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學》課件-因時養生:夏季養生_第1頁
《中醫養生學》課件-因時養生:夏季養生_第2頁
《中醫養生學》課件-因時養生:夏季養生_第3頁
《中醫養生學》課件-因時養生:夏季養生_第4頁
《中醫養生學》課件-因時養生:夏季養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季養生—夏季養生四季養生—夏季養生01.總原則02.起居調養03.飲食調養04.運動調養05.情志調養總原則PART.01總原則“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疾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起居調養PART.02起居調養《素問·上古天真論》云:“其知道者……常…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做到起居有常起居無常陰陽失衡臟腑功能損耗早衰《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夏三月……·夜臥早起,無厭于日。"《類修要訣·養生要訣》“春夏宜早起,秋冬任晏眠,晏忌日出后,早忌雞鳴前。”夜臥早起起居調養一、夜臥早起,適度午休《靈樞·大惑論》“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中醫認為,心主夏季,一日之中午時與心相應,適度午休有益于養心。午睡養生起居調養二、

衣著寬松,注意防暑、祛濕。防暑祛濕夏季天氣炎熱,人們容易出汗,因此衣物應寬松、透氣,以防暑邪傷人,但也要注意不要貪涼過度而損傷人體陽氣。《老老恒言·衣》云:“夏雖極熱時,必著葛布短半臂,以護其胸背。”《理虛元鑒》云:“夏防暑熱,又防因暑取涼。“《外臺秘要》云:“夏不欲窮涼,亦不欲霧露星月下臥。”起居調養二、

衣著寬松,注意防暑、祛濕。室內凈爽夏季室內應保持清潔、通風、涼爽,并注意防潮、防蚊,以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避免疾病的發生。《養老奉親書·宴處起居第五》:“棲息之室必常潔雅。夏則虛敞,冬則溫密。”起居調養三、洗浴應用溫水,不可冷水沖淋洗浴水溫用溫水,不可冷水沖淋,否則腠理因寒而閉,不僅使汗出不暢,暑濕稽留,更易招致寒邪。不可水溫過高,易使人氣血流行過快,汗出增多,傷津耗氣,甚則頭暈、昏厥,這就是所謂的“劫汗”。飲食調養PART.03飲食調養《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云:“南方生熱…苦生心……苦傷氣,咸勝苦。”《素問·上古天真論》:"食飲有節”01.少苦增辛《飲膳正要·養生忌避》云:“善攝生者,薄滋味”《素問·藏氣法時論》云:“心主夏,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02.清淡食酸飲食調養《素問·上古天真論》:"食飲有節”03.補充水分、電解質04.忌過食寒涼和肥甘厚味《急救廣生集·攝生要言》云:“食涼水瓜果則病泄利腹痛,夏走炎途,貪涼食冷,則病瘧痢。”《素問·奇病論》云:

“肥者令人內熱。”運動調養PART.04運動調養適度運動、適當鍛煉方法云:“流水不腐,戶樞不蠢,動也。形氣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郁。”《呂氏春秋·盡數》室外運動宜在清晨或傍晚涼爽時進行。不宜過于疲勞,過度運動,汗泄過多,易致氣陰兩傷。導引:如八段錦、五禽戲、太極拳等。情志調養PART.05情志調養《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使志無怒,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靈樞·口問》“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憂則心動。”《素問·舉痛論》“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利。”《靈樞·本神》“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01.調和喜怒《素問·上古天真論》“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養生論》“夏日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于吾心少減,不可以熱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