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575-2018 專用排水設施技術規范_第1頁
DB11-T 1575-2018 專用排水設施技術規范_第2頁
DB11-T 1575-2018 專用排水設施技術規范_第3頁
DB11-T 1575-2018 專用排水設施技術規范_第4頁
DB11-T 1575-2018 專用排水設施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3.030

P40

備案號:60752-2018DB11

北京市地方標準

DB11/T1575—2018

專用排水設施技術規范

TechnologyCodeforprivatedrainagefacilities

2018–09–29發布2019–01–01實施

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

DB11/T1575—2018

專用排水設施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專用排水設施的方案、設計、施工、竣工驗收、運行維護的技術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專用排水設施的方案、設計、施工、竣工驗收和運行維護。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3096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

GB/T13869用電安全導則

GB14554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8466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8871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

GB/T31962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

GB50014室外排水設計規范

GB50015建筑給排水設計規范

GB50268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CJJ68城鎮排水管渠與泵站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程

DB11/307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DB11/685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設計規范

DB11/T808市政基礎設施工程資料管理規程

DB11/T1440市政基礎設施專業規劃負荷計算標準

3術語與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專用排水設施privatedrainagefacilities

為建設項目內部用戶服務的設施。

3.2

公共排水設施publicdrainagefacilities

承擔公共服務功能的設施。

1

DB11/T1575—2018

3.3

接戶井servicemanhole

專用排水設施接公共排水設施前的最后一座檢查井。

3.4

接戶管serviceconnectionbranch

連接接戶井與公共排水管渠的管道。

3.5

排水戶drainageentities

向城鎮排水設施排放污水的從事工業、建筑、餐飲、醫療等活動的企業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

3.6

預處理pre—treatment

排水戶向公共排水設施排放污水或初期雨水前,為調整水質所采取的處理措施。

3.7

沉砂池gritchamber,detritustank

去除水中自重較大、能自然沉降的較大粒徑砂粒或顆粒的構筑物。

3.8

隔油池greasetank

分隔、攔集含油污水中油脂的小型處理構筑物。

3.9

化糞池septictank

將生活污水分格沉淀,并對沉淀污泥進行厭氧消化的小型處理構筑物。

3.10

毛發截留裝置Hairinterceptiondevice

用于過濾或聚集污水中毛發、纖維狀物及較大懸浮物的設備。

4基本規定

4.1新建、改建和擴建項目應實行雨污分流。公共建筑及工業用房的地面沖洗排水、民用建筑洗衣排

水應接入污水系統。

4.2專用排水設施的建設須滿足國家相關規劃、設計、施工、驗收標準規定。

4.3向公共排水設施排放污水的企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應取得污水排入城鎮排水管網許可證,并

應符合公共排水設施運營技術條件。

2

DB11/T1575—2018

4.4專用排水設施的建設和使用應符合下列規定:

——專用排水設施方案應根據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內澇防治專項規劃、區域排水規劃、公共

排水設施運行安全要求進行編制;

——專用排水設施設計應符合專用排水設施方案要求。專用排水設施設計需要變更原方案的,應征

得方案編制單位同意;

——專用排水設施施工應依據專用排水設施設計進行;

——專用排水設施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后,方可通水使用;

——專用排水設施運行期間,排水戶應接受城鎮排水主管部門的監督,并配合公共排水設施運營單

位的監測和檢測。

5方案

5.1一般規定

5.1.1專用排水設施方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接入公共排水設施的位置與高程;

——核算專用排水項目排水量;

——評估公共排水設施接納能力;

——雨水收集、利用與排放量;

——污水預處理要求;

——在線監測裝置及應急排水設施要求。

5.1.2新建、改建、擴建項目,應在專用排水設施方案中明確體現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的設計內容,

落實低影響開發控制目標。

5.2水質

5.2.1專用排水設施排放污水水質應符合GB/T31962、DB11/307要求。

5.2.2居民小區、公共建筑、工業企業等排放的生活污水應設置化糞池。

5.2.3公共食堂和餐飲企業等企業應設置隔油設施。

5.2.4美容、美發、洗浴等企業應設置毛發截留裝置。

5.2.5車輛清洗及維修等企業應設置沉砂隔油池。

5.2.6專用排水設施排放雨水應按DB11/685的規定設置初期雨水截流設施。

5.2.7施工降水、施工廢水應經沉砂池等預處理設施后排入公共排水設施。

5.3水量

5.3.1城市(鎮)建設區規劃污水負荷,宜按公式(1)計算:

