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二 聲現象(綜合測試)-2025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備考_第1頁
專題二 聲現象(綜合測試)-2025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備考_第2頁
專題二 聲現象(綜合測試)-2025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備考_第3頁
專題二 聲現象(綜合測試)-2025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備考_第4頁
專題二 聲現象(綜合測試)-2025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備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二聲現象(綜合測試)——中考物理一輪復習備考合集(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一、選擇題:本題共7小題,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6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每小題4分;第7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得6分,選對但不全得3分,選錯得0分。1.關于神舟十八號宇航員在空間站談話時的聲音,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空間站內聲音的傳播速度為B.航天員的聲音可以通過超聲波傳回地球C.在空間站內,葉光富可根據音色判斷說話的是哪位宇航員D.回看談話場景,用二倍速播放時聲音變尖是因為改變了聲音的響度2.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陜西清澗寨溝遺址入選。該遺址內發現了精美的車器構件——鑾鈴,其外形如圖所示,行車時鑾鈴鳴動作響,響亮的鈴聲起到提醒路人的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響亮”說明鑾鈴聲的音調高B.鑾鈴聲是通過空氣傳播到路人耳中的C.路人聽到鑾鈴聲就知道有車輛經過,是根據聲音的響度不同D.古人在夜間行車路過村莊時會將鑾鈴取下,這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小噪音3.如圖,音叉M、N完全相同,M發出440Hz的聲音,原來靜止的N隨之振動,N也發出440Hz的聲音,則()A.M發聲時每分鐘振動440次B.M和N發出的聲音的音調相同C.M和N發聲時的振幅一定相同D.M發出的聲音無需介質就能傳播4.如圖分別是音叉、鋼琴與長笛發出的C調1(do)的波形圖。下面關于三者發出聲音的特性描述不正確的是()A.波形的形狀不同,即音色不同 B.波形的高低是相同的,即響度相同 C.波形總體上疏密程度是相同的,即音調相同 D.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調、響度和音色也就都不同5.以下各項中屬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的是()①隆隆的雷聲預示著一場可能的大雨②聲吶捕魚③超聲波碎石④“B超”探?、萦贸暡▉砬逑囱坨R片⑥用聽診器了解病人心、肺情況A.①⑤⑥ B.①②④⑥ C.③⑤ D.②③④6.如圖中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的是()①火車站的隔音屏障②為了安靜而關窗③飛機指揮人員戴頭盔④禁止鳴喇叭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如表列出了不同介質的密度和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由此可以得出結論()介質空氣氧氣鋁鐵鉛密度()1.291.43聲速(m/s)340316A.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隨著介質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比次聲波快C.質量相同的實心鋁球、實心鐵球和實心鉛球,實心鋁球的體積最大D.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比在氣體二、填空題,每空3分,共36分。8.如圖所示,音樂愛好者用力吹一根細管,我們站在他周圍能聽到聲音,說明聲音可以在___________中傳播;當他把細管不斷剪短時,細管發出聲音的音調將________(選填“變低”、“變高”或“不變”)。9.圖9甲是小華的口琴,學習了聲音的知識后,小華想弄清口琴的發聲原理,便把自己的口琴拆開,發現口琴芯結構如圖乙所示,在琴芯的氣孔分布著長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銅片,這些銅片在氣流的沖擊下振動發聲。