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錯點12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_第1頁
易錯點12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_第2頁
易錯點12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_第3頁
易錯點12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_第4頁
易錯點12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易錯點12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易錯字梳理豌豆雌雄姊妹螺旋苯丙酮誘變吮吸睪丸易錯陷阱【易錯陷阱1】分辨不清轉基因技術和克隆技術【陷阱分析】對于轉基因技術和克隆技術分辨不清,做題的時候不能知曉二者的特點。【解題技巧】1、轉基因技術:將一個生物體的基因,轉移到另一個生物體DNA中的生物技術,叫做轉基因技術,轉基因技術會引起生物體的性狀改變。如:超級鼠和轉基因大豆等,轉基因技術是現代生物技術的核心。2、克隆技術:將一個生物體的細胞或組織,在實驗室培育成一個相同新個體的生物技術,叫做克隆技術,克隆出來的動物具有與單細胞供體完全相同的特征。如:克隆羊“多莉”的誕生。克隆技術是屬于無性生殖。【易錯陷阱2】搞不清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陷阱分析】不能了解生物體的某些性狀是由一對基因控制的,而成對的基因往往有顯性和隱性之分,當細胞內控制某種性狀的一對基因,一個是顯性、一個是隱性時,只有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會表現出來。【解題技巧】1.比較親代和子代的性狀:在子代中消失的性狀和無中生有的性狀都是隱性性狀。2.從子代性狀的比例來判斷:若子代性狀之比為3:1,則占3為顯性性狀,占1的為隱性性狀。3.隱性性狀的基因來自于父母雙方,可以推知父母雙方各有一個隱性基因,再根據親代的性狀,判斷親代的基因組成。【易錯陷阱3】錯誤認為生男生女只與母親有關【陷阱分析】關于孩子性別的決定。傳統觀念中,有一種深植于心的信念,認為母親在孩子性別的決定中扮演主角。這種觀點在社會的各個角落悄然流傳,形成了一種隱形的壓力和錯誤的歸責。【解題技巧】女性的生殖細胞只有一種(22條常染色體+X),男性的生殖細胞有兩種(22條常染色體+X或22條常染色體+Y)。當含有X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就生女孩,當含有Y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就生男孩。生男生女的幾率為1:1。所以生男生女由男性決定,幾率各占50%。舉一反三【易錯提醒一】性狀與相對性狀【例1】下列屬于相對性狀的是()A.豌豆的高莖與皺粒 B.貓的白毛與狗的黑毛C.人的卷舌與雙眼皮 D.蕃茄的紅果與黃果【知識點】性狀和相對性狀常見錯因:對性狀和相對性狀理解不夠透徹。避錯攻略:遺傳學中把生物個體所表現的形態結構、生理持征和行為方式等統稱為性狀,任何生物都有許許多多性狀。有的是形態結構特征(如豌豆種子的顏色,形狀),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為方式(如狗的攻擊性,服從性),等等。有遺傳物質控制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叫做遺傳性狀。相對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稱為相對性狀。相對性狀必須滿足:同一種生物;同一性狀;不同的表現形式。【變式1-1】小明可能遺傳了父親游泳的天賦。但他不不勤奮練習游泳,終未能成為游泳高手,這說明()A.性狀表現是由遺傳物質控制的B.性狀表現有時由遺傳物質控制,有時由環境控制C.性狀表現是只與環境的作用有關D.性狀表現是由遺傳物質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變式1-2】在人體頭、面部的各種性狀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A.單眼皮和無酒窩 B.有發際和高鼻梁 C.有耳垂和無耳垂 D.黑眼睛和黑頭發【變式1-3】下列屬于相對性狀的是①人的左利手與人的右利手②貓的白毛與貓的藍眼③狗的長毛與狗的短毛④水稻的抗稻瘟病與小麥的抗銹病⑤豌豆的高莖與豌豆的矮莖⑥番茄的黃果與月季的黃花()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易錯提醒二】轉基因技術和克隆技術【例2】觀察下面四幅圖,其所運用的生物技術對應正確的是()A.①組織培養②克隆技術③轉基因技術④誘變育種B.①無土栽培②克隆技術③轉基因技術④誘變育種C.①組織培養②轉基因技術③誘變育種④人工選擇育種D.①無土栽培②克隆技術③雜交育種④誘變育種【知識點】組織培養;克隆技術;轉基因技術;誘變育種。常見錯因:辨別不清轉基因技術和克隆技術。避錯攻略:生物技術它主要包括發酵技術和現代生物技術,現代生物技術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和蛋白質工程.20世紀末,隨著計算生物學、化學生物學與合成生物學的興起,發展了系統生物學的生物技術-即系統生物技術,包括生物信息技術、納米生物技術與合成生物技術等。克隆技術即無性繁殖技術,因為它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結合,只需從動物身上提取一個單細胞,用人工的方法將其培養成胚胎,再將胚胎植入雌性動物體內,就可孕育出新的個體。轉基因技術的原理是將人工分離和修飾過的優質基因,導入到生物體基因組中,從而達到改造生物的目的。【變式2-1】大熊貓的數量很少,在自然狀況下很難相遇,因此繁殖后代比較困難。如圖是科學家們嘗試的用來繁育大熊貓的一種辦法,這種培育大熊貓的技術稱為()A.組織培養 B.發酵技術 C.克隆技術 D.轉基因技術【變式2-2】如圖是超級鼠研制過程示意圖,此項研究應用了()A.克隆技術 B.發酵技術 C.轉基因技術 D.干細胞移植技術【變式2-3】我國科學家將產奶量高的荷斯坦純種奶牛體細胞的細胞核,與移去細胞核的普通奶牛卵細胞融合,構建一個全新的細胞。將這個細胞培養成胚胎,移入代孕母牛體內完成發育,培育出優質高產奶牛,科學家利用的這項生物技術是()A.克隆技術 B.發酵技術 C.轉基因技術 D.組織培養技術【易錯提醒三】染色體、DNA和基因【例3】用如圖表示細胞、細胞核、染色體、DNA之間的結構關系,①②③④分別代表的是()A.DNA,染色體、細胞核、細胞 B.染色體、DNA,細胞核、細胞C.細胞核、染色體、DNA,細胞 D.細胞核、DNA,染色體、細胞【知識點】基因、DNA和染色體的關系常見錯因:對三者的從屬關系辨識不清。避錯攻略:染色體是細胞核內的容易被堿性顏料染成深色的物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遺傳物質的載體,它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即雙螺旋結構;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遺傳信息、能夠決定生物的某一性狀的片段叫做基因。【變式3-1】如圖所示為細胞核、DNA,染色體之間的層次關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Ⅰ代表DNA B.Ⅱ代表染色體 C.Ⅱ代表DNA D.Ⅲ代表細胞核【變式3-2】如圖是染色體組成圖解,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①是染色體,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 B.