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教學設計_第1頁
2024年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教學設計_第2頁
2024年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教學設計_第3頁
2024年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教學設計_第4頁
2024年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人教版數學!1>年級下冊教學設計

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

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數學

四年級下冊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用小括號是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策略。

2.使學生掌握含有兩級運算(含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3.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掌握含有兩級運算(含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口算

120+30-608x5x10

20+30+31204-3x5

12x5-40+2150-100+5x4

100x(38-31)

二、學習新課

1.出示掛圖及例4(板書后)

1.引導學生認真讀題,理解題意。(尤其是每30位游人需一名保潔員,師可問:60位游人

需幾名?90位游人呢?

2.分析題中數量關系,從問題入手,先要求什么,再求什么……的思路獨立思考。

3.交流解題思路(引導說出第2種解法)。

4.如何把上式列成一個算式呢?(板書后)

問:每步算式表示的意義。

對含有小括號的運算,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練習P11做一做。

3.出示例5.(板書后)

請生在書上的算式里標出運算順序號。兩名學生板演,同桌互評后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師問:觀察兩小題有什么相同地方?有什么不同地方?兩題結果為什么不一樣?

最后,同桌互相說一說每小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師:給出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統稱為四則運算,以小組合作形式總結四則運算順序。

師整理板書四則運算順序。(板書后)

4.練習P12做一做1、2題。

5.課堂總結: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課后習題

完成課后練習題。

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發現,掌握加法交換律的意義。

2.學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加法交換律,初步感知代數思想。

3.會運用加法交換律驗算加法。

過程與方法:

L經歷加法交換律的發現過程,體驗觀察比較,舉例論證,總結歸納的學習方法。

2.經歷加法交換律的應用過程,體驗數學知識間的聯系和它的廣泛應用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感受發現知識的快樂,激發學生的興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學數學、

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并掌握加法的交換律。

教學難點:能根據實際情況,在計算式靈活應用加法運算律。

教學工具

多媒體、板書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李叔叔準備騎車旅行一星期,他今天上午騎了40km,下午騎了56千米,李叔叔今天一共

騎了多少千米?

(1)理解題意

求李叔叔今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就是求上午和下午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用力口法:40+56或56+40

探究新知2:加法結合律

情境導入:

問李叔叔這三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1.理解題意

師:要求三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就是求第一天所騎的加上第二天再加上第三天所騎的所有

路程是多少,列J式:88+104+96

2.解答:

方法一:按從左往右的順序:

88+104+96

=192+96

=288(千米)

方法二:觀察算式中96+104正好等于200,所以可以先把后兩個數加起來,再加上他們

的和。

即:88+104+96

=88+(104+96)

=88+200

=288(千米)

答:李叔叔這三天一共3奇了288千米.

3.發現規律

觀察兩種解題方法,發現:一是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加上第三個數,方法二是先把后兩個

數相加,再和第一個數相加,他們的計算結果相同,因此,

可以寫成等式(88+104)+96=88+(96+104)

歸納總結2: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這個叫加

法結合律。

4.用字母表示定律

如果用a,b,c表示任意三個數,那么加法結合律可以表示為:(a+b)+c=a+(b+c)

板書:力口法結合律(a+b)+c=a+(b+c)

活學活用:

有三塊布,第一塊長68米,第二塊長59米,第三塊長41米,那么三塊布一共有多長?

68+(59+41)

=68+100

=168(米)

答:三塊布一共有168米

探究新知3:加法中的簡便運算

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

1.理解題意

師要想求李叔叔后四天還要3奇多少千米只要把后四天所有的路程加起來就行了冽式為:

115+132+118+85

2.觀察算式特點

師:同學們,仔細期察發現,115與85能湊成整百數,132與118能湊成整數,因此用加

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就能把式子改寫為: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加法交換律二(115+85)+(132+118)

加法結合律

=200+250

=450

3.解答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115+85)+(132+118)

=200+250

=450(千米)

歸納總結:

在加法算式中,當某些數可以湊成整十,整百數或者多個相同數時,運用加法交換率或者加

法結合律改變式子的運算順序,可以使運算更方便。

活學活用:

丁杰看一本故事書,第一天看了62頁,第二天看了93頁,這時還剩下138頁沒有看,這

本故事書一共有多少頁?

