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華東師大版九年級地理上冊月考試卷_第1頁
2025年華東師大版九年級地理上冊月考試卷_第2頁
2025年華東師大版九年級地理上冊月考試卷_第3頁
2025年華東師大版九年級地理上冊月考試卷_第4頁
2025年華東師大版九年級地理上冊月考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裝…………○…………內…………○…………裝…………○…………訂…………○…………線…………○…………※※請※※不※※要※※在※※裝※※訂※※線※※內※※答※※題※※…………○…………外…………○…………裝…………○…………訂…………○…………線…………○…………第=page22頁,總=sectionpages22頁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11頁2025年華東師大版九年級地理上冊月考試卷889考試試卷考試范圍:全部知識點;考試時間:120分鐘學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級:______考號:______總分欄題號一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評卷人得分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下列地形區與其分布大洲組合正確的是()A.剛果盆地-南美洲B.巴西高原-非洲C.亞馬孫平原-歐洲D.青藏高原-亞洲2、讀下列氣候統計資料,判斷該氣候類型名稱及其特征正確是。月份123456789101112氣溫(℃)252422181487912172123降水量(mm)8154572951021159780473310A.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低溫少雨,夏季高溫多雨B.地中海氣候——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C.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溫暖濕潤,降水量較均勻D.熱帶草原氣候——終年炎熱干燥,降水量少3、亞洲地圖、中國地圖、廣東省地圖、廣州市區地圖,四幅圖的圖幅大小相同,則其比例尺最小的是()A.廣州市區地圖B.廣東省地圖C.亞洲地圖D.中國地圖4、緩解我國人均資源不足的最有效的辦法是()A.大力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開發B.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資源,探索新資源C.用新能源,新材料替代一切礦產資源D.大力進口我國缺少的5、下列國家中,位于東亞的是()A.蒙古、日本、韓國B.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C.伊朗、伊拉克、以色列D.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6、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較小的陸地地形是:A.高原B.平原C.丘陵D.山地7、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是:A.蘇伊士運河B.白令海峽C.巴拿馬運河D.直布羅陀海峽8、下列自然景觀或植被類型與其所在地區的氣候類型對應正確的是()A.苔蘚、地衣-寒帶冰原氣候B.落葉闊葉林-熱帶雨林氣候C.常綠硬葉林-熱帶季風氣候D.草原、荒漠、針葉林-溫帶大陸性氣候評卷人得分二、填空題(共8題,共16分)9、北京時間2004年12月26日8時58分;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北近海發生8.7級地震,地震引起的海嘯橫掃印度洋沿岸的國家,如: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孟加拉國、印度、斯里蘭卡等國,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損失,結合該地圖回答下列問題:

(1)以上這些國家中,屬于東南亞的國家有____,____和____.其中____(國家)領土全部位于馬來群島上,該國是世界上____(農產品)的最大生產國.

(2)圖中蘇門答臘島位于亞歐板塊和____板塊(太平洋板塊或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多火山和地震.將此島填在圖中(用“A”來表示)

(3)我國也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假如地震來臨時,你正在學校上課,如何逃生?(至少答兩點)____.10、北方地區的地形以____和____為主,東部有面積廣闊的____平原和____平原,西部有溝壑縱橫的____高原.11、讀美國圖回答:

(1)請在圖中合適位置填注“加拿大”“大西洋”;

(2)圖中A____是山,B是____山,河流C是____河,美國的地形分布特點呈現____分布形式;

(3)圖中D代表____城市,H代表美國最大的____城市和____海港.兩城市附近地區農業生產以____業為主.請簡述該區農業發展的有利自然條件.

①____.②____.

(4)G是工業中心,該城市位于____農業帶,由上可知美國的農業生產具有____地區生產的特點.