②是DNA,是生物體的遺傳物質C.基因是含有遺傳信息的DNA片段 D.一個DNA分子只含有一個基因【變式3-3】下列有關染色體、DNA、基因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A.人的耳郭上的細胞含有23條染色體46個DNA分子B.人體眼皮上的細胞中的DNA分子只含控制單眼皮或雙眼皮的基因C.DNA分子中所有DNA片段都是基因D.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的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易錯提醒四】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例4】下圖為某夫妻體細胞中染色體上一對基因(Aa)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基因A和a控制的性狀是一對相對性狀 B.夫妻雙方都表現出基因A所控制的性狀C.該夫妻的子女表現顯性性狀的概率為1/4 D.該夫妻子女基因相成(基因型)有3種可能【知識點】基因的顯隱性及其性狀遺傳常見錯因:不知道該如何區分基因的顯性和隱性。避錯攻略:基因的顯性和隱性以及它們與性狀表現之間的關系和基因在親子代之間的傳遞,此部分內容需要理解才能解答此部分的題目,理解:當細胞內控制某種性狀的一對基因,一個是顯性、一個是隱性時,只有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會表現出來,隱性基因控制的性狀雖然不能在后代中表現,但隱性基因會一代代的傳遞下去。【變式4-1】能卷舌與不能卷舌是一對相對性狀,由A、a基因控制。小明不能卷舌,父母都能卷舌。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能卷舌是隱性性狀,由a基因控制 B.父母都能產生A和a的成熟生殖細胞C.若再生一個子女,基因組成只能是aa D.父母基因組成一方是Aa,另一方是aa【變式4-2】為了探究有耳垂和無耳垂到底是怎么遺傳的,同學們利用假期分組做了一個調查,結果如下表(相關基因用A和a表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第一組的父母的基因組成一定都是AaB.第三組的父母的基因組成一定都是aaC.根據第一組可以判斷出無耳垂是隱性性狀D.第二組中有耳垂孩子的基因組成一定都是Aa【變式4-3】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黃色,這是一對相對性狀(相關基因用B,b表示),現有三組交配組合,子代性狀表現及比例如下表,相關分析正確的是()交配組合子代性狀表現及比例①丙(黑色)×乙(黑色)3(黑色):1(黃色)②甲(黃色)×乙(黑色)1(黑色):1(黃色)③甲(黃色)×丁(黑色)全為黑色A.根據交配組合①或③可判斷黑色是顯性性狀B.表中甲、乙、丙、丁的基因組成依次是BB,Bb,Bb,bbC.第①組交配組合產生的黑色子代中,基因純合的個體占2/3D.第②組交配組合產生的子代中,基因純合的個體占1/3【易錯提醒五】生男生女的機會均等【例5】下列關于人的性別決定的說法正確的是()A.性染色體的組成為XX的受精卵,將來發育成男孩B.生男生女是由卵細胞含有的性染色體決定的C.一對夫婦第一胎生了一個女孩,第二胎一定會生男孩D.生男生女的機會是均等的【知識點】人的染色體組成和性別遺傳常見錯因:受封建思想影響,對于生男生女的決定以及理論上的幾率都不清楚。避錯攻略:人的性別由性染色體決定。人體內每個細胞內有23對染色體,包括22對常染色體和一對性染色體;性染色體包括:X染色體和Y染色體。含有一對X染色體的受精卵發育成女性,而具有一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者則發育成男性。【變式5-1】一位婦女懷孕,B超檢查為“雙胞胎”。對此分析錯誤的是()A.人的性別是由精子中性染色體決定的B.一個胎兒的染色體來自父親,另一個胎兒的染色體來自母親C.若雙胞胎由一個受精卵發育而來,則都為男孩的概率為50%D.若雙胞胎由兩個受精卵發育而來,則都為男孩的概率為25%【變式5-2】如圖為雌果蠅體細胞中的染色體,其卵細胞染色體的組成()A.a、b、c B.a、b、c、xC.a、b、c、c D.a、a、b、c、c、x、x【變式5-3】果蠅的性別決定方式與人類相同,如圖為某果蛹體細胞內染色體組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果蠅的性別是一對相對性狀,體細胞內染色體成對存在B.根據圖示可判斷此果蠅為雄性C.此果蠅體細胞內染色體組成可表示為3對+XYD.果蠅卵細胞內有3條形態、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體【易錯提醒六】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例6】我國科學家精選的農作物種子通過“天宮一號”搭載上天,利用宇宙空間的特殊環境誘發的變異,這些變異()A.是定向的 B.對人類都有益C.為人工選擇提供原材料 D.不能遺傳給后代【知識點】變異的類型、原因和意義常見錯因:不能明確產生變異的原理。避錯攻略:太空誘變育種的原理是基因突變,人工誘變能提高基因突變的頻率,縮短育種年限;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所以需進行人工篩選;空間誘變育種能培育出帶有新性狀的新品種。【變式6-1】一種果蠅突變體(一種變異類型)在21℃的氣溫下生存能力很差,但當溫度上升到25.5℃時,突變體的生存能力會大大提高,這說明()A.溫度是影響突變體生存的唯一因素 B.環境條件的改變,對突變體都是有利的C.果蠅產生的突變體都是與環境相適應的 D.突變體的有利還是有害取決于環境條件【變式6-2】下列有關變異的敘述,錯誤的是()A.生物性狀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B.由遺傳物質發生改變引起的變異是可遺傳的C.所有的可遺傳的變異都是有利的,不可遺傳的變異都是不利的D.轉基因技術、雜交育種、射線處理產生新品種都是遺傳變異原理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變式6-3】下列有關變異的敘述,錯誤的是()A.“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的超級水稻利用了基因重組的原理B.太空椒的維生素C含量比普通甜椒的多,是由于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C.一對正常毛色的孟加拉虎生下一只白色的幼虎,這肯定與基因突變有關D.用一種化學藥劑處理甜菜的幼苗后使染色體數目加倍,這種變異是可遺傳的易錯題通關A組中考真題1.(2020·淄博)下列實例與采用的生物技術對應不正確的是()A.采用巴氏消毒法生產的袋裝牛奶,保存的時間較長﹣﹣低溫滅菌法B.模擬蝴蝶調節體溫的方式設計人造地球衛星的控溫系統﹣﹣仿生技術C.1988年,在北京醫科大學婦產科,誕生了我國內地第一位試管嬰兒﹣﹣克隆技術D.科研人員培育的含人體某種基因的奶羊,產出了能治療血友病的乳汁﹣﹣轉基因技術2.(2023·西藏自治區)遺傳和變異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不斷進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相對性狀存在著顯性和隱性之分 B.父母曬黑的膚色一定能遺傳給子女C.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重要證據之一 D.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3.(2023·呼和浩特)判斷對下面人的體細胞中細胞核、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系示意圖的說法正確的是()A.