答案:62+93+138

=(62+138)+93

=200+93

=293(頁)

答:這本故事書一共有293頁。

探究新知4:連減的簡便運算

情境導入

一本書一共有234頁,還有多少頁沒看?

1.理解題意

師:已知總頁數是234頁,減去昨天和今天看的,就是剩下的。

2、列式子

解法一:⑴今天看的66+34=100(頁)

(2)剩下的234-100=134(頁)

解法二:從總頁數中減去今天看的34頁,再減去昨天看的66頁,

剩下的就234-34-66=134(頁)

3上儆發現

比較以上解法得數是一樣的,可知:從一個數中連續減去兩個數,也就相當于從被減數中減

去兩個減數的和,在連減算式中任意交換減數的位置,差不變。

即:a-b-c=a-(b+c);a-b-c=a-c-b

活學活用:

媽媽拿100元去超市購物,買蔬菜花了26元,買水果花了24元,還剩多少錢?

答案:100-26-24=50(7L)

拓展提升:

1、計算:1+2+3+4+5......+48+49+50

師解析:

方法一:觀察這組數據發現,1+50=51,2+49=51,3+48=51....25+26=51

50個數相加,兩兩結合為25組,每組的和都為51,這樣可以算出答案:51x25=1275

方法二:如果把50個數倒過來寫,分別相加,就是50個51相加再除以2,即是答案.

即:1+2+3+4….+48+49+50

=(1+50)x(50+2)

=1275

歸納總結:解決問題要動腦,這樣會找到多種解決問題的方案,解答時要選擇一個最簡便的

方法。

舉一反三:

用簡便方法計算:199999+19998+1997+196+95

答案:199999+19998+1997+196+95

=200000+20000+20xx+200+100—(1+2+3+4+5)

=222300—15

=222285

歸納小竅門:當算式中的數字較大時,可以利用估算的思路,把它們都看做是和它們最接

近的整百、整千、整萬…?的數,計算出結果后,再減去多加的部分。

課后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呢?

a.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加法運算律和加法結合律

用字母表示為a+b=b+a;a+b+c=a+(b+c)

b.數學運算時要選擇簡便運算方法,在加法算式中,當某些數可以湊成整十,整百數或者多

個相同數時,運用加法交換率或者加法結合律改變式子的運算順序,可以使運算更方便.

課后習題

1、計算下列算式

138+227+17369+406+94

答案:138+227+17369+406+94

=138+(227+173)=69+(406+94)

=138+400=69+500

=538=569

2、一根鋼絲,第一次用去187米,第二次用去145米,這時還剩下113米,這根鋼絲全

長多少?

答案:187+145+113

=(187+113)+145

=300+145

=445(米)

答:這根鋼絲全長445米

板書

加法運算律

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

a+b=b+a;a+b+c=a+(b+c)

善于發現簡單法,計算準確快又好

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情景創設,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充分調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

知識遷移。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探究和歸納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理解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的作

用,了解運用運算定律可以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過程與方法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并從中感悟科學驗證的方法。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

的靈活性。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教學情景的創設和欣賞自然景色的美,向學生滲透環保教育。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探索發現乘法交換律、結合律,懂得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

乘法分配律的應用。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二、學習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

L學習例5。

Q)出示例5

(2)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決問題。

(3)引導學生對解決的問題進行匯報。

4x25=100(人)

25x4=100(人)

兩個算式有什么特點?

你還能舉出其他這樣的例子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舉例進行板書。

你們能給乘法的這種沏律起個名字嗎?

板書: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這叫做乘法交換律。

能試著用字母表示嗎?

學生匯報字母表示:axb二bxa

2.學習例6。

⑴出示例6

(2)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決問題。

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25x5)x225x(5x2)

=125x2=10x25

二250(桶)=250(桶)

(3)引導學生對解決的問題進行匯報。

兩個算式有什么特點?