請你對照小華的發現,回答下列問題:(1)吹口琴時,氣流沖擊銅片,使銅片______而發聲。(2)較厚、較長的銅片發聲時振動要比較薄、較短的銅片振動______(選填“快”或“慢”),音調______(選填“高”或“低”)。(3)乙圖中的c區是口琴的______(選填“高”“中”或“低”)音區。10.通常,堅硬光滑的表面反射聲波的能力強,松軟多孔的表面吸收聲波的能力強。(1)大型禮堂的四周墻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窩狀似的,這是為了_______(填“增大”或“減小”)聲音的反射。(2)天壇的聲學三奇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如圖所示。①回音壁可以讓說話聲傳播很遠的距離,是因為它的表面能夠多次______聲波。②某同學站在三音石上拍手,若在0.2s后聽到第一次回聲,側回音壁的半徑為______m(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11.噪聲令人心煩意亂,是四大污染之一。如圖所示請分析:“摩托車的消聲器”是在__________減弱噪聲;“隔音蛟龍”是在__________減弱噪聲;“防噪聲耳罩”是在__________減弱噪聲。三、實驗探究題,共15分。12.(6分)如圖所示,小明用音叉,乒乓球等器材做了下面的實驗。(1)用正在發聲的音叉接觸懸掛著的乒乓球,觀察到乒乓球會被彈開,這個實驗主要是用來探究________A.聲音的音調與什么有關 B.聲音的音色與什么有關C.聲音產生的原因 D.聲音的傳播是否需要時間(2)音叉發出的聲音可以傳入人耳,說明__________可以傳播聲音;(3)小明加大敲擊音叉的力度,發現音叉發聲的音量變大,同時觀察到乒乓球被彈開得越遠,這說明聲音的響度與發聲體的__________有關。13.(9分)小明在觀察如圖甲所示的二胡時猜想:弦發聲的音調可能與弦的長度、粗細和松緊有關。于是他找來兩根粗細不同的鋼絲,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裝置,撥動枕木AB間的鋼絲,四次實驗的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實驗次數1234鋼絲粗細細AB間距/cm50505030鉤碼個數3343(1)實驗中,在鋼絲末端懸掛不同數目的鉤碼是為了改變鋼絲的______;(2)第1、2兩次實驗是為了探究音調與弦的______關系,撥動后發現第1次實驗發聲音調低,則小明可得出結論:當______相同時,弦越______音調越高;(3)為了探究其余猜想,關于第4次鋼絲的粗細選擇,要選擇______(填序號);A.細 B.粗 C.粗細均可(4)二胡演奏時可通過手指按壓、松開、滑動等指法配合產生優美旋律,圖丙中小明兩手指按壓的是音符“3”、“4”位置,為發出“3”音符,他此時最簡單合理的操作是:松開______(選填“中指”或“食指”),理由是______。四、計算題,共19分。14.(9分)泰安市最長的青龍山隧道全長5500米,隧道內限速,求:(1)當車輛勻速通過隧道時,以地面為參照物車輛是_______的。(2)車輛通過隧道的時間最短不能少于多少?(3)車輛在隧道中以行駛,鳴笛后聽到回聲,那么聽到回聲時,車輛距離前方的障礙物多遠?(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15.(10分)海面上有一艘大型輪船,為了探測某處海洋的深度,靜止在海面上向海底發出超聲波,經過4.0s接收到反射回來的回聲。已知超聲波在海水中的傳播速度為。求:(1)超聲波探測海洋深度時到達海底所用時間?(2)探測處的海洋深度?(3)當輪船在海面上勻速直線前進時,發現前方處有一山崖,于是向山崖發出超聲波信號,后接收到返回來的信號。已知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請問這艘輪船當時的速度為多少?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A.空間站內聲音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故A錯誤;B.航天員的聲音可以通過電磁波傳回地球,超聲波不能在真空中傳播,故B錯誤;C.在空間站內,葉光富可根據音色判斷說話的是哪位宇航員,故C正確;D.回看談話場景,用二倍速播放時聲音變尖是因為改變了聲音的音調,故D錯誤。故選:C。2.答案:B解析:A、聲音的大小叫響度,“響亮”說明鑾鈴聲的響度大,故A錯誤;B、鑾鈴聲通過空氣傳播到路人耳中,故B正確;C、路人聽到鑾鈴聲就知道有車輛經過,是根據聲音的音色不同,故C錯誤;D、古人在夜間行車路過村莊時會將鑾鈴取下,這是在聲源處減小噪音,故D錯誤。故選:B。3.答案:B解析:A.頻率表示每秒鐘內振動的次數。已知M發出聲音的頻率為440Hz,表示該音叉每秒鐘振動440次,故A不符合題意;B.音調的高低決定于發聲體振動的頻率,已知M和N發出聲音的頻率都為440Hz,所以M和N發出的聲音的音調相同,故B符合題意;C.引起N音叉振動的能量是由M音叉傳遞來的,傳遞過程中存在能量損耗,所以N音叉發聲振動的振幅應比M音叉小,故C不符合題意;D.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4.