①是體細胞,所有體細胞中都含有②所示的結構B.③若表示一對性染色體,該性染色體的組成是XYC.④是DNA分子,它上面的所有片段都叫做基因D.⑤若是基因,親代通過生殖過程將⑤傳遞給子代4.(2021·資陽)小明發現爸爸媽媽的發際線都是“V”字形,而自己的發際線是平直的。他利用所學的遺傳學知識來解釋這種性狀的遺傳規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V”形發際和平直發際在遺傳學上可稱為相對性狀B.爸爸媽媽通過生殖細胞將控制發際形狀的基因傳遞給小明C.如果用A、a表示控制發際形狀的基因,控制小明發際形狀的基因組成為aaD.國家單獨二胎計劃生育政策出臺后,小明的父母再生一個既是平直發際又是女孩的概率是15.(2021·玉林)2021年5月31日我國正式實行三胎政策。有一對夫婦前兩胎都是生育了女孩,那么他們第三胎生育男孩的可能性為()A.100% B.50% C.25% D.12.5%6.(2022·廣州)葉?是棲息在樹林中的昆蟲,以啃食樹葉為生,其形態與棲息環境中的樹葉極其相似。下列不正確的是()A.葉?的形態有利于躲避天敵的捕食 B.葉?特殊形態的形成是一種進化現象C.葉?的形態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D.葉?產生的后代一定能適應環境7.(2021·太原)豌豆的性狀遺傳孟德爾是遺傳學的奠基人,被譽為現代遺傳學之父,他在多年進行的豌豆雜交實驗中發現了遺傳學的兩大基本定律。以下是孟德爾的兩個不同的豌豆雜交實驗。請據圖回答問題:(說明:用D和d表示控制豌豆高莖和矮莖的一對基因,“自交”可理解為子一代個體之間的交配)(1)豌豆的高莖和矮莖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片段。根據圖一中子一代和子二代的性狀表現可以判斷,豌豆的是顯性性狀。(2)圖一中子一代全部表現為高莖,請你據此寫出以下個體的基因組成:親代高莖親代矮莖子一代(3)圖一中子二代高莖豌豆與矮莖豌豆的比例大約是,其中高莖豌豆的兩種基因組成分別是、。(4)在下面的圓圈中畫出圖一中子一代豌豆體細胞中的一對染色體,并標明相關基因:(5)圖二中子二代出現了與親代不同的性狀表現,這種現象在生物學上稱為。圖二中涉及到的兩對相對性狀分別是、。B組中考模擬1.(2023·萊蕪模擬)下列生物技術產品與相關生物學技術或原理對應錯誤的是()A.乳腺生物反應器——轉基因技術 B.“多莉羊”誕生——克隆技術C.太空椒——可遺傳變異 D.試管嬰兒——無性生殖2.(2022·中山模擬)豚鼠的毛色黑色和棕色是一對相對性狀(受一對基因A、a控制),如圖表示一對黑色雌雄豚鼠交配產下后代的遺傳圖,據圖判斷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從豚鼠的毛色性狀看棕色為顯性B.子代黑色豚鼠的基因組成一定與親代雄鼠相同C.親本黑色豚鼠的基因組成雌鼠為AA,雄鼠為AaD.這對黑色的雌雄鼠如果再次交配,產下后代為棕色豚鼠的概率是25%3.(2023·龍華模擬)題24圖為染色體和DNA的關系示意圖,敘述正確的是()A.①為染色體,人體內所有細胞染色體都為23對B.①染色體是由②蛋白質和③DNA組成的C.③DNA中所有的片段均可稱為基因D.①②③在不同生物中數目都是相等的4.(2021·秦都模擬)已知人的棕眼和藍眼是一對相對性狀(顯性基因用D表示,隱性基因用d表示),如圖是某家庭眼睛顏色的遺傳系譜圖。請你推測1號和6號的基因組成可能是()A.Dd、dd B.dd、Dd C.DD、dd D.Dd、Dd5.(2022·羅湖模擬)實施一對夫婦可以生育三個子女的政策,是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重大舉措。某夫婦第一、二胎均為男孩,第三胎生女孩的概率是()A.12.5% B.25% C.50% D.100%6.(2023·濰坊模擬)青蛙、鱷魚和河馬有相似的生活習性,它們都需要呼吸空氣,當它們的身體沒入水中時,為了呼吸空氣并且能夠觀察到周圍環境,它們的鼻孔和眼睛都可以突出水面。關于這種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A.它們的親緣關系很近B.它們的生活環境相似,導致發生了相似的變異C.相似的環境對它們的性狀進行了選擇D.這種適合生存的性狀是長期將鼻孔和眼睛露出水面的結果7.(2023·順義模擬)黃瓜是餐桌上常見的蔬菜。請回答下列問題:?(1)黃瓜的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屬于(填“單性花”或“兩性花”)。(2)栽培型黃瓜是由野生型黃瓜培育而來。根據圖1可知,與野生型黃瓜相比,栽培型黃瓜的特點是果實的苦味素含量。(3)黃瓜果實有苦味是因為細胞中有苦味素,可以減少害蟲啃食。苦味素的合成受基因控制。黃瓜果實的苦與不苦是一對。根據圖2雜交實驗結果可知,顯性性狀是,若用B、b表示控制該性狀的基因,子二代果實苦的基因組成是。(4)研究發現通過調整施肥比例、大棚溫度和光照條件等因素可以降低黃瓜果實的苦味,這體現了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和共同決定的。(5)野外自然生長的黃瓜中多數是葉和果實帶有苦味的,極少會出現二者均不苦的個體,請你從生物進化的角度推測其原因是(填選項)。a.不苦的黃瓜易被害蟲啃食而淘汰b.為了不被害蟲啃食產生的有利變異

易錯點12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易錯字梳理豌豆雌雄姊妹螺旋苯丙酮誘變吮吸睪丸易錯陷阱【易錯陷阱1】分辨不清轉基因技術和克隆技術【陷阱分析】對于轉基因技術和克隆技術分辨不清,做題的時候不能知曉二者的特點。【解題技巧】1、轉基因技術:將一個生物體的基因,轉移到另一個生物體DNA中的生物技術,叫做轉基因技術,轉基因技術會引起生物體的性狀改變。如:超級鼠和轉基因大豆等,轉基因技術是現代生物技術的核心。2、克隆技術:將一個生物體的細胞或組織,在實驗室培育成一個相同新個體的生物技術,叫做克隆技術,克隆出來的動物具有與單細胞供體完全相同的特征。如:克隆羊“多莉”的誕生。克隆技術是屬于無性生殖。【易錯陷阱2】搞不清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陷阱分析】不能了解生物體的某些性狀是由一對基因控制的,而成對的基因往往有顯性和隱性之分,當細胞內控制某種性狀的一對基因,一個是顯性、一個是隱性時,只有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會表現出來。【解題技巧】1.比較親代和子代的性狀:在子代中消失的性狀和無中生有的性狀都是隱性性狀。2.從子代性狀的比例來判斷:若子代性狀之比為3:1,則占3為顯性性狀,占1的為隱性性狀。3.隱性性狀的基因來自于父母雙方,可以推知父母雙方各有一個隱性基因,再根據親代的性狀,判斷親代的基因組成。【易錯陷阱3】錯誤認為生男生女只與母親有關【陷阱分析】關于孩子性別的決定。傳統觀念中,有一種深植于心的信念,認為母親在孩子性別的決定中扮演主角。這種觀點在社會的各個角落悄然流傳,形成了一種隱形的壓力和錯誤的歸責。【解題技巧】女性的生殖細胞只有一種(22條常染色體+X),男性的生殖細胞有兩種(22條常染色體+X或22條常染色體+Y)。當含有X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就生女孩,當含有Y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就生男孩。生男生女的幾率為1:1。所以生男生女由男性決定,幾率各占50%。舉一反三【易錯提醒一】性狀與相對性狀【例1】下列屬于相對性狀的是()A.豌豆的高莖與皺粒 B.貓的白毛與狗的黑毛C.人的卷舌與雙眼皮 D.蕃茄的紅果與黃果【知識點】性狀和相對性狀常見錯因:對性狀和相對性狀理解不夠透徹。避錯攻略:遺傳學中把生物個體所表現的形態結構、生理持征和行為方式等統稱為性狀,任何生物都有許許多多性狀。有的是形態結構特征(如豌豆種子的顏色,形狀),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為方式(如狗的攻擊性,服從性),等等。