(5)城市E和F分別是____和____.其中____(填字母)附近有美國最早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稱為美國的“硅谷”.12、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叫,某個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叫。13、(2016春?思茅區校級期中)閱讀下列材料和地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2008年以來;索馬里沿海累計發生80多起海盜襲擊事件,平均每4天就有一艘船遭劫,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我國護航艦艇于2008年12月26日下午13時45分從海南三亞啟航經南海;馬六甲海峽穿越印度洋,在2009年1月6日抵達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

材料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多數國家礦產資源豐富;動植物資源豐富,但由于長期遭受殖民統治,導致經濟結構單一,再加上本區人口增長較快,糧食短缺,為了獲取更多的糧食,人們毀林開荒,破壞環境,導致環境惡化,嚴重影響人們的生存,使得經濟落后.

(1)索馬里位于____洲的東部;中國的西南方.

(2)我國護航軍隊從海南省出發,首先經過A____洋,穿過馬六甲海峽到C____洋;直達索馬里.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____人的故鄉;故有“黑非洲”之稱.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____和金剛石的儲量和產量在世界上占很國家大比例.

(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許多國家過分依賴某一種或幾種初級產品,形成了“____”,經濟發展水平很低.你認為本區國家要改變這種局面應該如何做?____.(至少答一條)

(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存在著嚴重的人口、糧食與環境方面的問題.下列措施中對解決上述三種問題都能起到顯著作用的是:____

A;保護森林和草場;嚴禁亂伐和濫牧B、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C、發展農業科技,提高糧食產量D、大量墾荒,增加土地面積.14、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某班來了一名新同學;他在自我介紹時說:“我家住蒙古包,我們喜歡賽馬;摔跤等運動,每年農歷六月初四到初八要舉行比賽,以表達豐收的喜悅”.

材料二圖甲為“中國氣候類型分布”圖;圖乙為“中國人口分布圖”.

(1)讀圖甲歸納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____,____.

(2)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大致與我國____(山脈)____(河流)一線接近.

(3)根據某班新同學的介紹,判斷該同學家所在地主要屬于____氣候.

(4)從圖乙中可以看出,我國人口分布不均.____地區人口密度大,____地區人口密度較小.

(5)人口稠密區與稀疏區的分界線大致沿黑龍江省的____到云南省的____一線.

(6)結合甲乙圖判斷,中國人口最稀少地區屬于____氣候.15、(2015?石鼓區校級模擬)讀“我國東部季風區某地等高線(米)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

(1)圖中①河的流向大致是向____流.

②③兩河中,有一條是不可能存在的,它是____河.

(2)圖中C代碼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稱是____.若量得村莊甲與水電站乙的直線距離為2.5厘米,則兩地間的實地距離為____千米.

(3)若該圖所示區域要發展水果種植,你認為種____(蘋果或柑橘)樹較為合適.16、我國管轄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其中____和____是我國的內海.評卷人得分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7、農村的統稱叫聚落.____(判斷對錯)18、6月22日前后,赤道低氣壓帶北移至北回歸線附近.____(判斷對錯)19、“春風不度玉門關”中的“春風”指的是夏季風____.(判斷對錯)20、一般來說,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緩和,等高線越密集.____.(判斷對錯)21、地圖一般可分為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兩大類.____.(判斷對錯)22、五星和紫荊花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圖案____(判斷對錯)評卷人得分四、簡答題(共1題,共4分)23、讀圖;回答相關問題.

(1)當太陽光照如圖1所示時;圖2中的D地正值四季中的______季,圖2中的B地位于C地的______方向,C地位于A地的______方向.

(2)圖2中的A地經度是______;緯度是______.

評卷人得分五、材料題(共4題,共32分)24、地球的形態在持續改變中;如圖是夏威夷主島(編號1號)與其三個火山島(編號2;3、4號)的分布示意圖(未按比例繪制).許多科學家相信,夏威夷群島主島和這些鏈狀火山島應該是因為太平洋板塊在一個可視為固定不動且噴發巖漿的“熱點”上移動(箭頭指向代表板塊移動方向)造成的,噴出巖漿凝固逐一形成這些火山島嶼.請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下列幾種結構在真實地球中實際體積最大的是____.