Qtd=Kld?Qlu+Kmd?Qmu...............................(1)

式中:

3

Qtd——城市(鎮)建設區規劃用水負荷(m/d);

Kld——生活污水排放系數;

3

DB11/T1575—2018

3

Qlu——城市(鎮)建設區平均日規劃生活用水量(m/d);

Kmd——工業及倉儲污水排放系數;

3

Qmu——城市(鎮)建設區平均日規劃工業及倉儲用水量(m/d)。

5.3.2生活污水排放系數應結合建筑內部排水設施水平確定,當缺乏相關實測數據時,宜采用0.9。

5.3.3工業及倉儲污水排放系數應結合工業用地工藝和倉儲設施水量用途和內部排水設施水平確定,

當缺乏相關實測數據時,宜采用0.8。

5.3.4雨水設計流量,應按公式(2)計算,不同地面種類徑流系數可按表1取值:

QqF

s=ψ........................................(2)

式中:

Qs——雨水設計流量(L/s);

ψ——徑流系數;

q——設計暴雨強度[L/(s×hm2)];

F——匯水面積(hm2)。

表1不同地面種類徑流系數表

地面種類徑流系數

綠地0.15~0.40

非綠化屋面、混凝土或瀝青路面及廣場0.85~0.95

大塊石鋪砌路面及廣場0.55~0.70

瀝青表面處理的碎石路面及廣場0.55~0.65

級配碎石路面及廣場0.40~0.50

干砌磚石或碎石路面及廣場0.35~0.40

非鋪砌土路面0.25~0.35

5.3.5北京市分為2個暴雨分區,具體如下:

——第I區設計暴雨強度,當1min≤t≤5min,P=2年~100年時,應按公式(3)計算:

1558(1+0.955lgP)

q=................................(3)

(t+5.551)0.835

式中:

q——設計暴雨強度[L/(s×hm2)];

t——設計降雨歷時(min);

P——設計重現期(年)。

——第I區設計暴雨強度,當5min<t≤1440min,P=2年~100年時,應按公式(4)計算:

4

DB11/T1575—2018

2719(1+0.96lgP)

q=.................................(4)

(t+11.591)0.902

——第Ⅱ區設計暴雨強度,當1min≤t≤5min,P=2年~100年時,應按公式(5)計算:

591(1+0.893lgP)

q=.................................(5)

(t+1.859)0.436

——第Ⅱ區設計暴雨強度,當5min<t≤1440min,P=2年~100年時,應按公式(6)計算:

1602(1+1.037lgP)

q=................................(6)

(t+11.593)0.631

注:以鎮級行政區作為劃分基礎單元。房山區的史家營鄉、大安山鄉、佛子莊鄉,門頭溝區的清水鎮、齋堂鎮、雁

翅鎮、妙峰山鎮、大臺街道、王平鎮、潭柘寺鎮,昌平區的流村鎮、陽坊鎮、馬池口鎮、南口鎮,海淀區的上

莊鎮,延慶區的八達嶺鎮、康莊鎮、大榆樹鎮、井莊鎮、延慶鎮、沈家營鎮、張山營鎮、舊縣鎮、永寧鎮、香

營鄉、劉斌堡鄉、四海鎮、大莊科鄉、千家店鎮、珍珠泉鄉,懷柔區的寶山鎮、九渡河鎮、湯河口鎮、長哨營

滿族鄉、喇叭溝門滿族鄉等鄉鎮劃為第Ⅰ區;其余地區劃為第Ⅱ區。

2

5.3.6當匯水面積超過2km時,宜考慮降雨時空分布的不均勻性、地面產流過程和管網匯流過程,采

用數學模型法計算雨水設計流量;也可采用其他小流域流量計算方法計算。

5.4水量水質檢測與監測

5.4.1排水戶的污水接戶管前端應設置水量水質檢測井。檢測井可與接戶井合并設置。

5.4.2檢測井應滿足水量計量、水質檢測取樣的條件,并應滿足安裝在線監測裝置的條件。

6設計

6.1一般規定

6.1.1有地下室的建筑或建設用地低洼地區專用排水設施均須設置防倒灌裝置,并安設應急提升裝置。

6.1.2含有傳染、腐蝕、放射性的污水或廢水設施與公共排水設施接入位置應設置便于操控的應急關

斷和處置設施。

6.1.3專用排水設施及其與公共排水設施的連接宜采用頂平連接。

6.1.4新建、改建和擴建工程的附屬設施宜和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相結合。景觀水體、草坪綠地和低