答案:D解析:A、音色與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決定,發聲體不同,波形的形狀不同,即音色不同,故A正確;B、由圖可知,偏離原位置的距離相同,則發出聲音的響度相同,故B正確;C、由圖可知,圖中音叉、鋼琴、長笛在相同時間內振動的次數相同,即頻率相同,所以發出聲音的音調相同,故C正確;D、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調、響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不同,故D錯誤。故選:D。5.答案:B解析:①隆隆的雷聲預示著一場可能的大雨,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②聲吶捕魚,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③超聲波碎石,說明聲音能傳遞能量;④B超探病;是利用超聲波,可以獲得人體內是否有疾病的信息,說明聲音能傳遞信息;⑤用超聲波來清洗眼鏡片,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⑥用聽診器了解病人心肺的情況,說明聲音能傳遞信息。故屬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的是:①②④⑥;故屬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的是:③⑤。故選:B。6.答案:A解析:噪聲可以在聲源處、傳播過程、人耳處減弱。①火車站的隔音屏障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②為了安靜而關窗屬于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③飛機指揮員戴頭盔是在人耳處減弱噪聲;④禁止鳴喇叭是在聲源處減弱噪聲,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7.答案:CD解析:A.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隨著介質密度的增大而減小,故A錯誤;B.超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等于次聲波的傳播速度,故B錯誤;C.由可得,質量相同的實心鋁球、實心鐵球和實心鉛球,實心鋁球的體積最大,故C正確;D.有表格數據可知,一般情況下,聲音在固體中的傳播速度比在氣體中快,故D正確。故選:CD。8.答案:空氣;變高解析:我們站在他周圍能聽到吹細管發出的聲音,說明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不斷地剪短吸管,使得吸管內的空氣柱逐漸變短,振動變快,振動的頻率變大,所以發出的聲音音調會變高。9.答案:(1)振動;(2)慢;低;(3)高解析:(1)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吹口琴時,氣流沖擊銅片,使銅片振動而發聲。(2)較厚、較長的銅片發聲時振動要比較薄、較短的銅片較難振動,振動慢,音調低。(3)乙圖中的c區是最短、最細的部分,銅片振動最快,是口琴的高音區。10.答案:(1)減?。?)①反射;②34解析:(2)①當聲音遇到障礙物時會被反射回來,回音壁可以多次反射聲波,減少聲波能量的散失,這樣可以傳播得很遠;②由題中信息可知,三音石位于回音壁的圓心上,當拍手掌發聲后,聲波沿回音壁的半徑傳播,經回音壁反射后,又沿原半徑返回,則第1次聽到回聲時,聲音傳播的距離是半徑的二倍,則其半徑.11.答案:聲源處;傳播過程中;人耳處解析:甲圖:“摩托車的消聲器”是在聲源處采取的措施,故為聲源處減弱噪聲。乙圖:“隔音蛟龍”周圍是隔音墻,故是在傳播途徑減弱噪聲。丙圖:“防噪聲耳罩”是在人耳處采取的措施,故為在人耳處減弱噪聲。12.答案:(1)C;(2)空氣;(3)振幅解析:(1)將正在發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乒乓球,發現乒乓球被多次被彈開,這樣做是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該現象說明了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可用來探究聲音產生的原因,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2)音叉發出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傳入人耳的,說明空氣可以傳播聲音。(3)加大敲擊音叉的力度,觀察到乒乓球被彈開得越遠,說明音叉振動幅度變大,音量變大,即響度變大,這說明聲音的響度與發聲體的振動幅度有關。13.答案:(1)松緊;(2)粗細;長度和松緊;細;(3)C;(4)中指;當粗細和松緊相同時,弦越長音調越低解析:如乙圖所示,在鋼絲末端懸掛的鉤碼越多,鉤碼對鋼絲的拉力越大,鋼絲就繃得越緊,所以在鋼絲末端懸掛不同數目的鉤碼是為了改變鋼絲的松緊程度。對比第1、2兩次實驗,鉤碼個數相同說明松緊程度相同,AB間距相同即鋼絲振動長度相同,鋼絲粗細不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