有遺傳物質控制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叫做遺傳性狀。相對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稱為相對性狀。相對性狀必須滿足:同一種生物;同一性狀;不同的表現形式。【答案】D【解析】A、豌豆的高莖與皺粒是兩種性狀,因此不屬于相對性狀,A不符合題意。B、貓的白毛與狗的黑毛不是同一種生物,因此不屬于相對性狀,B不符合題意。C、人的卷舌和雙眼皮,是兩種性狀,因此不屬于相對性狀,C不符合題意。D、番茄的紅果和黃果是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為相對性狀,D符合題意。【變式1-1】小明可能遺傳了父親游泳的天賦。但他不不勤奮練習游泳,終未能成為游泳高手,這說明()A.性狀表現是由遺傳物質控制的B.性狀表現有時由遺傳物質控制,有時由環境控制C.性狀表現是只與環境的作用有關D.性狀表現是由遺傳物質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答案】D【解析】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決定生物性狀的最小單位,但有些生物的性狀又會受到環境的影響,所以根據題干所述,小明會遺傳到父親的相關的基因,但是游泳需要后天的努力練習,而小明沒有練習,所以導致不能成為游泳高手,可見性狀除了受遺傳物質的控制,還受到環境的影響。故D符合題意。【變式1-2】在人體頭、面部的各種性狀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A.單眼皮和無酒窩 B.有發際和高鼻梁 C.有耳垂和無耳垂 D.黑眼睛和黑頭發【答案】C【解析】A.單眼皮和無酒窩,不是同一性狀,因而不屬于相對性狀。雙眼皮和單眼皮,有酒窩和無酒窩分別屬于相對性狀;A不符合題意。B.有發際和高鼻梁不是同一性狀,因而不屬于相對性狀,高鼻梁和低鼻梁屬于相對性狀;B不符合題意C.有耳垂和無耳垂,屬于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是相對性狀;C符合題意。D.黑眼睛和黑頭發不是同一性狀,因而不屬于相對性狀,D不符合題意。【變式1-3】下列屬于相對性狀的是①人的左利手與人的右利手②貓的白毛與貓的藍眼③狗的長毛與狗的短毛④水稻的抗稻瘟病與小麥的抗銹病⑤豌豆的高莖與豌豆的矮莖⑥番茄的黃果與月季的黃花()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答案】C【解析】相對性狀是指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①人的左利手與人的右利手是同一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故屬于相對性狀。②貓的白毛與貓的藍眼,白毛和藍眼不屬于同一性狀,故不屬于相對性狀。③狗的長毛與狗的短毛是同一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故屬于相對性狀。④水稻的抗稻瘟病與小麥的抗銹病,小麥和水稻不屬于同種生物,故不屬于相對性狀。⑤豌豆的高莖與豌豆的矮莖是同一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故屬于相對性狀。⑥番茄的黃果與月季的黃花,番茄和月季不屬于同種生物,【易錯提醒二】轉基因技術和克隆技術【例2】觀察下面四幅圖,其所運用的生物技術對應正確的是()A.①組織培養②克隆技術③轉基因技術④誘變育種B.①無土栽培②克隆技術③轉基因技術④誘變育種C.①組織培養②轉基因技術③誘變育種④人工選擇育種D.①無土栽培②克隆技術③雜交育種④誘變育種【知識點】組織培養;克隆技術;轉基因技術;誘變育種。常見錯因:辨別不清轉基因技術和克隆技術。避錯攻略:生物技術它主要包括發酵技術和現代生物技術,現代生物技術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和蛋白質工程.20世紀末,隨著計算生物學、化學生物學與合成生物學的興起,發展了系統生物學的生物技術-即系統生物技術,包括生物信息技術、納米生物技術與合成生物技術等。克隆技術即無性繁殖技術,因為它不需要雌雄交配,不需要精子和卵子的結合,只需從動物身上提取一個單細胞,用人工的方法將其培養成胚胎,再將胚胎植入雌性動物體內,就可孕育出新的個體。轉基因技術的原理是將人工分離和修飾過的優質基因,導入到生物體基因組中,從而達到改造生物的目的。【答案】A【解析】①繁殖植物幼苗,是利用的組織培養。植物的組織是指在無菌的條件下,將植物的莖尖、莖段和葉片等切成小塊,培養在特制的培養基上,通過細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漸發育成完整的植物體的技術。利用組織培養這種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內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個體。例如:快速繁殖無病毒蘭花就屬于植物組織培養技術。②克隆指的是先將含有遺傳物質的供體細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細胞核的卵細胞中,然后促使這一新細胞分裂繁殖發育成胚胎。當胚胎發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動物子宮中使動物懷孕,便可產下與提供細胞核者基因相同的動物,它是一種無性繁殖技術。多莉羊的誕生,是克隆技術。③基因控制性狀,美國科學家培育出“超級鼠”必須改變鼠的基因,把一種生物的某個基因,用生物技術的方法轉入到另一種生物的基因組中,培育出的轉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現出轉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狀,這項技術叫做轉基因技術。④通過衛星搭載培育出的太空椒,它的品質和產量大大提高,其根本原因是:太空椒是在太空條件下,引起遺傳物質發生改變而培育成的新品種,育種原理是誘變育種。所以,題圖涉及到的生物技術是:①組織培養②克隆技術③轉基因技術④誘變育種,故答案為:A。【變式2-1】大熊貓的數量很少,在自然狀況下很難相遇,因此繁殖后代比較困難。如圖是科學家們嘗試的用來繁育大熊貓的一種辦法,這種培育大熊貓的技術稱為()A.組織培養 B.發酵技術 C.克隆技術 D.轉基因技術【答案】C【解析】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野生大熊描的數量很少,在自然狀況下很難相遇,因此繁殖后代比較困難,科學家正嘗試用克隆的辦法來繁殖大熊貓,從早期胚胎移植到代孕大熊貓的子宮中并發育,克隆中遺傳物質來自細胞核。因此,圖中這種培育大熊貓的技術稱為克隆技術。【變式2-2】如圖是超級鼠研制過程示意圖,此項研究應用了()A.克隆技術 B.發酵技術 C.轉基因技術 D.干細胞移植技術【答案】C【解析】A:克隆技術:把一個生物體的細胞或組織培養成一個相同新個體的生物技術,A不符合題意;B:發酵技術:指復雜的有機物在一定條件下被細菌或真菌分解成某些簡單的產物(無機物或有機物)的過程,B不符合題意;C、轉基因技術:指把一個生物體的基因轉移到另一個生物體的DNA中的生物技術,C符合題意;D、干細胞移植技術:指將增殖的干細胞注入回人體內,通過多功能活化細胞自我靶向性功能準確到達相應的受損器官和組織,以達到修復衰老、病變的細胞,重建功能正常細胞和組織的目的,D不符合題意;【變式2-3】我國科學家將產奶量高的荷斯坦純種奶牛體細胞的細胞核,與移去細胞核的普通奶牛卵細胞融合,構建一個全新的細胞。將這個細胞培養成胚胎,移入代孕母牛體內完成發育,培育出優質高產奶牛,科學家利用的這項生物技術是()A.克隆技術 B.發酵技術 C.轉基因技術 D.