洼地應具有雨水儲存或調節功能;人工湖景觀區域可建成集雨水調蓄、水體凈化和生態景觀為一體的多

功能生態水體。

6.1.5新建、改建和擴建工程的人行道、非機動車道及廣場庭院等應采用透水鋪裝地面。

6.1.6新建、改建和擴建工程的小區道路、廣場及建筑物周邊綠地應采用下凹式做法,并應采取將雨

水引至綠地的措施。

6.1.7初期雨水應排入污水管道。

6.2管道及附屬構筑物

5

DB11/T1575—2018

6.2.1專用排水設施的管道布置應根據小區規劃、地形標高、排水流向,按管線短、埋深小、盡可能

自流排出的原則確定。

6.2.2管道最小覆土深度應根據道路的行車等級、管材受壓強度、地基承載力等因素經計算確定,且

最小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70m。

6.2.3管道的連接應符合下列要求:

——管道之間應設檢查井連接,檢查井的位置,應設在管道交匯處、轉彎處、管徑或坡度改變處、

跌水處以及直線管段上每隔一定距離處。出戶管有專用管件的,可減少檢查井設置。出戶管宜

考慮防倒灌措施;

——管道宜采用管頂平接;

——管道轉彎和交接處,其水流轉角不應小于90°。當排水管管徑小于等于300mm且跌水水頭大

于0.3m時,可不受角度的限制;

——管道污水排水定額宜采用與其相應的生活給水系統用水定額的85%~95%。

6.2.4管道的檢查井內應有導流槽。

6.3提升設施

6.3.1當排水管道不能以重力自流排入公共排水設施時,應設置排水泵房。

6.3.2污水泵房應建成單獨構筑物,并應有衛生防護隔離帶。泵房設計按GB50014執行。

6.3.3排水泵站供電應按二級負荷設計,特別重要地區的泵站,應按一級負荷設計。當不能滿足上述

要求時,應設置備用動力設施。

6.3.4自然通風條件差的地下式水泵間應設機械送排風綜合系統。

6.3.5污水泵站的設計流量,應按泵站進水總管的最高日最高時流量計算確定。

6.3.6集水池的容積,應根據設計流量、水泵能力和水泵工作情況等因素確定,且污水泵站集水池的

容積,不應小于最大一臺水泵5min的出水量。

6.3.7污水泵、閥門、管道等應選擇耐腐蝕、流通量大、不易堵塞的設備器材。

6.4預處理設施

6.4.1化糞池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應根據排水戶建筑物布置、地形坡度、投資、運行管理和用地條件等確定采用分散或集中布置

化糞池;

——不宜設置在機動車道和停車場下;

——宜按污水在化糞池中的停留時間不小于24h,清掏周期不小于一年進行容積設計;

——在化糞池前后應設檢查井,檢查井距化糞池的距離宜為2m,且不宜為跌水井;

——含大量油脂的污水不得直接排入化糞池。

6.4.2隔油設施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應布置在建設項目用地紅線范圍內便于清疏、維護的位置;

——應依據汽車服務和餐飲等行業性質,設置專用隔油設施。

6.4.3沉砂池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應布置在施工項目用地紅線范圍內便于清疏、維護的位置;

——施工廢水宜采用平流沉砂池;

——砂池容積不應小于15天的沉砂量;

——沉砂池除砂宜采用機械方法,并經砂水分離后貯存或外運。采用人工排砂時,排砂管直徑不應

小于200mm。排砂管應考慮防堵塞措施。

6.4.4毛發截留裝置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6

DB11/T1575—2018

——毛發截留裝置的構造應簡單,方便裝卸,密封性好,進出水口尺寸應一致;

——過濾筒(網)孔(網)眼的總面積,不應小于連接管道截面面積的2.0倍;

——設計壓力不小于工作壓力的1.5倍,測試壓力不小于設計壓力的1.5倍;

——過濾筒的孔眼直徑宜采用3mm~4mm,過濾網眼宜采用10目~16目;

——過濾筒(網)應采用耐腐蝕的銅、不銹鋼和塑料等材料制造;

——應裝設在循環水泵的吸水管上;

——過濾筒(網)應易經常清洗或更換;

——如為兩臺循環水泵,應交替運行。

6.4.5醫療廢水預處理設施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醫療廢水預處理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

——醫院廢水排放必須符合GB18466和GB18871,并符合DB11/307中的C類要求;

——對含有放射性物質、重金屬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的污水,應在源頭進行預處理,當達到相應