你還能舉出其他這樣的例子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舉例進行板書。

你們能給乘法的這種規律起個名字嗎?

板書: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結合律。

能試著用字母表示嗎?

學生匯報字母表示:(axb)xc=ax(bxc)

(4)完成例6下面做T故的第一題。

3學習例7。

Q)出示例7。

(2)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決問題。

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3)引導學生對解決的問題進行匯報。

兩個算式有什么特點?

你還能舉出其他這樣的例子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舉例進行板書。

你們能給乘法的這種規律起個名字嗎?

板書: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力口,這叫做乘法分

配律。

能試著用字母表示嗎?

學生匯報字母表示:(a+b)xc=axc+bxc

ax(b+c)=axb+axc

(4)完成例7下面做T故的第一題。

3.學習例8。

Q)出示例8。

(2)收集信息,明確條件問題

(3)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決問題

(4)讀懂過程,感悟不同方法

課后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習題

1.運用乘法運算定律,在下面的橫線上填上恰當的數。

78x85x17=78x(x)

81x(43x32)=(x)x32

(28+25)x4=x4+x4

15x24+12x15=x(-)

6x47+6x53=x(+)

(13+)x10=xl0+7x

2.判斷對錯。

⑴39x22-39x2=39x22-2()

(2)39x22-39x2=39x(22-2)()

⑶39x28+39x72=39x28+72()

(4)39x28+39x72=39x(28+72)()

(5)39x12=39x(12-2)()

(6)39x12=39x(10+2)()

板書

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這叫做乘法交換律。

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結合律

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圖形的鈾對稱,探索圖形軸對稱的特征和性質,并能在方格

名氏上畫出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觀察、思考、實踐、發現,親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進一步掌握觀察、

思考、歸納的數學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感受對稱美,陶冶熱愛數學的情感和形成樂于探索的態度,學生

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價值。

教學重點:掌握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并能補全軸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在方格名氏上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教學過程:

一、喚起與生成

1、復習舊知

出示課件:(二年級課本圖片)

同學們還記得這些圖形嗎?它們都是什么圖形?(都是軸對稱圖形)

這就是我們二年級學過的軸對稱圖形,關于軸對稱圖形,我們已經知道了什么?

生匯報,并找出圖形的對稱軸。

2、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就用數學的眼光,深入研究軸對稱圖形。

探究與解決

探究一: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出示例1圖片

它是軸對稱圖形碼?你能畫出它的對稱軸嗎?

請同學們想像一下,如果沿著對稱軸對折,對稱軸兩邊的圖形會……(重合)

圖形上的線段會……(重合),線段上的點呢?……(也會重合).如果這里有一個點A,

會與哪個點重合?(生上臺指)像這樣,對折后,能完全重合的點,叫做對稱點。點A和點A'

互為對稱點。

問題1:仔細觀察點A、點A'和對稱軸,你有什么發現?

生匯報

小結:通過觀察,我便發現,這組對稱點,在對稱軸相對的兩邊,并且它們到對稱軸的距離

相等。

那么,你還能找到點B的對稱點嗎?

你還能找出更多組的對稱點嗎?(拿出學習單,試一下)

誰還找到了不同的對稱點?

小結:這無數組對稱點中的每一組對稱點,都在對稱軸相對的兩邊,并且它們到對稱軸的距

離相等。

連接你找到的每組對稱點。

問題2:仔細觀察,每組對稱點之間的連線與對稱軸有什么關系?

同學們,你們找到的每組對稱點的連線,者嶼對稱軸亙直嗎?

垂直表示的是兩條直線的關系,可以說它們是互相垂直。看來,每組對稱點之間的連線,都

與對稱軸互相垂直。

小結:軸對稱圖形的特征:

每組對稱點都在對稱粕相對的兩邊。

每組對稱點到對稱軸的距離都相等。

每組對稱點之間的連線與對稱軸互相垂直。

探究二:補全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出示例2

這是一個不完整的軸對稱圖形,你能補全嗎?補全后會是一個什么樣的軸對稱圖形?這是同

學們的猜想?如何驗證我們的猜想?