A.夏威夷群島B.鏈狀火山島嶼。

C.地殼D.太平洋板塊。

(2)從鏈狀火山島嶼(4、3、2)到夏威夷群島主島(1)的年齡分布呈現怎樣的特點?____

(3)閱讀此題后,談談你對大陸漂移學說或板塊構造學說的認識.25、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單位是____,跨緯度最廣的省級行政單位是____.26、日本工業主要集中在____沿岸和____沿岸.27、日本櫻花開放的時節,在四大島嶼開花的順序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評卷人得分六、綜合題(共4題,共32分)28、讀“亞洲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亞洲東面瀕臨____洋,南部瀕臨____洋,東北隔____與北美洲相望。(2)寫出圖中字母與數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稱:山脈②是,半島③,河流E,平原I,(3)A、B、C三條河流注入____洋,亞洲的河流呈____狀流向周邊的海洋,這反映出亞洲大陸地勢的特點是____。(4)亞洲人口眾多,請列舉兩個人口過十億的國家名稱。、。亞洲氣候具有____、____氣候顯著和____氣候分布廣的特點。29、31.閱讀我國區域地圖(6分)(1)讀圖,我國首都北京位置的優越性表現在____________

____(2)連接甲乙兩區域的東西向鐵路干線是____(3)乙圖地區城鎮主要分布在____。(4)甲乙兩圖所示主要河流類型區別是____。(5)A、B、C三地農業特色為____農業。30、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8分)材料一:材料二:中國和印度人口與糧食相關數據(2011年)(1)世界三大宗教中,發源于本地區的是__________。(l分)(2)南亞冬季氣溫比同緯度的其他地區(高、低),原因是。(3)孟買有利于發展紡織工業的原料條件是。(4)南亞地區易產生的氣象災害是,主要原因為。31、某中學地理夏令營在如圖區域開展了一次活動。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輔導員介紹當地地形:圖示區域主要地形類型是______;張莊位于山脊;王莊位于______。B與C的相對高度為______米。

(2)住宿地選擇:不選擇受地形阻擋;看不到水庫景區的村莊______;不選擇暴雨來臨時,可能受山洪影響的村莊______。

(3)開展體育運動:在A;B、C、D四地區中的______地;進行照片所示運動項目;在甲、乙兩地之間競速劃船,最短要劃______米。

(4)考察引水線路:B;C兩條引水線路中;能自流灌溉的是______線路。理由是______

(5)圖中河流流向是______。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8題,共16分)1、D【分析】【分析】依據各地理事物的位置及特點解答.【解析】【解答】解:A;剛果盆地位于非洲;故A敘述錯誤,不符合題意;

B;巴西高原位于南美洲;故B敘述錯誤,不符合題意;

C;亞馬孫平原位于南美洲;故C敘述錯誤,不符合題意;

D;青藏高原位于亞洲;故D敘述正確,符合題意.

故選:D.2、B【分析】【解析】試題分析:該地6-8月份氣溫低,位于南北球;根據最冷月氣候高于0℃,判斷該地位于亞熱帶地區;該地氣溫低的時候降水多,氣溫高的時候降水少,氣候特征為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濕潤,為地中海氣候。所以本題選擇B選項。考點:本題考查氣候類型的判斷。【解析】【答案】B3、C【分析】【分析】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在圖幅相同的條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略.【解析】【解答】解:相同圖幅;范圍越大比例尺越小,內容越簡略;范圍越小比例尺越大,內容越詳細.選項中的四幅地圖按照范圍從大到小排列為:亞洲地圖>中國地圖>廣東省地圖>廣州市區地圖.則比例尺從大到小依次是:廣州市區地圖>廣東省地圖>中國地圖>亞洲地圖.

故選:C.4、B【分析】解:我國自然資源總量是豐富的;但又是有限的,我們要合理利用,保護資源,減少浪費,探索新資源.故選項B符合題意;選項A;C、D不符合題意.

