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統編版高中語文課內古詩文知識點與專項練習 《虞美人》《鵲橋仙》_第1頁
2025年統編版高中語文課內古詩文知識點與專項練習 《虞美人》《鵲橋仙》_第2頁
2025年統編版高中語文課內古詩文知識點與專項練習 《虞美人》《鵲橋仙》_第3頁
2025年統編版高中語文課內古詩文知識點與專項練習 《虞美人》《鵲橋仙》_第4頁
2025年統編版高中語文課內古詩文知識點與專項練習 《虞美人》《鵲橋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虞美人》《鵲橋仙》知識點匯總+專項練習

一'知識點匯總

《虞美人》

1、原文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五代)李煜(五代)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2、譯文:

春花秋月的美好時光什么時候結束的,以前的事情還記得多少!昨夜小樓上又吹來了春風,在這皓月當

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憶故國的傷痛。

精雕細刻的欄桿,玉石砌成的臺階應該都還在,只是所懷念的人已衰老。要問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

滾滾東流的春江之水沒有盡頭。

3、課下注釋:

春花秋月:指季節的更替。

了:了結,完結。

故國: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

砌:臺階。

雕欄玉砌:即雕花的欄桿和玉石砌成的臺階,這里泛指南唐宮殿。闌,一作“欄”。砌,臺階。

應猶:一作“依然”。

朱顏改:指所懷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稱。

能:或作“都”,“那”,“還”,“卻”。

幾多:多少。

4、賞析: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絕命詞。相傳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

在寓所命歌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于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這首詞通過

今昔交錯對比,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

全詞以明凈,凝練,優美,清新的語言,運用比喻,對比,設問等多種修辭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盡致地

表達了詩人的真情實感。難怪前人贊譽李煜的詞是“血淚之歌”,“一字一珠”。全詞虛設回答,在問答中

又緊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寫得自然而一氣流注,最后進入語盡意不盡的境界,使詞顯得闊大雄偉。

《鵲橋仙》

1,原文:

鵲橋仙?纖云弄巧(宋代〕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2、譯文:

纖薄的云彩在天空中變幻多端,天上的流星傳遞著相思的愁怨,遙遠無垠的銀河今夜我悄悄渡過。在秋

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

繾綣的柔情像流水般綿綿不斷,重逢的約會如夢影般縹緲虛幻,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若是兩情

相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3,課下注釋

纖云:輕盈的云彩。弄巧:指云彩在空中幻化成各種巧妙的花樣。

飛星:流星。一說指牽牛,織女二星。

銀漢:銀河。

迢迢:遙遠的樣子。

暗度:悄悄渡過。

金風玉露:指秋風白露。

忍顧:怎忍回視。

朝朝暮暮:指朝夕相聚。語出宋玉《高唐賦》。

3、賞析:

借牛郎織女的故事,以超人間的方式表現人間的悲歡離合,古已有之,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

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隱的《辛未七夕》等等。宋代的歐陽修,張先,柳永,蘇軾等人也曾吟詠這一題材,雖

然遣辭造句各異,卻都因襲了“歡娛苦短”的傳統主題,格調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觀此詞堪稱獨出機杼,

立意高遠。

這是一首詠七夕的節序詞,起句展示七夕獨有的抒情氛圍,“巧”與“恨”,則將七夕人間“乞巧”的主

題及“牛郎,織女”故事的悲劇性特征點明,練達而凄美。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故事,歌頌堅貞誠摯的愛情。

結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這兩句既指牛郎,織女的愛情模式的特點,又表述了作

者的愛情觀,是高度凝練的名言佳句。這首詞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時代,跨國度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品位。此詞

熔寫景,抒情與議論于一爐,敘寫牽牛,織女二星相愛的神話故事,賦予這對仙侶濃郁的人情味,謳歌了真摯,

細膩,純潔,堅貞的愛情。詞中明寫天上雙星,暗寫人間情侶,其抒情,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

讀來蕩氣回腸,感人肺腑。

專項練習

《虞美人》《鵲橋仙》復習訓練

題號―*二總分

評分

閱卷人一,單選題

得分

1.下列詞語中加線的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慳吝(qian)菌茗(han)綸巾(guan)喘息直定(fu)間(jidn)或

B.迸發(beng)噫啞(yin)黍離(shu)驀然回首(mo)倏(shti)然

C.魚鳧(fu)越起(ju)脖頸(jlng)舞榭歌臺(xie)炮烙Qdio)