組織培養技術【答案】A【解析】(1)“克隆”的含義是無性繁殖,即由同一個祖先細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純細胞系,該細胞系中每個細胞的基因彼此相同.(2)細胞核是細胞的代謝和遺傳控制中心,在細胞的代謝、生長、分化中起著重要作用,是遺傳物質的主要存在部位.因此在克隆的過程中,誰提供了細胞核,克隆出來的生物就像誰.【易錯提醒三】染色體、DNA和基因【例3】用如圖表示細胞、細胞核、染色體、DNA之間的結構關系,①②③④分別代表的是()A.DNA,染色體、細胞核、細胞 B.染色體、DNA,細胞核、細胞C.細胞核、染色體、DNA,細胞 D.細胞核、DNA,染色體、細胞【知識點】基因、DNA和染色體的關系常見錯因:對三者的從屬關系辨識不清。避錯攻略:染色體是細胞核內的容易被堿性顏料染成深色的物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遺傳物質的載體,它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即雙螺旋結構;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遺傳信息、能夠決定生物的某一性狀的片段叫做基因。【答案】A【解析】染色體是細胞核內的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它的結構像一個螺旋形的梯子,即雙螺旋結構;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遺傳信息、能夠決定生物的某一性狀的片段叫做基因。如下圖所示:因此,④表示細胞,③表示細胞核、②表示染色體、①表示DNA。故答案為:A。【變式3-1】如圖所示為細胞核、DNA,染色體之間的層次關系,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Ⅰ代表DNA B.Ⅱ代表染色體 C.Ⅱ代表DNA D.Ⅲ代表細胞核【答案】C【解析】細胞核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是染色體,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因此細胞核、DNA,染色體之間的層次關系是:DNA<染色體<細胞核。所以Ⅰ代表DNA,Ⅱ代表染色體、Ⅲ代表細胞核。因此說法不正確的是Ⅱ代表DNA。【變式3-2】如圖是染色體組成圖解,相關敘述錯誤的是()A.①是染色體,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 B.②是DNA,是生物體的遺傳物質C.基因是含有遺傳信息的DNA片段 D.一個DNA分子只含有一個基因【答案】D【解析】A、①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的,A正確;B、②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是遺傳信息的載體,B正確;C、DNA上決定生物性狀的小單位叫基因,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決定生物的性狀。C正確;D、一條染色體有一個DNA分子組成,一個DNA分子上有許多個基因。D錯誤。【變式3-3】下列有關染色體、DNA、基因的關系說法正確的是()A.人的耳郭上的細胞含有23條染色體46個DNA分子B.人體眼皮上的細胞中的DNA分子只含控制單眼皮或雙眼皮的基因C.DNA分子中所有DNA片段都是基因D.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的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答案】D【解析】A.人的耳郭上的細胞屬于體細胞,含有23對染色體46個DNA分子,A不符合題意;B.人體眼皮上的細胞中的DNA分子中的基因是成對存在的,含有控制人體各種性狀的所有基因,B不符合題意;C.DNA分子中具有遺傳效應DNA小片段是基因,C不符合題意;D.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的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D符合題意。【易錯提醒四】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例4】下圖為某夫妻體細胞中染色體上一對基因(Aa)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基因A和a控制的性狀是一對相對性狀 B.夫妻雙方都表現出基因A所控制的性狀C.該夫妻的子女表現顯性性狀的概率為1/4 D.該夫妻子女基因相成(基因型)有3種可能【知識點】基因的顯隱性及其性狀遺傳常見錯因:不知道該如何區分基因的顯性和隱性。避錯攻略:基因的顯性和隱性以及它們與性狀表現之間的關系和基因在親子代之間的傳遞,此部分內容需要理解才能解答此部分的題目,理解:當細胞內控制某種性狀的一對基因,一個是顯性、一個是隱性時,只有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會表現出來,隱性基因控制的性狀雖然不能在后代中表現,但隱性基因會一代代的傳遞下去。【答案】C【解析】A、細胞內控制某種性狀的基因往往成對存在的,顯性基因用大寫的英語字母表示,隱性基因用小寫字母表示,顯性基因控制顯性性狀,隱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A、a控制一對相對性狀,A說法正確,A不符合題意。B、當細胞內控制某種性狀的一對基因,一個是顯性、一個是隱性時,只有顯性基因控制的性狀才會表現出來。因此Aa個體表現出的是A所控制的性狀,可見B說法正確,B不符合題意。C、根據圖可可知,男性和女性的基因型都為Aa,所以他們的后代中,子女表現顯性性狀的概率為3/4,隱性性狀的概率為1/4,可見C說法錯誤,C符合題意。D、根據圖可可知,男性和女性的基因型都為Aa,所以他們的后代中,子女的基因組成類型為AA、Aa、aa三種可能,D說法正確,D不符合題意。【變式4-1】能卷舌與不能卷舌是一對相對性狀,由A、a基因控制。小明不能卷舌,父母都能卷舌。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能卷舌是隱性性狀,由a基因控制 B.父母都能產生A和a的成熟生殖細胞C.若再生一個子女,基因組成只能是aa D.父母基因組成一方是Aa,另一方是aa【答案】B【解析】AD.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過程中,子代個體中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新出現的性狀一定是隱性性狀,由一對隱性基因控制,親代的性狀是顯性性狀,親代的基因組成是雜合的。因此如果父母都能卷舌,生育了一個不能卷舌的孩子,則能卷舌是顯性性狀,不能卷舌是隱性性狀,父母的基因組成是Aa,AD不符合題意;B.從遺傳圖解看出,父母的基因組成是Aa,都能產生A和a的成熟生殖細胞,B符合題意;C.從遺傳圖解看出,若再生一個子女,基因組成是:AA、Aa、aa,C不符合題意。【變式4-2】為了探究有耳垂和無耳垂到底是怎么遺傳的,同學們利用假期分組做了一個調查,結果如下表(相關基因用A和a表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第一組的父母的基因組成一定都是AaB.第三組的父母的基因組成一定都是aaC.根據第一組可以判斷出無耳垂是隱性性狀D.