的排放標準后,方可排入醫院污水處理站。

6.4.6工業廢水預處理設施設計應符合相關行業規范的規定。

6.5雨水收集、利用與排放

6.5.1專用排水設施雨水收集、利用與排放設計符合DB11/685要求。

6.5.2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的設計標準,應使得建設區域的外排水總量不大于開發前的水平,并滿足

以下要求:

——已建成城區的外排雨水流量徑流系數不大于0.5;

——新開發區域外排雨水流量徑流系數不大于0.4;

——外排雨水峰值流量不大于市政管網的接納能力。

6.5.3新建、改建和擴建項目年徑流總量控制率不低于85%。

6.5.4雨水收集設施的雨水口泄流能力按0.7~0.8的折減系數進行設計。

6.5.5雨水進入景觀水體之前宜設置前置塘、植被緩沖帶等預處理設施,同時可采用植草溝轉輸雨水,

以降低徑流污染負荷。

6.5.6雨水調蓄池位置應根據調蓄目的、管網布置、溢流管下游水位高程和周圍環境等確定。

6.5.7雨水調蓄池應設置清洗、排氣和除臭等附屬設施和檢修通道。

6.6接戶井、檢測井與接戶管

6.6.1接戶井和檢測井應符合下列規定:

——應布置在建設項目用地紅線范圍內便于檢測、維護的位置,宜緊鄰建設用地紅線;

——應選用直線井,上游管道直線段距離不低于5倍管徑,下游管道直線段距離不低于3倍管徑,

滿足水量離線計量要求;

——井底與管底高差宜為500mm,應滿足沉泥要求;

——井筒直徑不小于800mm;

——井蓋宜設置專用標識和專用鎖。

6.6.2接戶管應符合下列規定:

——專用排水設施應接入現況公共排水設施有預留接口的檢查井;

——公共排水設施在設計接入位置無現狀檢查井或現狀檢查井未設置預留支線接口的應進行專項

設計;

——設計水面高差超過500mm宜設置跌水井,超過1000mm應設置跌水井;

——跌水井宜在檢測井上游設置。因躲避障礙物需要在檢測井下游設置時,跌水井應進行專項設計。

7

DB11/T1575—2018

7施工

7.1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產品的品種、規格、性能必須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和設計要求;專用排水設施使用的檢查井蓋、雨水箅子材料宜與公共排水設施通用。

7.2管道地基應符合設計要求,地基強度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應按設計要求加固。管道安裝時宜自下

游開始,無壓管道承口應逆水流方向,插口應順水流方向鋪放或承口朝向施工前進的方向。

7.3檢測井或接戶井及其下游的接戶管、預處理設施、初期雨水截流設施、雨水調蓄排放設施等可能

影響公共排水設施運行安全的專用排水設施,應有公共排水設施運營單位參與隱檢。

7.4管道兩側和管頂以上500mm范圍內胸腔夯實,應采用輕型夯壓機具,管道兩側壓實面的高差不應

超過300mm;溝槽回填從管底基礎部位開始到管頂以上500mm范圍內,應采用人工回填;管頂500mm以

上部位,可用機械從管道軸線向兩側同時夯實;每層回填高度應不大于200mm。

8竣工驗收

8.1竣工驗收內容包括工程施工質量驗收及工程竣工資料驗收。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按照GB50268、GB

50141相關要求執行,工程竣工資料驗收按照DB11/T808及相關要求執行。

8.2竣工驗收前,接戶管與公共排水設施接通后應在管道末端設置封堵。

8.3專用排水管道驗收宜采用閉路電視檢測等設備進行管內檢查,并應按工程量10%比例進行抽檢。

8.4驗收合格及通水手續辦理完成后,由公共排水設施運營單位拆除封堵。

8.5竣工驗收合格后,建設單位應將工程竣工資料報城鎮排水主管部門備案。

9運行維護

9.1一般規定

9.1.1專用排水設施的運行維護宜委托專業單位負責。需進行有限空間作業的運行維護人員,應按照

國家規定取得相應資格證書。

9.1.2專用排水設施運行維護單位應建立設施運行維護體系,保證專用排水設施正常運行,所排放的

水質水量符合設計要求。

9.1.3專用排水設施每5年應進行管道狀況普查并評估。

9.1.4專用排水設施功能狀況應從管道積泥、雜物、樹根、殘堵等影響過水能力的病害進行評估,針

對病害進行養護疏通;

9.1.5專用排水設施結構狀況應從管道腐蝕、破裂、錯口、脫節等影響結構安全的病害進行評估,針

對病害進行修復更新。

9.2運行

9.2.1專用排水設施應定期巡查并進行記錄,管線的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