故選:B.【解析】【答案】B5、A【分析】【分析】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目前,全世界人口已超過70億,分別居住在220多個國家和地區.【解析】【解答】解:人們按地理方位把亞洲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北亞和中亞六個地區.中國位于東亞地區,除中國外,位于東亞的國家還有ri本;韓國、朝鮮、和蒙古.根據題意.

故選:A.6、B【分析】【解析】試題分析: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較小的陸地地形是平原。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積廣大,地形開闊,周邊以明顯的陡坡為界,比較完整的大面積隆起地區稱為高原。丘陵是指地球表面形態起伏和緩,絕對高度在500米以內,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由各種巖類組成的坡面組合體。山地,是指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地,起伏很大,坡度陡峻,溝谷幽深,一般多呈脈狀分布。考點:本題考查地形的知識。【解析】【答案】B7、A【分析】【解析】試題分析: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是蘇伊士運河。白令海峽為亞洲與北美洲的分界線,巴拿馬運河為南北美洲的分界線,直布羅陀海峽為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考點:本題考查大洲的知識。【解析】【答案】A8、D【分析】【分析】習慣上,人們按照地球上的“五帶”來稱呼氣候,如熱帶氣候、溫帶氣候和寒帶氣候.科學家則主要依據各地氣溫和降水組合形成的氣候特征,劃分出一系列的“氣候類型”,形成不同的氣候景觀.【解析】【解答】解:A.苔原氣候區夏季短暫;在地表生長出苔蘚和地衣等植物,間或有一些低矮耐寒的灌木叢.冰原氣候區終年嚴寒,降水稀少,幾乎沒有什么植物生長.故A不符合題意;

B;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形成熱帶雨林景觀.故B不符合題意;

C;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是地中海氣候最顯著的特征.在地中海氣候區,許多樹木的葉子都比較小,表面多為“蠟質層”,以減少水分的蒸發.這種樹林被稱為亞熱帶常綠硬葉林.

D;溫帶大陸性氣候因距離海洋遠近和降水多少的不同;使得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內部的自然景觀差異巨大.通常,隨著降水量從多到少的變化,自然景觀從溫帶森林逐漸地變為森林草原、溫帶草原、半荒漠,直到溫帶荒漠.故D符合題意.

故選:D.二、填空題(共8題,共16分)9、略

【分析】【分析】東南亞位于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的大部分.東南亞處在亞洲與大洋洲、印度洋與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運輸和航空運輸的重要樞紐.【解析】【解答】解:讀圖可知;(1)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泰國都屬于東南亞.其中印度尼西亞領土全部位于馬來群島上,該國是世界上椰子的最大生產國.

(2)蘇門答臘島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多火山和地震.

(3)我國也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假如地震來臨時,正在學校上課,我們應當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用書包等護住頭等,待地震過后再有序地撤離.根據題意.

故答案為:(1)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椰子;(2)印度洋;

(3)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用書包等護住頭等,待地震過后再有序地撤離.10、略

【分析】【分析】北方地區的地形區主要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解析】【解答】解:北方地區的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東部有面積廣闊的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西部有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該高原的環境問題是水土流失.

故答案為:平原;高原;東北;華北;黃土.11、略

【分析】【分析】美國的領土由本土和阿拉斯加、夏威夷兩個海外州組成.本土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陸上北鄰加拿大,南鄰墨西哥.【解析】【解答】解:(1)本土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陸上北鄰加拿大,南鄰墨西哥;

(2)圖中A是落基山;B是阿巴拉契亞山,河流C是密西西比河,美國的地形分布特點呈現三大南北縱列地形區分布;

(3)圖中D代表芝加哥城市;H代表美國最大的城市紐約和最大海港.兩城市附近地區農業生產以畜牧業為主.該區農業發展的有利自然條件是①美國本土地處溫帶;②平原面積廣;③有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良好的灌溉條件;

(4)G是工業中心;該城市位于棉花帶,由上可知美國的農業生產具有地區專門化生產的特點;

(5)城市E和F分別是洛杉磯和舊金山;其中F(填字母)附近有美國最早的高新技術產業中心,稱為美國的“硅谷”.