第二組中有耳垂孩子的基因組成一定都是Aa【答案】A【解析】A、根據第一組數據可知,子代個體中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無耳垂,無耳垂一定是隱性性狀,有耳垂是顯性性狀,則第一組的父母的基因組成一定都是Aa,遺傳圖解如圖1:根據遺傳圖解,則理論上子代有耳垂:無耳垂=3:1,而實際有耳垂128:30>3:1,所以第一組家庭中控制有無耳垂的父母基因:Aa×Aa、Aa×AA或AA×AA三種情況均有可能,A符合題意;B、根據A的分析可知:有耳垂是顯性性狀,由顯性基因A控制,無耳垂是隱性性狀,由隱性基因a控制,第三組的父母都是無耳垂,因此均由隱性基因aa控制,B不符合題意;C、根據第一組數據可知,在耳垂的有無這對相對性狀的遺傳中,第一組調查的家庭子代出現了他的父母沒有的性狀,說明無耳垂是隱性性狀,由隱性基因控制,那么有耳垂為顯性性狀,由顯性基因控制,C不符合題意;D、第二組調查家庭中父母一方有耳垂,另一方無耳垂,則控制無耳垂的基因一定是aa,控制有耳垂的基因可能是AA或Aa,子代控制有耳垂孩子的基因組成一定是一個來自父方,另一個來自母方,比如父親的基因為Aa,母親的基因為aa,如圖2所示:再如父親的基因如果為AA,母親的基因為aa,如圖3所示:因此,第二組中有耳垂孩子的基因組成一定都是Aa,D不符合題意。【變式4-3】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黃色,這是一對相對性狀(相關基因用B,b表示),現有三組交配組合,子代性狀表現及比例如下表,相關分析正確的是()交配組合子代性狀表現及比例①丙(黑色)×乙(黑色)3(黑色):1(黃色)②甲(黃色)×乙(黑色)1(黑色):1(黃色)③甲(黃色)×丁(黑色)全為黑色A.根據交配組合①或③可判斷黑色是顯性性狀B.表中甲、乙、丙、丁的基因組成依次是BB,Bb,Bb,bbC.第①組交配組合產生的黑色子代中,基因純合的個體占2/3D.第②組交配組合產生的子代中,基因純合的個體占1/3【答案】A【解析】A.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黃色,這是一對相對性狀,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過程中,子代個體中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新出現的性狀一定是隱性性狀。或者是子代的性狀全部與親代的性狀一致,沒有表現的性狀是隱性性狀。從表中所示遺傳結果,親代都是黑色×黑色,而后代中出現了黃色的個體,親代都是黑色×黃色,子代沒有出現黃色個體,說明黃色是隱性性,黑色是顯性性狀,根據交配組合①或③可判斷黑色是顯性性狀,故A符合題意;B.通過分析①組合,黑色是顯性性狀,黃色是隱性性狀,親代的基因組合是雜合體,說明丙、乙的基因組成是Bb,甲黃色,即是隱性性狀,基因組成是bb,從③甲(黃色)×丁(黑色)分析可知,甲的基因組成是bb,而子代全部為黑色,說明丁的基因組成是BB,故B不符合題意;C.第①組丙(黑色)×乙(黑色),乙和丙的基因組成是Bb,其遺傳圖解如下,因此,第①組交配組合產生的黑色子代中,基因純合的個體占1/3,故C不符合題意;D.②甲(黃色)×乙(黑色),子代性狀表現及比例是1(黑色):1(黃色),乙黃色基因組成是bb,說明甲的基因組成是Bb,遺傳圖解如下,第②組交配組合產生的子代中,基因純合的個體占1/2,故D不符合題意。【易錯提醒五】生男生女的機會均等【例5】下列關于人的性別決定的說法正確的是()A.性染色體的組成為XX的受精卵,將來發育成男孩B.生男生女是由卵細胞含有的性染色體決定的C.一對夫婦第一胎生了一個女孩,第二胎一定會生男孩D.生男生女的機會是均等的【知識點】人的染色體組成和性別遺傳常見錯因:受封建思想影響,對于生男生女的決定以及理論上的幾率都不清楚。避錯攻略:人的性別由性染色體決定。人體內每個細胞內有23對染色體,包括22對常染色體和一對性染色體;性染色體包括:X染色體和Y染色體。含有一對X染色體的受精卵發育成女性,而具有一條X染色體和一條Y染色體者則發育成男性。【答案】D【解析】A、性染色體的組成為XX的受精卵,將來發育成女孩,而不是男孩,A不符合題意;B、生男生女取決于卵細胞與哪種類型的精子結合,而不是取決于精子與哪種類型的卵細胞結合,因為所有的卵細胞中的性染色體都是X,只有精子有兩種,X精子和Y精子,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后,XX發育為女孩,XY發育為男孩;B不符合題意;C、D、生男生女的機會是相等的,幾率各是50%,因此一對夫婦第一胎生了女孩,第二胎可能會生男孩,也可能生女孩,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變式5-1】一位婦女懷孕,B超檢查為“雙胞胎”。對此分析錯誤的是()A.人的性別是由精子中性染色體決定的B.一個胎兒的染色體來自父親,另一個胎兒的染色體來自母親C.若雙胞胎由一個受精卵發育而來,則都為男孩的概率為50%D.若雙胞胎由兩個受精卵發育而來,則都為男孩的概率為25%【答案】B【解析】A、人類的性別由性染色體決定,如XY是男性,XX是女性,A不符合題意;B、性染色體在體細胞中成對分布,每個胎兒的染色體都是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B符合題意;C、從性別遺傳圖解看出,若雙胞胎由一個受精卵發育而來,則都為男孩的概率為50%,C不符合題意;D、從性別遺傳圖解看出,生男還是生女的機會是均等的,若雙胞胎由兩個受精卵發育而來,每一個為男孩的概率為50%,兩個受精卵都為男孩的概率為:50%×50%═25%,D不符合題意。【變式5-2】如圖為雌果蠅體細胞中的染色體,其卵細胞染色體的組成()A.a、b、c B.a、b、c、xC.a、b、c、c D.a、a、b、c、c、x、x【答案】B【解析】生物體內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在形成生殖細胞的細胞分裂過程中,成對染色體(基因)要分開,分別進入不同的生殖細胞。故在形成卵細胞的細胞分裂過程中,成對染色體(基因)要分開,則它產生的卵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是4條。即a、b、c、x。【變式5-3】果蠅的性別決定方式與人類相同,如圖為某果蛹體細胞內染色體組成,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果蠅的性別是一對相對性狀,體細胞內染色體成對存在B.根據圖示可判斷此果蠅為雄性C.此果蠅體細胞內染色體組成可表示為3對+XYD.果蠅卵細胞內有3條形態、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體【答案】D【解析】A.相對性狀是指同一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型類型。每一種生物的體細胞內染色體是成對,并且是特定的,所以果蠅的性別是一對相對性狀,體細胞內染色體成對存在,故A不符合題意;B.根據圖示可判斷此果蠅為雄性,其性染色體是XY,故B不符合題意;C.果蠅體細胞內有4對染色體,其中1對染色體與果蠅的性別有關叫性染色體,所以此果蠅體細胞內染色體組成可表示為3對+XY,故C不符合題意;D.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是體細胞的一半,所以果蠅卵細胞內有4條形態、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體,故D符合題意。【易錯提醒六】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例6】我國科學家精選的農作物種子通過“天宮一號”搭載上天,利用宇宙空間的特殊環境誘發的變異,這些變異()A.是定向的 B.對人類都有益C.為人工選擇提供原材料 D.不能遺傳給后代【知識點】變異的類型、原因和意義常見錯因:不能明確產生變異的原理。避錯攻略:太空誘變育種的原理是基因突變,人工誘變能提高基因突變的頻率,縮短育種年限;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所以需進行人工篩選;空間誘變育種能培育出帶有新性狀的新品種。【答案】C【解析】A、太空誘變育種的原理是基因突變,而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A錯誤。B、基因突變具有多害少利性,所以太空誘變育種產生的變異對人類不一定都是有益,B錯誤。