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江蘇蘇州市四校高三12月聯考語文試題(學生版)_第1頁
2025屆江蘇蘇州市四校高三12月聯考語文試題(學生版)_第2頁
2025屆江蘇蘇州市四校高三12月聯考語文試題(學生版)_第3頁
2025屆江蘇蘇州市四校高三12月聯考語文試題(學生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屆江蘇蘇州市四校高三12月聯考語文試題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中華文明歷來重視人生境界和道德情操,具有獨特的內核標識。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構建中華文明標識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在中華文明標識體系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倡導的道德境界,不僅表征人們所達到的道德覺悟程度以及形成的道德品質狀況和情操水平,而且指向人如何看待自我、看待人生、看待社會的內核性聯結與外在性延拓,是中華文明在倫理道德領域獨具民族特色的理論內涵和話語表達。探究道德境界的精神內核,是充分彰顯中華民族的文明創造能力,有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展現中華文明優秀基因,提煉與構建中華文明標識體系,推動中華文明更好走向世界的有效路徑。道德境界是一切崇高精神生成的必備條件。中華文明以宇宙涵蓋其上,以世界承載于下。居于“上”“下”之“中”的人,秉宇宙之界定,受國、族、親、友倫理之規約,應道而生,踐德而成。在思考天地形成、萬物運轉、人與人相處的關系格局中,尋求安身立命,探索自我精神力量,重了悟、直觀和直覺,重實踐中道德經驗的凝結及對人的實際啟發,通過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修教尚德,逐步形成日臻完善的道德境界。王陽明有言,“做人做事,始于立心,得于人和,順于天道,成于勤懇”。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儒釋道雖然對理想人格的具體定義會有差異,但都立足由內而外,倡導從自利到利他,由成就高尚人格來達成圓滿人生與建設理想社會。其對境界問題的思考也大都圍繞心性鋪陳,由認識心性、調整心行入手,將道德境界的改變與升華視為安身立命的關鍵和前提。道德境界是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人界定天,天容納人,天與人彼此相依、相生相成。人在世間,諸事繁難,未必人人都能萃拔于世,但仍要有獨特的精神氣度與形態風度。道德境界之“人”,既要作為多重結構、多重層次和不同性質所組成的倫理關系的基本單元,又要在如此龐大的社會系統中發揚道德自覺,彼此感應并建構自身與宇宙、社會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的密切關系。人作為這一密切關系的中心點和承受點,要不斷提高道德認識,增強道德覺悟,陶冶道德情感,磨練道德意志,堅持不懈地進行道德修養,不斷更新和完善道德境界。《論語·泰伯》提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未開拓道德境界的提升捷徑,而是要求人從追尋個人主體性和自信自強出發,時時內觀,以良心與良知為本,終生在意識和行為方面自覺進行道德修養和情操陶冶。無論身處廟堂之高還是江湖之遠,都要作為具體而實在的社會責任的承受者和負責者,居敬窮理、省察克治,以智、仁、勇的堅守,見證與傳揚道德的光芒和力量。道德境界之所以能始終使人心向往之,高在其胸襟,大在其氣度,佩在其灑脫。這就要求從人的自覺性和使命感出發,一方面安頓自我的心性,明分定位,另一方面根據道德原則和價值規范對社會的不平與失當之處加以糾正。人的道德修養過程,并不完全是以做人兩個字作為良心依托,而是本著自省、反省和自立,將一己良知與天下安定、百姓安危結合為一體,當仁不讓,修己以安人。坐而言、起而行、守其道、踐其德,將個人的道德修為與社會的責任要求合二為一,自我改造、自我陶冶、自我培養和自我鍛煉,使理想人格具有真實而充盈的意義。道德境界是推動中華文明更好走向世界的精神載體。中華文明的演進,是將他者之變與自身之變合成一個動態平衡、互鑒并存的文化過程。中華民族的成長從不依賴帝國式的征服,而是由一代代即使在救亡圖存之際仍能堂堂正正做人、矢志不忘家國天下之責的圣賢所體現的道德境界來生成和實現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注重“和諧發展”,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承載著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所不懈追求的建設美好世界的崇高理想,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努力創造一個多彩的文明世界、多樣化的文化世界。