D.成角(shu)齊麥(ji)潛泳(qian)虞美人(yu)儼(ydn)然

2.同“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一句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0

A.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B.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C.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D.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3.下列各組詞語中有一個錯別字的一項是()

A.攣生雀橋仙開門揖盜搖搖欲墜

B.證券念奴嬌事得其反再所難免

C.祖籍虞美人故伎重演虛左以待

D.既使雨霖鈴科班出生塵埃落定

4.對《虞美人》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上片以“春花秋月何時了”起句,春花秋月都是美好的事物,詞人卻發出了“何時了”的疑問,可見囚禁

的生活對李后主來說是極其悲苦的。

B.“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將故國的衰亡與天地的變化聯系在一起,以一個失國之君的口吻,直抒亡

國之恨。

C.下片“雕欄玉砌應猶在”是李后主遙望金陵的想象與感嘆,只是朱顏改寫出了物是人非的無限惆悵之情。

“一江春水向東流”,用“江水”比喻源源不斷的愁緒像東逝的江水一去不復返。

D.這首詞,圍繞一個“愁”字,在時間上和空間上,將人事的無常與天地的運行聯系在一起,運用反襯的手法,

以宇宙時空的永恒與無情,襯托出國家,人生的短暫與可悲。

5.下列對《虞美人》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春花”“秋月”都是美好的事物,可已經淪為階下囚的李煜見了尤其心煩。

B.“又東風”,一個“又”字表現出李后主在年復一年消逝的時光面前的慨嘆,加深了悲涼之感。

C.下片開頭寫作者想象中的故國,把“雕闌玉砌”和“朱顏”對照著寫,有物是人非之感。

D.最后兩句詞人將心中萬千感慨凝結為一個“愁”字,運用反問和比喻的手法,以“春水”喻愁,寫出了“愁”

無窮無盡。

6.下列對《虞美人》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全詞從對春花秋月等美好事物“何時了”的天問轉向自問,通篇圍繞“愁”字,筆法起伏失宕,具有強烈

的藝術感染力。

B.上闋狀眼前之景,下闋寫回憶之景,將故國衰亡與天地變化,將人事無常與天地運行聯系在一起,讀來讓

人扼腕而嘆息。

C.全詞以失國之君的口吻,直抒亡國之恨。“只是"二字的嘆惋口氣,既傳出了物是人非的無限悵胤也可

見詞人之悔恨。

D.結句以汪洋恣肆的一江春水作喻,將個人悲情醞釀成人類的悲情,奔騰而下,一瀉千里,寫出了愁之深廣

與無窮無盡。

7.下列對李煜《虞美人》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上片實寫,下片虛寫,由實入虛,將現實與回憶交織在一起。

B.詞中通過幾組意象的對比突出了往昔的繁華和今日的落寞。

C.運用比喻將原本抽象的愁緒形象化,寫出了愁之多與難以排遣。

D.以宇宙時空的永恒與無情,襯托出家國人生的短暫與可悲。

8.對《虞美人》這首宋詞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展現的只是一時一地的片斷場景,但具有很大的藝術容量,從紅燭映

照,羅帳低垂這樣氛圍中引發青春與歡樂的聯想,抒發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情懷。

B.“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一個客舟中聽雨的畫面,一幅水天遼闊,風急云低的江上秋

雨圖。一腔旅恨,萬種離愁卻都已包孕其中了。

C.“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描寫的一個白發老人獨自在僧廬下傾聽著夜雨。處境之蕭索,心境之

凄涼,在十余字中,一覽無余。“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表達出詞人由反思而逐漸曠達的

心緒,使其“聽雨”嘎然而止。

D.這首詞層次清楚,脈絡分明。上片感懷已逝的歲月,下片慨嘆目前的境況。按時間順序,歌樓中少年寫到

客舟中壯年,再寫到“鬢也星星”的老年,以“聽雨”為線索,一以貫之。

9.下列對李煜《虞美人》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本詞開頭和結尾用設問的手法,把讀者帶入了對往事的猜想和對愁緒的體驗中。

B.全詞虛實結合,或寫眼前之景,或憶故國往事,或抒內心愁緒,讓讀者真切地感受到詞人徘徊于雕欄玉砌

間悵然若失的形象。

C.“何時了”“又東風”“應猶在”前后呼應,一脈相承,通過景色的不變反襯人事的巨變。

D.“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用比喻的修辭將愁緒形象化,點明愁之多之長之深,又隱喻年華流逝,龍顏老去。

