及我國新疆地區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故答案為:

錯誤:《馬可波羅行紀》;正確:《大唐西域記》.

本題主要考查了玄奘西行天竺的有關內容;要在掌握課本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從而得出結論.

本題以玄奘西行天竺為背景,考查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解析】《馬可?波羅行紀》《大唐西域記》五、材料題(共2題,共16分)30、略

【分析】

本題以兩幅圖片和“蘇湖熟;天下足”;“國家根本,仰給東南”為切入點,考查的是盛唐的社會氣象、宋代南方經濟發展的相關知識點。

本題考查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盛唐的社會氣象、宋代南方經濟發展的有關內容。【解析】(1)仔細觀察圖片可知;是曲轅犁和筒車。唐朝經濟繁盛,農具有了很大的改進。唐朝人民發明了新的犁地工具曲轅犁,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農民創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車,隨水自行轉動,竹筒把水由低處汲到高處,便于灌溉。

(2)由于金屬貨幣攜帶不方便;再加上商品經濟的發展,北宋時期四川地區出現的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的出現進一步促進了商業的發展,南宋出現了會子,體現了兩宋商貿的繁榮。

(3)據材料“蘇湖熟;天下足”和“國家根本,仰給東南”可知,太湖流域成為全國的糧倉;南方經濟超過北方,宋朝經濟重心南移。據所學知,由于南方戰亂較少,社會安定。許多中原人南遷,帶去了先進的技術,增加了那里的勞動力。南方具有優越的自然環境。統治者重視發展經濟,采取一些有利于經濟發展的措施。因而出現經濟重心南移的現象。

故答案為:

(1)曲轅犁;筒車。

(2)交子;會子;兩宋商貿的繁榮。

(3)經濟重心南移;北方人大批南遷,帶去先進生產技術和勞動力;南方戰亂較少;南方自然條件優越;南方統治者重視;南遷北方人與當地人民的辛勤勞動等。31、略

【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科舉制度。為改變材料一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煬帝各采取的措施:隋文帝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隋煬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2)本題考查的是科舉制度的的建立。材料二中提到的“長策”屬于太宗皇帝首創的是科舉制度。(3)本題考查的是科舉制度的完善。隋朝滅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并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是完善科舉制的關鍵人物。唐太宗時擴大國學規模,增加人才數量;唐玄宗時,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他在位期間,曾在長安、洛陽宮殿八次親自面試科舉應試者,錄取很多很有才學的人。(4)本題考查的是科舉制度的影響。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識的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科舉制度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尤其是因為進士科重視考試賦,大大有利于唐詩的繁榮。【解析】(1)分科考試。

(2)科舉制。(3)唐太宗: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擴充國學的規模;武則天:大力提倡科舉,創設殿試和武舉;唐玄宗:詩賦成為進士科主要的考試內容。(4)影響:①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能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到各級政府任職;②科舉制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③科舉制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六、簡答題(共4題,共8分)32、略

【分析】

本題商鞅變法的內容和歷史意義.注意掌握相關基礎知識.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商鞅變法的情況、內容和歷史意義.【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商鞅變法規定:1;經濟上: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廢井田、開阡陌,重農抑商、獎勵耕戰,統一度量衡;2、政治上:獎勵軍功,實行軍功爵制,編制什伍組織,除世卿世祿制,鼓勵宗室貴族建立軍功,改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