C、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而誘變育種可以提高突變率,縮短育種周期,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狀,所以太空誘變育種能為人工選擇提供原材料,C正確。D、基因突變是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屬于可遺傳變異,所以能遺傳給后代,D錯誤。【變式6-1】一種果蠅突變體(一種變異類型)在21℃的氣溫下生存能力很差,但當溫度上升到25.5℃時,突變體的生存能力會大大提高,這說明()A.溫度是影響突變體生存的唯一因素 B.環境條件的改變,對突變體都是有利的C.果蠅產生的突變體都是與環境相適應的 D.突變體的有利還是有害取決于環境條件【答案】D【解析】A、由題干知,溫度會影響突變體的生存能力,但不是影響突變體生存的唯一因素,A不符合題意;B、環境條件的改變,有的對突變體有利,有的對突變體不利,B不符合題意;C、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界中一種普遍現象。果蠅產生的突變體是隨機的發生的,不一定都是與環境相適應,C不符合題意;D、同一突變體在不同的環境中生存能力不同,說明突變體的有利還是有害取決于環境條件,D符合題意。【變式6-2】下列有關變異的敘述,錯誤的是()A.生物性狀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B.由遺傳物質發生改變引起的變異是可遺傳的C.所有的可遺傳的變異都是有利的,不可遺傳的變異都是不利的D.轉基因技術、雜交育種、射線處理產生新品種都是遺傳變異原理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答案】C【解析】A.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現象,A不符合題意;B.由遺傳物質發生改變引起的變異是可遺傳的,屬于可遺傳的變異,B不符合題意;C.按照變異對生物是否有利分為有利變異和不利變異。可遺傳的變異有可能對生物的生存不利,不可遺傳的變異有可能對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C符合題意;D.轉基因技術、雜交育種、射線處理產生新品種都是遺傳變異原理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D不符合題意。【變式6-3】下列有關變異的敘述,錯誤的是()A.“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的超級水稻利用了基因重組的原理B.太空椒的維生素C含量比普通甜椒的多,是由于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C.一對正常毛色的孟加拉虎生下一只白色的幼虎,這肯定與基因突變有關D.用一種化學藥劑處理甜菜的幼苗后使染色體數目加倍,這種變異是可遺傳的【答案】C【解析】A.基因重組原理,實際上就是把不同性狀的水稻進行雜交進而培育出超級水稻,A不符合題意。B.普通甜椒的種子經過太空漫游后播種,再經過選擇,培育成太空椒,維生素C含量增多,這種變異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變異是可遺傳的變異,B不符合題意。C.一對正常毛色的孟加拉虎生下一只白色的幼虎,這可能與基因突變有關也可能與基因重組有關,C符合題意。D.用化學藥劑處理甜菜的幼苗,使染色體數目加倍,也就是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這種變異是可遺傳變異,D不符合題意。易錯題通關A組中考真題1.(2020·淄博)下列實例與采用的生物技術對應不正確的是()A.采用巴氏消毒法生產的袋裝牛奶,保存的時間較長﹣﹣低溫滅菌法B.模擬蝴蝶調節體溫的方式設計人造地球衛星的控溫系統﹣﹣仿生技術C.1988年,在北京醫科大學婦產科,誕生了我國內地第一位試管嬰兒﹣﹣克隆技術D.科研人員培育的含人體某種基因的奶羊,產出了能治療血友病的乳汁﹣﹣轉基因技術【答案】C【解析】A、巴氏滅菌法亦稱低溫消毒法,是由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發明的低溫殺菌法,是一種利于較低的溫度即可殺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營養物質風味不變的消毒法,A正確;B、科學家們受蝴蝶身上的鱗片會隨陽光的照射方向自動變換角度而調節體溫的啟發,將人造衛星的控溫系統制成了葉片正反兩面輻射、散熱能力相差很大的百葉窗樣式,這種技術屬于仿生,B正確;C、試管嬰兒的誕生利用體外受精,體內發育,屬于有性生殖,克隆技術屬于無性生殖,C錯誤;D、中國科學院上海遺傳所與復旦大學合作,把含有人凝血因子的基羊注入到羊的受精卵中,培育成的轉基因羊在凝血因子基因控制下,乳汁中會產生能夠治療血友病的珍貴藥物,母羊被稱乳房生物反應器,屬于轉基因技術,D正確。故答案為:C。2.(2023·西藏自治區)遺傳和變異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通過遺傳、變異和自然選擇,不斷進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相對性狀存在著顯性和隱性之分 B.父母曬黑的膚色一定能遺傳給子女C.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重要證據之一 D.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答案】B【解析】A、相對性狀是指同種生物在同一性狀上的不同的表現,有顯性和隱性之分,A正確;B、父母曬黑的膚色并沒有改變基因,屬于不可遺傳變異,一般不能遺傳給子女,B錯誤;C、化石是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由于種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而形成的,是研究生物進化的重要證據之一,C正確;D、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親緣關系最近,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D正確。3.(2023·呼和浩特)判斷對下面人的體細胞中細胞核、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系示意圖的說法正確的是()A.①是體細胞,所有體細胞中都含有②所示的結構B.③若表示一對性染色體,該性染色體的組成是XYC.④是DNA分子,它上面的所有片段都叫做基因D.⑤若是基因,親代通過生殖過程將⑤傳遞給子代【答案】D【解析】A、①是體細胞,②為細胞核,大部分的體細胞都含有細胞核,但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不含細胞核,A錯誤;B、若③表示的是性染色體,③兩條染色體大小、性狀相似,為XX,B錯誤;C、④是DNA分子,DNA上有遺傳效應的片段被稱為基因,C錯誤;D、親代可以通過生殖過程將基因傳遞給子代,生殖細胞是親子代遺傳信息傳遞的橋梁,D正確。4.(2021·資陽)小明發現爸爸媽媽的發際線都是“V”字形,而自己的發際線是平直的。他利用所學的遺傳學知識來解釋這種性狀的遺傳規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V”形發際和平直發際在遺傳學上可稱為相對性狀B.爸爸媽媽通過生殖細胞將控制發際形狀的基因傳遞給小明C.如果用A、a表示控制發際形狀的基因,控制小明發際形狀的基因組成為aaD.國家單獨二胎計劃生育政策出臺后,小明的父母再生一個既是平直發際又是女孩的概率是1【答案】D【解析】A.人的“V”形發際和平直發際是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是一對相對性狀,A正確。B.