故答案為:(1)(2)落基山;阿巴拉契亞;密西西比;三大南北縱列地形區;(3)芝加哥;紐約;最大;畜牧;平原面積廣;有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良好的灌溉條件;(4)棉花帶;地區專門化;(5)洛杉磯;舊金山;F.12、略

【分析】試題分析:如果地面某個地點與海平面比較,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我們叫海拔;如果地面某個地點與地面另一個地點比較,某點高出另一點的垂直距離我們叫相對高度。考點:該題考查地面高度的計算方法。【解析】【答案】海拔相對高度13、略

【分析】【分析】非洲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由于長期受殖民統治,經濟發展落后,有些國家靠出口一種或幾種原材料.非洲要擺脫單一經濟的發展,也需各國幫助.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長造成了糧食的極度短缺,為了滿足糧食需要,不斷的破壞生存的環境,現階段人口、糧食、環境是非洲面臨的巨大問題.【解析】【解答】解:(1)索馬里位于非洲的東部;中國的西南方.

(2)圖中A是太平洋;C是印度洋;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黑種人的故鄉;故有“黑非洲”之稱.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黃金和金剛石的儲量和產量在世界上占很大比例.

(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許多國家過分依賴某一種或幾種初級產品;形成了“單一商品經濟”,經濟發展水平很低.本區國家要改變這種局面應該控制人口的增長速度,發展民族經濟等;

(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存在著嚴重的人口;糧食與環境方面的問題.其解決上述現象的根本措施是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故答案為:(1)非;(2)太平;印度;(3)黑種;(4)黃金;(5)單一商品經濟;控制人口的增長速度;(6)B.14、略

【分析】【分析】我國氣候有兩大特點:顯著的季風特色和多樣的氣候類型.我國人口地區分布的總特點是:東部多,西部少;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農業地區多,林牧業地區少;溫濕地區多,干寒地區少;開發早的地區多,開發遲的地區少;沿江、海、交通線的地區多,交通不便的地區少.【解析】【解答】解:(1)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我國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2)秦嶺-淮河是溫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3)根據某班新同學的介紹,判斷該同學家所在地位于西北內陸地區,主要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4)(5)從圖乙中可以看出,我國人口分布不均,以黑龍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騰沖為界,此線以東人口稠密,此線以西人口稀疏;(6)從甲乙圖判讀,中國人口最稀少地區在青藏高原地區,屬于高原山地氣候.

故答案為:(1)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2)秦嶺;淮河;(3)溫帶大陸性;(4)東南;西北;(5)黑河;騰沖;(6)高原高山.15、略

【分析】【分析】用等高線來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圖,就稱之為等高線地形圖,在等高線地形圖中,根據等高線不同的彎曲形態,就可以看出地表形態的一般狀況.【解析】【解答】解:(1)根據指向標箭頭指向北向確定方向;①河的自西北向東南流.從等高線地形圖看出,②處的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河流應出現在山谷中,所以②處的河流不存在.

(2)從等高線地形圖看出;C處等高線重合相交為陡崖;根據比例尺的公式推算得出:實地距離=2.5×40000=100000厘米=1千米.

(3)從等高線地形圖看出;該區域在40°N附近,應位于我國的北方地區,主要水果是蘋果.

故答案為:(1)東南;②;(2)陡崖;1;(3)蘋果.16、略

【分析】【分析】內海是指領海基線向內一側的全部海水,包括:(1)海灣、海峽、河口灣;(2)領海基線與海岸之間的海域;(3)被陸地所包圍或通過狹窄水道連接海洋的海域.【解析】【解答】解:中國的內海是渤海和瓊州海峽.