閱卷人

得分

10.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問題。

鵲橋仙

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詩詞今譯

纖薄的云彩變幻著精妙的圖案,飛馳的流星傳遞出相思的愁苦。牛郎和織女悄然無言,各自橫越過漫長

的銀漢。秋風白露中的相會雖然短暫,卻勝過人間無數尋常的白天夜晚。

繾綣的柔情像流水般綿綿不斷,重逢的約會如夢影般縹緲虛幻,怎么忍心回望由鵲橋回去的路。兩顆心

只要永遠相愛不變,又何必一定要每一天廝守相伴!

(1)下面對這首詞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個精妙的比喻寫盡牛郎,織女的相見之歡和離別之苦。

B.“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兩句對男女主人公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

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這一驚世駭俗,振聾發腿之筆,使全詞升華到新的思想高度。

C.本詞的內容是歌詠牛郎織女的神話。上片寫佳期相會的盛況,下片則寫依依惜別之情。

D.這首詞主要運用敘事,描寫的表達方式,寫得自然流暢而又婉約蘊藉,余味雋永。

(2)簡要分析“忍顧鵲橋歸路”的“忍”字的表達效果。

(3)簡要分析這首詞中體現出的愛情觀。

11.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以下小題。

鵲橋仙

秦觀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1)本詞與《迢迢牽牛星》都使用了什么修辭格?有什么藝術效果?請簡要分析。

(2)本詞與《迢迢牽牛星》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請簡要分析。

12.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1)下列對《虞美人》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春花秋月”指美好的事物,詞人卻發出了“何時了”的詰問,可見囚禁的生活是極端悲苦的。

B.“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的是詞人昔日的美好時光。

C.“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兩句是實寫,采用了對比手法。

D.”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運用比喻把抽象的“愁”具體化。

(2)《虞美人》有哪幾個方面的對比?有何作用?

13.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虞美人①

秦觀②

碧桃③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亂山深處水澧回,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

輕寒細雨情何限,不道④春難管。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時候斷人腸。

【注】①虞美人:原為唐教坊曲,后用為詞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巫山十二峰”等。②秦觀:

“蘇門四學士”之一,卻不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③碧桃:一種觀賞桃花。④不道:不奈,不堪。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首句以“天上”一詞先聲奪人,寫碧桃如同天上和露而種一般,不同凡響。上句正面見意,下句反面強調,

正反相濟,褒揚至極。

B.下片的頭兩句細雨如煙,輕寒惻惻,這盈盈如畫的花顯得更加脈脈含情,無奈春光不由人遣,無法把留,嘆

息之中盡顯傷春之情。

C.末尾兩句承上句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為花沉醉痛飲以排遣愁緒的想法,想沉醉又不能沉醉的矛盾以“何

妨”二字委婉道出。

D.全詞情感發展萬轉千回,深沉蘊藉。每一份情感后都緊緊地跟隨著對它的否定,最后,在“斷人腸”的怨

嘆聲中詞情戛然而止。

(2)“亂山深處水潦回,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兩句描繪了碧桃怎樣的特點?這樣寫有什么用意?請簡要分

析。

14.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虞美人

秦觀①

碧桃②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數。亂山深處水澧回,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

輕寒細雨情何限,不道春難管。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時候斷人腸。

【注】①秦觀:“蘇門四學士”之一,卻不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②碧桃:又名千葉桃花,具有很高的觀

賞價值。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詞的開篇“和露”兩個字,讓人想到碧桃的枝葉上掛著的晶瑩的露珠,把水靈靈的碧桃呈現在讀者面前

B.“輕寒細雨情何限”中,寒是“輕寒”,雨是“細雨”,詩人以動襯靜,寫出了春天風物宜人的特點

C.“不道春難管”,跟上一句構成對比,春光是如此美好,但是卻不能長留在人間,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惋惜

和無奈之情

D.本詩為一首詠物詩,仕途不順的詩人以碧桃自喻,從中寄托了無人賞識,懷才不遇的身世之感

(2)“亂山深處水潦回,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兩句描繪了碧桃怎樣的特點?這樣寫有什么用意?請簡要

分析。

15.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問題。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許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請從虛實關系的角度,賞析這首詞。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A.菌茗han間jian或C.脖頸geng炮烙liioD.潛qian泳儼yan然