請拿出學習單,打開第二頁。

1、請補全下面這個軸對稱圖形。

2、請同學們小組內交流,你是怎樣完成這個軸對稱圖形的?

生匯報

同學們,都用了這兩種方法完成的嗎?

這兩種方法都能很好的完成這幅圖形,哪種方法才是最快的呢?

同學們真了不起,你們的想法和數學家的想法一樣。他們也是這樣想的。

看來,要想畫的又好又快,需要這幾個步驟:

先找到這幾個點

(課件出示1、找:端點)

找到端點之后,我們要……

生:找對稱點(課件出示2、標:對稱點)

然后呢?

生:連線(課件出示:3、連:順次連接)

小結:同學們,在這藝課上,我們通過動手動腦、自主探索,(課件出示)不僅發現了軸對

稱圖形的特征……而且搦到了補全軸對稱圖形又好又快的方法……想不想利用學到的知識,

解決問題。

三、訓練與應用

1、你能補全這個圖形碼?

(拿出作業紙的第三頁,看誰畫的又好又快)生匯報.怎樣完成的?

2、是從哪張紙上剪下來的?連一連。

你是怎樣想的?

像下面這樣把一張紙連續對折3次,剪出的是什么圖形?對折四次呢?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下試一下。

四、小結與提升

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哪些收獲?

軸對稱現象不止在我們數學上有,生活中也有很多的軸對稱現象。

欣賞圖片

美不美?(美)其實,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

睛,我們就會發現生活中的美,會發現看似枯燥的數學王國也充滿了樂趣,充滿了美……

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熟練掌握一、二級運算單列式從左到右的運算順序。

2、培養學生列綜合算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教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教學重難點

1、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

2、發現并總結概括出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順序。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冬天你最喜歡什么運動?(堆雪人、打雪仗、滑冰、滑雪)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認識有關滑冰

場情況。(出示"冰雪天地”主題圖)讓學生認真觀察圖。

根據主題圖和提示提出問題。

1、肯定學生的積極表現,引導學生回顧和本節內容柜關的舊知識。

2、出示信息,多媒體展示問題。

(二)結合情境,探究新知。

(1)天山滑雪場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離去,又有85人到來,現在有多少人在滑雪?

A:師:根據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下午有多少人?

生:滑雪場一共有多少人?

師:你能有什么解決辦法?

師:引導學生交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

B: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鼓勵學生獨立列算式,然后求解,師生共同總結。

C:表揚表現積極的學生,多媒體展示問題二:"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這樣計算,

6天預計接待多少人?

D:請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然后相互討論。

E:強調算式的多樣化,幫助學生理解。例如:問題二中算式987-3表示6天總共接待的人

數,再乘以6表示6天總共接待的人數,他們的現實意義是相同的,所以兩種算法都是正確的。

3、結運算規律,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

序計算。

4、請學生做書中的小練習。

(三)總結與反思,布置思考題

1、檢查學生練習情況,請同學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教師再做適當補充。

2、教師進一步強調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請學生反思自己本節課的學習情況,并

談談收獲和體會。

3、布置思考題及課后作業。

思考題:

如果一個算式里有加減法,又有乘法,應如何計算?

課后作業:

練習一第1、2、5題

課后習題

練習一第L2、5題

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學生自主探索,使學生能根據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3、培養學生空間觀念和小組合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講解定向運動,導入新課。

定向運動就是借助地形圖和指南針,按照標繪在地圖上的方向線,在野卜環境中自行選擇行

進路線,不斷地判斷并糾正前進的方向,依次通過賽會預先放置的各個檢查點,以最短時間到達

所有點標并到達終點者為勝的一項體育運動。定向運動是一項健康的戶外運動、是一項人與自然

融合的運動、是一項挑戰巨我的運動。在運動中人們有回歸自然、身心放松的良好感覺。定向運

動通常在森林、郊外和城市公園里進行,也可在環境優美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