中國傳統倫理思想首先將人與家庭倫理關系的調節放在重要位置,并以之為基礎,從家庭倫理擴大到整個社會人與人的關系,最后達到觀照全世界的最高境界。所以,自古以來中國都是一個“天下”國家,是一層層道德文化的自然蔓延,是以極高明而道中庸的境界去啟發和影響他者的。無論是形而上學的宇宙論,還是日用平常的倫理學,道德境界之“天”與“人”,始終充滿了道德意味,是神圣的抽象化、生命的具體化和人性的復雜化的三者融合。在天人合一中,道不離人,人不離德,“人”是一切的中心。即便是天地之間的變動,也是由人與人之間的規制和作用所產生,文化在其中不斷成長,最終成為根植于人內心的萬古江河。在中華文明體系中,由“天”延展而來的“天下”觀念,本身就是人們進入社會道德生活以后,在不斷處理圍繞個人而發生的種種道德關系中、在落實于以身心為本體的自覺意識和具體日用道德踐履中的反省躍升,是一定社會道德意識、價值追求和精神風貌的客觀標志。道德境界由天人合一而及天下大同的精神內核,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容納之量和消化之功,也是持續推動構建中華文明標識體系的深厚根基。(摘編自王樂《道德境界的精神內核》)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在中華文明標識體系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倡導的道德境界,不僅有具體的表征體現,而且具備一定的內核性聯結與外在性延拓。B.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儒釋道立足于由內而外、推己及人,通過成就人格來實現人生理想,所以對理想人格的具體定義會有所不同。C.人的道德修養過程,除了以“做人”二字作為良心依托,還要將個人的道德修為與社會的責任要求融為一體,使理想人格真正有意義。D.從中華文明的進程來看,中國傳統倫理思想以調節人與家庭倫理關系為基礎,從個體家庭擴大到整個社會,從而達到觀照世界的境界。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提到“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主席”等詞語,表明黨和國家對道德境界的高度重視。B.探究道德境界的精神內核,既有利于中華文明自身發展,也有利于中華文明走向世界。C.生于世間的人與繁難相斗時,都能出類拔萃,但各自的精神氣度與形態風度并不相同。D.無論身處廟堂之高還是江湖之遠,都要肩負起社會責任,既要獨善其身又要兼濟天下。3.下列選項不屬于材料中所說的“道德境界”的一項是()(3分)A.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B.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C.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D.亦樂犧牲吾身與汝身之福利,為天下人謀永福也。——林覺民4.材料中引用了王陽明和《論語·泰伯》的相關語句,請簡要分析其論證效果。(4分)5.“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充分體現了道德境界的精神內核,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理解。(6分)(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路不平”的故事羅日新①深秋,風兒吹過臉頰,暖暖的,舒服極了。我在外地參加一個會議。會議間隙,我忽然被一雙熟悉的眼睛吸引住了,幾乎同時,他也認出了我。又是幾乎同時,我倆站起來,向對方快步走去,一邊伸手一邊嘴里叫著對方的名字:“日新!”“勝利!”我和錢勝利同歲、同班,還是鄰居。他三歲那年,因為出麻疹,醫療條件有限,落下了小兒麻痹的后遺癥。平時看不大出來,但一旦跑起來,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毛病就會立刻顯現。那時候,我們剛上初中。我們這些看戰爭電影、聽英雄故事長大的孩子們,喜歡分配“敵”“我”,打泥巴仗,做英雄夢。有一天下晚自習,我和錢勝利,還有幾個同樓的孩子,拿著泥巴要去偷襲“敵方”。想不到,我們剛走到那棟樓下,早已埋伏在二樓的“敵方”已經占據了有利地形,率先對我們發起了攻擊。“中計了,快跑!”跑著跑著,大家發現,腳下高高低低的錢勝利居然已經跑到了最前面。這時候,不知道是誰,率先停下來指著他哈哈大笑,很快,“戰友”們喊著他的名字,笑成一片。錢勝利停下腳步,滿腹狐疑地轉過頭來。看到有人開始一腳高一腳低地學他跑步,邊學邊捂著肚子大笑,他一下明白了。情急之下,尷尬之中,錢勝利沖口而出:“笑什么!是路不平!”我們笑得更歡了,像一群擠在一起的猴子。這時候,不知誰喊了一句:“別笑了,路不平同志該生氣了!”