2.【答案】B

【解析】“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一句用的是借代的修辭手法。A,D兩項用的是比喻,C項用的是對

偶,只有B項是借代。

3.【答案】A

【解析】A.鵲橋仙,B.適得其反,在所難免,D.即使,科班出身

4.【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句的能力。C項是考查《虞美人》的手法和情感,“一江春水向東流”中以水

喻愁,是顯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之不舍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并非是選項所

說“一去不復返”。故選C。

5.【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詩詞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綜合考查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

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詞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

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詞意思,答題時注

意仔細辨析。本題要求選出“對《虞美人》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一項”。

本題主要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此類試卷解答時,首先要認真研讀詩歌內容,然后仔細

辨識選項中是否有對詩歌的解讀的錯誤。詩歌鑒賞的選擇題對整個詩歌的綜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詩句的含

義,詩句的手法還考核詩歌的情感,注意結合詩歌的內容進行分析。

6.【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上闋狀眼前之景,下闋寫回憶之景”是錯誤的。“春

花秋月”“東風”“明月”這些并不是眼前之景,而只是最容易勾起人們美好聯想的事物。

此題考查古詩詞的理解鑒賞能力。主要集中對詩意理解,詩歌主旨,詩歌形象的塑造等內容的考核,考核的方

式基本有兩種,一種是根據詩歌的內容進行分析概括,另一種是對詩歌特色和手法的賞析,分析詩歌要讀懂

詩意,注意情感,形象,技巧等表述不當,賞析一般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當。

7.【答案】A

【解析】A項,“上片實寫,下片虛寫,由實入虛”分析錯誤,“春花秋月”是實,“往事”是虛,“小樓”,“東

風”是實,“故國”是虛,“朱顏”是實,“雕欄玉砌”是虛,全詞虛實結合,不落痕跡。故選A。

此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理解鑒賞能力。這是一道綜合考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題目,每個

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

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意,答題時注意仔細

辨析。

8.【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詩詞鑒賞的能力。“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表達出詞人無可奈何的心

緒。這是一首小令,卻概括出少年,壯年和晚年的特殊感受,可謂言簡意賅。它以“聽雨”為媒介,將幾十年

大跨度的時間和空間相融合。少年只知追歡逐笑享受陶醉,壯年飄泊孤苦觸景傷懷,老年的寂寞孤獨,一生悲

歡離合,盡在雨聲中體現。因受國亡之痛的影響,感情變得麻木,一任雨聲淋漓,消解了喜怒哀樂……而其深

層則潛隱著亡國愁情。

考查賞析詩歌的能力。解答這類題,應從詩句的語言,運用的表現手法及表達效果等角度分析作答。即:手

法+翻譯+感情+生動形象,極強的感染力,即理解詩歌語言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語言美,并能做出一定的

評述

9.【答案】B

【解析】“雕欄玉砌”是故國的雕欄玉砌,不是徘徊之處。

這是一道分析詩歌中的藝術手法的運用的題目,注意藝術手法是否得當,分析的是否正確,還要注意詩歌的

內容表述的是否正確。

10.【答案】

(1)D

(2)“忍”:怎忍,豈忍,全句意思是:怎么忍心回望由鵲橋回去的路。“忍顧鵲橋歸路”巧妙地表現了牛

郎織女臨別時的依戀和悵惘。

(3)詞人在詞中巧妙地利用牛郎,織女離合悲歡的故事,熱情歌頌了誠摯不渝的愛情。“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金石般的警句揭示了愛情的真諦,即“兩情”

“久長”。只要兩人有了堅貞不渝的愛情,即使天各一方,見難別易,愛情也會與日俱增。歷久彌深,遠遠勝

過只追求朝夕不離的庸俗情愛。

(1)此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理解鑒賞能力。D項,”這首詞主要運用敘事,描寫的表達方式”錯誤,這首詞沒有

運用敘事的表達方式。全詞哀樂交織,熔抒情與議論于一爐。故選D。

(2)此題考查鑒賞詩歌語言的能力。《鵲橋仙?纖云弄巧》是宋代詞人秦觀的詞作。這是一首詠七夕的節

序詞,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神話故事,謳歌了真摯,細膩,純潔,堅貞的愛情。上片寫牛郎織女聚會,下片寫