父母控制性狀的基因是以生殖細胞為“橋梁”傳遞給子女的。因此,爸爸媽媽通過生殖細胞將控制發際形狀的基因傳遞給小明,B正確。C.如果用A、a表示控制發際形狀的基因,則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用a表示,根據“V”形發際是顯性性狀,平直發際是隱性性狀,控制小明發際形狀的基因組成為aa。C正確。D.由小明的基因組成aa,可知父母的基因組成一定都是Aa,這對夫婦的遺傳圖解為:根據遺傳圖解可知,后代平直發際的概率為25%,生女孩的概率為50%,將兩個概率相乘12.5%,D錯誤。5.(2021·玉林)2021年5月31日我國正式實行三胎政策。有一對夫婦前兩胎都是生育了女孩,那么他們第三胎生育男孩的可能性為()A.100% B.50% C.25% D.12.5%【答案】B【解析】在生殖過程中,男性產生兩種類型的精子,含有X染色體的和含Y染色體的,女性只產生一種類型的卵細胞,是含有X染色體的;如果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與含X染色體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體就是XX,由它發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與含Y染色體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體就是XY,由它發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而受精時哪種類型的精子與卵細胞的結合是隨機的,即生男生女的機會相等,都是50%,如圖所示:因此,有一對夫婦前兩胎都是生育了女孩,那么他們第三胎生育男孩的可能性為50%。6.(2022·廣州)葉?是棲息在樹林中的昆蟲,以啃食樹葉為生,其形態與棲息環境中的樹葉極其相似。下列不正確的是()A.葉?的形態有利于躲避天敵的捕食 B.葉?特殊形態的形成是一種進化現象C.葉?的形態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D.葉?產生的后代一定能適應環境【答案】D【解析】A、葉?的形態與棲息環境中的樹葉極其相似,不容易被天敵發現,有利于躲避天敵的捕食,A不符合題意;BC、葉?是棲息在樹林中的昆蟲,其形態與棲息環境中的樹葉極其相似,即擬態。擬態是動物在自然界長期演化中形成的特殊行為,是一種進化現象,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BC不符合題意;D、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現象。生物個體既能保持親本的遺傳性狀,又會出現變異。因此,葉蟾產生的后代中,部分個體可能會產生不利變異,而被環境淘汰,D符合題意;7.(2021·太原)豌豆的性狀遺傳孟德爾是遺傳學的奠基人,被譽為現代遺傳學之父,他在多年進行的豌豆雜交實驗中發現了遺傳學的兩大基本定律。以下是孟德爾的兩個不同的豌豆雜交實驗。請據圖回答問題:(說明:用D和d表示控制豌豆高莖和矮莖的一對基因,“自交”可理解為子一代個體之間的交配)(1)豌豆的高莖和矮莖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片段。根據圖一中子一代和子二代的性狀表現可以判斷,豌豆的是顯性性狀。(2)圖一中子一代全部表現為高莖,請你據此寫出以下個體的基因組成:親代高莖親代矮莖子一代(3)圖一中子二代高莖豌豆與矮莖豌豆的比例大約是,其中高莖豌豆的兩種基因組成分別是、。(4)在下面的圓圈中畫出圖一中子一代豌豆體細胞中的一對染色體,并標明相關基因:(5)圖二中子二代出現了與親代不同的性狀表現,這種現象在生物學上稱為。圖二中涉及到的兩對相對性狀分別是、。【答案】(1)DNA;高莖(2)DD;dd;Dd(3)3∶1;DD;Dd(后兩空可換位)(4)(5)變異;黃色和綠色;圓粒和皺粒【解析】(1)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遺傳信息、能夠決定生物的某一性狀的片段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所以豌豆的高莖和矮莖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AN片段。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過程中,子代個體中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新出現的性狀一定是隱性性狀,親代的基因組成是雜合體的,所以子一代都是高莖,而子二代出現矮莖,所以根據圖一中子一代和子二代的性狀表現可以判斷,豌豆的高莖是顯性性狀。(2)通過(1)分析可知,高莖是顯性性狀,矮莖是隱性性狀,子代一全部為高莖,所以親代高莖的基因組成是DD,親代矮莖的基因組成是dd,子一代的基因組成是Dd。遺傳圖解如下所示:(3)圖一中子一代的基因組成是Dd,遺傳圖解如下所示:圖一中子二代高莖豌豆與矮莖豌豆的比例大約是3:1,其中高莖豌豆的兩種基因組成分別DD、Dd。(4)基因是染色體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狀的DNA片段,染色體存在于細胞核里;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對染色體的相同位置上控制著相對性狀的一對基因。其體細胞內D、d基因屬于等位基因,如下圖:(5)圖二中子二代出現了與親代不同的性狀表現,這種現象在生物學上稱為變異,變異是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以及子代個體之間性狀上的差異。圖二中涉及到的兩對相對性狀分別是豌豆的黃色與綠色,豌豆的圓粒與皺粒,因為相對性狀是同一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類型。B組中考模擬1.(2023·萊蕪模擬)下列生物技術產品與相關生物學技術或原理對應錯誤的是()A.乳腺生物反應器——轉基因技術 B.“多莉羊”誕生——克隆技術C.太空椒——可遺傳變異 D.試管嬰兒——無性生殖【答案】D【解析】A、乳腺生物反應器是將目的基因轉入哺乳動物受精卵獲得的,屬于轉基因技術,A正確;B、“多莉”羊的誕生利用的是克隆技術,B正確;C、生物的有些變異是由于遺傳物質的改變引起的,因而能夠遺傳給后代,這樣的變異屬于可遺傳的變異。太空育種的“太空椒”的變異就是由于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可遺傳的變異,C正確;D、“試管嬰兒”的誕生屬于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術,是有性生殖,D錯誤。2.(2022·中山模擬)豚鼠的毛色黑色和棕色是一對相對性狀(受一對基因A、a控制),如圖表示一對黑色雌雄豚鼠交配產下后代的遺傳圖,據圖判斷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從豚鼠的毛色性狀看棕色為顯性B.子代黑色豚鼠的基因組成一定與親代雄鼠相同C.親本黑色豚鼠的基因組成雌鼠為AA,雄鼠為AaD.這對黑色的雌雄鼠如果再次交配,產下后代為棕色豚鼠的概率是25%【答案】D【解析】A、圖中親代都是黑色,子代出現了棕色,表明黑色是顯性性狀,棕色是隱性性狀,因此從豚鼠的毛色性狀看棕色為隱性而不是顯性,A不符合題意;B、豚鼠的毛色黑色和棕色是一對相對性狀(受一對基因A、a控制),則黑色的基因組成是AA或Aa,棕色的基因組成是aa,親代豚鼠遺傳給子代棕色(aa)豚鼠的基因一定是a,因此親代黑色豚鼠的基因組成是Aa,遺傳圖解如圖:,從遺傳圖解看出,子代黑色豚鼠的基因組成不一定與親代雄鼠相同,B不符合題意;C、從遺傳圖解看出,親本黑色豚鼠的基因組成雄鼠為Aa,雌鼠也為Aa而不是AA,C不符合題意;D、從遺傳圖解看出,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