故答案為:渤海;瓊州海峽.三、判斷題(共6題,共12分)17、×【分析】【分析】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鄉村和城市.鄉村是人口規模不大,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聚居地.【解析】【解答】解: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鄉村和城市;農村屬于聚落的一種類型.

故答案為:×.18、×【分析】【分析】赤道低氣壓帶是在南北緯5°之間的地區,但是赤道及其南北緯10°之間,都處于赤道低氣壓帶的控制或者影響之下;夏季北移,到夏至(6月22日)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赤道南部的赤道低氣壓帶剛好移到赤道及其以北,冬至日12月22日)時相反;移動的緯度為5°左右.【解析】【解答】解:赤道低氣壓帶是在南北緯5°之間的地區;夏季北移;到夏至(6月22日)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赤道南部的赤道低氣壓帶剛好移到赤道及其以北,冬至日12月22日)時相反;移動的緯度為5°左右;故原敘述不正確.

故答案為:×.19、√【分析】【分析】中國季風氣候區面積廣大.習慣上以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以東一線為界,把中國劃分為季風區和非季風區.【解析】【解答】解: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涼州”系今甘肅武威市,“玉門關”在今甘肅敦煌市西.從地理學的角度來看,富含水汽的夏季風到達河西走廊后已屬強弩之末,難以再向西北前行.廣大的西北屬于典型的非季風區,降水稀少,氣候干旱,這也是當地荒漠面積廣大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為:√.20、×【分析】【分析】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地方為陡崖.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緩.【解析】【解答】解: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緩和.所以判斷:題目說法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緩和,等高線越密集是錯誤的.

故答案為:×.21、√【分析】【分析】地圖一般可分為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兩大類.社會經濟地圖包括工業圖、農業圖、商業圖、交通圖、人口分布圖等.自然地圖包括水文圖、地形圖、氣候圖、水文圖、植被圖等.【解析】【解答】解:在龐大的地圖家族中;有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兩大類.

故答案為:√.22、×【分析】【分析】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是五星花蕊的紫荊花,紅色底色,旗中有一朵白色洋紫荊花,洋紫荊花是香港區花,代表香港,紅色底色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底色一樣,代表祖國,象征香港特別行政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解析】【解答】解: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是五星花蕊的紫荊花;五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圖案.

故答案為:×.四、簡答題(共1題,共4分)23、略

【分析】

讀圖可知;(1)當太陽光照如圖1所示時,太陽光直射的緯線是南回歸線,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故圖2中的D地正值四季中的冬季,根據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可知圖2中的B地位于C地的西北方向,C地位于A地的正南方向;

(2)在經緯網上;經線的度數叫做經度,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緯線的度數叫緯度,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故圖2中的A地經度是90°W,緯度是70°N.

故答案為:(1)冬;西北;正南;(2)90°W;70°N.

【解析】【答案】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叫做經緯網;利用經緯網可以確定地球表面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

五、材料題(共4題,共32分)24、略

【分析】【分析】大陸漂移假說是20世紀初由魏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假說認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塊叫“泛大陸”的龐大陸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廣袤海洋所包圍.大約兩億年以前,泛大陸開始破裂,“碎塊”像浮在水上的冰塊一樣向外越漂越遠.距今大約兩三百萬年前,這些漂移的大陸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現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地質學家經過長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全球由六大板塊組成,一般來說板塊內部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比較活躍,多火山、地震.大陸漂移假說是20世紀初魏格納提出的.【解析】【解答】解:大陸漂移假說是德國科學家魏格納提出;古代大陸原來是聯合在一起;而后由于大陸漂移而分開,分開的大陸之間出現了海洋.板塊構造學說是為了解釋大陸漂移現象而發展出的一種地質學理論.(1)地殼包含了所有的板塊,所以在真實地球中實際體積最大的是地殼;排序為:地殼>太平洋板塊>鏈狀火山島嶼>夏威夷群島.故選C