他們的離別。全詞哀樂交織,熔抒情與議論于一爐,融天上人間為一體,優美的形象與深沉的感情結合起來,

起伏跌宕地謳歌了美好的愛情。前文,“柔情似水”,那兩情相會的情意啊,就像悠悠無聲的流水,是那樣的

溫柔纏綿。“柔情似水”,“似水”照應“銀漢迢迢”,即景設喻,十分自然。

一夕佳期竟然像夢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見又分離,怎不令人心碎!“佳期如夢”,除言相會時間之短,

還寫出愛侶相會時的復雜心情。“忍顧鵲橋歸路”,“忍”,怎忍,豈忍。轉寫分離,剛剛借以相會的鵲橋,轉

瞬間又成了和愛人分別的歸路。不說不忍離去,卻說怎忍看鵲橋歸路,婉轉語意中,含有無限惜別之情,含有

無限辛酸眼淚,現了牛郎織女臨別時的依戀和悵惘。

(3)本題考查把握詩歌情感態度的能力。“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一對久別的情侶金風玉

露之夜,碧落銀河之畔相會了,這美好的一刻,就抵得上人間千遍萬遍的相會。詞人熱情歌頌了一種理想的圣

潔而永恒的愛情。“金風玉露”化用李商隱《辛未七夕》詩句,用以描寫七夕相會的時節風光,同時還另有

深意,詞人把這次珍貴的相會,映襯于金風玉露,冰清玉潔的背景之下,顯示出這種愛情的高尚純潔和超凡脫

俗。回顧佳期幽會,疑真疑假,似夢似幻,及至鵲橋言別,戀戀之情,已至于極。詞筆至此忽又空際轉身,爆發

出高亢的音響:“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這兩句詞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長

久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這兩句感情色

彩很濃的議論,成為愛情頌歌當中的千古絕唱。它們與上片的議論遙相呼應,這樣上,下片同樣結構,敘事和

議論相間,從而形成全篇連綿起伏的情致。這種正確的戀愛觀,這種高尚的精神境界,遠遠超過了古代同類作

品,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11.【答案】

(1)疊詞。《迢迢牽牛星》全詩以疊音詞入詩,以描寫為主,情景交融,聲情并茂,音律感強。“迢迢”,寫

距離之遠,“皎皎”,寫星光之亮,使人產生一種夜空廣大,星光燦爛的視覺感受。“纖纖”狀素手之修美,“札

札”狀織布之繁忙,一狀形,一摹聲。“盈盈”寫水之物貌,“脈脈”寫人之情貌,水貌和情貌都很美。可是

一水之隔,卻“不得語”,只能含情脈脈,隔河相望。景情并生,哀怨動人。《鵲橋仙》“迢迢”說明牛郎織

女相距之遠,同時也極盡摹寫二人相思之苦。“朝朝暮暮”歌頌了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同時也增強了詩詞

的音律感。

(2)《迢迢牽牛星》和《鵲橋仙》同是取材于“牛郎織女”這一美麗的傳說。《迢迢牽牛星》塑造了一位

飽含離愁的少婦形象,表達的是愁苦哀怨之情。開頭兩句“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寫出了牽牛和織女夫

婦相距之遙遠。然后,“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抒。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四句正面描寫織女美麗勤勞

的形象和她的悲痛情懷。接下來的“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又寫織女的內心獨白,那阻隔了他們夫婦

的銀河既清且淺,相去也并不甚遠,卻偏偏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礙,因此,當織女回眸河漢時,強烈的相思再也

無法抑制,情感達到了高潮。“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這兩句生動地寫出了凝視對岸,悄然無語,外表

極平靜而內心極凄苦的思婦形象,”此時無聲勝有聲”,令人回味無窮。《鵲橋仙》歌頌真摯而忠貞的愛情。

“金風玉露”兩句表達作者的愛情理想:他們雖然難得見面,卻心心相印,息息相通,這豈不遠遠勝過塵世間

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柔情似水”,形容牛郎織女纏綿之情,猶如天河中悠悠的流水。“佳期

如夢”,既點出了歡會的短暫,又真實地揭示了他們久別重逢后那種如夢似幻的心境。“兩情若是”二句是

對牛郎織女深情的慰勉,歌頌的是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

(1)該題考核詩詞的修辭格。解題前應對《迢迢牽牛星》有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分析兩首詞在修辭格