大家于是笑得更歡了。只有錢勝利一個人,默默地離笑聲越來越遠,離隊伍也越來越遠。他走得很慢,仿佛前路真的一下子不平了起來。②月亮仿佛也不知道該站在哪一邊,不置可否地躲到云后面去了。從此,錢勝利就得了個“路不平同志”的綽號。現在想起來,他那時候一定苦惱極了。后來,我們再去找他參加“戰斗”,他找各種借口不出來;學校安排郊游,他讓家長請假不參加。時間轉眼到了初二下學期,學校要舉行秋季運動會,要求每個人都要報名,為班集體爭取榮譽。錢勝利坐在座位上,一聲不吭。桌上的報名表也整個被他用胳膊擋住了。到了正式比賽的那天,謎底終于揭曉。他報的居然是一百米!當他站在起跑線上的時候,我們這些知道他綽號的人都忍不住在心里給他豎了一個大拇指——他要參加的哪里是一場比賽,而是要讓所有人看清楚他的身體缺陷!所以,他這是要對自己發起總攻,用缺陷去贏取勝利!發令槍響了,只見他如彈弓般彈射出去,一腳高一腳低地沖在了最前面。不出所料,他的壓倒性優勢一直保持到最后!如他的名字,他如愿以償成了勝利者!整個操場都沸騰了!同學們都為他歡呼。奇怪的是,全場沒有一個人喊他“路不平同志”。他用自己的勝利重新贏回了“勝利”這個名字,曾經這是父母所賜,如今這已是他的自我命名!當然,他這是用直面成長之路不平的勇氣打敗了“路不平”的枷鎖。盧梭說: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然而,人生的枷鎖又往往是自己給自己的,能打破它的,也唯有自己。多年后,尤其是遇到挫折、困境的時候,我總是能想起錢勝利站在起跑線上的樣子。他像一個筆直的驚嘆號站在我的記憶空間里,有弓弦拉滿的緊繃,有放手一搏的膽氣,更有頂天立地、不容置疑的尊嚴。真沒想到,三十年后我們重逢。“日新,你知道嗎?‘路不平同志’這五個字,對我來說,不是綽號,而是指示牌,是勛章,將來也可以當墓志銘。”錢勝利笑著,“你是作家,一定知道那個英年早逝的詩人濟慈的墓志銘——‘這里躺著一個人,他的名字寫在水上’。人生不過如流水,名字不過水無痕;然而人生又是長流水,水不枯竭名不朽。”“路不平同志,你都成哲學家了!”我問他:“你說實話,你是不是有些恨那些當年喊你綽號的同學?”“沒有沒有。說實話,要說有恨,那時候我有點兒恨自己,恨自己不敢面對現實,不敢正視缺陷!”“你不能這么想!那時候我們多小啊,哪會想到那么多,也不會想得那么復雜。你很了不起,那一跑把我們都震住了!配得上你爸給你取的名‘勝利’!”“你父親給你取的名字也好,日新月異,一天一個樣!”我也哈哈大笑,然后對他說:“我老父親都已經去世了!三十年,滄海桑田,物是人非。我們也快老了……”“日新,雖然你成了作家,但千萬別傷春悲秋。老怕什么?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人生嘛,就得敢于日新月異,敢于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見我笑著點頭,他又說:“當然了,道路是‘不平’的,但是,我們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我們‘茍日新,日日新’!”看著他憨態可掬的樣子,我就知道他已經是一個打不倒的強者:路不平算什么?行則將至!創業難算什么?做則必成!唯有此刻,我才深深體會到,所謂“他鄉遇故知”的感覺,不只是異地重逢那么簡單……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中插敘“路不平”的故事,照應文章標題,為后面的敘寫做鋪墊,使作品內容更豐富。B.小伙伴們受戰爭電影、英雄故事的影響,玩“敵”“我”戰斗游戲,符合孩子們的心理特征。C.運動會上錢勝利偷偷地報名參加了一百米,是因為他具有極強的好勝心和集體榮譽感。D.父親給孩子取名“日新”“勝利”,具有一定的寓意,希望孩子不斷進步,擁有美好未來。7.關于“盧梭說……”這個段落,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引用盧梭的話,緊承上文錢勝利打敗了“路不平”的枷鎖,便于引發后面的議論抒情。B.“能打破它的,也唯有自己”,既有對錢勝利行為的理解與敬佩,也是對自己的勉勵。C.將錢勝利的形象比喻成“筆直的驚嘆號”,表明多年后我仍對錢勝利感到內疚與歉意。D.“有……有……更有……”,運用排比層層推進,將情感推向了高潮,讀來蕩氣回腸。8.文中畫波浪線的兩處巧妙地表現了人物心理。請簡要分析。(4分)9.文末作者說對“他鄉遇故知”有更多的感覺。請具體分析。(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子貢問孔子曰:“今之人臣孰為賢?”孔子曰:“吾未識也,往者,齊有鮑叔,鄭有子皮,賢者也。”子貢曰:“然則齊無管仲,鄭無子產乎?”子曰:“賜,汝徒知其一,不知其二。汝聞進賢為賢耶?用力為賢耶?”子貢曰:“進賢為賢。”子曰:“然吾聞鮑叔之進管仲也聞子皮之進子產也未聞管仲子產有所進也。”材料二:魏文侯謂李克曰:“先生嘗教寡人曰‘家貧則思良妻,國亂則思良相’。今所置非成則璜,二子何如?”李克對曰:“臣聞之,卑不謀尊,疏不謀戚。臣在闕門之外,不敢當命。”文侯曰:“先生臨事勿讓。”李克曰:“君不察故也。