(2)讀題可知;太平洋板塊沿箭頭方向運動,而噴飯巖漿的“熱點”不變,因此最左邊的島嶼4形成時間最早,從鏈狀火山島嶼(4;3、2)到夏威夷群島主島(1)的年齡越來越年輕;所以:越來越年輕。

(3)大陸漂移假說的內容:大陸漂移假說認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塊叫“泛大陸”的龐大陸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廣袤海洋所包圍.大約兩億年前,泛大陸開始破裂,漂移.距今大約兩三百萬年前,這些漂移的大陸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現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板塊構造學說主要觀點是:①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并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大致劃分為六大大板塊;②各大板塊處于不斷的運動之中;③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

故答案為:(1)C;(2)越來越年輕;(3)大陸漂移假說的內容:大陸漂移假說認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塊叫“泛大陸”的龐大陸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廣袤海洋所包圍.大約兩億年前,泛大陸開始破裂,漂移.距今大約兩三百萬年前,這些漂移的大陸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現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或者:板塊構造學說主要觀點是:①由巖石組成的地球表層并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大致劃分為六大大板塊;②各大板塊處于不斷的運動之中;③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25、略

【分析】【分析】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北京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解析】【解答】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于中國西北邊陲,土地面積約166萬千米2;約占中國陸地總面積的1/6,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域單位;跨緯度最廣的為海南省,海南省包括海南島和南海.

故答案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海南省.26、太平洋瀨戶內海【分析】【分析】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經濟發達,是世界上的強國,但是由于地域狹小,資源貧乏,是一個資源小國,因此對外依賴性較強.【解析】【解答】解:日本礦產資源貧乏;國內市場狹小,經濟對外依賴性強,日本進口原料,出口產品,形成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因此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太平洋和瀨戶內海沿岸地帶.

故答案為:太平洋;瀨戶內海.27、九州四國本州北海道緯度因素【分析】【分析】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4個大島、數千個小島及附近的海域組成.【解析】【解答】解:當太陽光線垂直照射赤道時;隨著緯度的增高,太陽輻射的強度逐漸降低;日本南部緯度低,太陽輻射強,氣溫高,櫻花最早開放,緯度位置越高,氣溫越低,櫻花的開花時間越晚,因此日本四大島嶼開花的順序依次是:九州島→四國→本州→北海道.

故答案為:九州;四國;本州;北海道;緯度因素.六、綜合題(共4題,共32分)28、略

【分析】本題考查亞洲的地理概況;要結合圖示理解記憶解答。(1)讀圖可知,亞洲東面瀕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南部瀕臨印度洋,西與歐洲為鄰,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2)讀圖可知,圖中②是喜馬拉雅山脈,世界上最雄偉的山脈,③是阿拉伯半島,世界上最大的半島,E是長江,我國第一大河,注入太平洋,I是西西伯利亞平原。(3)讀圖可知,A;B、C三條河流注入北冰洋,D、E、F三條河流注入太平洋,G、H兩條河流注入印度洋。可見亞洲的河流呈輻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這反映出亞洲大陸地勢的特點是中部高四周低,地勢起伏大。(4)亞洲人口眾多,人口超過一億的國家有六個,其中中國人口超過13億,居世界第一位,印度人口超過10億,居世界第二位。亞洲幅員遼闊,氣候深受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響。形成了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和大陸性氣候分布廣泛的特點。

【解析】(1)太平印度白令海峽(2)喜馬拉雅山脈阿拉伯長江西西伯利亞平原(3)北冰洋放射狀中部高四周低,地勢起伏大(4)中國印度復雜多樣季風氣候大陸性氣候29、略

【分析】本題考查北京位置的優越性、鐵路干線分布、塔里木盆地的概況、我國農業分布。(1)我國首都北京位置的優越性表現在交通便利,對外聯系方便;雖居內陸,但是距海較近。(2)隴海蘭新線是貫穿我國東西的一條鐵路大動脈,由隴海線與蘭新線組成。隴海線西起甘肅蘭州市東到江蘇連云港,蘭新東起甘肅省蘭州市,西到新疆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