上的相同點,從《迢迢牽牛星》中“迢迢”,"皎皎”,“纖纖”,“札札”,“盈盈”,“脈脈”,從《鵲橋仙》

中“迢迢”,”朝朝暮暮”中可以判斷為疊詞,聯系詞句具體分析即可。

(2)該題考核思想情感。《鵲橋仙》,借牛郎織女的故事,以超人間的方式表現人間的悲歡離合,顯然,作者

否定的是朝歡暮樂的庸俗生活,歌頌的是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在他的精心提煉和巧妙構思下,古老的題材

化為閃光的筆墨,迸發出耀眼的思想火花,從而使所有平庸的言情之作黯然失色。這首詞將抒情,寫景,議論

融為一體。意境新穎,設想奇巧,獨辟蹊徑。寫得自然流暢而又婉約蘊藉,余味雋永。《迢迢牽牛星》借神話

傳說中牛郎,織女被銀河相隔而不得相見的故事,抒發了因愛情遭受挫折而痛苦憂傷的心情。這首詩抓住銀

河,機杼這些和牛,女神話相關的物象,借寫織女有情思親,無心織布,隔河落淚,對水興嘆的心態,實際來比

喻人間的離婦對辭親去遠的丈夫的相思之情。詩想象豐富,感情纏綿,用語婉麗,境界奇特,是相思懷遠詩中

的新格高調。這首詩又多用疊字,增強了詩的節奏美,誦讀時要把這一節奏美表現出來。

12.【答案】

(1)C

(2)本詞共有三組對比:①“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自然永恒與人事變遷對比。②“小樓昨夜又

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季節變換之永恒與世事變化之無常對比。③“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物是人非之對比。作用:兩兩對比的手法,使全詞始終充溢著感情波瀾,表達出詞人深切的故國之思和亡國

之痛。

⑴本題要求選出“下列對《虞美人》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C項,“'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

顏改'兩句是實寫”賞析錯誤,“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是詞人想象之語,為虛寫。故選C。

⑵本詞是南唐后主李煜在國亡自身本囚禁之時創作的。詞人通過對自然永恒與人生無常的尖銳矛盾的對比,

抒發了亡國后頓感生命落空的悲哀。通讀本詞,詞中運用對比手法的句子共有三組,分別是“春花秋月何時

了?往事知多”,“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第一組“春

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中“春花秋月何時了”意思是春花年年開放,秋月年年明亮,時光什么時候才能

了結呢?也就是說自然中春花秋月年年都有,沒有完結的時候,是永恒的。“往事知多少”,“往事”是指詞

人以往的帝王生活。在過去的歲月里,太多令人傷心難過的往事不知有多少。這些往事已經消逝,化為虛幻。

這是把春花秋月的無休無止和人間事的一去不返放在一起對比,表達了詞人對故國往事的懷念之情。

13.【答案】

(1)C

(2)“一枝如畫”寫出了碧桃的美麗,在亂山深處這樣荒涼的處境中“為誰開”,表現了它生長環境的惡劣

和不得意的遭遇。詞人以花自喻,寄托了無人賞識,懷才不遇的身世之感。

(1)本題考查對原詩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題干要求選出“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這

屬于綜合考查題,考查學生對詩句內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C項“想沉醉又不能沉醉的矛盾以‘何妨'二

字委婉道出”分析錯誤。應該是矛盾的情感以“只怕”二字委婉道出。故選C。

(2)本題考核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題干問“‘亂山深處水縈媽,可惜一枝如畫為

誰開'兩句描繪了碧桃怎樣的特點?這樣寫有什么用意?請簡要分析”,本題兩問,一問形象特點,二問形象

作用。第一問的碧桃特點可從“亂山深處”“水縈媽”“如畫”等關鍵詞入手分析。作用可從“可惜”“為

誰開”等關鍵詞入手。此詞通過仙桃這一美的形象,來寄托作者懷才不遇,美而不被賞識的身世感慨。作者

善于利用轉折突變的方式表達感情,先充分描寫桃的非凡,美麗,下面突然轉寫它生非其地,強調它的身世悲

哀,先寫春光多情,讓人愜意,然后筆墨一轉,嘆惜其不由人意。“亂山深處水縈回。”一“亂”一“深”,見

其托身非所,處地之荒僻。盡管依然在縈回盤旋的溪水邊開得盈盈如畫,“可惜一枝如畫為誰開?”沒人欣

賞沒人問,美又何然?也許可以保持那份高潔與矜持,然而總是遺恨!從而表現出碧桃不得意的遭遇和寂寞

難耐的凄苦心境。

14.【答案】

(1)B

(2)碧桃的特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