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文侯曰:“先生就舍,寡人之相定矣。”李克趨而出,過翟璜之家。翟璜曰:“今者聞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誰為之?”李克曰:“魏成子為相矣。”翟璜忿然作色曰:“以耳目之所睹記,臣何以負于魏成子?西河之守,臣之所進也。君內以鄴為憂,臣進西門豹。君謀欲伐中山,臣進樂羊。中山以拔,無使守之,臣進先生。君之子無傅,臣進屈侯鮒。臣何以負于魏成子!”李克曰:“且子之言克于子之君者,豈將比周以求大官哉?君問而置相‘非成則璜,二子何如’?克對曰:‘君不察故也。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何待克哉!’是以知魏成子之為相也。且子安得與魏成子比乎?魏成子以食祿千鐘,什九在外,什一在內,是以東得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者,君皆師之。子之所進五人者,君皆臣之。子惡得與魏成子比也?”翟璜再拜曰:“璜,鄙人也。愿卒為弟子。”(《史記·魏世家》)10.文中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3分)然A吾聞B鮑叔之進C管仲也D聞子皮之進E子產也F未聞管仲子產G有所進也。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徒,只是、僅僅,與《孔雀東南飛》“徒留無所施”中的“徒”意思相同。B.非,表否定,與《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非之心”中的“非”意思不同。C.讓,謙讓、推辭,與《鴻門宴》“大禮不辭小讓”中的“讓”意思不相同。D.“君之子無傅”的“之”,與《師說》“句讀之不知”中的“之”用法不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孔子并沒有直接回答子貢的問題,而是援引先賢運用啟發式教育讓子貢明白了“賢人”的標準。B.李克沒有明示魏成和翟瓚哪個更適合擔任宰相,但他的一番話讓魏文侯心中有了宰相的人選。C.聽了魏文侯的決定,李克很不開心地快步離開,經過翟璜家時主動告知魏成將為宰相的消息。D.在魏國宰相職位的競爭上,翟璜自認為不比魏成差,但經過李克的一番解釋,翟璜心悅誠服。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今者聞君召先生而卜相,果誰為之?(2)翟璜再拜曰:“璜,鄙人也,愿卒為弟子。”14.李克認為魏成適合為相的理由是什么?請簡要概括。(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臨安春雨初霽陸游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春雨陸游藥爐茶灶淡生涯,聽雨猶能惜物華。蘸岸頓添三尺水,沾泥不貸一城花。閑摩病眼開書卷,時傍危欄弄釣車。稚子孤行八千里,喜聞炊熟可還家。注:宋代稱寒食節前一日為炊熟。因寒食禁火,節前一日必須燒好食物,故稱。15.下列對兩首詩相關內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臨安春雨初霽》首句化無形為有形,感嘆世態人情薄得就像半透明的紗。B.《臨安春雨初霽》頷聯主要從聽覺的角度描寫江南春雨,與詩題巧妙切合。C.《春雨》頷聯主要從視覺的角度正面描寫春雨,暗合上聯中“惜物華”之意。D.兩首詩寫作的時期可能不同,但詩人都運用了相同的韻腳成詩,令人嘆絕。16.后人評陸游《春雨》詩:著一“閑”字,心境全出。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蘇軾《赤壁賦》中“________,________”兩句描寫作者興之所至,吟誦《詩經·陳風·月出》的場景。(2)小明在贛江旅游時,面對巍巍青山、浩瀚江水,不由得想起了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深感客觀規律不可抗拒。(3)林庚在《說“木葉”》中認為“木葉”也就是“樹葉”,“落木”成為古代詩人筆下鐘愛的形象。比如:“________”和“________”兩句詩就用“落木”寫出了秋天的氣象。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夏秋之交,正是晴熱高溫的時候。此時早稻已收割,高粱已砍下,村里做燙皮的人家日益多了起來。做米燙皮,先按三升糯米摻一升黏米的配比,再量取所需的用量,以盆桶浸泡,待米粒糜爛,才上磨推漿。米漿濃稠度的掌握也十分重要,(甲),都做不出好燙皮。推好的米漿,回家拌上適量的鹽,就可生柴火上鍋做燙皮了。家里孩子A,有的負責燒火,有的負責晾曬燙皮,有的拿一根竹竿,負責曬棚防雞防狗重任。母親做燙皮時,雙手靈巧。菜鍋在柴火上燒得冒煙,她拿竹刷在油碗里蘸一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